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兒真誠自然又可愛的表演,叫人不喜歡這角色也難;即使未呈現出夫妻的相處情形,卻在劇本裡相互呼應地傳達了兩人之間深刻雋永的情感;除此之外,還有家庭羈絆之益發緊密,也藉由整頓動物園,使之起死回生的主軸內容,相互對照著。縱使萬事起頭難,但只要有愛,便能鼓起勇氣,不論是堅持還是放手,20秒之後新世界便就此展開;雖說某些部分處理的不夠細緻,但一家子同心協力讓動物園回復之前的榮景,也教人夠熱血,夠感動的了。這是我們買了動物園。
視角對準了母親缺席的一家子進入故事裡。就如同小女兒所說的,父親確實比起其他人的父親來得深具魅力,不過他卻即使面對鄰居的頻送秋波,仍不為所動,或許是因為單親家庭已讓自己焦頭爛耳,無暇顧及第二春,更有甚者,兒子的叛逆或該說無法走出失去母親的傷痛而形成的乖誕也讓父親束手無策,在工作又不是很如意的情況下,為了孩子們能安然度過失恃風暴,決定舉家搬遷。
表面上看似一切為了孩子,工作只是最後一根稻草沒錯,但有沒有可能也是因為太愛妻子,而遲遲無法走出喪妻之痛的關係,才有這次的出走及拒絕投懷送抱(或換個角度想,可以幫忙自己照顧家庭)的人於千里之外的舉動呢!?這部電影雖然未對夫妻兩人的愛到底多深有所著墨,不過卻透過父親的行為及話語表達了對妻子的瘋狂愛戀,那是種已經隨風飄逝,成為過往的人,因為被愛著而仍有曾經存在過的軌跡遺留在這人世上的關係。或因遺傳性基因的身體樣貌,或還是只敢停留在因逆光而模糊的臉部特寫寫真,深怕一旦按下滑鼠後一禎禎滿載回憶、清楚歷歷的照片會讓自己眼淚潰堤,以及直到最後才揭曉的應答方式。
不僅僅是夫妻雙方而已,整部電影充斥著家庭成員之間,或單純因著對彼此的愛,或因愛而所耳濡目染受到的影響,以無論有形或無形的形式,從自己的行動裡傳遞出來,並非直接地相互言愛,也不一定僅止於彼此的互動,且儘管存在著衝突未解或無法理解對方舉動的意義,但隨著故事的進行,編導巧妙地拆解之下,藉由重整動物園這項大計畫的主軸所發生的點點滴滴,填補家庭因失去所產生的裂痕於無形,逐漸感受到這一家子緊密的牽引,羈絆是益發深刻的,正如同此電影是從散沙般的開頭,越到後來漸漸地越成為堅固的堡壘。
對照著動物園的整理過程,實輝映成趣,從一開始的百廢待興到後來的欣欣向榮,同時應該也可說是種父親自身療傷的過程吧?!和動物園碩果僅存的員工相遇並一起工作的書寫中便有意無意散落著些許投射的補償情感,比如對年老病衰的老虎是否安樂死的決定以及無法對有憂鬱症並逃跑的黑熊用槍,暗示著對將死去妻子無能為力的時刻及對死亡的敏感,在此又再次說明了丈夫對妻子的濃情蜜意;此外,不知從哪裡開始和兒子談談,只好對也不知從何下手的動物園管理事務全力以赴,畢竟後者是有人幫忙而具體明確的。不過這些身邊事不是不為,而是因為太愛對方了,深怕一去碰觸或揭露心中的傷,那些埋藏在心中的美好與平衡就會打破而讓自己深陷痛苦,充滿罪惡。但真是如此嗎?
故事說到此才發現,或許這也是一個關於勇氣的故事,無論是勇敢地放手或跨出去,抑是仍不畏艱難地堅持下去。一入正片便開門見山地昭告觀影者父親是位有冒險精神的人,這樣的特性也反映在即使得知自己將會買下動物園也義無反顧地去執行的情況,只是卻未能凸顯於個人形而上之處:依然惦念著死去之妻而並不夠具有勇氣地同兒子去談相關的事情。編導將主角個人自身的內在差異做了有趣的對比。既然大可無視一開始對這份工作的笨拙,甚至不適當到格格不入,之後還特別誇張化了工作人員及審查委員的嚼舌根和看好戲心態,點綴了些許輕鬆詼諧的元素於裏頭,卻也反映了門外漢之於這份工作的難度,還有困難是毫不留情地接踵而至的,仍還是刻苦耐勞地堅持下去,怎麼在情感層次裡不斷逃避,不願面對呢?
然後在與挫折不斷地碰撞之後,無意之間所發現的妻子的遺書成了最大的支持力量,是這故事中相當重要的轉折。原來即使不存在,其精神仍持續環繞在身旁,眷顧著生者。因此,這個故事從頭至尾都潛藏著和情節相反的對照版假設,我們無法斷言選擇另外一方,就會有比較好的結果,但就讓觀影者回溯到故事的最開始,假設父親沒有鼓起那20秒的勇氣就放棄了情感,如今兒子和女兒就不會站在這個地球上用力呼吸著,如果不是深愛著一雙兒女,也不會因此展開這一連串如夢似幻地重建動物園的故事,甚至故事因為死者之愛仍在繼續織造著。這其中關鍵非在於不斷質疑的怯步(why)而是來自於愛的篤定踏實(why not),因此生命於無形裡便會催促著人們繼續向前於該走的路上。
2011年12月25日 星期日
2011年12月22日 星期四
2011讀書心得(5)
[宵山萬花筒]森見登美彥總是在名為短篇小說集結的作品中屢屢創造出驚奇,甚至有時將之看做另類的長篇小說也可以,本部作品也不例外。其各短篇可各自獨立沒問題,但同時彼此又會有幾個相同的共通點,將各篇串聯起來,因而讓這部以京都傳統宵山活動為背景所發展出來的各短篇,結合成可謂宵山吉光片羽的大活動小故事。取名為宵山萬花筒,除了是本書裡的其中一篇篇名,也是一項在故事中出現的物品,更符合著整部作品的特色,就好像從萬花筒看世界,世界總會重組成不同模樣一般,寫實又魔幻。
[寂寞的頻率]乙一不論是特別寫給台灣讀者的序中或原本就有的後記中,不斷地提及這是部為五斗米折腰而硬擠出來的短篇小說集結,先為大家打預防針,但個人覺得倒是不必那麼大費周章。儘管與其他作品比起來,故事性、結構不是相當完美,但其中所透露出來的情緒,就如同書名所揭示般,有種淡淡的哀傷,小小的遺憾。至少乙一尚且維持著統稱為白乙一作品群的感動。
[自由]故事很長,斷斷續續地看了很久,有些細節部分看到後來有點忘掉,另故事連貫地不是那麼順暢,不過這是身為讀者我自身的問題,畢竟某些段落仍能厲害地道出了這個自由世界下人性的晦澀,一針見血卻又不得不點頭稱是如搗蒜,洞悉資本主義社會框架下不只是企業,人也打從心底,無時無刻,在各式各樣的場景當中競爭,不管是外顯或內隱的。以各出場人物的視野分章節,幾乎按照時序組合而成,慢條斯理、結構嚴謹地將角色的所有情緒、個性補完,的確我們眼睛通常看到的,確實只有此時此刻此地的這個人,殊不知這樣的一個人卻是由過去的諸多因素熔合而成,這個故事不只縱貫各個角色處理而成,也巧妙地橫穿了每個人的生長過程,縱橫交錯之間,並未有突兀感。除此之外,也藉由自身對現實社會的看法加入這個虛擬的故事當中,不只是個故事,部分也是一篇又一篇的社論,替個時代的光景留下寫實的一幅畫像。
[像樣的不倫人妻]結局和我預期的不太一樣,是將結尾拉回實際的情況。看似和其他同類型描寫外遇及妻子在家中不受丈夫重視的故事半斤八兩,但以一貫作者擅長書寫的方式,專注於妻子、丈夫以及外遇對象三方各自相處的狀態,將三人的心境或隱藏或體現於這些生活過程當中,幾乎將外界對這樣出軌行為的批評抽離,只留下觸動故事轉折的關鍵,讓讀者輕易看到女性角色的掙扎以及心境的轉變,並洞悉婚姻崩毀的原因,也帶點女性自身覺醒的內涵,以一種不激烈卻溫柔堅定的方式傳遞著。
[橫道世之介]就像劇中主角在大一那一年所遇到的人們突然在往後的n年裡,某個場景,某個莫名的東西讓他們回憶起主角一般,故事內容也以類似的手法,宛若預言一般,多年後的幾個場景竟和多年前的幾個場景,或極盡相似彷彿既視,或只是個相同的線索,然後不禁感嘆命運的奇妙,誰知道這一萍水相逢所替自己人生路所可能帶來的轉變,全然始料未及,驀然回首,當初怎麼走到這步,甚至也已斑影駁駁。另外城鄉差距以及出外人往返故里與外地間心境的變化,或許是由自身經驗出發,寫來特別引人共鳴,感同身受。
[往復書簡]書信真正作者的未可知以及用字遣詞會經過修飾而有所保留等等,自然而然形成的敘述性詭計,誠然為作者一向擅長的領域,只是有點難以想像現今電腦化的社會,仍採書信體書寫,不管有甚麼樣的理由,總有點勉強,解釋也顯多餘,雖然是可以接受的說詞,另外真正的內容也有藉由書信提起的刻意,感覺使用其他方式也有無不可。除此之外,內容的轉折也顯差強人意,或許是受到作者幾部作品精采程度之高的影響也未可知。
[A King-某王者]每個時代,人們都需要一個英雄。作者以棒球世界舞台為背景,編纂出一位英雄,以其一生為經,眾人(偶爾摻雜點英雄本身)對英雄的想法為緯,形塑了英雄之所以為英雄的,眾人對其期待及所受之影響,並帶點宿命觀,並巧妙地融合莎士比亞的戲劇,或將情節結合其中,或引用其中台詞,並和所引用戲劇的主角相互呼應,也宏觀地對應著全世界一路走來的脈絡,時勢造英雄,江山代有才人出,繼往開來,周而復始,上演著英雄所贏得的掌聲、崇拜,也招致惡意的訛言、紛擾。
[南京安魂曲]儘管這是一部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故事,但對於其中主人翁成為夾心餅乾而進也不是,退也無法的狀態描寫得極為生動,令人揪心,雖說造成這樣的狀況是由於戰爭,不過即使物換星移,其中兩難心情的本質其實所去不遠,有時讀來,對照自己曾經遭遇的情形,不禁心有戚戚焉;更有甚者,自己人還不挺自己人,更教人情何以堪,無怪乎主角後來得了病。只是後頭感覺是為收尾而顯得急就章,過於急轉直下,稍嫌可惜,否則除了虛構人物之外的其他史實部分,確實更讓人了解到南京大屠殺的殘忍狀況以及讓人無力的當時執政政府的假道學、偽善。
[倒錯迴旋曲]光是前面的原作者與盜作者之間的心理攻防已經相當精彩了,那種互相設陷阱追擊,消長之間,高潮迭起,其中的計畫謀略搞不好還比虛擬故事中的推理小說還精采,且總隱隱感到些許諷刺,為了甚麼目的而犯罪的動機所刺激出來的創意遠比創造故事容易很多。除此之外,沒想到劇情竟然還能藉由隱藏於前面故事之間的敘述性詭計,稍一不慎就會疏忽的細節,翻轉再翻轉,以作者最擅長的推理作家(或意欲成為推理作家)的心態、推理文壇文化及各種文體的結合,讓人忍不住會書不離手地持續看下去。
2011年12月5日 星期一
[觀影筆記1153]選戰風雲-The Ides of March:選戰團隊的諸君既重如泰山也輕如鴻毛
要獲得勝選,很多時候不全然在於政見有多好,實現率有多高,反而多在於是否有操縱媒體、煽動群眾能將他的票投給自己的能力,而這也就關乎選戰團隊裡每個人,特別是候選人的行為是會被放在放大鏡,甚至是顯微鏡下審視的。當然其中,陰謀的運籌帷幄,調度調配媒體及群眾的手腕大可編寫出一場場心機算盡,你來我往的政治攻防戰;不過這個故事從個人角度出發,深入淺出描繪個人之於選舉只是一顆棋,面對心中理想的崩毀及賣命卻慘遭背叛的命運,該何去何從。這是選戰風雲。
英文片名The Ides of March為3月15日,當天是羅馬共和國晚期的執政官凱薩被竭力維護羅馬共和政體,以布魯塔斯為首的元老院成員們刺殺的日子。後來莎士比亞將這段過程改編成戲劇,其中對於政治陰謀及群眾情緒輕易被操弄的內容,對照今日政治舞台上的權勢鬥爭,彷彿數萬年如一日地歷久彌新。電影如其名,為了勝選而和媒體保持亦敵亦友之關係,擺弄群眾於股掌之餘,以及與對方陣營的爾虞我詐,都讓競選團隊中的每個人都必須小心翼翼,不被任何人抓到一絲絲小辮子。
因而改編自百老匯舞台劇的這部電影,著眼於個人在打選戰過程中的位置起伏,其視角打從一開始便瞄準在幕僚顧問之一Stephen身上,隨著他工作內容一窺競選團隊的運作模式以及和媒體打交道的手腕,也見其身陷情網及政治陷阱之中,呼應著莎士比亞在『凱薩大帝』這個劇本裡,焦點非上位者本人,而是底下輔佐者布魯塔斯面對個人榮譽及國家政權之間相互拔河的內心掙扎還有遭遇困境的心情轉折。
因為鏡頭是跟著個人走,從細節著眼,非宏觀於兩個競選陣營的勾心鬥角,所以可能在陰謀策略的呈現完整性上稍嫌不足,不過正是這種從個人觀點出發而無法綜覽整體的匱乏感,營造出了稍一不謹慎,即被扣上帽子而難以解釋的感覺:或許敵方陣營只是單純地想要挖角Stephen,Stephen單純想要刺探敵情,卻沒想到竟釀成讓自己背負上不忠誠罪名的災難;或許這就是敵營策略,相當了解Stephen和直屬上司的個性,設了個這樣的局,讓自己既取得領先地位,又讓對手失去主力之一,而永無翻盤的機會。
