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給小時候照顧自己的女傭的家書,謝謝她在那幾年,無論是俗世還是家務事的紛擾之下,成為穩定的力量,協助他們一家人平安成長。導演運用成效頗鉅的電影語言,將一個簡單的故事說的不落俗套,同時又能充滿溫馨,許多情緒的表現不必藉由劇情及言語來交代,光靠場面調度、畫面安排就道盡一切及畫外之音,於是迸發出來的情緒可觀。縱使經歷大風大浪,吹得自己無法招架,不過女人們還是克盡本份,持續為家庭付出。這是羅馬。
最印象深刻的一場戲是Cleo去找Fermin談判懷孕的事情該如何是好,Fermin正在習武,那時似乎是很知名的教授在前面好像要展現什麼驚天動地的戲法般做了個動作--蒙眼金雞獨立,看起來讓人失望地容易,但大家實際在做時,卻不停失敗,唯獨Cleo鶴立雞群,成功做到。這是我覺得貫穿這部電影最重要的一場戲,象徵Cleo知道自己的位置,自己的意念,儘管Fermin擺出渣男姿態一概否認,縱然外面的世界,工作的家庭動盪飄搖,但她始終做好自己的本分,維繫著自己服務的家庭,對應導演意圖將這部電影獻給當年照顧自己的女傭。
就像前述這場戲的象徵意義一樣,導演在構圖及運鏡上,還有畫面的調度安排下了不少功夫,讓影像與故事劇情相互呼應,讓乍看之下不過是一個家庭瑣事的電影,拍起來卻充滿意思,彼此互文,甚至透過故事背景的年代所發生的事件借小喻大,格局恢弘。從第一場戲,清理地板開始,就很有戲,一來揭示整部電影以女僕為核心的視角,二來預告了這一家子將會遭遇到的狗屎之事,而女僕的清理,暗示了後來Cleo協助這一家子走出風暴。Cleo其實也沒做什麼,就如同前述,就是股穩定的力量。
鏡頭亦在高低與寬窄間做出與故事互文的趣味。女僕身分的低,對應主人身分的高,不僅從對話中、行為上顯現,鏡位的平視或仰望皆有所對應,一方面存在著階級之分,有時候倒也平起平坐。後者不但說明了女僕和這家子的情感深厚,從後來主人協助她的孕事來看,也充分表現主人對他的關心,回應Cleo不踰矩的態度,故事就自然而然走到Cleo和太太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相知相惜,縱然被男人拋棄,心煩意亂,以一場大夥兒坐在餐廳外默默地吃冰,對比咫尺之遙新人結婚的歡騰場景,更凸顯內心哀戚,但人生還得繼續走下去。
女人們這部分的心境轉變,導演也反映在場景的更迭,從剛開始幾乎都是自家宅院的場景,表現出場域的狹小,更透過帶點炫富意味的車子,過於寬大難以擠入門廊,以及家中圈養的狗似乎永遠無法出門,只能在門口眼巴巴地跳躍,目送家人進出的樣子作為限制的象徵,前者的車輛尚暗喻丈夫的出軌,平凡的家累早已容不下過剩的慾望,就算僅僅驚鴻一瞥劈腿的場面;到後面名為出門散心的旅行,選擇遼闊的大海為地點,再加上刮花了丈夫過大的車輛,毅然決然換台可以輕鬆出入家門的小車,更有與過往揮別的痛定思痛。
揮別男人的始終缺席,揮別緊緊抱著男人,乞求他不要輕易離開的自己,這股堅決就好像這故事發生年代1968~1971年間被墨西哥政府鎮壓,要求放寬民主限制的學生們,也互文起手為清理地板潑灑下的水,映照著天空中自在翱翔的飛機般渴望的自由。導演利用幾個死亡或瀕死的場景在觀者心裡烙下痕跡,其一為Cleo與主人選購嬰兒用品時,恰好遇到屠殺的波及,幫兇的Fermin和Cleo在店內不言則明的凝望,總有死生契闊,卻無法執子之手的遺憾,其二為Cleo產下死胎及主人家的孩子差點溺死的場景。有些人確實無法救回,但重要的是救回的人們,在這紛擾之際,站穩腳步,維繫家庭乃至國家繼續前行。
2018年12月30日 星期日
2018年11月4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825]誰先愛上他的:就是愛上了才痛
當愛情變調,有第三者介入時,我們習慣譴責後來愛上的人,而去探究到底誰先與他在一起的。這部電影由這個概念出發,不過由還很直覺地看待愛情模樣的小孩眼光來推敲,一個覺得大人都很莫名其妙的角度,讓這通俗的劇碼,有了不同的風貌,並於後來將焦點聚集在愛上同個男人的兩個角色身上,藉著描繪兩人為愛情付出的方式,向下掘出他們對男人的愛有多深,正是因為深刻,所以才遍體鱗傷,於是順序被沖刷得淡薄,留下來的渣滓皆是為愛割劃撕裂的痕跡,以及兩人互相體認到彼此同是天涯淪落人的知惜。這是誰先愛上他的。
一個相當通俗劇的開場,為了搶回應該留給兒子的丈夫死亡保險金,氣勢凌人地登門造訪小三,喔不,是小王。接下來整個故事應該就是互扯對方頭髮,互揭對方瘡疤,直到拿到保險金的一方獲勝,這個故事就結束了吧!?喔並不完全如此,起手的男孩自述,讓故事從孩子宋呈希的角度出發,從觀者都熟悉的口吻--限制我們的大人都最討厭,自己也沒好到哪裡去的詮釋,讓灑狗血的橋段,有了戲謔的風景,就是那種我們會在閒暇飯後,用自己也演起來以嘲笑本土劇誇張橋段的感覺。
如此鬧劇的包裝,生動傳達出兒子對母親劉三蓮現在正上演,以及屌兒郎噹的阿傑消極抵抗的一百萬個白眼,內心或許吶喊著誰才真正對父親有愛阿!畢竟宋呈希正值青春年華,尚透過一場因母親丟棄父親所贈與的禮物而生氣的戲,他其實默默地正在關注、涉入大人們愛情的複雜,表面上的命題雖為小三與小王爭奪保險金,但小孩的潛意識其實在判別誰是壞人,即所謂的第三者。藉著這個客觀的角度,才娓娓道出劉三蓮與阿傑兩人對宋正遠的付出大相逕庭,相映成趣。
原來劇本把焦點放在兩人對宋正遠的愛上,透過兒子的穿針引線,或提問,或睹物思人,不急不徐,逐步挖掘,帶領觀者回首過往,甚至是更久之前,愛意萌生的原點,及他們是如何在深陷宋正遠的情網,無法動彈時,為他的選擇傷透了心。劉三蓮的形象幾乎是傳統糟糠妻的模樣,默默地在丈夫背後操持這個家,認為這是展現愛的方式;阿傑所面對的是家庭組成的傳統觀念與性取向的悖離致使的傷害,那個一萬年有多久的提問,即便問的淡然,卻是直搗黃龍的痛徹心非;宋正遠則直到生命垂危,才願意正視自己的情感,卻有為時已晚的慨歎。
直到故事接近尾聲,編導確實答覆了三蓮詢問諮商師『這一切都是假的嗎?』的問題,至於為何相愛的人不能簡簡單單地在一起,搞得每個人皆肝腸寸斷呢?我想也是因為愛。其一為不願讓家裡的長輩傷心,宋正遠這麼明示,阿傑也就信了,但片末的催淚彈(儘管我覺得這個安排是多餘且刻意)卻否定了這個一廂情願,當然宋正遠有他的慘痛經驗,不過編導卻也藉此互文了三蓮對家庭付出的一廂情願,呈希單方面對小三和小王的認為。很多時候,親子間有太多的自以為,過剩的行為去衝撞,過少的反應去漠然,卻無法觸及他們其實相愛的核心,以為這是最好的方式,反倒得到糟糕的結果。我還蠻喜歡編導在阿傑糾正呈希對母親不禮貌的書寫。
然後誰先愛上他的,根本不是重點了,存在的是相愛的兩人僅能守住最後殘存卻辛苦的時光;以為家庭幸福美滿,怎料僅有自己一頭熱的投入的寂寞感傷,還有無法理解愛怎麼可以如此的複雜的問號......小三和小王在宋正遠留下的舞台上下對望,看見了彼此在愛情裡的委屈,但同時仍義無反顧地以自己的方式去愛著,更早些,阿傑即使被扭斷了腿,仍執意出席演出;三蓮決定要告訴阿傑的母親阿傑缺乏道德及其秘密前,猶豫的身影,再往前細數爭奪保險金的瘋狂,其實皆出於愛,匯聚至《愉快假期》的首演場,宋正遠的百日,就地與他及受過的痛楚告別。
一個相當通俗劇的開場,為了搶回應該留給兒子的丈夫死亡保險金,氣勢凌人地登門造訪小三,喔不,是小王。接下來整個故事應該就是互扯對方頭髮,互揭對方瘡疤,直到拿到保險金的一方獲勝,這個故事就結束了吧!?喔並不完全如此,起手的男孩自述,讓故事從孩子宋呈希的角度出發,從觀者都熟悉的口吻--限制我們的大人都最討厭,自己也沒好到哪裡去的詮釋,讓灑狗血的橋段,有了戲謔的風景,就是那種我們會在閒暇飯後,用自己也演起來以嘲笑本土劇誇張橋段的感覺。
如此鬧劇的包裝,生動傳達出兒子對母親劉三蓮現在正上演,以及屌兒郎噹的阿傑消極抵抗的一百萬個白眼,內心或許吶喊著誰才真正對父親有愛阿!畢竟宋呈希正值青春年華,尚透過一場因母親丟棄父親所贈與的禮物而生氣的戲,他其實默默地正在關注、涉入大人們愛情的複雜,表面上的命題雖為小三與小王爭奪保險金,但小孩的潛意識其實在判別誰是壞人,即所謂的第三者。藉著這個客觀的角度,才娓娓道出劉三蓮與阿傑兩人對宋正遠的付出大相逕庭,相映成趣。
原來劇本把焦點放在兩人對宋正遠的愛上,透過兒子的穿針引線,或提問,或睹物思人,不急不徐,逐步挖掘,帶領觀者回首過往,甚至是更久之前,愛意萌生的原點,及他們是如何在深陷宋正遠的情網,無法動彈時,為他的選擇傷透了心。劉三蓮的形象幾乎是傳統糟糠妻的模樣,默默地在丈夫背後操持這個家,認為這是展現愛的方式;阿傑所面對的是家庭組成的傳統觀念與性取向的悖離致使的傷害,那個一萬年有多久的提問,即便問的淡然,卻是直搗黃龍的痛徹心非;宋正遠則直到生命垂危,才願意正視自己的情感,卻有為時已晚的慨歎。
直到故事接近尾聲,編導確實答覆了三蓮詢問諮商師『這一切都是假的嗎?』的問題,至於為何相愛的人不能簡簡單單地在一起,搞得每個人皆肝腸寸斷呢?我想也是因為愛。其一為不願讓家裡的長輩傷心,宋正遠這麼明示,阿傑也就信了,但片末的催淚彈(儘管我覺得這個安排是多餘且刻意)卻否定了這個一廂情願,當然宋正遠有他的慘痛經驗,不過編導卻也藉此互文了三蓮對家庭付出的一廂情願,呈希單方面對小三和小王的認為。很多時候,親子間有太多的自以為,過剩的行為去衝撞,過少的反應去漠然,卻無法觸及他們其實相愛的核心,以為這是最好的方式,反倒得到糟糕的結果。我還蠻喜歡編導在阿傑糾正呈希對母親不禮貌的書寫。
然後誰先愛上他的,根本不是重點了,存在的是相愛的兩人僅能守住最後殘存卻辛苦的時光;以為家庭幸福美滿,怎料僅有自己一頭熱的投入的寂寞感傷,還有無法理解愛怎麼可以如此的複雜的問號......小三和小王在宋正遠留下的舞台上下對望,看見了彼此在愛情裡的委屈,但同時仍義無反顧地以自己的方式去愛著,更早些,阿傑即使被扭斷了腿,仍執意出席演出;三蓮決定要告訴阿傑的母親阿傑缺乏道德及其秘密前,猶豫的身影,再往前細數爭奪保險金的瘋狂,其實皆出於愛,匯聚至《愉快假期》的首演場,宋正遠的百日,就地與他及受過的痛楚告別。
2018年10月31日 星期三
[觀影筆記1824]幸福城市:或許幸福來自自己
即使到了未來,科技如此進步、發達,我們就會因此而更幸福嗎?電影開始的一個驚人鏡頭,是諷刺片名的濫觴,昭告著即使是文宣、政策,外加教條式的勸說,幸福始終來自自己的決定,他人彷彿只是個稻草,輕如鴻毛抑或壓垮駱駝的關鍵,透過呈現主角小張一生的三個時刻,以倒敘的手法回放,似乎試圖告訴我們往往以為的幸福其實只侷限在自己眼前,看不見的周邊,摸不著的命運始終會將你的小確幸扭曲得幾近灰飛煙滅,人如何從深陷泥沼的狀態站起,或許就只是一個轉念。這是幸福城市。
電影由三段故事組成,環繞著同一個主角--小張,述說其一生可謂最重要的三個時候所發生的事情,或影響未來,或被過去影響。以倒敘法的方式呈現,兼以未給觀者太多背景構築故事鷹架,第一個段落便形成觀影的懸念,引發好奇;此外,導演也透過起手狠狠地搧了片名一個耳光,打從第一場戲就開始,似乎意圖告訴觀者,儘管科技再進步,社會福利一直再改善,正向口號一直再宣導,光明與黑暗仍在社會並存著。至於為何會如此,導演透過小張過去的重播來推測其中的一個可能性。
於是對第一段情節所心存的疑問,在後兩段故事中獲得了解答,且導演細心地將各段藉由些細節緊密連結在一起,其中尚有血脈相連的痕跡,累積到最後一段,迸裂出觸動心弦的燦爛花火,同時向電影前的觀者提問,小張真的不幸福嗎?親子的相處時光為一,生命裡亦有溫情的推手,唯當困窘、不幸太過龐大時,是否就會全盤否定小確幸呢?突然覺得這部電影彷彿是個心理測驗般,測試觀者對於小張一生幸福與否的解讀:看得到那些幸福的吉光片羽嗎?還是像小張悲觀地任由悽慘凌駕於幸福呢?
但什麼是幸福?愛了就幸福嗎?緊緊地抓著難道就能改變些什麼嗎?個人認為,小張會走到老年光景的這一步,從過去的兩段故事就看見預兆,關乎堅持與否。過度的執拗,跨不過心中的路崁,無論是對愛情或對正義,一旦失去就變本加厲地抓緊,從來沒辦法從過去學取教訓,也無法將已逝的就地放手;換個角度來看,正因為人類深不可測的慾望,牽引出暗黑的另一面,我們始終在完整幸福的這條路上跌跌撞撞。或多或少導演也藉著小張這個角色,娓娓道出現代人致力於(自以為的)更幸福而壓抑情感,實際上卻忽視那些眼前的平凡與簡單。
但誰會料得到時代洪流會把你我推向哪裏,或淹沒了我們。片尾的最後一幕回到最初母子最單純的時光,那笑臉盈盈的畫面對照小張的結局,小張那三個重要時刻,只能哀嘆僅成追憶。或許看戲的旁觀者會覺得小張是有各種可以更幸福的做法,不過正如同電影裡女兒的存在,即便是如此關心、信任,如此親近自己的人的勸說,很多時候卡關的原因皆是自己,而仗侍的是大家都未知的未來,有錯嗎?!不變應萬變,還是隨波逐流,抑或其他做法,在這難以掌控的世界,幸福都是自己的選擇而已。
電影由三段故事組成,環繞著同一個主角--小張,述說其一生可謂最重要的三個時候所發生的事情,或影響未來,或被過去影響。以倒敘法的方式呈現,兼以未給觀者太多背景構築故事鷹架,第一個段落便形成觀影的懸念,引發好奇;此外,導演也透過起手狠狠地搧了片名一個耳光,打從第一場戲就開始,似乎意圖告訴觀者,儘管科技再進步,社會福利一直再改善,正向口號一直再宣導,光明與黑暗仍在社會並存著。至於為何會如此,導演透過小張過去的重播來推測其中的一個可能性。
於是對第一段情節所心存的疑問,在後兩段故事中獲得了解答,且導演細心地將各段藉由些細節緊密連結在一起,其中尚有血脈相連的痕跡,累積到最後一段,迸裂出觸動心弦的燦爛花火,同時向電影前的觀者提問,小張真的不幸福嗎?親子的相處時光為一,生命裡亦有溫情的推手,唯當困窘、不幸太過龐大時,是否就會全盤否定小確幸呢?突然覺得這部電影彷彿是個心理測驗般,測試觀者對於小張一生幸福與否的解讀:看得到那些幸福的吉光片羽嗎?還是像小張悲觀地任由悽慘凌駕於幸福呢?
