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8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806]I, Tonya-老娘叫譚雅:索愛的人們

Tonya或許想要好好地被愛,想要受到注目罷了,只是美國夢是否僅存在於中產階級以上的懷抱裡,要不然出身貧賤的Tonya不過想滑個冰討日子,她也具有足夠實力,卻仍命運多舛。不可否認,她有令人詬病之處,可能在她的表演裡真的少了點什麼,惟沒有對的人提攜一把,遇人不淑大不幸,身旁的人也想紅,也想藉著Tonya飛上枝頭,於是當Tonya試圖往上爬的時候,這些人如地心引力般往下拉扯,爬得越高,重力加速度越快,讓Tonya摔得狗吃屎,從此一蹶不振。這是老娘叫譚雅。
電影環繞著到底Tonya有無參與傷害競爭對手Nancy的行動形成,是部偽記錄片的劇情電影,透過演員扮演的角色訪談,針對穿插演出來的歷史片段說些真心話,或刻意隱滿些什麼,並時不時打破第四道牆地與觀者對話的形式表現Tonya的前半生。故事從Tonya小時候,依照時序前進,不強調配角的背景,僅着眼於配角與Tonya直接與間接的互動,顯然她前半輩子少了點臨門一腳的運氣,遇人不淑;她也無法選擇出生的家庭,影響自己的人格;她亦為美國夢的反例及最大的諷刺:努力卻得不到該有的成果。

Tonya媽為名副其實的虎媽,給我種揠苗助長又過份干涉,卻無實質幫助的星媽類型,以暴力的方式強迫孩子努力,不給任何好臉色,企圖能讓家裡從經濟谷底翻身,但她的行徑卻潛移默化Tonya後來的舉動,有好有壞。好的是勇於為自己發聲,對於不公平的事情,採取不停的衝撞。從她詢問評審自己為什麼無法得高分的前後場景可見一般,同時一直努力就會成功的概念不攻自破,還是注重社經地位及家庭背景,所謂的人人有機會,或許僅限於乖乖聽話,不違抗,不忤逆之人的權利。

壞的部分可延伸至家庭教育對孩子有甚麼影響的相關研究,其中之一是暴力因子的代間轉移,Tonya後來提及Nancy只不過被傷害一次,就如此驚天動地,但自己卻早就習慣了。聽來即便有點在為自己行為找藉口,不過仍有點淒涼,替她心疼。她誤以為是常態,但事實上潛意識裡還是想逃離這樣的狀態。編導在Tonya於母親、丈夫、觀眾間的愛來回擺盪的情形,刻畫極佳,她一直尋求溫柔的愛包圍著自己,再加上她剛烈的性格,很容易地投入給予愛的人之懷抱,卻也容易搞砸自己所受到的關注,而顛沛流離著。

難怪離不開暴力夫,儘管丈夫的家庭,看來是理想的中產階級,能提供滑冰比賽所需要的金援,或許這也是Tonya算計考量的原因,以此為核心,上至母親,下至丈夫、保鑣,甚至是媒體,誰又不是利用了誰,為了得到一丁點關注,一丁點愛,並試圖登上枝頭做鳳凰呢?他們代表的是扭曲的美國夢,他們的確努力,但卻用錯地方,這或多或少也昭告著他們的夢想幻滅,才出此下策,正如同Tonya只要做不出轉體三圈半,花式滑冰界就一直不鳥她一樣,只好有各種小動作。

雪上加霜的是Tonya過於招搖,畢竟花式滑冰還是堅持傳統,強調優雅的公主運動,特立獨行非所愛;因為恃才傲物,所以鄙夷保鑣,讓保鑣心有芥蒂;丈夫想要得到Tonya真正的愛,但Tonya只愛滑冰,只想獲得成功進而被寵愛;母親從來就覺得她多為女兒著想,自己竟然分不到一杯羹,就像影片有一段時間沒她的畫面,她跳脫出來抱怨也太久沒我的畫面一般......等等事件互文Tonya那件兔毛外套,它是暗示也像是面照妖鏡,我們看到了Tonya與父親真真切切地做出一件外套,卻被其他人恥笑,但兔毛外套不都是一樣嗎?只是有沒有資源做得精緻而已!

索愛求不到,又要得太過粗糙,兼以媒體造神又弄鬼的散播能力,雖然同為媒體寵兒,但待遇卻是天堂和地獄的天壤之別。你可以歸咎給他人,但編導也沒有想放過Tonya的意思,縱然這部電影的分析已給Tonya莫大的寬容,況且大部份的決定權還是取決自己,並非他人。於是電影最後,Tonya為了求生載浮載沉,夢想徹底粉碎殆盡,只能出賣血肉。拳擊台上的血肉橫飛對比滑冰場上的優美得體,或許帶點鄙夷,但就Tonya衷愛滑冰卻再也無法上場較勁的哀嚎來看,更嘲諷著階級難以跨越的狀態,狠狠打臉所謂的『美國夢』,而在這種狀態下,片尾的字幕更凸顯Tonya仍然咬牙活下去的韌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