於是,個人就如此完全卡在選舉這樣奇特的機制之中,難以擁有自己的行為、想法,取而代之的是團隊的集體意識及包裝。這也是為什麼編導特別將候選人與妻子在車內的對話放入情節的原因,就在敵方陣營邀請了在州內呼風喚雨,可左右選情的人物擔任國務卿之後。候選人表露著自己的政見基準都得不斷地往下修正的無奈,不正呼應了本段前頭所描述嗎?為了得到人民的選票,只能挑選多數選民中意聆聽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政見都是必須經過篩選可以激發群眾投下他神聖一票的,有時甚至得牴觸自己的原則。
因而屢屢看到集會場景總是慷慨激昂,盡量挑起群眾每根熱血的神經;因而凡是有問題,非正式的公開談話都應該刪除,不再流通,或雖然正式,也得有所澄清;因而就算有甚麼好的政見,都得先擺一旁,先為了游移選票,主攻可能原本非為己意的理念......即使還是會尊重候選人的意見,但最後仍以幕僚的想法為主,如果想要勝選的話。真正未來掌握實權的人是如此了,更何況是在底下工作的人,一旦背離了向心力,一旦阻擋了勝選之路,無論是有心還是無意或根本不知情,即被撤換,不容置喙。
若將這個劇本解構開來審視,或許會覺得戀情的部分顯得有點刻意,但正由於是從個人切入的關係,反倒是順暢地無突兀感,畢竟Stephen只是追求他的愛情與性生活,他一開始也能公私分明,個人和團體切分開來,如果兩個人能換個場合相遇,應該就直接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無須避人眼目;但公事的困境卻不斷排山倒海地壓過來,甚至牽扯到自己的私生活,本來這應該是兩碼子事,但心中始終信仰的理想崩壞之後,所有的富麗堂皇也顯得華而不實,而忍不住覺得一切反倒逆轉過來壓迫到自己,還有那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似乎自然而然地,不難想像地,後來故事的發展,即使導演刻意嘎然而止於Stephen對鏡頭的凝視。這樣想來,那場車內候選人和妻子親暱的對談場景也顯得諷刺。
演員的演技確實撐起整個故事的張力及情緒,導演更用鏡頭替情節氛圍加持,特別是攝影及取景所製造出來的陰影運用,如雨點打在汽車擋風玻璃所映照到Stephen臉上的陰影,逆光所製造的陰影,表現出煩悶,無處宣洩的情緒;如舞台後,大紅國旗下的兩個人影,商討著敵營所布局的策略,這是個人即將被吞噬的開始,劇情及影像兩相呼應著;如Stephen與候選人後來的談判對峙,陰暗遮蓋著一半的臉龐,表徵著雙方隱藏著深不可測的底牌,各自打著利於自己的如意算盤......等等。再加上選對了敘事角度,讓那些可能成為缺點的地方,反倒忠實反映了故事意欲烘托的感覺。而這些過程,就如同最前頭所提及一樣,是過往早已存在的活化石,從今爾後,仍持續傳承下去。
英文片名The Ides of March為3月15日,當天是羅馬共和國晚期的執政官凱薩被竭力維護羅馬共和政體,以布魯塔斯為首的元老院成員們刺殺的日子。後來莎士比亞將這段過程改編成戲劇,其中對於政治陰謀及群眾情緒輕易被操弄的內容,對照今日政治舞台上的權勢鬥爭,彷彿數萬年如一日地歷久彌新。電影如其名,為了勝選而和媒體保持亦敵亦友之關係,擺弄群眾於股掌之餘,以及與對方陣營的爾虞我詐,都讓競選團隊中的每個人都必須小心翼翼,不被任何人抓到一絲絲小辮子。
因而改編自百老匯舞台劇的這部電影,著眼於個人在打選戰過程中的位置起伏,其視角打從一開始便瞄準在幕僚顧問之一Stephen身上,隨著他工作內容一窺競選團隊的運作模式以及和媒體打交道的手腕,也見其身陷情網及政治陷阱之中,呼應著莎士比亞在『凱薩大帝』這個劇本裡,焦點非上位者本人,而是底下輔佐者布魯塔斯面對個人榮譽及國家政權之間相互拔河的內心掙扎還有遭遇困境的心情轉折。
因為鏡頭是跟著個人走,從細節著眼,非宏觀於兩個競選陣營的勾心鬥角,所以可能在陰謀策略的呈現完整性上稍嫌不足,不過正是這種從個人觀點出發而無法綜覽整體的匱乏感,營造出了稍一不謹慎,即被扣上帽子而難以解釋的感覺:或許敵方陣營只是單純地想要挖角Stephen,Stephen單純想要刺探敵情,卻沒想到竟釀成讓自己背負上不忠誠罪名的災難;或許這就是敵營策略,相當了解Stephen和直屬上司的個性,設了個這樣的局,讓自己既取得領先地位,又讓對手失去主力之一,而永無翻盤的機會。
於是,個人就如此完全卡在選舉這樣奇特的機制之中,難以擁有自己的行為、想法,取而代之的是團隊的集體意識及包裝。這也是為什麼編導特別將候選人與妻子在車內的對話放入情節的原因,就在敵方陣營邀請了在州內呼風喚雨,可左右選情的人物擔任國務卿之後。候選人表露著自己的政見基準都得不斷地往下修正的無奈,不正呼應了本段前頭所描述嗎?為了得到人民的選票,只能挑選多數選民中意聆聽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政見都是必須經過篩選可以激發群眾投下他神聖一票的,有時甚至得牴觸自己的原則。
因而屢屢看到集會場景總是慷慨激昂,盡量挑起群眾每根熱血的神經;因而凡是有問題,非正式的公開談話都應該刪除,不再流通,或雖然正式,也得有所澄清;因而就算有甚麼好的政見,都得先擺一旁,先為了游移選票,主攻可能原本非為己意的理念......即使還是會尊重候選人的意見,但最後仍以幕僚的想法為主,如果想要勝選的話。真正未來掌握實權的人是如此了,更何況是在底下工作的人,一旦背離了向心力,一旦阻擋了勝選之路,無論是有心還是無意或根本不知情,即被撤換,不容置喙。
若將這個劇本解構開來審視,或許會覺得戀情的部分顯得有點刻意,但正由於是從個人切入的關係,反倒是順暢地無突兀感,畢竟Stephen只是追求他的愛情與性生活,他一開始也能公私分明,個人和團體切分開來,如果兩個人能換個場合相遇,應該就直接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無須避人眼目;但公事的困境卻不斷排山倒海地壓過來,甚至牽扯到自己的私生活,本來這應該是兩碼子事,但心中始終信仰的理想崩壞之後,所有的富麗堂皇也顯得華而不實,而忍不住覺得一切反倒逆轉過來壓迫到自己,還有那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似乎自然而然地,不難想像地,後來故事的發展,即使導演刻意嘎然而止於Stephen對鏡頭的凝視。這樣想來,那場車內候選人和妻子親暱的對談場景也顯得諷刺。
演員的演技確實撐起整個故事的張力及情緒,導演更用鏡頭替情節氛圍加持,特別是攝影及取景所製造出來的陰影運用,如雨點打在汽車擋風玻璃所映照到Stephen臉上的陰影,逆光所製造的陰影,表現出煩悶,無處宣洩的情緒;如舞台後,大紅國旗下的兩個人影,商討著敵營所布局的策略,這是個人即將被吞噬的開始,劇情及影像兩相呼應著;如Stephen與候選人後來的談判對峙,陰暗遮蓋著一半的臉龐,表徵著雙方隱藏著深不可測的底牌,各自打著利於自己的如意算盤......等等。再加上選對了敘事角度,讓那些可能成為缺點的地方,反倒忠實反映了故事意欲烘托的感覺。而這些過程,就如同最前頭所提及一樣,是過往早已存在的活化石,從今爾後,仍持續傳承下去。
2011年11月26日 星期六
[觀影筆記1152]裝扮遊戲-Tomboy:是否有接納自己的勇氣
那年暑假,他靜心學習,悉數模仿,穿戴起所嚮往,與不知情者玩起裝扮遊戲,滿足自己希望別人以甚麼角度來看待自己;導演或以小女孩的視角追蹤,或在鏡頭內呈現對照,表現出其內心渴望,細緻深刻。無奈在綠意盎然的心馳神往之後,如此完美的假期即將結束之際,卻被迫面對遊戲後所遺留的崩壞狼藉。一度以為會是保守態度的蠻幹橫衝,但導演緊踩剎車,以母親溫柔的目光注視著孩子:並非要放棄自我,而是能否有勇氣讓他人重新認識自己。這是裝扮遊戲。
故事單純平舖直述,記錄著於全然陌生的環境展開的暑假,從同父親一起駕車,移居到新家去開始,包括與家人的相處以及和新朋友之間的遊戲。看似稀鬆平常的假期,導演卻懂得在這些過程裡,細膩地呈現女孩和一般女孩稍微不同之處,光是開頭的開車即有所指涉,在此同時,女孩本身的女性特質亦在這些情節裡,透過與妹妹的互動還有動作展現出來。在此不得不稱讚兩位小女生不造作的演技,或該說導演聰明地捕抓到她們自然的一面,替這部電影錦上添花了不少風采。
於是雖然不是那麼明顯,不過存在於小女孩內心的衝突及矛盾卻也隨著影片的進行裡流淌出來,這其中也藉由和妹妹及與新朋友之間的相處做出對照,當然和妹妹本來就是同一血緣,且那些玩樂的過程也表現了親近,容易同盟,不過或多或少也傳遞了性別在很小很小年紀時的難以區分或不是那麼在意的想法,但越是成長,身體的變化也漸漸地意識,兼以社會價值的加諸,男生與女生的差異便越漸清晰,一旦曖昧就不難落人口實,另外也包含自己察覺到不同,擔心顯得格格不入的可能。
不過人本來就是群居動物,渴望和別人相處的。導演利用此特性,善用鏡頭處理,顯露了女孩的嚮往,以旁觀者凝視的角度,在看著社區新朋友集結時便表現出來,不過後來卻了解到女孩想要的更多,總感是為自己在團體中能有一席之地所不得不為,並延續取景方式,或仿女孩的視線追尋,或在鏡頭內呈現靜靜觀察的動作,見其偽裝的意圖以鞏固位置。
的確,謊言讓小女孩優游自在,如魚得水,擁有了一個心曠神怡的暑假,但被拆穿的臨界點也雨後春筍地冒出,如同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像是真心話大冒險的遊戲,著實會替小女孩捏把冷汗,幸虧尚未逼至牆邊,只是輕描帶過,不過強度越來越強,例如之後的尿尿問題,游泳邀約,最難以逃避的問題是「新學期的名單上面,怎麼沒有你的字,五年級只有一班而已?」就在為了替心愛的妹妹爭一口氣的瞬間,一切努力,全然崩毀。
讓人心馳神往的暑假在步入終點時,性別認同的陰影,成長所得付出的代價,慢慢襲上小女孩的內心,彷彿如同他們玩樂的地方。空地和樹林的對照,前者陽光燦爛直射,後者斑駁爬上樹幹林梢;為了謹守秘密而只能到樹林幽暗處尿尿;被拆穿後也只能躲在樹叢旁邊,偷偷望著空地上那些新朋友的談論,然後得面對著身體可能被檢驗的羞愧。湖邊的萬里無雲和湖光瀲豔則同時形成衝突,如同女孩的內心,呼應為這趟旅程所做的準備,雖晴明亮晃,但湖面上波瀾折射映照於臉龐,浮現陰影。
母親強硬地讓小女孩穿上洋裝,登門道歉的場景,總不免感慨是否又得落入殘忍的萬劫不復裡,不過其實導演只是意欲透過母親溫柔而堅定,不容反駁的行動及話語中娓娓道出了對孩子認同自己身分的期許而已,如果今天自己都無法接受自己了,遑論其他人呢?當然有極大的可能勢必得突破一些造成心理負擔的難關,不過以真正的自己,抬頭挺胸地活在這個世界上,好過一輩子都得躲躲藏藏的壓力下生活吧?只是自己是否能提起面對的勇氣?導演最後溫柔地給了女孩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就和第一個認識的女生自我介紹開始,暑假於焉結束。
故事單純平舖直述,記錄著於全然陌生的環境展開的暑假,從同父親一起駕車,移居到新家去開始,包括與家人的相處以及和新朋友之間的遊戲。看似稀鬆平常的假期,導演卻懂得在這些過程裡,細膩地呈現女孩和一般女孩稍微不同之處,光是開頭的開車即有所指涉,在此同時,女孩本身的女性特質亦在這些情節裡,透過與妹妹的互動還有動作展現出來。在此不得不稱讚兩位小女生不造作的演技,或該說導演聰明地捕抓到她們自然的一面,替這部電影錦上添花了不少風采。
於是雖然不是那麼明顯,不過存在於小女孩內心的衝突及矛盾卻也隨著影片的進行裡流淌出來,這其中也藉由和妹妹及與新朋友之間的相處做出對照,當然和妹妹本來就是同一血緣,且那些玩樂的過程也表現了親近,容易同盟,不過或多或少也傳遞了性別在很小很小年紀時的難以區分或不是那麼在意的想法,但越是成長,身體的變化也漸漸地意識,兼以社會價值的加諸,男生與女生的差異便越漸清晰,一旦曖昧就不難落人口實,另外也包含自己察覺到不同,擔心顯得格格不入的可能。
不過人本來就是群居動物,渴望和別人相處的。導演利用此特性,善用鏡頭處理,顯露了女孩的嚮往,以旁觀者凝視的角度,在看著社區新朋友集結時便表現出來,不過後來卻了解到女孩想要的更多,總感是為自己在團體中能有一席之地所不得不為,並延續取景方式,或仿女孩的視線追尋,或在鏡頭內呈現靜靜觀察的動作,見其偽裝的意圖以鞏固位置。
