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9日 星期五

[觀影筆記1729]신과함께:죄와 벌-與神同行:人非聖賢

人非十全十美。在華麗炫爛的特效打造而成的七個地獄審判關卡中,於插科打諢,荒謬浮誇的人生趣聞化解地獄死氣悲傷的情節裡,打動我的是,對不得不為或一念之差的奸惡及積存而生的罪孽行以寬恕,我想這不只是為主角金自鴻背負一生的內疚解套,其實也同理了觀者活到如今累加的愧恨,同時也拋給大家一個大哉問,若你就是故事裡的生死判官,你會如何做出裁量呢!?電影還有第二部,有些關係在下部才會釐清,不過在上集裡已丟出『人與人彼此相互牽連』的議題。這是與神同行。
這其實就是消防員金自鴻的一生,彷彿死前一瞬間,記憶的影像回放,概覽一生事蹟,只不過它透過七個地獄審判法庭,將之拆解後還原,才看到全貌。惟總是給人悲傷陰鬱的地獄,在原著及編導的豐富想像力之下,化身成一座涵蓋各種主題環境的暗黑遊樂園,所有轉換場地的接駁工具,都讓我想要去玩玩看,兼部分丑角般的人生,及帶領行經地獄之路的使者一點也不嚴肅,四人的對談也宛如行動式的群口相聲,讓地獄非但不恐怖,還有點歡樂。

讓人有壓力的是那些自以為別人看不到的傷疤、痛楚、罪惡,即將在這七個地獄的審判法庭裡昭然若揭,毫無遮掩,這也呼應了整個故事背景及氛圍的設定,儘管趣味橫生,不過撩開童趣的包裝,殘忍的行刑過程也令人怵目驚心。顯擺著的惡人也就算了,其他人總難免因一時七情六慾而犯下的過錯呢?!有時候無心之過,連自己都沒察覺,又會如何清算!?人沒完美無缺,明知自己深埋的問題,卻因一些事被稱為大善人,瘋狂被吹捧為貴人,這種情況最是負擔,因為完全無法預期一旦瘡疤被揭開,未來會如何!?

編導掌握如此情緒,再加上往生的挫敗,交織出金自鴻面對審判時的迷惘及抗拒,皆在每一次審判中,嗅聞到難以辯駁或坦蕩蕩地承認其實沒那麼清高的氣氛,同時拋出道德兩難的問題給觀者思考:行為並非可以單純以正反歸類的。因而直到後來我們才了解為何急迫想見母親一面,並恍然大悟形塑成金自鴻如此個性,如此生活態度的理由,使得各法庭看似獨立作業,情節卻都環環相扣,甚至是中間岔開,感覺有點偏離地去描述弟弟在軍中遭遇的狀況,其實也都返照到金自鴻身上,互文他此生最大的罪孽,讓觀者反思。

關於弟弟的描述,在金自鴻愜意通過的審判中進來,是個聰明的編排,避免掉同樣的拍攝模式重複七次,至少有些變化;在故事需求上,那些無特別罪狀的審判關卡裡,藉著弟弟所遭遇的事情,來補齊可能可以形成起訴書的內容;更重要的是,人的利益受到其他人,生活環境的波及,而心生犯罪的念頭,甚至犯下了罪,比如說故事中的朴中尉若沒遇到意外的話,照劇情脈絡來看,他應該是個好上司,好爸爸,但牽扯到升遷,一時心急,一念之差...這不和年少的金自鴻受到困苦環境的影響,油然升起的壞念頭遙相對望嗎?

故事中兄弟難解的習題,互文弟弟在軍中與後輩、上司的三人關係,也投射在地獄的變化上,看起來象徵著人際會持續到死後繼續糾纏,不過或許有,人總難以在搞砸的關係裡跨出修復一步,的意涵,電影裡一句對白:人都要到死後才開始做生前沒做到的事,不正完美地詮釋這般狀況嗎?可能只是一個情緒,一個口氣,一不小心,甚至莫名其妙地冒犯也都有可能,從此漸行漸遠,時間還會逐步築高隔閡之牆,跨越難度更高,但其實只需要承認錯誤,抑心懷寬恕,趁早解開心結,才不會徒留遺憾,就像金自鴻一樣,突遭變故,心懷悔恨阿!

2017年12月24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728]The Killing of a Sacred Deer-聖鹿之死:天譴式的寓言

平凡的日常,搭配吊詭的音樂,平板的聲調,莫名的關係,導演起手便灑下一張引君入甕的詭譎大網,令觀者目不轉睛地期待驚人的結局,只是情節顯怪力亂神,試圖以科學的眼光發現導致如此狀況的蛛絲馬跡,未果,編導義無反顧地歸因於天譴及因果報應,當下背脊發涼地對受害者寄予無限同情,不過餘韻繞樑,回顧影片中的『異常』,電影從迷信意味濃厚登時轉成瓦解各種階級般關係的寓言。這是聖鹿之死。
後來我才知道電影取材希臘神話。Agamemnon殺死狩獵女神的神鹿,竟還發出狂妄之言,因此女神作法故意阻撓他去攻打特洛伊,除非他獻祭他的長女Iphigenia。起初Agamemnon不願意,後來為了國家與同袍,只好犧牲女兒。這既是片名的由來,也與故事的脈絡幾乎如出一轍,其中Iphigenia也是劇中女兒報告寫得最好的一篇,當父親去學校探詢一雙子女誰表現最好時,老師所提及。

即使不知道這一層意涵,觀者應仍會被電影裡不做任何解釋的醫生Steven與少年Martin的關係感到萬般好奇,你會懷疑同志情愫,但Steven的家庭關係似乎不至於讓他非得在外尋求愛的擁抱。編導愜意地利用觀者的獵奇心態,攫住觀者目光,搭配著每當Steven和Martin對手戲時,那聲聲敲入鼓膜、刺激人心的音樂聲響,所謂李組長眉頭一皺,案情絕對不單純。果不其然,故事越走越偏鋒,越來越莫名,觀者心裡也漸漸發毛。

我沒預料到的是怪力亂神的基調,當下不太適應,一來或許醫院的背景讓人先入為主地認為不該迷信,而這觀影的情緒,不也回應到身為醫生的Steven不斷試圖地想要從醫學角度去找出子女怪病的原因,卻無功而返的挫折嗎?二來背景架空,受害者與被害者的言論,真假交錯,無法確認,到底過去醫死人這件事,是誰的錯。因此,原本是比較同情影片當下時間點的受害者的,認為Martin未能同理醫生也是人,也會犯錯,何苦咄咄逼人。
但重複反芻,發現故事鋪陳時Steven對家人看似稀鬆平常的指示,無形中隱含著無限的控制,兼以那不帶任何情緒的單調說話聲,感覺昭告著:老子的話就是圭臬。編導努力地將描繪的日常作為根據,暗暗地控訴Steven的為人,對於父權的執著。Steven家人的態度轉變或多或少也替父親威權舉證:當我們一直活在高壓的環境,一旦擁權者失恃,人自然而然地會去依附於力量變強者,並不斷削弱已無實權的人,為見風轉舵的最佳代言,某些層次來看,人之常情,但從應同舟共濟的家人角度,凸顯出人類的弱點;另,獲利者乘勢做為交換利益的籌碼,遂滿足自己欲望的幾場戲,亦刻畫了人性的脆弱,對Martin來說,一心想為母親作嫁,也是希望Steven能夠補償,填上死去父親的空缺。

以心臟科為Steven職業,是編劇的別有居心,象徵Steven認為自己才是掌控人類生命的神,所以俯拾即不屑老婆的想法及眼科專業,尚將手術問題推到麻醉醫生上,完全不是自己的錯,因而當麻醉醫生說著醫治Martin父親時,Steven喝了酒,讓我覺得Steven實在像極了希臘神話裡那些狂妄又自負的神,無論在家庭關係還是醫病關係,他自以為至高無上,之餘,不帶情感的聲音可能也有泯滅人性的意涵,呼應開場那顆堂而皇之在螢幕上跳動的心臟,以及接下來關於腋毛、經血這些毫不遮掩的對談,彷彿將人當作一個促使世界運行的工具,定調了全片的冰冷,毫不留情面。

所以沖淡了迷信的色彩,反倒覺得有點是恐怖的格林童話,或者應該說導演特意採用這樣的處理方式,抑該說他一貫編撰、拍攝電影的手法,就他過去幾部作品的成果來看,讓情節既充滿現代感,卻異常萬分,彷彿是怪奇現代物語,形構成一針見血地針砭時事、人性......等的寓言。在這部電影裡,意圖消弭關係裡無形的權勢,非強壓弱,更不是擁權自重,我們是人,不是神,善惡終有報,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僅能謙卑自省,謹言慎行,方有化解業障之可能。

2017年12月17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727]Wonder-奇蹟男孩:我們不需一味羨慕

當然有些轉折顯得過於容易水到渠成,橋段似乎一廂情願地太簡單美好,有點脫離現實,真可稱為奇蹟,但有時候,我們不就需要這樣一部電影,讓自己相信這世界光明終能將陰暗照亮。況且故事突破了這類片型的窠臼,關於旁人對於有缺陷主角幾乎無條件無困難地散發大愛,只求付出不求回報的正向,而是除了主角之外,尚加入其他人的視角,讓角色並列互文,彷彿要告訴觀者,自卑的心情放諸諸君皆準,我們不需羨慕他人,也不必張牙舞爪地讓自己高高在上,只管鼓起勇氣地做好自己,發揮良善能量。這是奇蹟男孩。
這是一部很好的特教宣導影片。在面對如Auggie這類生理上和其他或(及)心智功能有缺損的孩子,身邊的大人該怎麼去協助他們適應這個社會,這部電影做了很好的示範,以一種溫柔卻堅定的態度,去處遇外界的有色眼光,乃至反轉孩子受挫的負面情緒。說實話,這一點也不容易,非得長期抗戰,兼以無後顧之憂,如無經濟壓力的包袱、有高知識背景等,才不至於動搖,因此Auggie一家其實先天上有了優勢,且持續的正向支持,尚具有適度同理他人的心態,這般如鋼鐵的意志,於是小孩得以能在低潮中較為快速的振作起來。

外人的幫忙也很需要,避免孤軍奮鬥,陷入無援的窘境。電影裡一個外力改變運動方向的實驗,正為故事裡幫助Auggie入學的所有人下了一個很好的註解,如果校長不安排同學先認識Auggie和帶他認識校園,如果沒有Jack Will母親的鼓勵,如果班導師沒有讓每個同學都有機會表現,沒有每個月透過格言潛移默化學生,Auggie不會這麼快就適應學校種種,他幫Jack Will作弊,不正體現班導的第一句格言嗎?相反地,家裡面若是不包容的心態,也會同樣地深深影響著孩子,以Julian為例。不過個人覺得校長和Julian家長約談的橋段處理得不夠完整,一來Julian人物刻劃不夠立體,沒有後來反轉成正向的說服力,二來好奇著家長真履行自己的放話,校長是否能繼續堅定自己立場呢?

即便電影有著丁點的未盡遺憾,讓電影過於夢幻,稍嫌脫離現實,不過你還是無法忽略每個人為Auggie的努力,及Auggie和他們相互帶來的影響,所產生的感動。編導關注的不僅是Auggie的視角,同樣地也留心同輩的生活。其一,姐姐Via的名字字卡出現,昭告故事也處理到特殊孩子手足的心理,替這部電影加了不少分,畢竟當花太多心思面對特殊兒時,怎有時間去關心其他一般的兄弟姐妹呢?但是故事告訴我們不全然忽略,仍同樣地幾句真心,雖非全部心力,至少不會差太遠。
後來又帶入朋友的視角,也讓單純特教電影的議題更為恢弘。編導不單藉由不同角度來分章節而已,更試圖以此去中心化,儘管Via說著Auggie是太陽,家人是圍繞著他轉的行星,但一場Via認真地告訴Auggie不是只有你過得很差的場景,嘗試告訴大家特殊孩子也需要去學習同理別人,而非過度自我。廣義來說,回應光線折射實驗,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實,背後可能有諸多因素而變成今日如此;或我們只看到了表面,實際的內在呢?電影裡幾乎所有大人們皆盡量不以表面評斷事物,乃至影響孩子們或孩子們彼此學習,一如『我們可以改變看人的方式』。

Miranda的篇章為故事帶來另一個觀點。每個人都以自己的視角去看別人,看到別人的幸福,比較自己的不幸,試圖假裝自己是幸福的他人,卻顯徒勞,就像媽媽反駁Auggie『因為是媽媽,才會這麼說』的說詞,『重要的是我是你媽』,照樣造句,重要的是我就是我,別人假裝不了,自己也無法偽裝成他人。唯有創造出自己的價值,就像Auggie在學校裡以及後來校外教學發生威脅事件的果敢;適度的謙卑,帶點自嘲,像是驚喜現身的星戰角色丘巴卡,不得不說,他們兩人還蠻像的;重要的是有勇氣選擇仁慈,選擇幫助別人,哪怕可能付出代價。Auggie努力地這麼做,同時也影響了周遭他人選擇同樣的良善,間接地鼓足觀影者的勇氣,原來這才是奇蹟。

2017年12月13日 星期三

[觀影筆記1726]嘉年華:女性自主的困境

一場性侵案的調查過程,見女權被男系社會無所謂地踐踏,荒謬可笑,甚至對十三、四歲的女生出手,更令人氣憤,之中牽扯了多少官僚體制的迂腐及強權對弱勢的壓榨,令人厭世。導演藉著兩位少女的經歷相互投射,並以瑪麗蓮夢露的大型雕像貫穿整個故事,談刻版女性形象及自主的困境,批判起來,生猛有力。這是嘉年華。
顯擺著批判中國社會的問題。從性侵案看到官官相護的醜陋,更讓人難以置信的是家人竟成為避免結構破壞的共犯,助長了掌權者談笑風生地將事實掩蓋;從申請身分證的困難重重,以及兩個小女孩的家庭則看見階級的區別,其中尚有貧富的差異,城鄉的距離,想要改變的改變不了,已經足夠的卻是貪得無厭,雙方懸殊加劇,劇中主要的兩位女生,小米和小文,到底還有沒有希望的出口?

