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31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09-41]光明的未來-アカルイミライ

人生難道就得照著整個世界所規定的步調走下去嗎?但這個世界又給予自己多少轉寰的空間讓我們融入它呢?以一種帶點超現實主義的抽象表徵手法描繪著社會邊緣人對於整個世界的抵抗,對於未來的徬徨不安的心情,同時懷疑著自己存在的意義。因此頭個感覺可能會覺得這部電影實在不著邊際,但心領神會之後卻發現其中份外寫實的殘酷。對於那些遠離現實的人類或被現實遺棄的人來說,什麼才叫做是光明的未來呢?這是光明的未來。



看到片名,看到劇照,不要以為這是一部黑暗之後重新振作,又會再見到光明前程的勵志電影,這實在大錯特錯。光明的未來完全是導演黑澤清對無望的未來的諷刺。而這部電影也充份表現出這樣的諷刺,也因此在觀賞這部電影的時候,不要抱持著要找到劇情邏輯脈絡的想法,因為你可能找不到,除非你本身就和劇中出現的主要角色是同個類型的人,或許就可以理解了吧!?



不過仍可以感動於劇中那些遠離於社會現實人類彼此互相倚賴、惺惺相惜的感情,也就是オタギリジョウ所飾演的仁村和有田家兩父子還有那一群不明所以的混混(仔細找找,會有松山ケンイチ的身影唷!)彼此的關係。整部電影也就圍繞在他們這幾個人的互動當中。不過說實話,若沒事先作功課的話,你可能會搞不太清楚仁村和有田守的關係和兩人各自的背景還有他們的意圖。但黑澤導演很擅長透過說故事的方式,讓觀影者體認劇中人物的個性和形態,所以到後來,我就可以理解了!近作的トウキョウソナタ(東京奏鳴曲)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從導演一步一步所給的資訊看來,我覺得這群人不僅是疏離而已,他們更是因為跟不上社會的腳步,而漸漸被整個社會所遺棄。導演運用了對照的手法,將這群人與現實生活的距離,一下子就拉了開來。仁村和他妹妹以及妹夫(或是妹妹男朋友、準夫婿)的對照:兩個男人的穿著、兩個男人的工作;妹妹發現哥哥如同行屍走肉一般時,硬是強迫他去上班,但卻顯得有點格格不入。別以為有田守的爸爸可能是比較不在社會邊緣的人(我就是這麼以為的),但一幕他和有田弟弟(大驚喜!是加瀬亮客串耶)對談的戲當中,讓我發現到他其實不僅僅只是離婚而已,更是已經和社會脫離很久了!



我深信他們都嘗試著想要加入一般人所謂的正軌當中,不然有田和仁村也不會在一般工廠內工作。但當這個行為只是勉強自己的無理時,那就會是一種無底深淵,抬頭只見無望的折磨。偏偏整個社會又會用一種審視的、無情的眼光逼迫著你。就像是仁村妹妹和哥哥的關係一般;以及有田爸所雇用的職員對著他說回收破爛沒有未來,也是一個例子。這樣下去,誰都會質疑自己是否有存在的必要性,而努力搜尋未果的徬徨,或許最後就會淪為自暴自棄。



就像紅水母要適應淡水生活一樣,
難道就只是漸進式地將生存環境的鹽度減低就好了嗎?在這個故事當中,我一直覺得水母是個很有趣的比喻,比喻著這群融不入社會的角色們。而有田甚至是到後來仁村代替有田照顧水母的舉動,都是一種希望自己可以生存在這個世界上的一種寄託,一種救贖。彷彿養活了,自己也一樣有希望可以生存在這個世界上。但他們自己也都知道,這一切都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就算他們一切都能夠適應了,他們還是會希望回到自己最舒適的環境,就像他們自己一樣,就像有田放棄生命的掙扎,就像紅水母最後在隅田川的大遷徙。



另外紅水母本身會釋放毒液也是一個有趣的比喻。若你瞭解這樣的生物,不去招惹它們,它們就會和你和平共存,所以避這些生物唯恐不及;若你一直去招惹它,它們就會讓你致死。就好像邊緣人之於一般人的詭異,會讓人望之生怯,退步三分;但若你一直去逗弄這些心已疏離的人群,難保這些人不會反撲。就好像有田和仁村原本工作的工廠老板,還有仁村妹介紹給仁村哥的公司。



有田所謂的『行動』和『等待』就是這種對現實社會的反撲吧!?在我了解初期,我和仁村一樣都是這麼認為的。但我想有田守的真正意圖並非如此,或許他瞭解了這個現實社會對待他們這種人的狀態,所以他不希望仁村又得經過一番痛徹心扉才明白。因此他代替仁村做了很多事,甚至鬼魅現身地切斷養活紅水母的希望;但他也不是像有田爸一樣,要仁村清醒,面對現實環境給予的殘酷。後來有田爸也知道這是一件無理取鬧的要求。



他只是希望仁村能夠在這樣一個不友善的社會中,等待時機,伺機找到適合自己存在的位置,好好和這個社會並存下去,就像倒數第二幕紅水母的回歸一般。絕不是逃避,也不是像有田爸硬是要抓紅水母回來,讓面對現實的痛苦誕生。而只是靜靜地,會心一笑地看著他們繼續在生命裡面慢慢前行。最後一幕那一群小混混的在馬路上堅定愉快地走著也有著同樣的意涵。我想這是黑澤導演對這陰暗的一群最深切的同理。而這些人彼此互相照應,也攘我深受感動。



一度看不太懂這部電影到底在做什麼,但隨著故事的推演,倒也浮出了導演可能想要表達的意義,莫名地就聯想到了紅水母和主人翁們的關連,突地覺得這部電影傳達出導演對這群主人翁們最深厚的感情。最後那些自信又堅定的移動,或許才是這些人群遍尋不著的光明未來吧!?很有深度的一部電影。







2009年5月29日 星期五

[觀影筆記09-40]我不賣身.我賣子宮

描述社會底層為了往上爬,不惜出賣自己靈肉的故事。部份情節有點誇張,荒誕不稽地令人瞠目結舌,不過有時候人生就是如此充滿戲劇化;並藉由多個人物的故事,帶出主角兩人背後的心酸,同時交織出令人振奮的未來。我為他們的過去而鼻酸,也因此對於最後正向的轉折而欣喜。這是我不賣身,我賣子宮。



這是邱禮濤導演繼『性工作者十日談』後,另一部以性工作者為主軸的作品,片名也被通稱為『性工作者2』。但這一部片並不是只有性工作者的故事而已,我覺得描述著『大陸女生為求更好的生活,不惜用盡各種方式來到香港』才是這部電影的大方向:有些人賣身,有些人找個有錢的老公隨便就嫁過來......等等。這也是為什麼片名中提到又是賣子宮,又是賣身的事了。



