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3日 星期三

[觀影筆記1903]Green Book-幸福綠皮書:改變人心是需要勇氣的

不用懷疑這是一部兩個人(重要的是不同種族)互相影響,充滿溫情的一部電影,處理種族歧視的議題必定是這個故事的核心,不過尚包含了其他東西,部分議題多少讓我想起去年日舞影展開幕電影《Blindspotting(盲點)》,關於種族的刻板印象,從而衍伸出更深層的自我認同。這樣外在質疑內化為懷疑自己的脆弱當下,Dr. Shirley在種族問題頻繁的南方巡演,著實需要相當大的毅力與決心,對比不顧一切,火氣上來就拳頭解決的Tony,一冷一熱擦出璀璨的火花,同時以音樂為矛盾的道德勇氣,閃閃發光,耀眼奪目。這是幸福綠皮書。
種族議題未堂而皇之地在這部電影坐鎮,若以故事背景及主演兩人的角度來看。它先處理Tony的人設,然後將歧視情形聰明地,一點一滴地放入一個白人,但其實也是外來移民(可能是後代)的Tony視野,或直接不滿,或心理問題,讓議題種子植入觀者內心發芽茁壯。不過當觀者知道Tony要在美國深南部接送Dr. Shirley時,就可以想像公路旅程上的各種物理上與心理上的隔離,一如那本Tony在執行任務前那本綠皮書,那個年代特別用來記載『黑人友善』的場所。如果人人平等,就不會出現如此的出版品了!

不過電影不單是呈現當時外在環境對黑人的不友善,更透過Dr. Shirley這樣一個受過白人教育的靈魂卻裝載於黑人胴體的音樂家,來刻劃種族的刻板印象,讓電影在種族議題上多了其他層次,這從Tony開頭將黑人用過的杯子丟進垃圾桶的橋段時便在鋪路,編導以他為代表人物,就他和Dr. Shirley相處的情況看來,對比幾場對黑人不友善的衝突戲,Tony並未特別和黑人相處不良,只是以他大咧咧的個性,不自覺地就想和黑人(甚至包含Dr. Shirley印度裔的管家)劃清界線以及他自認為黑人應該有的模樣及文化來將Dr. Shirley歸類,已不言則明。編導很穩定地堆砌出Tony的個性,讓這個層次成功地凸顯。

這也自然而然地讓絕大多數只有Dr. Shirley和Tony的對手戲增添了無限樂趣,Tony的熱對上Dr. Shirley的冷,彷彿在深南部奔馳的車上,跑行程的各點上,一搭一唱地產生為數不少的相聲段子,擦撞出相當有意思的火花。不可否認兩人對手戲碼必存在的互相影響一定是基本元件,但同時還愜意地帶入故事核心,又不流於說教,便屬了得。當然這也奠基於兩個人物的仔細刻劃,以呼應兩個人不同個性的方式。有別於直來直往,容易看穿,所以針對Tony的率先書寫,個人生活低調,謹慎自持的Dr, Shirley則在每段旅程中,陸續揭露自己的過往來破除Tony的以偏概全,甚至有時候是在不得已的狀態下,才怒吼出內心的衝突,自我認同的困難。
這個部分其實去年上映的《Blindspotting(盲點)》就已經在探討,從種族的刻板衍生出自我認同的衝突,相當有意思,此概念尚可超越膚色,橫跨國籍,幾乎每個人都會面對到,外在環境期待和自我真實樣貌不同的問題。惟這兩個故事在價值上還是有不同的意義,相較於此部電影,近代的《盲點》更為幽微,著重內在認同危機;發生在過去的《Green Book》,則因為時代背景,除了安內還需壤外,以一個問題蔽之:Dr. Shirley為什麼要到深南部巡演?他的三重奏夥伴幫他回答:改變人心是需要勇氣的。有鋼琴的舞台上,他暢行無阻;沒有鋼琴的台下卻什麼都不是,又須面對其他黑人覺得奇特的眼光。所有掙扎後的仍堅持,冷靜底下的波濤,不外乎期待總有一天每個人對黑人的心理藩籬都已傾塌。