導演一面抨擊存在於當今中國社會貧富不均現況與不合理的行政體系之外,另一方面也處理著面對如此困境的女性,以小米和小文為首。你會發現電影中所集結的女性群像皆相對弱勢,即便身為小文的女律師,看起來體面具有公信力,但在沙文主義及極權政體的環境之下,仍受到深深隱含性別歧視的不信任及言語的攻擊,將女性被貶抑的情形更昇華到一個層次。於是,故事裡的女人們做出了選擇,甘願懵懂無知,屈從於男人之下,似乎最安全無憂,如小文的同學及其母親。

而想要獨立自主的女性們卻紛紛遇到了困境,或說只能向現實低頭妥協求生存。小文媽媽、小米以及小米同事:莉莉彼此呼應,尤其是前兩角色恰為互文,皆為了生存而有難言之隱,在無形中讓身心受創的小文曝露在傷口撒鹽的景況之中,但你又不得不同理她們的處境,當觀者乍看情節,忍不住感嘆女人何苦為難女人後,導演又補充了一些這群女性角色的細節時。

瑪麗蓮夢露的雕像是整部電影的象徵。兩幕小米,小文逡巡踩著高跟鞋的腳邊,窺視雕像裙底春光,對應小文被侵犯以及莉莉一直勸進小米緊抓包養的機會以換得在此城市立足之地的情節,影射著女性身體與身份地位劃上等號;小米與小文兩位女主角的處境則互通聲氣,擺盪於父母之間的小文和猶疑著正義(幫助小文)和存在(身分證)的小米,皆直指女性對自我認同無能,極可能根源於外在傳統觀念對女性的認知所帶來的束縛及壓迫。

導演有意思地將雕像的動作,臉展現出來,讓觀者確認為瑪麗蓮夢露。這樣的手法呼應了最後小米的挺身而出,捍衛女性的自我認同。原本以為故事從此大放良善光芒,但正如瑪麗蓮夢露的精彩卻也混亂的一生,最後不幸英年早逝,香消玉殞,小米和小文仍然在無限迴圈裡打轉。另外有意思的是男性角色在這故事裡也是強弱分明,強勢的操控了一切,弱勢的只能攀權附貴,不想這麼做的話,就一副落魄,直指官僚文化的腐敗,也是刻板書寫意味濃厚。之餘,凸顯女性自立自強的必要。

《Angels Wear White》是本部電影的英文片名,也恰好是瑪麗蓮夢露的招牌動作所穿洋裝的顏色,小米和小文於片末仍然不被尊重時所著衣裳的顏色亦同,和此英文片名予人的印象相較,完全相反,不過導演仍然不放棄。雕像拆了不知將送往何方;小米用力地破壞了重重鎖鏈,騎著機車出走了;隱隱約約,背景音的報導似乎說著那事關政府高層的性侵案有了曙光。或許總有一天,每個人的身體自主與被公平地對待終將實現,導演僅以最後一幕誠心祈求著。

2017年12月2日 星期六

[觀影筆記1725]相愛相親:請別批評我的愛

『愛為何物?』藉著一樁為了盡孝道移墳而與老家鬧得不開心的事件,帶出了三代女人自身的愛情故事,同時讓觀者玩味感情這事。故事雖經設計,導演卻拍出如同呼吸般稀鬆平常的生活感,經由時間的流轉,女人們日常的經歷,對照互文,於是,她們最終有了,我認為,最體貼的決定,這也建構在愛的各種可能,尊重每個屬於自己的愛的方式。這是相愛相親。
故事以死亡入題,岳慧英遵照母親臨終前最後遺願,想將父親的墳墓遷進城裡與母親葬在一起,奈何走入父親生命裡的不只一個女人,在重婚罪的條件之下,究竟誰才是父親真正的妻子,這大哉問及為此奔走的情節,是這部電影的主要故事線,且建構於過去龐雜人口資料的紊亂,即使到現在也未將檔案整理好的基礎之上,總感帶點諷刺的意味,但或許也多虧此弊病,讓角色們有時間重新看待『愛』與『生活一輩子』的關係。

上述查找過去記錄的舉動,和故事主軸則有著若隱若現的呼應。從聳立在慧英故鄉,來自歷史的貞節牌坊為根據,年邁的姥姥為首,關於現在大眾對於守貞的看法,經由電視節目”扒糞”的安排,呈現以前存在,如今理應瀕臨絕跡的獵奇,互文了中生代的慧英和年輕一代的薇薇的角度去看待女性守貞是堅定不移的浪漫還是社會賦予好老婆的期待,特別是夫妻兩人已不在一起了,無論是死亡還是離去。

畢竟遠距離的戀愛總是無法長久,無怪看在慧英的眼裡,與父親廝守終生的母親比起剛與爸爸結婚就分隔兩地不曾見過的姥姥來說,更有資格值得元配這個位置。唯永遠在一起真能證明彼此相愛嗎?導演讓此省思自然地流進慧英的生活裡,意即順著日常來去這個家的人們與家庭成員的互動,讓彼此心裡起了化學變化;反之,流逝的時光也像是一塊磨刀石,未起漣漪的婚姻於不自覺間被其他生活所磨平,一如慧英對盧曉光這位學生的態度,從原本不太關心到請求盧爸爸協助。

本覺得這樣的安排有點多餘及突兀,但反倒彰顯慧英在奉獻教職多年,屆齡退休之際,已失去看到孩子的獨特,而和其他老師一樣替孩子貼上既定的標籤,不由分說,一如多年婚姻該是如何的光景,已成公式,驚喜反而彆扭云云,一輩子論長不長地尚能讓當年熾熱的愛意,幾近熄滅,即便是彼此依偎在身旁生活著,但在這個事件的時間線內,曉光一家的貼心和丈夫疑似外遇卻讓故事有了轉圜餘地。
另外,僅一句帶過的曉光母親在曉光生活裡缺席的因素,也對應了年輕一代,慧英的女兒薇薇和她男友在當下所面臨到的愛情問題,我們都不知道這一別是否就是永遠,而誰又知道當年慧英父親離鄉背井之前,和姥姥的情感關係又是怎樣的一個狀態呢?是否也和第三代遇到的問題如出一轍呢?編導有意無意地藉著薇薇的愛情去揣測抑模擬當時情景,將貞節牌坊的禁錮拋諸腦後,如此姥姥的等待似乎就變得浪漫無比,說短不短地一眨眼倒也一輩子了。

或許那些和孫女互動的吉光片羽便是印證,對愛人死心塌地,拋下一切私奔也行,姥姥總算在孫女的戀愛上找到吶喊自己感覺的機會;就算不是,這是姥姥走入岳家自己所做的選擇,有誰可以對此置喙呢?連後來看到認不出丈夫的照片,宛若局外人後所下的決定,都是姥姥選擇的愛,就像薇薇和慧英自己也選擇了面對愛情的方式一樣。而姥姥的存在無非在在提醒著慧英、薇薇,甚至是觀影的諸君,勿忘當初的愛才是兩人親近一起的契機,所以我好愛好愛,慧英的老公始終記得當年許下的退休約定,情比金堅,夫復何求。


2017年11月26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724]血觀音:耳濡目染上流社會婊功的女孩

《大佛普拉斯》裡展示了社會底層的黑白及上流社會的多彩,彷彿有錢就能隨心所欲,沒錢就難以翻身脫窮;本部電影接力於前者之後上映,帶點補充說明的意味,提出上流社會真有那麼幸福,那般呼風喚雨嗎?檯面上維持良好關係,背地裡卻是所有情感皆可拋,畢竟利字旁邊一把刀,誰利用誰,誰又想反被動為主動,頓時關係撩亂,目不暇給。導演漸進式地戳破表面的平和,雖從稀鬆平常的對談,合情達理的顰笑,看穿權利關係,但更深層的城府被揭露時,觀者才驚呼棋局早在日常裡悄悄開啟。這是血觀音。
《大佛普拉斯》透過底層的視角往上望,窺探高階的表裡不一,藉此反襯出主角的淒涼及邊緣,逼得觀者不得不面對所謂的公平正義,是否真實存在;《血觀音》雖聚焦在上流社會,階級關係依然層層分明,建構在人類的野心,及男人背後的女人們巧笑倩兮之間,誰掌權,誰說話就可以大聲,利害情報則不斷翻轉於彼此的字裡行間、心機算計中,不到塵埃落定,勝負難解。加上皆運用說書人的方式,於是,兩部電影宛如彼此的延伸視聽,聚焦抑或宏觀,以鄉野奇談的氛圍,一針見血地點出社會問題。

《大佛普拉斯》的肚財與菜脯等主人翁應該來看《血觀音》才是,但很遺憾的是他們也沒有這個閒錢、閒時去看。若有幸觀賞,或許他們就會覺得人生還是單純一點比較好,儘管沒錢沒勢,沒人要理,但還有彼此肝膽相照,真心地互相慰藉,排解內心的孤寂,也就不欽羨上流社會的亮麗;也或許心有戚戚焉,因為《血觀音》後來的草木皆兵,彷彿啟文董事長對他們的威脅,沒本事發狠而仰賴他人的總有一天就得清償這人生債,於是,那些飽和度足夠的光鮮色彩無形地染上擔憂的髒色,這也正是血片試圖呈現出來的反差:之外,古典、優雅、漂亮;之內,低俗、腐敗、醜陋。

導演順著這樣的精神,另外模擬毫無防備地闖入暗地裡爾虞我詐世界的感覺,來講這個故事。前半段為關係制衡地風平浪靜,於權利階級中,各司自己的角色,對於旁觀者而言,稍一起風,便會吹皺一池春水,也的確後半段,各式的連環爆為前段各種不盡情理的忍氣吞聲所積攢而來的能量。不過導演更精明地以小朋友的情愛為幌子(即便她們的愛嗔痴怨後來竟也是個修羅戰場),遮蔽住真相,使得每一次的揭露,都顯得石破天驚,瞠目結舌般地心機算盡,這手法也回應後來鋪張浪費的冥婚大典,其實意圖沖淡大人們另人髮指的罪行,不再為世人的焦點,然後感嘆孩子只是這場權利鬥爭的棋子。

這也是此部電影的核心,不只是對錢財,更是對愛的貪婪,其次但也很重要的,控制慾。導演在主旋律裡做出一個很有趣的並陳,對外以探索錢財,情愛慾望為目的的勾心鬥角,誰都有可能因著自己的渴望掌控一切抑或淪落成為他人的傀儡,盡在不自覺間,更甚,比較不狠的人只能三緘其口,遠走高飛,不然就等著被收屍;向內,家人間的爭寵,長輩對晚輩的期望,晚輩對長輩的需索。若單拍後者,大抵探討親子問題,但一和前者對照,遂行目的的情感勒索,昭然若揭。我們口口聲聲都說著『為你好』,但是否包裹了滿足自己慾望的控制呢?更進一步,這到底是愛,是情,還是利用,更甚,一次性的免洗用品?外人也就算了,家人的話,便顯得金錢世界的人心冰冷,無怪乎,棠寧總在床第流轉之間,面對有可能的對象,吶喊著逃離的渴望。

這樣看來,導演在處理這部電影多角色的強弱消長關係時,顯得駕輕就熟,打從起手式,便開始打點棠家三個女人間的情感矛盾,並具象體現所有事情都在餐桌上下搞定的各項聚會,窺伺其中權利的移轉。雖有瑕疵,但仍目眩神迷;處理背後盤根錯節的兇殺案,亦化繁為簡,雖然部分過程顯得一廂情願的容易,不過大抵能在有限篇幅裡,補足細節,展現調度的實力,節奏掌握得宜:同時整體演員婊功一流,演技出色,尤其是棠家三女各有不同的神采,順勢填上對劇情不足的想像。

於是,原本乖順,聽話,天真,純潔地在雜亂的大人世界是股清流的棠真,在看遍所有的運籌帷幄,甚至自己也經歷了她以為的真愛,竟是成立於強權逼迫弱者就範,連自己也無法倖免的前提,才發現自己也早已經是權利關係中的一員,在耳濡目染之下,竟也走上這條不歸路,並於最後的最後,棠真請母親不要死的發言,看似孝順,卻有極大的機率是關係尚建立於報復及折磨之上,最後字幕的有力總結:世上最可怕的刑罰不是眼前的刑罰,而是無愛的未來,實讓人不勝唏噓。








2017年10月21日 星期六

[觀影筆記1723]Sage Femme-再見小媽:人生並不難

一下子湧進來太多事,每一件事情似乎都不順遂,套句近來流行用語:人生好難,但會不會其實是自己局限自己了,會不會其實是自己操心過了頭,會不會自己管太多了,會不會彼此需要的只是一些陪伴,一點點自我空間的尊重呢?兩位影后對手,不過不及,恰到好處,雖然架空過去,但角色細微的互動間,透露出些許訊息,惟發生的事情早難以挽回,就讓它隨風飄走吧!未來誰也不確定,也別想太多!重要的是當下,我們在一起互相陪伴著。這是再見小媽。
看前遲疑著該不會只是又一部家庭紛爭戲碼吧?或許不至於淪落到台灣鄉土劇這般灑狗血又情節不合理,不過故事應很難走出類似套路的發生機率頗高。結果萬萬沒想到,故事幾乎忽略過往的恩怨情仇,而是着眼眼下,大展寬恕及尊重的光芒,且非止於坐而言,互動間慢慢盡釋前嫌並勇敢放手對方最後身而為人的時間,於是他們從過去到現在的感情因此大抵勾勒出一個輪廓,窺見其中之深厚。

故事是從一連串的混亂開始,那種混亂並非眼睛看得到的,而是接腫而至的突如其來,殺你個措手不及,且筆筆皆無法立即解決或你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是好的狀態,但明明你早就已經有現在應該操心的事了!人生總會有數個這樣的時刻,讓你心力交瘁,無形的壓力在自己的肩上凝聚成巨大雪球,一崩塌後果可能不堪設想,但重點是你也不知道該怎麼說出口或該如何拒絕!編導及演員將這樣的情景活靈活現地呈現出來,讓觀影的我也不禁感嘆人生好難。

仔細爬梳細節,個人以為主角試圖努力扮演好職場上、家庭上的角色,特別是克盡單親媽媽的職責,因此總感控制日常得宜,一旦有天外飛來一筆,如豔遇,如兒子要放棄大好前程又即將有新生命報到時,似乎就亂了陣腳,但又不能明白地寫在表情上,這時不禁讚嘆演員演技了得。如此狀態皆在父親的情人回來找主角時,兩人關於當時不顧一切撒手不管的感想一一抒發的對話中,讓我有感父親的情人其實影響主角至深。這樣的控制情形也散落在主角針對病情,緊迫盯著父親情人的情節上。

有道是沒有愛,哪來的恨,我自己則再加上沒有愛,哪來的影響力,這或許可稱為親子關係的相對論。女主角和父親的情人完全是截然不同的人,從劇情描述裡可見天平兩端的對立拉扯,但是否可能女主角如今這樣的狀態其實是受不了當年父親的情人不負責任地不告而別所影響呢?編導沒有給我們正確答案,其實也不一定需要,重要的是兩人對彼此的愛,是毫不保留的,縱然有所摩擦,但你可在故事裡看見兩人的關係早已跨越過那些年的風風雨雨。互稱母女的橋段儘管堂而皇之,甜蜜滋味卻宛如花朵般在心田裡盛開。

然後女主角不喝酒不戀愛的政策改變了,惟工作上仍有所堅持身為助產士的理想。就人生的層次來說,堅持所該堅持,放手所該放手,無非是在短暫的人生裡,至少過得幸福快樂;就人際層次來說,一幕女孩與女主角在產房再度相認,傾訴著一家人受到她的影響至深的感謝,互文著父親的情人對自己深厚的影響,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或許正是她篤信的助產士模樣,畢竟機器雖然效率化,但永遠取代不了人情裡的溫暖阿!
這股人情味貫串整部電影,讓人倍感溫馨,本來起手還覺得是個麻煩的存在,但父親的情人重新出現,卻又幫女主角重新定義,重新調整對人情的心態。我們或許和女主角一樣,看到一個末期癌症病患,特別又是親人,如此不保重自己的身體,尚胡亂揮霍著自己的生活,必定也會想要插手管東管西,但可曾想過本人直面死亡的恐懼,或許真的不是口頭上說我了解就真的可以體會的。

一如生產科技公司的人大概也無法知道女主角落荒而逃的理由,一如她要時刻看管病人已經瀕臨疲乏了,自己的男朋友怎麼還瞎攪和......但是尊重對方的決定,並且寧靜的陪伴,或許對本人來說已是最有效的安慰了,而自己,故事裡的主要角色們,也終究在面對這些紛擾時,找出自己妥適的定位,然後嗚呼人生難題不就這樣爾爾!?

