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4日 星期六

[觀影筆記09-83]胡士托風波-Taking Woodstock

雖然很瑣碎,讓整部片感覺有點冗長。但隨著一場音樂會的籌備過程至執行,解放了戰爭的傷痛,世俗的侷束,開啟已了然無希望的人生,解開多年放在心中的秘密,雖然有好也有壞,但卻更能以真情坦然面對彼此最愛的人,特別是最後劇情又再度繞回來的家庭本身。因為愛,所以想要限制;因為愛,所以希望更好;但也是因為愛,才得以讓人鬆脫一切束縛,展翅高飛。這是胡士托風波。



電影介紹這樣寫著:李安繼『囍宴』、『斷背山』後另一部講述同志情誼的電影,描寫Woodstock音樂節創辦人的故事。要說的是,不要被這幾個字句誤導了!這介紹中只有後半段是正確的,而創辦人的確具有同志身份,但在電影中,對同志情誼的描述,只佔了微小的一部份,且並非感情的糾結,而只是依附在家庭羈絆上的自我認同罷了。所以若是想要看到同志感情在那個美國還是很保守的年代裡所擁有的酸甜苦辣的話,建議您直接看原著,會比較符合你的期待。



而雖然是歷史有名的音樂節,並很多曾經在這個音樂節留下過足跡,至今仍是音樂界上精神指標的歌手,至今仍被傳唱多時的歌曲,導演也只是略微帶過,甚至完全不著墨。非刻意性地要讓大家緬懷那個時期,這樣的音樂節所帶來的音樂風潮,和在音樂上的大革命;反倒是圍繞在籌備過程當中所遇到的一些問題和狀況,從主角,同時也是承辦人的Elliot及他一家人的視角呈現,而讓承辦人自己,及其周圍的人無不受這個音樂會的影響。其實要說是革命也可以,只不過是『自由』的意識革命罷了。




我喜歡這樣對照式的呈現方法:藉由所見所聞,來審視自己,並開創屬於自己的格局。所以與其說這是一場音樂會的詳細記實,倒不如稱這部電影為Elliot及家人共同成長的故事;同時在那個還是有點保守的年代,在那個美國喜歡干預他國戰爭的年代,嬉皮、搖滾音樂的崛起,也代表著一種解放的自由。就和劇中主角Elliot的成長所代表的意義,其實互通聲氣著。



我也喜歡導演在這部電影當中有始有終地編排架構。以家庭關係開始,先大概描述Elliot家還有所居住鄉鎮的狀況,以及Elliot在這個家、在這個鄉鎮所扮演的角色。一通來自好朋友要搬家的電話通知的對答,再加上和父母親在生活上,在汽車旅館的事業上,一些想法在溝通時的神態,道盡了Elliot壓抑的性格:似乎為了孝心或什麼的,而任由父母決定自己的未來;或在不自覺中,接受了父母的提議,一種省得麻煩的潛意識;或者也可以說有為了幫助這個家的心意,但卻只能任由父母親亂搞而沒有實質的幫助。



可能夢想和父母的期待違背相扞格;可能就如同Elliot一樣,性向和佛地魔一樣是難以啟齒、不能提出得禁忌。如一幕在旅館酒吧情不自禁地和一見鍾情的男友擁吻,忽地想起父親正坐鎮吧檯,而猛然回頭,卻已不見父親的蹤影,那一幕張力之強,讓人印象深刻;......而從他的眼睛看到音樂節籌備的人們,努力要完成這項任務,忙進忙出;在音樂節看到形形色色,充滿各種可能性的人們;可能再加上之前在紐約闖盪的經驗值,讓他的內心滿滿產生變化,慢慢地開始發現生活中被禁錮侷限的荒謬以及不可思議,甚至是可笑到讓觀影者發噱的狀況,而慢慢地具體反抗著父母親的所作所為。



如Elliot發現母親利用他把錢留下來救助家裡的汽車旅館事業,自己卻擁有許多私房錢之後,那無法抑制的憤怒的那一個場景。只不過這些一點一滴隱而不宣,或像前述那樣直接爆發出來的衝突,卻在之後,音樂節籌備人之ㄧ的話語中,獲得了解放,我很喜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而看不到整個宇宙,並把『愛』排除在外。有時候,我們常常過度自我中心,只為了自己著想,只要不順自己的意,總覺得跟自己作對的人,真得愛自己嗎?但不正是因為愛,才會有這些讓人不太高興的作為嗎?更何況母親的心中因過去的納粹迫害,而留著陰影著,像類似的事,為什麼身為兒女的總是看不見,並無法體諒呢?