的確,謊言讓小女孩優游自在,如魚得水,擁有了一個心曠神怡的暑假,但被拆穿的臨界點也雨後春筍地冒出,如同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像是真心話大冒險的遊戲,著實會替小女孩捏把冷汗,幸虧尚未逼至牆邊,只是輕描帶過,不過強度越來越強,例如之後的尿尿問題,游泳邀約,最難以逃避的問題是「新學期的名單上面,怎麼沒有你的字,五年級只有一班而已?」就在為了替心愛的妹妹爭一口氣的瞬間,一切努力,全然崩毀。
讓人心馳神往的暑假在步入終點時,性別認同的陰影,成長所得付出的代價,慢慢襲上小女孩的內心,彷彿如同他們玩樂的地方。空地和樹林的對照,前者陽光燦爛直射,後者斑駁爬上樹幹林梢;為了謹守秘密而只能到樹林幽暗處尿尿;被拆穿後也只能躲在樹叢旁邊,偷偷望著空地上那些新朋友的談論,然後得面對著身體可能被檢驗的羞愧。湖邊的萬里無雲和湖光瀲豔則同時形成衝突,如同女孩的內心,呼應為這趟旅程所做的準備,雖晴明亮晃,但湖面上波瀾折射映照於臉龐,浮現陰影。
母親強硬地讓小女孩穿上洋裝,登門道歉的場景,總不免感慨是否又得落入殘忍的萬劫不復裡,不過其實導演只是意欲透過母親溫柔而堅定,不容反駁的行動及話語中娓娓道出了對孩子認同自己身分的期許而已,如果今天自己都無法接受自己了,遑論其他人呢?當然有極大的可能勢必得突破一些造成心理負擔的難關,不過以真正的自己,抬頭挺胸地活在這個世界上,好過一輩子都得躲躲藏藏的壓力下生活吧?只是自己是否能提起面對的勇氣?導演最後溫柔地給了女孩一個重新開始的機會,就和第一個認識的女生自我介紹開始,暑假於焉結束。
2011年11月22日 星期二
[觀影筆記1151]活個痛快-50/50:死亡恐懼外,是不知所措的菜鳥
或許是由編劇的親身經歷親自作改編,因此和一般透過旁人的眼光來描寫癌症患者的生活及抗癌過程的劇本,顯然不太相同。其他電影是深具同情心,著眼於人和人間的相處,因而總容易催淚;這個故事雖然也沒少寫與旁人的互動,但卻較為注重癌症患者的心情變化,比重是平均分配的,況且這些不管處在甚麼處境之中都是新手上路的角色們,反而在受到或前輩或書或研究的指引下,懵懂跌撞之際,稍微和緩了本預期瀰漫著的悲傷氛圍。這是活個痛快。
印象所及,描述抗癌故事總難以脫離把握最後時間,揮灑生命,並珍惜身邊的人,好好和他們相處諸如此類歌頌生命誠可貴的勵志內容,有時候不忘加入抗癌的痛苦激起諸君的同情心,喚出觀影者的眼淚,不過這部電影卻有別於如此公式而卓然獨立。或許是因為編劇寫得就是自己的故事,而非經由旁人撰寫,非透過未曾處在得病狀態的角度去書寫,所以雖然仍放入和周遭朋友互動的情節,不過較著重於自己的心情轉變,與人的互動反而成為對應,然後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一種有趣的諷刺。
比如說大家聽到有朋友罹癌,不外乎心生同情,很想為對方做點甚麼,但卻不知如何著手而處在一個尷尬的情境,或就只能說著千篇一律的安慰,或一切盡在不言中地幾個肢體上的接觸,傳遞著關心的能量,只是我想患病者此時的OS一定是『哈囉,我還好好的,何必如喪考妣』,甚至還反過來安慰人,帶點荒謬感;若遇到一切都按照教科書或指導手冊上所寫的程序進行諮詢的治療師,更是會讓人覺得沒有正中核心地無所適從,更公式化地深感不著邊際吧?!
但在全然了解自己正面臨生死交關,一旦跨越就可能和世上所有一切珍重再見之時,內心的恐懼就好像一步一步親自走向滿布著地雷的危險區時那樣往上爬高,至此才真正有生命即將消逝的真實感,而頓時慌亂了手腳。Joseph Gordon-Levitt將這樣複雜的情緒變化,完整地表達出來,演技收放自如,令人激賞。當然每個人對於這樣的狀態會有不一樣的應對方式,不過至少都會在內心不知不覺築起一道牆,拒絕著關心的進入而不自知,總得發現些甚麼或走完一些情緒歷程之後,才對於自己的拒人於千里之外感到愧疚。
Seth Rogen的好友角色便是被主角誤會著。依照Seth Rogen一貫接演的角色風格來看,這次雖然也有其亂來的部分,卻能做適當的收斂,讓瀰漫著淡淡哀傷的電影基調增添點綴一些詼諧的氣氛,又不至於過分而失焦。只是有時候替朋友出頭的發難,如故事裡對主角女朋友的不滿等,雖然是很大的幫忙,但承接著主角的情緒轉變,似乎越重大的事也漸難以活潑爽朗的方式去面對了,而產生嫌隙,直到主角發現這位好朋友一直努力地試著想要伸出援手而參考許多書籍。看到該場景,該位朋友竟做出如此稍微和自己形象不符的事情,然後略帶笨拙,眼淚便不爭氣地落下。
至於Anna Kendrick飾演的女治療師,既有前述對病人來說沒有實際效果的照本宣科晤談的實質存在之外,同時其新手宣言也以補充性質地讓Joseph Gordon-Levitt和Seth Rogen所飾演的角色更完整。或許面對癌症,會慌亂緊張絕大部分是面對死亡的恐懼,但有部分似乎應該是由於不知如何處理的關係;除此之外,一開始還未具有瀕臨死亡實感時,便已算是處於菜鳥的姿態,不是沒有感覺而是不知怎麼反應吧!?就像新上任治療師在面對病患時,未有經驗之下,不知從何開始,只好按圖索驥。就像面對朋友罹癌,在不知怎麼實質地幫助朋友之際,只好向書求救,且讀且走。
所以病患主角對父母說明時,還可以利用電影借代,平靜說出;治療也是照著醫生指示就好;與抗癌前輩之間的關係就像朋友一般輕鬆面對,也看到了他們的生活一切如昔,似乎沒甚麼大不了;或許那場幫助治療師整理車子內部,不只是協助治療師整理和男友分手的心情,雨過天晴,也宛如在整理自己的心情般,不過一旦死神更往自己接近後,還是會無所適從,因為這也是第一次與死亡近在咫尺,對照著那些抗癌前輩或許已經見過多次的生死契闊而泰然自若,儘管前輩們仍多少有些騷動,仍不免嗟嘆。
一方面的確對未知的死亡感到恐懼,另一方面或許也有這些事情從沒有第一次新手就上路這回事,在安慰人與被安慰的角色互動過程當中,兩方總存在著令人沮喪、無助的時刻,即便人遵照著、緊跟著前人的腳步來執行,但個體尚且存在著微妙的差異,絕非能夠順順利利,無論如何,時間仍一直堂而皇之地無情流逝,終究得面對,不管結果,每個人那分祈求生存的渴望最後必定聚集,顯出了人這樣群體動物及個體價值的光輝,就像最後相當關心主角的所有腳色都來到手術室外頭等待一樣,充滿著集氣的力量。
印象所及,描述抗癌故事總難以脫離把握最後時間,揮灑生命,並珍惜身邊的人,好好和他們相處諸如此類歌頌生命誠可貴的勵志內容,有時候不忘加入抗癌的痛苦激起諸君的同情心,喚出觀影者的眼淚,不過這部電影卻有別於如此公式而卓然獨立。或許是因為編劇寫得就是自己的故事,而非經由旁人撰寫,非透過未曾處在得病狀態的角度去書寫,所以雖然仍放入和周遭朋友互動的情節,不過較著重於自己的心情轉變,與人的互動反而成為對應,然後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一種有趣的諷刺。
比如說大家聽到有朋友罹癌,不外乎心生同情,很想為對方做點甚麼,但卻不知如何著手而處在一個尷尬的情境,或就只能說著千篇一律的安慰,或一切盡在不言中地幾個肢體上的接觸,傳遞著關心的能量,只是我想患病者此時的OS一定是『哈囉,我還好好的,何必如喪考妣』,甚至還反過來安慰人,帶點荒謬感;若遇到一切都按照教科書或指導手冊上所寫的程序進行諮詢的治療師,更是會讓人覺得沒有正中核心地無所適從,更公式化地深感不著邊際吧?!
但在全然了解自己正面臨生死交關,一旦跨越就可能和世上所有一切珍重再見之時,內心的恐懼就好像一步一步親自走向滿布著地雷的危險區時那樣往上爬高,至此才真正有生命即將消逝的真實感,而頓時慌亂了手腳。Joseph Gordon-Levitt將這樣複雜的情緒變化,完整地表達出來,演技收放自如,令人激賞。當然每個人對於這樣的狀態會有不一樣的應對方式,不過至少都會在內心不知不覺築起一道牆,拒絕著關心的進入而不自知,總得發現些甚麼或走完一些情緒歷程之後,才對於自己的拒人於千里之外感到愧疚。
Seth Rogen的好友角色便是被主角誤會著。依照Seth Rogen一貫接演的角色風格來看,這次雖然也有其亂來的部分,卻能做適當的收斂,讓瀰漫著淡淡哀傷的電影基調增添點綴一些詼諧的氣氛,又不至於過分而失焦。只是有時候替朋友出頭的發難,如故事裡對主角女朋友的不滿等,雖然是很大的幫忙,但承接著主角的情緒轉變,似乎越重大的事也漸難以活潑爽朗的方式去面對了,而產生嫌隙,直到主角發現這位好朋友一直努力地試著想要伸出援手而參考許多書籍。看到該場景,該位朋友竟做出如此稍微和自己形象不符的事情,然後略帶笨拙,眼淚便不爭氣地落下。
至於Anna Kendrick飾演的女治療師,既有前述對病人來說沒有實際效果的照本宣科晤談的實質存在之外,同時其新手宣言也以補充性質地讓Joseph Gordon-Levitt和Seth Rogen所飾演的角色更完整。或許面對癌症,會慌亂緊張絕大部分是面對死亡的恐懼,但有部分似乎應該是由於不知如何處理的關係;除此之外,一開始還未具有瀕臨死亡實感時,便已算是處於菜鳥的姿態,不是沒有感覺而是不知怎麼反應吧!?就像新上任治療師在面對病患時,未有經驗之下,不知從何開始,只好按圖索驥。就像面對朋友罹癌,在不知怎麼實質地幫助朋友之際,只好向書求救,且讀且走。
所以病患主角對父母說明時,還可以利用電影借代,平靜說出;治療也是照著醫生指示就好;與抗癌前輩之間的關係就像朋友一般輕鬆面對,也看到了他們的生活一切如昔,似乎沒甚麼大不了;或許那場幫助治療師整理車子內部,不只是協助治療師整理和男友分手的心情,雨過天晴,也宛如在整理自己的心情般,不過一旦死神更往自己接近後,還是會無所適從,因為這也是第一次與死亡近在咫尺,對照著那些抗癌前輩或許已經見過多次的生死契闊而泰然自若,儘管前輩們仍多少有些騷動,仍不免嗟嘆。
一方面的確對未知的死亡感到恐懼,另一方面或許也有這些事情從沒有第一次新手就上路這回事,在安慰人與被安慰的角色互動過程當中,兩方總存在著令人沮喪、無助的時刻,即便人遵照著、緊跟著前人的腳步來執行,但個體尚且存在著微妙的差異,絕非能夠順順利利,無論如何,時間仍一直堂而皇之地無情流逝,終究得面對,不管結果,每個人那分祈求生存的渴望最後必定聚集,顯出了人這樣群體動物及個體價值的光輝,就像最後相當關心主角的所有腳色都來到手術室外頭等待一樣,充滿著集氣的力量。
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觀影筆記1150]魔球-Moneyball:何謂輸贏
儘管心知肚明著想要打破規則,做些平素沒人做過的創舉,又未能斬釘截鐵地保證絕對有效的情況下,困難度之高,宛如登天,但躍然於螢幕上之後,還是不禁想要替草創者聲援著,尤其又受到過往失敗的夢魘影響,受困於進退兩難的囚籠中,急欲掙脫卻徒勞的狀態,因而即使旁觀者看著主角們品嘗著奏效後的甜美果實,仍能感受到其中的欣喜若狂。只是這個故事不只是如此,眼光放得更遠了:人生或許像球賽一般,每個決定都是賭博,輸贏或許清楚明瞭,但換個角度想,輸贏的定義又是啥呢?這是魔球。
故事是從奧克蘭運動家隊在美聯冠軍賽輸給紐約洋基隊無緣世界大賽後,名將們一一被挖角,有機會進軍世界大賽的陣容已不復存在開始。所面臨到的問題便是在有限的預算之下,如何和財力雄厚的球團爭奪實力、樣貌及品性兼備的球員呢?雖然該隊資深球探分別就檯面上幾位堪用的球員作激烈的討論,試圖重現今年的陣容,但對於經理Billy而言,沒有籌碼和人競爭,和其他球團談條件,一切都是空談而已,他知道他必須有所不同的作為,就在此時,於克利夫蘭印地安人隊的球團辦公室裡邂逅了Peter。
他們試圖以不同的角度,利用一套公式為每位球員評估,藉此找到所需求的球員。這不僅僅是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嶄新方式,在開列出來的名單當中又全都是些在資深球探眼中視為芒刺或是端不上檯面的球員,怎能叫人信服這將會和有望奪下美聯冠軍的前奧克蘭運動家的陣容匹敵?不被信任也就算了,又開季之後接連的吞敗似乎也彷彿應驗了資深球探的詛咒,但連敗的陣容並非Billy的理想,只是故事裡的旁觀者,在未保證絕對奏效之下,又有誰願意採用Billy策略之下所安排的陣容,然後再下評論呢?
