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6月20日 星期六

[觀影筆記1520]愛琳娜:挖ㄟ愛琳娜滴叨位?

電影不夠完美,但又何妨,就像陳愛琳和電影中其他角色們一樣,把握機會也不一定能夠飛上枝頭當鳳凰,所能夠做的即能力所及,努力去做就是了,縱使未必能徹底翻轉改變個甚麼,但強大的生命力,草根性十足地,凝聚匯集成難以忽視的聲音,為了我們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最深愛的人文、土地,這是愛琳娜,諧音同『愛人阿』的台語。
嚴格來說, 這部電影遊走於好壞一線間的鋼索上。很多情節蜻蜓點水顯得瑣碎,凸顯導演野心過大,卻感受到每一次稍嫌突兀的短暫鑲嵌以及情節的轉折,都直指導演對這個故事意在言外的想法及心情,因此對我而言,討厭這部電影有一定的困難度,正是因為那些影像所表現出來的情懷,真情流露地關心弱勢族群,讓電影到了最後,激勵著人心,我想這也是導演所希望的吧!?

或許有一部份是當你一直期待著化身蒙面女俠後的暢快淋漓,卻始終還是聚精會神於主角陳愛琳的剩女徵婚啟事,老哥和老妹,有時還有阿爸的初戀情人時,你總會不禁擔心前者與後者的關聯性是否足夠篇幅去串聯,但又不得不折服導演確實透過那些其實違和卻仍硬塞的橋段為後來的開展鋪陳,且在陸陸續續經歷一些問題後,綻放出來的俠義精神,更添風骨嶙峋。如安插父親同廖俊明分享廖添丁廣播劇的故事,呼應整部電影所安排的旁白,也回應之後的劇情。

其實可以如是說,這是一部透過陳愛琳一家的諸個形象,向外連結其他人物的刻劃,極具代表性地呈現出普遍台灣庶民眾生臉譜,且並未忽略日據時代的殖民,到如今新住民形成之勢力,及漲跌興衰於時間皺褶裡的經濟。不談既得利益者及掌權者,也不去觸碰絕對成功人士,畢竟這些是少數,多數人則似乎皆為以下情形。

儘管我們曾經為未來描繪得多麼精彩,也或許我們自以為手裡已握有全世界,但卻在環境、資訊日新月異中,驀然驚覺人生不過爾爾,自己仍庸庸碌碌地過著生活,從來還是在原地轉圈兒。我們皆以為抓住甚麼機會就會改變些甚麼,但時代社會的巨浪往往還是默默地將你推回沒甚麼不同的原地。甚至導演也不想放過那些看似成功者,讓他們並非能就此一路順遂下去。

然而我們所作為的起心動念不過尋求家庭圓滿罷了,原來導演花這麼多篇幅堆疊陳愛琳的徵婚趣事,其實互文了劇中其他要角行為背後的動機。此外,這個『家』字在這部電影中,以父親這個角色為圓心,歲數為半徑,所圈畫出來的人生之圓,尚給我感受到『根源』的心思,從過往日本友人的來訪,到走看過去已成廢墟的工作場所,還有義賊廖添丁的故事......等等。乃至後來,擴及到愛琳娜所聲援的示威行為,其實都在為自己原有的,所深愛的根本戰鬥著。

既然無法大鳴大放,但辛苦地生存於台灣這個社會中,一點所謂的小確幸就能讓人魂縈夢牽,消除疲勞。只是當所能立足的根本,基本的生活需求都無法滿足了,遑論幸福的感受。愛琳和俊明的快閃行動,儘管是為了陷入昏迷的父親祈福的舉動,但事實上也是所見所聞一切後,不得不挺身站出來為基本都要被剝奪的人事發聲。

那是種大聲疾呼,呼告請求著掌權者及既得利益者別因為利字當前就以為對大家都好地,輕易破壞了圓滿,畢竟那才是人民畢生所愛,回應愛琳自己被高富帥所迷惑,而忽略了一直默默守護在自己身旁的俊明一般。於是也深刻體會到導演以小窺大的用心,就像第一顆鏡頭從火雞的視角到後來空拍高雄街景的長鏡頭一般,從陳愛琳一家出發,到社會關懷做結,彼此對照呼應著。