其實不只有這些大陸女生為追求更好的生活罷了。每個人一生當中無非都是為了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因此除了黎鐘鐘與黃蓮花這兩位主要的女生角色之外,編導又並列描述了兩位男性角色:保險員劉富意以及攝影師阿志,來展現出如此的主題。他們雖不像黎鐘鐘和黃蓮花這樣不幸,但都在自己的生命中遇到不順遂的事情,也都在自己的人生當中追求更美好的生活。不過這樣的意義直到最後才彰顯出來。



因此本部電影是多線敘事的說故事方式。雖然只有並列四個主要角色,不比之前所看過的多線敘事的故事中的角色並列數還多,但一開始卻給我很混亂的感覺。或許是片名上的先入為主,我以為這部電影會在黎鐘鐘上有更多著墨。但其實一開始的時候好似要交代出場人物似的,四個人角色份量並沒有相差很多。再加上劉富意和阿志的戲份上在突顯這些女孩們的處境上並未有太明顯的功用,僅是他們倆工作上的描述而已,因此會有這兩個角色戲份多得有點超過的感覺。



但看到後來才發現,正是透過這兩個男性角色的眼光和陪伴,才能將這兩個女孩的不幸帶出來,同時把她們倆所存在環境以及有些行為上的荒誕不經給描繪出來。也因此在兩位女孩的悲慘命運隨著故事一一說清楚,講明白的時候,我才更能對她們的際遇寄予無限同情。我覺得這是導演拍得很不錯的地方之一:先讓觀眾存有疑問,之後慢慢丟給我們更多殘酷又無奈的事實,於最後產生感同身受的同情,情緒剛好是累積到最高之時。



不過說實話,一開始我實在不習慣片子裡頭一些奇怪的舉動,一些過吵的情節,還有我覺得帶點誇張過度的演技。但在這整部電影結束後,靜下來思考發現我不習慣是因為我不曾經歷過,但回想起曾經看過的真實情節,突然可以理解這是在現實可能發生的狀況阿!!導演確實將社會底層的困境,品質不佳的環境,鉅細靡遺地拍攝出來。這也更表現出主角們的辛苦,不管是女生主角們,甚至是男生主角們,但這不就是人生最難以抵抗的地方嗎?即使如此努力地想做些改變



或許有時候人生就像一部充滿戲劇化的戲劇也說不一定,什麼時候將會發生什麼事,我們一點也無法預測,甚至一開始就是命中注定的不幸。我們怎麼也無法阻擋命運的洪流,只能隨著它載浮載沉著,但這部電影不光只是無奈的宿命論罷了,他還帶給我們希望。



我為最後主角們的苦盡甘來振奮著,再歷經這麼多的努力之後,或許人生沒有永遠的低潮吧!?關鍵在於你是否有勇氣去面對這樣的難關。而困境之後,想必有令人欣喜的高潮。人生總是如此起起落落,也因而我們都該對人生有所期待去度過,充滿著希望。就像是本劇中最顯著的代表:黎鐘鐘。我說正格的,劉美君在這個角色上詮釋得相當成功!



不只有主要四位角色在故事上有收線收回來,甚至是其他出來晃幾下的演員竟也有收線收回來,顯示出編劇的用心。不過最令我佩服的地方在於男女主要角色之間的對照:男生們為了更好的生活,都得前往大陸去,才有更多工作機會;反觀女生們為了錢,竟是從大陸來到香港。這真的是個既有趣又諷刺的對照呀!順帶一提,我也頗喜歡保險業務員劉富意看人角度的詮釋,很有趣、很一目了然劉富意的工作性質。



雖然一開始很混亂,整體還有點Kuso、荒謬,但隨著情節的收線,突然頓悟到這一切盡是人生百態,也突然可以理解這些情節,原來是有背後難以抗拒的命運的。雖然有點悲苦,但最後的結局卻帶給我們無限的希望,我好喜歡這樣積極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的人生的內容阿!!男女主角群都演得很好,是一部很感人但又令人不禁發噱的電影。



2009年5月25日 星期一

[觀影筆記09-39]匿名遊戲/搞什麼鬼/可以跟你在一起嗎/上學/闔家觀賞

2009金穗31觀影記錄(2)







匿名遊戲



這是一部極具創意,故事編排得條理,內容又說得精巧的一部短片。我想PTT鄉民特別會有感觸吧!?這是匿名遊戲。



這部短片把台灣盛行,
且台灣特有的BBS網路留言版這類虛擬文化,尤其是指每晚都會被塞爆的PTT實業坊這個BBS站,走出電腦之外,具體成形。把我們所謂的"版",實際變成了一塊板子;發言就真有一具擴音機發言;po文就把所說的話貼到板上去;而片中所謂的發言規則,就是BBS版中的版規了;當然推文噓文一樣也沒有少地,讓人真有如置身在由虛擬轉變成真實的環境當中;最讓人拍案叫好的是,網路語言原封不動地應用在台詞當中,還有一些已經成為專有名詞的版名。凡是Ptt的鄉民絕對會不禁起立鼓掌。由此看來,編導也是深諳箇中奧妙的同道中人呀!



在這樣的設定之下,再將網路詐騙的行為還有駭客的素材添加進去,就成了一部有趣的推理偵探短片。讓觀影者在對台詞的準確性,讚嘆其栩栩如生之餘,更對Intoxicant這個駭客的廬山真面目感到好奇。而劇中的每個出現的角色,到底誰又是Intoxicant呢?編導在這部份編寫得很隱誨地讓人不到最後一刻,還不知道他們真正的身份是什麼!還以為即將誕生一場美麗的網路戀情呢?尤其現在這個,如同台詞中若有似無所提到的,存在著日漸疏離人際的社會,又特別是身心有缺陷的人。



但是只有我太單純嗎?大家是否已發現真兇呢?我只能說張榕容演得實在太好,前面梨花帶淚的楚楚可憐,讓人都不禁會掉入了他的陷阱之中;最後顯露出真面目的兇狠,更讓我覺得陰森狡猾地不寒而慄。不過這也不是在提醒我們網路上的一切是如此的不可信任的嗎?絕對是要抱持著半信半疑的態度,尤其在這個犯罪手法越來越多元的這個社會當中,而張榕容這個角色更把現在詐騙越來越真實的情況展露無遺。



因此就帶到了增加網路安全性的手法上面。說正格的,這絕對也是一部超有教育意義的網路安全短片。儘管方法都只是得花點心思,儘管沒有徹底解決的方法,但適時地提醒,還是不無小補。



結論是不僅創意滿點,
情節也頗引人入勝,但同時也可以是一部教育短片。我想很少有這麼有趣的教育短片吧?!但或許只有Ptt的鄉民們才會瞭解其中的梗吧!?若給連網路都不太上的人看這部短片,可能就不知道其中絕妙的點在哪裡;而對於Ptt鄉民、網路重度成癮者來說,這部短片絕對是錯過可惜阿!