2017年10月15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722]大佛普拉斯:表裡不一

直到後來,你才感受到整部電影的哀傷之情,從聊賴安和、自得其樂的表面下,藉著長久以來因無暇顧及而粉飾太平的憂慮及恐懼的千瘡百孔中,滲透出來,並在生命缺了一角後,加速蔓延,如火燎原。片子對準社會底層的風景,並藉此窺視上流社會的運行,以行車紀錄器為媒介,大佛神像做象徵,戲謔表裡不一的社會,卻深深地感嘆難以施力的無奈,然後帶點因果輪迴的觀點作結。這是大佛普拉斯。
開場我以為是要走婁燁導演給視障者聽的電影《推拿》的路線,不過以這部電影的內容及旁白的口氣,毋寧為台語廣播劇,貫穿整個故事,既有補足劇情呈現不足的功能,同時承襲廣播劇說書人全知觀點,還有三不五時地以第三者的角度評論故事,妙語如珠,處處綻放丁點丁點相聲式及網路鄉民般的幽默,舉凡諧音,雙關,暗諷。又感覺平靜無波的陳述,帶點冷面笑匠的神采,定調全片或該說互通聲氣,具有一定的娛樂效果,也同時傳遞出對影中人的情感。

導演不疾不徐地帶主要人物登上舞台,讓觀者先簡單地認識,所以你知道他對準社會底層人物的生活,但又不讓觀者戴上同情及悲傷的眼鏡去看待他們,所以質樸平凡,對現狀雖偶咕噥抱怨,但只能這樣了,因為能好好地處理眼前,過好當下生活,已經是種幸福,兼以一股傻勁的甘草人物形象調色,樂天悠哉的氛圍感染了螢幕前的觀者,輕鬆愜意地讓人以為只是個接地氣十足,紀錄小人物生活困境中小確幸的浮世繪。直到一日百無聊賴地拿出老闆啟文董事長的行車紀錄器來欣賞後,逐漸顯露出影像及故事的力道。

肚財和菜脯對行車紀錄器的言論以及肚財和釋迦有點莫名地被抓去警局的報導,是整部電影的關鍵,也是暗示,其實故事裡的監視器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我們很多時候都只看見人事物的表面,殊不知如果換到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比如說葉女士添加了聲音,比如說逮捕現場由專業的攝影師攝影,竟是不同的風景;行車紀錄器攝影的是車窗外頭的的景象,存錄的卻是車內乘客、行車人間的對話,風馬牛不相及,僅能自由無限地幻想未知,正如同看影像的人生黑白慘淡,眼下就是一切,要顧及已屬難事,對照著影像內上流生活繽紛多彩,令人心生憧憬。然後一台新的機車也可以擁有色彩的權利,只因是新獲得的資產,平常非垂手可得。

藉著影中人的偷窺,我們也看到人的表裡不一。以啟文董事長為圓心,身旁所及的高社經階層為半徑,畫出個只有局內人才了解遊戲規則之骯髒的團體,常常為追求更多,說好聽一點是戲演得出類拔萃,說諷刺一點,搞得精神分裂,人前衣冠楚楚,人後衣冠禽獸,就像『洗門』便利商店其實一點也不是7-11的本土版,內裡別有洞天,分明掛羊頭賣狗肉。而當啟文董事長好似因為事跡敗露在菜脯的狹小工作地點緊迫進逼時,一股對生命的壓迫氣勢如萬馬奔騰般襲來,電影就此氣氛丕變。本以為會持續驚悚下去,不過直到最後,導演並沒有如此,反倒藉著警察約談啟文董事長的戲來承先啟後,秉持故事核心。

約談是為了葉女士的失蹤案件,此情節具有雙重效果,除了帶出說情的官僚現象之外,其實也表現出有人關心著葉女士,相對於肚財的屍骨乏人問津,回應了天外飛來『面會菜』的本質和肚財的關聯,特別是招牌上的『面』字不見,除了暗喻沒人理會這些毫無希望的人,更有觀影者始終不太清楚肚財他們一群人怎麼來到今天這個樣子的意涵,就連身為好友的菜脯也坦言對肚財認識不夠深,此時搭配『雖然人已經可以搭太空船去外太空,卻仍無法探究他人的內心宇宙』的口白,更添悲情。
結尾藉位於社經地位兩端的兩造人馬來對照:門可羅雀的私人送葬隊伍,人山人海的公開護國法會間交叉呈現,再度突顯出底層無依無靠的哀戚,並試圖將大家的視野拉廣,不單單呼應廣播劇的鄉野奇談感,亦有因果輪迴的暗示,同時擴大推及至國家與宗教這類龐大組織機器的表裡不同,且引伸出凡事的公平正義何在。我們看到的或許是金玉其外,如佛像的金光閃閃,瑞氣千條,但實際上仍有殘破晦澀的存在,就好像西班牙文的婊子puta與英文的大佛Buddha,發音極為相似,稍一不慎,你是我的puta還是Buddha便讓人啼笑皆非。

鏡頭著眼底層,彷彿要喚醒諸君的重視,一如佛像內的異像,畢竟旁人若如同護國法會的僧侶僅面面相覷,無任何作為的話,看不到的人事物還是看不到,仍被壓迫於無形。莫非得等到天理昭彰,公平正義才會悄然現身嗎?最後一場戲彷彿如此大聲嚷嚷著!

2017年10月10日 星期二

[觀影筆記1721]Blade Runner 2049-銀翼殺手2049:真實存在的追求

無論是35年前的原版,還是35年後的續集,表面上,我們看到了將失衡複製人強制『退休』的工作,但過程裡所見,以及角色因此觸發擁有的情緒,卻讓觀者在琳瑯滿目的影像中察覺到潛藏於情節裡,字裡行間中對於人性脆弱的哀鳴。2049版本投的是幾近直球,相較於原版更不易漏接編導的用心安排,也因此我一度認為雖然2049承接了首集的元素,但談的東西不太一樣,不過深入探究,原來兩造皆關乎『存在』的哲學,只是從影射外部議題,回歸到內部自己來著力而已。這是銀翼殺手2049。
在看此部電影之前,有先看首集。由於奴隸的字眼烙印在心中,以及多為東方臉孔從事底層的黑市勾當,女性做為所謂『娛樂』的工具,因此不自覺地與種族、女性的歧視與解放議題相連,認為以未來回頭看當時仍普遍存在的社會現象,並藉由複製人的進化--情感的產生,嘲諷自以為高高在上的造物主(或支配者),反而更不像人類,比起機器人更泯滅人性!續集開宗明義主角的以複製人來展開故事,但在首集主角Deckard出現前,我以為我看的是《Her(雲端情人)》 之銀翼殺手版,只是更加大膽的處理雙重虛擬,沒有真實,淪陷於妄想自己為真的幻境裡面。

不知是否受到導演是DenisVilleneuve的影響,看到後來又覺得劇情套路彷彿導演之前的作品:《Incendies(烈火焚身)》,正當內心想著導演怎麼沒辦法跳脫出自己的舊創作時,劇情急轉直下,讓人驚喜,卻也跟劇中主角K一樣擁抱著巨大失落。驀然爬上心頭的是當K的上司交付給K一項任務時所言,也是本部電影推動主軸時的對話:他以為自然出生的人都有靈魂,所以不會讓他們『退休』,但上司卻回他說,沒有靈魂,你也過得很好。我以為那段彷彿投射至螢幕前的諸君,為了生存,努力工作,卻有極大可能地迷失自我,與機器人無異,而直到有一天,自己似乎得到認可,確認自己的存在價值,以為這就是自己,但卻又在激情過後,發現缺乏實際感,因為每個人都是期待能成為被選中的人,於是特殊性黯淡了。

這樣看來,從首集走到前集,電影其實更聚焦。從首集兩陣營的決戰,加上Deckard是真是假,雖有暗示,卻模棱兩可的狀態,來到2049的複製人K幾乎是通篇敘述主力;同時也從首集針對不同族類的存在意識抬頭及生存的公平性,擴展至2049所談之存在的意義。原來複製人其實也是我們人類,存在的價值總是外在世界給我們的期待所陶冶熔鑄,但這似乎也是賴以生存的不二法門,恰恰好和出產複製人公司的大老闆Wallace發表更大野心的言論互通聲氣:人打從一出生就忙著和環境對抗,只為生存,因為恐懼,有趣的是,我們還不知道自己是什麼,就已經害怕會失去。

伴隨而來的反倒是跟大家無不同,自己到底是誰卻未知的心焦,就像K回家寄情於虛幻中尋找自己的真實一樣,只不過更添寂寞,所以人在不自覺間或有意識地追求實實在在的生活品質,正如同首集的複製人期待藉由叛亂,取得真實存在的關鍵,就像K買了投射器給Joi當作生日禮物,以及逃難前Joi的渴望『就像真的女孩一樣。』電影裡的虛擬角色不停地追求真實,不斷地重複自己的特別,就連反派的Luv也用『我是最棒的』來宣告自己的獨一無二,殊不知這真的是自發地自覺,還是就像電影裡的人工智慧一樣,來自於後端他人的操控及設計呢?譬喻著所謂的自己都是外在認可所堆疊而來的一樣,但內裡就像妓女離開K的住家前告訴Joi,其實也沒什麼不同。
電影也不斷地在情節過程裡對比名字有無,記憶是否捏造,來展現身而為人,抑或身為機器人的箇中差異,這些也成為續集確認的證明印章,尤其是K和Deckard在吧台的對手戲,從未承認Joe是自己名字的K竟主動向Deckard以名字介紹自己的段落,帶點欣喜若狂卻得壓抑自制的複雜,互文Joi的廣告張狂地向失落的自己推銷,映襯著自己對Joi的感情。原來編導仍回應前作有了情感系統就能成為人類的發想以及複製人逐步產生情愫的劇情,並完整化。

如果有愛,我們便真實存在,就如同K帶著Joi步步脫離產品的束縛,K步步脫離警署一成不變的基準測試,自發性地去找身世之謎,到後來一場拯救Deckard,兩人一起游到岸上,彷彿象徵自然出生的人類,宛若新生,乃至最後大愛地成全他人家庭。一路以來,K努力學習去愛,真正地付出感情,經歷過擁有及失去後,躺在地上感受天上飄下的雪應比之前更真切吧!或許這就是存在的奇蹟吧?!


2017年10月1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720]Mother!-母親!:多重寓意的家庭問題

以聖經的故事為架構,環繞著一棟宅邸,一對夫妻,面對各種不速訪客的故事,彷彿經典之所以永流傳,僅因描繪的世界數萬年如一日,小至個人家庭,大到國家問題,更甚,宇宙,似乎人類一旦存在,心性陰暗所引起的災難即會後腳跟上,且越演越烈,而我們所賴以生存的心、家庭、世界無條件犧牲奉獻下,逐步滿目瘡痍,光是愛,足夠嗎?這是母親!
電影沒有配樂,單純透過環境音及音效形成背景聲音,惟導演做得讓人感覺走恐怖驚悚路線,但實際上,跟著情節,腦海中浮現的頭個念頭是裝神弄鬼,不甚喜歡,但看到後來,又轉念,如此處理,更添這故事的神秘,是部奇特的電影:前半段上演一場家庭鬧劇,後半段卻是總動員地瘋狂崇拜,邪典感濃重,如果你熟悉聖經故事,你會發現這情節分明是聖經的現代小家庭版,但參照故事裡角色的狀態及關係,卻又能在各段落裡,或多或少有感而發,說不定在人生中的不同時期,抑對不同議題的熟悉程度,對電影就會有不同的體悟。

於是,我以為這部電影是在講尋常人自以為是又不能適可而止的關心,電影以婚姻為例,覺得婚姻應該是甚麼樣的樣板,容不下其他的可能性,忽略了每對夫妻的差異,同時也凸顯出主角夫妻間似乎存在著欠缺溝通的暗潮洶湧,又維持表面和平。因此身為不速之客的老夫老妻好像是主角丈夫的爸媽,丈夫敞開心胸地無條件接受,完全不顧妻子的感受;我也以為老夫妻在某些程度上是主角夫妻的未來,看盡兒子的爭鬥,連帶耗盡雙親的體力去維持一個家的和諧,讓人心生對『生孩子』的恐懼。這些在在表現出夫妻的不同調,或因為本部電影是以Jennifer Lawrence所扮演的妻子為核心,而有種女性地位在傳統大男人主義下的低階以及被物化感。

這在之後,丈夫有了寫作靈感,並突然走紅後的態度更表現出對女性角色的剝削。其實在前頭已略有提及,女生盡心持家,為了提供男性一個舒適的環境發展事業,怎料鴻圖大展後,糟糠之妻已非生命的重心,儘管口口聲聲全力呵護,但夫妻之間的關係,並不能只靠一張嘴,彼此心靈的貼近,才是心思細膩的女人們所真正需要的。所以我以為主角夫妻所居住的房子是女人的心,就像妻子可透過牆壁聽到心跳聲般,女人以為婚姻會讓心靈豐富,一如她努力地將房子看起來更好,象徵用心經營婚姻,但男方卻非這麼一回事地,房子產生了破洞。一度以為因為自己所引發的靈感,丈夫因而春風得意的狀態,破洞會永遠消失,怎料人性貪婪伴隨引起的失望也就讓破洞越來越大。

後來電影風格就丕變了,宛如戰場一般!承接了『房子是內心』的想法,妻子的獨守空閨,丈夫的不見人影,內心不再只是個小小破洞,反倒滿目瘡痍,如同牆內的心臟慢慢變黑;或許也接續了不速之客對丈夫的崇拜,變本加厲地神格化或妖魔化,象徵着內心的貧瘠需要宗教的慰藉,卻脆弱至極地形成瘋狂;或是從實際層面來看,一場空拍家園回春為提示及象徵,母親即國家,即大地,她默默孕育多年,同意分享,人類卻不懂適可而止,破壞怠盡,讓大地病入膏肓。

未完代續,仍可各自表述的啟示錄,儘管看似八竿子打不著的寓言,核心命題卻皆是揮霍與剝削。妻子或心靈或大地一直不斷地表示抗議,但丈夫或外人或人類卻彷彿被人性黑暗蒙蔽了雙眼,摀住了耳朵,直到關係崩毀或世界陷入毀滅危機……最後呈現的反覆記號頗有意思,不單暗指經典裡的情節,至今仍換湯不換藥地不斷上演,更是以丈夫珍視的水晶為愛及重生的象徵,人類試圖努力挖掘出可以繼續下去的媒介,可能是僅存的愛,大地留下的恩典,但如果不用心傾聽母親-支持我們生存的元素的聲音,關係與世界是否有一天就會徹底休止呢?不知是不是自己的錯覺,故事裡後來再出現的珍寶似乎比之前的更小了些!?