2015年6月12日 星期五

[觀影筆記1519]La famille Bélier-貝禮一家:覺醒並追求自身價值

這是個不太一樣的成長電影,它雖然同樣地揭竿起一場家庭革命,但不同於多數故事僅僅陳述年輕一輩跌跌撞撞地往外逐夢,在這部電影卻也有父親為了農場權益,起身投入選局的心願;這也是個不太一樣的特教電影,一般來說,有障礙的皆為被照顧者,不過這部電影卻是設定照顧者有聽覺障礙,凸顯出更為純粹,更為強烈的親情羈絆。這是貝禮一家。
家中唯一能與外界進行一般溝通的女兒Paula,是貝禮一家與其他人之間的橋樑,幸賴有她,家人未被孤立。不過青春年華的少女,情竇初開,又被老師慧眼識英雄地挖掘出歌唱才華,有機會到巴黎闖闖,卻因為放不下原生家庭,而躊躇不前。

由於設定的關係,這個故事有趣的地方也是它和一般特教電影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離開的人與留下的人因為障礙所需要協助的程度有無相反。從女兒及旁觀者的觀感來看,貝禮爸媽捨不得讓孩子離開,似乎僅出自於擔心家裡面之後和一般人溝通無門,但仔細思考,難道沒有絲毫對女兒隻身闖盪的徬徨嗎?

透過父親積極投入選戰的過程中,Paula一方面將自己擔心父母親的心情,總算能設身處地地理解他們對自己的捨不得,非純粹只有斷了家人與外界的聯繫;另一方面卻有點埋怨父親跳出了他的舒適圈,積極參選,獲得大家的支持,實現自己的理想,但為何自己的夢想卻處處受阻呢!?

女孩成長的故事是頗為清楚明白的,不過農村背景及家人障礙的設定,不免聯想這是個透過貝禮一家這段期間的點滴,暗喻著保守封閉的鄉下地方,自我覺醒的經歷,也說不定。Paula就像許多地方青少年一般,憧憬著走在時代尖端的城市生活,但她又不像大多數出走就不回頭,導致人口外移嚴重的那一群,她仍是對家鄉充滿著感情,並且協助家人和外面的花花世界接軌,挖掘出並挺身捍衛自身的價值,而非迷失在因進步而繁華的世界中。

現在整個社會觀念雖較為開放,不免仍對身障者有所誤解,或說多數人的惻隱之心,當然有時伴隨著環境因素,竟在不自覺間侷限了身障者的發展。在這個故事裡似乎試圖利用來自城市的老師及轉學生的高傲還有對鄉下生活的不滿來處理前述情形,儘管前因後果未描述得很到位,但片段的呈現倒有幾分互文至貝禮一家出來參與選戰遭遇層層困難的情形。

簡言之,我們都對未知的領域感到陌生而害怕慌張,進而抱持成見,不只是多數之於少數,貝禮爸媽對於Paula的出生也很徬徨無措,竟不希望她是一般人,因為她在這個家,反而是特殊的異常。但一旦親身體會,如父母親親自參加Paula的音樂會,如老師指導到充滿潛力的Paula,如轉學生與Paula因為練唱相處的時光......或許無限可能性會從潘朵拉的盒子中,躍然繽紛。

無論如何,這始終是個產出強烈羈絆的家庭物語,相較於轉學生被家人『流放』至此。只不過特殊的情形讓一幕幕的家庭生活添加了無數笑料而已,同樣該面對因為成長所帶來改變的衝擊一點也不少。但就像主題歌詞的內容,不是離開家,僅僅發現了自己的可能性,展翅高飛,勇敢追夢罷了!還是愛你們的,總有一天會回來的,請你們不用擔心了......於是觀影者伴隨著以歌告白的場景裡,情不自禁地淚珠一顆顆,撲簌簌地落下。


2015年6月3日 星期三

[觀影筆記1518]紙の月:以為真實其實是虛假的關係

可惜的是男性視角關於愛情的前因後果不是那麼扎實,不過劇本倒做足了角色間的對照與呼應,尤其僅僅照著時間軸緩緩推移,娓娓道來,插曲著往日回憶,讓人驚喜。女性個人價值,因著寂寞芳心,因著集體意識,走向崩毀之途,不管如何,有時候我們都很傻,以為金錢、功名、美色...等絕對能滿足人類欲望,殊不知這其實是資本主義社會快速轉動中,暗自繞出一時不察真心真意的陷阱。仿造有甚麼關係,看起來美麗就好。這是紙之月。
故事是這樣的,銀行職員梨花內心有著深切的渴望。她渴望著被深深地愛著,儘管看似家庭幸福,夫妻美滿,但卻在無意的話語及舉動間被嚴重傷害著;她渴望在職場上自己的實力備受肯定,但總是被暗暗嘲諷為中看其實不中用的花瓶。本質上她努力付出,也希望得到相對應的回報,不管是實質或形而上的,唯日本大男人主義之下,往往事與願違,甚至得到更多的挫折,直到有人讓她覺得非自己不可的存在感,宛如一陣微風,擾亂心湖一池春水,進而不顧一切地犯下罪行。