雖然篇幅不多,不過Tony擺脫義大利人的努力雖僅蜻蜓點水,但仍多少感覺到或許受了Dr. Shirley的影響,以保有自身尊嚴的方式;Dr. Shirley也身體力行,示範用音樂及文化來推,儘管努力的路還很長,不過已走在路途上,從影片得知,已經有人支持,唯Dr. Shirley相當有骨氣地不希望自己的權利還需要大人物的介入,令人感佩。一路走來,Dr. Shirley孤單的心情或許讓Tony自身在美努力實現美國夢的軌跡多少有些疊合,兼以互助的心思讓彼此成為朋友自是不在話下,因而最後一場聖誕節能夠共聚,同歡樂的場景,在那個年代,實在是人心最美的風景。

2019年1月20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902]大象席地而坐:世界啥時開始越來越歪斜

片子蠻多背影的鏡頭,踽踽獨行在地方的大街小巷,引領著觀者進入他們如荒原的世界,身歷其境地感受到求助無門的窘迫,像那隻席地而坐的大象,或許不是不動,而是無法動彈,甚至搞不清楚什麼時間開始變成這樣,儘管導演試圖在每個場景中一鏡到底,讓觀者仔細瞧瞧細節看見問題何在,但仍遍尋不著,或許我們都做了當下認為正確的選擇,但拉長遠來看,卻未有斬釘截鐵的絕對,有的只是奮外想要存活的心思罷了。那種無法活得如自己所願的無奈瀰漫整部電影。這是大象席地而坐。
個人還蠻喜歡多段故事平行描寫後,一一交織疊出美麗紋路的敘事手法,這個故事便有這樣討我喜歡的特性。藉著韋布、黃玲、于城、王爺爺這四個人物的視角,其毫不起眼,有些悲慘的生活,娓娓道出各年代在社會上各自所面臨的困境。唯別認為編導會給他們有任何轉機,反而他們所有的努力,甚至唯一的精神支柱都會被時間及命運的無情洪流給沖刷消逝,讓他們看起來形同困獸之鬥般,越想要存活卻越糟,於是離開或許是個選擇,因此去見席地而坐的大象便成為他們希望的口號,一個具象的象徵。

我原本以為他們只是相當不幸運的一群,老天沒給他們一絲一毫的曙光,屋漏偏逢連夜雨的情事層出不窮。導演毫不妥協的四小時,或許用意就在於必須要有足夠的敘事份量才能撑起如此持續低迷灰暗的狀態,連電影色澤也有所呼應地定調,甚至在每個場景採用一鏡到底的手法,幾乎是貼身跟拍的鏡位,讓觀者融入角色的情緒,體會命運的無情,沒有躲避的機會。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或許也是要讓觀者感同身受明明是為了存活下去的必要手段,但卻總是以不同的姿態迴光返照,而不禁懷疑到底啥時開始,怎麼導致今天如此地步的呢?

說實話這番體悟也是到于城終於抓到韋布那一場戲,才份外有感。原本于城是想放了韋布的,但奈何他那被于城弟霸凌誣陷的同學黎凱卻一槍斃了于城......這場戲有幾個感觸,其一:到底黎凱怎麼從懦弱變成今天這副模樣的呢?對應韋布,互文黃玲的狀態,觀者試圖從劇情脈絡中爬梳出真正的原因,似乎略知一二,但好像沒有那麼單純,甚至包含于城及王爺爺,導演並未說出口的背景,或許早就開始點滴傾斜,只是渾然未覺吧!?其二是黎凱沒看到于城的寬恕,這也回應了影片大部分以背影鏡頭跟拍與長鏡頭的處理。

人就只能看見眼前的景象而妄下斷論......等等的各種動搖而做出可能當下看似正確的決定,於是我們就會以為人生是那麼的破爛,而忽略了眼前曾經閃爍的光明,因此再度回首整個故事所敘述刻劃,那不留情面的命運時,驀然覺得整部電影在灰暗之中仍透露著曙光,只是電影裡的角色們有沒有把握住罷了,包含了這幾條故事線交錯的彼此扶持,與橫跨老中青三代的維度讓過來人的經驗揮發開來的同理及慈悲。

因而最後一場戲,前往看大象的路途上,眾人下車休息,僅憑藉著車燈照亮的一方小天地裡踢起毽子來,此時遠方傳來大象的鳴叫,有種又提起面對生活是團爛泥的勇氣。就像王爺爺說的,我們也不確定逃到別的地方去是否一切就能順風順水,留下來面對才能解決好這裡的問題;韋布說的去看看,不過是探出頭來,呼個不一樣的空氣,多些新的刺激,才不會回來現實後,再度落入過度偏執的窠臼裡,掉進欺騙個誰的陷阱,或許便能感受到不一樣的生命。