幸虧在一連串的活動舉行下來後,不只兒子對自己的未來更有想要出去闖一闖的想法,爸爸的心胸也更加開闊些,而以參加這個音樂節為楔子,並不阻止Elliot出去闖蕩的決心。是的,這部電影,在經歷過籌備過程以及音樂節的進行這麼一大圈之後,最終還是回歸到家庭:限制可能是出自於真愛,但時候到了,適當地放手,或許才是對孩子最棒最大最體貼的愛。



而除了著重在自己和家庭的描述之外,範圍更擴大至整個城鎮的改變,並也在此略為加強對Elliot個性的印象:雖然有些提案,絕對無法幫助這個城鎮走出更寬闊的格局,但他卻未能及時提出實質上的建議,或儘管有,但那如銅牆鐵壁般,根深蒂固的舊觀念,卻如何也摧毀不了。這順勢地接入居民對音樂節的反對浪潮,當Elliot意無反顧地這將充滿歡愉、嬉皮,等我想至今依然充滿禁忌問題的活動引進這個小城鎮時。



而這樣的大型的社會事件,不也和在Elliot如此小家庭中,或許也可以說是每個人家中,小孩和父母之間必經的革命過程,相呼應嗎?整個社會正在轉型,新血、新想法不斷地滲入,改變,年輕一輩越來越會發表自己的想法,過去禮教、傳統的束縛,一點一滴地被拋棄,被瓦解著,人慢慢地邁向真正被解放的狀態。每個人都在爭取在地位上真正的自由,每個人都開始思考著『什麼才是真正的自由』!?



甚至這部電影中,範圍更擴大一點,拉入了越戰,拉入了一個因打越戰回來,而在精神上,個人認為有點狀況的角色;Elliot母親曾被納粹迫害,而有一些瘋狂行徑。戰爭,政治性迫害,雖部份可名為自由,但利用非常手段,妨礙到其他人的自由,這還算是真正的自由嗎?更有甚者,如電影中的這兩個角色,即使脫離了那樣的環境,但在心靈層面上,已經悄然被烙印上無法磨滅的陰影,而即使他個體是自由的,但內心擁有真正自由的安寧嗎?



這樣說一說,雖然未直接涉及音樂節的過程,但其實導演李安,就如同前面所述在電影中所看到的情節,一直在這些籌備相關的人事物當中,找尋著呼應著整個音樂會的主題:愛與和平的項目,並把他呈現出來。就某種層面來說,以如此應該可以說是結果論的方式來表達Woodstock音樂節,或許是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待這個音樂節所具有的劃時代意義,還有對那個時代的人們的影響以及在他們心目中的重要性。如此看來,其實我們也認識了Woodstuck音樂節,並受到這個音樂節的陶冶呢!



只不過,雖然可以把這部電影的架構大致統整出來,但片段片段間仍存在著瑣碎的問題,是整部電影讓我感到不耐煩的地方,雖說是要表達出整個音樂節帶給劇中人物的轉變,而不得不捕抓過程中的各種具有代表性的情節,但因為沒有處理好,而讓我感覺到有點冗長。不過我倒是很喜歡電影中部份情節使用分割畫面的方式,來表達出熱鬧及忙碌的感覺,而讓Elliot感受到這個音樂節的震撼性,同時如此才能容納更多音樂節的樣貌,成為讓Elliot轉變的關鍵。



其實整個結構是有始有終的,所選擇的事件,角色人物,也都是回歸到音樂節的主題核心,只不過可能在各個片段的長度上,沒有拿捏好,而顯得龐雜,沒有一氣呵成的感覺。但對於自由解放,關於前後呼應的家庭關係,所表達出來的愛,仍讓我印象深刻。雖我們不是那個年代出生地而沒有機會親臨音樂節現場,雖電影也只是略微提到音樂節的盛況,但並沒有帶我們focus在舞台上,但我們就好像去過一般,因為我們在這些故事當中,體會到音樂節所帶給人們的影響,和它所提供給我們的反思。還不錯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