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8月31日 星期一

[觀影筆記09-69]聽說

雖然劇情很八股,驚喜之處很少,但男帥女美,青春洋溢,男主角爸媽也是可愛到讓人喜愛,是一部陽光溫馨、唯美浪漫、可愛到破表的愛情喜劇,順勢也帶出了身障者對家人的羈絆以及社會上對身障者的接受度。這是聽說。



這是一部為了聽障奧運而拍的電影,說穿了是一部男主角喜歡女主角,而展開一連串追求女主角的簡單故事,當然必定會有一些阻礙存在,而聽障以及搭配聽障奧運這樣的比賽所產生的夢想便順應地對號入座。劇情再普通不過地沒什麼令人驚喜之處,幸虧故事大抵說得很完整,情感也表現地不錯,沒有讓人覺得奇怪缺漏之處,算是四平八穩。整部電影看下來,最重要的看點,應該就屬演員們可愛的表現了!



既是為聽障奧運而拍,想當然爾,整部電影大概有4/5的時間,都是以手語交談。因為大學科系的關係學過一點手語的我從手語老師那邊習得,手語不單單只是手部的動作而已,更重要的是臉部表情適時地搭配,才是完整的手語,所以雖然絕大部分時間是手語取代台詞的演出,甚至有些段落是沒有配樂,只有背景噪音而已,但卻不會讓人覺得很沉悶,除了因為要看字幕翻譯之外,表情的適時搭配,還有手勢動作的大小,確實還是可以體會到劇中人物情感的傳遞。



不禁讓我聯想到古早時期,默片中演員的表演,雖然沒有聲音,他們卻可以把表演的強度呈現出來,讓人感受到電影劇情的力量,而聽障朋友的手語交談,不也是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嗎?這也呼應著本屆聽障奧運的主題:無聲的力量。在同時,也要讓大家長知識一下,其實手語的文法和中文不同,手語中的主要動詞是要放在結尾的!



因為手語的講究表情,所以其實飾演男主角天闊的彭于晏在和飾演女主角秧秧的陳意涵手語交談的時候,不單單只是為了搏得女生的芳心,才有些誇張且帶點搞笑味道的動作與表情,其中其實也包含了手語所強調的面部表情。也因為這些動作表情,讓彭于晏在這部電影當中,真是爆表地可愛!當然還有為了秧秧的開心所做得最真誠的努力,以及秧秧不理他,就在那邊幻想東幻想西的清純少男樣,應該會讓許多女女男男融化吧?!只能說青春洋溢地不畏艱辛!



所謂地辛苦,除了要把自己的心意好好完整傳達讓女孩子知道之外,另外的阻力就是身為不論是身心障礙者或身心障礙者的家人所承受到壓力。首先是對身心障礙者不了解的眼光:或許比起其他較有些怪異行為的障礙類別好一點的是聽障朋友至少是比較平易近人,甚至是可愛的,可以好好相處;但要長久在一起,甚至是結婚,做家長的不免總是有些躊躇,擔心會遺傳,有些人甚至還是覺得這樣的障礙是個詛咒!但其實這根本就是無稽之談!



我想起我大學同學,她也是嫁給一位聽障朋友,現在可是幸福恩愛著,前些日子還生了個健康的小男孩哩!她一開始也擔心著父母的反對,不過有對體諒又了解的父母,再加上自己的觀念正確,其實是很鬆口氣的。就如同電影中天闊的爸媽,他們也是一對這樣可愛的父母,雖然一度擔心,但既然兒子喜歡上了,就全力支持,甚至打算要去學手語!而在不通一句手語的第一次會面前,為了可能是未來的媳婦所做得努力,竟然讓我感動地落下兩行清淚。



我原以為我僅僅單純感動著他們肯為一位有障礙的孩子如此付出,但後來發現不只是如此,也是為了他們自己孩子的幸福所做的努力而感動著!雖然嘴巴上對於孩子出的差錯,所產生的問題,總是無法饒恕,不過在不為人知的一面,總是默默地地上關懷,或者是一個必須扮白臉地看看孩子的狀況,或者是遇上類似追求女生這樣重要的事情上為孩子兩肋插刀......



這樣的父母怎麼不會讓人感到溫馨!整個家的成員每個都這麼質樸可愛,想當然爾,一家子的互動也是如此,不禁惋惜著國內電影獎怎麼沒有像是『最佳螢幕父母』的演員獎呢?若有,就非屬在這部電影中演出天闊爸媽這兩角色的羅北安和林美秀了!