但什麼是幸福?愛了就幸福嗎?緊緊地抓著難道就能改變些什麼嗎?個人認為,小張會走到老年光景的這一步,從過去的兩段故事就看見預兆,關乎堅持與否。過度的執拗,跨不過心中的路崁,無論是對愛情或對正義,一旦失去就變本加厲地抓緊,從來沒辦法從過去學取教訓,也無法將已逝的就地放手;換個角度來看,正因為人類深不可測的慾望,牽引出暗黑的另一面,我們始終在完整幸福的這條路上跌跌撞撞。或多或少導演也藉著小張這個角色,娓娓道出現代人致力於(自以為的)更幸福而壓抑情感,實際上卻忽視那些眼前的平凡與簡單。
但誰會料得到時代洪流會把你我推向哪裏,或淹沒了我們。片尾的最後一幕回到最初母子最單純的時光,那笑臉盈盈的畫面對照小張的結局,小張那三個重要時刻,只能哀嘆僅成追憶。或許看戲的旁觀者會覺得小張是有各種可以更幸福的做法,不過正如同電影裡女兒的存在,即便是如此關心、信任,如此親近自己的人的勸說,很多時候卡關的原因皆是自己,而仗侍的是大家都未知的未來,有錯嗎?!不變應萬變,還是隨波逐流,抑或其他做法,在這難以掌控的世界,幸福都是自己的選擇而已。
2018年9月30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823]Searching-人肉搜索:魔鬼藏在細微裡
你的電影螢幕就是他們的電腦桌面!如同字面上這般創新的呈現方式,但絲毫沒有缺漏,既全然代表這個被電腦、手機佔領的年代,可稱為這個時代的產物電影,縱使有些片段顯得刻意;也是線索就藏在每次快速的瀏覽搜尋中,所以劇本一點也不馬虎,即使是通話的內容,訊息的刪除、再生,都有存在的理由,傳遞或可說暴露角色在網路之外的秘密,是說網路世界本就無法和現實世界畫上等號,此部電影有著精闢詮釋。這是人肉搜索。
在這個幾乎事事靠手機、平板及電腦,沒有這些東西,彷彿就無法證明自己存在的時代,這部電影於焉誕生,好似試圖回應如此現象以及更將這般日常走向極端,情節百分之百都在角色的電腦螢幕發生,即使拉出外景,也都用視頻方式或拍攝完後二度製作的畫面來處理,儘管美國影集Modern Family的其中一集已使用過這樣的手法,雖然電影裡有些部分矯枉過正些,不過導演更將角色限制在電腦的對話框、視窗等一個個方格裡,營造出角色們走不出電腦科技所編寫的虛幻中,誤以為程式語言就是現實,少了與真實世界的確認、交流,徒增急迫。
導演將網路世代的問題及現象合力發功在這樁協尋失蹤女兒的案子,舉凡你FB的好友並不一定是你現實中的親密好友,事件爆發後,大家突然變得好像很了解失蹤人口地侃侃而談,或瞬間一秒從不熟變摯友,職業變偵探,就像社交軟體中的各項自介內容,一個按鈕就能轉換......導演將隱身於網路後那欲言又止及真實感情,對比網路裡呈現出來的差異毫不保留地公開,確實地傳達出角色的情緒,讓觀者看的心有戚戚,卻同時也對訊息的斷章取義受到攻擊感到無奈。是的,我們該同理處在風暴中的受害者,但受害者其實也有自己言論、行為的問題,那是帶有目的性的,無論好壞。
網路世界或許是諸君的數位偽裝,但瀏覽資訊、儲存資料尚可以形塑個人樣貌,導演光用第一幕的蒙太奇就將這個家庭到事件發生之前的狀態交代清楚,並吸引住觀者來關心這對父女,當然在辦案過程中,無可奈何地觸景傷情。案情也藉由女兒在電腦及網路上的痕跡持續抽絲剝繭,然後觀者這時會發現女兒電腦桌面是她與母親的合照,而非全家福的,呼應父親必須在多年之後再度登入母親的電腦帳號才能知道女兒朋友的聯絡方式。導演巧妙地利用這些電腦的使用情節,不用人物去表演,卻也能將角色的心思及關係滴水穿石入觀者心底。
此外,案件的真相還原過程,也絲毫不馬虎,劇本高明,峰迴路轉,全程無尿點,扣人心弦,況且導演將線索全藏在父親每一次的查詢、實際對話和紀錄中。但很多時候就是資訊量過於龐大,往往在快速瀏覽之際,與重點擦身而過,或搞錯重點,因此又將案情延宕許多,這倒也給予細心的觀者一種怎麼沒發現的懸念,而產生心急的觀影情緒,其他人沒注意到也沒關係,同樣能享受恍然大悟的情緒。有趣的是會發現真相,起因既是個人偽裝的數位資訊,也是個人真實的生命軌跡。
但仔細推敲,尚戳出斧鑿過深的巧合感;另外,雖然從之前和父親對談的話語中已然透露行動的動機,但含糊帶過真兇的個性及女兒的互動過程,使得個人覺得事件脈絡很漂亮,但缺少著更具說服力的情節補強,感到有點遺憾,讓真相似乎顯得誇張。不過倒也以一貫之父母的愛能為孩子做到什麼地步,但在之前,是否可以用主動了解孩子的行動取代不了解孩子的話語呢?不過這永遠是需要謀合與拿捏的難題。
在這個幾乎事事靠手機、平板及電腦,沒有這些東西,彷彿就無法證明自己存在的時代,這部電影於焉誕生,好似試圖回應如此現象以及更將這般日常走向極端,情節百分之百都在角色的電腦螢幕發生,即使拉出外景,也都用視頻方式或拍攝完後二度製作的畫面來處理,儘管美國影集Modern Family的其中一集已使用過這樣的手法,雖然電影裡有些部分矯枉過正些,不過導演更將角色限制在電腦的對話框、視窗等一個個方格裡,營造出角色們走不出電腦科技所編寫的虛幻中,誤以為程式語言就是現實,少了與真實世界的確認、交流,徒增急迫。
導演將網路世代的問題及現象合力發功在這樁協尋失蹤女兒的案子,舉凡你FB的好友並不一定是你現實中的親密好友,事件爆發後,大家突然變得好像很了解失蹤人口地侃侃而談,或瞬間一秒從不熟變摯友,職業變偵探,就像社交軟體中的各項自介內容,一個按鈕就能轉換......導演將隱身於網路後那欲言又止及真實感情,對比網路裡呈現出來的差異毫不保留地公開,確實地傳達出角色的情緒,讓觀者看的心有戚戚,卻同時也對訊息的斷章取義受到攻擊感到無奈。是的,我們該同理處在風暴中的受害者,但受害者其實也有自己言論、行為的問題,那是帶有目的性的,無論好壞。
網路世界或許是諸君的數位偽裝,但瀏覽資訊、儲存資料尚可以形塑個人樣貌,導演光用第一幕的蒙太奇就將這個家庭到事件發生之前的狀態交代清楚,並吸引住觀者來關心這對父女,當然在辦案過程中,無可奈何地觸景傷情。案情也藉由女兒在電腦及網路上的痕跡持續抽絲剝繭,然後觀者這時會發現女兒電腦桌面是她與母親的合照,而非全家福的,呼應父親必須在多年之後再度登入母親的電腦帳號才能知道女兒朋友的聯絡方式。導演巧妙地利用這些電腦的使用情節,不用人物去表演,卻也能將角色的心思及關係滴水穿石入觀者心底。
此外,案件的真相還原過程,也絲毫不馬虎,劇本高明,峰迴路轉,全程無尿點,扣人心弦,況且導演將線索全藏在父親每一次的查詢、實際對話和紀錄中。但很多時候就是資訊量過於龐大,往往在快速瀏覽之際,與重點擦身而過,或搞錯重點,因此又將案情延宕許多,這倒也給予細心的觀者一種怎麼沒發現的懸念,而產生心急的觀影情緒,其他人沒注意到也沒關係,同樣能享受恍然大悟的情緒。有趣的是會發現真相,起因既是個人偽裝的數位資訊,也是個人真實的生命軌跡。
但仔細推敲,尚戳出斧鑿過深的巧合感;另外,雖然從之前和父親對談的話語中已然透露行動的動機,但含糊帶過真兇的個性及女兒的互動過程,使得個人覺得事件脈絡很漂亮,但缺少著更具說服力的情節補強,感到有點遺憾,讓真相似乎顯得誇張。不過倒也以一貫之父母的愛能為孩子做到什麼地步,但在之前,是否可以用主動了解孩子的行動取代不了解孩子的話語呢?不過這永遠是需要謀合與拿捏的難題。
2018年9月24日 星期一
[觀影筆記1822]カメラを止めるな!-一屍到底:向辛苦的工作人員致敬
電影幕後有多辛苦,有多需要急中生智,有多左右為難,這部電影告訴你。採用倒敘法的方式,將一部一鏡到底的喪屍電影(喔,不,監製、製作人強調它不過是個電視節目)的製作過程大公開,兼以現場直播的前提,外加演員與工作人員的角力,什麼藝術原則皆可拋,什麼劇情邏輯皆狗屁,反正他就只是個電視節目而已,成品真有那麼一回事地唬人,可以對上級交代,足矣,足矣。這是一屍到底。
望片名生想像,我以為這又是一部炫技一鏡到底,但內容禁不起檢視的電影。的確開始的三分之一,我一直在挑毛病,為什麼這樣,邏輯怪怪的,還是最後會來個大翻轉?腦袋一直小劇場之多少受到電影文案的影響,期待著或許所有不合理終將串連成線,撥亂反正,讓觀者驚喜到下巴掉下來回不去。電影確達到這個效果,但某部份狀態其實是笑得合不攏嘴。原來它其實是在講影視製作的艱辛。
困難產生於夢想與現實之間存在的距離,自己的理念與他人的原則間的角力。人不像陶淵明能不為五斗折腰,事實上我們有太多的負累,逼得我們不得不妥協,或我們有些欲望、情緒,使我們做出不同的決定。電影就在製作電視節目的過程當中,一一揭露了劇組裡幾乎每個人的問題,然後在正式開拍的那一天,群魔亂舞。不過開天窗絕非長官所樂見,必定影響下次接到案子的機會,於是無所不用其極的修復。
然後開頭微電視電影的詭異一切都說的通了,或該說幾乎全部推翻觀看第一場一鏡到底的解讀,而是有另外的理由,那是天外飛來一筆的各種『神』展開,令觀者捧腹,但若身為當事者,必定內心焦急如焚,啼笑皆非,見招拆招,與坐在公司裡翹腳看成果的公司高層形成強烈對比,也呼應坐在螢幕前的你我。不禁對所有影視工作人員肅然起敬,況且能把所有事故擺平,化險為夷,我想也是種天份。
更重要的是,他們決定堅持下去,好好完成一件事。無論接下這個工作的動機何如,無論事前準備有多少謀合,現場一旦有狀況,大家皆不分你我的完成這份任務,這樣的團隊合作莫名地令人感動,儘管編導還是將它處理得詼諧。此外,編導也在無形中將家庭這樣的團隊互文這一鏡到底的劇組:以有些問題為濫觴,到後來為了彼此做點什麼而改善氛圍。結尾上演職員表時,又呈現另個版本的拍攝過程,應該是現實的版本,卻也有疊合的部份,虛實之間,映照了真實。
望片名生想像,我以為這又是一部炫技一鏡到底,但內容禁不起檢視的電影。的確開始的三分之一,我一直在挑毛病,為什麼這樣,邏輯怪怪的,還是最後會來個大翻轉?腦袋一直小劇場之多少受到電影文案的影響,期待著或許所有不合理終將串連成線,撥亂反正,讓觀者驚喜到下巴掉下來回不去。電影確達到這個效果,但某部份狀態其實是笑得合不攏嘴。原來它其實是在講影視製作的艱辛。
困難產生於夢想與現實之間存在的距離,自己的理念與他人的原則間的角力。人不像陶淵明能不為五斗折腰,事實上我們有太多的負累,逼得我們不得不妥協,或我們有些欲望、情緒,使我們做出不同的決定。電影就在製作電視節目的過程當中,一一揭露了劇組裡幾乎每個人的問題,然後在正式開拍的那一天,群魔亂舞。不過開天窗絕非長官所樂見,必定影響下次接到案子的機會,於是無所不用其極的修復。
然後開頭微電視電影的詭異一切都說的通了,或該說幾乎全部推翻觀看第一場一鏡到底的解讀,而是有另外的理由,那是天外飛來一筆的各種『神』展開,令觀者捧腹,但若身為當事者,必定內心焦急如焚,啼笑皆非,見招拆招,與坐在公司裡翹腳看成果的公司高層形成強烈對比,也呼應坐在螢幕前的你我。不禁對所有影視工作人員肅然起敬,況且能把所有事故擺平,化險為夷,我想也是種天份。
更重要的是,他們決定堅持下去,好好完成一件事。無論接下這個工作的動機何如,無論事前準備有多少謀合,現場一旦有狀況,大家皆不分你我的完成這份任務,這樣的團隊合作莫名地令人感動,儘管編導還是將它處理得詼諧。此外,編導也在無形中將家庭這樣的團隊互文這一鏡到底的劇組:以有些問題為濫觴,到後來為了彼此做點什麼而改善氛圍。結尾上演職員表時,又呈現另個版本的拍攝過程,應該是現實的版本,卻也有疊合的部份,虛實之間,映照了真實。
2018年8月7日 星期二
[觀影筆記1821]신과 함께-인과연-與神同行:最終審判:所有的相遇都是有理由的
《與神同行》述說著人生在世的經歷將會在地獄接受審判,以此決定是否得以轉世;這部中文副標為『最終審判』的電影中,地獄法庭審查戲碼反而變少,不過看到最後,你才驚覺這一集和上一集,死亡使者的一舉一動,無一非被審查當中,那種審查並非身為死亡使者的職責規範,而是關於他們是否真能在護送49位貴人安然投胎後的轉世,不單單只是揭開使者的真正身世而已。因此在看本集前,應先複習一下前作,畢竟兩者的關聯性頗高,將首集的核心,更加延伸,在這個故事裡做更完整的交代。這是與神同行:最終審判。
若跟本集比起來,感覺前作真的只是一個楔子而已,但這個引言又將地獄審判過程幾乎鉅細靡遺,然不會感到冗長地在每個關卡中與判官們一起思考金自鴻的罪與罰--也是韓語片名的副標,並帶出親情的難解習題,且關卡間的移動又煞是有趣,若不考慮到這是個死後對生前判刑與否的世界的話。這一集則將上集開了個頭的『人與人是互相牽連在一起』的概念延伸得更完整,同時將親情延伸擴大,人物關係線則有越緊密的情形,然後恍然原來所有的相遇都有理由,或許每個相遇都是你的貴人也說不定。
由於是話說地獄使者的前世,本集劇情比起來較為繁雜,還拆解成兩條故事線,只是個人覺得沒處理好,因此不像之前給我兩條故事線間對應的工整感,反倒切得有點零碎,節奏有點踉蹌,僅靠著對陰間使者關係何如的期待維持,抑很有可能你已經在中後段便推敲出答案,等待著確認真相;另動作場景毫不含糊,令人目眩神迷;也幸虧還有詼諧逗趣的片段,樂天單純的相信,集中在解怨脈與李德春得想盡辦法帶出由家神保護,早已過了大去之期的老人橋段中。此段不僅是揭開使者身世的劇情,其實亦承繼前作對於社會底層是地獄的刻劃。
看似平行的敘事最終交會在一起的那個瞬間,才終於理解江林使者為何在承擔那麼多風險之下,仍堅持讓金秀鴻成為他們團隊第49個貴人,既回應了謎底揭曉方式:有時候換個方向想就有不同風貌,也帶出了首部曲便在強調有些事情在當下的抉擇可能由各種因素的情緒構成,一如成造神說的「這個世界沒有壞人,只有壞的情況。」逼迫你成為你不想成為的人,且這部電影更著重在後續,說不出口的道歉,或說於日後,無論是今生或轉世的未來,以某種形式贖罪,回應了這個故事的韓文副標:因與果,所以命運才交會,或該說久別重逢。
於是所有情節竟全然互通聲氣,兩集都含括,而這也是看完第二部,回過頭思索第一部的綜觀所得。原來這麼急迫地要金秀鴻為所引領的第49位人選,而不交給其他使者的原因;為什麼除了這第四十九位之外,還要再差遣解怨脈與李德春去收回老人的靈魂,這絕對非附帶條件這麼簡單。所有一切還是歸因於親情,兄弟情,以及友情之上無血緣關係的同儕情感的對照,甚至釘子戶遭迫害的橋段,也回應到幾千年前弱勢種族被屠殺的情形以及當時年紀尚小,血氣正值方剛的江林無法理解父親這麼仁慈的心態。
兩集下來,概念更臻圓滿。人生在世,就是一連串的修練,前世種的因,如今承擔的果;與人為善,無論如何,或該想盡各種辦法避免惡意產生,或說產生了也應鼓起勇氣承擔自己的問題,竭力償還,正如同三位陰間使者的所作所為一樣......甚至跑完主要演員畫面的後續,更補上一個讓人吃驚的回馬槍,讓觀者如我更心領神會他們在一起工作的原因,並微笑地看待他們的下一步。
若跟本集比起來,感覺前作真的只是一個楔子而已,但這個引言又將地獄審判過程幾乎鉅細靡遺,然不會感到冗長地在每個關卡中與判官們一起思考金自鴻的罪與罰--也是韓語片名的副標,並帶出親情的難解習題,且關卡間的移動又煞是有趣,若不考慮到這是個死後對生前判刑與否的世界的話。這一集則將上集開了個頭的『人與人是互相牽連在一起』的概念延伸得更完整,同時將親情延伸擴大,人物關係線則有越緊密的情形,然後恍然原來所有的相遇都有理由,或許每個相遇都是你的貴人也說不定。
由於是話說地獄使者的前世,本集劇情比起來較為繁雜,還拆解成兩條故事線,只是個人覺得沒處理好,因此不像之前給我兩條故事線間對應的工整感,反倒切得有點零碎,節奏有點踉蹌,僅靠著對陰間使者關係何如的期待維持,抑很有可能你已經在中後段便推敲出答案,等待著確認真相;另動作場景毫不含糊,令人目眩神迷;也幸虧還有詼諧逗趣的片段,樂天單純的相信,集中在解怨脈與李德春得想盡辦法帶出由家神保護,早已過了大去之期的老人橋段中。此段不僅是揭開使者身世的劇情,其實亦承繼前作對於社會底層是地獄的刻劃。
看似平行的敘事最終交會在一起的那個瞬間,才終於理解江林使者為何在承擔那麼多風險之下,仍堅持讓金秀鴻成為他們團隊第49個貴人,既回應了謎底揭曉方式:有時候換個方向想就有不同風貌,也帶出了首部曲便在強調有些事情在當下的抉擇可能由各種因素的情緒構成,一如成造神說的「這個世界沒有壞人,只有壞的情況。」逼迫你成為你不想成為的人,且這部電影更著重在後續,說不出口的道歉,或說於日後,無論是今生或轉世的未來,以某種形式贖罪,回應了這個故事的韓文副標:因與果,所以命運才交會,或該說久別重逢。
於是所有情節竟全然互通聲氣,兩集都含括,而這也是看完第二部,回過頭思索第一部的綜觀所得。原來這麼急迫地要金秀鴻為所引領的第49位人選,而不交給其他使者的原因;為什麼除了這第四十九位之外,還要再差遣解怨脈與李德春去收回老人的靈魂,這絕對非附帶條件這麼簡單。所有一切還是歸因於親情,兄弟情,以及友情之上無血緣關係的同儕情感的對照,甚至釘子戶遭迫害的橋段,也回應到幾千年前弱勢種族被屠殺的情形以及當時年紀尚小,血氣正值方剛的江林無法理解父親這麼仁慈的心態。
兩集下來,概念更臻圓滿。人生在世,就是一連串的修練,前世種的因,如今承擔的果;與人為善,無論如何,或該想盡各種辦法避免惡意產生,或說產生了也應鼓起勇氣承擔自己的問題,竭力償還,正如同三位陰間使者的所作所為一樣......甚至跑完主要演員畫面的後續,更補上一個讓人吃驚的回馬槍,讓觀者如我更心領神會他們在一起工作的原因,並微笑地看待他們的下一步。
2018年8月3日 星期五
[觀影筆記1820]范保德:留下與離開的理由
不單刀直入地彰顯有其父必有其子的議題,而是以符合劇中主人翁年紀的步調,緩緩道來范保德因病痛而啟程的尋父之旅,並連結過去的回憶種種及對更久之前想像的完成式,和現在身旁的人與自己互動的進行式,帶點歷史重演的況味,環環堆疊出父與子的相似與羈絆。故事裡的女性角色不是重點,卻是整個故事可以施力的著力點,她們為所愛的人停留,宛如『根源』的比擬。於是幾個角色的遭遇,譜寫出台灣早期到近代的社會縮影,並與范保德一家相互輝映。這是范保德。
蕭雅全電影的鏡頭總是對角色的生活,撒下一張大網,一件一件地捕捉進來,卻也一件一件沒有關聯地隨手鋪陳,看似如此,但總在某一刻裡,所有情節突然很有默契地伸出手來,相互牽引,吐納著同樣的氣息。這部電影也一樣,現在的時序是范保德一家與住在同一里的朋友的生活日常,只不過此次導演野心更大,藉著這一鄰里的風出草動,包含外來人口及身體健康,將主要人物的心思與回想並排,形成多線敘事的樣貌,又因記憶的斷裂與跳躍的特質,時序交錯縱橫,好像角色各自抽著的尼古丁,裊裊盤旋的煙霧讓當下的空氣變形扭曲。
那些吸吐出來的是對人生無奈,難以預料的共同嘆息,一如范保德和旅館女老闆毓琴常聽的羅大佑歌曲《未來的主人翁》的歌詞不斷重複的『就這樣飄來飄去』,我們都以為註定會在這裡扎根,或相反,因為痛恨此地抑對這兒不留戀而頭也不甩地離開,怎知卻發生轉變,就如同電影提及,怎麼樣也回不去的『化學變化』。在此,導演做了個有趣的對照,范保德的父親與毓琴,前者為了抓住機會出走,後者雖沒明說,但應可推測是為了心愛的人。甚至可以推及到整個故事的男人與女人,儘管是沒有明顯區隔的對應,畢竟他們各有自己的理由。
但這個埋藏在敘事的比較,卻真真切切地反映出當時台灣社會的景況。小至一個家庭光景,大可推到整個台灣,因為時局的不穩定,不斷出外尋找機會的氛圍,以期能安身立命,卻也遭遇許多風雨,對應到Van,即Newman,毓琴口中的哥哥的兒子,那多元卻弔詭地擁有多國國籍的家庭。然後在留下來的台灣人努力打拼之下,與這個故事裡參選里長的女人們及留下來的男人們作為對應,狀況慢慢回穩,回應至范保德三代男性對工作機會的態度。留下來的女人們給我守護家庭的大地之母感,儘管男人是對留下來的男孩說著,得有人要顧家。
前句話在這部電影分次出現在范保德家三代父子互動上,縱然結果是不一樣的,但倒也引出了具有父子血濃於水的相似,而導演就在多條不同時間線同時娓娓描述之中,讓觀者確認每個演員扮演的角色之餘,也發現歷史一直極為類似的重演著,那怕只是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互動,而會不會那個外來的親戚自此就會留在這個地方呢?而Van和外來親戚以及范保德與毓琴年輕時的對照,是否暗示著Van與范保德的關係呢?畢竟這個只有毓琴會叫的名字Van諧音『范』。我想導演用「所有你想聽的故事都隱藏在未來故事中」回答了觀者。
也透過在那個種植花草的中庭灑水的場景做了隱喻。除了范保德,范大齊,Van曾經於此逗留,聆聽著水滴落的聲音,彷彿細細品味光陰涓然流過的淙淙,雖然每一滴水滴會因為眾多因素而讓滑落的狀態不盡相同,但抽離出來,大家都是往下墜落,蒸發升天,往復,沒甚麼兩樣,只是身在其中的我們僅看到當下不同的結果,卻不知放大來看,大同小異如此,感覺是無法還原的『化學變化』,殊不知根本就是水的『物理變化』。這看似生活化的過場,一點留白聽聽聲音的幾個鏡頭,或許囊括整部電影的意旨也說不定。
也或許這是導演藉由此故事抒發對家庭,對台灣的情感,來說著每個人的留下與離開雖都有各自的理由,皆出自愛,儘管各式各樣的愛,並非能讓所有人能接受,但最終終將匯聚成相似的情節,不斷地循環往復下去,給我有種未來學派的況味,也有種以更宏觀的角度來看生死。於是范保德怎麼死的,范保德父親怎麼死的,洗衣店老闆娘是否有化療成功等等,因為曾經投入過感情,這一切也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看似無情,卻充滿深情,回應至范保德與兒子的互動,但這或許才是面對生死,面對生命無常最勇敢的方式吧!?
蕭雅全電影的鏡頭總是對角色的生活,撒下一張大網,一件一件地捕捉進來,卻也一件一件沒有關聯地隨手鋪陳,看似如此,但總在某一刻裡,所有情節突然很有默契地伸出手來,相互牽引,吐納著同樣的氣息。這部電影也一樣,現在的時序是范保德一家與住在同一里的朋友的生活日常,只不過此次導演野心更大,藉著這一鄰里的風出草動,包含外來人口及身體健康,將主要人物的心思與回想並排,形成多線敘事的樣貌,又因記憶的斷裂與跳躍的特質,時序交錯縱橫,好像角色各自抽著的尼古丁,裊裊盤旋的煙霧讓當下的空氣變形扭曲。
那些吸吐出來的是對人生無奈,難以預料的共同嘆息,一如范保德和旅館女老闆毓琴常聽的羅大佑歌曲《未來的主人翁》的歌詞不斷重複的『就這樣飄來飄去』,我們都以為註定會在這裡扎根,或相反,因為痛恨此地抑對這兒不留戀而頭也不甩地離開,怎知卻發生轉變,就如同電影提及,怎麼樣也回不去的『化學變化』。在此,導演做了個有趣的對照,范保德的父親與毓琴,前者為了抓住機會出走,後者雖沒明說,但應可推測是為了心愛的人。甚至可以推及到整個故事的男人與女人,儘管是沒有明顯區隔的對應,畢竟他們各有自己的理由。
但這個埋藏在敘事的比較,卻真真切切地反映出當時台灣社會的景況。小至一個家庭光景,大可推到整個台灣,因為時局的不穩定,不斷出外尋找機會的氛圍,以期能安身立命,卻也遭遇許多風雨,對應到Van,即Newman,毓琴口中的哥哥的兒子,那多元卻弔詭地擁有多國國籍的家庭。然後在留下來的台灣人努力打拼之下,與這個故事裡參選里長的女人們及留下來的男人們作為對應,狀況慢慢回穩,回應至范保德三代男性對工作機會的態度。留下來的女人們給我守護家庭的大地之母感,儘管男人是對留下來的男孩說著,得有人要顧家。
前句話在這部電影分次出現在范保德家三代父子互動上,縱然結果是不一樣的,但倒也引出了具有父子血濃於水的相似,而導演就在多條不同時間線同時娓娓描述之中,讓觀者確認每個演員扮演的角色之餘,也發現歷史一直極為類似的重演著,那怕只是一句話,一個動作,一個互動,而會不會那個外來的親戚自此就會留在這個地方呢?而Van和外來親戚以及范保德與毓琴年輕時的對照,是否暗示著Van與范保德的關係呢?畢竟這個只有毓琴會叫的名字Van諧音『范』。我想導演用「所有你想聽的故事都隱藏在未來故事中」回答了觀者。
也透過在那個種植花草的中庭灑水的場景做了隱喻。除了范保德,范大齊,Van曾經於此逗留,聆聽著水滴落的聲音,彷彿細細品味光陰涓然流過的淙淙,雖然每一滴水滴會因為眾多因素而讓滑落的狀態不盡相同,但抽離出來,大家都是往下墜落,蒸發升天,往復,沒甚麼兩樣,只是身在其中的我們僅看到當下不同的結果,卻不知放大來看,大同小異如此,感覺是無法還原的『化學變化』,殊不知根本就是水的『物理變化』。這看似生活化的過場,一點留白聽聽聲音的幾個鏡頭,或許囊括整部電影的意旨也說不定。
也或許這是導演藉由此故事抒發對家庭,對台灣的情感,來說著每個人的留下與離開雖都有各自的理由,皆出自愛,儘管各式各樣的愛,並非能讓所有人能接受,但最終終將匯聚成相似的情節,不斷地循環往復下去,給我有種未來學派的況味,也有種以更宏觀的角度來看生死。於是范保德怎麼死的,范保德父親怎麼死的,洗衣店老闆娘是否有化療成功等等,因為曾經投入過感情,這一切也就變得不那麼重要了,看似無情,卻充滿深情,回應至范保德與兒子的互動,但這或許才是面對生死,面對生命無常最勇敢的方式吧!?