搞什麼鬼



典型的類型片。看似是一部恐怖片,但分明就是假恐佈片之名,行喜劇片之實,看得我都覺得恐怖片不恐怖片了!!結論就是自己嚇自己罷了(?)這是搞什麼鬼。



本部電影結合了許多經典恐怖片的梗,連片頭劇名都把出處電影用特別的方式各別呈現出來。別以為在這部電影當中,你會因此花容失色地驚聲尖叫,反而最後得到的是捧腹大笑的效果。當然在一開始的氣氛安排上,是塑造出鬼片那種陰森恐怖的感覺的,甚至不管是哪個段落,突如其來的那麼一瞬間還是有被驚嚇到的。



不過當實情揭曉後,會讓人有鬆一口氣的感覺,同時也不禁為自己被嚇到而啼笑皆非,分明就是一些很無厘頭的舉動,自己竟然還嚇成這樣,就跟故事中男主角的設定一樣,其實就是自己嚇自己罷了,寫鬼故事,觀影者則是看鬼片,到走火入魔的地步罷了!這部短片巧妙地運用人類對於一些現象的刻版印象,讓自己給自己如此龐大的心理壓力。之後,再去破解這道壓力牆,所以當牆倒塌之後,所爆發出來的輕鬆,力度頗為強大的,我是這麼覺得。



不過有些地方再玩個第二次,就有炒冷飯的嫌疑,就沒有當下看到那麼驚喜了,反而覺得是種累贅;另外關於帶出主要內容的前段後段,則處理的過於草率。前段好像只是單純為了開展這個故事,而安排進去;關鍵照片也有點來源不明,而導致後段想來個驚悚的回馬槍,卻有點不痛不癢,其實有點可惜。尾巴也不夠讓人有餘波盪漾之感。



但如果把前後段處理得好,還有中間的梗再有趣多元一些,這一部短片將會相當成功。不過整體而言,這麼極具創意的搞笑結合恐懼,倒也頗為精彩,說不定這部片還是一種對恐怖片去除敏感的佳片咧







可以跟你在一起嗎



過去到底會對現在造成多大的影響呢?到底是擺脫不了過去,還是不敢接受現狀呢?女生的部份處理得較為深刻;男生的部份,總覺得好像想講些什麼,但不夠突顯,輕如鴻毛地不具任何地位,是本部短片可惜之處。這是可以跟你在一起嗎。



本片將男女主角的現在與過去剪接在一起,並用一些象徵性的東西,互相做轉換。一個動作、一件物品、一段音樂......這樣的幾個訊號,將過去與現在產生了連結,表現出過去對現在的影響;或把同個場景不同前景剪在一起的方式,表現出過去始終如影隨行。最為明顯的是女生的部份,過去的戀情對於現在想要追求的戀情影響至深,讓我感覺到女生懷疑自己是否對過去戀情戀戀不捨,眼前的男人只是過去戀情的替代品嗎?但過去戀愛所帶給她的陰霾,又像鬼影一樣幢幢地令她心神不寧!所以她決心暫時離去找答案。



男生戲份中,過去對現在的影響則較不明顯,以一種較為隱晦的姿態呈現,反而製造出帶有距離的神秘感,所以在前頭可以感受到女主角的沒有把握,只有亦步亦趨地接近;不過到了後半段,未能對男生的陰影說清楚講明白,反而成了拖累,而讓最後女生終於引起男生注意,但女生卻離去那種失落的情緒,未能夠彰顯,讓最後再相逢缺少張力,感動度也相對地降低,甚為可惜。



對於男主角的戲份,前頭如此的處理,個人覺得不錯;但後半段若能提升男主角的戲份,甚至有出人意表的展開的話,或許這一部短片將會更為傑出吧!?









上學



三個主要場景就把最難解、最複雜的親子關係一覽無疑,同時也展現出單親媽媽為了孩子好而跨區就讀的辛苦,這是上學。



這一部短片乍看之下好像沒有什麼,很一般的家長載小孩上學的過程。途中的親子拌嘴總是在所難免,但單親媽媽與跨區就讀的背景設定,卻讓拌嘴變得更有張力:為了孩子的教育,不辭艱辛地載孩子跨區上學;偏偏經濟重擔又是自己一個弱女子在扛,偏偏孩子總會三不五時地給你出差錯,或跟自己吵架。直接點名了這個社會中,這類日漸增多的家庭所遭遇到的困境。



不過我覺得最棒的是後面的反轉,帶出了本部短片最重要的訊息。人總是在安靜之後,才能去反省自己的問題。導演便利用這個時空:媽媽看到孩子寫的卡片;姐姐最後還是擔負起姐姐應盡的責任。從這兩段情節表現出最親密的家庭關係。縱使彼此有所爭執,但這些都是因為太愛對方,而想在對方懷中撒嬌,卻無法的替代舉動罷了!!即使不是如此,即使真的有很多令人不滿之處,但家人深深的羈絆,互相牽引著彼此,是最無法被抹滅的事實阿!!



仔細一看,才發現導演在鏡頭上面做了很棒的處理。以近景、long景交錯:近景展現出親子關係的不同面向,long景的相伴,則讓近景中所有傳達的不管什型式的親子關係,更形緊密。有種『在廣茅的世界裡,在來來去去的人事物中,唯有家人彼此才可以讓自己如此任性地依賴阿!!』的感覺。



後面的反轉讓這部短片相當具有層次,只不過如果換了角色背景,應該也可以收到同樣的效果吧!?若是想要論及跨區就讀的教育問題,與單親媽媽的艱辛的部份,顯然這部影片在這方面的深度有所不夠,未達到把背景刻意放在這上面的效果,其實有點可惜。可以乾脆不要,或者是發展長片後,應該值得期待。不過整體來說,還是不錯。





闔家觀賞



第二次看闔家觀賞,當初給我的驚喜少了一點,畢竟是第二次。但家人深厚的感情,卻仍讓這部短片,相當具有張力。還有對於傳統家庭的尋常生活描繪,還是讓我覺得很深刻!!請點選片名,閱讀去年在台北電影節的觀後心得。








2009年5月18日 星期一

[觀影筆記09-38]天使與魔鬼-Angels & Demons

雖與原著結局一樣,不過劇情卻略有不同。電影因為篇幅的關係,將劇情簡化。雖在某些情節、情緒交代上,顯得過於薄弱,不夠清楚,但無論如何,這還是一部爽片:緊湊懸疑、峰迴路轉,最後導出來的結論也蠻深得我心的,這是天使與魔鬼。



我不擅長記憶書本的內容,所以關於原著的詳細情節我已經忘了差不多了。這樣有個好處,觀影時不會受到原著太多的影響;但也有壞處,會讓我邊看邊回想內容是什麼,而導致前半段有些分心。所幸並無大礙地可以馬上趕上劇情進度,但偏偏在這時想起這個故事的最後主謀。因此水落石出時,並沒有太多的驚訝感。