2017年9月23日 星期六

[觀影筆記1719]It-牠:那些年一起對抗的恐懼

孩子期待成長,卻又害怕長大所要付出的代價,及恐懼面對成長所帶來的變化,唯有跨越心魔,才能身心適切地成長。電影羅列了成長所帶來的問題,家庭的狀況更是變本加厲的根源,並將之具體形象化,是威脅著孩子們繼續長大的大魔王,而孩子們和牠戰鬥的敘事,則象徵克服心理陰影的歷程,更藉由團結力量大的意象,烘托朋友的真諦,以及告訴我們恐懼需要出口分擔,一個人總易被創傷吞噬。這是牠。
總感前面節奏有點雜亂,試圖藉由劇情推進時,角色之間的連結,組建出對抗小丑的小隊--打怪類型片的套路之一,但同時又要交代每個人的恐懼來源(因為小丑會幻化成該形體來誘惑孩子),使得劇情流暢不足,氣氛未能逐漸增強,宛如打地鼠遊戲一樣,東一個恐怖,西一個駭人,對我這種害怕恐怖片的人來說,幾乎沒有觀影障礙,頂多驚悚;對重度成癮者,應只是碟清粥小菜而已?可惜了楔子所營造出《彩衣吹笛人》這般殘酷格林童話的感覺。

但在角色對於恐懼的設定,皆有意思地直指在成長過程背後似乎都有各自難解的心魔,而仍有可觀之處,不管是來自家庭,或是外來因子,這類與群體產生關連,而有跡可循的恐懼,甚至小到個人,只是單純對某些形象感到害怕的案例,或成長帶來的變化,皆有安排,相當多元。影片未一一針對每位小孩的背景去探究,一來受限篇幅,二來有時候背後理由是交互的總和,複雜難以釐清;即便有寫入原因,也繪聲繪影地指涉,未明確點解,讓人有無限想像空間,更添讓人不寒而慄的氛圍;僅針對主命題的未知-死亡及失去的恐懼有深刻的描繪。

有意思的是,從對城鎮歷史的研究,而害怕被火燒死的小孩樣貌,直指潛意識裡擔憂著自己是小丑下個祭品的心態,互文延伸了電影裡不經意出現的言行,那是故事選用的那個時代,當時社會風氣在人民內心種下的負面意識,紛紛反應在個人行為上,並影響到下一代,包含在小隊裡安插唯一的黑人角色影射種族歧視議題,還有對愛滋病的恐懼,尚且女性角色的貶抑,以及故事的家庭裡無所不在的父親權威。

顯然,電影有別於小孩子的害怕,更展現出普羅大眾的陰暗人性,擴大了格局。惟,似乎企圖將霸凌者納入與被害者同一個陣線當中,可惜不夠有力,也遺憾地刪掉了原著存在的同志情節,不然故事中的角色連結會更緊密。不過只著重於霸凌者中頭目的描述,或許更能凸顯在面對心魔時,沒有夥伴的支持,容易被恐懼吞噬的意涵。於是《Stranger Things(怪奇物語)》團隊的既視感,在這部電影中,則昇華了一層意義。

對主人翁那個年紀的孩子而言,何謂朋友,其實並沒有很深刻的體會及認知,有時候得經歷過些什麼,才能淬鍊出誠摯的友情,這也是多數冒險故事必會著墨之處,本部片也不例外。只是披上『恐懼』的外衣,還有屢屢落單便陷入危險的情節,總讓我覺得編導有意無意地提起獨自面對心魔,只會掉進萬劫不復的深淵,如空殼般漂浮,就好像故事裡的小丑巢穴中,受害者眼睛無神地漂浮意象。但如果能坦然地將創傷攤開,大家互助,或許傷痕就能較成功地撫平。

同場加映校園小霸王最後走火入魔的狀態,還有沒再怎麼鋪陳的他們的友情,其中一成員失蹤公告淒涼地貼著即是個呼應。相對於打怪小隊,不只是羈絆更深,更將小丑打回地獄十八層,來象徵克服了內心的恐懼,甚至他們在過程中的言行,如把黑人納入團隊,後來的歃血為盟,對長輩的反動,皆是那個世代待需抹除的社會心理障礙,也象徵性地跨越了。因而這盤電影菜吃的不單只是恐怖與驚悚,尚為一群孩子一起扶持來對抗夢魘的勇敢,更是那個時代我們都須共同面對的幽暗人性。

2017年9月10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718]택시운전사-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讓全世界都看到光州運動

沒有實際看到,被漫天謊言矇蔽,還真不知道勢態淒慘無比,難怪主謀者無所不用其極地防止走漏消息。本部電影以真實事件-南韓光州民主化運動為藍圖,述說著一位計程車司機為了還清房租,而未究緣由地從中攔截乘客,載著想報導光州發生何事的德國記者前往目的地所發生的故事。其間從無知想逃避,到看清事實後,於心不忍,並與當地計程車司機一同協助記者,讓濫殺無辜被全世界都看到。這是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
金先生一開始是有目的性的,他不像光州的計程車司機具有救人的使命,楔子更以他的家庭狀況起手,讓他數度反悔此趟行程,試圖遠離此攤混水,甚至在影像資料一度告急的狀態後,幽幽地說著自己其實是虧欠妻子、女兒的壞人。因此儘管他最後完成了任務,但一如中文片名,他只是個計程車司機,這只不過是他的職責,就像他後來又再度返回光州決定跟隨德國記者的發言,互文記者要好好地完成報導,讓大家都看到真相一樣,所以最後他謙遜地留下假名,假的聯絡方式,因為除了不讓自己的女兒受牽連之外,這一點也不重要。

開頭也隱含了光州以外的人,因為事實被掩蓋,而對事情的不了解。原本認為金先生單純就大學生的脫序行為而感慨一代年輕人不如一代,當然後來對光州大學生幾乎不諳英文口說也有所描繪,不過對光州毫無想法就想載客去該地,是否也說明了金先生或多或少受到媒體被政府箝制的影響呢?這在之後報紙嚴禁刊登與光州事件相關的情節亦有說明呼應,甚至才離光州不遠的小鎮,竟也被蒙蔽雙眼到一個極致,對於經歷過殘酷情境的金先生而言,孰可忍孰不可忍,是再度回到光州的關鍵。

金先生心境轉折的背後因素,讓我想起在觀看《Fire at Sea(海上焰火)》這部紀錄片的感覺,同樣的一座島竟有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情,儘管本質不太一樣,不過金先生就像紀錄片裡的小男孩,就像螢幕前的觀眾,甚至與光州事件已有距離的新一代相同,對於現在進行式一點感覺也沒有,唯有真切體會,唯有效應如野火燒不盡般,緩慢蔓延到自己身上,才正視議題的重要性,事態的嚴重性。或許被武力鎮壓至慘不忍睹的光州僅僅是個起點也說不定。

因而整部電影的氛圍從前頭略帶屌兒郎噹,甚麼都要揩一點油的魯蛇輕鬆氣氛,在進入光州之後,步步變調成隨時有生命危險的緊張,尚有目睹人被暴力對待的殘酷鏡頭,明明皆是良善,待客熱情的居民,從接待外國記者及從首爾來的計程車司機,可得此證,只不過為求民主,竟被如斯對待。導演毫不手軟地瞄準可謂屠殺的景況,催化包含金先生在內的觀影者的情緒,進而同理人民的奮不顧身。

這些人民尚囊括本部電影所聚焦的核心,也是韓文片名直譯--計程車司機,不單單是金先生的載客服務,光州地區的計程車司機們在運動期間,救人無數,並深刻體認沒有將光州事件散播出去的話,自己與夥伴們永遠是被誤會的一方,回應看到電視新聞亂報導所爆發的憤怒,凝聚力量成捨身護送底片出境的幕後英雄,包含冒著遺留下家人的風險。這或許也是得以在如此危險狀態下,存活下來的金先生將自己在這次行動中看得很小很小的原因之一吧!?畢竟自己無法留下來做些什麼,但至少讓大家看到真相。

關於光州事件的所有電影,也承繼了此部電影所有主要角色的起心動念:讓全世界都看得到此運動,並讓下一代也能認識到過去戒嚴的黑歷史,全因個人的自私,罔顧人民家庭的破碎,更甚將一切消息封鎖、隱瞞,粉飾太平,並強迫當事者完全沉默。事實上,暴力鎮壓民主化運動的事實,儘管有德國記者的報導,但也持續延燒了大約二十年,才有讓受害者終能瞑目的結果。南韓政府最後還是承認並正視如此晦暗的過去,而與此運動極為類似的台灣白色恐怖時期呢?

2017年8月24日 星期四

[觀影筆記1717]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怪物都是自己養大的

世界是有這麼誇張的無情及惡毒嗎?電影走到一半,不禁這麼想,一度覺得真是不太合理,但在角色背景僅僅順手帶過,甚至真實性有待商榷的狀態下,導演是否藉由脈絡極度荒謬的陳述中,告訴我們將心中的怪物養大,都是自己的抉擇,而觸發決定的一直都是環境的冷漠,不關己事,倒是怪物反而比人類溫馨,極度諷刺。這是報告老師!怪怪怪怪物!
其實有點害怕看這樣的劇本,一方面人性之惡,殘忍行為之手下不留情,不忍卒睹,只不過這部電影裡的大人竟然沒有任何作為,不單是同學的問題,集中式獨居老人的問題是否真的無人管理,在在都讓人坐立難安,是個完全的黑暗,極度的冷漠;另外一方面,或許也是這樣的劇本,好似一面照妖鏡,投射出平時想法的可憎,逼迫自己面對偽善的事實,而非夙昔得過且過的逃避,或一廂情願的自以為。

然後突然覺得班上同學不過就是林書偉後來與段仁豪那一票人欺負怪物的最終變態,他們都妥協了,不當牆頭草的話,下一個目標可能是自己。最可怕的是,人受到脆弱的心靈指引而不自知,就如同林書偉前面還相當氣憤怎麼大家都聯合起來欺負我,與大人求援,也彷若肉包子打狗,但為了博取人豪他們一行人的歡心,竟也聯手霸凌小怪物,然又趁他們不注意時,建立起好人形象。那一群小霸王中的唯一女生曾說:『想做好人又沒勇氣做好人,到底算甚麼東西。』

觀影者或多或少在女孩說出這樣的話時,終於為自己心中對書偉的不耐解套,不過那種不斷反覆的焦躁感,是否於事後沉澱後,恍然竟有自己被故事看穿的羞愧呢?!可能更骸人的是,會不會林書偉認為反正是吃人怪物所以沒差,互文班上同學毫不留情地漠視胖女孩兒被逐出在教室外,流放邊疆、認定書偉是偷兒,所以自以為仗義、乃擴大至那群消失而無人知曉的遊民及老人等沒人搭理的社會邊緣。

《터널(隧道)》這部韓劇裡連續殺人的真凶辯解著:『被殺害的女人都有罪過。』導演巧妙地抓住這樣的心態,放諸平素小奸小惡的環境裡,儘管非罪該萬死,但或許這就是滋養罪犯的溫床也未可知啊!也呈現出你我自掃門前雪的惺惺作態,就算是胖女孩兒,儘管是唯一的天使,但仔細探究,她軟弱,仍怯懦地壁上觀,未能出手搭救。包含公車屠殺案的發生,電影順著脈絡呈現了不同層次的冷漠,小至個人,大到整個社會,孰輕孰重,看倌心中自有天平衡量。

前述韓劇中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在課堂上也說了『每個殺人犯都有理由。』儘管教授是有目的性地為犯人側寫才會如此授課,但在面對此故事如此高強度的霸凌,可能有些觀者如我也期待著霸凌者背後有著一定的理由,但此部電影持續黑暗,僅僅三言兩語帶過背景,又可信度如何也打上問號的狀態下,對照著林書偉貫穿故事的心理變化,我想激發人性之惡的關鍵原因還是存在,只是要不要化作行動,或許還是回歸到自己身上。林書偉持續餵血給小怪物,維持她的生命,既是推動情節,同時也是個將心中怪物養大的象徵。

電影有著一定的故事公式,脫掉暗黑因子的外衣,就是人與怪物的對決,即便穿上去,也很政治正確地,惡有惡報,大快人心,因此故事很引人入勝。但如果怪物不再是怪物呢?只是注重情感,不喜歡任何脆弱,討厭任何習以為常的不合理呢?怪物竟然比人還有人性是一挖苦說法!怪物不過是跳出來殺掉任何沒人情的冷漠也是一例!它絕對是荒謬的黑暗寓言,一面讓人性苟且脆弱現行的魔鏡,並指控著螢幕內外的諸君皆是怪物養成的一份子也說不定!?