2018年7月30日 星期一
[觀影筆記1819]Skate Kitchen-#滑板少女:尋求認同
將滑板運動迎風馳騁的感覺拍得心曠神怡;滑板運動的旋轉、跳躍各種技能的熟練來自於不停地失誤、跌倒而來,就像許多人的青春非得經過人際互動的跌跌撞撞,才能真正找到屬於自己的定位;接受滑板運動這樣的次文化,特別是女性玩滑板這件事,則如同我們不斷地在尋求他人對自我的認同一般。這是一部滑板少男少女的生活紀錄,並試著捕抓玩滑板的迷人之處,同時也在講成長的徬徨,尋求認同的渴望。這是#滑板少女。
故事圍繞著女主角周圍的一切發展,融合了兩大部分。其中一部份是關於玩滑板這件事,從外人來看,滑板特技確實讓人拍手叫好,嘖嘖稱奇,但這部電影並未特別聚焦在那些絢麗花俏的技巧上面,予我反倒較多滑滑板的生活及滑滑板的感覺,其中一個歸因來自於攝影師本身也會溜滑板,因而許多跟拍的鏡頭裡,迎風馳騁的暢快好似從螢幕裡噴射出來,自由不羈的無限也隨之沁人心脾,彷彿將所有俗事拋諸身後。於是慢慢體會溜滑板者想要追求更高超技巧的心情,並能為確實征服技術難度較高的動作感到爽快與發自內心的感佩。
另一部分則為這群玩滑板的少男少女們的青春紀事,唯沒發生在校園內,而是複製同樣的荷爾蒙撞擊於滑板場上及延伸至外。後設地分析這部分的內容,其實編寫得老套沒有新意,若抽掉滑板這個元素,可能就顯得無趣。但導演卻利用「滑板」、「女性」這兩個關鍵字,和少年們情竇初出茅廬的那種錯綜複雜的情感產生了化學作用,揮發地令人目眩神迷。那些友情與愛情的矛盾以及模糊的一線之隔,在角色這樣年紀裡跌撞地摸索,和角色不斷地尋求滑板技能的更臻高明,於心理的挫折和生理的傷口往復間追求更舒服爽快的滑板經驗,幾近完美地疊合出同步印象。
於是催生出認同的核心概念,或該說人習慣性地在同溫層裡尋找能被理解的慰藉。導演以有限的敘事,和觀影者的生活經驗做連結,帶出滑板這項運動的不普及,故事裡的女主角非得長途跋涉到特定地點才有較多的場地,且溜滑板的人口也比較多。同時亦以流經血帶出女性滑板者又為相對罕見,因而能遇到Skate Kitchen的這群夥伴,可是相當難得,不需要大張旗鼓,白費唇舌地說明自己如何喜愛滑板,只是點個頭,微個笑,眨個眼,彼此就能心靈相通,吐納相同的默契。
縝密地再以此團體出發,擴及其他對立的團體,更多元地扣住故事的主軸。一方面談家人的支持程度,並從家人能夠認同喜愛溜滑板的欽羨,帶出無論外頭有多多的同好,其實內心還是冀求最親愛的家人能夠接納自己的興趣,由此觸及到女主角家人與她的互動狀況,雖說輕描淡寫,綜觀來卻能一窺女主角情感上的孤寂,並有需要被了解的強大迫切,於是有了後面的劇情,不方便地寄住他人家,和一個男性共感。只是那位男孩竟是Skate Kitchen其中一名成員的前男友......
儘管後頭劇情不難猜想,因為人這種生物幾乎都在重演類似的劇情,雖然降低了這部電影的空靈感,倒也拉回現實面,不過因著選用主題的緣故及聰明的拍攝素材選用,反倒更凸顯出滑板少女對認同的迫切及對成長的無助。
故事圍繞著女主角周圍的一切發展,融合了兩大部分。其中一部份是關於玩滑板這件事,從外人來看,滑板特技確實讓人拍手叫好,嘖嘖稱奇,但這部電影並未特別聚焦在那些絢麗花俏的技巧上面,予我反倒較多滑滑板的生活及滑滑板的感覺,其中一個歸因來自於攝影師本身也會溜滑板,因而許多跟拍的鏡頭裡,迎風馳騁的暢快好似從螢幕裡噴射出來,自由不羈的無限也隨之沁人心脾,彷彿將所有俗事拋諸身後。於是慢慢體會溜滑板者想要追求更高超技巧的心情,並能為確實征服技術難度較高的動作感到爽快與發自內心的感佩。
另一部分則為這群玩滑板的少男少女們的青春紀事,唯沒發生在校園內,而是複製同樣的荷爾蒙撞擊於滑板場上及延伸至外。後設地分析這部分的內容,其實編寫得老套沒有新意,若抽掉滑板這個元素,可能就顯得無趣。但導演卻利用「滑板」、「女性」這兩個關鍵字,和少年們情竇初出茅廬的那種錯綜複雜的情感產生了化學作用,揮發地令人目眩神迷。那些友情與愛情的矛盾以及模糊的一線之隔,在角色這樣年紀裡跌撞地摸索,和角色不斷地尋求滑板技能的更臻高明,於心理的挫折和生理的傷口往復間追求更舒服爽快的滑板經驗,幾近完美地疊合出同步印象。
於是催生出認同的核心概念,或該說人習慣性地在同溫層裡尋找能被理解的慰藉。導演以有限的敘事,和觀影者的生活經驗做連結,帶出滑板這項運動的不普及,故事裡的女主角非得長途跋涉到特定地點才有較多的場地,且溜滑板的人口也比較多。同時亦以流經血帶出女性滑板者又為相對罕見,因而能遇到Skate Kitchen的這群夥伴,可是相當難得,不需要大張旗鼓,白費唇舌地說明自己如何喜愛滑板,只是點個頭,微個笑,眨個眼,彼此就能心靈相通,吐納相同的默契。
縝密地再以此團體出發,擴及其他對立的團體,更多元地扣住故事的主軸。一方面談家人的支持程度,並從家人能夠認同喜愛溜滑板的欽羨,帶出無論外頭有多多的同好,其實內心還是冀求最親愛的家人能夠接納自己的興趣,由此觸及到女主角家人與她的互動狀況,雖說輕描淡寫,綜觀來卻能一窺女主角情感上的孤寂,並有需要被了解的強大迫切,於是有了後面的劇情,不方便地寄住他人家,和一個男性共感。只是那位男孩竟是Skate Kitchen其中一名成員的前男友......
儘管後頭劇情不難猜想,因為人這種生物幾乎都在重演類似的劇情,雖然降低了這部電影的空靈感,倒也拉回現實面,不過因著選用主題的緣故及聰明的拍攝素材選用,反倒更凸顯出滑板少女對認同的迫切及對成長的無助。
2018年7月4日 星期三
[觀影筆記1818]버닝-燃燒烈愛:存在的意義
如果人像廢棄的溫室一樣,沒人搭理也無用處,是否就可以就這樣放一把火消失在這個世界上,像晚霞一樣圖個短暫的燦爛,還是向全世界大聲疾呼自己在這裡呢!從年輕人畢業即失業的恐慌觀點切入,刻劃無用邊緣人試圖證實自己存在的價值卻未果,對自己境遇逐漸疊加的憤懣來討論存在的議題。存在或許是個相對的概念,對某人來說有就在,但對其他人卻不一定,因而創造了一個羅生門的故事,留下的謎底取決於你的相信,你內心的善或惡,情感或罪咎,成功或失敗。這是燃燒烈愛。
電影分成兩大段落,以海美的存在與否劃分,可以說是一部愛情的懸疑電影。前段描繪鍾秀對久別重逢,不期而遇的海美的感情急遽上升,奈何海美一趟非洲回來,身旁多了個謎樣的,且甚麼條件都比自己好的男伴Ben;後段則是海美沒來由地沓無音訊,彷彿人間蒸發一般,忌妒的鍾秀懷疑和Ben脫不了干係,兼以自認為證據確鑿,一時怒火攻心。至於海美到底怎麼了,就留待觀影者自行想像。整部電影也以鍾秀和海美為代表,觸及了這一代年輕人面對經濟困難的窘境,對未來茫然無措的樣貌。
以此故事為基底,劇中人物時常將『存在』與『消失』掛在嘴邊,再加上導演場景的安排,你無法忽略導演在這部電影醞釀關於『存在』的核心。看得到是存在,看不到就不是嗎?前半段以海美的房間為主軸,從真實存在卻永遠看不到的貓起手,途經海美雖然已出國去,但房間內尚存有海美的物品,海美的味道,撩起鍾秀的性慾。這些證實存在的實體是否就如同Ben所言放一把火將溫室這樣的實體燒毀就不再存在呢?一如鍾秀的母親離家,父親一把火將母親所遺留的物品燒個精光一般。但母親卻在父親遭逢牢獄之災後,因為債務再度出現。
於是Ben每二個月進行一次的宣洩出口:燒溫室的惡趣味,對鍾秀來說,應有一番不同的解讀,特別是Ben說即將下手的目標就在居住地附近,鍾秀卻遍尋不著時的困窘,其實便是個徵兆。『存在』是否為信者恆信,不信者就沒有這回事呢?延伸到海美的家人完全記不得海美小時候曾經掉入古井裡,但鍾秀與他媽媽竟然還記得這件事!呼應鍾秀自己依然相信母親的存在。惟令人錯愕的卻是因為父親留下的債務證實自己的念頭,因而多少堆加了因著父親脾氣倔強而招禍至自己的怒氣。導演以最低限度去說著父親的角色,卻扮演承先啟後的關鍵。
男主角對故事裡兩個女性角色(海美與母親)的喜愛,或許是他依存在這世界上的強大意義,只是兩者都在形式上,帶點實質面地,被其他兩位男性剝奪。此外,Ben雖無所事事,卻能愜意地享受生活,加上海美對Ben的憧憬,本就遭鍾秀妒忌,更何況原本看不到的貓以及海美物品竟出現在Ben的轄屬範圍內。另外,Ben的燒溫室行為或許是既富有又居核心地位的人對貧窮又邊緣的人們的睥睨,影射Ben的聚會裡總有個講述國外軼事的女性,有種被消費的氛圍......雖說是捕風捉影,沒有確切證據,但導演因此在鍾秀心中豢養了一隻逐漸長大的猛獸。
有一幕教堂的場景,乍看之下有點突兀,可能是個過場,連結焚燒的壁畫到下個場景,實則饒富興味地牽扯到宗教裡一直在討論的存在議題:人該往哪裡去呢?於是最後一幕妝點殉教者的壯烈,其實不正充足地說明了鍾秀這樣一個處境的年輕人,更有甚者,擴及到這一輩的所有年輕人,經歷了許多失去存在價值的景況,而對人生該何去何從的分外徬徨,確實曾經因為誰或甚麼,如影片中的海美之於鍾秀,點燃了希望,但很多時候就像晚霞一樣僅留下片刻精彩。電影瀰漫著孤單及哀傷,並持續將生存的意義透過角色反詰觀影者,後座力強大。
電影分成兩大段落,以海美的存在與否劃分,可以說是一部愛情的懸疑電影。前段描繪鍾秀對久別重逢,不期而遇的海美的感情急遽上升,奈何海美一趟非洲回來,身旁多了個謎樣的,且甚麼條件都比自己好的男伴Ben;後段則是海美沒來由地沓無音訊,彷彿人間蒸發一般,忌妒的鍾秀懷疑和Ben脫不了干係,兼以自認為證據確鑿,一時怒火攻心。至於海美到底怎麼了,就留待觀影者自行想像。整部電影也以鍾秀和海美為代表,觸及了這一代年輕人面對經濟困難的窘境,對未來茫然無措的樣貌。
以此故事為基底,劇中人物時常將『存在』與『消失』掛在嘴邊,再加上導演場景的安排,你無法忽略導演在這部電影醞釀關於『存在』的核心。看得到是存在,看不到就不是嗎?前半段以海美的房間為主軸,從真實存在卻永遠看不到的貓起手,途經海美雖然已出國去,但房間內尚存有海美的物品,海美的味道,撩起鍾秀的性慾。這些證實存在的實體是否就如同Ben所言放一把火將溫室這樣的實體燒毀就不再存在呢?一如鍾秀的母親離家,父親一把火將母親所遺留的物品燒個精光一般。但母親卻在父親遭逢牢獄之災後,因為債務再度出現。
於是Ben每二個月進行一次的宣洩出口:燒溫室的惡趣味,對鍾秀來說,應有一番不同的解讀,特別是Ben說即將下手的目標就在居住地附近,鍾秀卻遍尋不著時的困窘,其實便是個徵兆。『存在』是否為信者恆信,不信者就沒有這回事呢?延伸到海美的家人完全記不得海美小時候曾經掉入古井裡,但鍾秀與他媽媽竟然還記得這件事!呼應鍾秀自己依然相信母親的存在。惟令人錯愕的卻是因為父親留下的債務證實自己的念頭,因而多少堆加了因著父親脾氣倔強而招禍至自己的怒氣。導演以最低限度去說著父親的角色,卻扮演承先啟後的關鍵。
男主角對故事裡兩個女性角色(海美與母親)的喜愛,或許是他依存在這世界上的強大意義,只是兩者都在形式上,帶點實質面地,被其他兩位男性剝奪。此外,Ben雖無所事事,卻能愜意地享受生活,加上海美對Ben的憧憬,本就遭鍾秀妒忌,更何況原本看不到的貓以及海美物品竟出現在Ben的轄屬範圍內。另外,Ben的燒溫室行為或許是既富有又居核心地位的人對貧窮又邊緣的人們的睥睨,影射Ben的聚會裡總有個講述國外軼事的女性,有種被消費的氛圍......雖說是捕風捉影,沒有確切證據,但導演因此在鍾秀心中豢養了一隻逐漸長大的猛獸。
有一幕教堂的場景,乍看之下有點突兀,可能是個過場,連結焚燒的壁畫到下個場景,實則饒富興味地牽扯到宗教裡一直在討論的存在議題:人該往哪裡去呢?於是最後一幕妝點殉教者的壯烈,其實不正充足地說明了鍾秀這樣一個處境的年輕人,更有甚者,擴及到這一輩的所有年輕人,經歷了許多失去存在價值的景況,而對人生該何去何從的分外徬徨,確實曾經因為誰或甚麼,如影片中的海美之於鍾秀,點燃了希望,但很多時候就像晚霞一樣僅留下片刻精彩。電影瀰漫著孤單及哀傷,並持續將生存的意義透過角色反詰觀影者,後座力強大。
2018年7月1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817]万引き家族-小偷家族:血不一定濃於水
平素的家庭風景,儘管家徒四壁,好行小奸小惡,但透過導演之手,自適恬淡,歡笑和樂的生活躍然片段間,關係緊密得像條怎麼解也解不開的結,就連沒有血緣關係的小女孩也能怡然自得。只是越深入了解這個家庭後,小女孩彷彿就像是關鍵的解結工具、手勢或甚麼的,羈絆竟散落成毫不相干的個體,令人驚訝萬分,挑戰家庭價值,但也不意外地不過想成為某人的重要他人罷了。同時也在敘事過程中,挖掘出富足的日本底下,不為人知的殘破不堪。這是小偷家族。
開門見山地以父子為首,描繪這個家庭的軟肋,然後像是外出『工作』回家般,鏡頭跟拍一窺這個家庭的樣貌,為貧困的典型,數人生活在狹小的空間裡,雖有人賺錢,但顯然只是跟花錢速度賽跑,勉強維持最低生活限度。除此之外,跟少有爭吵的一般家庭沒什麼兩樣,以飯桌上的風景象徵,彷彿視經濟壓力如浮雲,和樂融融,享受著家庭生活,最重要的是人還活著,就彼此照應,而非自顧自的,拋棄他人不管,這份體貼的心意以不顧一切地收養被遺忘在門外,孤獨不知所措的小女孩的場景為最好的說明。
只是小女孩好像一個帶領觀者更深入了解這個家庭的嚮導,在日常的瑣碎中,漸漸發現所謂這家子間彼此的關聯,只是每次的解構反而更凸顯出這一家人感情的深厚,映襯出以小女孩『真正』的家人對小女孩的態度為首,家庭價值蕩然無存的現象,驚訝之餘,亦揭示多元成家的高可行性。此外,個人生活的狀態也毫不留情地揪出社會的瘡疤,不是結痂覆蓋就不再存在,而是一經摳弄,就又血流成河的慘狀,包含父母親工作上的問題,網路世代的寂寞芳心,老年人口過多沒人照顧的窘境......
原來同是天涯淪落人,不受尊重或被拋棄的諸君,聚集一起舔拭著隱而不見的傷口,可能因此有了同理心,所以試圖拯救同路人,就變成今天如此了。這樣的念頭,從老一輩深植入年輕一代的想法中,真如一般家庭,父母的作為潛移默化子女的家庭教養定律。因此姐姐和客人之間產生了共鳴的默契,而弟弟,從本來與一般人無異地擔心自己失寵而帶點抗拒新成員的加入,到最後帶著新成員過著屬於它們的生活,並秉持著『家訓』,拯救他人,即便犧牲自己。互文當年爸爸如何將弟弟救出一般,也互文當年爸爸與媽媽如何在一起。
其實父親一直希望兒子叫他一聲『爸爸』就是個關係上的提示,正如同希望哥哥把新成員真心當妹妹一樣的彆扭的心情,可能沒有覺知是因為一般家庭偶會如此,但從另一個層面來看,不也只是想確認自己是否為對方的重要關係者罷了,尋覓自己為何來到此世界上的存在價值而已。惟答案為何,其實這家人皆清楚得很,並非警察對奶奶提及的拋棄,就算是一般家庭,大概也會是老的犧牲自己,替小的著想居多吧!?就像最後媽媽決定告訴兒子的身世一樣。
這樣看來,與家人和與他人的關係在一些狀況下,如同故事裡的這些家庭成員一般,其實僅有一線之隔,相當微妙,人不也常常把非血緣的他人因為工作,因為學習等等緣故而將一家人掛在嘴邊嗎?一旦真的有其理由這樣做了,反倒又不被社會所待定,提出更多家人的定義去反駁,而分崩離析,正像故事的結局。主事者看不到的是一起擠在狹小屋子裡生活的吉光片羽,將會永存在這些人的心中,就像真正的一家人,對比被拆散後的生活環境,雖合乎常理許多,卻也孤單許多,昭然若揭。
開門見山地以父子為首,描繪這個家庭的軟肋,然後像是外出『工作』回家般,鏡頭跟拍一窺這個家庭的樣貌,為貧困的典型,數人生活在狹小的空間裡,雖有人賺錢,但顯然只是跟花錢速度賽跑,勉強維持最低生活限度。除此之外,跟少有爭吵的一般家庭沒什麼兩樣,以飯桌上的風景象徵,彷彿視經濟壓力如浮雲,和樂融融,享受著家庭生活,最重要的是人還活著,就彼此照應,而非自顧自的,拋棄他人不管,這份體貼的心意以不顧一切地收養被遺忘在門外,孤獨不知所措的小女孩的場景為最好的說明。
只是小女孩好像一個帶領觀者更深入了解這個家庭的嚮導,在日常的瑣碎中,漸漸發現所謂這家子間彼此的關聯,只是每次的解構反而更凸顯出這一家人感情的深厚,映襯出以小女孩『真正』的家人對小女孩的態度為首,家庭價值蕩然無存的現象,驚訝之餘,亦揭示多元成家的高可行性。此外,個人生活的狀態也毫不留情地揪出社會的瘡疤,不是結痂覆蓋就不再存在,而是一經摳弄,就又血流成河的慘狀,包含父母親工作上的問題,網路世代的寂寞芳心,老年人口過多沒人照顧的窘境......
原來同是天涯淪落人,不受尊重或被拋棄的諸君,聚集一起舔拭著隱而不見的傷口,可能因此有了同理心,所以試圖拯救同路人,就變成今天如此了。這樣的念頭,從老一輩深植入年輕一代的想法中,真如一般家庭,父母的作為潛移默化子女的家庭教養定律。因此姐姐和客人之間產生了共鳴的默契,而弟弟,從本來與一般人無異地擔心自己失寵而帶點抗拒新成員的加入,到最後帶著新成員過著屬於它們的生活,並秉持著『家訓』,拯救他人,即便犧牲自己。互文當年爸爸如何將弟弟救出一般,也互文當年爸爸與媽媽如何在一起。
其實父親一直希望兒子叫他一聲『爸爸』就是個關係上的提示,正如同希望哥哥把新成員真心當妹妹一樣的彆扭的心情,可能沒有覺知是因為一般家庭偶會如此,但從另一個層面來看,不也只是想確認自己是否為對方的重要關係者罷了,尋覓自己為何來到此世界上的存在價值而已。惟答案為何,其實這家人皆清楚得很,並非警察對奶奶提及的拋棄,就算是一般家庭,大概也會是老的犧牲自己,替小的著想居多吧!?就像最後媽媽決定告訴兒子的身世一樣。
這樣看來,與家人和與他人的關係在一些狀況下,如同故事裡的這些家庭成員一般,其實僅有一線之隔,相當微妙,人不也常常把非血緣的他人因為工作,因為學習等等緣故而將一家人掛在嘴邊嗎?一旦真的有其理由這樣做了,反倒又不被社會所待定,提出更多家人的定義去反駁,而分崩離析,正像故事的結局。主事者看不到的是一起擠在狹小屋子裡生活的吉光片羽,將會永存在這些人的心中,就像真正的一家人,對比被拆散後的生活環境,雖合乎常理許多,卻也孤單許多,昭然若揭。
2018年6月24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816]Jeune Femme-沒人愛小姐:要仆街幾次才能站穩
人要經過幾次挫折,才會痛改前非或改變自己呢?可能兩根手指頭都數不完吧!?或永遠保持原樣,不斷地歷史重演也未可知。這部電影是關於Paula被年上男友單方面分手後,遭遇人生最低潮的故事,儘管是她人生的一個小段落,但在短短幾天的經歷裡,莫名有感未來Paula仍將重複類似的生活情節,縱然會有些許變化,但『幡然醒悟』這種事情似乎不會發生在人的身上,這也是我們無法像勵志故事一般,轉個身就能簡單地抓住成功,而是不停地在錯誤裡泅泳著,以期某天能順利上岸,於是這部魯蛇電影反倒更能看透人生。這是沒人愛小姐。
這是個成長的故事,儘管電影語言不用字卡呈現,但導演大致用兩場像是對攝影機說話,其實是與他人對談的鏡頭,替這個故事分了章節,是謂改變的頓點,縱使兩場景比起來,Paula仍然有點浮誇,受訪讓此人物的個性一覽無遺,但卻可看出差異,外放瘋狂與作樣討好,不顧一切,為了走出醫院尋回舊愛對比內在控制,為了走入社會生存下去。
雖然故事背景是架空的,但導演迅速讓觀者進入狀況,了解到主人翁此刻處於被同居多年的男友甩掉的窘境,在醫院的歇斯底里,心理素質低落也就不難理解,不過故事核心並非著墨於主人翁與男友的情愛糾葛,反而對焦在Paula被拋棄後的各種踢鐵板,無怪乎中文片名取作沒人愛,同時也可預測過去的Paula可能還沒出社會就被前男友包養直到現在,因此似乎無丁點謀生能力,顛沛流離著。
觀影過程中會不斷地感嘆女人還是要靠自己,別被愛情蒙蔽了雙眼,失去自我可以獨立的能力。你看看Paula依然對著地下鐵站前男友的展覽海報流連忘返,睹名思人;你看看Paula潛意識裡不斷地在尋找下一個可以依附的對象......Paula還是有努力地想讓自己存活,但天真,沒被社會淬礪過的經歷與個性,讓他屢屢碰壁,但編導卻從居家保母的工作著手,讓議題呼之欲出,以母親對女兒的態度反襯Paula對小女孩的貼近心意。
這一段內容於我而言,有幾層涵義。其一是Paula仍像個小孩子般尚未長大,對照她在求職場合的表現,像一塊從未經過雕琢的璞玉,因而她才能以自己的方式迅速與孩子打成一片,反觀遵照女孩母親的要求,反而不得其門而入;其二為母親對女兒的保護,回應Paula的母女關係,並對應警衛辛勤照顧自己女兒的場景意象,似乎有讓她豁然開朗些甚麼;其三女孩被限制的意象互文自己依附在前男友的情況,後來Paula打開女孩的心或許給了她些啟發......