但可能是原著實在是編得太好了,再加上有預先看到說:跟原著結局不一樣,因此中途還是有被騙到,雖然一度抱持著懷疑的態度。因此對於那些沒看過書的人來說,或看完了一陣子的觀影者來說,其實還是有給人意外的感覺,就像是觀賞原著時,對於結尾產生的感覺一樣。不過關於真相,其實劇情演進下來,個人認為,編導就不斷地縮小兇手的範圍。而那一場在教宗辦公室,總司庫胸前烙上光明會印記的那場戲,個人覺得,總司褲露餡地有點過於明顯,所以比起書,電影曲折離奇的程度就沒那麼高,這也就是為什麼我有意外感但卻沒有太多驚訝的關係。若以一個懸疑故事身份來說的話,其實隱諱的部份處理得不夠好。



另外途中被懷疑的角色,
在最後要還給他真相大白的解釋上,也顯得不夠明白。這站在偵探的立場來看,同樣地不及格。後來大概翻了原著一下,發現整體都有著同樣的特徵,也就是電影將原著的劇情簡潔成很單一化,不像原著那麼地複雜。雖然解題路線是一樣的,但書裡面有更多的岔路,需要去解決,且更容易讓人腎上腺素激增。而電影在某些部份就顯得過於簡單,甚至有些情節,不知是否和影像化有沒有關係,顯得有點刻意,比如說警察都太好被幹掉了,但兇手感覺上也沒有比書裡面所描繪得強、心狠手辣。



不過在這麼短的篇幅,想要把原著的東西拍得盡善盡美,同時又要掌握到劇情緊湊,的確是個天方夜譚。這也就是為什麼這部電影最後面的情節看似理所當然地都有交代,
但深究之下卻是各部分都是模糊不清的。不過幸虧整體氣氛、節奏掌握得宜,讓人不得不忽略掉那些疑惑,好追上劇情進度。但也因此發現一個令人惋惜的地方,即浪費飾演總司庫的Ewan Mcgregor的演技,我覺得若照原著的意思去走的話,我相信Ewan Mcgregor會在總司庫的感情上,展現出他極具渲染力的演技的,但很可惜地這部份被捨棄掉了。



但正是因為簡單化,所以撇開真相清不清楚不說,觀影者不須再費很大的力氣去了解整個天主教的歷史,以及關於光明會的標誌歷史,因為編導已嘗試將整個故事挑出其骨架,直接了當地告訴觀影者。
即將複雜的故事,用簡單的敘事拍攝出來。顯然這部份算是相當成功,就連我分心了,也能夠馬上進入狀況。也因為劇情簡化,或者說是去蕪存菁的關係,情節比原著更為緊湊,有讓人屏氣凝神到。所以若純屬娛樂的話,這部片其實拍得不錯哩。



而且雖然其最後的結局因為簡化而變更了,個人認為原著是比較悲情的,但還是可以感受到主謀對於維護天主教真理的偏執。且影像化的好處之一是。最後將反物質搭直昇機往天空送時,主謀的目的,不言則明,這是電影的優勢之一。而且說到底也有把科學與宗教的辯證及對抗的意旨給點明出來,特別是總司庫詢問Robert Langdon以判定他是否可以進入檔案庫那一段以及最後大選舉官,也就是新一任的總司庫對Robert Langdon的告解。



我喜歡後者帶點寬恕意味的對話:人都有瑕疵,所以宗教也有瑕疵。後面的宗教可以代換成各種可能性,而隨著替換,都對這可能名詞下的人們是一種解脫、一種救贖。但經歷這個事件後,再來看這句話,其實也有點表示著改頭換面的意思:過去已經過去,犯下的錯雖已追不回,但是不能再繼續犯錯下去了,而是該往前看,修正自己的腳步,避免錯誤重蹈覆轍。若是劇中宗教的立場,又再帶點『如何在日新月異的環境中,隨著時代前進,但又能保有最初的信念』的感覺。



結論是整部電影為了篇幅的關係,將複雜的劇情簡化。不過因為簡化得宜,讓觀影者不必在對宗教的歷史頭昏腦脹;且因為簡化,讓劇情更緊湊,步調一氣呵成;但若想在細節上追究,可能會因為不夠清楚、深入而失望。所以這部電影是部放輕鬆的娛樂大片,就跟隨Robert Langdon的腳步,帶我們窺探整個光明會還留存於現今的風華與歷史,並在其中了解大概吧!還不錯哩!





2009年5月17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09-37]維也納復仇-Revanche

兩個男人為了同個女孩而傷心欲絕;而另一個女人懷抱著罪惡,周旋在這兩個男人之間。每個人都對自己的生命懷抱著各自的想法,但在相異其趣之下,交織出錯綜複雜的角色關係,並將原本平靜無波的安穩生活,掀起轟動的軒然大波,或隱而不顯的情感震盪。就如同原文海報的副標題一樣:如果你的生命和你所想要的不一樣,那是誰的錯呢?劇情前後呼應,每個情節都是接下來事件的導火線,結構看似鬆散,其實相當嚴謹。這是維也納復仇。



劇情明顯地分為兩部份,以搶劫逃逸做為分界點。前半段主要是Alex和Tamara生活的描述,中間穿插著警探Robert和Susanne的平靜生活以及Susanne和Alex的爺爺Hauser的關係。看似毫無關係的兩對couple,頂多可能會因為Hauser的關係會有一面之緣。但卻因為分界點的事件,兩對couple合流,攪亂了原本美好的一池春水。



前半段雖比重有點失衡,且乍看之下毫無章法,但隨著故事的推演,會發現到其實都是為了分界點的相逢與之後的心理狀態所做的預先描述。因此整個劇本結構相當嚴謹,傑出地前後呼應。也因為這樣,雖然劇中角色所做的事情,我不一定能夠體諒,但卻可以很能夠進入角色的情緒裡頭,體會他們選擇這麼做的原因。



有時候人就是這麼鐵齒,或者說是較習慣處於安逸順遂之中,當每件事都順利地進行著時,常常會有自己可能會察覺不到的過度自信,相信著接下來的事也會是順利的。但上天總愛在這時給人來個惡作劇,殺個我們措手不及,無法面對。劇中的Alex和Robert就是如此的具體呈現:Alex和女朋友Tamara逃出火坑之順利,讓Alex認為搶劫攢錢應該也是雕蟲小技,但沒想到卻在最後關頭遇上了警探;Robert一向射擊能力都備受肯定,但卻在執勤時,出了槌。他們兩人都為此而陷入了最深層的傷痛輪迴中。Alex不住地憎恨著殺死他女友的警探;而Robert則一直對出槌這個事實無法釋懷。