2017年8月18日 星期五

[觀影筆記1716]ฉลาดเกมส์โกง-模犯生:難怪底層永遠難以翻身

我期待的是如同《出神入化(Now You See Me)》般的華麗作弊技巧,但其實再樸實不過,或該說不是個完善的計畫,致使驚喜感不足,不過正因如此,作弊過程才意外頻仍,讓劇情高潮迭起,緊張刺激,況且本來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才是真實,也挖掘出隱藏在劇情後面的貧富教育現象,在作弊的激情,某些人成功的歡愉過後,所遺留下來的殘酷不堪,應該激起觀者心中不少漣漪。這是模犯生。
要獲得教育,究竟得付出多少代價?!尤其是那些享譽”盛名”的學校。故事以此起手,同時也是最後一根稻草,展開一連串的作弊行動。論作弊本身,被稱作《瞞天過海(Ocean's Eleven)》及《出神入化(Now You See Me)》的青春校園版,我以為過譽,不過手法尚稱奇觀,不愧是聰明的孩子,創意十足,但也正因如此,風險管理稍嫌不足,卻也讓過程峰迴路轉,令人捏把冷汗。

雖說作弊被抓不值得同情,賺取不義之財也不太可取,不過父母望子成龍的龐大壓力,及難以理解大人世界的骯髒卻又要下一代維持公平正義的矛盾......等等這些荒謬,卻於成長歷程中,令觀者熟悉不過的悻悻然狀態應可引起不少共鳴,而讓我們能暫時眼盲,無視這些孩子所做的錯事,期待他們能夠成功,如此帶動了觀眾的動念,使得故事更引人入勝!特別是兩位貧窮的資優生,都有個夢,一個可能需要用錢,而非聰明才智才能立即可以購入的夢。

導演於敘事節奏上及觀者的情緒上也掌握得宜,原本穿插審問自白的手法,讓人打從心裡認定或質疑失敗,而凝神地繼續被影像吸引,結果卻在中後段不停地翻轉。這樣的改變一方面讓觀影心情如同坐雲霄飛車般,劇情也讓兩位資優生的心情受到影響,同時對比前段完美的串供,後段的結果更映襯出淒涼,然後,有些夢已經無法實現了,但有些夢卻不再被痴人所談論著,幻化成現實降福於人。
於是高潮冷卻退去,留下來的依然是貧富差距的問題,富者仍向著燦爛光明的康莊大道前進,貧者卻只能在陰暗中從事著見不得人的勾當!?階級似乎仍難以流動,也間接印證2013年在BBC播出的紀錄片,《56UP》這部橫跨49年記錄不同階層的孩子長大之後的境遇對照情形。導演集中火力,透過一個可以說是冒險的行為包裝了社會階級與教育的關係,從來就非常人所以為的那般光明正向,冠冕堂皇。

結尾對於琳與班接下來的訣擇,處理得頗有意思,且皆回歸劇情脈絡,有跡可尋。有人仍試圖要改變些什麼,或說以身作則,別讓自己成為那樣的大人而勇敢努力著,就如同他始終如一地以行動反抗大人世界;有人已對世界絕望,反正優勢似乎從來不會站在自己身邊,自己僅能順勢而為,倒不如自己抓住主導權,關於錢,唯『他絕對不會是做出這種事的人』猶言在耳……只能感嘆惋惜。

2017年7月14日 星期五

[觀影筆記1715]明月幾時有:小人物的生離死別

戰亂時,有一群人保持低調,一群人變節求榮,更有一群人甘願冒著生命危險,在底層維護著基本尊嚴而努力著。故事主要着墨於第三種人,他們沒什麼豐功偉業,但卻默默從事著幕後不起眼卻是行動得以成功的基礎;本來可以完全不關他們的事情,但生命卻給他們必須加入的理由,無論什麼,皆有所犧牲,有所放下。這般庶民力量與各自私人情感交織出,不需要波瀾壯闊的戰爭場面,卻仍蕩氣迴腸的感人故事。這是明月幾時有。
以一場解救文人的活動起手,將故事幾個重要的人物介紹出場,乾淨俐落地呈現人物關係,同時烘托出主角方姑與母親兩人從來不在反抗活動的計畫裡面,只是陰錯陽差,只是茅盾先生剛好向她們租屋,便得留名青史,且高招的是,藉著這幾場戲的幾個對談,將她們平素舉止寫進來,不僅將人物立體,且加入活動前後的些微反差感,營造出被順水推舟踏上了革命之船,卻仍勇於面對命運的狀態。

於是看似一連串反抗行動建構出這部電影,彷彿說到最後革命終有結局,愛國終能如願,但實際上導演不過在說著以方姑為首的小人物,為了生活,為了所愛,所尊敬的人,這些絕對稱不上如為了國家此般冠冕堂皇的理由,說不定還帶點私心,而孜孜矻矻地,以他們可以做到的捍衛著家園。即使如劉黑仔的某幾個角色,並沒有特別提及其背景,但透過劇情裡對他們的刻畫,似乎也感受到一股篤定的力量,當和反抗日軍行動有關時。

鄭家彬是讓核心靈魂昇華的人。這部電影並非單純平舖直述著當時的抗爭過程,而是藉由類紀錄片的訪談方式,以鄭家彬的遙想過去串場,觀影者直到中段才察覺鄭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而他對方老師的思念之情,感念其在抗爭期間的照顧,實在令人動容。那不僅僅是意識型態的傳承,一如茅盾先生與方姑之間的關係,尚有夥伴間感情的深刻羈絆。就算是為了自己也罷,更多是希望一起生活的各位,尤其是下一代,能過上好的生活,相對於那些為了賞金的背叛者,並和方姑母親照顧自己的女兒,照顧女兒夥伴的態度互通聲氣。

不過感情得以烘托,來自於形勢危險的表現,方能淬鍊出其中真摯。故事以劉黑仔的周遭與李錦榮的周遭互文,一在明,一在暗,相互輝映。一場劉黑仔與夥伴運送軍火的戲碼,一場李錦榮與日本軍官荒謬的七步成詩......諜對諜的危險性,步履鋼索的千鈞一髮,觀者不禁想要為他們捏把冷汗,但時機不一定老是扮演好人,有時反倒是從事掠奪的流氓,生離死別就這樣躍然眼前。是保有一定決心赴死的,但真要面對真實情感時,仍令人肝腸寸斷,如方姑與其母親的天人永隔,如錦榮和信任他軍官的曖昧對質,驀然回首連開場沒多久的方姑和錦榮的分別也瀰漫著殊途同歸的遺憾氛圍。

若以諜報電影的角度來看,故事裡所描繪的部分行動實在有點笨拙及魯莽,不過導演就是想表現一般庶民的粗糙,呈現出他們在面對生命變化時,因著自己的情感而產生的舉動,那是種區域型自成一格的生存活力,當政府無力阻止敵人入侵之時。此概念於劉黑仔被調離時和方姑話別,方姑特別提及其真實姓名的環節時,揮散達極致,連結至最後一幕,老年鄭家彬受訪結束後,開著自己的計程車,沒入香港的車水馬龍,色調從黑白轉彩色的場景,或許既有將自身經歷讓香港人耳濡目染之外,可能還隱含導演對香港此地方的政治意識也說不定。

2017年6月30日 星期五

[觀影筆記1714]愚行録:社會階級的問題

透過訪談式的案件追查一窺日本社會根深蒂固的階級概念,若想要顛覆就要耍點心機。故事羅列各式無所不用其極,但事實是金字塔頂端,位置稀罕,門檻越來越高,一不留神踩入陷阱,便容易摔跌得粉身碎骨,偏偏人類仍不斷地嘗試,置後果若罔聞,畢竟那怕有絲毫機會也要抓緊一般,滿足自己無謂的自尊,為了脫離不想繼續下去的生活,但結局只是平添被人取笑的愚蠢而已。這是愚行錄。
如果有涉略日文的人必定知道,這個語言本身存在著濃厚的階級意味,對長輩,對平輩,對陌生人說話的用詞,略有差異,在文法上也有『敬語』這種專有名詞,而這樣語言使用的分別深受日本文化影響,因此即便現在個人意識抬頭,但根深蒂固的階級觀念,不僅長輩晚輩,也包含前輩後輩,乃至男女的地位關係,至今仍難以動搖。這部電影便透過數年前案件的追查,一一地呈現出想要改變層級地位的暗潮洶湧。

故事與原著相同,採用訪談的查案方式,讓受訪者回憶過去而成篇。由於無法像文字一樣,可以在描述上做一些敘述性陷阱,影像也沒辦法像原著一樣,將人物隱身,形成閱讀到水落石出時所產生的驚喜,不過導演仍透過主述者,即受訪者的視角限制,讓觀影上仍有恍然大悟的感覺,更有趣的是這樣從自我出發的角度,擅自分析他人心思的自以為是,倒也讓這部電影增添不少趣味,而這也是將故事的來龍去脈陷入五里霧的核心。

然後觀影者看到了階級之上,對地位低者無情的蔑視或劃清界線,並拋出引誘上鉤的魚餌,反覆蹂躪;也驚呼儘管知道掌權者,無論是男性或社經地位高者,的意圖,仍心甘情願地步向底下有坑洞陷阱的路途,只為能脫離現在的生活,只為能飛上枝頭當鳳凰。這部電影如實呈現了這個社會弱肉強食的殘酷景象,但兼提起的各角色背景,讓觀者心知肚明這樣只是世間巨輪不斷輪迴的後果,因難以改變甚麼,而存在著巨大無力感。

最有趣的莫過於妻夫木聰所扮演的哥哥角色,不到最後你不會發現他也是採取釣魚的手法引君入甕,況且他調查多年前的案件的企圖原來也只是虛晃一招,這點編導在處理上巧妙地突破觀者一般閱讀故事的期待心理,並在知道真相後,恍然其實導演有使用一些物件,如檞寄生...等作為呼應的象徵,給予觀者提示,不禁佩服影像在設計上的匠心獨具,相當高明,且觀者被最後情節逆轉的心境也和故事裡的女人互通聲氣。

我們選擇相信,然而誰知背後有多少刻意隱滿的謊言,或許我們終究只是被拿來當作他人設計布局的一顆棋罷了。幾個數隻手緩慢爬行於滿島光身體的鏡頭,暗示著身心靈的剝削,使觀者心領神會她的遭遇,回應故事主軸,但是否又帶點被箝制於自己處境的意味!?結尾那個呼之欲出,卻仍曖昧不明的轟天雷,或許也是暗示階級流通的困難,出身低無翻身之日,而社會頂端的人類則繼續睥睨一切。

2017年6月11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713]八月:父親的身影

電影充滿著懷舊情懷,儘管時空背景不同,看得出來當時中國社會型態正處於轉型的尷尬時期,電影裡面的某些大人因此對未來充滿迷惘,但正是這份心情互文故事裡的孩子--小雷即將邁入人生新階段的不確定感,並連結銀幕前的觀影者過去某時期所面對的相同徬徨,讓電影容易引起共鳴,尤其是望著父親努力為家裡打拼的身影,感念父親之餘,也希望成為有用之人以報答養育之恩的情懷,更是令人動容。這是八月。
雖然同樣為放假,不過這個暑假對小雷來說不太一樣,因為他即將要上中學了,自己的身體變化中,情竇初開,血性方剛的青春期咫尺之遙,看事情也不太一樣了,因而對於周圍環境的感知也彷彿從過去的懵懂破繭而出,有所意識及覺察。導演並非透過精心安排的劇情來傳遞此故事結果,而是將放假不就是要百無聊賴不然要幹嘛的精神放入故事中,循序漸進地從與平素無異的緩慢生活寫入,捕抓暑假不成篇章的片刻,構築了小雷的轉變。

而這個八月儘管眼前的風景沒甚麼不同,家人的日常似乎也沒啥兩樣,但老病死、小雷下個階段的求學,乃至整個經濟結構的改變,竟不知不覺地於稀鬆平常的間隙中,悄聲無息地侵蝕著主角小雷的生活,使得家裡面疲於奔命。電影便如此透過小雷這個小孩的眼睛旁觀著家庭的變化,甚至整個中國社會的變動,從中烘托出與父親之間濃厚的感情,縱使不言明,卻情意深厚。

當時的小雷不一定真的透徹了解現在大人的世界發生甚麼事,自己還是在集社裡面過著愜意的童年,惟凝視著雙親努力為家人生活奔走的身影,有所得,也有所捨,縱然日子過得並非寬裕,但大抵還過得去,還能讓小雷有餘裕地做著有朝一日能成為螢幕裡的武打明星,並順利與心愛的鄰居姊姊交往的春秋大夢,就該謝天謝地。不過最美麗的風景還是一家人,甚至是一整個社區不藏私,一同為生計打拼,一同抵禦資本主義托辣斯侵襲的場景。

驀然間,前段泳池旁拿到游泳證的片刻;小雷的成績進不了第一志願,而需買通關係;看著比自己高個頭的哥哥們霸凌弱勢;三叔屠宰著動物的光景......這些暑期點滴倒與當時的社會變遷,遙相輝映,其中強欺弱的人性更是沆瀣一氣。沒有門路只好任人宰割,況且努力了不一定有回報,但不努力就永遠沒有機會給你。導演在本部電影的刻畫具有魔力,在史實背景的強力支撐下,總感小雷也在一夜之間瞬間長大,就算遇見大人世界的弱肉強食,充滿無能為力的挫敗,但總不能放棄希望。

父親在他面前是個活生生的典範。於是那些與父親相處的吉光片羽,即便相當平凡,但卻在底下場景的反饋中熠熠生輝著:縱然小雷在面對搶先一步霸佔戲院而炫富的父子沒有皮條,但仍憑一己之力,形式上地追擊著對方的小孩;原本對繼續升學興趣缺缺,卻因為見著了現實,而能與父親心有靈犀地說出想繼續升學的主因。

那個始終未掛在嘴邊的『愛』字,在最後,父親不得不出外謀生時,藉著妻小獨留家裡時所拍的合照,兒子為父親留下一個位置的光景,昇華至最高境界。小小舉動,情感滿溢,鏡頭倏地轉到父親工作地,頓時色彩斑斕起來,一如那朵在黑白影像中,刻意保留其艷麗之紅的曇花,驚喜綻放一樣,實象徵著家人滿滿的愛定會為未來的不安帶來轉機的!


