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6日 星期一

[觀影筆記09-84]2009名揚四海-Fame

一群對音樂、舞蹈、戲劇懷抱熱情的年輕人們的群象。分成五個段落分別描述,從入學甄選到畢業,剪接相當流暢地,帶著觀影者經歷他們所面對的問題以及夢想殞落的那一時刻。音樂很棒,舞蹈很棒。但因為太多要描寫的東西,很多東西的感情都很不夠,雖意思到了,但回過頭,卻發現讓人印象深刻的點似乎就只有那些表演外表還有電影本身的技巧而已。這是2009名揚四海。



翻拍自1980年代的同名電影『名揚四海』,用新的流行歌舞元素,重新包裝這一部描述對於遠大夢想抱持著熱情,並熱切追求的眾年輕人群象。顯然從過去直到現在,年輕人夢想登上舞台,讓自己的才能發光發熱,表現給眾人看,進而獲得掌聲的心意,數十年如一日,唯流行已換上新裝。而他們所遭遇到的困難,也是沒有什麼不同:其實要成為家喻戶曉,或備受推崇的明星,並不是僅憑靠著一股熱情而已。還要有天份,但也要努力才行。



對於年輕人想要發光發熱的心,或許現在還比過去更為彰顯也說不一定。原因當然包括,更無遠弗屆的傳播媒體;科技產品的普及之下,每個人手上至少都會有幾台數位產品;還有上傳很方便,傳遞也相當迅速的網路世界。這時,只要你敢秀,觀眾肯買單,一夕之間爆紅也不是一件天方夜譚。再加上以選秀為基礎的實境秀日益蓬勃,也是重要的因素。這些節目的出現讓素人的才華更容易被看見,不僅如此,專業評審的講評,成為這些想要大紅大紫的年輕人們吸取學習的重要來源。



除此之外,另一個途徑便是演藝學校,國內也有許多專門培養這些人才,包括幕後工作的人才訓練,的學校,不過最直接聯想到的便是王偉忠所創辦的明星演藝學校。而這一部電影便是一群莘莘學子,在一個和王偉忠所創辦的那所一樣,比較訓練幕前才藝能力的演藝學校,四年裡,所遭受到的喜怒哀樂,以及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拉扯。鏡頭甚至拉到甄選會當天的現場實況,透過實錄,告訴大家,演藝工作之難走,夢想隨時會失去,從一開始接觸了最殘酷、最毫不留情的審視與考驗時,就已經開始。



隨後再將四年制學院,分年級分段拍攝,描述著在每一個階段當中,
追求夢想所會遭遇到的挫折:羨幕著為什麼別人這麼可以有才華,有餘裕去展望未來,有時甚至感覺事不關己,自己偏偏卻得花上好幾百倍的時間,實在令人氣憤;家長的極力反對,認為不能拿這個當飯吃,或覺得這些東西不倫不類;越高年級,開始步入業界之後,所發現的現實殘酷。那種期望失落不斷交替循環的心情過程,冷暖自知。



最殘忍的是,當有人告訴你,你可能要另謀他出路時,那夢想頓時幻滅,化為烏有的時刻,更讓人無所憑恃地失心瘋吧!?這部電影中,是由老師的口中說出來,本來覺得好傷人。但後來仔細想想,現在老師還是直言但卻和婉地相告,若是出去後,遭到現實更直接的評論,跌跌撞撞地走這條路走得遍體鱗傷,既浪費時間,又乏人指點迷津地茫然無所措,那倒不如一開始的直接道破還比較好哩!



這些狀況,不禁讓我想到平常就有在接觸他們表演的劇場工作者,獨立樂團的成員們,想著他們每個人或許都曾經經歷過這樣的迷惘,都曾經受到多少類似的挫折與阻撓,但卻始終永不放棄,如今慢慢地越來越多人認同他們的表演,突地一陣感動的暖意在心裡頭暈染開來。也就不難理解,未何台下的人和台上的人總是可以一起歡笑又淚水。



但我想不只是從事演藝工作這方面的年輕人,有著偉大崇高的目標,懷抱著燃燒熾熱的熱情而已,我想各行各業的學習者,應該都有類似往前邁進的憧憬的感覺,然後也會有上述的情況產生。同樣地這部戲裡面的男男女女,也和其他同年齡的孩子一樣,正值情花朵朵開的時期,有男女交往的關係,但同時也有因考慮到兩個人的未來而不得不分開的無奈,或者是誤會分開的狀況。就這樣夢想、愛情交織出這年紀的孩子最璀璨的青春浮世繪。



只不過可能是因為眾生群象,可能僅僅短短兩個小時的電影,卻得必須拍出五個階段的東西出來,因此很多情感的部份不夠深刻,有如蜻蜓點水一般,甚至有些部份是未交代完畢就嘎然而止的。同時雖然我心得當中有提到決不放棄這件事情上,但這也只是我看到電影情節,對照現實環境熟悉的表演團體而來的,但事實上,當在畢業典禮上,表演唱著決不放棄夢想的時候,卻感覺有點空虛,不夠踏實。



或許電影都交代著所遭遇到的困難,卻沒有再進一步描寫,之後如何自處,從陰霾中走出來,如何決定繼續堅持的轉折過程。這不是對他們來說很重要的一項課題嗎?如果有這樣的情節,不更能焠鍊出他們對這表演藝術的熱愛,是無與倫比的嗎?我覺得這是相當可惜的一個地方,要不然其實我相當欣賞這部電影在剪接上的高度技巧和畫面的選擇及分割的處理。



整部電影因描寫群象,本會讓人感覺好像毫無重點的記事罷了。但卻能選對事件,並從中提煉出想要傳達的概念,同時又很流暢地接入下一個事件中,走到另一個概念,繼續下去,形成相當行雲流水的處理。同時又擅長玩弄不同場景的影像與聲音,將之結合,讓整體變得更有趣,恍若重現芝加哥或紅磨坊這類歌舞劇的精采;也因為這些場景雖不同,但屬於同一意義概念,而讓人容易分門別類,知道現在的主題是什麼。



但和芝加哥或紅磨坊這類電影不同的是,有些地方只是為結合而結合,為分類而分類,而未能透過這些組合,傳達出畫面的意義或靈魂,這是讓我詬病之處。或許該這麼說:導演在排列組合,及剪接上,可能乍看之下,相當流暢,容易下嚥;但是若再深入去探究的話,因缺乏感情,或情感基礎不穩固,使得整部電影就剩形式化的空洞而已。唯有關於演藝之路難行的抒發,在電影之中,算是比較讓我有感受到的地方,但只是苟延殘喘著,卻勢單力薄,未能支撐起整部戲的力度。



說實話,我ㄧ開始覺得這部電影剪得真不錯,而且裡面所要傳達的內容,雖然有點老生常談,但想到那些曾經接觸過,為了藝術奮鬥的人們,都會不禁慷慨激昂起來。但若撥開那華麗的拍攝技巧外衣之後,卻發現裡面其實並不如想像中的充實,多的只是表面效度的華而不實,可惜了這部經典改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