但真的都是別人的錯,而不是自己的錯嗎?其實我對後面Robert同Alex說的話,印象是相當深刻的:若那個女孩不是開車接應,不一起進去搶銀行,那她出現在那邊做什麼呢?若她沒有出現的話,是否一切都不會發生呢?這句話其實不僅給了復仇之心蠢蠢欲動的Alex一記當頭棒喝,也給我這個觀影者最直接的震撼。



或許很多事情在怪罪別人的同時,只是想讓自己的罪惡減輕一些,好讓自己好過一些而已。追根究柢之下,真正的問題不是在別人身上,其實打從一開始都是自己走錯了一步棋所導致的結果。而Robert無法從失手的錯誤泥沼中脫身,想必也是認清了一切都是自己的問題的原因吧?!所以他才會說出希望被害人的男朋友可以殺了他這樣一句話。



雖然普世規準常希望每個人都能勇於認錯,但像是劇中兩位男人想要逃避,而不停怪罪在其他人事上的情形,卻是普羅大眾都會發生的問題。或許是激烈的情緒讓我們蒙蔽了雙眼,只看事件結果;或許是對自己有著相當的自信;但也有的時候是我們的脆弱經不起存在於生命的壓力,所以我們人會產生出一些需要被滿足的慾望來撫平內心的不安。但進而衍生出罪惡時,人類就會不停地去責備著生活的壓力,或者是藉由宗教信仰請求上帝寬恕我們的脆弱、我們的罪。電影中的兩個女人為如此的代表。



最具有爭議但也是最明顯的便是Susanne這個角色。一切就緒,只欠肚皮不聽話的生兒壓力;還要不斷地被人關切;丈夫又在這時陷入自責漩渦當中。雖然對於劇情安排她被Alex所散發的荷爾蒙吸引感到太突然、太意外,但故事講下來,卻也可以理解她的心情。但背負著偷情的事實,卻同時央求著上天給予寬恕,或滿口冠冕堂皇的道德,說到底還是背叛;劇本對於Tamara的描述也是虔誠的宗教信仰者。但卻為了生活、為了愛情,同意男友做壞事,但矛盾的是仍不停地禱告,請求原諒,請求平安......



結論是這部電影很殘酷地接露了人性裡面最不習慣之處:不願去面對真相,如果這真相是自己難以承受的痛苦,無法原諒的過錯,及昭然若揭的罪孽的話。人類總是會讓自己的傷害減到最低的方式,讓自己能夠在這個世界上繼續走下去,或靠宗教信仰,或怪罪他人等等。但唯有好好去接受面對自己的脆弱與罪衍,或許我們就不會在事後做出更傷害自己的事,更讓自己產生壓力的事吧!?比如說復仇、比如說背叛、比如說自我嫌惡......等等情形。



或許這就是為什麼這部電影在角色關係處理上有著反諷式的結果,但結尾卻帶點密而不宣的溫柔慈悲吧:過去已犯下的罪過已經無法追悔,但慶幸的是能夠馬上認清是自己的錯誤而停止所有的一切,並在接下來的人生路上,努力導向正軌,回歸或找回原本該有的寧靜生活。因為生命總是不斷地循環前進著,一個生命凋零了,另一個生命又隨之而起,生生不息。做對自己有害的事,傷痛並不一定能夠完全解除,說不定反而會更加痛苦,而在這不斷運轉的世界中,這悲痛將會繼續不斷地傳承下去。



仔細一看,更發現這個劇本不僅環環相扣,劇中的男女角色更是相互對照呼應:逃難couple與穩定couple的對照;兩個男人的對照;兩個女人的對照。而爺爺看似是功能上的存在,兩對couple的連結。但其行將就木的生命卻也和孕育的生命成了相互的對照,一種型式上的傳承。宣告著世界不停地運轉,人與人不斷地相互產生關係。



原本以為是一部平淡電影,但卻在合流之後,角色情緒漸漸滲入我的心中。要先說的是我一點也不感覺到驚悚懸疑,但其在人性的刻劃上,感情的描寫上,卻有相當深厚的功力,這一定得歸功於劇本的緊密。而雖揭露人性的脆弱與習慣性地逃避,但也不完全殘酷;雖有強力的回馬槍,但卻留給劇中角色後路,最終這一部電影還是還是對劇中角色留下了寬厚的同情,顯示出其深具對人類的關懷。還不錯看。





2009年5月13日 星期三

[觀影筆記09-36]曬棉被的好天氣/無障礙/跳格子/消散

2009金穗31觀影記錄(1)







曬棉被的好天氣



其實剛看完這部短片,對這部短片的感覺是:就這樣啊?!但卻在離開放映場所後,感覺在心裡慢慢漾開來。這其實是一部後座力超強的一部電影,對遲暮老人那種想要與兒孫打成一片卻總是無功而返的孤單與感慨心境,做了很深刻的描繪。



但其實整部短片中並沒有什麼獨立成格的特殊手法來表達出這種孤獨的心境,所有內容只是很日常生活的情境,但卻選對了題材,運用在家中最可以聯絡感情的時段-吃晚飯,以及陪同喝喜酒的兩個光景:奶奶熱情邀約,孫子們則找藉口相互推拖、婉拒,去傳達出兩代之間的疏離感。



不過孫子們並非全然不理奶奶的,從影片當中可以窺探出孫子們的溫暖貼心。但畢竟他們也有各自的生活要過,而且畢竟是有世代差距,想法觀念是不一樣的,就算任何一方想要走入另一方的生活,必定會有令人尷尬的無法完全融入之處。一場奶奶不小心看到弟弟洗澡場景時的碎嘴,最直接地點出奶奶內心的無奈:過去他們是如此的親近!但隨著時間的遞嬗,奶奶漸漸跟不上這個社會的腳步,也與自己的後代漸行漸遠。就像奶奶使用著現代化妝品般的不順手,出走的、突兀的紅色線條一般。



就算奶奶嘗試想去理解他們的生活或反之亦然,都是無法理解清楚的。就像導演自己說的這部電影的發想,來自於不論你是否還想睡覺,只要是個曬棉被的好天氣,奶奶總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地把棉被拿出去一般,兩代生活的差距性可見一般。而唯一可以相作伴的爺爺,也早一步離開這個世界,只能寄情於祭拜中的訴說,內心必定有說不出的孤獨吧!?



但導演似乎並非想要悲情地訴說年老孤單的狀況。奶奶還是要有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存活的方式,而和朋友的言談之中雖說著孩子們的八卦,但卻有滿滿的關愛之情。而她自己最終也了解,不管是多麼親密的家人,有很多時候、很多種狀況是自己要獨自去面對,自己必須在這條人生路上瑀瑀獨行的,就好像整部短片最後一幕,奶奶獨自走出巷子外,參加婚禮一樣。



雖然說是了然於心的堅決,但不知怎地背影還是流露著悲傷的感覺。或許是種不得不放手的無奈感,或許是因為人類雖畢生都在追求親密感去完整自己的人生,但走到最後才發現自始至終,親密感只是短暫的附加,這條人生路終究得自己去走完的吧!?