矛盾的衝突是為什麼人生一定要照著俗世的步調走著,但不那麼做,卻又難以獲得渴求的認同或看到的世界僅是同一片天空。縱然不像Paula這樣有點邊緣化的人物,但大家有時候可能也會深刻體會人生好難的掙扎吧!?或許當可以依附的人又回來示好時或較容易行走的岔路又出現時,再跟上去是最簡單的。
因而儘管Paula在短短的故事時間軸中迅速地經歷逼迫自己長大又被打回原形又突然醒悟的狀態,頗符合主角個性,一如編導所刻劃,以一貫之,但其實放長一輩子,每個人又何嘗不是在前進倒退中逡巡呢?小小篇幅的電影竟有著點解人生的魔力!所以Paula雖在剛踏入前男友懷抱半步時,覺醒抽離(畢竟遭遇困苦時,前男友都只聞其聲,直到自己難以忘懷時才現身苦苦追回),並準備辭掉保母工作,但關窗之後,會不會又是另一段跌跌撞撞的旅程呢?!
這是個成長的故事,儘管電影語言不用字卡呈現,但導演大致用兩場像是對攝影機說話,其實是與他人對談的鏡頭,替這個故事分了章節,是謂改變的頓點,縱使兩場景比起來,Paula仍然有點浮誇,受訪讓此人物的個性一覽無遺,但卻可看出差異,外放瘋狂與作樣討好,不顧一切,為了走出醫院尋回舊愛對比內在控制,為了走入社會生存下去。
雖然故事背景是架空的,但導演迅速讓觀者進入狀況,了解到主人翁此刻處於被同居多年的男友甩掉的窘境,在醫院的歇斯底里,心理素質低落也就不難理解,不過故事核心並非著墨於主人翁與男友的情愛糾葛,反而對焦在Paula被拋棄後的各種踢鐵板,無怪乎中文片名取作沒人愛,同時也可預測過去的Paula可能還沒出社會就被前男友包養直到現在,因此似乎無丁點謀生能力,顛沛流離著。
觀影過程中會不斷地感嘆女人還是要靠自己,別被愛情蒙蔽了雙眼,失去自我可以獨立的能力。你看看Paula依然對著地下鐵站前男友的展覽海報流連忘返,睹名思人;你看看Paula潛意識裡不斷地在尋找下一個可以依附的對象......Paula還是有努力地想讓自己存活,但天真,沒被社會淬礪過的經歷與個性,讓他屢屢碰壁,但編導卻從居家保母的工作著手,讓議題呼之欲出,以母親對女兒的態度反襯Paula對小女孩的貼近心意。
這一段內容於我而言,有幾層涵義。其一是Paula仍像個小孩子般尚未長大,對照她在求職場合的表現,像一塊從未經過雕琢的璞玉,因而她才能以自己的方式迅速與孩子打成一片,反觀遵照女孩母親的要求,反而不得其門而入;其二為母親對女兒的保護,回應Paula的母女關係,並對應警衛辛勤照顧自己女兒的場景意象,似乎有讓她豁然開朗些甚麼;其三女孩被限制的意象互文自己依附在前男友的情況,後來Paula打開女孩的心或許給了她些啟發......
矛盾的衝突是為什麼人生一定要照著俗世的步調走著,但不那麼做,卻又難以獲得渴求的認同或看到的世界僅是同一片天空。縱然不像Paula這樣有點邊緣化的人物,但大家有時候可能也會深刻體會人生好難的掙扎吧!?或許當可以依附的人又回來示好時或較容易行走的岔路又出現時,再跟上去是最簡單的。
因而儘管Paula在短短的故事時間軸中迅速地經歷逼迫自己長大又被打回原形又突然醒悟的狀態,頗符合主角個性,一如編導所刻劃,以一貫之,但其實放長一輩子,每個人又何嘗不是在前進倒退中逡巡呢?小小篇幅的電影竟有著點解人生的魔力!所以Paula雖在剛踏入前男友懷抱半步時,覺醒抽離(畢竟遭遇困苦時,前男友都只聞其聲,直到自己難以忘懷時才現身苦苦追回),並準備辭掉保母工作,但關窗之後,會不會又是另一段跌跌撞撞的旅程呢?!
2018年6月3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815]Isle of Dogs-犬之島:單純。初心
維持導演Wes Anderson的敘事節奏及畫面美學,明快地描繪著掌握大權的愛貓人士陰謀策畫將狗狗消滅殆盡的故事。具有嘲諷政治黑暗的意味,不過小男孩對寵物的熱愛,執念尋回自己守衛犬的心意,及利用狗狗的特性、人狗之間的默契所編寫的趣味幽默,讓這部電影的調性輕鬆許多,況且電影裡的正方簡單一直線地便降伏反派,雖讓劇本顯得單薄,但對我來說,故事以一貫之的童趣,尚帶點喚回初心的概念。這是犬之島。
選擇日本,一個非英語系的國家為背景來述說這個故事,我想一方面有其美術創作的考量,即將導演個人的影像風格,包含主角置中及色系色塊的使用...等,和日本文化美學的底蘊鎔鑄成新的藝術作品。另外也有將劇本納入政治因素的考量,呼應編導在故事順序的安排,君不見小林政府對外宣稱將全市的狗驅逐到垃圾島的理由,因傳染病之故顯得合情合理,也順勢昭告對手科學黨尚未研究出解藥的事實,儘管就差一步,『反對』頓失強而有力的立場,這些宣傳有著英語翻譯,眾所周知,為掌權者的優勢。
至於檯面下的舉動,還有反對黨的進度,民眾的想法,本部電影以阿中為首,在日文有些故意不翻譯的狀態下,便成了隱瞞的事實,暗諷那些高明的政治操弄,將不堪的陰謀隻手遮天。直到後段,非得藉由駭客及外國留學生的角色,真相才能昭然若揭,這讓人想到一些國家的政治迫害同樣地須透過駐當地外國人的長驅直入並秘密輸出,問題才能浮上檯面,獲得國際重視,如韓國的光州事件云云。此故事裡也因這些人物的介入,有了翻譯才了解實情,只是苦了日本人及聽得懂日文的觀影者,但至少形式上成功地影射政治的黑暗。
看似調性沉重,但主人翁阿中年齡上的設定,以及狗狗雖然在垃圾島上生存夠久而趨向野性,但家犬習性依然存留在血液當中的刻劃,外加掌握住各式狗狗的個性,反而讓汙穢的垃圾島及骯髒油膩的犬隻也能萌得可愛,兼以融入定格動畫的特色,敘事節奏乾淨俐落,不拖泥帶水,與編寫入人犬,犬犬互動的日本漫才文化特色水乳交融,發展出喜劇調性,幽默風趣,字字珠璣,在環境這麼糟糕,處遇如此困窘之時,仍能保持童心的樂天,實屬可貴,反倒具有衝突的美感與趣味,其中更提煉出狗狗對於人的不離不棄及日久生情。
話說回來,一開始阿中其實也單純只是想找回愛犬,誰料到陰錯陽差之下,發現小林政府的陰謀,但或許就是這份純粹及愛狗之心,外加反對團體的協助及推波助瀾,才得以反抗成功。這份心意應該在後來關鍵的對抗場景里也深深影響小林市長,儘管反派似乎被降伏得太容易,劇本不夠厚實容易被詬病,但小林市長改變決策前的回憶閃現,或許象徵著想起過去上任的初心及單純的美好,對照如今被周圍邪惡力量的洗腦。這樣看來,這部動畫還是偏向兒童多些,反派未有太多城府,於是正方討伐的過程相對簡單,重點是故事洋溢著詼諧可愛。
尚喜歡故事安排的歷史借鏡,除了頭尾呼應的一體感外,傳說躍然於當今時空,互通聲氣,過去的砍頭呼應如今的下台開除,其日文用語裡也用「首」來表示,還有那對時代慨然的俳句創作。此外,編導在情感的小細節安排也別有用心,不灑狗血,而是簡單的付出與回饋之間,還有彼此的尊重體諒中,便能直搗觀者的心,一如人狗之間的感情,就算後來形成笑點,但也未沖淡其中的濃烈。整部電影因而有種就算他人再怎麼陷害誆騙,但彼此的情感若真心純粹,世界依然能撥亂反正,充滿希望。
選擇日本,一個非英語系的國家為背景來述說這個故事,我想一方面有其美術創作的考量,即將導演個人的影像風格,包含主角置中及色系色塊的使用...等,和日本文化美學的底蘊鎔鑄成新的藝術作品。另外也有將劇本納入政治因素的考量,呼應編導在故事順序的安排,君不見小林政府對外宣稱將全市的狗驅逐到垃圾島的理由,因傳染病之故顯得合情合理,也順勢昭告對手科學黨尚未研究出解藥的事實,儘管就差一步,『反對』頓失強而有力的立場,這些宣傳有著英語翻譯,眾所周知,為掌權者的優勢。
至於檯面下的舉動,還有反對黨的進度,民眾的想法,本部電影以阿中為首,在日文有些故意不翻譯的狀態下,便成了隱瞞的事實,暗諷那些高明的政治操弄,將不堪的陰謀隻手遮天。直到後段,非得藉由駭客及外國留學生的角色,真相才能昭然若揭,這讓人想到一些國家的政治迫害同樣地須透過駐當地外國人的長驅直入並秘密輸出,問題才能浮上檯面,獲得國際重視,如韓國的光州事件云云。此故事裡也因這些人物的介入,有了翻譯才了解實情,只是苦了日本人及聽得懂日文的觀影者,但至少形式上成功地影射政治的黑暗。
看似調性沉重,但主人翁阿中年齡上的設定,以及狗狗雖然在垃圾島上生存夠久而趨向野性,但家犬習性依然存留在血液當中的刻劃,外加掌握住各式狗狗的個性,反而讓汙穢的垃圾島及骯髒油膩的犬隻也能萌得可愛,兼以融入定格動畫的特色,敘事節奏乾淨俐落,不拖泥帶水,與編寫入人犬,犬犬互動的日本漫才文化特色水乳交融,發展出喜劇調性,幽默風趣,字字珠璣,在環境這麼糟糕,處遇如此困窘之時,仍能保持童心的樂天,實屬可貴,反倒具有衝突的美感與趣味,其中更提煉出狗狗對於人的不離不棄及日久生情。
話說回來,一開始阿中其實也單純只是想找回愛犬,誰料到陰錯陽差之下,發現小林政府的陰謀,但或許就是這份純粹及愛狗之心,外加反對團體的協助及推波助瀾,才得以反抗成功。這份心意應該在後來關鍵的對抗場景里也深深影響小林市長,儘管反派似乎被降伏得太容易,劇本不夠厚實容易被詬病,但小林市長改變決策前的回憶閃現,或許象徵著想起過去上任的初心及單純的美好,對照如今被周圍邪惡力量的洗腦。這樣看來,這部動畫還是偏向兒童多些,反派未有太多城府,於是正方討伐的過程相對簡單,重點是故事洋溢著詼諧可愛。
尚喜歡故事安排的歷史借鏡,除了頭尾呼應的一體感外,傳說躍然於當今時空,互通聲氣,過去的砍頭呼應如今的下台開除,其日文用語裡也用「首」來表示,還有那對時代慨然的俳句創作。此外,編導在情感的小細節安排也別有用心,不灑狗血,而是簡單的付出與回饋之間,還有彼此的尊重體諒中,便能直搗觀者的心,一如人狗之間的感情,就算後來形成笑點,但也未沖淡其中的濃烈。整部電影因而有種就算他人再怎麼陷害誆騙,但彼此的情感若真心純粹,世界依然能撥亂反正,充滿希望。
2018年5月20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814]Tully-厭世媽咪日記:為母則強但偶爾也要放過自己
在母親節的檔期上映這部電影真是應景。很多時候我們看不到母親辛苦的樣子,孩子只看到媽媽盡力養育我們,給予溫飽,丈夫只看到妻子將這個家打點得好好的,給自己個無憂慮的空間在外打拼。一旦成為母親,便竭盡一生為家人付出,無怨無悔,不過這部電影提醒著全天下的媽媽們,不管妳再厲害,還是適時地放過自己,或許才能持續維持『母親』這項工作的品質或是不會過勞,失去自己,而丈夫們也別理所當然地覺得妻子很強,包山包海,簡單的問候及分擔都可給女人們很大的助益。這是厭世媽咪日記。
由於編劇設定爸爸最近的工作需要衝刺以獲得升遷機會,因此孩子的養育及家務事的重擔全部壓在Marlo身上,且第三個孩子才出生,身體狀況還沒恢復又屋漏偏逢連夜雨地老二在學校一直有狀況,宇宙裡身為母親最災難最巔峰的時期,Marlo確確實實,真真切切地遇到了!諸位觀影的地方媽媽可能在幾個段落特別有感,也難以忽略疊加在一塊時的慘烈,畢竟分外真實,此時內心應該會發出不平之鳴,全天下的另一半這會兒是死到哪去了!?為什麼沒能主動發現媽媽已走在懸崖邊呢?
但也難以全部都降責在爸爸身上,畢竟工作的關係,兼以男人的遲鈍,心思不夠細膩到覺察得來,況且爸爸也沒嫌棄身材走鐘的媽媽,依然擁抱著她。妯娌的遊刃有餘成了對比,順帶介紹了夜間保姆的職業,雖後來Marlo勉為其難地接受這項服務,但整個神清氣爽不少,編導及演員在此做出明顯的層次,映襯著之前的亂七八糟,畫面於是變得明亮起來,抑鬱苦悶轉變成開朗鮮活,似乎告訴媽媽們有時候還是要暫時放下母親的角色,回歸只為自己的女人角色,或許才能更有元氣面對令人煩躁的困窘。
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Marlo的分離焦慮也不難理解,不過編導顯然沒有就此滿足,於是在文本上再做轉折。個人覺得高明之處在於此翻轉其實有跡可尋但難以查覺,彷彿是平行時空裡的同個人但不同性格一般,直到最後,Marlo的人設才能完整。是個覺得母親在小孩的成長過程裡必須扮演關鍵角色,因而小孩不假他人之手,當了母親之後,為了家庭過往皆可拋的類型,看倌不見年輕時的好友驚鴻一瞥,好久不見,直說Marlo變了;嫁給現在的丈夫,帶點為他走入家庭的意味,是她的夢想;對於夜間保姆的進駐始終曖昧,有所抗拒,是自我意識,也有點聽從丈夫的想法……
諾貝爾獎得主William Golding說過一段精彩的話:「女人遠比男人優秀,無論你給一個女人什麼,你都會得到更多回報。你給她一個精子,她給你一個孩子;你給她一個房子,她給你一個家;你給她一堆食材,她給你一頓美餐;你給她一個微笑,她會給你整顆心。」看來Marlo一旦決意徹底執行好媽咪的形象,就變得超級神力,是為母則強的最佳代言人,畢竟烤隻雞也像呼吸般簡單便是預示。唯從容是自己能換個角度去看待,而不是同個方向去進逼,適時地放下,就像新學校的老師初次遇見二兒子爆走,採取不一樣的作為一般,才能長長久久,而孩子就在養育的過程中不知覺間長大。
電影的收尾其實也是個提醒,提醒我們需在現在的自己和過去的自己間取得平衡。有了孩子的確有身份轉變的衝擊,尤其是母親的部份,正式地和過去的部份道別才能裝載得下新角色而不會混淆,當然父親的部份也是,揮別需要被照顧的幼稚自我,而是能更主動貼心地看看太太的狀況,非沒事沒關係就可以略過的,稍微伸出援手,就算幾分鐘也對媽媽來說相當寶貴阿!
2018年5月13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813]Jusqu’à la Garde-家戰:家務事難斷
導演切換視角流暢,從原本未知者的法官,試圖在判斷裁決上力求公正不偏頗的角度,漸漸轉變成身陷其中的被害者,無時無刻都得處在高壓狀態下的角度,來看這場監護權爭奪的故事,延伸出家暴高風險家庭之斷定及保護的議題。儘管未做任何批判,但就結果論而言,確實可促使從事相關工作者的反思,乃至喚起一般人的注意;即使無想法,敘事手法倒也帶給觀者懸疑驚悚類型電影的娛樂。這是家戰。
編導完全架空這個故事裡的家庭會走到如今這個地步的原因,因此觀者彷彿是電影裡裁決這件家務事的法官,試圖透過雙方與小孩的證詞來拼湊出導致離婚要搶監護權的實情。或許會和法官一樣,由於沒有直接的證據,且證詞太過偏頗,因而有點懷疑真實性,況且有時候管教和暴力僅有一線之間,拿捏方式與孩子個性還有完整的雙親照料等種種考量讓家事法庭有時候就是一道模稜兩可的難解習題。
導演安排判決後,僅描繪父親行使權利與兒子的互動,讓觀者再去觀察蒐集資訊還原這家子原本同住的樣貌,神似推理劇一般,將真相一片片拼起。現在看到的是如此,但幾分鐘後的劇情可能會讓你質疑剛才的景象,但真真切切地將線索藏在細節裡,如父母親雙方家人的反應等等,點滴累加,包含部分自尊受損所產生的不滿情緒,然後逐步地明朗,惡人終於露出他的青面獠牙。畢竟人總在審判之前藏匿自己的錯誤,偽道貌岸然,不真正打從心底改變,牛牽到北京還是牛。
於是風格也從家庭關係的羅生門,到底誰對誰錯,漸次產生質變,點滴轉移成驚悚電影。雖然大部分故事是在說父子離婚調解後的相處,不過巧妙地選用兒子的視角來看待父親的舉動,充分地呈現孩子籠罩在破碎家庭裡的陰影,逃脫不了,其中的謊言便是一證,我們非得到最後才發現這出自一個善意,也非得到最後才察覺孩子在哪裡才活得自在。另一方面,我們也到最後一場戲的激烈,才知道孩子因處在防衛機制底而板著臉孔,深怕一不小心就受害或禍延其他家人。光從搜尋孩子真正住的地方的那場戲便可佐證,起伏的情緒如雲霄飛車般驚心動迫。
壓力累積至最後兩場戲,更是如履薄冰。倒數第二場戲,室內室外,知情者不知情者是個強烈的對比,歡樂無憂無慮與衝突一觸即發,僅一門之隔。歌曲的節奏變化本應是門內的慶生會邁入高潮的默契,倒也對應門外的紛爭於無形,從緩慢地小心翼翼到快速地激情豁出,幸賴朋友的力挺及眾多友人的無形守護,但這不過是最後一場戲登時形成恐怖電影的前奏曲,同樣一門之隔,此次卻破門而入,驚險萬分。也是,就像鬼魅般如影隨形的壓力,終在最後爆炸,這向來不都是恐怖電影的套路嗎?還好有多管閒事的鄰居,警方才能及時抵達現場。
或許打從一開始法官應該相信孩子證詞的,這麼害怕父親其來有自,只是有太多的可能性影響判斷,在有先備前事前,我們都只看到表面現象,有時候就因此做出了錯誤的判斷,於是這部電影在在提醒從事家庭相關工作者得小心評估,即使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但至少避免置受害者於危險境地;同時最後鄰居的報案讓我想到之前政府拍的防範家庭事件的宣導短片,三不五時關懷身邊的人,或許可防止憾事發生也說不定阿!
編導完全架空這個故事裡的家庭會走到如今這個地步的原因,因此觀者彷彿是電影裡裁決這件家務事的法官,試圖透過雙方與小孩的證詞來拼湊出導致離婚要搶監護權的實情。或許會和法官一樣,由於沒有直接的證據,且證詞太過偏頗,因而有點懷疑真實性,況且有時候管教和暴力僅有一線之間,拿捏方式與孩子個性還有完整的雙親照料等種種考量讓家事法庭有時候就是一道模稜兩可的難解習題。
導演安排判決後,僅描繪父親行使權利與兒子的互動,讓觀者再去觀察蒐集資訊還原這家子原本同住的樣貌,神似推理劇一般,將真相一片片拼起。現在看到的是如此,但幾分鐘後的劇情可能會讓你質疑剛才的景象,但真真切切地將線索藏在細節裡,如父母親雙方家人的反應等等,點滴累加,包含部分自尊受損所產生的不滿情緒,然後逐步地明朗,惡人終於露出他的青面獠牙。畢竟人總在審判之前藏匿自己的錯誤,偽道貌岸然,不真正打從心底改變,牛牽到北京還是牛。
於是風格也從家庭關係的羅生門,到底誰對誰錯,漸次產生質變,點滴轉移成驚悚電影。雖然大部分故事是在說父子離婚調解後的相處,不過巧妙地選用兒子的視角來看待父親的舉動,充分地呈現孩子籠罩在破碎家庭裡的陰影,逃脫不了,其中的謊言便是一證,我們非得到最後才發現這出自一個善意,也非得到最後才察覺孩子在哪裡才活得自在。另一方面,我們也到最後一場戲的激烈,才知道孩子因處在防衛機制底而板著臉孔,深怕一不小心就受害或禍延其他家人。光從搜尋孩子真正住的地方的那場戲便可佐證,起伏的情緒如雲霄飛車般驚心動迫。
壓力累積至最後兩場戲,更是如履薄冰。倒數第二場戲,室內室外,知情者不知情者是個強烈的對比,歡樂無憂無慮與衝突一觸即發,僅一門之隔。歌曲的節奏變化本應是門內的慶生會邁入高潮的默契,倒也對應門外的紛爭於無形,從緩慢地小心翼翼到快速地激情豁出,幸賴朋友的力挺及眾多友人的無形守護,但這不過是最後一場戲登時形成恐怖電影的前奏曲,同樣一門之隔,此次卻破門而入,驚險萬分。也是,就像鬼魅般如影隨形的壓力,終在最後爆炸,這向來不都是恐怖電影的套路嗎?還好有多管閒事的鄰居,警方才能及時抵達現場。
或許打從一開始法官應該相信孩子證詞的,這麼害怕父親其來有自,只是有太多的可能性影響判斷,在有先備前事前,我們都只看到表面現象,有時候就因此做出了錯誤的判斷,於是這部電影在在提醒從事家庭相關工作者得小心評估,即使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但至少避免置受害者於危險境地;同時最後鄰居的報案讓我想到之前政府拍的防範家庭事件的宣導短片,三不五時關懷身邊的人,或許可防止憾事發生也說不定阿!