2017年5月7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712]Gifted-天才的禮物:教養與長輩的期待

此故事理所當然地在脈絡裡試圖爬梳家有資優兒時,該如何處遇是較佳的方式,不過卻也藉著祖母對孫女對女兒的期待,反映出普羅大眾對資優孩子的心態,但更深層的是,討論了家人彼此間的羈絆是為了自己,出於愧疚,出於補償,還是真心為對方?!又或我們過度被『應該』的句型限制住了彈性,忽略其他可能性!?別忘了,孩子是人,有個人的想法,是的,我們理當教導他往正途邁進,但絕對不是全然滿足自己的物品。這是天才的禮物。
起手便開門見山地告訴觀者,要資優生去上一些自已早就知道,並遠低於自己程度的課程,是會讓他們感到無趣,甚至是不耐煩,進而產生些反社會行為的,於是之所以有資優教育的提供,便是希望能夠滿足這些天賦聰穎的孩子們超過自己年紀的學識涵養。在這部電影中,教師確實具備了覺察能力,學校也願意給予協助,唯身為監護人的舅舅卻只想讓孩子擁有一般人的生活,為此故事正式拉開序幕。

當然還是在討論給資優生甚麼樣的教育最為合適,但在故事的發展中,個人覺得前述反而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描繪家人間互相給予的期待如何影響彼此的關係,特別是長輩對晚輩的。這有點讓我想起最近在台上映的《Dangal(我和我的冠軍女兒)》裡父親讓女兒練習摔角的起心動念,儘管到後來,心態有些改變,不過初始,那望子成龍的執念卻與這部電影的外婆,希望在數學領域上擁有天賦的女兒和孫女發光發熱的想法,如出一轍,互通聲氣。

不過在這部電影裡看到更多為人父母走火入魔的狀態,即非替孩子著想,總感把孩子當成商品,有利可圖便不擇手段,出現瑕疵就失望透頂,期待下一個替代物。每一場在法院裡對親權的辯論攻防,皆突顯出外婆對女兒的殘酷,照顧了理性,卻忽略心靈的需求,同時對兒子的不屑一顧兼不敢苟同,將人類分類,以此教養態度折射出普羅大眾盲目追求資質的拔尖,卻漠視超群的他們內心的渴求,也忽略默默努力耕耘的其他,且看台灣每逢大考放榜季節,追求第一志願的報導,和本部電影略有遙相呼應之趣。

觀者亦可從法庭戲以及後來揭示的妹妹對自己的請託,窺探舅舅為孩子選擇教養方式的端倪,深刻感受到無法幫助妹妹的無力,帶點補償的愧疚,同時也是對自己母親的抗爭。但又可在某幾幕中看到對教育資優孩子的手足無措,從孩子不應指正老師的錯誤那一幕便知已矯往過正,孩子卻又能為同學挺身而出,即使方法不是很棒;兼以面對外界的質疑,自己混亂的生活,使得舅舅雖然不希望再度重蹈外婆對妹妹的覆轍,但其實後來不禁掙扎地承認自己也與外婆並無二致,覺得孩子『應該如何』。

但那些爭執及怨恨皆是上一輩自己的問題。儘管法庭戲已是交代過去的代表,還是不得不想像如果舅舅、外婆與媽媽之間的關係再另闢時段描述,那其中糾結的情感應更為深刻。不過編導知曉這始終不是這部電影的重點,而是新生命不該全是滿足長輩內心各種心情,無論是期盼還是內疚等的工具,有些教養上的『應該』的確具有意義,有些地方會不會只是自己的盲點或自己無法克制的情緒呢?這部電影透過較為特殊--資優生教養方式的討論,將普世的各種教養態度重重提起,到底為了自己還是孩子?無怪乎鄰居最懂問題癥結,惟養育難道只能旁觀者清嗎?

2017年4月23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711]日常對話:屋簷下的陌生人

這當然是一部紀錄母親是女同性戀的家庭故事,但更多呈現的是台灣家庭面對不同生命型態的家人時,在傳統價值觀影響之下,關係不自覺扭曲變形並有口難言的狀態,單單從日常生活的紀錄當中,表面上維持和平,實際上疏遠的關係,即略知一二。導演卻提起莫大的勇氣,要從影像裡的提問中,非得得到一二個真心才肯罷休,如同為了要到彼岸,而不得不走在懸崖上的鋼索般膽戰心驚。這是日常對話。
拍攝的動機是整部記錄片的核心,每一個鏡頭與素材的選用,皆環繞著目的而有了依歸未偏離,且剪輯功夫了得地從自己內心對母親的疑惑出發,擴展至外部蒐集人證,包含介紹自己的母親是個喜歡女生的同性戀破題,以及家人及眾女友們的採訪……,最後再聚攏至家中靠牆的那張餐桌上掏出秘密以交換真心。架構堅固不摧,有條理地循序漸進,帶著觀者,甚至是導演自身解開母女關係之結。

這部紀錄片讓我想起Xavier Dolan的電影作品《Juste la Fin du Monde(不過就是世界末日)》,殊途同歸地呈現出家人間難以跨越的鴻溝,不同的是意欲說出口的事情不同,另外在鏡頭的處理上也不同。《世界末日》以言語為武器,藉著大量的特寫鏡頭,區隔出自我私密的領土,保護著真心;反觀《日常對話》則在鏡頭底下,家人明顯各佔畫面一角,雖同框卻毫無交流地過於沉靜,讓人難以忍受,在在呈現緊繃的關係。

但交織著母親在外的生活卻是笑顏常開的鏡頭;導演自身絮絮叨叨旁白著感受不到母親的愛,卻在她的眾女友間得到極度溫柔的超高好評,特別是明明親生,反而說是領養的一番發言,縱然聽來帶點玩笑欺騙的惡趣味,不過投射回來自身的感受,在問題和問題的停頓間,滿溢出落寞的哀傷。無怪,懷疑自己在母親心目中的地位,但是又無法不去試著理解自己已知母親與父親間的關係,還有母親的性向。

母親那邊的家人是完全知道這件事的,但有趣的是他們卻巧妙地打太極迴避,這也是我覺得這部電影超級厲害的地方。是得歸功於導演自言家人其實不把這些紀錄影像當一回事而能不矯揉造作的原因,使得觀影者一方面可以看到多年後難得回家的真切反應,如關心家中不一樣的變化,又如拉個板凳在鐵門外談天說地,的確是紀錄片的精髓;另一方面更是傳統性別意識與對工作價值認定的根深蒂固,以及不捨自家人無法快樂過活的心疼,兩者之間的拔河拉鋸戰。

這些陳腐觀念於是乎理所當然地延伸到下一代身上,但幸運的是也可以看到無論是同性戀及工作性質接受的程度,與時俱進地越來越高。即便如此,我想有些事實仍然無法輕易地對家人說出口,但對於親友們卻相對容易地開誠布公,因為深怕一旦對家人說出真相,自己也就無法在家中立足了,這也就算了,重點是讓家人失望及難過的結果,太難以承受,所以選擇噤聲,以為用行動可以表明,但實際上,始終未能直搗黃龍,反而更漸行漸遠!

因而最後的餐桌對話,著實需要相當大的勇氣,除了有在眾人前揭露祕密的障礙之外,要能突破前面內容積沙成塔的社會牢籠,所要跨出去的第一步都令人備感艱辛。不過似乎得經過這樣大破大立的歷程,才能讓關係有撥雲見日的可能性,同時自身也總不會在面對家人時,胸口始終壓著一塊大石而無法順利獲取坦然相處的輕鬆。只不過是否準備好了呢?準備好在衝撞牢籠時勢必會先遍體鱗傷呢?又能否看到未來那些傷口會慢慢癒合得更漂亮呢?不禁又佩服起導演的勇氣以及這部電影儘管大半記錄家人間的關係,卻給我種突破傳統藩籬的大無畏的底蘊。


2017年4月9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710]दंगल-我和我的冠軍女兒:親情勒索還是父愛光輝

這個故事在順敘的結構中,帶出了一些面向。檯面上,小到父女之間的關係,大到國家體育人才培養的問題, 骨子裡則有從前者延伸出女權抬頭的社會議題,還有後者淬鍊出自我認識的核心。儘管保留寶萊塢較為不切實際的戲劇效果,或也有可能那些誇張真實存在,以維持一定的娛樂效果,但總感電影未去主動談論發生事情的對錯,而僅以鄰居大哥哥的旁觀角度這樣看著故事發展,讓議題發酵,由觀者自行思考,頗為高明。這是我和我的冠軍女兒。
取材自真實故事。一個因現實而無法繼續摔角的摔角選手,為了實現自己年輕時的夢想,將自己的女兒訓練成全印度第一位在國際比賽中拿下金牌的女摔角選手的故事。劇情平舖直述,按照時間順序娓娓道來,沒有甚麼拍攝炫技,僅有演員們為了投入角色的方法演技,讓人信服,以及透過部分編造的情節適宜地醞釀氣氛,帶著觀者感受導演製片意欲傳遞出來的情緒。

本部片以普遍存在於印度歌舞片的中場休息將故事劃分成兩大區塊。前半段是訓練女兒的過程,藉此歷程裡,旁人的無法理解及瞪視訕笑,突顯出傳統給予性別的框架,倒也運用堂哥的陪練還有女兒的技高人膽大,打得男孩兒們滿地找牙的事實,做為深入討論的破口。不過摔跤這個運動的性別刻板較為強烈,兼以內容尚呈現女人天生的氣質,使得兩造互為牽制,一方面的確表現養成選手的艱辛,與此一段落的背景歌曲相互呼應,另一方面卻也有『強迫』是否合宜的思考。

會有種父親將過去未完成的志願,強加在女兒身上的感覺;從女兒的角度來看,既搞不清楚狀況,又有從家庭生活窺視到,印度社會價值的父命為天,女兒就這樣傻傻地被趕鴨子上架,踏上艱苦訓練之路,直到較知道自己的內心後,才意識到成長軌跡裡,不合理的存在。即便設計朋友早早被安排嫁人的遭遇,與有自己未來藍圖的對比,確實表現了女性能在男性為尊的社會中不委屈自己走入家庭實屬不易,但父親那強大的執念仍是揮之不去的陰霾。

此意念更延伸到後半段女兒進入國家代表隊接受訓練的時期。當然觀者可以在某些情節裡發現編導試圖透過教練無可救藥的自尊,或多或少影射體育委員會的封閉,沒有交流,不知變通,差點埋葬了一個潛在可能性,不過這也更映襯出父親對女兒的瞭若指掌。個人覺得此點反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父愛這個議題,稍稍平衡前半段對女孩的嚴格,或殘酷一點地說,掠奪的情節。

人總會覺得雙親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或希望從事穩定的工作是為了孩子好云云,實在是壓力的根源,為對兒女自身的一種剝削,不了解,甚至只為滿足家長年少時的缺憾所致,但會不會在長大以後,某個更欣然接受真正自我的時刻,恍然當時的口口聲聲為我好,竟純粹是親情的體現而非自私呢?這部電影給我這樣的感受。前二分之一到後面,不僅是內容的不同,也將主視角轉換,從父親過渡到女兒,從不容分說的強勢到探索真我的各種可能性,父愛的純粹慢慢地流淌出來,一切都只為了發揮女兒的潛能,並非屈就於大環境而形成浪費。
或許父親能先讓孩子真正愛上摔角再開始訓練,這般引進門的方式或許可以降低父親的霸道。不過畢竟父親非教育專家,非受過專業教練課程指導,所以僅遵從自己的直覺,正如同他對體育會哀聲歎求女兒不假夜練都得歸咎於自己一般,他似乎持續不懈地想要告訴大家女兒相當具有摔角潛能,不要因為性別而限制她的未來,不要因為如出一轍的指導方式而抹煞了她的天資,只是方法不高明罷了。感覺暨《三個傻瓜》之後,又再次提到了教育,但又帶出其他議題,並和其他近期作品一樣,用角色看似笨拙,但分外堅持的設定,讓觀者去看見傳統價值及現行制度的問題。


2017年4月4日 星期二

[觀影筆記1709]目擊者:一念之間的代價

有時候,就是一個念頭,你的世界就會天搖地動,重新洗牌,甚至傷及無辜,殘酷的是有能力擺弄權利的人總會是倖存下來的一方,然後我們就只知道眼前所見的真相,而看不清事件全貌,原來是彼此依存,牽一髮動全身,同時暗喻因果輪迴的必然,非偶然。故事從單一案件的目擊出發,於後分裂成兩起事件,帶入所有參與人的視角,拼湊出完整事件,幾乎沒有闕如,駕馭得宜。這是目擊者。
一場車禍揭開了序幕,我們都以為這只是一場單純的肇事逃逸,但回應了主角王逸齊九年後遇到的另一場車禍的真相,我們常常用自以為合情合理的判斷來看待一件事情,但總是忘了自己只有一雙眼睛,僅眼前所見,卻忽略了其他時空正在發生的事情,而往往覺得可以伸張正義,殊不知卻掉進萬劫不復的深淵,就好像鏡頭透過主角視線所見總編異樣的表情,是一切故事的開端;就好像事故的影像中,破碎的玻璃映照著數隻眼睛般,宛如拼圖片片拼湊,才能將真實完整,否則就只是部分碎片而已。

導演一開始漂亮地從急功近利的記者草率地錯發新聞事件,點出故事核心,既偷渡諷刺了新聞業有時為了搶快的不顧一切,同時也是進入故事內裡,九年前車禍真相,的楔子。然後藉著主角視角追查真相的主軸,在中途的每個懸念,每個疑惑裡岔出其他人的角度,說明著個人如何與此事件有關,慢慢地將所有遺落的事實補上。所有的人皆為了自己的立場,有所隱瞞,因此劇情不斷翻轉,而當柳暗花明時,不知路途已過了幾個彎拐兒,我們的雙眼則不知被遮掩了幾次。

縱觀故事內容,總遺憾著有很多事情應該不會發生,若沒有當初那個起心動念,九年前的事件關係者的世界也不會被翻覆攪亂了!導演抓住了每個人,每個當下的貪念,讓我有感所有事情從過去到現在,如同骨牌般接連無法制止地倒下,或說王逸齊被裁撤,汽車又被撞壞所爬上的心頭之恨,宛如潤滑油一般,滴入了過去的齒輪,轉動重啟。導演巧妙地以逸齊的手錶莫名故障做為影射,代表著兩個不同的時空:單純的目擊繼續現在的生活與深入過去翻出每個人一本本的舊帳,改變現在。

才恍然利益永遠優於真相,但人總是會忘記『利』字旁的那把刀,正虎視眈眈地蓄勢拔鞘而出。正如同英文片名《Who Killed Cock Robin》在鵝媽媽童謠內隱含犯人的罪孽總有一天會反饋回自己身上;正如同時不時穿插空拍的高速公路景緻,主要幹道之外尚有蜿蜒的支線互為重疊。不是不報,只是時候未到,可能會說純屬巧合,但曾經的陰暗幽微始終是存在自己心頭上的心魔,揮之不去,也擺脫不了。

由上述可見,導演成功地運用場景的一物或情節的一語和劇情脈絡相關。尚有東方美人茶又叫澎風茶,澎風在台語有吹牛之意;最後更用一個鬼故事做結,諷刺了整起事件在權利結構下的扭曲變形,回應整樁事件被粉飾太平,就連重大的綁票案也隨之沈入海底。當然如何辦到的細節不是這部電影的重點,反而部份的模糊才能切合真相永遠難以看清的命題,就算仍有些劇情問題,不過瑕不掩瑜,線索的點滴增加,讓觀者大氣不敢喘一下地目不轉睛,同時被埋藏的罪咎及內疚彷彿再被揪出還魂一次,頗有警示意含,唯真相仍被桎梏在互相牽制的權勢中,永不見天日。

2017年3月31日 星期五

[觀影筆記1708]彼らが本気で編むときは、-當他們認真編織時:超渡煩惱

他們拼命織著毛線,編成形似陰莖的棒狀物,直到集滿108個後,將它們燒了,她證件上的性別欄就要換成女性了!這其中隱含了願望,也是希望,期盼世間再也沒有因為性別認同問題而存在著不一樣對待的情事,而那些因歧視所深埋在心中的苦悶,也終能灰飛煙滅,被超渡到極樂世界去。故事從組織家庭的角度切入性向與性別認同的議題,沒有大悲大喜,卻平靜地產生一股力量,日本學童能有這樣一部電影來學習性別教育,實在太幸福了!這是當他們認真編織時。
故事非直接地從性別議題切入,而是隨著電影時序的推進,從旁觀的角度轉變到切身的立場來看見跨性別者的議題。導演藉由如此的描述方式似乎昭告著觀影者,不去了解當事者狀況而用普世的常態強加在對方身上,是多麼先入為主的粗魯!唯有相處過後,才明白有些事情並非是我們所以為的如此。於是導演藉由一個女孩兒的目光,引領觀影者進入這樣的議題。

以原生家庭的不具功能性,接著步入另一個非傳統組成方式的家庭,之間的過程轉變來處理故事。先著眼於一般性的家庭議題減低性別主題的侵略性,同時也透過這樣的角度,不僅讓小孩親身感受前後家庭的意義,同時也讓觀影者看見跨性別者仍是身而為人的價值,未因為特殊而有所不同。透過如此比較的方式,包含安插社工的探訪:怎麼樣才稱得上一個好母親呢?或說怎樣才是一個好的家庭?來凸顯核心想法,既溫柔地讓人容易理解,也收得正中紅心的效果!