 




無障礙



片名取為無障礙,而職業病發地、敏感地去尋找主角小郭到底哪裡有障礙?一開始還以為是人際互動障礙,但隨著影片的推演,發現障礙全然是小郭自己築起的牆罷了,而那建造其心牆的一磚一瓦則是無謂的自尊心而已,不論是自己的、父母的、或來自其他友人的。



每個人活在這世上,必定都有自己的價值。這個價值不是透過比較而確認,也不是別人附加於自己身上的,而是打從心裡認同自己的這樣一個存在,不需遮遮掩掩,不需別人的質疑而懷疑。但我們人就是不由自主地會去比較,不由自主地會去接受別人對自己的想法,不由自主地會把自己的價值強加在別人身上。或許有時候,障礙並非是外界所給予你的,而是你自己往自己身上累積的。



無障礙便是以這樣的主題為出發點,透過父母對小郭的失望,透過電話聯絡出席婚禮的戲,再透過最容易發生身家調查對話的結婚場合中,表現出小郭內心自己築起來的一道牆:他的自卑。其實小郭能出席婚禮,對他來說實在是一大突破。或許是那天幾位來店裡消費的大夜班酒家女還看得起他,才給了他這樣的勇氣。但最終這一丁點的勇氣仍無法推倒眼前的那一座牆,直到最後的情節大逆轉。



酒家女的角色其實還蠻功能性的,大逆轉需要他,前述的給小郭勇氣也需要他。但這個角色也可以和小郭做個呼應,在對於自己存在價值的認同困難上。不過或許這個角色可以再多加著墨處理,不然要是導演不說,這個酒家女的角色就純粹讓小郭角色達到設定的目的而已,自己則僅有微弱的存在感。就連最後大逆轉的打鬥戲,個人也覺得不夠絕決,無法帶出情緒的高點,甚為可惜。



但我還是喜歡最後的畫面:小郭對著玻璃整理儀容的自信神情,把整部電影的意旨全都傳達出來了。那是一種自我信心的提升,才發現即使外表光鮮亮麗,話語總是冠冕堂皇,但多少也有其不堪之處,那跟自己只不過是半斤八兩罷了!我也喜歡最後的骨牌倒下,終點的人沒倒下的鏡頭,展現出從這一刻起,小郭的心牆崩塌了,情感釋懷了,但自己仍直挺挺地面對著人生,值得鼓勵,真如同片名,心中沒有任何障礙了!






跳格子



即使是再看一次跳格子,所帶給我的還是滿滿的感動。這個社會太過險惡,如此單純動人的愛情,最能打動人心,這是世間之美,這是跳格子。(點選片名看之前寫的心得筆記)





消散



Circus小馬的畢業製作,之前曾在V台播過。當時因專注於別的節目,而有一搭沒一搭地看著,今年總算專心看完整部短片。



整部短片給我猶如The Others(神鬼第六感,由Nicole Kidman主演)的橋段再現的感覺。雖然所使用驚悚情節,並沒有太大的創新,並未有讓人驚豔的感覺;
且在感情處理上,顯得不夠深刻,也有未盡交代清楚之責,純粹鋪陳而已。但在剪接、攝影上卻有極高的藝術性,其氣氛也處理得不錯。



我還蠻喜歡預告開頭的破題:結束是不願意面對真相,還是根本就忘了是怎麼開始的。暗示著這部短片的走向。而這個破題同時也是本部電影最後的高潮,也是我覺得感情唯一處理得最好的地方。
有種一語成讖的遺憾感,最後再搭配上陳珊妮的來不及,更把氛圍提高到另一個層次。我還蠻喜歡後半段如此的處理的。



整體而言,氣氛掌握得很好,
剪接攝影美術......等等後製也處理得不錯,後半段的情感也夠濃烈,可惜的是劇情未有太多的驚喜,甚為可惜。






 

2009年5月10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09-35]星際爭霸戰-Star Trek

娛樂性十足的好萊塢鉅片,特效與未來世界令人目炫神迷;只是有些地方實在過於Kuso,有一點破壞很帥很拉風的氣氛。不過時空交會所引發的連環效應,倒是給我一些想法,這是星際爭霸戰。



我不是星戰迷,所以無法評斷這部電影與過去Star Trek系列比較起來,孰好孰壞;我也對這樣類型的電影不是很著迷,總是有一搭沒一搭地看著,因此我也不確定他特效做得好不好。或許我應該坦承這是我第一次看Star Trek的系列電影,但這第一次就讓我不禁心生:難怪很多人說這是經典。



當然這樣的一個題材的確滿足了大家對未知太空世界,或者也是可說是未來世界的想像。只是出任務時的驚險刺激,甚至為了整個宇宙的安全而犧牲小我的舉動,或許才是令人著迷的關鍵之一吧!?本部電影一開始便給觀影者如此的感受,雖然這只是為了之後的劇情所鋪的梗,但一開始就吸引住我的目光了,更何況是結尾的高潮呢?且導演相當掌握人心地,不到最後一刻不讓觀影者喘一口氣,讓人大呼過癮。



當然這還得歸功於眼花撩亂的特效補助,更讓整部電影精彩無比;同時導演本身的獨特影像風格,讓整部電影更添迷幻的感覺,也將這未知的領域蒙上一股神秘的面紗,我是這麼覺得的。後來看資料發現:有些部份是純天然呈現,不是靠特效。更驚嘆這部電影在影像執行上的成功,令人嘆為觀止。



所以可以拉風地操縱著整支太空梭,帥氣地飛行,乾淨俐落地解決問題,敞徉於無邊無盡的未知中,整個宇宙就在你腳下,想必這應該也是Star Trek系列令人著迷的因素之一。而本來可以既帥氣又拉風的電影,卻穿插著有點惡搞的趣味,只是我實在不喜歡這些天外飛來一筆的Kuso。雖然是為了紓緩緊湊的氣氛,但試想當你已有心理準備面對接下來的事情,結果卻被搗亂已準備好的情緒,之後那種專注感就被削弱了,同時也會有三條線的感覺。






真正令我覺得有趣的應該是當現實與未來交會,未來的結果讓現實瞠目結舌說不出話來的場景,或許才是本部電影最饒富趣味之處。而這也是這部電影中最令我在意的地方。說真的,這部電影會讓人目不轉睛的不僅僅是開頭就來個正面交鋒而已,,還有這場正面交鋒產生的真正原因:怎麼一造看似不知情,一造卻相當篤定;還有怎麼有兩個年齡有差距的Spock呢?



