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7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530]海街diary-海街日記:美好的延續

架空的父親到底是如何的一個形象,或許透過四姊妹的感情生活便可略知一二,既無形中承襲著血脈,卻同時也是這個戀愛基因的受害者,因此即便是同父異母,卻能彼此共感,自然而然就有了默契,於是某些程度上,生命有時候是個和解,而其終結絕非徒留利益的爭奪,美麗的東西依舊會以任何形式流傳下去,而這才是人所該珍惜緬懷的。這是海街日記。
故事始於葬禮,在生命結束後展開。父親過世了,大姊決定將同父異母的妹妹接回鐮倉同住,另外兩個姐姐也欣然同意,無論妹妹答應的動機為何,姐姐們感情之要好,漸漸打開妹妹的心防,削弱了妹妹的自卑,縱使有口角,但皆是以了解及關心為出發點,於是不知怎麼的,可能也是攝影居功,讓姊妹們無論在哪裡一起做甚麼事情的場景,皆散發著溫暖的光芒,很美!

以父親這樣複雜的婚姻關係,延伸出來的遺產分配問題,交給某些激動派的人手上,不灑一些狗血,拜倒一下天地,絕不善罷干休,而事實上電影裡,旁觀者的婆婆媽媽,二姊的糟糕男朋友不斷地碎嘴斷言著小妹的企圖,姊姊們卻幾乎絲毫不為所動。大概是血脈相承,她們都在妹妹的身上看到自身的一些影子吧!?如,楔子的葬禮中大姐藉由葬禮的收尾處理感受到妹妹默默地獨自承擔,回想起父母一拍即散後,自己獨力照顧妹妹們的情形。

爾後,故事聚焦於妹妹的適應,姊妹們的感情及生活圈內的點滴,沒有甚麼峰迴路轉,就是過著自己的生活。大多數充滿著甜蜜,不過還是得面對選擇的關頭,而不禁覺得她們真的是爸爸的女兒,換句話說,她們各自的愛情或許拼齊了未知的父親在愛情中的形象,也承接了楔子,互文了彼此的狀況及心情,只是形而上或形於外的差別。另外,是否這些抉擇能更讓她們體會父親的情感世界呢?

日文故事,包含日劇、日影有時候喜歡透過別人的台詞去影響著主線的進行,這一部電影也不例外。旁人的話語如同一面鏡子,投射自己的遭遇,內省自己的想法,然後在某一些與自己歧異的時刻裡,終能同理其中差別,而能讓關心充滿著溫柔,非咄咄逼人的上對下。這部電影更高招的部分是未有明顯的說教味兒,融於情節之中。

然後人不得不承認在很多事情上,我們力有未逮,終究只能在現狀中做最壞的打算,最好的處理,就同海貓食堂老闆娘在面對病痛及遺產爭奪的回應一樣。因此,姊妹們在過盡千帆後,在大人的互不原諒下相依為命的間隙裡,逐漸原諒了過去種種,並以鎌倉小山丘上用盡力氣的大喊劃出『從今以後』的分隔線。

首尾呼應地,以葬禮步入尾聲,其中『美好的事物會沿續下去』的話語,承接前文,開啟後話。因此不難想像大姐一直留在哪間老房子的理由。於是另一個『告別』的議題呼之欲出。儘管人已往生,就算有遺憾,有過錯,終究為這世界帶來些美好,而這些那些就得靠我們還在世的人傳承下去,或該說將之留在心中細細回味,甚至像電影裡一樣,可能有時後這些思念可以與大家分享,或讓人更了解往生者,或甚至讓感動永遠流傳下去,縱使生命於宇宙裡短暫的如一眨眼便劃過天際的流星,但卻仍能像影片裡那條櫻花隧道般,不停歇地給予代代嘆為觀止的怡人。

2015年9月20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529]Southpaw-震撼擂台:自己及他人的支柱

Billy從電影開始之初到後來在拳擊台上的表現,對應了包含他自己的所有人的生命裡某些兩難場景,即總在逞兇鬥狠之後的某個失去,才會了解閃躲直接挑釁並非示弱的表現,而是希望保護更重要的人事,但正是因為要保護所摯愛,所在意的,所以才會如此的不顧一切阿!或許有時候理性及感性之間的拉扯,還得看情況,但生命總是難以掌握在自己手裡,誰知道當下的決定是否合宜。於是人還是要懂得保護自己,懂得挺身而出成為自己及他人的支柱,才能抵擋得住被生命狠狠賞了巴掌所殘留下來的羞辱及脆弱、無助。這是震撼擂台。
三幕劇構成。第一幕為Billy仇恨式打法的呈現及妻子Maureen和Billy之間緊密的連結關係,大多描述Maureen出自關心地支持著Billy的拳擊事業及控制著他一觸即發的情緒,但在充滿商機,又彼此宣告聲勢以助長氣焰的拳擊世界裡,仍力有未逮。在這一幕裡,同時也描述了Billy下拳擊台後愛家的另外一面。應該是源自出身於寄養系統的背景,因此總感比一般人的愛還要深厚地,愛著Maureen與女兒Leila。他們濃烈的情感,為下兩幕的重生奠定基礎。