2018年4月16日 星期一
[觀影筆記1812]God's Own Country-春光之境:鄉下男孩成長記
當然還是個愛情故事,不免俗套地相戀,背叛,和解的公式,但Johnny在愛情路上的轉變,對應自身面對困境的改弦易轍,儼然也是個成長故事,你可以說是愛情的力量,但Gheorghe對身份的安然自適及自尊驕傲,還有工作的專業,一方面偷渡了對移工的敬重,絕大部分則潛移默化了Johnny。很多時候並非環境限制了你,而是心態將你綁架而已,人生如此,愛情更是。電影拍起來簡單,內斂又自制,卻藉著場景的互文,豐富且深刻。這是春光之境。
之所以被譽為英國版《斷背山》,起自這部電影有著同樣的農場背景譜下男同志戀曲,相似的睹物思人場景還有身份問題及封閉的環境,不過這部電影更藉後者延伸,看起來未着墨太多於社會對戀情的阻撓,實則透過男主角Johnny的困獸之鬥隱諱地指涉;Gheorghe移工身份則帶出苦戀的另一層次,縱然僅點到為止。連Gheorghe離開Johnny去的農場名,驚鴻一瞥還以為是Brokeback,但其實是毫不相干的Bracken。
無論是否存在這些背景,愛情電影裡必備的三幕劇一樣也沒少,只是面對這些景況,Johnny在情感,甚至個人心態上亦有相當的成長,因此它也在講成長。或說成長與愛情的成熟度本就互通聲氣,惟同志的情慾本來就更難跨出一步,又在約克郡上應是不能說的秘密。導演透過Johnny厭煩家裡所有的一切以及嘲諷彷彿一事無成而回鄉的年輕人來偽裝羨慕的起手暗渡陳倉,皆有被迫留下與壓抑過久的沉悶陰鬱,不只是自身生涯規劃,更涵蓋性向,一如本部電影蕭瑟的色調。
所以Johnny對什麼都不上心,愛情也僅是慾望的遊戲,直到Gheorghe出現,才讓這寒冷的冬夜似乎亮起春天的曙光。Gheorghe的移工設定讓故事多了點醍醐味,Johnny一開始的歧視暗指這個小鎮排擠少數族群,並推及整個社會對移工的想法,但從許多場景不斷將Gheorghe工作的細膩度擺出來看,兼以對貶抑為吉普賽人的言詞肢體抗議的狀態,呈現Gheorghe相當認同自己的原生,驕傲自己的能力,對比出Johnny自以為被困在約克郡這個沒啥活水的地方,而百無聊賴的樣子。
愛情應是這麼開始的,一個被迫遠走他鄉,一個被迫留在原地,那種孤寂感殊途同歸,兩人在荒野的獨處,彼此依賴也就天雷勾動地火,並藉著一場背景的Gheorghe裸身擦澡,前景的Johnny心猿意馬加速情慾的流動,很是高明。Johnny因為愛情,生活有了支持的力量,加上Gheorghe的影響,對於農場的工作漸漸得心應手,在家的角色也慢慢改變,不再只是一隻飛不出去而憤怒的斷翅鳥。只是好景不常,父親病情的突發惡化,Gheorghe的身分問題再度浮上檯面,接踵而至的壓力喚醒Johnny本因為愛情的順利而掩蓋的內心恐懼,結果前功盡棄,再度成為中二的小毛頭心態。
但這其實都回歸到自己是以甚麼心態來面對困境。儘管冬天很是晦澀,燦爛的春天必緊接著到來;儘管是危機也可能是轉機。這部電影在愛情戲碼上走大和解的路線,卻添加了成長的風味:若自己真有所求,就不會坐以待斃;若真心在乎,就能力排紛擾。無論是身分還是環境,將自己困住的都是自己,另闢蹊徑地走出去,看到的風景就會不同,且看一介外地人Gheorghe帶著本地人Johnny察覺鄉下地方也有令人拋諸腦後的絕世美景,於霧茫茫的陰霾中顯露春光。那一場戲是個重要轉折,是預示,亦是象徵,無論是人生的引導還是真愛的淬礪。
之所以被譽為英國版《斷背山》,起自這部電影有著同樣的農場背景譜下男同志戀曲,相似的睹物思人場景還有身份問題及封閉的環境,不過這部電影更藉後者延伸,看起來未着墨太多於社會對戀情的阻撓,實則透過男主角Johnny的困獸之鬥隱諱地指涉;Gheorghe移工身份則帶出苦戀的另一層次,縱然僅點到為止。連Gheorghe離開Johnny去的農場名,驚鴻一瞥還以為是Brokeback,但其實是毫不相干的Bracken。
無論是否存在這些背景,愛情電影裡必備的三幕劇一樣也沒少,只是面對這些景況,Johnny在情感,甚至個人心態上亦有相當的成長,因此它也在講成長。或說成長與愛情的成熟度本就互通聲氣,惟同志的情慾本來就更難跨出一步,又在約克郡上應是不能說的秘密。導演透過Johnny厭煩家裡所有的一切以及嘲諷彷彿一事無成而回鄉的年輕人來偽裝羨慕的起手暗渡陳倉,皆有被迫留下與壓抑過久的沉悶陰鬱,不只是自身生涯規劃,更涵蓋性向,一如本部電影蕭瑟的色調。
所以Johnny對什麼都不上心,愛情也僅是慾望的遊戲,直到Gheorghe出現,才讓這寒冷的冬夜似乎亮起春天的曙光。Gheorghe的移工設定讓故事多了點醍醐味,Johnny一開始的歧視暗指這個小鎮排擠少數族群,並推及整個社會對移工的想法,但從許多場景不斷將Gheorghe工作的細膩度擺出來看,兼以對貶抑為吉普賽人的言詞肢體抗議的狀態,呈現Gheorghe相當認同自己的原生,驕傲自己的能力,對比出Johnny自以為被困在約克郡這個沒啥活水的地方,而百無聊賴的樣子。
愛情應是這麼開始的,一個被迫遠走他鄉,一個被迫留在原地,那種孤寂感殊途同歸,兩人在荒野的獨處,彼此依賴也就天雷勾動地火,並藉著一場背景的Gheorghe裸身擦澡,前景的Johnny心猿意馬加速情慾的流動,很是高明。Johnny因為愛情,生活有了支持的力量,加上Gheorghe的影響,對於農場的工作漸漸得心應手,在家的角色也慢慢改變,不再只是一隻飛不出去而憤怒的斷翅鳥。只是好景不常,父親病情的突發惡化,Gheorghe的身分問題再度浮上檯面,接踵而至的壓力喚醒Johnny本因為愛情的順利而掩蓋的內心恐懼,結果前功盡棄,再度成為中二的小毛頭心態。
但這其實都回歸到自己是以甚麼心態來面對困境。儘管冬天很是晦澀,燦爛的春天必緊接著到來;儘管是危機也可能是轉機。這部電影在愛情戲碼上走大和解的路線,卻添加了成長的風味:若自己真有所求,就不會坐以待斃;若真心在乎,就能力排紛擾。無論是身分還是環境,將自己困住的都是自己,另闢蹊徑地走出去,看到的風景就會不同,且看一介外地人Gheorghe帶著本地人Johnny察覺鄉下地方也有令人拋諸腦後的絕世美景,於霧茫茫的陰霾中顯露春光。那一場戲是個重要轉折,是預示,亦是象徵,無論是人生的引導還是真愛的淬礪。
2018年4月8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811]Blank 13-多桑不在家:記憶中的父親
一場葬禮與隔壁場人數懸殊,藉由回顧手法,觀者找到原因,只是在皆為幽暗不堪的回憶裡,仍有明亮陽光的愉悅,這矛盾情緒在後段找到出口。電影短短70分鐘,透過前後段截然不同的情緒及節奏,從埋怨走到理解父親,故事短卻仍直搗人心。縱使電影裡家人各有心思,愛多也好,恨多也罷,皆早已做出選擇,有時候或許也是種恩惠,無論如何,形體灰飛煙滅之際,我們終將放手。這是多桑不在家。
父親離家13年,未有任何消息;離家前,背負著龐大債務,任由討債人騷擾家人不得安寧;離家時,生活的重擔落在每個人身上,尤其是媽媽勉強支撐的背影,令人心疼;再有他的消息時,依然窩囊地活著,還胃癌纏身,餘命3個月,即將再度別離,是該恨。只是喪禮上前來弔唁的賓客們在在訴說著父親的好,透過他們的感受來填滿缺席的13年,身為兒子,很是寂寞,但在最後這一刻才了解到父親對家人的愛。
電影剪接得出彩,不單單只是古今交織,提供造成故事當下的背景,更將電影分成兩大部分,形成對照。前半段是苦澀的回憶,從第一場戲應可推測父親的好賭不懂節制尚忽略家人,甚至因債務離家,致使後來難以擺脫的沉重經濟壓力,接著劇名才出現,空白13(Blank 13),正如父親不在家的長度,接著字體反轉,風格丕變,突成相聲大會,節奏也變明快,唯發生在葬禮上,門可羅雀的賓客暢談自己所認識的父親形象,好感度之高似乎賞了前段劇情一巴掌。
配樂上也搭配得宜,成功營造氣氛。前段的達達聲響,我以為是時間的足跡,沒日夜的忙碌及身心俱疲的痛苦永無止盡,彷若時間在原地踏步踏,從來沒前進;後段的唱盤刮擦聲接續輕快的音樂正如劇情的變調,惟趣味輕鬆度和場合產生出格格不入的感覺。這樣的差異呼應了小兒子對父親回憶的衝突,一方面是該保護家庭的父親角色相當失敗,另一端卻是常常躍然於記憶裡與他練習投接球的溫柔父親,因後者兼以女友鼓勵,勉強打起精神去探病,不理會其他家人的意興闌珊,但事隔13年的再會,父親仍為錢所苦,情何以堪。
這部電影是從小兒子自身回憶去看待父親的角色為基調,然後再推及到母親和哥哥身上。片面上哥哥說著不想成為和父親一樣的人與媽媽缺席了父親的葬禮,雖說明著怨恨這父親,但哥哥在工作場合的出神,母親身著喪服坐在有小朋友練習棒球的球場邊的諸場景,或許暗示過往亦曾有過與父親相處愉快的吉光片羽,只是後來生活太艱難掩埋了美好,或覺得那些美好難以置信。那種弟弟為首,恨不下去也愛不上來的感覺實則共通聲氣。
在葬禮上因為誦經和尚的神來一筆,賓客對父親的回顧,那些甜蜜才又重新出土,抑或拍掉混雜的不好回憶,更為純粹清晰,相較於後來才發現前段同姓之人人山人海的葬禮竟是找演員充數的景況,少數的真心才對比出做人成功,人數並不代表小兒子口中,決定為人的關鍵,此時才恍然父親的溫柔,並漸進式地涉入更多家人的事情,替積累多年的矛盾撥雲見日。只是這溫柔其實是另一種殘酷,卻是父親能做的最大限度。
回應到導演以火葬入題。起手的火葬介紹及頭尾呼應的操作過程,與劇情對望,儘管人不在,其精神及狀態影響著週遭的人,甚至有人因此改變,即使離開人世,且看那些來追思的賓客與哥哥。那帶著尊重亡者的操作步驟,彷彿是能喚起深埋潛意識回憶的最後倒數,無論最後是愛比較多還是恨,都在送別的葬禮做出最終決定,此時儀式準備就緒,按下啟動鈕,所有對此人的心情就此輕輕放下。
父親離家13年,未有任何消息;離家前,背負著龐大債務,任由討債人騷擾家人不得安寧;離家時,生活的重擔落在每個人身上,尤其是媽媽勉強支撐的背影,令人心疼;再有他的消息時,依然窩囊地活著,還胃癌纏身,餘命3個月,即將再度別離,是該恨。只是喪禮上前來弔唁的賓客們在在訴說著父親的好,透過他們的感受來填滿缺席的13年,身為兒子,很是寂寞,但在最後這一刻才了解到父親對家人的愛。
電影剪接得出彩,不單單只是古今交織,提供造成故事當下的背景,更將電影分成兩大部分,形成對照。前半段是苦澀的回憶,從第一場戲應可推測父親的好賭不懂節制尚忽略家人,甚至因債務離家,致使後來難以擺脫的沉重經濟壓力,接著劇名才出現,空白13(Blank 13),正如父親不在家的長度,接著字體反轉,風格丕變,突成相聲大會,節奏也變明快,唯發生在葬禮上,門可羅雀的賓客暢談自己所認識的父親形象,好感度之高似乎賞了前段劇情一巴掌。
配樂上也搭配得宜,成功營造氣氛。前段的達達聲響,我以為是時間的足跡,沒日夜的忙碌及身心俱疲的痛苦永無止盡,彷若時間在原地踏步踏,從來沒前進;後段的唱盤刮擦聲接續輕快的音樂正如劇情的變調,惟趣味輕鬆度和場合產生出格格不入的感覺。這樣的差異呼應了小兒子對父親回憶的衝突,一方面是該保護家庭的父親角色相當失敗,另一端卻是常常躍然於記憶裡與他練習投接球的溫柔父親,因後者兼以女友鼓勵,勉強打起精神去探病,不理會其他家人的意興闌珊,但事隔13年的再會,父親仍為錢所苦,情何以堪。
這部電影是從小兒子自身回憶去看待父親的角色為基調,然後再推及到母親和哥哥身上。片面上哥哥說著不想成為和父親一樣的人與媽媽缺席了父親的葬禮,雖說明著怨恨這父親,但哥哥在工作場合的出神,母親身著喪服坐在有小朋友練習棒球的球場邊的諸場景,或許暗示過往亦曾有過與父親相處愉快的吉光片羽,只是後來生活太艱難掩埋了美好,或覺得那些美好難以置信。那種弟弟為首,恨不下去也愛不上來的感覺實則共通聲氣。
在葬禮上因為誦經和尚的神來一筆,賓客對父親的回顧,那些甜蜜才又重新出土,抑或拍掉混雜的不好回憶,更為純粹清晰,相較於後來才發現前段同姓之人人山人海的葬禮竟是找演員充數的景況,少數的真心才對比出做人成功,人數並不代表小兒子口中,決定為人的關鍵,此時才恍然父親的溫柔,並漸進式地涉入更多家人的事情,替積累多年的矛盾撥雲見日。只是這溫柔其實是另一種殘酷,卻是父親能做的最大限度。
回應到導演以火葬入題。起手的火葬介紹及頭尾呼應的操作過程,與劇情對望,儘管人不在,其精神及狀態影響著週遭的人,甚至有人因此改變,即使離開人世,且看那些來追思的賓客與哥哥。那帶著尊重亡者的操作步驟,彷彿是能喚起深埋潛意識回憶的最後倒數,無論最後是愛比較多還是恨,都在送別的葬禮做出最終決定,此時儀式準備就緒,按下啟動鈕,所有對此人的心情就此輕輕放下。
2018年4月5日 星期四
[觀影筆記1810]قضية رقم ٢٣-你只欠我一個道歉:小不忍則揪出國族情結
往往小事燎原成大事的,背後定有諸多因素累積而成,只是在當下,旁觀者的我們看不到也不想深究,當局但非當事者的我們又急著撲滅怒火,急就章地息事寧人,根本沒時間看清,而問題依然存在,無法抹去。導演透過一件小事,帶出長年存在中東地區的種族衝突,才發現歷史的軌跡,戰火的烙印,深深刻畫在當地居民的心中,難以磨滅,憑此來反詰那些造成不幸的源頭。這是你只欠我一個道歉。
就像法官最後宣判結語所言,兩人其實都有錯,只是從哪個角度去看待,但事端由Tony所引起,因此這應是為什麼最後Yasser無罪的原因吧!?但官司輸贏從來不是這部電影的第一重點,而是導演試圖探究何以Tony和Yasser在一個小小的水管上面會有如此激烈的反應。不知大家是否跟我一樣,身為旁觀者,在事件中的每個轉折,皆不斷地吶喊為什麼要這樣,為什麼不那樣,完全可以同理兩位妻子的心情,特別是Tony的老婆,面對丈夫的失控,內心應翻了無數個白眼。原本單純的事件,就這樣宛如雪球一般越滾越大。
在事件過程的描繪中,藉Tony本身的政黨信仰,將黎巴嫩當下的社會情勢納入,所存在的種族問題也就浮上這部電影的檯面。彷彿在印證自己的觀點一般,之後法庭戲的辯護律師也用相同的證據來證明Tony的種族歧視,Yasser完全處於被動的受害者角色,一方面為違法雇傭,沒有工作權的保障,一方面先認罪了還被窮追猛打;導演或許早就知道弱勢族群較容易博得大眾同情,因此在Tony妻子的人設上,為Tony取得平衡,但這也是普世多數看不清實情的原因,夾雜了太多因素,核心觸不著,原諒也就難上加難。
更甚,由於牽扯國族情結,狀況差點一發不可收拾,就如同法官半開玩笑,實則嚴肅地宣告難道要穿防彈衣來進行審判的質疑一樣,挑起的是種族自身過去的傷痛。明的是律師不斷地挖出過去內亂衝突的事實,還有兩造人馬的互相叫囂,氣勢較勁。小事就快要變成再一次的內部鬥爭,連總統也不得不出面了!但對於提告者和被告而言,他們之間的問題就好像各自辯護律師的關係,可以彼此安好,但在某些狀況下就是無法容忍,是個難解的習題。導演用父女間尷尬的關係調味,不僅更戲劇化,同時也隱隱暗喻主角兩人內心的角力,頗為高明。
晉見總統完後的修車場景,便是一個實證,自此是劇情的轉折,一方面也是律師發現了Tony的過去,讓回到法庭戲後變得豁然開朗。原來不單是同族群的同仇敵愾那麼簡單而已,是真正的經歷,過去確切的傷痛,讓Tony對於水管事件如此怒不可遏,也驀然可理解他如此對政黨忠誠幾近癡迷,工作都在聽振振有詞的中心思想的原因,其實和Yasser恰為鏡子的兩端,映照著同是天涯淪落人,殊途同歸地都在彼此心中留下了暗黑的陰影,也終究理解過不去的那個崁是有多麼的高聳,而不禁感傷中東地區危及生命的紛擾是多麼地如影隨形。
原來導演試圖告訴大家小事變大其來有自,過去種種導致如今的一發不可收拾,換作別人可能容易解決的概念。況且如果當下未處理結束,時間拉長,就越難理出事情脈絡的邏輯。以此為基礎,提煉出導演對國家、種族問題的關懷,實則也是對那些挑起戰亂的源頭的詰問。而如此狀況在中東應該未有結束的一天吧!?
