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30日 星期六

[觀影筆記1123]人神之間-Des Hommes et des Dieux:信仰的力量與應盡的責任

儘管內戰波及到教會而讓大家面對死亡的威脅,難免總會感到恐懼,但一首首頌歌所帶來的啟示,自給自足努力地生存下去以及不厭其煩地守護著村裡的健康及信仰,他們堅守自己所認定該做的事,縱使讓自己的處境尷尬,但卻以最大的胸懷,包容這些恐怖份子。最後的雪地行走,平靜中見證其堅定力量及殉道的精神。這是人神之間。



改編自1996年,在阿爾及利亞所發生的法籍修士遭挾持的真實事件,俗稱『提比鄰事件』,這場事件和90年代開始的阿爾及利亞自身的內戰有關。在電影中,對於內戰的來龍去脈,並未多做詳細解釋,甚至僅以零星幾個較為暴力的場面或新聞畫面,並藉著村民們對衝突的討論一筆帶過,若沒看簡介,看著前半段,或許難以進入狀況,不過其實導演是一步步不疾不徐地,按照時間軸順述呈現的,因而隨著劇情演進,故事也於焉更臻完整。



包括對這內戰情形的概略,漂亮地利用兩場兩造勢力分別走訪修道院及和修士對談的場景為代表,就算不了解背景,卻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修道院之外的世界,正由兩股龐大的勢力,扞格衝突著!包括內戰和這些修道士生命危險的關連性,也僅僅用一場和總統直接的對談帶過,儘管尚不是那麼清晰,但聰明地避開政治敏感之處,然後以阿爾及利亞這個國家原本是法國殖民地的背景知識當做基底,最後再靠著即將步入終局的挾持情節補完,因而對劇中修士的擔心終能體會。



只是即使是不停地和神親近,不斷地藉由信仰來強化自己的心靈力量,但這些修道士終究是人,在面對隨時隨地可能被恐怖分子攻擊,進而有死亡的危險情勢來看,恐懼在所難免。導演以對比方式將這樣的處境,有趣地呈現出來:三不五時穿插著頌歌於情節之間,既是平日對神的奉侍,感謝神對自己的引領,也隨著日益危險的情勢,那些歌曲也
像是安撫對危機的心慌,卻仍存在著因為不關自己的事還面臨最大死亡危機的狀態,除了攙有不甘心不願意後悔的情緒在裡頭之外,也是因為對死亡的未知恐懼所致,讓修士們感到惶惶不安,而不斷地招開內部會議選擇離開或留下,深刻反應出他們的不確定。



除此之外,那場和總統對談的戲,其實對於「留下來」這件事,也透露出必定會牽扯入許多複雜的政治問題。撇開害怕不提,基於政治立場,離開或許是上策,但他們最終想到的還是所服務教區的人民。在導演的敘事中,前段看似沒什麼特別地描述著這個修道院一般的日常,其實是想要藉此表現出這個修道院帶給當地居民相當強大的信仰力量,包括生活、健康上都仰賴著這個修道院,即便隸屬於不同的宗教,但仍是不可或缺的支柱。一旦像修士他們時常聆聽神的聲音的人,都無所適從了,甚至總有一天腳底抹油,那那些教區的朋友們,又該如何是好呢?



或許在那些修道士的心中,這一切都是在神的帶領之下才決定自己去留,但從職業道德的角度想,或許修士們也體認到,自己正是因為像棵樹一般,就像劇中所比擬的,有讓鳥兒們棲息的任務,所以更要根深蒂固,作為這些鳥兒們的依靠,一種既然從事這樣的志業,就應該要有這樣覺知的魄力,倒也給予觀影者如我,對於在宗教之外的職業責任,很大的啟發。即使修士們因著無論是敵方、我方都提供協助上的依靠,而遭人議論。



前述幾場營造出內戰兩方對決緊張感的情節,亦說明了修道院的中立立場,但卻也無奈地讓敵對方起疑及讓曾經遭遇迫害的人民們感到困惑,只是他們無非單純地在保持自己的立場之餘,恪守教義地為幫助他人而幫助罷了,一如他們協助教區的人民一般,從事上帝賦予他們的責任而已。就是因為如此,即便遭遇不測,或許是自己的大限之期已到,
也是難免一死,但在死亡來臨之前的前一秒,不管人言可畏,都仍在堅定貫徹著自己所該做的,努力活過這條生命最後的每分每秒,如此平凡無奇的腳踏實地,或許才是真正最重要的事。



這可能也是導演選擇這樣呈現故事的原因,一來主場景本來就在修道院之中,二來也表現出不管國家再怎麼騷動,這裡仍舊相當平靜的意象;不管有多少外在條件逼使自己做出另外的決定,雖然曾經一度慌亂,但內心仍相當地堅定著朝著自己原本就該繼續走的路走下去。因而享受著的最後的晚餐,最後以固定鏡頭凝視著他們靜靜走在雪地上的場景,總傳遞著一股強大又篤定的力量,讓人無法別開雙眼,別開內心地直接濡沐其中的如鋼鐵般厚實的心理素質;同時也不忘寬容,溫柔敦厚地包覆那些讓人難以招架的恐怖行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