其實直到第二幕中段後,才針對Billy這樣令觀眾為之瘋狂,卻讓妻子在場邊坐如針氈的打法多所著墨,補強了欲在第一幕鋪陳的Billy個性,而一度在第二幕的前半段,也將因為衝動而犯下不可磨滅的錯誤。不過仇家的家庭反饋至自身的狀況,讓Billy沒再釀成進一步的災難,雖然因此試圖振作,唯此一段落和第一幕恰成對照,失去了Maureen的支持及協助之後,是否Billy已不再是Billy了呢?而無能為力的他卻也是女兒所無法忍受、諒解的。

Billy與新教練Wills的對談,以及在新的拳擊場上所遇到的人事,既是承先也是啟後。除了修正先前的打法之外,也逼迫Billy去面對之前的自己,更甚事發當時的情形。或許有時候不是因為拉不下臉去承認自己的錯誤,而是無法面對因為辜負、背叛所深愛而油然生出的脆弱,所以為了應付帳單而重新站上拳擊舞台Billy,除了摯愛的妻子不在身邊有所影響之外,可能也是意識到自己藉仇恨指數攀升使力的打法,雖然擂台上有效,在現實世界上卻賠上一條生命,而失去鬥志的吧!?

此外,Hoppy的事件,則讓教練有了另一番新的體認,讓他得以同理Billy急切重返場上的心情,並互文著Billy於事件發生前的情緒爆炸。我相信在Maureen辛勤地牽制Billy的情緒下,Billy必然控制自己不少,只是一旦提及自己最深愛的人,出於保護的心,再怎麼樣剛強的預防,也無法阻止了,Hoppy便是如此!唯可惜的是這一個段落處理的不是很好,既剪接不好,讓情緒上有斷裂的感覺,又僅僅蜻蜓點水的鋪陳,未做出更多層次而顯得突兀,即便此安排是Billy的救贖與教練的同理。

個人其實頗為在意教練一直在拳擊訓練上提及的『保護自己』,與Billy和Leila重建的關係裡,遙相輝映,也呼應著Maureen在和經紀人談合約時一直站出來替Billy阻擋一切的舉動。保護的不單單只是自己本身,亦是自己所保護的對象,且閃躲正面衝突,不意氣用事,並不代表自己懦弱、膽小,不敢迎接挑戰,那只是一時的,並在此時從另一個角度伺機行動,藉以支撐及保護包括自己及身後的更多人事物。

第一幕即將落幕前,Billy對妻子及朋友的支持表達由衷感謝,猶言在耳,如今換他得好好支持自己的女兒。女兒Leila也一夜長大,試圖成為父親支持的力量,只是若能加一些社工和女兒間的互動,關於父親的,可能會更為完整吧!?不過顯然這部電影是為飾演Jake Gyllenhaal的獨腳量身訂製,個人覺得其情感表現的層次確實豐富,光是演出便能牽動情緒,因此父女倆相依為命的支持,仍令人動容,特別是女兒於最後一幕中,宛如回音般和母親說出類似的話語:我們回家吧!

Billy拳擊台上的前後表現,恰好反應出Billy在人生變化中的成長及轉變。但教練所言甚是,生命無常,我們無法控制,儘管再怎麼知道如何面對,但仍會被情緒及時間的洪流所淹沒,難免傷透了心,恨透了自己,但走過傷痛一時,還是得強顏振作,支持著自己及相關的人繼續在生命裡前行。

2015年9月13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528]Little Forest 夏.秋/冬.春-小森食光:夏秋篇/冬春篇:土地到餐桌間的人生哲理

市子離開都市,回到了幾乎自給自足的鄉下。隨著季節遞嬗,種植著農作物的同時,也收穫著,並將之華麗地製作成一道道讓人垂涎三尺的料理。不過這不單只是農忙電影,也絕非食譜介紹,而是一個重新面對自己人生的故事。我們都以為遁入人數稀少,往來單純的世界裡,紛擾終將不再,但生而為人,總還是從他人身上承繼些甚麼,自己渴望些甚麼地無法永遠孤獨,勢必有所連結。而直面心中的的脆弱,才能真正從心所欲。這是小森食光。
改編自漫畫,以四個季節劃分為獨立章節,若按照日本電視劇各形式來看,可當作連續四日的SP,況且各段落後面也確實地呈現演職人員表,並工整地用同樣詞語,描述『小森』,即故事發生的舞台,如何遺世獨立,自然而然地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當然這一開場白背後也傳遞了人口外流的危機,平均年齡提升的問題,常見的鄉村人口老化議題。

