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20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814]Tully-厭世媽咪日記:為母則強但偶爾也要放過自己

在母親節的檔期上映這部電影真是應景。很多時候我們看不到母親辛苦的樣子,孩子只看到媽媽盡力養育我們,給予溫飽,丈夫只看到妻子將這個家打點得好好的,給自己個無憂慮的空間在外打拼。一旦成為母親,便竭盡一生為家人付出,無怨無悔,不過這部電影提醒著全天下的媽媽們,不管妳再厲害,還是適時地放過自己,或許才能持續維持『母親』這項工作的品質或是不會過勞,失去自己,而丈夫們也別理所當然地覺得妻子很強,包山包海,簡單的問候及分擔都可給女人們很大的助益。這是厭世媽咪日記。
由於編劇設定爸爸最近的工作需要衝刺以獲得升遷機會,因此孩子的養育及家務事的重擔全部壓在Marlo身上,且第三個孩子才出生,身體狀況還沒恢復又屋漏偏逢連夜雨地老二在學校一直有狀況,宇宙裡身為母親最災難最巔峰的時期,Marlo確確實實,真真切切地遇到了!諸位觀影的地方媽媽可能在幾個段落特別有感,也難以忽略疊加在一塊時的慘烈,畢竟分外真實,此時內心應該會發出不平之鳴,全天下的另一半這會兒是死到哪去了!?為什麼沒能主動發現媽媽已走在懸崖邊呢?

但也難以全部都降責在爸爸身上,畢竟工作的關係,兼以男人的遲鈍,心思不夠細膩到覺察得來,況且爸爸也沒嫌棄身材走鐘的媽媽,依然擁抱著她。妯娌的遊刃有餘成了對比,順帶介紹了夜間保姆的職業,雖後來Marlo勉為其難地接受這項服務,但整個神清氣爽不少,編導及演員在此做出明顯的層次,映襯著之前的亂七八糟,畫面於是變得明亮起來,抑鬱苦悶轉變成開朗鮮活,似乎告訴媽媽們有時候還是要暫時放下母親的角色,回歸只為自己的女人角色,或許才能更有元氣面對令人煩躁的困窘。

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Marlo的分離焦慮也不難理解,不過編導顯然沒有就此滿足,於是在文本上再做轉折。個人覺得高明之處在於此翻轉其實有跡可尋但難以查覺,彷彿是平行時空裡的同個人但不同性格一般,直到最後,Marlo的人設才能完整。是個覺得母親在小孩的成長過程裡必須扮演關鍵角色,因而小孩不假他人之手,當了母親之後,為了家庭過往皆可拋的類型,看倌不見年輕時的好友驚鴻一瞥,好久不見,直說Marlo變了;嫁給現在的丈夫,帶點為他走入家庭的意味,是她的夢想;對於夜間保姆的進駐始終曖昧,有所抗拒,是自我意識,也有點聽從丈夫的想法……

諾貝爾獎得主William Golding說過一段精彩的話:「女人遠比男人優秀,無論你給一個女人什麼,你都會得到更多回報。你給她一個精子,她給你一個孩子;你給她一個房子,她給你一個家;你給她一堆食材,她給你一頓美餐;你給她一個微笑,她會給你整顆心。」看來Marlo一旦決意徹底執行好媽咪的形象,就變得超級神力,是為母則強的最佳代言人,畢竟烤隻雞也像呼吸般簡單便是預示。唯從容是自己能換個角度去看待,而不是同個方向去進逼,適時地放下,就像新學校的老師初次遇見二兒子爆走,採取不一樣的作為一般,才能長長久久,而孩子就在養育的過程中不知覺間長大。

電影的收尾其實也是個提醒,提醒我們需在現在的自己和過去的自己間取得平衡。有了孩子的確有身份轉變的衝擊,尤其是母親的部份,正式地和過去的部份道別才能裝載得下新角色而不會混淆,當然父親的部份也是,揮別需要被照顧的幼稚自我,而是能更主動貼心地看看太太的狀況,非沒事沒關係就可以略過的,稍微伸出援手,就算幾分鐘也對媽媽來說相當寶貴阿!