然後自然而然地在這主軸上寫入週圍的人的偏見,而那歧視早在敘述小孩的生活裡,擱置在場景裡,雖不是重點卻難以忽略,因而即便這部電影沒有那種難堪的,讓人不忍卒睹的灑狗血,逼著觀者要正視問題,卻也樸實平靜地批判著從小就存在的根深蒂固,尚且回應凜子小時後的被取笑及被要求做無法達成的事,更說明觀念的亙古不變。在這樣的設定下,寫入女孩的同學處境,其實互文凜子的過去,也增加此議題的廣度,更藉著兩個小孩相處情況的變化,反應了孩子逐漸對多元性別的理解及認同,同時投射出對舅舅與他的伴侶凜子的情感及心意,最實在的證明便是在超市對他人攻擊的反抗。

只是要讓所有的人都明瞭實屬不易,更何況連親人若都不認同的話。看著小孩同學的母親強勢的作法讓自己的孩子有傷害自己的舉動,對照凜子的母親不拘小節以及對性開放的態度,不禁有感家人的接受程度如何影響自己的孩子,因而當凜子的母親有感而發地說出『還好雙方家人都很少』的感慨時,覺得無奈於現況之餘,也突顯出身為LGBT這樣少數族群的人生之旅之艱辛,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坦然接受與面對,若可以獲得祝福,簡直可說是上天的恩賜吧!?

儘管現實就是一切皆不那麼順利,導演仍試圖將告訴觀者生命的美好。那是一種心境自我調整的歷程,好比凜子悠然地將『佛說,世間人有108種煩惱』做為基礎,不停地編織一樣。這樣的舉動目的當然是忘卻煩惱,不過燒掉卻隱含所以歧視消失殆盡的祈願,希望有朝一日特殊不再有,心胸更開闊。

2017年2月27日 星期一

[觀影筆記1707]Moonlight-月光下的藍色男孩:成長是自己決定想要當什麼樣的人

三個名字,三個時期,直指同個男孩,藉由他的雙眼凝視自己生長的環境,並描繪在此不幸裡鬱鬱成長的歷程。幸虧幾位在悽慘中伸出援手的好人們,宛如太陽從烏雲滿布的黑暗中露臉,照亮人生也指引方向,既承繼著人生導師的精神,也信仰著一生愛戀的鍾情,男孩的故事因此得以浪漫待續,而非孤獨完結。這是月光下的藍色男孩。
編導按照主角Chiron的成長軌跡及時間的順序,將故事分成少年、青年及壯年三個段落陳述他的前半生。既有條不紊地帶著觀者從主角的生活環境走入他的人生,甚至內心,且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包含第三者的敘事觀點,也有鏡頭出自Chiron的視角或特寫他的臉龐,將他眼裡所及和觀者所見交織映照出他寂寞的心情,更多是面對生活的徬徨無助。

試想在面對家庭沒有照護他的功能,校內又成為霸凌標的,彷彿世上毫無安身之處的景況,該怎麼繼續走完人生道路呢!?導演漂亮地運用月亮的光影意象,一如中文片名,將情緒和影象巧妙結合,加深主角憂鬱的心情。雖然,電影或許(或也理所當然)試圖透過Chiron的人生來凸顯出邊緣又邊緣(黑人X同性戀X家庭功能不彰)這麼弱勢的族群議題,但當三個段落分別選用了Chiron不同時期最常被叫的稱呼做為章節標題時,個人覺得電影要講的是再單純不過的『成長』了。

要這麼純粹實不易,但編導決定以綽號、代號這些等同名字功能的專有名詞來劃分段落時,便展現出他的企圖與野心。畢竟稱號往往有識別他人的作用,拿來區隔每個時期的差異,大抵能呈現主角的成長之路。故事只是從最明顯的方向,性向探索與家庭問題,切入核心議題:長大不簡單,當懂得越多,面臨不知所措的頻率就越高。就算我們沒有像Chiron這麼悲慘的遭遇,也必定有類似Chiron如此對生命的茫然,且不同的階段所面對的問題還不一樣哩!

在搭配前述鏡頭的選用及演員的表演,導演確實做到了讓背景不一定與主角相似的觀者感同身受的程度,頗為了得,並延伸出電影另一個方向,關於愛的命題。生命裡若遇到可信賴、可依靠的對象,並成為支持自己的力量,什麼驚滔駭浪大概都能克服吧?!一般來說家庭是基礎,但對於Chiron來說,幸虧還有Juan與他妻子成為他於蒼茫大海裡,慰藉心靈與精神指引的救命稻草,否則他早就溺死了。一場Juan指導Chiron怎麼游泳的戲碼便為一『幕』雙關。

而Juan在海灘上對他所說的「到了人生某個時間點,你必須決定自己想當什麼樣的人」可謂整部電影的中心思想,因為我們總是會經歷,在面對令人困惑的未知時,先模仿,或趨炎附勢,或聽從別人......等這些大都先壓抑自己的行為,以換取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的機會。編導藉著Chiron與其暗戀對象Kevin的行為互文出如此人生樣貌。一場被毆與毆人之間的戲碼,Kevin高談自己性經驗的對話,一幕兩人壓抑又低調、曖昧的試探...皆是這趟旅途的沿途風景。無關對錯,有時候確實可以搭築起自己的生存之道,但有時候我們終會在此迷失。

而人得花多久時間才能真正做自己或知道自己想要成為甚麼樣的人而不受他人影響呢?可能需要一次徹底的斷捨離,徹底的鼓起勇氣,才會有所改變;不過針對故事而言,當Juan離開之後,又有誰給予Chiron支持,而致使他未能做出較好的選擇呢?我想Kevin在後來與Chiron久別重逢後,知道他近況的反應,也一併替觀者嘆息出了對過去的遺憾,其中部分應該是自己對他的懺悔,如果真的愛Chiron,當時就該勇敢做自己。無論如何,故事的最後一個段落,總感覺Chiron篤定了些,對於自己在做的事,自己想成為的人,並深深地被Juan影響,從穿著到所擁有的東西,似乎已有所成長,姑且不論他的遭遇何如。

但我想最後一個時期,編導大抵是想要為『愛』下結語,特別是回到Kevin家的最後那幾場戲。Chiron原來是個浪漫的人,他用盡前半生的時間痴戀,卻因為不了解自己及環境影響還有Kevin的行為,在自己的心頭上留下深刻的傷痕。不過,多少受到自己母子關係的啟發,當然還有Juan在自己說著自己仇恨母親時的引導,讓他褪去對Kevin的無奈,赤裸自己強烈的愛意,於百轉千迴之際,仍然無法抹滅他對Kevin的思念,同時讓他了解『愛』應是坦然地彼此支持,而非單向付出,如此才不會有過去的錯誤。而如今蒼海桑田,兩人都已深深知曉愛的真諦,不再壓抑,旁觀者如我們就獻上無限祝福吧!期盼他們的幸福可以攜手直到永遠。

2017年2月25日 星期六

[觀影筆記1706]Ma Vie de Courgette-酷瓜人生:即使......也不會拋棄我們吧?

這是一個,無論任何不堪理由失去父母,而被育幼院收容的孩童群像,惟每個人的背景只是輕描淡寫,著眼於彼此皆為天涯淪落人的相處情形,與一般孩童無異,只是多了些創傷的痕跡,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在,並從童言童語的表層之下透出了落寞孤寂的況味,在破碎的心之外漫天搭建了一夜長大的堅韌,實忍不住心疼,反襯出教養的責任。這是酷瓜人生。
我以為故事只會專注於圍繞著酷瓜的生活,儘管整個故事也的確多從他的主觀意識出發,但他的遭遇不過是個通往故事的引子,帶我們進入有著同樣現狀但卻有不同不幸遭遇孩子們的生活。編導不選擇深入探究大家的身世,僅刻劃育幼院生活,讓觀者見著他們好像普通孩子一樣,從團體接納新成員走到彼此羈絆的過程,惟當孩子的背景閃逝而過腦海時,觀者便不由得心酸,畢竟他們只是一群無辜,不知道大人發生甚麼不幸的孩子!

在上述手法之下,尚點綴著加深觀者情感的細節。那些人物臉上難以查覺的傷疤,因創傷遺留下來的焦慮,被迫長大的堅強…,表面上他們無憂無慮,快樂的過著童年生活,實際上卻各自展現不同的行為,表露類似孤單得要死的心情,有主動出擊,有被動退縮,有強裝無事,有迫切渴求,有焦慮敏感……,個別表述,卻又相互映照,觀者實直面著他們的傷口。

他們不過想要一個家罷了!或展現或隱藏地癡癡等待。一場滑雪跌倒,有家人立即去照顧的景況讓他們目瞪口呆是一例。酷瓜珍愛的風箏則是個象徵,貫串故事,它高高飛起,猶如指引並等待返航船隻的燈塔,也好似育幼院的孩子們,盼望家人能接自己回去團圓,不過電影第二大段的主軸Camille,則使故事多了不同的思維,自此氛圍略改弦易轍,多了點動畫片最愛的冒險元素,藉旁觀後參與Camille與親戚間的角力來回,彷彿告訴我們家的意象不單是人的存在,還包含了愛,最簡單純粹的愛。

什麼是愛,大人都難以名狀了,更何況是小孩,但孩子們的單純卻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得到,騙不了人。於是無親無故的Raymond和Camille的親戚形成有趣的對照,儘管總感與Raymond的情誼可以再刻劃深刻些,或許可以更突顯對比,但不得不說,大人是否真心,幾個動作小孩便能了然於心!而這份關係,透過一禎禎圖畫書信的往來,除了加速情感升溫之外,藉此描述育幼院生活的點點滴滴,讓情節顯得洗練,同時也呼應了前述對家的等待,編導更再透過Raymond教人不勝唏噓的家庭景況,互文孩童的狀態,加強意象。

結局不盡圓滿,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有好歸宿,畢竟日子還是會繼續過下去,不過孩子的頭頭Simon放手讓酷瓜與Camille走,其實留下了可以成為某家庭成員的希望信號;新生的孩子與酷瓜的新家庭亦同,不單有新生活展開的悸動,倒也伴隨著些許改變的不安。其他孩子於劇末『即使…也不會拋棄我們』的照樣造句是個提示,對於未來雖然充滿許多令人焦躁的未知,多少尚回溯至孩子們不幸的從前所致,讓人不免鼻酸,卻又天真地令人莞爾,但無論如何,至少從今以後可以看見明亮。

2017年2月12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705]Paterson-派特森:平凡中的不平凡

不諱言,沒有甚麼高潮起伏,就是派特森與他妻子一周的生活,日復一日的規律,對某些人來說,這樣的生活或許平淡無味,但導演將之串聯成篇後,那日日些微的差異卻讓電影產生了化學變化,他又再添加點暗喻的符碼於派特森的日常中,讓電影越陳越香,看似無二致的每天生活,其實還是有些火花;或許能安然度日,可嘟噥幾句,尚隨心所欲,便是一種平凡的幸福。這是派特森。
雖仍是個故事,但其實只是公車司機日常的組合,以主角派特森為核心,從周一再到下一個周一,可說每天一陳不變,倒也天天相異成趣,接送的乘客不同,遇到的人事物不同,之中你更清楚看見了時間的進展所造成的不同,這是其中觀影趣味,沒有耐性實在難以發現。導演刻意將規律攤開來,似乎告訴我們固定不一定無聊,有時規律之間總會有天外飛來一筆的新鮮,就算沒有意外,時間與人總是平凡生活裡的魔術師,就待你細細品嘗。

老婆與公車站的同事便是個有意思的存在,也是個對照,和派特森洽為『動』與『不動』。『動』指的是彷彿被時間推著走:老婆大人追求他人生的願望,也鼓勵派特森懷抱著夢想;同事隨著時間遞嬗,每天都有更切身的抱怨;還有周圍的人紛紛使用日漸高端的科技產品。這些不僅反映出對於人生這個命題的態度各形各色不出這般汲營之範圍,似乎也指涉派特森周圍的時間流轉,和他在公車上駕駛所聽聞的多種聊天內容遙相呼應,光陰就這麼消逝,而主角卻安靜地,專注地過著自己穩定的生活。

之於我,是帶點禪意地,彷彿獨自一人觀看著世間的千山萬水,然後寫下篇篇詩詞,回應了電影的結構,看似一貫節奏卻有些微差異,宛如一首對仗或排比結構工整的詩,這也互文了裡頭不斷出現的雙胞胎符碼的象徵意義。有意思的是派特森說他不喜歡押韻,是否也多少折射出他內心因覺得自己不特別而不願將自己詩篇分享的原因呢!?就連那個與自己書寫習慣幾乎相同,並寫下《落水》詩篇的女孩兒,似乎比自己更出色,而羞赧披露自己的作品。

不過我還蠻喜歡派特森寫詩不伎求什麼的單純。當然如同妻子將自己的興趣轉化成賺錢工具沒什麼不好,但有時候人會不禁過於好高鶩遠而失去沈浸在興趣的專注,進而因疲憊揮霍了初衷,因此故事裡夫妻倆一個以靜制動,一個一派樂觀的態度,讓我心馳神往。不喜歡鎮日追著甚麼目標跑的諸君,或許看完這部片,心靈會因而沉靜下來也說不定。

片尾喜歡詩集的日本人的提示延續通篇同中有異的精髓,呼應雙胞胎也有個性差異,同樣一隻狗卻有不同的描繪筆法,派特森可以是城市名也可以是人名,威廉可以是名也可以是姓一樣,彷彿訴說著即便你我皆凡人,但世界很大,人又渺小,感知到的東西多麼的不同,我們也就不用過於和與自己相似的人比較而自慚形穢,雖然平凡,倒也不凡,留意週遭,着眼當下,或許幸福早已在諸君心中,剩下的就交給時間與他人引領開創吧!