要走別人沒走過的路,並開拓出一條康莊大道出來,起步本來就已經很困難了,更何況還腹背受敵:後有資深球探的窮追猛打,前有教練的維持傳統對棒球用兵的理解而我行我素。故事就這樣以極其典型的,傳統對新興的撻伐、疏遠成篇,但不僅僅是如此而已,又透過對於Billy過去及家庭生活的書寫,呈現出其所面對的壓力:只是想於前妻面前抬得起頭,至少和現任丈夫可相比擬,更是在女兒面前表現出獨當一面又成功的父親形象;過去的失敗,以蒙太奇的手法,宛如夢魘襲上心頭,不禁自我懷疑著無論下了甚麼決定,是否都是錯誤呢?
另一方面,被相中的球員們還有Peter,這些不受重視,未獲機會,只能品嘗落寞苦滋味的角色也和Billy的現況遙相呼應,加深了處在低谷的情緒,且導演精準地利用光影、鏡頭以及背景音的捕抓,讓獨處的Billy憑添陰鬱的晦暗,讓觀者總不禁想要替Billy搖旗吶喊聲援著。在多層次的情緒傳遞累積之下,一旦無法按奈而大刀闊斧之後,結果凌駕於那些不看好,不願意嘗試的人們之上時,那種暢快淋漓感,連觀者都想和Billy和Peter在談成大交易後,一起壓抑住興奮而緊緊握拳喝采激勵,或就像在不被看好的球員竟敲出反敗為勝致勝點的全壘打時,大受感動一般。
但老天似乎總不好好地對待Billy的命運,放它一條坦途,這部電影也就不單純僅為一部從低點反彈到高點的故事,反倒之後情節似乎反映著本部電影另一個命題。人生的很多事情並非能夠就這樣如此一帆風順下去,只是有時候雖然沒有達到自己的最終目標,看似是一個很負面的結果,但換個角度想,或許一切反而海闊天空,就如同整個故事很諷刺地前後呼應著奧克蘭運動家隊最後都在美聯冠軍賽兵敗紐約洋基,似乎不上不下,一時消失的,對新形式經營方針的微詞再度浮現,但就像Peter說的,以如此與眾不同的模式還能打進季後賽,不也堪稱為一場勝利嗎?
後來我才知道劇本針對當年現實在初執行Moneyball理論,添加了一些不順遂的情節,讓電影的情緒得以拉到最滿,拔尖。不過相同的是棒球經營在某種程度來說也宛如商場經營一樣,爾虞我詐,那場和其他球團交涉,交易球員的過程,攻防之間,算盡心機,精彩萬分;相同的是Moneyball這個策略並非絕對有效,在不同的人執行起來有不同的效果顯示下,或許執行者還需要某些特質,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生就和棒球一樣充滿變數,可能打出了相同的牌,得到的卻是不一樣的結果,反之亦然,沒有絕對,在尚未結束前,結果未定,又或者該說輸贏的定義又是啥,有時候念頭一轉,有時候著眼點不同,人生也不盡然毫無成績,不是嗎?
故事是從奧克蘭運動家隊在美聯冠軍賽輸給紐約洋基隊無緣世界大賽後,名將們一一被挖角,有機會進軍世界大賽的陣容已不復存在開始。所面臨到的問題便是在有限的預算之下,如何和財力雄厚的球團爭奪實力、樣貌及品性兼備的球員呢?雖然該隊資深球探分別就檯面上幾位堪用的球員作激烈的討論,試圖重現今年的陣容,但對於經理Billy而言,沒有籌碼和人競爭,和其他球團談條件,一切都是空談而已,他知道他必須有所不同的作為,就在此時,於克利夫蘭印地安人隊的球團辦公室裡邂逅了Peter。
他們試圖以不同的角度,利用一套公式為每位球員評估,藉此找到所需求的球員。這不僅僅是個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嶄新方式,在開列出來的名單當中又全都是些在資深球探眼中視為芒刺或是端不上檯面的球員,怎能叫人信服這將會和有望奪下美聯冠軍的前奧克蘭運動家的陣容匹敵?不被信任也就算了,又開季之後接連的吞敗似乎也彷彿應驗了資深球探的詛咒,但連敗的陣容並非Billy的理想,只是故事裡的旁觀者,在未保證絕對奏效之下,又有誰願意採用Billy策略之下所安排的陣容,然後再下評論呢?
要走別人沒走過的路,並開拓出一條康莊大道出來,起步本來就已經很困難了,更何況還腹背受敵:後有資深球探的窮追猛打,前有教練的維持傳統對棒球用兵的理解而我行我素。故事就這樣以極其典型的,傳統對新興的撻伐、疏遠成篇,但不僅僅是如此而已,又透過對於Billy過去及家庭生活的書寫,呈現出其所面對的壓力:只是想於前妻面前抬得起頭,至少和現任丈夫可相比擬,更是在女兒面前表現出獨當一面又成功的父親形象;過去的失敗,以蒙太奇的手法,宛如夢魘襲上心頭,不禁自我懷疑著無論下了甚麼決定,是否都是錯誤呢?
另一方面,被相中的球員們還有Peter,這些不受重視,未獲機會,只能品嘗落寞苦滋味的角色也和Billy的現況遙相呼應,加深了處在低谷的情緒,且導演精準地利用光影、鏡頭以及背景音的捕抓,讓獨處的Billy憑添陰鬱的晦暗,讓觀者總不禁想要替Billy搖旗吶喊聲援著。在多層次的情緒傳遞累積之下,一旦無法按奈而大刀闊斧之後,結果凌駕於那些不看好,不願意嘗試的人們之上時,那種暢快淋漓感,連觀者都想和Billy和Peter在談成大交易後,一起壓抑住興奮而緊緊握拳喝采激勵,或就像在不被看好的球員竟敲出反敗為勝致勝點的全壘打時,大受感動一般。
但老天似乎總不好好地對待Billy的命運,放它一條坦途,這部電影也就不單純僅為一部從低點反彈到高點的故事,反倒之後情節似乎反映著本部電影另一個命題。人生的很多事情並非能夠就這樣如此一帆風順下去,只是有時候雖然沒有達到自己的最終目標,看似是一個很負面的結果,但換個角度想,或許一切反而海闊天空,就如同整個故事很諷刺地前後呼應著奧克蘭運動家隊最後都在美聯冠軍賽兵敗紐約洋基,似乎不上不下,一時消失的,對新形式經營方針的微詞再度浮現,但就像Peter說的,以如此與眾不同的模式還能打進季後賽,不也堪稱為一場勝利嗎?
後來我才知道劇本針對當年現實在初執行Moneyball理論,添加了一些不順遂的情節,讓電影的情緒得以拉到最滿,拔尖。不過相同的是棒球經營在某種程度來說也宛如商場經營一樣,爾虞我詐,那場和其他球團交涉,交易球員的過程,攻防之間,算盡心機,精彩萬分;相同的是Moneyball這個策略並非絕對有效,在不同的人執行起來有不同的效果顯示下,或許執行者還需要某些特質,但這不重要,重要的是人生就和棒球一樣充滿變數,可能打出了相同的牌,得到的卻是不一樣的結果,反之亦然,沒有絕對,在尚未結束前,結果未定,又或者該說輸贏的定義又是啥,有時候念頭一轉,有時候著眼點不同,人生也不盡然毫無成績,不是嗎?
2011年11月2日 星期三
[觀影筆記1148]勇者無敵-Warrior:選擇而所背負的虧欠
當沒沒無聞的參賽者,意外駁倒具有相當知名度的參賽者而大爆冷門時,過往的事情,無論好壞,都會被攤在陽光底下,接受別人的審視與討論。整個故事便以現今社會如此的媒體特色為臨門一腳,完整了故事,同時也讓一直在累積堆疊的情緒,於此爆炸開來,灑落了繁複、濃厚的親情、友情等,而如此高密度的感情也讓格鬥賽事的熱血,火上加油,燃燒旺盛,並和所經歷生活裡,關於逃避與選擇的命題,遙相呼應。這是勇者無敵。
˙
人無時無刻不在選擇,若因為自己的脆弱或無能為力而逃避或放棄另一個選項,一個自己也難以割捨的選項時,總會滿懷著虧欠亟欲於事後以各種方式補償著,無論是直接的給予或是間接的心理代償。這部電影的三個主要角色,同為一家人的男人們,或多或少都處於這樣的狀態而情緒糾結著,只不過這是鋪陳到後來,神秘的面紗被揭開之際,才得以窺視到其中情感層次的複雜與豐富性。
觀影者於故事前半段,只知道這是一個分崩離析的家庭,父親為了女人,因為酗酒,拋妻棄子;哥哥也為了心愛的,後來成為他妻子的女人,拋下媽媽與弟弟。如今弟弟帶著一種抑鬱的感情,回頭找父親,再投入綜合格鬥技的行列,但並非是要承認這位稱為自己父親的男人的身分,反而仍拒其友善示好於千里之外,只是專心一志地積極練習格鬥,其真正的想法被身邊周遭的空氣凝結宛如銅牆鐵壁隔絕在內,旁人實在無法摸透。
唯藉由資訊傳播如此迅速的社會,一旦出了名,過往點滴也都會被挖掘出來的現代,才慢慢了解到隱藏在弟弟心中的創傷以及雖然大肆渲染著其英勇事蹟卻只是漠然看著一切的原因。從這一刻開始,始終缺了一角的故事於焉完整,且和父親及哥哥當年的拋棄遙相呼應。或許弟弟內心存在著急遽衝突的矛盾,自己是如此怨恨當年的被遺棄,既然是有著愛為基礎的一家人,何以能夠如此忍心;但沒想到多年後的自己,在戰場上,竟然也步向父兄類似的後塵。
或許是為了證明自己不一樣,因此對著哥哥說著軍中同袍才是自己的弟兄,因此才意欲從格鬥賽中證明自己是個負責任的人,不像自己的家人一般,所以拳拳正中紅心,不留一絲一毫猶豫,然後離場。不過捨棄就必定表示愛已然消逝了嗎?哥哥的那條故事線證明哥哥是絕對會為家人而付出的人,甚至對於家這個形體存在著些許不能妥協的偏執,儘管參加這樣的比賽有一定失去生命的高風險,但卻能謹守承諾,即便在頹勢,仍堅持下去,怎不激勵人心,怎不讓人感動。
簡單點來審視,哥哥的所作為皆出自愛的力量,但若從不妥協讓步,堅持留住這幢房子這點來看,或許是種在潛意識中對離開弟弟而造成心理虧欠的代償作用吧!?就如同弟弟藉由比賽來表達對拋下與自己感情深厚的弟兄的歉意,特別是在同哥哥的比賽當中,這樣的心情夾帶點當年的怨懟,而充滿著更多的感情。以分割畫面,兩相呼應出兄弟倆的決心:不只是打贏比賽,更是負責任到底,證明那時候絕對不是直接放棄,臨陣脫逃的孬種,儘管無論如何,多少都有點後悔,想像著如果做出不同的選擇,會是怎樣的光景呢?同時也是一步步邁向比賽的過程。
父親也藉由戒酒,聽著錄音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來反省自己,以自我心理感覺良好地或說自我打點準備好地等待著家人總有一天會看到他的轉變,當然後來父親之於弟弟的訓練,便是最直接的償還了!雖說兄弟倆不怎麼領情,同時竟也造成如今兄弟鬩牆,手心手背都是肉的進退兩難,在無能為力之下,父親只好又做出讓自己墮落的選擇。不過哥哥不一樣,在比賽最後,即便一邊是弟弟,一邊是女兒,兩邊都是家人的難以選擇,但仍勇敢面對,這樣看來最後那場格鬥是如何地盈滿熱血激昂的情緒阿!
