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由編劇的親身經歷親自作改編,因此和一般透過旁人的眼光來描寫癌症患者的生活及抗癌過程的劇本,顯然不太相同。其他電影是深具同情心,著眼於人和人間的相處,因而總容易催淚;這個故事雖然也沒少寫與旁人的互動,但卻較為注重癌症患者的心情變化,比重是平均分配的,況且這些不管處在甚麼處境之中都是新手上路的角色們,反而在受到或前輩或書或研究的指引下,懵懂跌撞之際,稍微和緩了本預期瀰漫著的悲傷氛圍。這是活個痛快。
印象所及,描述抗癌故事總難以脫離把握最後時間,揮灑生命,並珍惜身邊的人,好好和他們相處諸如此類歌頌生命誠可貴的勵志內容,有時候不忘加入抗癌的痛苦激起諸君的同情心,喚出觀影者的眼淚,不過這部電影卻有別於如此公式而卓然獨立。或許是因為編劇寫得就是自己的故事,而非經由旁人撰寫,非透過未曾處在得病狀態的角度去書寫,所以雖然仍放入和周遭朋友互動的情節,不過較著重於自己的心情轉變,與人的互動反而成為對應,然後在某種程度上形成一種有趣的諷刺。
比如說大家聽到有朋友罹癌,不外乎心生同情,很想為對方做點甚麼,但卻不知如何著手而處在一個尷尬的情境,或就只能說著千篇一律的安慰,或一切盡在不言中地幾個肢體上的接觸,傳遞著關心的能量,只是我想患病者此時的OS一定是『哈囉,我還好好的,何必如喪考妣』,甚至還反過來安慰人,帶點荒謬感;若遇到一切都按照教科書或指導手冊上所寫的程序進行諮詢的治療師,更是會讓人覺得沒有正中核心地無所適從,更公式化地深感不著邊際吧?!
但在全然了解自己正面臨生死交關,一旦跨越就可能和世上所有一切珍重再見之時,內心的恐懼就好像一步一步親自走向滿布著地雷的危險區時那樣往上爬高,至此才真正有生命即將消逝的真實感,而頓時慌亂了手腳。Joseph Gordon-Levitt將這樣複雜的情緒變化,完整地表達出來,演技收放自如,令人激賞。當然每個人對於這樣的狀態會有不一樣的應對方式,不過至少都會在內心不知不覺築起一道牆,拒絕著關心的進入而不自知,總得發現些甚麼或走完一些情緒歷程之後,才對於自己的拒人於千里之外感到愧疚。
Seth Rogen的好友角色便是被主角誤會著。依照Seth Rogen一貫接演的角色風格來看,這次雖然也有其亂來的部分,卻能做適當的收斂,讓瀰漫著淡淡哀傷的電影基調增添點綴一些詼諧的氣氛,又不至於過分而失焦。只是有時候替朋友出頭的發難,如故事裡對主角女朋友的不滿等,雖然是很大的幫忙,但承接著主角的情緒轉變,似乎越重大的事也漸難以活潑爽朗的方式去面對了,而產生嫌隙,直到主角發現這位好朋友一直努力地試著想要伸出援手而參考許多書籍。看到該場景,該位朋友竟做出如此稍微和自己形象不符的事情,然後略帶笨拙,眼淚便不爭氣地落下。
至於Anna Kendrick飾演的女治療師,既有前述對病人來說沒有實際效果的照本宣科晤談的實質存在之外,同時其新手宣言也以補充性質地讓Joseph Gordon-Levitt和Seth Rogen所飾演的角色更完整。或許面對癌症,會慌亂緊張絕大部分是面對死亡的恐懼,但有部分似乎應該是由於不知如何處理的關係;除此之外,一開始還未具有瀕臨死亡實感時,便已算是處於菜鳥的姿態,不是沒有感覺而是不知怎麼反應吧!?就像新上任治療師在面對病患時,未有經驗之下,不知從何開始,只好按圖索驥。就像面對朋友罹癌,在不知怎麼實質地幫助朋友之際,只好向書求救,且讀且走。
所以病患主角對父母說明時,還可以利用電影借代,平靜說出;治療也是照著醫生指示就好;與抗癌前輩之間的關係就像朋友一般輕鬆面對,也看到了他們的生活一切如昔,似乎沒甚麼大不了;或許那場幫助治療師整理車子內部,不只是協助治療師整理和男友分手的心情,雨過天晴,也宛如在整理自己的心情般,不過一旦死神更往自己接近後,還是會無所適從,因為這也是第一次與死亡近在咫尺,對照著那些抗癌前輩或許已經見過多次的生死契闊而泰然自若,儘管前輩們仍多少有些騷動,仍不免嗟嘆。
一方面的確對未知的死亡感到恐懼,另一方面或許也有這些事情從沒有第一次新手就上路這回事,在安慰人與被安慰的角色互動過程當中,兩方總存在著令人沮喪、無助的時刻,即便人遵照著、緊跟著前人的腳步來執行,但個體尚且存在著微妙的差異,絕非能夠順順利利,無論如何,時間仍一直堂而皇之地無情流逝,終究得面對,不管結果,每個人那分祈求生存的渴望最後必定聚集,顯出了人這樣群體動物及個體價值的光輝,就像最後相當關心主角的所有腳色都來到手術室外頭等待一樣,充滿著集氣的力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