雖然整件事情,其實只是一場美麗的誤會罷了。不過值的一提的是,這個誤會卻是本部電影最讓我驚喜之處:巧妙地利用人性以及網路媒介的盲點,發展而成。這個誤會其實只是雙方的誤以為,因為天時地利人和,自然而然地就這樣認定了,人往往不都是這樣陷入環境陷阱以及只相信自己相信的這一面的盲點嗎?甚至透過MSN對話這個巧妙的設計,讓雙方各自的心思,只提取他們以為的一面,而更加確認自己的想法。包括之前劇情中,陰錯陽差地漏接MSN訊息,而讓天闊胡思亂想的部份也一樣。



但也因為有這樣的誤會,才有游泳池邊那最動人的無心插柳:一方既解除了心中的疑慮,同時也獲得讓人開心的結果;另一方的不知情,讓他本來已經夠困窘的神態,還帶點被捉弄到的成分在裡頭;最後恍然大悟的既驚訝又害羞的神情,真是有趣可愛至極啊!我只能說這一部戲真的幾乎從頭可愛到尾!



另外一個阻力是關於夢想,但說實話,在『男追女』為骨幹的架構下,這一部分本來就只是附加上去,作為衝突的轉折點,但硬是要搭配聽障奧運中選手追逐為國爭光的夢想,以及硬是要在最後字幕上和愛情並列成主要概念,在我看來有點牽強,有失輕重。不過運用水鳥的形容,為自己也為別人放手去飛的概念,雖然老生常談,但每次還是有激勵人心的效果。而順勢提出的姐妹深情,家人的牽絆,也讓人感動,呼應著天闊一家人既可愛又為彼此努力的情景。



整部電影該到位的都有到位,但對劇情的感覺就真得只是這樣,所謂的啟發也很容易了解,個人認為唯一讓人驚喜的就是那美麗的誤會的處理,另外可能加分的地方在於讓一般人更了解聽障朋友和大家沒什麼太大的差別。但全劇演員的表現,還有選角的適當,以及導演本身就很會掌握氛圍,替整部電影大加分,應可稱之為純愛電影。而且每個演員都是從頭可愛到尾,男女主角外型也相當登對,實在賞心悅目,是看了會會心一笑的電影。

2009年8月26日 星期三

[觀影筆記09-68]惡棍特工-Inglorious Bastards

分章節的方式有Quentin Tarantino的習慣,但血腥暴力方面似乎比之前的作品削弱一些,不過還是一貫地黑色幽默。當中的每一個章節都會存在的『諜對諜』的台詞編寫及演員表演,相當引人入勝,很令我著迷。但以諜報片來說,結尾只搔到癢處,甚為可惜!這是惡棍特工。



本部電影的背景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值德國極速擴張在歐洲大陸的版塊,同時大舉屠殺猶太人之際,所有意欲消滅的矛頭都指向當時殺人不眨眼的納粹。不只是欲報殺父之仇的猶太少女、美籍猶太人的特種部隊,還有其他國家的士兵加入,更有本身就對納粹政權很是感冒的德國人,而上演一場刺殺或也可以稱作殲滅的行動。



要踏入戲院觀賞之前,雖知道這是由Quentin Tarantino所執導的電影,但並未真得意識到『好,這是Quentin Tarantino的電影』,不過當他出現『Chapter One』的字樣時,突然地才想到『對!沒錯,歡迎來到Quentin Tarantino的世界』,而不禁地會心一笑,果然是一個很強烈讓人有記憶點的特色,關於那章節的呈現方式。



在配樂,配音的選取上,也很Quentin Tarantino。我不是對音樂名稱很有研究,但印象最深刻的Chapter One,應該有取樣貝多芬的『給愛麗絲』的開頭幾句並加以改編變奏,那帶點跳躍式地琴音,讓原本嚴肅緊張,甚至有點尷尬困窘的對話感覺,頓時也變的輕盈起來!其他章節也有著同樣類似的氣氛:原本應該是個高壓的狀況,卻因為配樂配音的幫忙,讓整個氣氛未讓人有喘息不過來的感覺,甚至在這樣的狀況出現這樣的音樂,還有點Kuso哩!



倒是一向讓我記憶比較深刻的暴戾殘酷之氣,在這部電影似乎較為收斂,當然片中也不乏殘忍的鏡頭,還有Quentin Tarantino最為擅長處理的大亂鬥,仍有一定的爽度,不過不知是不是因為Orphan中Esther的影響,或者是這部電影其實本來就沒有太多的暴力,所以電影中的殘忍似乎變成了綠豆芝麻的小事一般,比照導演之前作品的記憶及印象中都是些殘忍的畫面來看,這部電影在這方面似乎有點削弱。



不過仔細觀察這部電影,會發現到每個章節中有個共同性,也可以說是主要部份,那就是
角色與角色之間的對手談話戲,其中又以對峙為多。這部份是我覺得最精采,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或許可把這部電影歸類到諜報片之下吧?!(還是其實本來就是?)而這些對手戲的演變發展,往往是這部電影劇情走向最後一個事件的關鍵。不單單只是戰爭之中,勝者與敗者的生命談判,或者是和間諜之間的諜對諜,或者是隱藏身分之後與仇人之間的會面,甚至也有愛情的攻防戰或殉情記。



在敵我雙方交鋒之下,誰在明,誰在暗,誰手中握有把柄,誰知道對方心理懷著什麼鬼胎,都需要步步為營,但又不能逃避,只能直接迎擊,你從不知道你會在什麼時候有所不測,或可以順利僥倖過關。而其中的一舉手,一投足,口音的不同,怎麼交涉談判,怎樣不動聲色被發現......在在都顯示出劇本在台詞以及表演細節上的精緻。