然後或許那一聲「我愛你」融化了弟弟的內心,或許是哥哥的心意傳遞至弟弟心中,或許了解到很多時候並不是一味地責怪就能解決事情的,包括在不久前親眼見到父親的脆弱,或許知道大部分難以做出決定的選擇,又只能擇其一,又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時,那種椎心刺骨,弟弟對所有事情釋懷了,所謂不打一場,很多誤會疙瘩是化解不開的,大概就是這樣的道理吧!?因而父親在一旁守護哥哥攙扶著弟弟亦步亦趨地離開比賽場地的光景,不禁也讓人會心一笑起來。
特別要提出的是,編導將原本可以只做略為提及的背景,特別又多做些描述,包括學校校長及學生對哥哥的喜愛還有弟弟殉職同胞遺孀的一席話,算是多了一層讓人反思的空間,即活在大體制之下,要如何對個人和全體做出抉擇呢?雖然並非是主要命題,但卻互文了有時候選擇並非一竿子打翻的容易,有許多其他我們所不了解的因素,這或許也是架空部分選擇情境的原因吧!?如當年父親的選擇。而讓情緒充滿無力之餘,藉此反彈上來的力量卻龐大地讓賽場所彌漫的氛圍又多了其他的層次,且緊緊相扣。
˙
人無時無刻不在選擇,若因為自己的脆弱或無能為力而逃避或放棄另一個選項,一個自己也難以割捨的選項時,總會滿懷著虧欠亟欲於事後以各種方式補償著,無論是直接的給予或是間接的心理代償。這部電影的三個主要角色,同為一家人的男人們,或多或少都處於這樣的狀態而情緒糾結著,只不過這是鋪陳到後來,神秘的面紗被揭開之際,才得以窺視到其中情感層次的複雜與豐富性。
觀影者於故事前半段,只知道這是一個分崩離析的家庭,父親為了女人,因為酗酒,拋妻棄子;哥哥也為了心愛的,後來成為他妻子的女人,拋下媽媽與弟弟。如今弟弟帶著一種抑鬱的感情,回頭找父親,再投入綜合格鬥技的行列,但並非是要承認這位稱為自己父親的男人的身分,反而仍拒其友善示好於千里之外,只是專心一志地積極練習格鬥,其真正的想法被身邊周遭的空氣凝結宛如銅牆鐵壁隔絕在內,旁人實在無法摸透。
唯藉由資訊傳播如此迅速的社會,一旦出了名,過往點滴也都會被挖掘出來的現代,才慢慢了解到隱藏在弟弟心中的創傷以及雖然大肆渲染著其英勇事蹟卻只是漠然看著一切的原因。從這一刻開始,始終缺了一角的故事於焉完整,且和父親及哥哥當年的拋棄遙相呼應。或許弟弟內心存在著急遽衝突的矛盾,自己是如此怨恨當年的被遺棄,既然是有著愛為基礎的一家人,何以能夠如此忍心;但沒想到多年後的自己,在戰場上,竟然也步向父兄類似的後塵。
或許是為了證明自己不一樣,因此對著哥哥說著軍中同袍才是自己的弟兄,因此才意欲從格鬥賽中證明自己是個負責任的人,不像自己的家人一般,所以拳拳正中紅心,不留一絲一毫猶豫,然後離場。不過捨棄就必定表示愛已然消逝了嗎?哥哥的那條故事線證明哥哥是絕對會為家人而付出的人,甚至對於家這個形體存在著些許不能妥協的偏執,儘管參加這樣的比賽有一定失去生命的高風險,但卻能謹守承諾,即便在頹勢,仍堅持下去,怎不激勵人心,怎不讓人感動。
簡單點來審視,哥哥的所作為皆出自愛的力量,但若從不妥協讓步,堅持留住這幢房子這點來看,或許是種在潛意識中對離開弟弟而造成心理虧欠的代償作用吧!?就如同弟弟藉由比賽來表達對拋下與自己感情深厚的弟兄的歉意,特別是在同哥哥的比賽當中,這樣的心情夾帶點當年的怨懟,而充滿著更多的感情。以分割畫面,兩相呼應出兄弟倆的決心:不只是打贏比賽,更是負責任到底,證明那時候絕對不是直接放棄,臨陣脫逃的孬種,儘管無論如何,多少都有點後悔,想像著如果做出不同的選擇,會是怎樣的光景呢?同時也是一步步邁向比賽的過程。
父親也藉由戒酒,聽著錄音故事中的人物形象來反省自己,以自我心理感覺良好地或說自我打點準備好地等待著家人總有一天會看到他的轉變,當然後來父親之於弟弟的訓練,便是最直接的償還了!雖說兄弟倆不怎麼領情,同時竟也造成如今兄弟鬩牆,手心手背都是肉的進退兩難,在無能為力之下,父親只好又做出讓自己墮落的選擇。不過哥哥不一樣,在比賽最後,即便一邊是弟弟,一邊是女兒,兩邊都是家人的難以選擇,但仍勇敢面對,這樣看來最後那場格鬥是如何地盈滿熱血激昂的情緒阿!
然後或許那一聲「我愛你」融化了弟弟的內心,或許是哥哥的心意傳遞至弟弟心中,或許了解到很多時候並不是一味地責怪就能解決事情的,包括在不久前親眼見到父親的脆弱,或許知道大部分難以做出決定的選擇,又只能擇其一,又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時,那種椎心刺骨,弟弟對所有事情釋懷了,所謂不打一場,很多誤會疙瘩是化解不開的,大概就是這樣的道理吧!?因而父親在一旁守護哥哥攙扶著弟弟亦步亦趨地離開比賽場地的光景,不禁也讓人會心一笑起來。
特別要提出的是,編導將原本可以只做略為提及的背景,特別又多做些描述,包括學校校長及學生對哥哥的喜愛還有弟弟殉職同胞遺孀的一席話,算是多了一層讓人反思的空間,即活在大體制之下,要如何對個人和全體做出抉擇呢?雖然並非是主要命題,但卻互文了有時候選擇並非一竿子打翻的容易,有許多其他我們所不了解的因素,這或許也是架空部分選擇情境的原因吧!?如當年父親的選擇。而讓情緒充滿無力之餘,藉此反彈上來的力量卻龐大地讓賽場所彌漫的氛圍又多了其他的層次,且緊緊相扣。
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147]全境擴散-Contagion:人性的醜惡也易擴散
在這個通訊發達,網路便利的時代,資訊傳播,不管是真是假,都相當迅速。此部電影別於其他類似電影未全部專注在疫情上,反而並行著謠言及網路的流通立即性和疫情的傳染途徑、速度,彼此相互呼應又結為連鎖而讓局面一發不可收拾。或許可怕的不是怎麼產生,而是人性的醜惡趁機搭乘上人心的脆弱及恐懼,然後適者生存,儼然弱肉強食的動物本質浮現,並在最後殘酷地呈現出血淋淋的事件原點,帶點批判的角度。這是全境擴散。
可能一下子會對於這部應被歸類為災難電影的災難敘寫部分稍嫌平淡而不甚滿意,總感愧對於預告呈現的氛圍。或許是因為多條敘事線分散了災難的焦點,且前因後果似乎有點草率之下,讓本所預期該發人深省的反饋作用力沒那麼深刻,好像只是靠配樂去營造出壓力、迫切的氛圍。不過換個角度去看這部電影,卻有另外一番風味,儘管回饋出現了慢一點,但其實殊途同歸地仍有著災難電影所意欲提出的命題,畢竟電影花了比一般這類電影更長的篇幅來描寫人性面對這場疫災的態度。
這是讓此電影和其他同類型電影區隔開來的地方,頗有意思。其刻畫著各種不同類型、階層的角色在面對這場災難時所表現出來的情緒及行為,隨著越演越烈,相對地也逐漸變得失控。透過Matt Damon所扮演的喪偶喪子的悲情父親角色的眼光,便看到了這一團混亂,又特別是在無論真偽的資訊流通都很迅速的這個年代,即使政府極力隱藏事實,避免雪上加霜,但一不小心地洩漏,卻比過去散播得更為迅速,而一發不可收拾,人性負面的能量就此盈滿到稍不克制,便會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噴發,就算原本再怎麼有著崇高使命,但面對死亡恐懼,誰不會亂了陣腳、感到絕望?Kate Winslet所飾演的調查員,便有種壯志未酬,身先死的懸念。
在又未忽略描述疫情特色及變化之下,病毒和人性兩方比重因而相當地陳列著,竟也有互通聲氣之處。病毒是由飛沫、接觸傳染,影響生理的變化;對病毒的恐懼則隨著口耳相傳,上網(internet access)帶動起全民心理上的變化,兩者速度不相上下,接續傳染,謠言就好像病毒侵入人體免疫系統影響生理一般,攪亂人心,一直挑戰著人性幽微,然後有人便乘勢作亂或發發災難財,畢竟當真相被刻意隱藏而無所憑恃時,先知道的資訊便容易成為求生的救命索,而無關真假了。Jude Law便是扮演著如此玩弄情勢以利於自己的角色。
不過他雖然對於疾病的說詞絕大部分是捏造的,但能精準掌握人心變化而順水推舟取得獲益的人,怎會不看穿以Laurence Fishburne所扮演之角色為首的高層心態:先求自己安好,再去考量其他所有人的狀況。這種明顯的不公平所導致優勢與弱勢之間的劍拔弩張,呼應了世衛組織派往病毒可能的起源做實地考察的研究員,由Marion Cotillard所飾演,被當地人綁架的情節。其實原本有點認為將病原體設定在亞洲地區,有刻版印象之嫌,不過隨著自私於社會上優勢者的身上揭露,以及最後病毒起因揭曉時,用意便不言則明。
已開發國不僅對開發中程度以下的國家進行破壞以從中獲益,在遭遇危及生命的情況時,利益也先從已開發國的掌權核心慢慢往外發送或保留起來。原來在這個資本主義下的自由社會,就算時代進步之下,事事都顧及著眼於講求公平,但一旦存在著差距,不論是哪一方面,便無法完全伸張正義。當然這樣的內容在其他同類型的電影或多或少也有提到,但這個故事不論在劇情及結構上的安排卻將這樣的意涵往上提升,更讓人感到遺憾及無能為力,盈滿著悲天憫人的氣氛,特別是在Marion Cotillard知道安慰劑是她的"贖金"而起身奔跑離開那一幕,將情感推到高點。
這呈現病毒起始的最後一幕也讓這部電影如同其他災難電影所要傳達的內容相同:越破壞環境,遲早有一天會遭到自然反撲。諷刺的是有時候我們甚至不清楚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就好像研究病毒的研究人員們對這種新品種病毒竟帶著兩種動物的生命軌跡感到不可思議,最後卻事實證明的確存在。當然研究人員並非真的了解所有開發對環境傷害的可能性,無可厚非,不過這樣的呈現不免還是感到一絲絲的挖苦,比如說就算經過環境評估一切得宜無虞,才進行開發,但就能完全保證哪一天不會出事嗎?
就劇情主體來說,可能不夠新穎,不過導演卻將這類型電影的比重重新調整,讓故事本身有著互文的趣味性,同時也直探人性的陰暗,並拆穿外罩於資本主義社會之外的甜美糖衣,徹頭徹尾弱肉強食依舊,並像病毒一樣,有著潛伏期,潛伏於災難開始前,伺機發病,搞破壞。不過該慶幸的是,在如此蠻荒無望的時期,還有一些令人希望的亮點,溫情的所在,如親身人體實驗的疫苗發明者,如世衛的研究員,而不至於過於殘忍,過於不堪。
可能一下子會對於這部應被歸類為災難電影的災難敘寫部分稍嫌平淡而不甚滿意,總感愧對於預告呈現的氛圍。或許是因為多條敘事線分散了災難的焦點,且前因後果似乎有點草率之下,讓本所預期該發人深省的反饋作用力沒那麼深刻,好像只是靠配樂去營造出壓力、迫切的氛圍。不過換個角度去看這部電影,卻有另外一番風味,儘管回饋出現了慢一點,但其實殊途同歸地仍有著災難電影所意欲提出的命題,畢竟電影花了比一般這類電影更長的篇幅來描寫人性面對這場疫災的態度。
這是讓此電影和其他同類型電影區隔開來的地方,頗有意思。其刻畫著各種不同類型、階層的角色在面對這場災難時所表現出來的情緒及行為,隨著越演越烈,相對地也逐漸變得失控。透過Matt Damon所扮演的喪偶喪子的悲情父親角色的眼光,便看到了這一團混亂,又特別是在無論真偽的資訊流通都很迅速的這個年代,即使政府極力隱藏事實,避免雪上加霜,但一不小心地洩漏,卻比過去散播得更為迅速,而一發不可收拾,人性負面的能量就此盈滿到稍不克制,便會以各種不同的形式噴發,就算原本再怎麼有著崇高使命,但面對死亡恐懼,誰不會亂了陣腳、感到絕望?Kate Winslet所飾演的調查員,便有種壯志未酬,身先死的懸念。
在又未忽略描述疫情特色及變化之下,病毒和人性兩方比重因而相當地陳列著,竟也有互通聲氣之處。病毒是由飛沫、接觸傳染,影響生理的變化;對病毒的恐懼則隨著口耳相傳,上網(internet access)帶動起全民心理上的變化,兩者速度不相上下,接續傳染,謠言就好像病毒侵入人體免疫系統影響生理一般,攪亂人心,一直挑戰著人性幽微,然後有人便乘勢作亂或發發災難財,畢竟當真相被刻意隱藏而無所憑恃時,先知道的資訊便容易成為求生的救命索,而無關真假了。Jude Law便是扮演著如此玩弄情勢以利於自己的角色。
不過他雖然對於疾病的說詞絕大部分是捏造的,但能精準掌握人心變化而順水推舟取得獲益的人,怎會不看穿以Laurence Fishburne所扮演之角色為首的高層心態:先求自己安好,再去考量其他所有人的狀況。這種明顯的不公平所導致優勢與弱勢之間的劍拔弩張,呼應了世衛組織派往病毒可能的起源做實地考察的研究員,由Marion Cotillard所飾演,被當地人綁架的情節。其實原本有點認為將病原體設定在亞洲地區,有刻版印象之嫌,不過隨著自私於社會上優勢者的身上揭露,以及最後病毒起因揭曉時,用意便不言則明。
已開發國不僅對開發中程度以下的國家進行破壞以從中獲益,在遭遇危及生命的情況時,利益也先從已開發國的掌權核心慢慢往外發送或保留起來。原來在這個資本主義下的自由社會,就算時代進步之下,事事都顧及著眼於講求公平,但一旦存在著差距,不論是哪一方面,便無法完全伸張正義。當然這樣的內容在其他同類型的電影或多或少也有提到,但這個故事不論在劇情及結構上的安排卻將這樣的意涵往上提升,更讓人感到遺憾及無能為力,盈滿著悲天憫人的氣氛,特別是在Marion Cotillard知道安慰劑是她的"贖金"而起身奔跑離開那一幕,將情感推到高點。
這呈現病毒起始的最後一幕也讓這部電影如同其他災難電影所要傳達的內容相同:越破壞環境,遲早有一天會遭到自然反撲。諷刺的是有時候我們甚至不清楚到底哪個環節出了問題,就好像研究病毒的研究人員們對這種新品種病毒竟帶著兩種動物的生命軌跡感到不可思議,最後卻事實證明的確存在。當然研究人員並非真的了解所有開發對環境傷害的可能性,無可厚非,不過這樣的呈現不免還是感到一絲絲的挖苦,比如說就算經過環境評估一切得宜無虞,才進行開發,但就能完全保證哪一天不會出事嗎?