2018年3月3日 星期六
[觀影筆記1809]Lady Bird-淑女鳥:矛盾的成長路
有一部分,它是Sacramento版的《那些年》和《我的少女時代》,那些年少輕狂是多麼放蕩不羈與不可一世,編織成首首青澀謳歌。不過台灣版本尚停留在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的遺憾追悔,但很多時候,就像這部電影一樣,青春更是一再地於愛情、友情,甚至是親情裡反覆失望,畢竟誰不想嚮往美好,誰又不想獲得關注,結果到頭來,或許是自己的畫地自限,也可能命運使然,更有極大問題根本是自己個性的氣場,但總在離得遠遠地遠到可以從旁觀者角度窺視時,才發現令自己難以面對的真相。這是淑女鳥。
《Lady Bird》這片名取得很能反應這個故事女主角Christine的狀態。她想像隻鳥一樣,振翅飛翔,降落在自己心之所向,看似自由自在,打破常規,不隨流俗,從心所欲,但在緊要關頭,卻像個端莊的小姐(lady)一樣,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圈,不敢跨越。這些或許也是每個人青春的寫照,皆想走上自己傾慕的道路,但卻不一定能如願,然後又有新的目標,又再一次跌股,無限往復,有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為何有些人可以游刃有餘,自己卻總是半吊子,然後這部電影出現了,或許總有一天人終能看清羊毛總是出在羊身上的事實,就像電影裡的Christine一樣。
但在年輕氣盛時,往往只憑感覺,根本不想太多。我們不一定會像Christine一樣有些特殊的念頭,反叛的外顯舉動,但很多時候,我們會對自己所處的環境不滿,極力想掙脫,如故事裡的宗教學校及家裡的困境,因為當時覺得我們可以自己決定很多事了,卻還是受到許多束縛,那其中隱含了大人的不信任,覺得自己不夠出色,什麼為誰好所以才何如何如的決定,皆建立於此,於是反而迸出更大的衝突,尤其與家人間的。或許從旁觀者來看,故事裡的口角、爭吵都會歸咎在Christine的身上,不夠體貼,怒氣來得莫名,但回想曾經,當下真的無法嚥下那口氣,就爆走了!對於有過這樣經驗的男男女女,實觸摸到內心最脆弱的那塊。
能引起共鳴的還有初纏戀後的青澀愛情與患難與共的死黨情誼,這在兩部電影《我的少女時代》,《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的成功得到印證,而這個故事也可說是『Christine的少女時代』,不過更殘酷卻貼近現實,對呀!林志穎不是有首歌叫《不是每個戀曲都有美好回憶》,除非你幸運,否則愛情哪有那麼順利;後來,也可說Christine現實,見色忘友,滿口謊言,於是有了報應,但從Christine的背景及不滿來看,她可能只是嚮往,想追求更好的生活罷了。無論如何,那些致使友情破裂的點滴,終究在路遙知馬力的檢測下,重修舊好,彷彿迷途知返的羊群,最後才會發現誰的關係經得起淬鍊。
與家人的關係則一向矛盾宛如霧裡看花,就像Christine一家人,可以在前一幕大吵大鬧,卻能在下一場戲裡相互撫慰,卻又於同個情節中迅即風雲變色,不過家中總神奇地有權充潤滑劑的人,讓衝突的兩人能有段緩衝的距離,或可說那是個隱喻,太親近,容易摩擦,看不見愛的證明,如同Christine不想要理所當然的親情愛,而是打從內心的認同,那一場在服飾店裡對母親的索求『喜歡』便是如此,而開場母女躺在床上對望則是個暗示,就跟全天下的父母一樣,希望自己的兒女別受太多苦,所以會盡自己所能讓兒女溫飽,且看Christine可以在校園盡情揮灑青春便是例證,但同時也擔心兒女重蹈當年自己的覆轍,所以這個不行,那個不可等等,偏偏後者最直接最容易無限放大最令人討厭,因為父母總是不知如何修飾自己的擔心。
理想的狀態如同電影裡父親與哥哥巧合地應徵同一份工作,父親給予哥哥發自內心的祝福及支持,可惜的是這樣的支持往往不是來自最想獲得認同的人身上,或許這是我們終究想要遠離的主因。但當離開後,驀然才發覺過往厭惡的存在竟成為最懷念的鄉愁,然後Christine終於以父母給予的名字稱呼自己,在她離開Sacramento之後,這場景象徵著認同自己的原生,包含故鄉,家庭,學校......母親反覆重寫的書信再加深這層概念。原來父母也和我們一樣試圖表現到最好,讓兒女更好;原來我們始終沒有認同自己原有的樣子,才會對外面的世界如此憧憬。或許孤獨與距離是成長的必經,如此我們才能慢慢地慢慢地摸索出自己生存的道路。
那天剛拿到駕照的Christine於外出求學後首度開車回家,徐徐經過那些再熟悉不過的街道,燦燦陽光將街景映照地多麼耀眼奪目,Christine這才發現故鄉之美。
《Lady Bird》這片名取得很能反應這個故事女主角Christine的狀態。她想像隻鳥一樣,振翅飛翔,降落在自己心之所向,看似自由自在,打破常規,不隨流俗,從心所欲,但在緊要關頭,卻像個端莊的小姐(lady)一樣,停留在自己的舒適圈,不敢跨越。這些或許也是每個人青春的寫照,皆想走上自己傾慕的道路,但卻不一定能如願,然後又有新的目標,又再一次跌股,無限往復,有時候我們根本不知道為何有些人可以游刃有餘,自己卻總是半吊子,然後這部電影出現了,或許總有一天人終能看清羊毛總是出在羊身上的事實,就像電影裡的Christine一樣。
但在年輕氣盛時,往往只憑感覺,根本不想太多。我們不一定會像Christine一樣有些特殊的念頭,反叛的外顯舉動,但很多時候,我們會對自己所處的環境不滿,極力想掙脫,如故事裡的宗教學校及家裡的困境,因為當時覺得我們可以自己決定很多事了,卻還是受到許多束縛,那其中隱含了大人的不信任,覺得自己不夠出色,什麼為誰好所以才何如何如的決定,皆建立於此,於是反而迸出更大的衝突,尤其與家人間的。或許從旁觀者來看,故事裡的口角、爭吵都會歸咎在Christine的身上,不夠體貼,怒氣來得莫名,但回想曾經,當下真的無法嚥下那口氣,就爆走了!對於有過這樣經驗的男男女女,實觸摸到內心最脆弱的那塊。
能引起共鳴的還有初纏戀後的青澀愛情與患難與共的死黨情誼,這在兩部電影《我的少女時代》,《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的成功得到印證,而這個故事也可說是『Christine的少女時代』,不過更殘酷卻貼近現實,對呀!林志穎不是有首歌叫《不是每個戀曲都有美好回憶》,除非你幸運,否則愛情哪有那麼順利;後來,也可說Christine現實,見色忘友,滿口謊言,於是有了報應,但從Christine的背景及不滿來看,她可能只是嚮往,想追求更好的生活罷了。無論如何,那些致使友情破裂的點滴,終究在路遙知馬力的檢測下,重修舊好,彷彿迷途知返的羊群,最後才會發現誰的關係經得起淬鍊。
與家人的關係則一向矛盾宛如霧裡看花,就像Christine一家人,可以在前一幕大吵大鬧,卻能在下一場戲裡相互撫慰,卻又於同個情節中迅即風雲變色,不過家中總神奇地有權充潤滑劑的人,讓衝突的兩人能有段緩衝的距離,或可說那是個隱喻,太親近,容易摩擦,看不見愛的證明,如同Christine不想要理所當然的親情愛,而是打從內心的認同,那一場在服飾店裡對母親的索求『喜歡』便是如此,而開場母女躺在床上對望則是個暗示,就跟全天下的父母一樣,希望自己的兒女別受太多苦,所以會盡自己所能讓兒女溫飽,且看Christine可以在校園盡情揮灑青春便是例證,但同時也擔心兒女重蹈當年自己的覆轍,所以這個不行,那個不可等等,偏偏後者最直接最容易無限放大最令人討厭,因為父母總是不知如何修飾自己的擔心。
理想的狀態如同電影裡父親與哥哥巧合地應徵同一份工作,父親給予哥哥發自內心的祝福及支持,可惜的是這樣的支持往往不是來自最想獲得認同的人身上,或許這是我們終究想要遠離的主因。但當離開後,驀然才發覺過往厭惡的存在竟成為最懷念的鄉愁,然後Christine終於以父母給予的名字稱呼自己,在她離開Sacramento之後,這場景象徵著認同自己的原生,包含故鄉,家庭,學校......母親反覆重寫的書信再加深這層概念。原來父母也和我們一樣試圖表現到最好,讓兒女更好;原來我們始終沒有認同自己原有的樣子,才會對外面的世界如此憧憬。或許孤獨與距離是成長的必經,如此我們才能慢慢地慢慢地摸索出自己生存的道路。
那天剛拿到駕照的Christine於外出求學後首度開車回家,徐徐經過那些再熟悉不過的街道,燦燦陽光將街景映照地多麼耀眼奪目,Christine這才發現故鄉之美。
2018年2月20日 星期二
[觀影筆記1808]Three Billboards outside Ebbing, Missouri-意外:no excuse, no mercy
面對輿論風向,該如何堅持自己的信念呢?奉人生就是不停地戰鬥為圭臬,還是將自己隱身於茫茫人海中,抑或不贊成也不反對,忍一時風平浪靜呢?故事瞄準個人和群體的關係,有時候直接描述,有時候間接呈現,有時候對抗的是整個城鎮,有時候面對的是家人的態度,在在左右著自己對事情的看法,卻可能同時獲得能被理解的安慰,但也或許你同時是加害者及受害者。無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躺著也可能中槍,就像這個故事一樣,沒有正確答案。這是意外。
走到一半,電影拋出個問題,若你是Ebbing的鎮民,你會支持Mildred還是擁護Chief Willoughby呢?故事以刊登三塊廣告牌開門見山,刻劃他們對角色們所帶來的影響,在這脈絡中,觀者的理智與情感相互拔河,雙方都有各自的狀況,殊途同歸地對現實無力,難以控制,既想寄予同情,但又覺得這些都是藉口。在兩難的議題裡,導演不斷地書寫他人和自己的連動關係,並藉著Willoughby的心意及的Dixon的倒戈表達立場:人言可畏,多數形成的無形暴力絕不能阻擋我們爭取權益。
畢竟社會依然是多數人決定或照著原本的規則運作,沒有特例,它只會干擾慣性,Ebbing這個小鎮還有其他問題待解,為何要持續關注妳Mildred一個人的案子呢?不過所謂的其他問題,電影未明確呈現,僅在情節裡,透露出對異己的歧視,從而帶出Dixon極具爭議的為人,直到Willoughby後來遺書的貼心看穿,觀者才或許理解Dixon極力隱藏自己的獨特所形成的物極必反,補充了弱勢的孤掌難鳴;即使沒特別戴上有色眼鏡,但有時仍會像Mildred一樣,一不留神就傷到對方,以種難以擺脫的刻板樣態,就連我們觀影者也在不自覺中中了導演的招,如同那場巧遇前夫的餐廳之約,不僅是Mildred的約會對象,對前夫的小女友亦然。原來眾人皆虛偽。
前夫的小女友安排之巧妙,不單在金髮無腦的形象,而是提醒觀者去看待主要案件的性別問題及權力與階級核心。為何大眾支持已盡力的Willoughby正處癌病治療進行式,威脅Mildred別再咄咄逼人呢?是否存在階級的鄙視;其次,亙古至今女性於兩性關係的地位使然,讓在強暴案裡的受害角色一直都被壓抑在大男人的威權之下而噤聲,就像神父來勸導Mildred別再追究時,Mildred漂亮地以教會性侵事件反將一軍相同;前夫勸阻Mildred的情節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皆試圖以貶低女性(弱勢、低階)立場來將事件化無。事實上,做錯就做錯,身為受害者,於現今社會仍強烈吹著像前述般如此方向的風勢下,仍能在逆風端上挺身,就像Mildred一樣,相當具有勇氣,天理應得昭彰。
電影在書寫Mildred的堅持原因,相當動人。以廣告牌寄情,並努力地以花卉妝點,出自對女兒一語成讖的補償,因而當大火將廣告牌一燒,就好像女兒再受到一次侵犯後被焚毀丟棄;Mildred同靠近廣告牌的小鹿的對話也讓人不捨與Mildred無二致,我也以為小鹿可能是女兒的轉生,充滿對女兒的思念。以此為中心,電影也概括書寫家人對個人的影響。鏡頭走過Willoughby的家庭概況,不言則明他可以多麼同理Mildred;Willoughby妻子與Dixon在Willoughby死後,激動出氣的反應互文了Mildred為何執意刊登與不撤廣告的心情。Mildred的家人則多少動搖她的信念,正如同Dixon的母親所帶給Dixon的無形壓力及影響,彷彿鎮民,全國,乃至全人類的縮影。特別提及Mildred的兒子受到連累,幾場母親送兒子到學校的戲,足以證明堅持立場的困窘。
兒子的狀況,呼應母親同事(既是黑人,也是女性,還站在反方)被區區的大麻菸,無緣無故地被拘留一段時日,引出在整個事件為了某人,為了宣洩情緒等各式目的的惡意,這讓我想到Mildred提及為抵制黑幫勢力擴大的連坐法律,故事裡頭的暴力多環繞於此,若我們自己是當事者,絕對會認為他人與自己有何相干,但當我們自己這樣想時,就形成加害者可以利用的弱點。在觀影的過程中,遇到類似的情節,或許大家應該跟我一樣,心想怎麼可以這樣,但導演於片末故意再拋出問題讓大家思考,若是其他性侵案的嫌疑人呢?尤其是我們以為案件的水落石出有了曙光卻落空的反差情緒之下;該嫌犯的設定也饒富興味地因國家機密而倍增神秘,但是否有吃案以壓下醜聞的可能性呢?看吧!我也在想法上連坐及以偏概全,若尚有人搧風點火,那更篤定心中的想法,畢竟吃過的虧所累積的不信任者眾,被擅自歸類於某群體份外簡單,人總會莫名其妙地被惡意的毒箭中傷,沒有藉口,毫不留情。
走到一半,電影拋出個問題,若你是Ebbing的鎮民,你會支持Mildred還是擁護Chief Willoughby呢?故事以刊登三塊廣告牌開門見山,刻劃他們對角色們所帶來的影響,在這脈絡中,觀者的理智與情感相互拔河,雙方都有各自的狀況,殊途同歸地對現實無力,難以控制,既想寄予同情,但又覺得這些都是藉口。在兩難的議題裡,導演不斷地書寫他人和自己的連動關係,並藉著Willoughby的心意及的Dixon的倒戈表達立場:人言可畏,多數形成的無形暴力絕不能阻擋我們爭取權益。
畢竟社會依然是多數人決定或照著原本的規則運作,沒有特例,它只會干擾慣性,Ebbing這個小鎮還有其他問題待解,為何要持續關注妳Mildred一個人的案子呢?不過所謂的其他問題,電影未明確呈現,僅在情節裡,透露出對異己的歧視,從而帶出Dixon極具爭議的為人,直到Willoughby後來遺書的貼心看穿,觀者才或許理解Dixon極力隱藏自己的獨特所形成的物極必反,補充了弱勢的孤掌難鳴;即使沒特別戴上有色眼鏡,但有時仍會像Mildred一樣,一不留神就傷到對方,以種難以擺脫的刻板樣態,就連我們觀影者也在不自覺中中了導演的招,如同那場巧遇前夫的餐廳之約,不僅是Mildred的約會對象,對前夫的小女友亦然。原來眾人皆虛偽。
前夫的小女友安排之巧妙,不單在金髮無腦的形象,而是提醒觀者去看待主要案件的性別問題及權力與階級核心。為何大眾支持已盡力的Willoughby正處癌病治療進行式,威脅Mildred別再咄咄逼人呢?是否存在階級的鄙視;其次,亙古至今女性於兩性關係的地位使然,讓在強暴案裡的受害角色一直都被壓抑在大男人的威權之下而噤聲,就像神父來勸導Mildred別再追究時,Mildred漂亮地以教會性侵事件反將一軍相同;前夫勸阻Mildred的情節也有異曲同工之妙,皆試圖以貶低女性(弱勢、低階)立場來將事件化無。事實上,做錯就做錯,身為受害者,於現今社會仍強烈吹著像前述般如此方向的風勢下,仍能在逆風端上挺身,就像Mildred一樣,相當具有勇氣,天理應得昭彰。
電影在書寫Mildred的堅持原因,相當動人。以廣告牌寄情,並努力地以花卉妝點,出自對女兒一語成讖的補償,因而當大火將廣告牌一燒,就好像女兒再受到一次侵犯後被焚毀丟棄;Mildred同靠近廣告牌的小鹿的對話也讓人不捨與Mildred無二致,我也以為小鹿可能是女兒的轉生,充滿對女兒的思念。以此為中心,電影也概括書寫家人對個人的影響。鏡頭走過Willoughby的家庭概況,不言則明他可以多麼同理Mildred;Willoughby妻子與Dixon在Willoughby死後,激動出氣的反應互文了Mildred為何執意刊登與不撤廣告的心情。Mildred的家人則多少動搖她的信念,正如同Dixon的母親所帶給Dixon的無形壓力及影響,彷彿鎮民,全國,乃至全人類的縮影。特別提及Mildred的兒子受到連累,幾場母親送兒子到學校的戲,足以證明堅持立場的困窘。
兒子的狀況,呼應母親同事(既是黑人,也是女性,還站在反方)被區區的大麻菸,無緣無故地被拘留一段時日,引出在整個事件為了某人,為了宣洩情緒等各式目的的惡意,這讓我想到Mildred提及為抵制黑幫勢力擴大的連坐法律,故事裡頭的暴力多環繞於此,若我們自己是當事者,絕對會認為他人與自己有何相干,但當我們自己這樣想時,就形成加害者可以利用的弱點。在觀影的過程中,遇到類似的情節,或許大家應該跟我一樣,心想怎麼可以這樣,但導演於片末故意再拋出問題讓大家思考,若是其他性侵案的嫌疑人呢?尤其是我們以為案件的水落石出有了曙光卻落空的反差情緒之下;該嫌犯的設定也饒富興味地因國家機密而倍增神秘,但是否有吃案以壓下醜聞的可能性呢?看吧!我也在想法上連坐及以偏概全,若尚有人搧風點火,那更篤定心中的想法,畢竟吃過的虧所累積的不信任者眾,被擅自歸類於某群體份外簡單,人總會莫名其妙地被惡意的毒箭中傷,沒有藉口,毫不留情。
2018年2月14日 星期三
[觀影筆記1807]Phantom Thread-霓裳魅影:主導愛情的角力
審美或許是理性的觀點,但愛情乃至婚姻從來就是非理性的產物,它總讓人瘋狂,跳脫舒適圈,意志不堅最容易趁虛而入。這部電影藉著稍顯極端,不尋常的愛情:虐人與受虐的角色置換,對照華服製作的控制及被控制,來述說男女關係的消長及自我在愛情面前的崩壞,然後幽了婚姻是愛情的墳墓一默。這是霓裳魅影。
我懷疑男主角在創作華服時,大概有點泛自閉的傾向吧!?有自己對美麗的執念,創作時不能有大聲響,甚至連食衣住行似乎都得按照自己的意思來,極度挑剔。然而遇到了一位令自己驚為天人的女性,讓他目眩神迷,心盪神弛,但倆人之間很不一樣,嚴重到男人覺得自己的創作已嚴重受到影響。照第一幕的準則來看,他應該「資遣」她,像員工,像商品,不適合就好聚好散的概念,可是為何有突如其來的求婚轉折呢?
在故事的脈絡裡,我們可以觀察到女人的確相當特別,且頗為機巧,除去後段以極端的手段控制男人之外,尚能於華服訂製的交易裡,取得主導權,強勢地打破業界客人為上的概念,讓男人在情緒低谷之際振奮,畢竟男人受制於姐姐,也因著贊助而不得不委屈求全,破壞自己原則;此外,生病時,無微不至的照顧,讓男人感受到愛的懷抱,在最孱弱病榻時,縱然有企圖很故意。原來,這部電影將兩性在愛情和訂製華服的主被動融合在同個故事裡,且相互輝映。
男人對女人的錙銖計較,宛如他對美麗衣裳的原則,女人們想要穿上這些服裝,外力手段的改變往往必需,彷彿關係裡,女人為了獲得男人的愛,需臣服牽就男人的需求,而改變自己一般;同時亦意有所指感情由濃轉淡的狀態:一見鍾情便像身材乍看之下符合標準,但實際開始套量時,卻發現其中的瑕疵,越探究,離自己的標準越遠,登時,謬思落入凡間成凡人,於是當有條件更好的女人出現,如那位某國的公主,無論感情的競爭對手與否,男人只要展現絲毫的在意與關心,甚至些許殷勤,都能打翻女人的醋罈。
但華服的市場並非總是由得男人對於美感的隨心所欲,在商言商於此提起,男人的姐姐控制了一切。若說衣服的製作是男人唯一可以掌握的全部,那麼姊姊的公關手腕更凌駕於上,讓男人雖然不願意,仍得迎合市場,諂媚金主,也只在此時,男人處於弱勢,導演,也可說女人僅僅靠著權貴的再婚透析一切,並藉機翻轉,將男人不敢出口的心裡話說出來,無怪乎男人如此地愛女人,求婚頓時也就不意外。導演透過這關鍵的情節,描繪了女人的支持有助於婚姻的維持,且看似女人仍以夫為貴,但在心理層次上,事實是男人臣服於女人的決定。
隨著情節,兩人勢力彼此消長,維持關係的平衡,若說有什麼不尋常,只能說明明如此折磨對方,不管是心靈的,還生理的受創,雙方仍互不離不棄,無怪乎姐姐提及喜歡女人,因為只有她讓男人難以割捨。或許是太愛對方的證明,已到了無法離開的地步,也或許是只有對方才能忍受或恰恰滿足自己極端的癖好。突然發現,看似一般的衣服製作,份外平常的生活起居中,導演刻意安排了一點點的異常,如下藥,飢餓,勒緊,偷窺......,看來都輝映著男人與女人的愛情一點都不尋常。片末確有『愛到卡慘死』的氛圍,對照大家愛掛在嘴邊的『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反而是個相反的黑色幽默。
我懷疑男主角在創作華服時,大概有點泛自閉的傾向吧!?有自己對美麗的執念,創作時不能有大聲響,甚至連食衣住行似乎都得按照自己的意思來,極度挑剔。然而遇到了一位令自己驚為天人的女性,讓他目眩神迷,心盪神弛,但倆人之間很不一樣,嚴重到男人覺得自己的創作已嚴重受到影響。照第一幕的準則來看,他應該「資遣」她,像員工,像商品,不適合就好聚好散的概念,可是為何有突如其來的求婚轉折呢?
在故事的脈絡裡,我們可以觀察到女人的確相當特別,且頗為機巧,除去後段以極端的手段控制男人之外,尚能於華服訂製的交易裡,取得主導權,強勢地打破業界客人為上的概念,讓男人在情緒低谷之際振奮,畢竟男人受制於姐姐,也因著贊助而不得不委屈求全,破壞自己原則;此外,生病時,無微不至的照顧,讓男人感受到愛的懷抱,在最孱弱病榻時,縱然有企圖很故意。原來,這部電影將兩性在愛情和訂製華服的主被動融合在同個故事裡,且相互輝映。
男人對女人的錙銖計較,宛如他對美麗衣裳的原則,女人們想要穿上這些服裝,外力手段的改變往往必需,彷彿關係裡,女人為了獲得男人的愛,需臣服牽就男人的需求,而改變自己一般;同時亦意有所指感情由濃轉淡的狀態:一見鍾情便像身材乍看之下符合標準,但實際開始套量時,卻發現其中的瑕疵,越探究,離自己的標準越遠,登時,謬思落入凡間成凡人,於是當有條件更好的女人出現,如那位某國的公主,無論感情的競爭對手與否,男人只要展現絲毫的在意與關心,甚至些許殷勤,都能打翻女人的醋罈。
但華服的市場並非總是由得男人對於美感的隨心所欲,在商言商於此提起,男人的姐姐控制了一切。若說衣服的製作是男人唯一可以掌握的全部,那麼姊姊的公關手腕更凌駕於上,讓男人雖然不願意,仍得迎合市場,諂媚金主,也只在此時,男人處於弱勢,導演,也可說女人僅僅靠著權貴的再婚透析一切,並藉機翻轉,將男人不敢出口的心裡話說出來,無怪乎男人如此地愛女人,求婚頓時也就不意外。導演透過這關鍵的情節,描繪了女人的支持有助於婚姻的維持,且看似女人仍以夫為貴,但在心理層次上,事實是男人臣服於女人的決定。
隨著情節,兩人勢力彼此消長,維持關係的平衡,若說有什麼不尋常,只能說明明如此折磨對方,不管是心靈的,還生理的受創,雙方仍互不離不棄,無怪乎姐姐提及喜歡女人,因為只有她讓男人難以割捨。或許是太愛對方的證明,已到了無法離開的地步,也或許是只有對方才能忍受或恰恰滿足自己極端的癖好。突然發現,看似一般的衣服製作,份外平常的生活起居中,導演刻意安排了一點點的異常,如下藥,飢餓,勒緊,偷窺......,看來都輝映著男人與女人的愛情一點都不尋常。片末確有『愛到卡慘死』的氛圍,對照大家愛掛在嘴邊的『婚姻是愛情的墳墓』,反而是個相反的黑色幽默。
2018年1月28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806]I, Tonya-老娘叫譚雅:索愛的人們
Tonya或許想要好好地被愛,想要受到注目罷了,只是美國夢是否僅存在於中產階級以上的懷抱裡,要不然出身貧賤的Tonya不過想滑個冰討日子,她也具有足夠實力,卻仍命運多舛。不可否認,她有令人詬病之處,可能在她的表演裡真的少了點什麼,惟沒有對的人提攜一把,遇人不淑大不幸,身旁的人也想紅,也想藉著Tonya飛上枝頭,於是當Tonya試圖往上爬的時候,這些人如地心引力般往下拉扯,爬得越高,重力加速度越快,讓Tonya摔得狗吃屎,從此一蹶不振。這是老娘叫譚雅。
電影環繞著到底Tonya有無參與傷害競爭對手Nancy的行動形成,是部偽記錄片的劇情電影,透過演員扮演的角色訪談,針對穿插演出來的歷史片段說些真心話,或刻意隱滿些什麼,並時不時打破第四道牆地與觀者對話的形式表現Tonya的前半生。故事從Tonya小時候,依照時序前進,不強調配角的背景,僅着眼於配角與Tonya直接與間接的互動,顯然她前半輩子少了點臨門一腳的運氣,遇人不淑;她也無法選擇出生的家庭,影響自己的人格;她亦為美國夢的反例及最大的諷刺:努力卻得不到該有的成果。
Tonya媽為名副其實的虎媽,給我種揠苗助長又過份干涉,卻無實質幫助的星媽類型,以暴力的方式強迫孩子努力,不給任何好臉色,企圖能讓家裡從經濟谷底翻身,但她的行徑卻潛移默化Tonya後來的舉動,有好有壞。好的是勇於為自己發聲,對於不公平的事情,採取不停的衝撞。從她詢問評審自己為什麼無法得高分的前後場景可見一般,同時一直努力就會成功的概念不攻自破,還是注重社經地位及家庭背景,所謂的人人有機會,或許僅限於乖乖聽話,不違抗,不忤逆之人的權利。
壞的部分可延伸至家庭教育對孩子有甚麼影響的相關研究,其中之一是暴力因子的代間轉移,Tonya後來提及Nancy只不過被傷害一次,就如此驚天動地,但自己卻早就習慣了。聽來即便有點在為自己行為找藉口,不過仍有點淒涼,替她心疼。她誤以為是常態,但事實上潛意識裡還是想逃離這樣的狀態。編導在Tonya於母親、丈夫、觀眾間的愛來回擺盪的情形,刻畫極佳,她一直尋求溫柔的愛包圍著自己,再加上她剛烈的性格,很容易地投入給予愛的人之懷抱,卻也容易搞砸自己所受到的關注,而顛沛流離著。
難怪離不開暴力夫,儘管丈夫的家庭,看來是理想的中產階級,能提供滑冰比賽所需要的金援,或許這也是Tonya算計考量的原因,以此為核心,上至母親,下至丈夫、保鑣,甚至是媒體,誰又不是利用了誰,為了得到一丁點關注,一丁點愛,並試圖登上枝頭做鳳凰呢?他們代表的是扭曲的美國夢,他們的確努力,但卻用錯地方,這或多或少也昭告著他們的夢想幻滅,才出此下策,正如同Tonya只要做不出轉體三圈半,花式滑冰界就一直不鳥她一樣,只好有各種小動作。
雪上加霜的是Tonya過於招搖,畢竟花式滑冰還是堅持傳統,強調優雅的公主運動,特立獨行非所愛;因為恃才傲物,所以鄙夷保鑣,讓保鑣心有芥蒂;丈夫想要得到Tonya真正的愛,但Tonya只愛滑冰,只想獲得成功進而被寵愛;母親從來就覺得她多為女兒著想,自己竟然分不到一杯羹,就像影片有一段時間沒她的畫面,她跳脫出來抱怨也太久沒我的畫面一般......等等事件互文Tonya那件兔毛外套,它是暗示也像是面照妖鏡,我們看到了Tonya與父親真真切切地做出一件外套,卻被其他人恥笑,但兔毛外套不都是一樣嗎?只是有沒有資源做得精緻而已!