2019年1月12日 星期六

[觀影筆記1901]Ahlat Ağacı-野梨樹:出社會的震撼教育

是憤青還是中二,在這部電影看來,原來只是一線之隔。觀賞這部電影時,於每一段很長的對話中,觀影情緒不斷再轉變,一下子覺得男主角Sinan有點惱人,感覺整個故鄉都對不起他,好像腳還飄在仙界,踏不到實地,看不清現實;有時候卻又可以同理他的情緒,關於實現自己的夢想,卻非常不順利,況且上一代的問題為什麼卻對自己絮絮叨叨,為什麼要由自己負責。不過這都是生命的一個歷程,唯就像導演呈現的最後一場魔幻,結果兩面的戲,面對如此人生的顛簸,你的選擇是什麼?這是野梨樹。
Sinan學成久違地回到故鄉,無奈一下車就被他人追討父親的債務,原以為『獨一無二』,怎料僅是冰山一角,電影就此開展,環繞著他回鄉後與故人、家人的話家常,談近況,或和留在家鄉的人們對談,主題廣泛涉及性別、家庭、政治、經濟、文化、城鄉差距,乃至宗教。儘管多元,但皆能歸結於這座城市的樣貌,觀者則能在各種相遇中,發現導演藉此勾勒出男主角回到故鄉是為了籌錢出書的輪廓,再全面地細數提及的血肉,Sinan為了未來做準備才是深層的底蘊,並揭露社會的現實和自己的藍圖相扞格,縱然是自己不屑一顧的家鄉亦然。

有趣的是Sinan不停地控訴著留在家鄉沒有遠景,卻仍回到家鄉找資源,這部份互文了他與父親,整個家庭之間的關係。個人覺得這部份的矛盾情緒刻劃得相當生動,讓人有感,總在得到學識,看了世界的一點牛毛後,便嫌棄故居舊人,看某些事情不太順眼,彷彿父親睡著就會讓蟲子爬滿身一樣的死態,然而即便憎恨,卻還是回到原生之處尋找資源。當然劇本描寫父親的惡名排山倒海侵襲而來,的確是有可恨之處,藉此有所依據,不過倒也直接衝擊有類似心結的觀者,因而我以為這部電影可能需要年紀稍長,已出社會幾年的人來看,會更有感觸。

畢竟世界之大,非經一番社會冷暖,便容易自視甚高,帶點中二病的症狀,也原來夢想不是力行後就一蹴可幾,這在多段Sinan找資源的對談中得到印證,就好像是兩條平行的線,彼此皆走得很深刻,但一旦無法交會,徒枉然,Sinan火焰熊熊的希望持續被冷水澆灌著,該如何維持自己的熱忱呢?若觀者已經歷過剛出社會的菜味,必心有戚戚焉,回想當年自己不顧一切的一股腦兒,但在某些狀況下,你會不自覺地用前輩的角度來看Sinan的少不更事。這樣相對的情緒讓電影饒富興味。

儘管Sinan最後還是出了書,但事實上他仍在夢想的汪洋與現實的岸邊間泅泳著,縱然那時家裡已有些變化,此實際之處對應了Sinan心態上的成長,他有點不那麼意氣風發,氣焰高張,同時也發現父親對自己的關心。整體而言,是再尋常不過的與家人和解,卻隱藏著每一個世代的人(父子為表徵)皆如此跌撞走過的恢弘,鏡頭後來帶到父親持續挖掘卻未果的井便是高明的處理,唯編導深知自古以來面對命運的操弄,非只單一結果,而是有各種可能,於是在一個措手不及的結尾後,又給了我們無限的希望。
這部電影可能不是這麼友善,片子落落長,平均每段對談都要將近半小時,如果涉及觀者不熟悉的領域,論述辯證幾乎為老太婆的裹腳布,但個人覺得故事特別是給那些初出茅廬的藝術創作者,乃至各行各業菜鳥的提醒。我們帶著自己的做法,自己的觀點進入社會,但它是一個由與你不一樣的個人組成的複雜集團,多少會衝擊個人的價值,如何堅持自己的想法,又能適時調整,挺住不扼殺自己,隨波逐流,將是既遊刃有餘又舒心地生存在這世界上的必經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