其實一開始並不特別受到這部電影吸引,總難以想像能好好地將自己安放在位置上,看著怎麼栽才能怎麼收穫,看著如同料理節目的食材介紹後,便俐落地完成一道看起來很好吃的菜餚,然後肚子咕嚕咕嚕叫著。口水確實受到了刺激,不過這部電影尚且包含了市子對每一道菜的心情,透過口白,娓娓道來。

於是我們體會到每一口食物從土地到餐桌上的距離,看似很接近,卻是那麼地遙遠,多數還需九彎十八拐,因為天氣,因為其他動物,因為雜草......等,費了一番勁兒才能抵達,怎叫人類不好好地尊重及珍惜食材呢?!因此那每一口食物放進嘴巴的特寫,便顯得特別津津有味,當市子口腹身心滿足了,神奇地觀者如我也平靜緩慢了下來,不自覺地開始期待下一道料理的到來。

其二,市子與母親關係的懸念,這是吸引觀者繼續往下探究這部電影的因素之一。復以影像後製的各種可能,市子與母親的關係逐步釋放,同時也讓看似雲淡風輕,恬靜閒適的市子,尚隱隱透露因為對母親不告而別的不解及略感焦躁,就像母親常常不告訴他料理配方或請他自己去買書等等事件一樣,於是潛意識裡試圖跟隨母親的腳步,以模仿母親曾經做過的料理來了解母親。

除此之外,市子有時說到自己很懶的這件事,個人認為是貫串整部電影的核心。她不算懶惰,唯每每於得額外花心思處理的必要事項,或得過且過非必要的流程時提及,或許互文暗示著影像為數不多的城市生活裡,市子在面對複雜的人際互動時,所遭遇的挫折。加上與母親"若即若離"的情節,交織成生而為人不得不經歷的麻煩之處,彷彿是那些農作物,放任不管倒也無所謂,自有一條生存之道,但如果可以不厭其煩地處理妨礙生長的問題,將會結出更豐碩的果實!

好友對市子的批評,鄉民大會的討論再具有畫龍點睛的補強之效。回到小森,意味著回到小時候對母親的依賴,同時也離開城市複雜的紛紛擾擾,生活在此,或許可以簡單輕鬆點。不過當市子漸漸地摸索出自己做菜的模式及想法後,或許也意味著成長及放掉對母親的依賴;或許在經過自給自足的生活體驗,還有不自覺對學弟產生情愫後,一些想法默默地在心裡播下種子,萌芽,母親的來信則讓幼苗更成長茁壯。

我頗喜歡沒有說太多,講太明白的結尾呼應整部電影基調的處理,看似隱匿不說穿,不過想法倒也慢慢發酵,所以市子到底回到城市做了甚麼,她的老公是不是之前曾經出現過的男生,儘管一度很想知道,但隨著市子認真舞動傳統舞蹈的舉手投足間,確信迷惘的市子改變了!我輩觀者似乎也被啟發了?!我在想自己對市子的生活心生嚮往,是否意味著你可能在逃避著甚麼呢?而是否能像市子一樣最後鼓起勇氣呢?

2015年9月5日 星期六

[觀影筆記1527]刺客聶隱娘:走出立場糾結的黑暗迷宮

維持一貫侯導的長鏡頭,即使有幾場武打場面,不過仍能靜謐地凝望著故事角色各懷幽微心思,這也歸功於配樂及美術等技術的傑出。這是一個形式藝術凌駕於內容的作品,不是說沒有故事基礎,只是有些部分在直到最後皆沒有進一步解釋的狀況下,摸不著頭緒。不過對我而言,洗鍊的情節呈現了劇中人物在故事背景的政治脈絡下,互文或對照著彼此身不由己的壓抑及失去情感所產生的焦慮,而紛紛意圖表達立場卻無法避免拙劣的狀況。這是刺客聶隱娘。
對於電影、電視劇的好壞,筆者心中大致有條界線。把一個故事講的完整、動人不無聊,便可以達到我的及格標準,因此難以忍受背景的架空、情感的斷裂所導致沒有靈魂的空洞,但是如果導演可以用其他呈現方式強大到讓我幾乎得以忽略完整度的欠缺時,這樣的影像也會進入我的及格線內。《刺客聶隱娘》便是屬於後者。