2018年5月13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813]Jusqu’à la Garde-家戰:家務事難斷

導演切換視角流暢,從原本未知者的法官,試圖在判斷裁決上力求公正不偏頗的角度,漸漸轉變成身陷其中的被害者,無時無刻都得處在高壓狀態下的角度,來看這場監護權爭奪的故事,延伸出家暴高風險家庭之斷定及保護的議題。儘管未做任何批判,但就結果論而言,確實可促使從事相關工作者的反思,乃至喚起一般人的注意;即使無想法,敘事手法倒也帶給觀者懸疑驚悚類型電影的娛樂。這是家戰。
編導完全架空這個故事裡的家庭會走到如今這個地步的原因,因此觀者彷彿是電影裡裁決這件家務事的法官,試圖透過雙方與小孩的證詞來拼湊出導致離婚要搶監護權的實情。或許會和法官一樣,由於沒有直接的證據,且證詞太過偏頗,因而有點懷疑真實性,況且有時候管教和暴力僅有一線之間,拿捏方式與孩子個性還有完整的雙親照料等種種考量讓家事法庭有時候就是一道模稜兩可的難解習題。

導演安排判決後,僅描繪父親行使權利與兒子的互動,讓觀者再去觀察蒐集資訊還原這家子原本同住的樣貌,神似推理劇一般,將真相一片片拼起。現在看到的是如此,但幾分鐘後的劇情可能會讓你質疑剛才的景象,但真真切切地將線索藏在細節裡,如父母親雙方家人的反應等等,點滴累加,包含部分自尊受損所產生的不滿情緒,然後逐步地明朗,惡人終於露出他的青面獠牙。畢竟人總在審判之前藏匿自己的錯誤,偽道貌岸然,不真正打從心底改變,牛牽到北京還是牛。

於是風格也從家庭關係的羅生門,到底誰對誰錯,漸次產生質變,點滴轉移成驚悚電影。雖然大部分故事是在說父子離婚調解後的相處,不過巧妙地選用兒子的視角來看待父親的舉動,充分地呈現孩子籠罩在破碎家庭裡的陰影,逃脫不了,其中的謊言便是一證,我們非得到最後才發現這出自一個善意,也非得到最後才察覺孩子在哪裡才活得自在。另一方面,我們也到最後一場戲的激烈,才知道孩子因處在防衛機制底而板著臉孔,深怕一不小心就受害或禍延其他家人。光從搜尋孩子真正住的地方的那場戲便可佐證,起伏的情緒如雲霄飛車般驚心動迫。

壓力累積至最後兩場戲,更是如履薄冰。倒數第二場戲,室內室外,知情者不知情者是個強烈的對比,歡樂無憂無慮與衝突一觸即發,僅一門之隔。歌曲的節奏變化本應是門內的慶生會邁入高潮的默契,倒也對應門外的紛爭於無形,從緩慢地小心翼翼到快速地激情豁出,幸賴朋友的力挺及眾多友人的無形守護,但這不過是最後一場戲登時形成恐怖電影的前奏曲,同樣一門之隔,此次卻破門而入,驚險萬分。也是,就像鬼魅般如影隨形的壓力,終在最後爆炸,這向來不都是恐怖電影的套路嗎?還好有多管閒事的鄰居,警方才能及時抵達現場。

或許打從一開始法官應該相信孩子證詞的,這麼害怕父親其來有自,只是有太多的可能性影響判斷,在有先備前事前,我們都只看到表面現象,有時候就因此做出了錯誤的判斷,於是這部電影在在提醒從事家庭相關工作者得小心評估,即使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但至少避免置受害者於危險境地;同時最後鄰居的報案讓我想到之前政府拍的防範家庭事件的宣導短片,三不五時關懷身邊的人,或許可防止憾事發生也說不定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