在這樣的故事中,已經看出了核心的端倪,即人類往往所認知的真實,會不會很多時候只是為了符合社會價值或重點放在非自己期待之處的虛假呢!?正如同有一幕,儘管弦月映入站在凌晨車站月台上的梨花眼簾,卻能輕易地被自己的手指抹去一般,為這部電影下了註腳,也是糾纏著梨花的心結,讓不管是當時,還是過去的自己,在導演並陳排列下,逐漸走向社會所認定的毀滅。既然是假的,那倒不如自由一些地好好享受,一如梨花直話直說客戶老婆婆的項鍊是假的,但老婆婆卻認為沒關係,漂亮就好一樣。

編導僅僅是透過幾場戲,或以對話構築,或以鏡頭變化,搭配演員的演技,便將梨花心境的幽微,轉化地令人神傷。諷刺的是,梨花重複不斷地告誡別人使用金錢要注意,大概是正職上任三把火!?卻還是因為幾場丈夫對金錢價值觀念的發言及舉動,刺傷了內心一個難以被注意到的地方,好似不小心受傷,已經注意到之時,血流成河,只好不斷地拿衛生紙止血。幫梨花止血的便是金錢以及填補空虛的情愛。

洗鍊的情節讓篇幅雖短卻能一次到位,不過仍稍嫌從男性觀點出發的情愛轉折有所堆疊不足,不過瑕不掩瑜,畢竟因本故事主軸在女性身上,只好將男性角色簡化,強調了女性的自主,卻無時不透露出女性在日本的角色地位,依舊深深受到男性的影響。編導精巧地將三種不同工作態度,但同在銀行工作的女性角色並陳,梨花之於一絲不苟,能力強大的女前輩及年輕一輩,價值觀不同的同事,對比出相異成趣的思維,卻又能在異中求一致。

三位女性好像囚困在社會價值的牢籠中,為求生存,而不得不帶著假面繼續生活下去,就連以為應是最奔放自由的,對於自己利益算計似乎毫無道德罪惡感的年輕一輩,最後還是遵循傳統,但這真的是她所期待的嗎!?之於女前輩順從著讓人擺布,並在梨花被人贓俱獲之際所做的告白及處境大比拚,到底誰比較悽慘呢!?『去應該去的地方』或許最符合實際,只是這個看似最符合現實的舉動,有幾分真實,又有幾分偽裝呢?!

除了女人之間的對照之外,恰好梨花的老年人客戶也是一組對照,除了反應日本社會中老年人享受了戰後財或退休金等相關高額收益,而多數年輕一輩卻過著苦哈哈生活的情形,也直指老人和子女之間關係的疏離。可能就任由長輩自生自滅,可能維持關係的竟是錢財,如年輕一輩貪圖著遺產的繼承云云,又或者是看起來最幸福的一家子,但由於導演僅就一個照片分享的場景帶過,不免引人遐想,是否他們也是憑藉著錢財而維持著風雨飄搖的關係線呢?就如同梨花不管是一開始還是苟延殘喘時,以錢財維持她和年輕肉體的關係一般。

所有成年後的事件回應到梨花小時候學校推行的濟貧計畫,其內心的孤寂自小就看出徵兆,並早在那時,錢財是否是追求內心充實感不二法門的討論已經悄悄地在梨花心中埋下一顆種子。也的確有些簡單的物質幸福或許錢財便可以搆上,不過精神上的關係是否也能如法砲製呢?利用人性的陰暗面,錢財為買下關係最迅速的一條路,但能買到真心嗎?後來梨花才知道自己的實力其實是被客戶肯定而不是因著自己的美色,再加上最後不知是否為幻想的,在泰國與小時候資助對象重逢的場景,都給觀影者留下了討論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