就劇情主體來說,可能不夠新穎,不過導演卻將這類型電影的比重重新調整,讓故事本身有著互文的趣味性,同時也直探人性的陰暗,並拆穿外罩於資本主義社會之外的甜美糖衣,徹頭徹尾弱肉強食依舊,並像病毒一樣,有著潛伏期,潛伏於災難開始前,伺機發病,搞破壞。不過該慶幸的是,在如此蠻荒無望的時期,還有一些令人希望的亮點,溫情的所在,如親身人體實驗的疫苗發明者,如世衛的研究員,而不至於過於殘忍,過於不堪。
2011年10月22日 星期六
2011舞台筆記(5):屋簷下
[屋簷下]:解構家庭關係
故事焦點於一個似乎岌岌可危,隨時即將毀滅的家庭關係裡:癡呆的老爸,一對正經歷生活低潮的姊弟以及硬撐著病體,維持家裡一切正常的母親,還有死因令人匪夷所思的大姊。以一個中秋夜所發生的事情為核心,將父親對於大姊的如夢似真的思念以及過去的往事為經緯,織羅出這個家度過了一場大雨造成洪災,導致大姊發生意外為界線之後的轉變。
整體劇情看似平舖直述,並不按時序地鑲嵌入往事或父親的幻想及內心陰影幢幢(自以為黑衣人是如此的象徵或可能是死神),不過直到故事結束,重新整理安排事件時序之後,會對於父親對於大姊的執著了然於心,既然都已多年不講話了,讓所有一一灑落出去的釣線,漂亮地一次性整齊收回;同時也展現出劇本高明的對稱性:以災難為分隔線,之前看似和樂融融,團圓時期會全家到齊的溫馨景象,之後卻讓人感到冷清寂寞、無比荒涼,就好像透過空氣中所看到的是完整的一個人,但望向因外在因素而起了漣漪的水面的倒影,卻讓自己不再像是自己,顯得模糊不清一般。
因此不管是刻意還是無心的選擇,以水災這個存在著會流動進而改變形體的物質為分水嶺其實頗有意思,畢竟這場惡水也可說是沖刷掉了覆蓋著這個家暗潮洶湧澎湃秘密的表面和平塵土,讓彼此之間不願意面對的事實,被揭露開來,原本維持著互相制衡的關係也因此崩毀,被解構成另外的型態,並拉入現實的失業潮,而讓毀滅變得迅速又真實。不過家人之間本就存在著一種微妙難以訴諸言詞的情感連結,縱使在某些程度上總是有所不滿,但戲謔、謾罵所包裹的仍是滿滿的關懷,不小心就會讓彼此的愛流淌出來那種。疏離歸疏離,卻也親密得化不開,只是家人你我都心照不宣而已,不過如此的不夠坦承,卻也是步入崩毀的歷程,大水只是加速這一切的催化劑。
而在經歷團圓,崩解,不得不坦然相對,心又再度緊緊相偎之際,編導似乎並不著迷於圓滿和諧的家庭景況,而是用另一次的衝擊再度侵襲著這個在搖搖欲墜過後,好不容易站穩的屋簷之下。儘管故事就此嘎然而止,但家人對彼此深深的愛意必定能跨越這座障礙圍籬的!
2011年10月16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146]騎單車的男孩-Le Gamin au Vélo:殘酷的世間仍有溫暖
我想這應該是達頓兄弟眾多直指社會現實殘酷面的電影當中,較溫暖的一部,不過對於單純未見過世面的小男孩,迅即就將他丟入都市叢林之中,當寄託消失,當信任被背叛,當安全感被威脅,對於幼小的心靈來說,就如同那台腳踏車,曾經扎上了釘子一般,滿是傷痕,這世界相對仍是殘忍的。幸運的是世界上還有好人,雖然夢幻到彷彿從童話裡走出來,但也因為如此,這殘酷的世界,尚且透露著希望的曙光。這是騎單車的男孩。
電影中小男孩Cyril的遭遇總不禁讓我聯想到實際接觸過住在教養院的孩子們,雖他們可能已經待在教養院一段時間,較能接受住在教養院的事實,但事實上,對於見到原生父母的渴望是不下於Cyril的,而當知道父母忙於工作無法在某個特定的時日來見他們,那種失望又黯然神傷的表情,和Cyril的父親告知Cyril不要再見面這晴天霹靂消息所顯露的表情簡直如出一轍時,旁觀者那種想要幫助卻無能為力的心情,實在沉重。
然後看著Cyril受到社區不良少年的收買及蠱惑的橋段也總不自覺地聯想到那些的確容易誤入歧途,家庭功能不彰的孩子們。儘管導演在這兩人初對手的情節設計,顯得刻意,但之後確實精準抓到了這類型的孩子們的需求:他們渴望被愛,一旦有人能提供給他們這樣的需求,自然而然地就容易被牽引。但這樣的舉動是帶目的性的,只是天真,沒見過世面如Cyril又怎麼能夠判別呢?且在故事圍繞著孩子心情的狀態下,對於只是寄養母親身分的嘮叨,觀影者如我自然地便和孩子站在同一陣線,跟Cyril一樣覺得傳言只是空穴來風,一切都只是杞人憂天罷了,且管那麼多幹嘛!
這便是此部電影細膩之處,對準的是孩子的心情,用他的眼光來看待這世界上的種種,在基本的情感未滿足,避風港不完美的情況下,他只能不斷地和這世界對自以為的不公平碰撞、反抗,以滿足內心所缺乏,自己一個人地,沒有足夠能力判斷地,直到遍體麟傷。而那台一直跟隨在小男孩身旁的腳踏車,看似只是小男孩喜歡的東西,對於父親情感的寄託,但卻在故事進行的同時,發現腳踏車異曲同工地表徵著小男孩的狀態:時常被騎走呼應容易被牽著鼻子走;輪胎因外在因素漏氣呼應心靈被這充滿針刺的世界傷害;不良少年請人替他的腳踏車修好輪胎,呼應他的出現撫慰了Cyril的心......更加強了核心的情緒。
不過幸虧在這殘忍的世界裡,還有好人的存在,甚至好到有點不可思議的狀態,即便Cyril一度乖誕暴戾,充滿攻擊性,但好人Samantha竟可將自己幸福放下,宛如安全氣墊般溫柔地承受著Cyril所散發及所遭遇的猛烈撞擊。或許會讓人好奇著Samantha的背後有著怎樣的一個成長故事,或許診所裡初次相見那緊到喘不過氣的一抱確實傳達了相當分量的情感訊息。
不過一來電影是專注地從孩子角度出發的,所以Samatha的過去也就不須交代,同理,關於不良少年,我們也只有傳言,無法證實。這樣的處理更能讓Cyril對於Samatha和不良少年,這兩位都不太熟悉的人的對於自己所做的一切,更純粹地比較,不受過往事情的批判,其中好壞、愛與不愛高下立判,甚至也和拋棄自己的父親做了明顯的對照。儘管非得經過些過程才真正了解並能夠判斷箇中,真實而非表面的優劣,諸如曾經年輕過的你們、我們一樣;也才驚覺到原本以為只有殘酷一面的世界,尚存在著溫柔的一面,只是有沒有打開自己的心扉去感受體會而已。
雖然導演願意在這慘澹的時刻,讓陽光好不容易能從撥開的縫隙中灑落下來,不過最後還是安排了一計現實的回馬槍。內心想著不愧是毫不留情的導演,但對於孩子,導演似乎願意再多給他們機會,給他們更多的關懷。當然經過這最後一遭,孩子是否已將教訓烙印在心中不再誤入歧途,導演徒留下個騎單車,離去的背影而未可知,但或許如同即使丟在路邊也沒人騎走的腳踏車一般(不像之前幾乎每停在外面必被騎走對照),也呼應著只是拍拍身體,摸摸鼻子走人的場景,Cyril應該已有所成長了吧?!我衷心期盼著。
電影中小男孩Cyril的遭遇總不禁讓我聯想到實際接觸過住在教養院的孩子們,雖他們可能已經待在教養院一段時間,較能接受住在教養院的事實,但事實上,對於見到原生父母的渴望是不下於Cyril的,而當知道父母忙於工作無法在某個特定的時日來見他們,那種失望又黯然神傷的表情,和Cyril的父親告知Cyril不要再見面這晴天霹靂消息所顯露的表情簡直如出一轍時,旁觀者那種想要幫助卻無能為力的心情,實在沉重。
然後看著Cyril受到社區不良少年的收買及蠱惑的橋段也總不自覺地聯想到那些的確容易誤入歧途,家庭功能不彰的孩子們。儘管導演在這兩人初對手的情節設計,顯得刻意,但之後確實精準抓到了這類型的孩子們的需求:他們渴望被愛,一旦有人能提供給他們這樣的需求,自然而然地就容易被牽引。但這樣的舉動是帶目的性的,只是天真,沒見過世面如Cyril又怎麼能夠判別呢?且在故事圍繞著孩子心情的狀態下,對於只是寄養母親身分的嘮叨,觀影者如我自然地便和孩子站在同一陣線,跟Cyril一樣覺得傳言只是空穴來風,一切都只是杞人憂天罷了,且管那麼多幹嘛!
這便是此部電影細膩之處,對準的是孩子的心情,用他的眼光來看待這世界上的種種,在基本的情感未滿足,避風港不完美的情況下,他只能不斷地和這世界對自以為的不公平碰撞、反抗,以滿足內心所缺乏,自己一個人地,沒有足夠能力判斷地,直到遍體麟傷。而那台一直跟隨在小男孩身旁的腳踏車,看似只是小男孩喜歡的東西,對於父親情感的寄託,但卻在故事進行的同時,發現腳踏車異曲同工地表徵著小男孩的狀態:時常被騎走呼應容易被牽著鼻子走;輪胎因外在因素漏氣呼應心靈被這充滿針刺的世界傷害;不良少年請人替他的腳踏車修好輪胎,呼應他的出現撫慰了Cyril的心......更加強了核心的情緒。
不過幸虧在這殘忍的世界裡,還有好人的存在,甚至好到有點不可思議的狀態,即便Cyril一度乖誕暴戾,充滿攻擊性,但好人Samantha竟可將自己幸福放下,宛如安全氣墊般溫柔地承受著Cyril所散發及所遭遇的猛烈撞擊。或許會讓人好奇著Samantha的背後有著怎樣的一個成長故事,或許診所裡初次相見那緊到喘不過氣的一抱確實傳達了相當分量的情感訊息。
不過一來電影是專注地從孩子角度出發的,所以Samatha的過去也就不須交代,同理,關於不良少年,我們也只有傳言,無法證實。這樣的處理更能讓Cyril對於Samatha和不良少年,這兩位都不太熟悉的人的對於自己所做的一切,更純粹地比較,不受過往事情的批判,其中好壞、愛與不愛高下立判,甚至也和拋棄自己的父親做了明顯的對照。儘管非得經過些過程才真正了解並能夠判斷箇中,真實而非表面的優劣,諸如曾經年輕過的你們、我們一樣;也才驚覺到原本以為只有殘酷一面的世界,尚存在著溫柔的一面,只是有沒有打開自己的心扉去感受體會而已。
雖然導演願意在這慘澹的時刻,讓陽光好不容易能從撥開的縫隙中灑落下來,不過最後還是安排了一計現實的回馬槍。內心想著不愧是毫不留情的導演,但對於孩子,導演似乎願意再多給他們機會,給他們更多的關懷。當然經過這最後一遭,孩子是否已將教訓烙印在心中不再誤入歧途,導演徒留下個騎單車,離去的背影而未可知,但或許如同即使丟在路邊也沒人騎走的腳踏車一般(不像之前幾乎每停在外面必被騎走對照),也呼應著只是拍拍身體,摸摸鼻子走人的場景,Cyril應該已有所成長了吧?!我衷心期盼著。
2011年10月10日 星期一
[觀影筆記1144]鋼鐵擂台-Real Steel:即使條件不好也不輕言放棄
看得出編導試圖用多組或師徒或父子的關係相互對照出故事所想要傳達的情感,只可惜關於過去的故事多以敘述帶過,不夠深刻之下讓電影失去原本故事設定所應該會擁有的厚度。幸虧父與子之間既相似又大不相同的內容維持住這部電影的基本,藉由青出於藍的兒子讓父親知道生命裡絕對仍有自己可以追尋、奮鬥的目標,永不放棄之下,終能活出屬於自己的色彩,就好比即使是陪練的機器人,也能成為人民冠軍一般。這是鋼鐵擂台。
背景發生於不久後的未來,屆時為了更殘暴的感官享受,機器人將取代人類進行拳擊比賽,而人類則只是在擂台外操控著戰鬥中的機器人,好像在打電動玩具一般,只是比電玩立體且實際。因應潮流,從拳擊場上退役的Charlie轉而成為拳擊機器人的操控者,不過似乎並非那麼順利,到處欠別人錢,看著一場他的機器人和公牛的對戰後,也就不難理解Charlie的失敗:屌兒郎噹卻過於心急地想要賺錢,結果賭注被沒收、機器人被分屍,竟還半路殺出個需要撫養的小孩,故事便是這樣開始。
在這部電影中,導演對於父親和兒子之間的個性及喜好的對照下了不少功夫,也處理得頗不錯。前頭一幕兩人再度相見而對峙的戲碼,雖然隱含著一觸即發的衝突,但聽到機器人而眼睛一亮的兒子以及能細數機器人拳擊賽的點滴,便見拉近兩人的引線,且兩人其實都對於強悍的機器人是充滿憧憬的,無論是身為父親的Charlie收到強大機器人的興奮,或是兒子Max第一次見到機器人拳王宙斯那種充滿欣羨的眼光。
除此之外,猶記得Charlie剛得到極惡男子迫不及待大展身手之際,反遭Max的提醒先不要大肆招搖,得三思而後行的情節,結果後來Max得到Atom時,那種勢在必行凌駕於審慎處事的狀態,Charlie卻反過來勸他別輕舉妄動的橋段,只能說風水輪流轉,也可以說有其父必有其子,歷歷證明血緣關係是騙不了人的,即便Charlie始終搞不清楚Max的年齡,好像懷疑Max真的是自己孩子般。
不過這樣前後兩相對照之下,父子之間的有所差異也被比較出來,這也是故事開場在替後來轉折情節鋪梗之餘,同時默默刻畫著Charlie對於比賽,對於生活無所謂態度的用意,相較於其兒子在比賽中無論如何都堅持到底,甚至大無畏的精神(或該說有點狂妄呢?),即使所擁有的機器人原本只是被設計出來陪練,耐打耐操的材質是唯一優點,但卻能就其手中所擁有的牌,冷靜沉著地將之發揮最強效能。
反觀Charlie雖不斷追求更高更好性能的機器人以獲得最大勝利,卻因為相對顯得容易放棄比賽,或在頹勢之下慌了手腳而自始自終經歷著徒勞的失敗經驗,且比起Max珍惜著陰錯陽差救了自己的機器人,並努力不懈地為他爭取上場機會的態度,Charlie對於自己的機器人便顯得蠻不在乎。這樣的態度在故事裡也延伸至Charlie對自己生活的漫不經心及對家人顯得不夠負責任。雖藉口說著為了保護孩子,希望給孩子更好的照顧,所以寧願放棄撫養權,但卻忽略了孩子真正的心聲,甚至就如同前述所提及,對於自己兒子年紀的不清楚;和Bailey的關係也始終處在一個師傅的女兒,友達以上,戀人未滿這樣不上不下的狀態中。
不過原本只是為了錢而屈就自己暫時照顧這個孩子的狀態,卻意外地在照顧過程中,父親漸漸被兒子所影響,就算一開始是有點不耐煩,忍個幾天就會結束的心情,但每次的退讓竟在不自覺中啟發及潛移默化了自己,或者該說因為孩子的堅持帶來了好的結果讓自己也願意開始做些改變;相對來說,兒子其實也深受父親的啟發,關於多年前父親不因只是非正規比賽而鬆懈下來的那場和拳王對決,讓拳王流汗的報導。或許兒子能這樣,即使處於逆境仍有毅力起身反抗的個性,也是遺傳自父親,唯兩人的差別可能得歸咎於這幾年大環境的變化,消磨了父親的鬥志,才造就了父親如今的模樣吧!?