這些疑惑到中段之後就已經瞬間豁然開朗,因而後面現在與未來的對話,不禁讓我想到如果今天Kirk的父親沒有犧牲的話,Kirk會是如何呢?Kirk會一樣不愛念書,玩世不恭嗎?而當Spock發現導致Nero出現的原因時,自己又做何感想?或許這些假如都是沒有意義的,因為過去的都已經過去了。過去可能發生一些足以改變命運的事情,讓每個人都岔出了原本生命引領我們前進的軌跡,但很奇妙的是,命運卻還是會讓你回歸到正軌。



人與人之間該是什麼關係、事情該是什麼樣貌、雖然假設語句會讓過程是有不一樣的,但最後卻仍殊途同歸地來到命運所賦予的樣子。這不是一件很奇妙的事嗎?就像Kirk和Spock,個性如此天差地遠,差點反目成仇的兩個人,最後卻成為好朋友。不覺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嗎?畢竟若沒發生當年Kirk出生的那一場悲劇,他們本來就是要好的朋友,未來的Spock如此說道。



對,就是未來的Spock說了這些,
所以Kirk做了些改變,讓兩人的關係又回到原來該有的面貌。從這邊或許我想真正有意義的便是未來還是有機會改變的!而且只能靠自己,發瘋者Nero真正出現的原因又怎樣,重要的是自己是否能做些有益的改變,而不會讓悲劇一再重複循環上演,未來的Spock如此提醒著現在的Spock。



我們可能因一個錯誤的選擇或不去改變而走偏,但命運絕對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我們改變不了已發生的過去,但至少未知的未來充滿生氣希望,隨時因時制宜改變,這讓我想到『逝者已矣,,來者猶可追』



雖然說整部電影在某些地方還是過於理所當然,情感層面不夠細膩,還有有些散落的惡搞不是很喜歡。但是一氣呵成看下來,還是相當過癮的,而我特別喜愛時空錯亂所帶出來的意義,還不錯哩!


2009年5月6日 星期三

[觀影筆記09-34]紐約愛情故事-Two Lovers/Signs

有別於我們所想像的愛情電影,沒有高潮迭起,沒有急轉直下,平淡地述說著電影中男男女女,為情所喜所困的樣貌。但卻平常得近乎一種殘酷的姿態,讓觀影者直逼現實的情狀,徒留不勝欷歔的無奈,而不禁感嘆著:人生總會有幾件令人遺憾的事,愛情很可能是其中之一。這是紐約愛情故事。



印象中,所有套上愛情故事,或以戀愛為命題的愛情電影,最後的結局都是美好的。雖然最後似有若無地激發你一些對愛情的想法或感受,但至少幾乎所有電影都是『勸合不勸分』的情節,基本上都會帶給觀影者對愛情的無限甜蜜與憧憬,甚至最後都會對美好的愛情而感動,更重要的是兩個人就算再怎麼不合反目,說到底彼此還是存在著情愫。



就像Signs這部短片(上面的短片),應該是一部每個渴愛的男人女人都希望的邂逅的愛情吧!?不過更令人感同身受的是這部短片所設定的環境,就在你我身邊:在忙茫盲的都市叢林裡,鎮日攪和於繁瑣的工作、複雜的人際關係之中,感覺上是哪裡都可以沾一點關係,但實際上卻還是有著沒有歸屬感的孤獨。看見情人相擁繾綣,只能面露去死去死或是無比欽羨的目光。



因為如此地寫實,所以當男主角和女主角有著好比天仙下凡一般,可遇卻不可求的邂逅情節時,便會讓人對現實生活中也抱持著無邊的想像空間,期待著自己也可以是其中的主角:竟然可以不發一語,憑藉著兩人心靈的感應,無意中補抓到對方發出的身體訊息,而發展出對樓的紙條傳情。這實在是浪漫掉渣,也應該是愛情電影所應該給我們的想像。



偏偏這種狀況在現實中出現的機率實在是微乎其微,反倒是紐約愛情故事中的劇情才是普羅大眾才會遇到的狀況吧!?一言以蔽之:愛我的人我不愛;我愛的人不愛我。其實整部電影的故事就是那麼地簡單,精彩之處就在看三位主要演員的演技大發揮。他們三人將世間男女在愛情中載浮載沉的光景,拿捏得恰到好處。不只是聲音表情的演戲,連肢體表情也讓人感受到內心的情感。



特別是Joaquin Phoenix所扮演的Leonard,其所傳遞的愛與不愛的情感讓人一目了然,同時對於所愛的人的嫉妒與好勝心,完全就表現在其表演當中;Gwyneth Paltrow所扮演的Michelle則真的是個會讓人誤會的角色,雖然自己內心沒有那個意思,但所表現出來的、所散發出來的,就是讓對方存有希望,或者也可以說她跟平常沒什麼兩樣,只是情人眼裡出西施地每個行為都讓Leonard誤會;Venessa Shaw所扮演的Sandra,明顯地可以感受到她喜歡Leonard的心意,但她其實也感受到對方的心不在自己身上的狀況,因而可能自己沒有察覺,但其實是帶點小媳婦的心態來等待Leonard的回應,但同時也擁抱著強烈的、不容被摧毀的自尊心



或者也可以說是劇本寫得好,讓觀影者可以在這些角色身上,找到自己在現實愛情中最常存在、或存在過的位置,或者是角色個性的綜合體。這樣的多角關係讓我突然想到了食物鍊這樣貼切的比喻。不管所處的位置為何,都只是這條愛情食物鍊上的其中一個連結點。既慢性地凌遲別人,也慢性地被別人凌遲。只因為我們的自尊都不希望別人看到我們不好,特別是所愛的人的面前;同時像是一種向對方宣戰的型式,自以為可以引起對方的嫉妒,但卻適得其反,同時犧牲掉被利用的人。



這部電影甚至更殘酷的是,就算互相遇到情投意合的人,它一樣要讓你不好過。就像Leonard和他的前妻;Michelle和她的有婦之夫。但不能否認的是,這的確是有可能發生的狀況,只能感嘆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關於愛情,這種事常常有。這讓我想到一句希望每對夫妻都能好好珍惜彼此感情的俗諺:『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從來不覺得這句話有多麼地殘酷,只覺或許真的要找到一個情投意合,並可以長久走下去的人真的很難。但從這部電影的角度去看,意外地發現這句話語背後相對地不懷好意!



只是我實在無法茍同最後的結局。雖然說有種希望可以回頭去看看愛自己的人,試著從對方身上找到自己相同的身影,並把試著愛上愛自己的人當作一個人生課題的含意。但可能是因為本身個性上的關係,我覺得這是一種施捨的同情,感覺上是有所利益交換的。而替對方感到可憐,原來愛情是有所價值的,但這不過是我憧憬的最完美的愛情狀態罷了!耐不住寂寞的人類,或許最終便會屈服於自己最原始的渴望,而不顧是否真的是最愛。而在追求最愛到退而求其次的過程中,說好聽一點,人類是害怕寂寞的;但說難聽一點,人類一生都得被自己的慾望所奴役阿!