索愛求不到,又要得太過粗糙,兼以媒體造神又弄鬼的散播能力,雖然同為媒體寵兒,但待遇卻是天堂和地獄的天壤之別。你可以歸咎給他人,但編導也沒有想放過Tonya的意思,縱然這部電影的分析已給Tonya莫大的寬容,況且大部份的決定權還是取決自己,並非他人。於是電影最後,Tonya為了求生載浮載沉,夢想徹底粉碎殆盡,只能出賣血肉。拳擊台上的血肉橫飛對比滑冰場上的優美得體,或許帶點鄙夷,但就Tonya衷愛滑冰卻再也無法上場較勁的哀嚎來看,更嘲諷著階級難以跨越的狀態,狠狠打臉所謂的『美國夢』,而在這種狀態下,片尾的字幕更凸顯Tonya仍然咬牙活下去的韌性。
電影環繞著到底Tonya有無參與傷害競爭對手Nancy的行動形成,是部偽記錄片的劇情電影,透過演員扮演的角色訪談,針對穿插演出來的歷史片段說些真心話,或刻意隱滿些什麼,並時不時打破第四道牆地與觀者對話的形式表現Tonya的前半生。故事從Tonya小時候,依照時序前進,不強調配角的背景,僅着眼於配角與Tonya直接與間接的互動,顯然她前半輩子少了點臨門一腳的運氣,遇人不淑;她也無法選擇出生的家庭,影響自己的人格;她亦為美國夢的反例及最大的諷刺:努力卻得不到該有的成果。
Tonya媽為名副其實的虎媽,給我種揠苗助長又過份干涉,卻無實質幫助的星媽類型,以暴力的方式強迫孩子努力,不給任何好臉色,企圖能讓家裡從經濟谷底翻身,但她的行徑卻潛移默化Tonya後來的舉動,有好有壞。好的是勇於為自己發聲,對於不公平的事情,採取不停的衝撞。從她詢問評審自己為什麼無法得高分的前後場景可見一般,同時一直努力就會成功的概念不攻自破,還是注重社經地位及家庭背景,所謂的人人有機會,或許僅限於乖乖聽話,不違抗,不忤逆之人的權利。
壞的部分可延伸至家庭教育對孩子有甚麼影響的相關研究,其中之一是暴力因子的代間轉移,Tonya後來提及Nancy只不過被傷害一次,就如此驚天動地,但自己卻早就習慣了。聽來即便有點在為自己行為找藉口,不過仍有點淒涼,替她心疼。她誤以為是常態,但事實上潛意識裡還是想逃離這樣的狀態。編導在Tonya於母親、丈夫、觀眾間的愛來回擺盪的情形,刻畫極佳,她一直尋求溫柔的愛包圍著自己,再加上她剛烈的性格,很容易地投入給予愛的人之懷抱,卻也容易搞砸自己所受到的關注,而顛沛流離著。
難怪離不開暴力夫,儘管丈夫的家庭,看來是理想的中產階級,能提供滑冰比賽所需要的金援,或許這也是Tonya算計考量的原因,以此為核心,上至母親,下至丈夫、保鑣,甚至是媒體,誰又不是利用了誰,為了得到一丁點關注,一丁點愛,並試圖登上枝頭做鳳凰呢?他們代表的是扭曲的美國夢,他們的確努力,但卻用錯地方,這或多或少也昭告著他們的夢想幻滅,才出此下策,正如同Tonya只要做不出轉體三圈半,花式滑冰界就一直不鳥她一樣,只好有各種小動作。
雪上加霜的是Tonya過於招搖,畢竟花式滑冰還是堅持傳統,強調優雅的公主運動,特立獨行非所愛;因為恃才傲物,所以鄙夷保鑣,讓保鑣心有芥蒂;丈夫想要得到Tonya真正的愛,但Tonya只愛滑冰,只想獲得成功進而被寵愛;母親從來就覺得她多為女兒著想,自己竟然分不到一杯羹,就像影片有一段時間沒她的畫面,她跳脫出來抱怨也太久沒我的畫面一般......等等事件互文Tonya那件兔毛外套,它是暗示也像是面照妖鏡,我們看到了Tonya與父親真真切切地做出一件外套,卻被其他人恥笑,但兔毛外套不都是一樣嗎?只是有沒有資源做得精緻而已!
索愛求不到,又要得太過粗糙,兼以媒體造神又弄鬼的散播能力,雖然同為媒體寵兒,但待遇卻是天堂和地獄的天壤之別。你可以歸咎給他人,但編導也沒有想放過Tonya的意思,縱然這部電影的分析已給Tonya莫大的寬容,況且大部份的決定權還是取決自己,並非他人。於是電影最後,Tonya為了求生載浮載沉,夢想徹底粉碎殆盡,只能出賣血肉。拳擊台上的血肉橫飛對比滑冰場上的優美得體,或許帶點鄙夷,但就Tonya衷愛滑冰卻再也無法上場較勁的哀嚎來看,更嘲諷著階級難以跨越的狀態,狠狠打臉所謂的『美國夢』,而在這種狀態下,片尾的字幕更凸顯Tonya仍然咬牙活下去的韌性。
2018年1月26日 星期五
[觀影筆記1805]120 Battements par Minute-BPM:對活下去的迫切
90年代初,社會逐漸對同志伸出認同的雙手,此時,愛滋病毒卻勢如破竹地擴散成災,成為平權路上的絆腳石,愛滋病幾乎等於同志的代名詞讓同志運動差點又退步了幾年,幸虧有『Act Up』成員的努力,才不致偏離前進的軌道太遠。電影呈現了激進的抗議手段,行動背後也看到整合眾多立場的困難,在一次次的行動-討論-行動-討論的循環裡,觀者於導演刻意特寫人物的鏡頭中,看到了想要愛人的火花,及最深層的,存活下去的掙扎。這是BPM。
一般來說,拍攝抗爭類型的電影,多半平舖直述行動的內憂外患,並在窮途末路之際,出現轉機,並於最後來個蕩氣迴腸的感動結局,兼以敘事平穩,便有基本分數,不會難看到哪裡去。不過一直重複這樣的手法,難免會膩,儘管可能是不同的事件,存在著不同的意義,或說有值得讚賞的細節。反觀,這部電影採取多數場景為角色在空間裡進行討論的方式組成,反而給予此類型片耳目一新的氣象。
當然抵禦外侮,也就是政府對於愛滋病的不重視或以偏概全,為抗爭之所以實行的重要元素,身為如此類型的電影,絕對不缺,可能會與劇中角色一起義憤填膺,嘲諷政府的承諾僅為利於選情的空頭支票。不過陳列抗爭的艱辛之餘,在空間裡討論如何達成目的的諸場面,倒讓團體內的異質性,分外清晰。通常,這類型的電影會強調同個陣線的立場一致,因而若有不同就容易成為眾矢之的,但《BPM》要說的是,一直以來,團體內都是由不同的人組成,意見與行動要一致必會所難度。
開場的抗爭便是一例,導演在此的手法也精彩地開門見山,帶出上述的觀點:我們以為看到的是場成功的快閃行動,但後來藉由檢討會與行動的穿插對照,才發現部分作為是一時興起,且非所有人都認同,這也與後來對於用愛滋血液給血友病患者的事件,雙方有不同的訴求,而引發的內訌遙相呼應。如此同中有異的立場,展現凝聚的困難,遑論面對外面的不公不義了!這還沒將私人情感引發的錯綜人際算在裡面......
導演藉由成員的對談,深入主要角色的感情世界,聊他們的情竇初開,看他們如何深深吸引,還有染上當時為莫名病毒的愛滋病的心情......情節中使用了許多特寫鏡頭,讓那情緒,甚至是情慾在螢幕上流動,有時候即便沒有說清楚,觀者仍可感受其間澎湃的情緒,是一種感慨,是一份迫切,想要活著,想要愛,偏偏上級不理,自己團體內部也停滯不前的三不管狀態。然後夥伴一個接著一個死去,情緒雖因此忿忿不平,向心力達新高,卻仍然無能為力。
在認識成員的情節裡,觀者會發現一個重要的資訊是,團體內並非所有人都是愛滋病患者,有些人可能是因為朋友、兒子為帶原者才加入這個行列。如此內部的差異回應了某一場戲中,Act Up成員貼反愛滋標語時遭到同為同志的言語攻擊,區隔出距離死亡的遠近與對愛滋防治的迫切,這也是想法紛陳的原因之一,其中多少也隱含了不願被貼上愛滋與同志畫上等號的標籤,唯Act Up卻積極地宣導不只同志會染上愛滋,況且有時候的狀況是,全心全意的愛一個人,卻換來拖垮壽命的疾病。
主角Sean的戀情與生命軌跡和Act Up的動機與處境可為對照,個人認為導演蠻有條理的從團體策畫的行動慢慢地轉入個人的感情世界裡,卻也像面鏡子般投射互文,並層層深入對生命,對愛的渴望。原以為導演安排的三角戀可能暗示參雜感情因素也會造成團體運作的阻礙,但或許不過很單純地說著同志愛人已經夠有難度了,又橫亙著疾病的障礙,能夠活著去愛分外珍貴,而愛也不是眼睜睜地看著疾病折磨自己或愛人的揪心,且死亡之後呢?何必封閉自己的感覺呢?
Sean的媽媽在Sean仙逝後,對Act Up夥伴說出有你們在真好的這句話,一方面當然是最後一程的陪伴,但或許也是感謝大家在Act Up的奉獻,為所有因為愛滋病在生死邊緣掙扎著的人們努力。導演在這部電影裡會用慢動作處理一些畫面,部分一如這類型電影所想要慷慨激昂的效果,但我最喜歡的是同志遊行的啦啦隊表演及灑下的亮片彩紙,呼應最後在宴會場上灑出的Sean的骨灰轉換為一幕幕在夜店跳舞及性愛的燈光閃爍與映照在臉龐上的五光十色,那是活著與愛著的最佳證明,好美好美,卻好悲好悲。
一般來說,拍攝抗爭類型的電影,多半平舖直述行動的內憂外患,並在窮途末路之際,出現轉機,並於最後來個蕩氣迴腸的感動結局,兼以敘事平穩,便有基本分數,不會難看到哪裡去。不過一直重複這樣的手法,難免會膩,儘管可能是不同的事件,存在著不同的意義,或說有值得讚賞的細節。反觀,這部電影採取多數場景為角色在空間裡進行討論的方式組成,反而給予此類型片耳目一新的氣象。
當然抵禦外侮,也就是政府對於愛滋病的不重視或以偏概全,為抗爭之所以實行的重要元素,身為如此類型的電影,絕對不缺,可能會與劇中角色一起義憤填膺,嘲諷政府的承諾僅為利於選情的空頭支票。不過陳列抗爭的艱辛之餘,在空間裡討論如何達成目的的諸場面,倒讓團體內的異質性,分外清晰。通常,這類型的電影會強調同個陣線的立場一致,因而若有不同就容易成為眾矢之的,但《BPM》要說的是,一直以來,團體內都是由不同的人組成,意見與行動要一致必會所難度。
開場的抗爭便是一例,導演在此的手法也精彩地開門見山,帶出上述的觀點:我們以為看到的是場成功的快閃行動,但後來藉由檢討會與行動的穿插對照,才發現部分作為是一時興起,且非所有人都認同,這也與後來對於用愛滋血液給血友病患者的事件,雙方有不同的訴求,而引發的內訌遙相呼應。如此同中有異的立場,展現凝聚的困難,遑論面對外面的不公不義了!這還沒將私人情感引發的錯綜人際算在裡面......
導演藉由成員的對談,深入主要角色的感情世界,聊他們的情竇初開,看他們如何深深吸引,還有染上當時為莫名病毒的愛滋病的心情......情節中使用了許多特寫鏡頭,讓那情緒,甚至是情慾在螢幕上流動,有時候即便沒有說清楚,觀者仍可感受其間澎湃的情緒,是一種感慨,是一份迫切,想要活著,想要愛,偏偏上級不理,自己團體內部也停滯不前的三不管狀態。然後夥伴一個接著一個死去,情緒雖因此忿忿不平,向心力達新高,卻仍然無能為力。
在認識成員的情節裡,觀者會發現一個重要的資訊是,團體內並非所有人都是愛滋病患者,有些人可能是因為朋友、兒子為帶原者才加入這個行列。如此內部的差異回應了某一場戲中,Act Up成員貼反愛滋標語時遭到同為同志的言語攻擊,區隔出距離死亡的遠近與對愛滋防治的迫切,這也是想法紛陳的原因之一,其中多少也隱含了不願被貼上愛滋與同志畫上等號的標籤,唯Act Up卻積極地宣導不只同志會染上愛滋,況且有時候的狀況是,全心全意的愛一個人,卻換來拖垮壽命的疾病。
主角Sean的戀情與生命軌跡和Act Up的動機與處境可為對照,個人認為導演蠻有條理的從團體策畫的行動慢慢地轉入個人的感情世界裡,卻也像面鏡子般投射互文,並層層深入對生命,對愛的渴望。原以為導演安排的三角戀可能暗示參雜感情因素也會造成團體運作的阻礙,但或許不過很單純地說著同志愛人已經夠有難度了,又橫亙著疾病的障礙,能夠活著去愛分外珍貴,而愛也不是眼睜睜地看著疾病折磨自己或愛人的揪心,且死亡之後呢?何必封閉自己的感覺呢?
Sean的媽媽在Sean仙逝後,對Act Up夥伴說出有你們在真好的這句話,一方面當然是最後一程的陪伴,但或許也是感謝大家在Act Up的奉獻,為所有因為愛滋病在生死邊緣掙扎著的人們努力。導演在這部電影裡會用慢動作處理一些畫面,部分一如這類型電影所想要慷慨激昂的效果,但我最喜歡的是同志遊行的啦啦隊表演及灑下的亮片彩紙,呼應最後在宴會場上灑出的Sean的骨灰轉換為一幕幕在夜店跳舞及性愛的燈光閃爍與映照在臉龐上的五光十色,那是活著與愛著的最佳證明,好美好美,卻好悲好悲。
2018年1月20日 星期六
[觀影筆記1804]三度目の殺人-第三次殺人:真相是我們選擇所相信的
兇手到底是誰在這部電影裡找不到答案,真相到底是什麼在這個故事裡也一點都不重要,導演利用了觀影者與角色們等眾人類有限的知識,自身經歷的投射(包含常理判斷),還有律師、檢察官及法官的做事方法,讓事件彷彿缺了什麼就完整或什麼都不是,就像宣傳海報一樣,三位主要角色各據一方,只看到他們各自被撕裂的周邊,之間的空白補也補不起,彷彿在說著實情根本只有經歷者才知道,在他人眼中僅僅存在自已想看到,想相信的,無論出自何種理由。這是第三次殺人。
可能早已習慣偵探小說,刑偵劇總會在某些時候得出個解答,因此發現這一部電影並沒真相時,其實失落,究竟三隅有沒有殺人,大概只有編劇和他自己,以及天曉得了!但相對來說,這才是導演是枝裕和的風格,透過故事內容思考家人之間的關係,唯這次以律師檢調攻防的刑事案件為包裝,於是無法為家人做的事,移轉到他人身上,讓案情錯綜複雜,也因為故事裡的每個人各懷心思,藏著掖著無法追溯還原被害現場,就像是張被亂撕隨手一丟的紙,要再拼完整,卻處處有小點小點的缺漏。
電影尋常地起手,看似並無不同,但重盛律師的角色、檢察官的角色,法官的角色卻突破日本戲劇,幾乎一味正義的窠臼,已然跳脫日式刑偵類型劇的框架,但應該更貼近現實,若以一個職業的角度及他所應盡最低限度的責任來看的話。況且處理速度向來也被列為能力高低的判斷依據,因而習慣於熱血正義故事的觀者一開始可能還想說故事裡的角色怎麼這麼冷淡,但到後來不得不認同這些職業的限制及選擇,但也因此延伸出三隅對審判的質疑:有誰夠資格審判被告呢?如果大家只局限於自己所看到的內容的話......
在褪去角色的熱血情感後,那關乎家人間的羈絆,三位主要角色的情感寄託,代償,轉移更顯得清楚澄澈,因而表面上看似制式化,冰冷,不近人情,但其實骨子裡的情感還是濃烈得化不開。編導似乎有意在這個故事當中去討論當從事的職業與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所重疊時,將會是怎樣的光景。在這部電影裡為父親的角色,兒女的角色,出自於親情本能地想保護對方,同時也有不想再重蹈過去已然失敗的經驗,即未能克盡自己在家庭中的職責,而將這份缺憾在類似的關係裡盡力填補。
因為不想要有遺憾,但卻也形成無法還原案件通盤真相的狀態。不得不說三隅一直反覆說詞,或不全盤托出,部分還給媒體拿去渲染,其實有點惱人,對觀者也是,或該說這惱人的情緒是真相仍處在五里霧當中,不清不楚,不痛不快。而這一團迷霧便是由法庭上前述各職業的準則加上家人關係的經驗所編織出來,理性與感性的錯綜,所以會不會真相只是各自為了保護什麼而當下做出的選擇呢?但根本不夠完整,就像對白所提及的瞎子摸象,摸到哪就認知到哪,始終無全貌,甚至極大的可能是,那份認知尚參雜了自己過去的經驗才定調。
因而關於審判這件事,被徹頭徹尾的質疑,如果司法制度如此,人類情感又不能保持完全中立,那到底誰才能定奪是否有罪呢?導演會在面談的場景,讓會客室隔開來的透明窗戶置中於鏡頭,帶有對峙的意涵,越到後來甚至也呈現反射的影像,讓三隅和重盛的臉孔幾乎重疊,一方面給我種具有一致角色的意涵,三隅家庭關係的問題投射至重盛的情感,同時也有誰才是審判人的意味,審判俗世的罪孽抑或審判人性的偏頗。儘管劇情後段有點焦點渙散,但最後一個場景充滿了力量,令人反思。
可能早已習慣偵探小說,刑偵劇總會在某些時候得出個解答,因此發現這一部電影並沒真相時,其實失落,究竟三隅有沒有殺人,大概只有編劇和他自己,以及天曉得了!但相對來說,這才是導演是枝裕和的風格,透過故事內容思考家人之間的關係,唯這次以律師檢調攻防的刑事案件為包裝,於是無法為家人做的事,移轉到他人身上,讓案情錯綜複雜,也因為故事裡的每個人各懷心思,藏著掖著無法追溯還原被害現場,就像是張被亂撕隨手一丟的紙,要再拼完整,卻處處有小點小點的缺漏。
電影尋常地起手,看似並無不同,但重盛律師的角色、檢察官的角色,法官的角色卻突破日本戲劇,幾乎一味正義的窠臼,已然跳脫日式刑偵類型劇的框架,但應該更貼近現實,若以一個職業的角度及他所應盡最低限度的責任來看的話。況且處理速度向來也被列為能力高低的判斷依據,因而習慣於熱血正義故事的觀者一開始可能還想說故事裡的角色怎麼這麼冷淡,但到後來不得不認同這些職業的限制及選擇,但也因此延伸出三隅對審判的質疑:有誰夠資格審判被告呢?如果大家只局限於自己所看到的內容的話......