只是上述屬於過往的情事,若能再多些描述,或許後來Max和Bailey看著Charlie奮力一搏而擒滿淚水對望的畫面才更具意義,更有感染力!這部電影可惜的地方便在於未針對理應不該架空的過往做描述,讓開場的楔子:用來交代父子相遇過程及介紹協助檢查機器人性能的Bailey出場的橋段,顯得唐突,有種硬要人家搭上擁擠地鐵的窘迫感覺,頗難進入狀況。
更何況,若能將過去的事加進這部電影當中的話,整個故事不只更為完整,Charlie的拳擊教練,也就是Bailey的父親之於Charlie形同家人般的栽培,Charlie之於兒子Max,以及Max和他的機器人Atom,這樣多組父子、師徒關係的變化也能遙相輝映,互為對照,進而更具強大後座力,但因為未呈現,所以故事便顯得單薄。雖然說逆轉勝如此萬年老梗始終不敗,父親最終也懂得把握自己所擁有,進而爭取自己生存的意義,如此充滿正面力量的情節也容易收買著觀眾群,但在一些可讓故事更臻成熟、結構更為嚴謹的內容不存在之際,感動就僅能停留在結束那一刻,未能餘韻繞樑,口齒留香不散,稍嫌可惜。
背景發生於不久後的未來,屆時為了更殘暴的感官享受,機器人將取代人類進行拳擊比賽,而人類則只是在擂台外操控著戰鬥中的機器人,好像在打電動玩具一般,只是比電玩立體且實際。因應潮流,從拳擊場上退役的Charlie轉而成為拳擊機器人的操控者,不過似乎並非那麼順利,到處欠別人錢,看著一場他的機器人和公牛的對戰後,也就不難理解Charlie的失敗:屌兒郎噹卻過於心急地想要賺錢,結果賭注被沒收、機器人被分屍,竟還半路殺出個需要撫養的小孩,故事便是這樣開始。
在這部電影中,導演對於父親和兒子之間的個性及喜好的對照下了不少功夫,也處理得頗不錯。前頭一幕兩人再度相見而對峙的戲碼,雖然隱含著一觸即發的衝突,但聽到機器人而眼睛一亮的兒子以及能細數機器人拳擊賽的點滴,便見拉近兩人的引線,且兩人其實都對於強悍的機器人是充滿憧憬的,無論是身為父親的Charlie收到強大機器人的興奮,或是兒子Max第一次見到機器人拳王宙斯那種充滿欣羨的眼光。
除此之外,猶記得Charlie剛得到極惡男子迫不及待大展身手之際,反遭Max的提醒先不要大肆招搖,得三思而後行的情節,結果後來Max得到Atom時,那種勢在必行凌駕於審慎處事的狀態,Charlie卻反過來勸他別輕舉妄動的橋段,只能說風水輪流轉,也可以說有其父必有其子,歷歷證明血緣關係是騙不了人的,即便Charlie始終搞不清楚Max的年齡,好像懷疑Max真的是自己孩子般。
不過這樣前後兩相對照之下,父子之間的有所差異也被比較出來,這也是故事開場在替後來轉折情節鋪梗之餘,同時默默刻畫著Charlie對於比賽,對於生活無所謂態度的用意,相較於其兒子在比賽中無論如何都堅持到底,甚至大無畏的精神(或該說有點狂妄呢?),即使所擁有的機器人原本只是被設計出來陪練,耐打耐操的材質是唯一優點,但卻能就其手中所擁有的牌,冷靜沉著地將之發揮最強效能。
反觀Charlie雖不斷追求更高更好性能的機器人以獲得最大勝利,卻因為相對顯得容易放棄比賽,或在頹勢之下慌了手腳而自始自終經歷著徒勞的失敗經驗,且比起Max珍惜著陰錯陽差救了自己的機器人,並努力不懈地為他爭取上場機會的態度,Charlie對於自己的機器人便顯得蠻不在乎。這樣的態度在故事裡也延伸至Charlie對自己生活的漫不經心及對家人顯得不夠負責任。雖藉口說著為了保護孩子,希望給孩子更好的照顧,所以寧願放棄撫養權,但卻忽略了孩子真正的心聲,甚至就如同前述所提及,對於自己兒子年紀的不清楚;和Bailey的關係也始終處在一個師傅的女兒,友達以上,戀人未滿這樣不上不下的狀態中。
不過原本只是為了錢而屈就自己暫時照顧這個孩子的狀態,卻意外地在照顧過程中,父親漸漸被兒子所影響,就算一開始是有點不耐煩,忍個幾天就會結束的心情,但每次的退讓竟在不自覺中啟發及潛移默化了自己,或者該說因為孩子的堅持帶來了好的結果讓自己也願意開始做些改變;相對來說,兒子其實也深受父親的啟發,關於多年前父親不因只是非正規比賽而鬆懈下來的那場和拳王對決,讓拳王流汗的報導。或許兒子能這樣,即使處於逆境仍有毅力起身反抗的個性,也是遺傳自父親,唯兩人的差別可能得歸咎於這幾年大環境的變化,消磨了父親的鬥志,才造就了父親如今的模樣吧!?
只是上述屬於過往的情事,若能再多些描述,或許後來Max和Bailey看著Charlie奮力一搏而擒滿淚水對望的畫面才更具意義,更有感染力!這部電影可惜的地方便在於未針對理應不該架空的過往做描述,讓開場的楔子:用來交代父子相遇過程及介紹協助檢查機器人性能的Bailey出場的橋段,顯得唐突,有種硬要人家搭上擁擠地鐵的窘迫感覺,頗難進入狀況。
更何況,若能將過去的事加進這部電影當中的話,整個故事不只更為完整,Charlie的拳擊教練,也就是Bailey的父親之於Charlie形同家人般的栽培,Charlie之於兒子Max,以及Max和他的機器人Atom,這樣多組父子、師徒關係的變化也能遙相輝映,互為對照,進而更具強大後座力,但因為未呈現,所以故事便顯得單薄。雖然說逆轉勝如此萬年老梗始終不敗,父親最終也懂得把握自己所擁有,進而爭取自己生存的意義,如此充滿正面力量的情節也容易收買著觀眾群,但在一些可讓故事更臻成熟、結構更為嚴謹的內容不存在之際,感動就僅能停留在結束那一刻,未能餘韻繞樑,口齒留香不散,稍嫌可惜。
2011年10月9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145]賽德克‧巴萊:文化衝突及為人的勇氣
姑且不論對於賽德克族的原住民傳統有無深入了解或具有認同,姑且不論這部電影是否維持完全中立的立場去處理,魏德聖導演確實將故事中每位主要角色的衝突傳達入我的心中,包括文化衝突,跨文化的兩難等等,即便是戲份不多的女性角色,看似蜻蜓點水,集結起來卻也是綿亙深刻的情感力度。縱使在某些人物的描繪上,雖有達到其想要表達的目的,但轉折仍顯突兀、刻意,特效技術也不盡真實,讓電影成績打了折扣,但仍瑕不掩瑜。這是賽德克‧巴萊。
改編自霧社事件。前半段巧妙地以莫那‧魯道成長的過程,將原住民特有文化及彼此之間的恩怨情仇做個概略的介紹,只是有點操之過急。其實對青年時期莫那的描述和之後壯年期莫那對於日本警察的態度的轉變及收斂,總讓我想到Marvel漫畫裡面的超級英雄:雷神,兩人都是從過去的桀傲不馴,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後,成長成熟。或許本質上還是不盡相同,畢竟成就莫那如此個性的許多部分無非是族群傳統的雕塑及身為領導者本該有的氣魄。
但在情感尚未沉澱之時,時空便已跳躍,導致每件事都沒完結地斷裂,僅片段片段地節錄拼湊出青年莫那的遭遇,總以為還會在這時間帶上多描述一些故事,以更深刻,卻在下一秒之後進入壯年時期,是有點不知所措的。且雖運用青年莫那只顧前方,未注意到早就被雙面包抄的情節,來影響呼應壯年時期的謹慎,但似乎有點單薄。因此雖說後來莫那那一集社,年輕一輩的血氣方剛,恰好與年輕時的莫那遙相呼應,並映襯出莫那如今的冷靜沉著,已非當年的毛頭,但仍感地基不夠穩固。
總覺得這部電影裡,魏導想要說的東西太多,但又得控制時間的狀態下,只好將某些內容犧牲,卻讓時序上有點混亂不清,這情形除了上集前半段之外,下集的邁向結尾之路也有違和感;另外就如同上述,情緒的累積顯得不足以做出轉折,讓轉折有點刻意,這也包括下集所呈現,鐵木瓦歷斯的族人變相投日的態度轉變,有時總恨不得刪減一些雙方對戰的場景,好調整其他內容的比重。當然特效的不夠真實也為人所詬病,最明顯的誇張便在於飛機出海的畫面,而有感既然不是那麼重要的場景,也做得不夠真實,何苦放進去被減分呢?
倒是對於主要男性角色選擇的兩難刻畫得相當精采。身為賽德克人,卻吃日本薪水的花崗一郎、二郎便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是要協助出草,還是將這個祕密告知日本上級呢?其中張力也反映於那場一郎與莫那溪邊的對談裡;儘管與莫那‧魯道為世仇,在地駐紮的警察官小島也待他們不薄,但請鐵木瓦歷斯的集社來反將莫那‧魯道一軍時,其實鐵木內心仍頗為掙扎,雖然沒有明顯表達,不過當族人反對時,確實稍有遲疑。無奈的是後來還是接受了日本人這樣的安排,讓這場本來只是異族的對戰,卻因為集社之間彼此的仇恨,而更顯複雜。
其實上述這些男人們和賽德克其他首領及莫那‧魯道間,即便有些許差異,不過應該面臨著共同的問題:是要安穩生活還是招致日本人報復呢?上集鋪陳了許多令賽德克族屈辱的場景,這些不僅僅是一種上對下睥睨歧視的眼光,過於理所當然的奴役,更是對文化的不尊重,人格的蔑視,孰可忍孰不可忍,累積出激昂的反抗情緒,最有趣的對比畫面莫過於日本人載著俘虜的漢人,卻對走在水溝裡的豬不屑一顧的場景;但並非所有日本人皆顯得那麼仗勢欺人,如小島,況且生活也並非那麼辛苦,那又何苦對抗日本人,反遭致災難。
要脫離安穩是需要多大過人的勇氣,且既然開始了,縱使面對女人們對於出草導致混亂的質疑,淒厲的泣訴;年輕一輩的族人看見日本兵力增援,飛機呼嘯而過的場面,也頓時瞠目結舌地一動也不能動,但已經回不去了!一場莫那‧魯道為弭平自己的掙扎及不安,和長輩的魔幻對唱,彷彿是慷慨就義前的聖歌一般,同時也是一種原住民精神傳承的象徵。或許出草不僅僅是血祭祖靈,更是為自己身為賽德克族,身為人的尊嚴做最後的守護,也就不難理解時常被日籍老師搧巴掌搧好玩的巴萬,這年紀輕輕的孩子最後也選擇殺人甚至是手弒老師的慘劇。
不得不提及女人在這個故事裡的支持力量,雖然不像主要男性角色一般貫串全局,部分尚且只是蜻蜓點水的露臉,但有時光是驚鴻一瞥,便感受到她的力道。這些女人們從原本驚訝於男人們這樣的決定,到全然在背後的支持,甚至是犧牲,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氣,若不是相當程度的力挺,絕對是無法做到這樣地步的。驀地覺得如此女性以男性為重的家庭觀,日本人不也和賽德克族如出一轍嗎?既然殊途同歸,這場戰爭所遺留下來的或許不過就是文化衝擊而已吧!?而野蠻或許只是相對於文明所產生的比較用形容詞罷了!
