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0月15日 星期一

[非專業影評人86]豪門保姆日記-The Nanny Diaries

一段陰錯陽差的解救,竟成為他人生一段難忘的回憶,雖只是一小段插曲,但讓他更瞭解自己,更確定了自己的志向,而不是受母親左右 ,這是豪門保姆日記



整部片算是安妮大學畢業後到確立自己想要研究人類學之前的軼事記錄,以安妮自己所擅長的領域:人類學,來笑看分析這一切在豪門擔任保姆所看到的人事物,並發現富裕人家的病態的家庭生態:以富麗堂皇的假象艱辛地維持著殘破不堪的真相,一切只因有錢人們的好面子心態,一切只因冠冕堂皇地為了這個家好,而努力工作或交際應酬到沒時間陪家人,一切只因自私地只想到自己

片中將如此的病態透過安妮,這位從小由單親媽媽撫養長大,媽媽所有的愛都傾注在她身上的女生的眼睛,有了具體深刻的描繪,尤其不可思議的是,富欲家庭中的父母角色竟然有如此的忙,忙到爸爸一回到家,對兒子敷衍幾句,就準備睡覺,完全不搭理家中的新保姆:安妮,甚至安妮無法看到廬山真面目之後,竟還丟下不准小孩影響自己睡眠的話,其他還包括他的外遇,以及他對整個家庭的敷衍了事;而母親竟然將幾次與父親的爭吵的怒氣,轉移到安妮身上,甚至跑去放鬆心情做SPA,但無視於安妮向她發出她兒子生重病的緊急訊息,除此之外,便是安排自以為對孩子有益的事,卻完全不傾聽孩子內心的聲音......等等

結果與小孩最親近的便是安妮,所以安妮很清楚地感受到孩子的孤單,而經過相處,孩子也因而百分之百信任安妮或前幾任保姆,只是他的保姆換了又換,他必須一再地適應新的保姆,連他自己都不勝其擾而有一些抗議的舉動,不過保姆再好,當然也比不上血濃於水的媽媽與爸爸,只是連父母之間的搖搖欲墜的婚姻都自顧不暇,更何況是孩子呢?

所以安妮無法放下孩子,她實在不放心,每個人都勸他辭職,但她都不願意,直到媽媽主動了辭退安妮



雖然本部片是在描述豪門的家庭狀況,但無非是在影射現在雙薪家庭的父母無法好好陪伴孩子,以致於孩子得不到溫暖,可能誤入歧途之餘,父母兩人之間的婚姻也漸漸疏離,整個家庭漸漸支離破碎,這也就算了,當有機會溝通時,所有的辯解都是為了自己,也難怪爭吵總是一發不可收拾,就好像兩個尚未成熟的小孩一般,

雖說"對自己好一點",當然無可厚非,但重要的是還要體諒別人,要維持一個家庭,絕對不是賺很多錢,給家人最舒適的生活而已,重點是你有沒有看看家人

因此安妮在最後離去的勸告,不只對劇中的媽媽有所震撼,同時也對有這樣情況的家庭發出警語:有些東西是錢所買不到的

可惜的是這部片讓安妮做出這樣勸告的原因:為了錢,似乎有那麼點消弱了她強而有力的宣告,不過倒是可以反應出她畢竟是個初出茅廬的社會新鮮人,對於錢還是頗為在意,尤其是在他付出那麼多,還受到監視,還受到性騷擾,但也讓他領悟了只要是做喜歡做的事,錢不再那麼重要,而更確定了自己想要做的事,算是透過這樣的過程,找回了自己,否則就如同片頭一樣,他連自己是誰都難以回答,有許多理想與抱負,卻對自己產生不確定的感覺,這樣到底是不是他所喜歡的?



這部片多多少少也反應出初出茅廬的社會新鮮人們對於自己,有很高的期許,想要就此大顯身手,但社會有如叢林,埋藏著許多豺狼虎豹,要在這裡生活下去,似乎並非那麼的簡單,所以歷經了幾次找工作的失敗,有人因而迷失了自己,就像劇中安妮一樣,但有時候像安妮一樣拉下臉來去見識見識其他不同的社會風景,或許自己將會再度找到自己,更確定自己的目標,不過並非所有人像安妮這麼好運,有時候機會需要自己去創造

變相來說,這也算是一部勵志片



當然最後一幕的宣告,不僅僅只是為了錢,應該還有許多複雜的情愫:如性騷擾,如對孩子的不捨......等等,以致安妮可以對這樣的反常,提出他有力的抨擊,同時也才喚醒母親對孩子的關心,以及自己女性的自覺



雖然本部片的型式有點流於公式化,會感覺跟某些片似曾相識,但他的一些手法與動畫讓我覺得使用的很恰當,讓他較富有新意

首先便是軼事記錄的結構,加以人類學的分析

第二便是人物的群像,用博物館雕像來呈現,來表示出安妮所見所聞,搭配他人類學的專長,以及喜歡逛博物館,來呼應全篇以人類學的觀點來羅列並描述所見所聞的人物

第三便是雨傘動畫的使用,顯然表示他想要跳脫出來看清整個社會,以及她想要從非自願性的期待裡獲得解脫

第四是一些剪輯手法的使用,其中印象深刻的便是最後安妮從監視錄影帶對母親的控訴,中間穿插的安妮對母親怒吼的切割畫面

第五是情節的區隔映襯,讓雙方內容更為突顯,一方面是工作中被無情地對待充滿了晦暗,另一方面則是與喜歡的人約會洋溢著粉紅色



結論是本部片是有許多小驚喜,但卻暗暗嘲諷著現代雙薪家庭的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以及給予剛出社會的大學新鮮人一個不一樣思考的電影,個人覺得還不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