在褪去角色的熱血情感後,那關乎家人間的羈絆,三位主要角色的情感寄託,代償,轉移更顯得清楚澄澈,因而表面上看似制式化,冰冷,不近人情,但其實骨子裡的情感還是濃烈得化不開。編導似乎有意在這個故事當中去討論當從事的職業與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有所重疊時,將會是怎樣的光景。在這部電影裡為父親的角色,兒女的角色,出自於親情本能地想保護對方,同時也有不想再重蹈過去已然失敗的經驗,即未能克盡自己在家庭中的職責,而將這份缺憾在類似的關係裡盡力填補。
因為不想要有遺憾,但卻也形成無法還原案件通盤真相的狀態。不得不說三隅一直反覆說詞,或不全盤托出,部分還給媒體拿去渲染,其實有點惱人,對觀者也是,或該說這惱人的情緒是真相仍處在五里霧當中,不清不楚,不痛不快。而這一團迷霧便是由法庭上前述各職業的準則加上家人關係的經驗所編織出來,理性與感性的錯綜,所以會不會真相只是各自為了保護什麼而當下做出的選擇呢?但根本不夠完整,就像對白所提及的瞎子摸象,摸到哪就認知到哪,始終無全貌,甚至極大的可能是,那份認知尚參雜了自己過去的經驗才定調。
因而關於審判這件事,被徹頭徹尾的質疑,如果司法制度如此,人類情感又不能保持完全中立,那到底誰才能定奪是否有罪呢?導演會在面談的場景,讓會客室隔開來的透明窗戶置中於鏡頭,帶有對峙的意涵,越到後來甚至也呈現反射的影像,讓三隅和重盛的臉孔幾乎重疊,一方面給我種具有一致角色的意涵,三隅家庭關係的問題投射至重盛的情感,同時也有誰才是審判人的意味,審判俗世的罪孽抑或審判人性的偏頗。儘管劇情後段有點焦點渙散,但最後一個場景充滿了力量,令人反思。
2018年1月10日 星期三
[觀影筆記1803]The Florida Project-歡迎光臨奇幻城堡:殘酷社會讓人一夜長大
每個小孩的夢想樂園Disney Land近在咫尺之外,不過對Moonee與她的好友們來說,摩鐵的周邊就是他們的遊樂場,找樂子絕對是她們特別擅長的,即使不在樂園裡,她們一樣可以綻放著享受樂趣的無瑕笑容,只是萬萬不知無法帶她們進去Disney Land的家長們,其實在生活裡痛苦地掙扎著,觀者很想像故事裡的摩鐵經理Bobby一樣竭盡所能投注關懷,但有些事情只能一時,難以一世,這個暑假對Moonee來說,一夕風雲變色,一夜長大成人。這是歡迎光臨奇幻城堡。
或許觀者與故事裡的大人都一樣,會對Halley說,好好教養Moonee,她是你的責任,不要影響其他人,但Halley看來也還是個小孩,正值青春年華,應是好好享受人生之際,卻得面對生活的困頓與嗷嗷待哺的一張嘴,其實有點窮途末路。雖然故事沒有擺明Halley的處境,但仍可在片段情節略窺一二,她努力地以自己的方式帶著Moonee,見她即使生活困難尚對Moonee不離不棄,並以無比關愛的眼神看她成長,上一代的憤世嫉俗也影響了下一代,足證母女情同手足般親密,但顯然對兒福部或故事裡的大人們來說不夠。
是到後來才知道情節裡的這幾間摩鐵離Disney Land很近。以此地做為拍攝背景,顯然有份強烈的對比在裏頭,樂園內外,沒差多遠,社經地位卻天差地遠,有人可以在假期無憂歡笑,有人卻得為生活不計代價。諸間摩鐵的名字彷彿是這些無法進出遊樂園家庭的假性慰藉,幻想著自己早已身處其中,幸福無比。是阿!對Moonee來說,不用進去樂園,她也有辦法和死黨讓摩鐵的周邊變得超級有趣,一起玩耍,一起做白日夢,簡單不拜金也能和樂融融,盡情揮灑自己璀璨的暑假生活。
從某個角度來看,她確實沒讓媽媽擔心(自己與朋友找樂子),或要媽媽多花錢(三過浮誇裝飾的禮物賣場都不入),但這也是她對身陷水深火熱的母親一個溫柔,就如同她說著她總能知道女生要哭的時間。不禁感動於她稚嫩的外表下,有顆纖細的心,但同時也替她感到心酸。摩鐵經理Bobby看透這一切,宛如這些家庭的守護者,雖然三不五時絮叨著該有的責任,如房租,孩子的教養,旅館的政策,但其實是保護這些家庭不被離散,偶爾身兼雙親職地看顧著孩子,且看他用力地趕跑疑似要拐騙小孩的嫌疑犯。
不過Bobby也有他的無奈,他面對著這些社會底層的住民所捅的簍子影響吸引一般顧客前來投宿的意願,如那對美國與古巴聯姻的旅客;面對著老闆對自己不合理的剝削,一個人抵千萬人用,摩鐵大小事都找他,無法處理還要自己想辦法,或許因為如此,他才不斷地包容這些家庭,尤其是小孩,他大概也在這些無所適從的家長身上看到些許自己的困窘吧!?沒有實質的幫助,卻先指責自己有問題,不改善,就完蛋。因此他大概比兒福單位還都了解這些家庭的實情,惟他到底還是領別人薪水,他到底還是得為這間摩鐵撥亂反正,只是他可能也不清楚這些在社會底層掙扎的投宿者真的是亂源嗎?
因為大人社會所訂下的規則,曾經與Halley有著類似傷痕而相互扶持的Ashley不得不讓自己的孩子Scooty,這位原本是Moonee的死黨兼換帖,遠離Moonee,這也是對未來劇情的暗示,對照Bobby始終協助著Halley,但也幫不了太多。儘管我們知道社會問題存在著,我們希望盡力可以協助母女倆永遠在一起,不過能力有限,且泥菩薩過江,那句特寫Halley口出的穢言,大概就是宣洩了我們無能為力的窘境,只能任由她們被拆散,不僅和家人,也和朋友,著實令人心碎。
最後Moonee因可能真的要和母親分開而在Jancey面前,Moonee後來的新好友,流下豆大淚珠,被迫成長,直面事實,前頭那些如佛羅里達州的熱情大太陽般燦爛澄澈的笑聲童語,單純天真,猶如逝者難追,儘管Jancey決意帶著她往Disney Land這個童夢王國遁逃,脫離成人世界的枷鎖,但應只是個短暫的安慰止痛劑而已。就像雨後天晴的彩虹,令人目眩神迷,卻也短暫得不堪一擊,社會給予的壓力依然毫不留情地以排山倒海之勢,向自己淹沒而來。
後記:看到Moonee落淚時,讓我想起一個學生,她是個乖孩子,因為家裡狀況,不得不緊急安置,就在學校立馬要被帶走。那一天分離之際,我始終記得她叨念著媽媽是否知情,那一刻我相信她和母親情感深厚,儘管母親有些養護能力不彰,但畢竟是她唯一親近的親人,相依為命著。離開時,我站在門口望著她,她不斷地回頭跟我說再見,原以為有轉圜餘地,怎料這一別竟是永恆,其實當下我很不喜歡自己沒辦法協助她什麼,就像故事裡Bobby看著Moonee逃跑一樣的無助,但又難以改變什麼而心痛著。
或許觀者與故事裡的大人都一樣,會對Halley說,好好教養Moonee,她是你的責任,不要影響其他人,但Halley看來也還是個小孩,正值青春年華,應是好好享受人生之際,卻得面對生活的困頓與嗷嗷待哺的一張嘴,其實有點窮途末路。雖然故事沒有擺明Halley的處境,但仍可在片段情節略窺一二,她努力地以自己的方式帶著Moonee,見她即使生活困難尚對Moonee不離不棄,並以無比關愛的眼神看她成長,上一代的憤世嫉俗也影響了下一代,足證母女情同手足般親密,但顯然對兒福部或故事裡的大人們來說不夠。
是到後來才知道情節裡的這幾間摩鐵離Disney Land很近。以此地做為拍攝背景,顯然有份強烈的對比在裏頭,樂園內外,沒差多遠,社經地位卻天差地遠,有人可以在假期無憂歡笑,有人卻得為生活不計代價。諸間摩鐵的名字彷彿是這些無法進出遊樂園家庭的假性慰藉,幻想著自己早已身處其中,幸福無比。是阿!對Moonee來說,不用進去樂園,她也有辦法和死黨讓摩鐵的周邊變得超級有趣,一起玩耍,一起做白日夢,簡單不拜金也能和樂融融,盡情揮灑自己璀璨的暑假生活。
從某個角度來看,她確實沒讓媽媽擔心(自己與朋友找樂子),或要媽媽多花錢(三過浮誇裝飾的禮物賣場都不入),但這也是她對身陷水深火熱的母親一個溫柔,就如同她說著她總能知道女生要哭的時間。不禁感動於她稚嫩的外表下,有顆纖細的心,但同時也替她感到心酸。摩鐵經理Bobby看透這一切,宛如這些家庭的守護者,雖然三不五時絮叨著該有的責任,如房租,孩子的教養,旅館的政策,但其實是保護這些家庭不被離散,偶爾身兼雙親職地看顧著孩子,且看他用力地趕跑疑似要拐騙小孩的嫌疑犯。
不過Bobby也有他的無奈,他面對著這些社會底層的住民所捅的簍子影響吸引一般顧客前來投宿的意願,如那對美國與古巴聯姻的旅客;面對著老闆對自己不合理的剝削,一個人抵千萬人用,摩鐵大小事都找他,無法處理還要自己想辦法,或許因為如此,他才不斷地包容這些家庭,尤其是小孩,他大概也在這些無所適從的家長身上看到些許自己的困窘吧!?沒有實質的幫助,卻先指責自己有問題,不改善,就完蛋。因此他大概比兒福單位還都了解這些家庭的實情,惟他到底還是領別人薪水,他到底還是得為這間摩鐵撥亂反正,只是他可能也不清楚這些在社會底層掙扎的投宿者真的是亂源嗎?
因為大人社會所訂下的規則,曾經與Halley有著類似傷痕而相互扶持的Ashley不得不讓自己的孩子Scooty,這位原本是Moonee的死黨兼換帖,遠離Moonee,這也是對未來劇情的暗示,對照Bobby始終協助著Halley,但也幫不了太多。儘管我們知道社會問題存在著,我們希望盡力可以協助母女倆永遠在一起,不過能力有限,且泥菩薩過江,那句特寫Halley口出的穢言,大概就是宣洩了我們無能為力的窘境,只能任由她們被拆散,不僅和家人,也和朋友,著實令人心碎。
最後Moonee因可能真的要和母親分開而在Jancey面前,Moonee後來的新好友,流下豆大淚珠,被迫成長,直面事實,前頭那些如佛羅里達州的熱情大太陽般燦爛澄澈的笑聲童語,單純天真,猶如逝者難追,儘管Jancey決意帶著她往Disney Land這個童夢王國遁逃,脫離成人世界的枷鎖,但應只是個短暫的安慰止痛劑而已。就像雨後天晴的彩虹,令人目眩神迷,卻也短暫得不堪一擊,社會給予的壓力依然毫不留情地以排山倒海之勢,向自己淹沒而來。
後記:看到Moonee落淚時,讓我想起一個學生,她是個乖孩子,因為家裡狀況,不得不緊急安置,就在學校立馬要被帶走。那一天分離之際,我始終記得她叨念著媽媽是否知情,那一刻我相信她和母親情感深厚,儘管母親有些養護能力不彰,但畢竟是她唯一親近的親人,相依為命著。離開時,我站在門口望著她,她不斷地回頭跟我說再見,原以為有轉圜餘地,怎料這一別竟是永恆,其實當下我很不喜歡自己沒辦法協助她什麼,就像故事裡Bobby看著Moonee逃跑一樣的無助,但又難以改變什麼而心痛著。
2018年1月7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802]The Square-抓狂美術館:大受啟發/附庸風雅
新展覽即將展開的焦頭爛耳,與手機遭竊的資訊恐慌相互碰撞,禍不單行地災難燎原,難以收拾。導演將初始各場景的小問題點,慢慢集結,擴大成面,並透過展覽標語貫串全局,來諷刺高社經地位的目中無人,以為刻意忽略,以為自我監控,社會黑暗就不會走入生活,但會不會正是有能力的人不去正視問題,不去承認盲點,所以才有不安。這樣看來,那些試圖喚醒大家重新檢視問題的藝術作品,不過只是有錢有閒的人附庸風雅的產物罷了。這是抓狂美術館。
觀賞藝術作品的角度眾,我以為其中之一為現代與當代藝術的創作者往往賦予作品自身想傳達的訊息,而由觀者自行去感受、解讀,並促使進一步的思考,導演應該也如此認同吧!?因此有了這樣一個敘事,以一家當代美術館的新設展為起點,帶著觀者看見在故事裡被展示出來的作品,也看見設展團隊,看展群眾與作品的互動,並向外延伸美術館外的利害關係,彼此對照,讓觀者強烈感受到電影中所陳列的藝術彷彿是情節中各角色的最大諷刺,進而帶出對欣賞藝術作品及怎麼成為當代藝術作品的思辨。
放大為故事的結構來看,『禍不單行』為這個故事下最好的註解,有時候平順的人生硬是會被掀起波瀾,如又不幸遇到『水星逆行』,可能會諸事不順至驚滔駭浪也未可知,美術館館長Christian就是這麼衰;不過若聚焦影片呈現的一連串設展過程及Christian所遭遇的事件,會變得難以同情館長近期的亂流,因有種表裡不一的背叛感,看似有想法地賦予展覽目的,私底下的行為卻背道而馳或不甚尊重,當然情有可原地一時私心疾上心頭,不過做法卻帶著居高臨下的睥睨感,不甚討喜,不禁聯想到,或說導演有意藉著這個角色挖苦那些說的一嘴天花亂墜,卻做得一手只為自己的政客。
「廣場是信任與關懷的殿堂,在裏頭,我們有同樣的權利與義務。」被一再重複,想來也可笑,特別是導演不斷地將鏡頭掃瞄過坐在街頭乞討的街友們,對比在美術館中,身穿華服參加宴會的紳士淑女們。有時候不僅是漠不關心,甚至行以剝削,反正最終還是為了自己,即便你擁有的已經夠多了,就像Christian處理他手機、錢包失竊的方式,影響到小男孩,卻視小男孩如揮不走的蒼蠅一般。某個展示品的標語"You have nothing"真是個黑色幽默,對應貧窮困苦者,是真真切切的實質層面;對應那些擁有很多的人呢!?是否自私這個寄生蟲將自己的慾望養大而時常感受不足呢?
這就引發了信任的危機。故事裡小至Christian個人事務的處理,於公為交辦下屬協助的事物,於私與女記者交歡後的防備,大到小男孩的被害言論是否屬實,當然所有一切可歸咎於開場沒多久,Christian在上班途中,好心被狗咬地被偷竊,這也呼應至一個關乎信任的展示品:你相信那你敢把自己的貴重物品留下嗎?不過這是否是種惡性循環,就是因為不利己,所以沒人關切底層的狀況,結果釀成社會問題,就像Christian心力交瘁地難以顧及展覽的宣傳,卻導致最糟糕的狀況;又比如說後來才驚覺,Christian在那棟建築物發威脅信的那種情緒,其實帶點鄙夷,或該說盡量不進來與自己位階不同的場域就盡量不涉足,感覺會有危險。
也如同展示作品之一現身於酒會場合上的表演,規則說著不要與他對望,就不會有問題,初始覺得是個很有野外求生味的叢林法則,頗新鮮有趣,但他卻益發瘋狂。少數出手的賓客,因隻手難遮天,只好逃之夭夭,其他人只好更遵照規則「勿視」處理,以避免自己遭受侵害,結果就險些促成犯罪。這一情節應該隱喻了,也算總結前面所見,無論是場館外或Christian個人問題的景象呢?視而不見,擴大成災,即使關心,一來光是個人力量不是很夠,二來單純阻止,不去深入了解,解決根源,有用嗎?就像Christian給予一個有所需求的女遊民食物,但Christian卻只做了開頭,後續任由女遊民處理。
這也丟給觀者如我「尊重」的議題,一如前頭開會時小孩的惱人哭鬧聲;開幕酒會上大家不理會廚師的餐點介紹;面對妥瑞氏症的患者在聽講席中叫囂亦然,中國籍旅客被排除於展覽之外,以為只想逛景點也是……原來導演先以光天化日遭竊事件為引子,試圖將看似一點一點平素的小問題演繹,然後將嚴重性逐步提升至整個社會較為黑暗的一面。因而在看似層出不窮的事件中,其實存在著架構來歸納議題,促使觀者思考,相當了得。於是那些大聲疾呼的藝術作品,原來不過是高端知識份子及有錢人的附庸風雅,只要損及自身,凡事皆可拋,藝術品最終只是個安安靜靜的物體。但導演還是在人性幾近崩壞殆盡之際,安排了再訪建築物的情節,不過這次帶著下一代,有點露出改變的曙光,但同時也有逝者已矣的慨嘆。
2018年1月1日 星期一
[觀影筆記1801]Call Me by Your Name-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歲月與環境折損愛人的能力
它是一部度假電影,拍得讓觀影者也好像在影片場景度假一般,悠然自得,無所事事,盡情徜徉於鄉村美景間;同時它也是部情竇初開的電影,彷彿印證『令人記憶深刻的都是初戀』這句話,於假期緩慢百無聊賴的時光,導演對準隱密的撩撥,公然的挑逗及直接的挑釁,在那年夏天,陽光燦燦照得大家都難以睜眼的日子裡,這一切卻異常清晰,彈動心弦。編導、演員完全補抓到初戀心情的幽微及影響戀情維持的無奈現實,讓觀者的心微微發疼。這是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第一次戀愛的悸動及對方是否有相同感覺的不確定感如鯁在喉,澎湃又壓抑地隱匿在閒散且慵懶的度假時光裡。無論同性,異性皆有中的初戀情懷,導演不過度張狂直接,而是自制內斂地埋線索在生活細節裡,像首暗藏心意的情詩,表面上是行程的流水帳,筆觸即鏡頭地聚焦於曖昧,讓人心癢難耐地揣度,才後知後覺,原來已陷入情網,唯在同志的設定下,更是隔層紗,到底是愛,還是親密的朋友而已呢?
故事並陳兩段情慾,與同性,與異性;年齡差,同輩份,來對比艾里歐的在兩段關係中採取主動還是被動,直接抑或間接的角色。它可以解讀成探索性向,在那個還不是那麼開放的社會,潛沈的傳統大傘下,拒絕自己有同性傾向,或確認自己是否真愛同性多些;但也可以說對異性求歡,其實是種宣洩,既不擔心被同性拒絕,內心真的受傷,二來也是種示威,對自己的欲拒還迎,還跟女人們糾纏不清。與百無聊賴兩相對照,映襯出青春躁動的兵慌馬亂,各種酸楚與甜蜜忙不更迭地直搗心窩,如同那多汁的杏桃刺激挑逗著味蕾,令人回味無窮。
故事也用些隱喻的手法,來表徵自己真正的模樣,不需受到外在影響而改變。它同時從兩個角度來看。之一,猶太人與同志身份的互文,同為弱勢的族群,透過表示猶太身份的項鍊為媒介,藉著不戴它,象徵否認自我,戴上了則有勇敢擁抱自己身而為誰的意涵,在此故事中,也具有向彼此揭露自己是同志的暗示;之二,艾里歐刻意用不同表現手法彈奏同首樂曲,以搏得心上人奧利佛的關注,後者卻說喜歡原本的曲調,看似不解風情或是欲擒故縱,但卻有別為愛情盲目而失去自己的深意,以一個過來人,年紀稍長幾歲的身份,並直到最後,才知曉這是奧利佛對艾里歐打預防針:別陷得太深了!
因為奧利佛最終仍囿於傳統,步入男女婚姻。最後一場電話通聯的戲,即便雲淡風輕地話家常,畢竟久未謀面或許沖淡了些許濃情蜜意,不過時間仍彷彿由於震驚凝結了,背景音的火燒木柴聲,恰與內心共鳴,劈劈啪啪地碎裂,那短暫的兩人小旅行僅成永誌不渝的追憶,但幸虧曾經轟轟烈烈,不顧一切,也由衷感激艾里歐家長的開明,甚至是開示:我們從自己身上剝奪太多,以致不到三十歲就已經破產,致使每當開始一段感情時,能付出的就更少了。為了不要有感覺而不去感覺,多麼浪費啊!
所以即便沒有明說,艾里歐的隨心所欲不被阻撓,其實映襯出奧利佛自身感情上所遭遇的困境,投射出該年代對同志的不待見,而他也宛如艾里歐父親開示下的人物,慢慢地被歲月剝奪了愛的能力,最終選擇麻木。飾演艾里歐的演員Timothée Chalamet,演得自然出眾,相當具有說服力,扮演奧立佛的Armie Hammer也相當傑出,將心有苦衷的壓抑,在愉悅的燦笑後掩護得極佳。於是觀者如我不自覺地為他們兩人感到惋惜,有情人無法終成眷屬之餘,也對環境所給予的束縛及剝削感到無奈。
第一次戀愛的悸動及對方是否有相同感覺的不確定感如鯁在喉,澎湃又壓抑地隱匿在閒散且慵懶的度假時光裡。無論同性,異性皆有中的初戀情懷,導演不過度張狂直接,而是自制內斂地埋線索在生活細節裡,像首暗藏心意的情詩,表面上是行程的流水帳,筆觸即鏡頭地聚焦於曖昧,讓人心癢難耐地揣度,才後知後覺,原來已陷入情網,唯在同志的設定下,更是隔層紗,到底是愛,還是親密的朋友而已呢?
故事並陳兩段情慾,與同性,與異性;年齡差,同輩份,來對比艾里歐的在兩段關係中採取主動還是被動,直接抑或間接的角色。它可以解讀成探索性向,在那個還不是那麼開放的社會,潛沈的傳統大傘下,拒絕自己有同性傾向,或確認自己是否真愛同性多些;但也可以說對異性求歡,其實是種宣洩,既不擔心被同性拒絕,內心真的受傷,二來也是種示威,對自己的欲拒還迎,還跟女人們糾纏不清。與百無聊賴兩相對照,映襯出青春躁動的兵慌馬亂,各種酸楚與甜蜜忙不更迭地直搗心窩,如同那多汁的杏桃刺激挑逗著味蕾,令人回味無窮。
故事也用些隱喻的手法,來表徵自己真正的模樣,不需受到外在影響而改變。它同時從兩個角度來看。之一,猶太人與同志身份的互文,同為弱勢的族群,透過表示猶太身份的項鍊為媒介,藉著不戴它,象徵否認自我,戴上了則有勇敢擁抱自己身而為誰的意涵,在此故事中,也具有向彼此揭露自己是同志的暗示;之二,艾里歐刻意用不同表現手法彈奏同首樂曲,以搏得心上人奧利佛的關注,後者卻說喜歡原本的曲調,看似不解風情或是欲擒故縱,但卻有別為愛情盲目而失去自己的深意,以一個過來人,年紀稍長幾歲的身份,並直到最後,才知曉這是奧利佛對艾里歐打預防針:別陷得太深了!
因為奧利佛最終仍囿於傳統,步入男女婚姻。最後一場電話通聯的戲,即便雲淡風輕地話家常,畢竟久未謀面或許沖淡了些許濃情蜜意,不過時間仍彷彿由於震驚凝結了,背景音的火燒木柴聲,恰與內心共鳴,劈劈啪啪地碎裂,那短暫的兩人小旅行僅成永誌不渝的追憶,但幸虧曾經轟轟烈烈,不顧一切,也由衷感激艾里歐家長的開明,甚至是開示:我們從自己身上剝奪太多,以致不到三十歲就已經破產,致使每當開始一段感情時,能付出的就更少了。為了不要有感覺而不去感覺,多麼浪費啊!
所以即便沒有明說,艾里歐的隨心所欲不被阻撓,其實映襯出奧利佛自身感情上所遭遇的困境,投射出該年代對同志的不待見,而他也宛如艾里歐父親開示下的人物,慢慢地被歲月剝奪了愛的能力,最終選擇麻木。飾演艾里歐的演員Timothée Chalamet,演得自然出眾,相當具有說服力,扮演奧立佛的Armie Hammer也相當傑出,將心有苦衷的壓抑,在愉悅的燦笑後掩護得極佳。於是觀者如我不自覺地為他們兩人感到惋惜,有情人無法終成眷屬之餘,也對環境所給予的束縛及剝削感到無奈。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