2007年2月17日 星期六

<自助旅行在澳洲1>所遇到的人們之第一步是改變自己

看來在德國與欣憓的討論,不是沒有證據的,在澳洲就是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東方臉孔的會比較容易相處得來,是真的

我想文化上的差異導致個性上的不同是主要的原因吧?另外,就是有關於語言的隔閡,不用說,英語當然是大家彼此互相溝通的語言

英語系的國家不用說,其他西方語系的國家,不知為何的,英語個個溜的跟什麼似的,當然也有英語不怎麼樣的人,但他們就是能夠彼此互相溝通無礙

我想除了他們的英語教學方式以及英語學習方式跟東方人大相逕庭之外,當然語系相近佔了極大的因素.

還有口音的問題,我們想當然爾地比較適應東方人的口音,畢竟接觸的部分比較多,其他西方國家相對就少許多,再加上承上上行,他們的口語很溜,所以速度之快,讓你措手不及

常常只見自己"阿"一聲,因為自己根本還沒準備好,不過外國人多半不給你太多機會,當外國人發現你還要再講第二遍,你才聽得懂時,他就會漸漸減少與你講話的次數了

反觀在東方國家,台灣算是亞洲國家,英語能力算好的,所以跟日本人講話,或跟其他國人講話,就比較沒有壓力,再加上前述文化的關係,因此彼此之間相處得就比較愉悅

像在伯斯青年旅館,我就跟一個日本人講很久的話,他來這邊是working holiday的visa,要在這邊八個月,真是好生羨慕阿!雖然他現在英語還ok,我想八個月後,他一定進步神速

又像在墨爾本,遇到一個應該是大陸人,我沒問他,但他很好心地要幫我指示方向,因為那天我剛到墨爾本



不過,雖然以上是事實,但你還是勇敢地要跟別人交談,才能突破這樣的困境,

我在伯斯的旅遊團中遇到一個已退休,現正自己一人環遊世界的日本人,他就很high地跟別人打招呼,或問問題什麼的,雖然他的英語不是很好,但他不畏於開口,如此就可以有和外國人交談的機會了!而且在到下一個目的地的空檔,他會拿起文法書在那邊看,我實在是需要跟他學習阿!

不過這就學習英文上來說:是的,但首先要從自己的個性改變起吧!畢竟大部份外國人人還是很nett,尤其是出門在外旅行的,人都特別好,還會問你要不要幫你拍照呢!所以多開口,不成問題的

只可惜我在台灣,本來就不太愛講話,也不擅於開啟話題,想當然爾在異地,沉默的時間是比較長的,套句呂欣憓說的:還要跟別人social很累耶!

就是因為不擅長開起話題,生性又懶惰,本來在墨爾本有機會可以跟一個東歐國家的人變成朋友,因為房間只有我們兩個人,但每次他跟我問好的時後,雖然我有回應,但我覺得他大概認為我為什麼那麼冷淡吧!?

我對不起他,我實在是因為生性害羞,又懶惰,所以才這麼冷淡地,而且他有是一個人在國外找工作或找學校念書,有一次我還發現床頭櫃上放著他家人的照片,顯然他想念他家人,但我卻還是無可救藥地冷淡,真是DAMN IT!!



對的,我就是一個這麼懶惰且生性害羞的人,所以雖然在法文課練習的作文說要多多認識外國人,但我還是希望能遇到話很多的外國人,但若照一開始講的定律來看,看來不是那麼容易

而且,住在青年旅館也好,參加同一個旅遊團也好,每個人所規劃停留的時間不一,就算你遇到一個朋友,但還沒混熟,其中一方就離開了,往下個目的地前進,或緣份只有停留在參加過同一個旅行團

套句跟我在伯斯yha住同一間房間的人對另一個德國人說:難得遇到你這麼好的一個人,可惜你明天就要離開了!

沒辦法,這就是Hostel,我們在青年旅館,有幸在同一個房間萍水相逢,但無奈卻只是生命中短暫的過客



說來說去,這只不過是自己對於無法認識人的藉口罷了,你還是可以認識那些人,與他們交談,練習英文,只是之後深入的部份,就只能看緣份了,緣,真的妙不可言

我何其有幸地在這次旅行中,遇到兩個人,他們的工作是一樣的,並跟自己的行業很像:Disabled Caring

他們的工作就是帶特殊孩子出來玩,接近社會大眾,而且是one by one,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職業,雖然臺灣學校方面不定期地給予孩子們校外教學的機會,但畢竟都是團體帶出去,有時要顧及各個學生的需求而設計校外教學的行程

但one by one就可以針對那個孩子的能力,窮盡極限,而且假日也可以分擔父母的辛勞,這項服務尤其是對教養院的孩子們特別好,我想這是特教工作上可以思考的一個職業阿!在台灣,我知道有些家教的性質是屬於這類的,若政府能有系統地統籌這個服務呢?

而且不愧是從是特教工作的人,人都超好的,雖然他們是外國人,但都肯聽我操著破爛英文,其中一個還有在習日本武術,我就說特教人至少要學會一項防身術嘛!只是那個人練習的原因只是興趣罷了

只不過從事特教工作,不一定都是好人啦!哈!



未完待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