導演毫不修飾地呈現出賽德克族的傳統精神及族內長久便存在的內鬥,還有那些較殘忍的橋段,或許會讓人覺得電影裡的善惡不夠分明,而有感立場不清,但別忘了觀影者所處的狀態,和電影裡原住民文化相比之下,不也相對文明嗎?如此反倒更能體現出莫那及其其他族人們,為了換得對自身族群的尊重,拾起身為人的尊嚴所鼓起的莫大勇氣。或許就連鐵木瓦歷斯之於莫那的仇恨,不過也是種希望對方尊重自己的態度,和莫那對日本人的出草決定遙相呼應著。這樣看來,賽德克族和日本人之間,沒有誰是誰非或說誰都有對和錯,只是霧社事件是身為一個賽德克族的男人所應當做的事而已,但這是需要極大的決心才有辦法完成的。
改編自霧社事件。前半段巧妙地以莫那‧魯道成長的過程,將原住民特有文化及彼此之間的恩怨情仇做個概略的介紹,只是有點操之過急。其實對青年時期莫那的描述和之後壯年期莫那對於日本警察的態度的轉變及收斂,總讓我想到Marvel漫畫裡面的超級英雄:雷神,兩人都是從過去的桀傲不馴,經歷過一些事情之後,成長成熟。或許本質上還是不盡相同,畢竟成就莫那如此個性的許多部分無非是族群傳統的雕塑及身為領導者本該有的氣魄。
但在情感尚未沉澱之時,時空便已跳躍,導致每件事都沒完結地斷裂,僅片段片段地節錄拼湊出青年莫那的遭遇,總以為還會在這時間帶上多描述一些故事,以更深刻,卻在下一秒之後進入壯年時期,是有點不知所措的。且雖運用青年莫那只顧前方,未注意到早就被雙面包抄的情節,來影響呼應壯年時期的謹慎,但似乎有點單薄。因此雖說後來莫那那一集社,年輕一輩的血氣方剛,恰好與年輕時的莫那遙相呼應,並映襯出莫那如今的冷靜沉著,已非當年的毛頭,但仍感地基不夠穩固。
總覺得這部電影裡,魏導想要說的東西太多,但又得控制時間的狀態下,只好將某些內容犧牲,卻讓時序上有點混亂不清,這情形除了上集前半段之外,下集的邁向結尾之路也有違和感;另外就如同上述,情緒的累積顯得不足以做出轉折,讓轉折有點刻意,這也包括下集所呈現,鐵木瓦歷斯的族人變相投日的態度轉變,有時總恨不得刪減一些雙方對戰的場景,好調整其他內容的比重。當然特效的不夠真實也為人所詬病,最明顯的誇張便在於飛機出海的畫面,而有感既然不是那麼重要的場景,也做得不夠真實,何苦放進去被減分呢?
倒是對於主要男性角色選擇的兩難刻畫得相當精采。身為賽德克人,卻吃日本薪水的花崗一郎、二郎便處在一個尷尬的位置,是要協助出草,還是將這個祕密告知日本上級呢?其中張力也反映於那場一郎與莫那溪邊的對談裡;儘管與莫那‧魯道為世仇,在地駐紮的警察官小島也待他們不薄,但請鐵木瓦歷斯的集社來反將莫那‧魯道一軍時,其實鐵木內心仍頗為掙扎,雖然沒有明顯表達,不過當族人反對時,確實稍有遲疑。無奈的是後來還是接受了日本人這樣的安排,讓這場本來只是異族的對戰,卻因為集社之間彼此的仇恨,而更顯複雜。
其實上述這些男人們和賽德克其他首領及莫那‧魯道間,即便有些許差異,不過應該面臨著共同的問題:是要安穩生活還是招致日本人報復呢?上集鋪陳了許多令賽德克族屈辱的場景,這些不僅僅是一種上對下睥睨歧視的眼光,過於理所當然的奴役,更是對文化的不尊重,人格的蔑視,孰可忍孰不可忍,累積出激昂的反抗情緒,最有趣的對比畫面莫過於日本人載著俘虜的漢人,卻對走在水溝裡的豬不屑一顧的場景;但並非所有日本人皆顯得那麼仗勢欺人,如小島,況且生活也並非那麼辛苦,那又何苦對抗日本人,反遭致災難。
要脫離安穩是需要多大過人的勇氣,且既然開始了,縱使面對女人們對於出草導致混亂的質疑,淒厲的泣訴;年輕一輩的族人看見日本兵力增援,飛機呼嘯而過的場面,也頓時瞠目結舌地一動也不能動,但已經回不去了!一場莫那‧魯道為弭平自己的掙扎及不安,和長輩的魔幻對唱,彷彿是慷慨就義前的聖歌一般,同時也是一種原住民精神傳承的象徵。或許出草不僅僅是血祭祖靈,更是為自己身為賽德克族,身為人的尊嚴做最後的守護,也就不難理解時常被日籍老師搧巴掌搧好玩的巴萬,這年紀輕輕的孩子最後也選擇殺人甚至是手弒老師的慘劇。
不得不提及女人在這個故事裡的支持力量,雖然不像主要男性角色一般貫串全局,部分尚且只是蜻蜓點水的露臉,但有時光是驚鴻一瞥,便感受到她的力道。這些女人們從原本驚訝於男人們這樣的決定,到全然在背後的支持,甚至是犧牲,也是需要很大的勇氣,若不是相當程度的力挺,絕對是無法做到這樣地步的。驀地覺得如此女性以男性為重的家庭觀,日本人不也和賽德克族如出一轍嗎?既然殊途同歸,這場戰爭所遺留下來的或許不過就是文化衝擊而已吧!?而野蠻或許只是相對於文明所產生的比較用形容詞罷了!
導演毫不修飾地呈現出賽德克族的傳統精神及族內長久便存在的內鬥,還有那些較殘忍的橋段,或許會讓人覺得電影裡的善惡不夠分明,而有感立場不清,但別忘了觀影者所處的狀態,和電影裡原住民文化相比之下,不也相對文明嗎?如此反倒更能體現出莫那及其其他族人們,為了換得對自身族群的尊重,拾起身為人的尊嚴所鼓起的莫大勇氣。或許就連鐵木瓦歷斯之於莫那的仇恨,不過也是種希望對方尊重自己的態度,和莫那對日本人的出草決定遙相呼應著。這樣看來,賽德克族和日本人之間,沒有誰是誰非或說誰都有對和錯,只是霧社事件是身為一個賽德克族的男人所應當做的事而已,但這是需要極大的決心才有辦法完成的。
2011年10月8日 星期六
2011讀書心得(4)
[摩鐵路之城]因為作者職業的關係,總不禁想像著應該看不慣同行的某些作為,才能將學校的狀況,寫得如此栩栩如生,相當出彩;或許也是位對於學生心理很了解的老師,才能將故事裡主人翁的心情,描寫得極為生動又深刻,且是從學生的角度而不是習慣性地以自身職業去看待學生這個角色。雖然看似是一篇似乎罹患不爽症的主人翁在逃學之後所經歷的種種,但其實蘊含了深深對父親的思念,並不斷尋求自我認同,慢慢成長;同時藉著如此的眼光,看待這整個處處反映著邏輯衝突的社會。經歷這麼多,最後好像抓到丁點什麼的,主人翁似乎慢慢地柳暗花明又一村:儘管世上那麼混亂,儘管自己也並非容易自我控制,但能將自己就出深淵泥沼的或許只有自己才可以阿!
[詐騙家族]既描寫著一次次詐騙的過程,同時也是對家庭,對愛渴望的書寫,在這個實際上就是一樁宇宙大騙局的世界裡。本身故事性夠強,讓人停不住地閱讀,同時也寫進許多意象,豐富了情感,而字裡行間的重複,看久了雖然會覺得有點厭煩,但繼續下去,卻也看出感情的執著,執念著自己渴望的生活,也因此才有後來的跨國企業,就好像一段咒語,若不持續念著,會心不安,法力也就會消失,一旦消失,就必須用更強大的咒語才能召回一般。
[倖存者]總是在Chuck大多數作品的一開始,有點無法進入故事當中,或許沒有前導的背景描述,直接從主述者侃侃而談開始的關係。但卻能慢慢地抓住讀者的眼光,就好像陸續拿到幾片關鍵性的拼圖般先穩住了繼續的耐性,之後周圍的拼圖也就自然而然,相當容易地找到了位置,然後拼湊出故事的全貌。以宗教狂熱派的題材為背景,實則描繪一個個沒有自我,失去存在意義及與世界抽離的人彼此互相取暖的故事。剖悉宗教不是重點,只是提及,反倒是心中慾望所導致的各種荒唐詭謬的偽裝才是重點,並和宗教的特性互通氣息。原來我們都把自己禁錮在這個世界當中,啃噬著孤獨,卻又希望不計一切地受人注目,自我喪失。
[黑笑小說]暨怪笑小說之後,東野圭吾另一本觀察社會現象或以周邊環境為題材的諷刺、黑色幽默短篇小說。前四篇關於文學、出版界現象的故事,或許是因為在這樣的環境之中,所以寫來游刃有餘地令人驚豔,相當有趣,並一窺這一領域的秘辛;後面幾篇承繼東野圭吾在寫這類作品時的筆觸及想像力,將一幅幅浮世繪,從另外不同的觀點切入,在一邊覺得荒唐又意外的時候,卻也表現出故事主角的悲情,並帶點同情的眼光,但整體來說仍是極盡嘲諷之能事,只是有些故事,成篇時所編撰的情節,顯得刻意,總覺得要來個前情提要,或再繼續讓故事發展,才能讓故事較為完整。
[廚房死了一個打雜工]和我預期的偵探犯罪辦案小說有點出入。打雜工的死亡不是重點,而是打雜工的身分及餐廳經理啟人疑竇的行為,讓故事主人翁回想起過去的成長,參雜著現在與未來的壓力,而陷入低潮的故事。故事中融入了英國的移民問題,及整個社會經濟與政治的變遷,自工業革命以降,以及對於家人所懷有的矛盾心情,可以看出作者對周遭環境的細膩觀察,不過對於生在異鄉的我而言,在某些段落上是略有疏離感的,可能不若在地讀者看這個故事那麼具有強烈的感受,但有些地方還是能讓異地讀者入戲地感同身受小說中所流洩的情緒。
[毒笑小說]O笑小說系列作品之一。看似稀鬆平常,令人熟悉的開場,卻是從截然不同的角度描述故事,並以作者對社會的敏銳觀察力,誇張化,讓每則故事成了嘲諷社會體制、價值觀念的爆笑喜劇,同時也讓人感受到強烈的社會關懷。
[推理要在晚餐後]即將播送的2011秋季檔日劇之一,不過看完之後,不禁替日劇版擔心,不是故事太精采而擔心日劇改寫不出它的味道,而是推理情節部分顯得有點理所當然,儘管有注意到內容必須環環相扣,但總顯得天馬行空,這一部份也歸因於設定的關係,看來我不是如此喜歡這樣設定的推理小說。幽默風趣部分,不知是否因為翻譯的關係,想像不出來屆時電視劇會怎麼將他表現出來,其實原著有點乾,試圖以不食人間煙火的富家子弟的不明人間疾苦或不留心的細節來顯現出笨拙,不過總感不夠徹底。
[私家偵探]這應該是作者以自身的個性出發,以「如果我現在......」想像出來的作品,畢竟極具個人風格,且不只角色職業與作者本人重疊,角色個性也宛如作者給人印象的翻版,會讓人以為這是他曾經發生的故事。撇開這個不提,融合劇場界及宗教知識、犯罪心理學、媒體生態及在地地域特色所完成這部本格推理的小說,頗為生動精彩,部分橋段讀來讓人心有戚戚焉,和他國推理小說比起來,這部作品在地味濃厚,很高興有這樣一部具有本土色彩的本格推理小說出現。儘管犯人不難猜測,但背後原因一再翻轉,倒也對照了文中所提及犯罪統計的內容。
[記憶碎片]Sebastian Fitzek的作品對我來說,幾乎成為品質保證,繼『治療』、『遊戲』、『摧魂者』之後,又一力作被中譯。承襲之前作品所環繞的概念,關於大腦,關於記憶,關於心理等等,情節總是峰迴路轉,結局也一再翻轉,並以愛為名,構築出一篇篇讓人心碎的故事,這個故事也不例外。原以為弟弟那條支線和主軸事件沒甚麼關聯,且也未一直多放些陳述於上,總顯多餘,但最後還是展現了作者驚人的組織能力,讓一切合情合理,並娓娓道出了兄弟倆彼此之間的深厚感情,就算兩人已漸行漸遠。
[為了N]如同湊佳苗之前幾部作品的書寫形式,這個故事一樣地從每個人不同的角度來看待事情的真相,但卻又能在這樣既有的框架之下嘗試變化,如小說中的小說,同時也力求突破:利用證人總會因為部份原因而刻意隱瞞部分事實的特性,一開始先虛晃了讀者一道,直到每個人的內心獨白中才發現,不只是證詞的隱瞞,人與人之間,就算是朋友(在這個故事中,或許他們根本不太算是真正的朋友)在絕大部分時候也是不夠坦率的,而讓情節不斷地翻轉,並窺探出角色們過去的故事對他們如今的生活造成了多大的影響。在作者對於人名的巧手安排下,雖可歸結至書名的為了N,但其實更廣義地來說這一切都是為了愛,愛著別人,同時也因為愛著自己,為了保護自己不再收到傷害。故事情節環環相扣,互相呼應,在前頭覺得稀鬆平常的橋段,直到後來才會發現原來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