沒有令人感到美好的愛情,通篇都是不完美的愛情。不僅不令人充滿想像,還讓人感到過份的現實感,讓人無法直視這樣殘酷的劇情。你可能不喜歡不習慣;你也可能覺得好寫實真不錯。而我腦中第一個想法,一個感嘆:人生總會有幾件讓人遺憾的事,在不知不覺的時間遞嬗中,你怎麼樣也只能屈服在命運巨輪之下,愛情便是眾多遺憾中的其中一件俗事。





2009年5月2日 星期六

[觀影筆記09-33]回到17歲-17 again

出乎意料地還不錯。原以為又是一些老生常談,萬年不變的必勝的戀愛喜劇;原以為是Zac Efron的另一部歌舞青春。但實際上卻帶出了另外一番大道理,雖然在連接上、部份角色處理得過於理所當然;雖然變身情節不是第一次出現在電影中;但部份情節卻有給我驚喜的感動。這是回到17歲。



說實話,我一直以為這又是一部探討著『三思而後行』、『不要做出讓自己後悔的事,因為一生只有一次』云云已經老生常談的電影內容;而看完電影預告內容的感想是:『應該是另一部為Zac Efron量身訂作的歌舞青春吧!?』果不其然地一開始就看到Zac Efron和隸屬籃球隊的啦啦隊員們一起共舞,而開頭的故事也正是帶給我『回到過去,重新開始』的感覺。因此,我分心了,然後心裡想著:「天阿!我怎人這麼好地還對這部片存有一絲期待呢?」所以當劇中角色Ned說著這不過是另一樁變身情節時,不禁嗤之以鼻,你所處的故事不就是如此嗎?



因此接下來便是圍繞著主角Mike既要維持變身後的年輕貌,又不小心會露出自己"父性"一面的衝突所產生有趣之處來做文章。這樣的衝突性並非是第一次出現在電影當中,甚至有很多作品都對此大作過文章。不過說到底,這樣的題材還算有趣,且這一部片中的一人分飾多角的應接不暇其實也處理得不錯。特別是兒女看到自己的同學或好友似乎和媽媽在調情等等令人臉紅心跳,同時也令人尷尬的情事;或自身對自己外表身份和內在身份的錯亂所造成的不協調感,以及角色們的會錯意,其實都還蠻可愛有趣的。



看到這邊,本來覺得已經可以為這部電影以偏概全地寫下:賣點似乎就是變身的趣味性再加上Zac Efron的face以及年輕活力而已,但一場Mike化名Mark與即將是他前妻的Scarlett練舞時,Scarlett對Mark,其實就是她丈夫Mike本身訴說著婚變原因的情節,竟帶著直搗入我心的動人。原來這一部電影也具有令人動容的元素阿!!飾演Scarlett的Leslie Mann在這一段表演得太棒了,給了Mike一記關鍵性的當頭棒喝:過去的自己怎麼如此不去在乎自己的家到一個無與倫比的境界,而自己還自以為真的有在意。



而個人認為這個動容的橋段是一個關鍵點,把整部戲劇最主要的意義給帶出來。雖說是給Mike一記當頭棒喝,但其實也給了我一記當頭棒喝:原來這部電影不只是我所以為的那樣而已,他其實還有更深的含意,也就是在現實中迷失了自己,忘卻自己最重要的事務,最深層的感情。



絕大部份的時候,人類總會在現實的複雜紐絞中,坐困愁城、一籌莫展。過份好高鶩遠或者剛好相反地緬懷過去,而忽略『活在當下』這個最重要的事。每天庸庸碌碌地意欲打造自己的夢想,,或重建自己的光輝,而把真正的自己迷失在虛無縹緲的伸手不及之地或不能重來的過去當中。如果在此又遭遇到失敗的挫折,似乎永遠也走不出那詭譎的迷宮中,跌跌撞撞,墮入頹喪的萬丈深淵中。為了可以讓自己好過一些,而盡找一些藉口去掩蓋內心真正的傷痕。而很多時候,如此的結果是會傷害到身邊的人的,就像是Mike傷害到他家人一樣。



但世間的每一件事情,都是自己個人意志所決定的。關於外在環境、關於他人的存在,都只是對自己的影響,但卻不是做下決定的最後一根稻草。但人往往就只願意讓自己有台階下,而不願意面對事實罷了。而這個故事便是從這個點出發,去說明了所謂的愛,絕對不是讓你逃避的避風港;它或許可以給你心靈層面的慰藉,但愛與現實的遭遇畢竟是兩碼子事,不容混為一談的。我們終究還是要獨自面對現實,而愛則永遠是在背後支持我們的力量,讓我們有勇氣,孤獨地去抵抗現實的殘酷。



所以他其實是一部偽YA電影,,看似角色都是年輕人,同時對年輕人似乎有些忠告在裡頭,但其實真正的主角是個over forty的大叔和大嬸重修舊好的愛的故事。只是這個大叔在上天的眷顧下,在外觀與生理年齡上回到17歲而已。本質上則是透過這個回到過去的過程,讓Mike擺脫了迷失在現實生活中的種種因素的負累,更赤裸裸地去面對自己最真實的感情,認清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望,才發現庸碌的俗事遮蔽了自己的雙眼,關上了自己的心門,而讓自己錯過了最彌足珍貴、最光亮璀璨的家人的深深的羈絆。



而別看Ned與校長的愛情故事,感覺是與這部電影完全不同世界的愛情(雖然說他們的愛戀也的確是不同世界的愛情),感覺是除了變身趣味之外,硬是要加上去的kuso樂趣。而他們的愛情也的確有著難以置信地一時天雷勾動地火,令人發噱。但其實這段愛情看到最後,也會發現到它還是圍繞在這部電影的主題內,擁有著同樣的意義:不要讓現實阻礙了自己擁抱平凡卻美麗的奇蹟-愛情。



當然這個劇本主要圍繞在愛情,畢竟是個愛情喜劇。但不論是愛情,親情也好,友情也罷,人類都應該學著別給現實一分毫的機會,讓這些最純粹的情感產生質變阿!更何況現實生活當中,並未有像Mike這樣返老還童,拋開俗事的機會,所以更應該好好學習分清兩者之間的關係!別讓現實模糊了自己情感的焦點了!



老梗的情結,如何開創新意,是很重要的。而這部電影做的實在很棒。或許我就像Mike一開頭一樣,搞不清楚這神諭的意義,看不清這部電影想要傳達的重點。但當拋開一切,用心去體會之後,才會發現這部電影的深刻寓意,如同於Mike,最後終於在錯綜複雜的現實森林中,找到迷失的自己一般。或許一開始的情節讓我不抱著任何期待,而讓最後的意義對我產生超強的後座力,讓我感動著,所以即使在幕與幕的連結上有問題存在,有些部份也讓人覺得不耐,但電影結束後,我腦海中浮現了以下的感想:出乎意料地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