2017年2月2日 星期四

[觀影筆記1704]Under Sandet-拆彈少年:傷痛與憫人的拔河

戰爭時,被侵略的傷口太痛,於戰爭後轉嫁到被俘虜的戰犯上,此因人禍所積攢的人性黑暗,遮蔽住道德良知,而難以意識不過是立場顛倒罷了。在這部電影裡,觀者的思維會因此無時無刻被挑起,然後重重放下,畢竟我們都有各自的人生,但卻在戰爭裡無可避免地被操縱介入進其他人的生命之中,行無能為力之惡,或無法阻擋的犧牲。這是拆彈少年。
若注定要死,一槍斃命最為痛快,最難度過的是折磨至死,尤其是精神層面,或是死期可能是任何時刻但卻未可確定。故事中的拆彈練習及拆彈過程便是前述後者如此讓人心理崩潰的狀態,因為永遠不會知道甚麼時候會爆裂,然後粉身碎骨,往往才剛因為拆彈成功而喘一口氣,卻在下一刻立即轟然巨響地震撼人心,緊繃氣氛營造成功,似乎也逼人思考戰爭的後患。

但還有更多。本部電影着眼戰後,奠基我們所熟知的歷史-納粹德國的惡形惡狀,搭配第一個場景丹麥軍官對德國撤退之兵的憤怒貌,為接下來,軍官逼迫德青年戰俘拆除沿海沙灘帶的地雷鋪路。不僅從事危險工作,更消耗俘虜的意志,餓其體膚,此絕非天降大任於斯人也,而是感覺在宣洩戰爭所遭受到的苦痛,同時以軍官妻子極力防止女兒與拆彈大隊接近互文呼應。

只是旁觀者如我們這些讀故事的人應多少有感如此光景又和戰爭時加害與被害者的關係有何不同呢?選擇青年為拆彈隊的組合,似乎更能帶出故事意旨,畢竟觀影者會忍不住為這些雖然被俘而做著折騰人的拆彈作業,但卻仍神采奕奕討論著未來的青年心疼,他們以為痛苦終會有盡頭,實際上後來的故事也告訴我們癡心妄想。幸虧就近監視他們的軍官尚有一絲人性,給予寬容及尊重。

而軍官的情緒轉折替這部電影下了最好的註腳,他告訴我們人心定有良善,奈何外力引起的黑暗卻能點點蠶食,且看他逐漸和宛如他孩子般的青年們敞開心胸,稱兄道弟,卻可以在發生狀況時,立刻翻臉,彷彿迅即被撒旦附身般;相反來說,青年們被利用也不怨懟,讓後來拯救軍官女兒的情節中所散發出來的人性光明熠熠生輝,與前述互通聲氣。

他們不過都是戰爭底下的受害者,他們無力改變上面人的想法,也被有限訊息蒙蔽了眼睛易被搧動,就像電影裡的軍官與拆彈少年們背景架空一樣,僅從已知概全,但事實上又是如何,路遙必定知馬力。因此在如此黑暗的時代,無論戰爭期間,還是戰爭後的重建復原,從中綻放出來尊重生命的花朵,將是多麼耀眼奪目!


2017年1月28日 星期六

[觀影筆記1703]健忘村:當人有私心時...

健忘村原來是塊寶地,有錢有權有勢的人人喊搶,身在其中的村民們自私歸自私,卻仍傻傻地悉聽尊便,任統治者宰割,是部高明地嘲諷政治,標準的反烏托邦電影;此外,骨子裡也隱藏著人性在各種層面的自我中心,以感情世界為代表。我們期待一輩子事事盡如己意,無奈大家從來就不是太陽,不順之事十之八九,正因如此,人似乎難逃私心作祟,畢竟看破塵俗其實不易,使得故事帶著歡迎諸君對號入座的諒解。這是《健忘村》。
故事以順敘法處理。雖說故事行經全村被田貴以『忘憂』神器消除記憶後,我的腦海裡冒出如果將接下來的段落作為起手式的倒敘手法,會不會更有趣,且出乎意料些,不過照著時間軸跑似乎更能表現諷刺感。編導將劇中的『忘憂』神器暗喻為新的權勢風向,對比出前村長和田貴雖同樣擁有,但懂不懂得操作,卻是區分兩人能否掌控大家的關鍵,而這也是之所以改朝換代的原因。

但無論統治手法的粗糙與否,彷彿慨歎著政治都在開始的當下充滿改變的希望,卻在掌權之後,逐漸看清或被識破只從自身利益出發,而到後來越見敗絮其中,或懷念舊時代(如一片雲的烏雲仍穿著清朝郵差服一般),或展望未來(將有火車行經健忘村抑『忘憂』神器太好使),然後再度被推翻。這是本片高明之處,充滿許多隱喻的符號,放諸四海的興衰盛敗皆準。可說健忘村就好像是個微型國家,每經朝代的轉變,好似社會又往前邁進一步。

且看村莊容貌的不同便可一窺從農業經濟,經工業社會到後來的娛樂服務產業的成熟社會誕生之路:從秋蓉所遭遇一切的角度來看,原被限制住的自由到女性自覺抬頭的變化,也說明著進步。不變的卻是反烏托邦的存在,可能是隱而不宣,難以察覺的,彷彿告訴觀者無論進步與否,還是存在著被控制的景況。當然在電影中,是從較明顯的角度來表現,呈現極權社會裡,人民缺乏思考的荒謬,所謂平庸的邪惡。
畢竟大家都像魚池裡的魚一般,心甘情願地銜住被丟出來的魚餌,為求社會共榮,這無可厚非,天經地義,問題便在於人類似乎無法擺脫與生俱來的脆弱成私心,有時候可能變種為心魔,然後體現出各種愚蠢、怯懦的行為,可悲的是因為天生患傻被擱著未"忘憂"的朱大餅弟,反倒是全村僅存最清醒的人。不過是否因要塞入許多譬喻,劇本裡部分段落存在著突兀的瑕疵,如過於刻意的搞笑,如有些地方轉折稍嫌生硬,讓敘事節奏稍不順暢,但依然是部精彩無比的社會寓言。

從物質上的貧窮與富足,到情感上的寂寞與幸福,於這部電影中,都是轉折的關鍵。因著前者不稀奇,故事亦在以秋蓉歸宿何去從及春花的感情為核心鋪陳著,可看出是推著劇情轉的齒輪,卻直到最終轉折才意識到這部分的安排所扮演角色之重大。春花與劉大夫的曖昧,秋蓉對丁遠的癡情,萬大俠對秋蓉的想妄,原來《健忘村》也是個愛情故事。

我特別喜歡萬大俠最後成全的離去,儘管可認為是大俠一人瀟灑的神采風範,不過他沒了兒時記憶,沒有包袱,回歸最純真情感,或許才能真正放下。只是這個世界並無故事裡的神器,且除非患病,否則也難以遺忘,而人因擁有七情六慾產生的貪欲,才讓自己的憂愁風生水起吧!

2017年1月17日 星期二

[觀影筆記1702]Hidden Figures-關鍵少數:成為破格的第一人

沒有多餘的炫技,只有平舖直述地娓娓道來,不刻意灑狗血,不賣弄悲情,也不需強化對反派的仇恨值,規定即規定,現實就是這樣,且在不停地快速變動著,只有拓展實力,適時地推銷自己,同時有人能夠在背後推一把,成為彼此打破慣例的第一人,終將留有一席之地。雖四平八穩,卻傳遞一股難以忽視的正向力。這是關鍵少數。
時值反種族隔離抗爭尚未通透成功,同志仍需努力的時期,除了社會運動的代表Martin Luther King Jr.以非暴力的訴求推動黑人人權之外,學術界也有人正在Nasa太空總署為自己的權利及夢想努力,或該說是為了國家利益,無論膚色、性別,挺身而出,貢獻己力。《關鍵少數》便是這樣的一個故事。

本來以為通篇幾乎會是激烈的唇槍舌戰,據理力爭,並陷入無限循環的失望,伴隨著令人作嘔的偏見及讓人白眼翻不回來般,難以承受的攻訐嘲弄而來,但導演並未安排誇張的處理,可能是演技,可能是橋段,讓掌權者與弱勢者的強弱立場那麼明顯,幾乎只是透過場景的區分,對談的字裡行間,忠實呈現當時社會男尊女卑的氛圍,一種尚實行種族隔離制度的事實。

在為求生存的狀態下,很容易屈就於如此現況,或該說習慣了這樣的境遇,不忮不求就好,卻在仔細探究之後,便會發現許多不合理或未盡其才的窘況。導演未刻意透過角色立即挑出種種不公平,反倒用較為輕鬆,偶爾詼諧的手法去表現非平等的荒謬;即便是抱怨,也是長久下來的累積,藉由對白提及。當然最強而有力的證據便是宇宙進出的落後,此為自尊過於爆棚的白種男人們在當時根本無法意識到的!

唯正向樂觀如這三位女性主角們,總能在接下來的場景或對話中,酒意抹憂傷,一笑泯失意,甚至以少女情懷切入拋開不如意。這是個人蠻喜歡的安排,致使看似嚴肅的議題下,倒也因為這些紓壓的小確幸,添加不少趣味性,還有那些稍微捕抓到的家庭生活,其實也讓她們去英雄化,和一般人無異。對比著電視新聞所報導的因為種族歧視所發生的衝突事件。

但在笑鬧之間,維持家庭的同時,對自己的工作仍維持著堅持的韌性,而非放棄的態度。這其實也印證了『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的這句話,同時也呼應了Katherine解決三個女兒為求公平爭奪床位的場景。適時的低調,養精蓄銳,待機會來敲門的時候,不放過地開門迎接,彷若是在彈簧床上試跳個幾下後,累積足夠的動能,才奮力一搏,於天際畫出完美的曲線。

不過要不是有人願意打破規則,給予機會,我想所有的努力都是白搭,劇裡面藉著爭取在一般班級上課的Mary訴願時對法官所言直白明示,和Katherine的上司,願意給Dorothy機會操作IBM電腦的人以及願意相信Katherine能力的軍人遙相呼應。有時候,我們缺乏的可能不是挺身而出的人,而是掌權的諸君願意成為站出來打破慣例的第一人,這才是最重要的,如此才能真正促進社會進步!這不也和主軸故事:太空探險有異曲同工之妙嗎?未批准實在難以繼續下去啊!

2017年1月8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701]Manchester by the Sea-海邊的曼徹斯特:沒有選擇的選擇

刻劃失去至親的感傷,那痛楚容易偽裝,但難以抹滅,特別是原因可能出在自己身上時,自己容易將自己囚困在失去的當下,無法動彈,全世界彷彿都靜止了!電影有意讓這些人重新振作,走出傷痛,卻又不過分勉強地告訴我們先跨出去第一步才是重點,畢竟還有身旁的人該去珍惜,甚而有人即便已不在人世,卻還是用其他形式關照著痛苦的自己。這是海邊的曼徹斯特。
這部電影讓我想起《Demolition(崩壞人生)》,有著類似的背景設定,皆為男主角失去親人後,形同槁木死灰的狀態,不過《Demolition》偏向內在,所謂自我毀滅再重啟的更生過程;本部電影則是著眼外在關係,不得不回到傷心地面對重新來過的機會,面對無法重來卻歷歷在目的回憶,既遲疑困惑卻又不得不為,Casey Affleck將這矛盾的男主角Lee,演得絲絲入扣。

故事藉著Lee返鄉處理哥哥喪葬及後事的過程,運用插敘的描述手法,將Lee的過去補齊,逐步揭露Lee隱藏在心中的陰霾。不單如此,巧妙的安排讓每段蒙太奇的回憶致使順敘的現在有了不同的感受,或映襯出主角的狀態,或觸景傷情,抑讓過去所造成的心理壓力綿延至現在的場景,宛若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等等,讓故事牽動著觀者傷感的神經。

於是後來才知道開頭所描繪,他在擔任大樓技工時,對所有可能產生連結的任何關係,維持冷淡態度的原因,對比過去和家人之間的親密,更顯如今的無動於衷,但卻在哥哥的離開後,再一次體會失去(死亡),再一次獲得擁有(照顧遺孤)的接連衝擊下,逼迫自己面對不堪回首的過錯,可能還有,即便沒有明講,卻在一些細節的陳述裡了然於心,那如山大的輿論壓力。因此,那傷口即使看似曖昧,卻招搖滿溢到令觀者一樣心碎、痛苦。

這樣看來,Lee的姪子和大嫂猶如他的投射,儘管意義上有些不同,但本質極為相近。前者同樣失去至親,總會在獨處的某一刻,情緒淹沒了自己;後者則剛在多年的行屍走肉之後回歸尋常人生,卻得旋即面對過去的虧欠以及他人,在此指小叔Lee,對自己的審視。Lee從他們身上看見自己的處境,而相異之處則讓自己有所啟發,鬆動了停滯在過去的時間。

這般三人三色皆起因每個人的選擇不同,在面對無法預期的人生之際,無論是失去或者是挫敗。而人的一輩子也確實是由許多一連串的選擇構成,所以關係才會紛呈多變。這其中包含了愛,但同樣的愛,卻未必擁有相同的樣態。這個故事裡便得到印證,除了包含以Lee為圓心的關係圖之外,其實兄長為核心的關係圖也不外乎如此。

而兩個圓相疊合之處,便是哥哥對Lee溫柔及敦厚的展現,這也在Lee發生事情後,哥哥和他相處的時光裡得以探知,也囊括妻子和哥哥一直有在聯絡的事實。只是悲痛太強大,麻痺了Lee的神經,也抵擋螢幕前的我們去感受。這情緒模擬之栩栩如生,實在強大,使得表面上弟弟擺盪於舊的過錯和新的責任的掙扎戲碼,其實是哥哥一貫對弟弟的關懷所設下的局面,於故事的後半才漸漸浮上檯面。

正是因為清楚了解人生有太多選擇題,哥哥只好遺留下幾乎無法選擇的餘地,彷彿是本齣戲的導演似的,希望弟弟能走出傷痛,重回人生正軌,但仍保有尊重他的空間。因而在大半電影都處在低氣壓的情形下,最後的最後,溫情總算突圍迸裂,讓人感動。從外人口中的你哥哥是個好人作結,也折射出Lee自己對他的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