不過說它不具故事脈絡是有失公允的。梗概為聶隱娘被道姑公主派遣來刺殺自己曾經有過婚約的表哥,也是故事背景發生當時魏博的主公田季安。過程裡經歷了一些事,觸發了隱娘自我覺醒。只是有些沒有解釋的影像蒙太奇入情節的時間軸,及情感不具有累積後的爆發力,讓整體而言,呈現段落般的瑣碎,說好聽點為改編成舞台劇的強力候選。惟導演尚透過電影技法,將貌似被剪開後隨意拼貼的情節裡,凸顯各角色出來相互輝映,閃耀著意涵。

前四分之一為了後四分之三的劇情鋪路,角色紛紛出爐透露接下來可能的劇情走勢。爾後,進入隱娘伺機刺殺行動後的某個橋段,是我最有感覺之處,大概也是全劇最關鍵同時亦為最長的一幕,即田季安及瑚姬聊著黑衣女刺客時,隱娘躲在暗處偷看的場景。自此確定了個人對導演在這部電影,採用如此編排的核心體會。

我由衷覺得那一場戲分外唯美,左右平緩移動的鏡頭彷彿是聶隱娘的眼睛,隔著隨風搖曳的紗簾,窺視著田季安及瑚姬間,關於自己的對話。說者及聽者的有心或無意,鏡頭內外的現身及躲藏,緩緩流淌著絲絲的遺憾及傷感。因為政治考量因素,改變了如今所處的位置,幸賴前面的告知,更有處在局勢裡身不由己的感受。

這樣的感受,參照著其他角色的行為及處境,又何嘗不是大環境下為求生存的暗潮洶湧呢?!主公的元配之於瑚姬,主公之於臣相,也是隱娘的親屬,總有一方躲躲藏藏,暗懷鬼胎,另一方並不一定知情地過著自己的生活,從未知曉自己招惹了一身的妒忌及猜疑。隱娘雖為後來進入的局外人,不過是顆棋,卻因為關係,也被黏附了屬於自己之外,陰謀的腥羶。人性之複雜僅就幾個篇章便一覽無疑,一旦每個人各有想法,對人不對事,便只能說歡迎光臨來到可能永遠也找不到出口的迷宮中。

電影中出現兩次(如果我記得沒錯的話)的『青鸞舞鏡』,則為這些情節下了註解,其引申義為失去伴侶的孤獨和痛苦,或用以比喻夫妻的離別,於是瑚姬、主公的元配、聶隱娘及主公形成相當精彩的四角關係。不過從臣相的直言觸怒主公的另一個層次看來,伴侶似乎也意謂著立場相同的夥伴。

電影裡大略分著一群一群的小團體,或單純親近,或有相同目標,或既親近又理念一致,無論甚麼理由地剷除(排擠)異己,而在這個藩鎮所發生的二三事,或許可以擴大隱喻著當時的政治局勢。儘管『道不同不相為謀』每每出現,但很多時候關係自動便產生連結,實在無法輕易擦除,情感種子一旦埋下也只能放任成長。總在自以為情非得已時,但其實只是為了鞏固自己的勢力,手段暴力地同化或抹淨,更有甚者,暗地進行,人類社會阿!

除了隱娘之外的另一個刺客,磨鏡少年的安排,則讓貫串整個故事的引用,取其『鏡』像意義,有了再一層解釋。直到演職員表出現之前,皆未知另一個刺客的身分,以為是隱娘再年輕一點時,因此兩個刺客樹林對峙的場景,兼以後來隱娘選擇出走的決定,在在形成隱娘自我對話的弦外之音。

導演只用了磨鏡少年快樂地與孩子分享亮晶晶鏡面的單純,吸引著隱娘,或許不是那麼足夠,不過此鏡也可橫至於她、瑚姬及主公正室之間,對照著陷入情海中的嗔癡狂傻,呼應著楔子裡,無法斬斷人倫的失敗任務,洩機隱娘的惻隱,不完全冷血;亦對照著自己和田季安的處境,正反政策的兩端,永遠不可能的交集。非藉由情愫產生的堆疊,而是從相反的角度,負面情感的累積,意即在行刺過程裡,厭煩了自己所處位置的尷尬,進退兩難,無法隨心所欲的狀態,心生毅然決然。

於是,聶隱娘從暗處中的觀看,也形同於觀者在鏡頭外的凝視,光是幾乎身著黑衣的隱娘對照著滿是華服的其他角色,便顯格格不入。之外,導演不將故事說得太清楚,或許擔心說太滿,無法提煉出自己想要關照聶隱娘心情的意圖。因此觀者所見,多投射著隱娘的幽微心境,彷彿自己是隱娘般,疲乏於世界的不單純及有所限制,耳邊響起這位太太樂團《立場》的歌詞『表面是激盪,其實都只剩下立場』,美國影集《Scandal》的故事也可參照。然後出走了,看似隱身消失,海闊天空,但是否只是進去另一個迷宮中呢!?不過至少單純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