這些情節也反映出大戰當時不管是敵我雙方的用盡心機。不禁想起曾經在歷史課本上讀到:大戰到最後,往往會變成情報和心理上的持久戰,而如今這部電影替這樣的文字做了最好的詮釋。而其中也不乏那些蟄伏多時,就等待復仇機會到來的那一刻的復仇者。看著復仇者Shosanna巍巍地在電影螢幕上宣告自己的勝利畫像,那種為了復仇而不惜一死的犧牲情操,都讓人不禁激動起來。



因此,演員的表現能否讓這樣的精巧呈現出來,也是很重要的一環。雖然是大堆頭的電影,但因為幾乎每個角色都極具有個性,幾乎每個演員也都將其中的特性發揮最大的極致,而讓每個角色都有很棒的記憶點。除了前面飾演Shosanna的Melanie Laurent之外,於我印象最深刻的莫過於飾演Col. Landa的Christoph Waltz,其將角色的冷血,洞燭先機,老奸巨猾,有著敏銳感覺的德國中校刻劃地很棒,光看到他出場就讓人不寒而慄。甚至有一幕當年一家遭受到他部下屠殺下的倖存者,多年後竟要與他一對一討論活動時,所帶給倖存者那種窒息感,連坐在螢幕前的我,也感受到了!



但以導演的個性,所有看起來令人熱血賁張的橋段,到最後必定會毫不留情的反將一軍:比如說Shosanna慷慨激昂的壯烈犧牲,卻因為機會的給予者,成了無奈的諷刺。而Col. Landa令人神經緊蹦大半部電影,後來卻有著讓人一點也不敢相信的轉折。後來仔細回想這部電影,才發現,他其實早在一開始就已經偷偷摸摸地鋪好梗了,只是一直等待著時間的到來。



就連情節本身的多線匯合,導致各方計畫在不知情之下的大打結,讓無預期的事,一一發生,讓計畫只能說是一半成功的狀態來看,在在都帶點對戰爭底下沒有贏家的嘲諷意味。甚至除了希特勒的角色之外,設計了Lt. Aldo Raine及Sgt. Donny Donowitz的惡棍特工角色,也讓人對打擊納粹的一方產生一種『其實一切只為自己高興』的感覺,而納粹本身屠殺猶太人這件事不也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優越性所產生的嗎!?讓我在覺得Kuso之餘,
不禁覺得或許戰爭底下,置個人生死於度外根本是狗屁,把個人榮辱高興存活放在第一順位才是真的!當然得扣除Shosanna的角色。



只不過,我覺得很可惜的是,諜對諜之間刻畫的這麼精彩生動,最後的大逆轉,卻沒有突顯出前面如此心機交鋒,所可能造成最大混亂的結局,而只是輕描淡寫,就這樣而已,也沒有表現出Col. Landa是如何心機地等待機會,讓我覺得就差那麼一點的感覺。不過相對來說,也更加深了前一段我對這部電影中一些虛構角色設定所反映出的諷刺觀感。



在配樂、演員演技、還有精緻的劇本之下,讓一幕幕的對手戲,可以如此讓人屏氣凝神,但也有令人意料之外的發噱,且每一次的對峙都是導致最後事件的關鍵!只不過若想看到導演Quentin Tarantino很強烈的殺戮暴力風格特色的話,這一部可能會有些失望吧!?倒是黑色幽默從未缺席:雖然我對結局不是那麼滿意,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這個結尾,卻也充分展現了導演黑色幽默的精神,讓電影既具有整體感,連獨立章節也遵從這樣的精神。其實還不錯哩!











2009年8月20日 星期四

[觀影筆記09-67]帥哥西裝-ハンサム★スーツ

漫畫式的誇張搞笑,不過一如日本電影最擅長的方程式:從中提煉出人生的大道理。幾乎所有演員都發揮得不錯,甚至即使只是幾分鐘的客串,也可以讓人會心一笑。但可惜的是,雖然整部電影極發人深省,不過轉折的處理未掌握得很好,總覺得就差那麼一點。這是帥哥西裝。



有時候,真得會覺得,『人帥真好』或『人美真好』。或許這真的是一個事實,但或許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倒也未必如此。本部電影就從外貌出發,主軸放在『愛情』上面,來討論什麼是幸福。



整體劇情其實帶點漫畫式的誇張,即使撇開那可以讓人一夕之間轉變的神奇西裝之外。比如說對於醜陋的人的對待,內心想著在現實社會中,總不會有人這麼殘忍吧!對於帥哥的對待,也有點誇張了些,不過這還是有可能在現實中發生的。只是飾演帥哥的谷原章介,真得有帥成這樣,倒也有點言過其實。



但是谷原章介在扮演這個角色,詮釋主角享受一介翩翩美男子的動作以及震懾於美男子竟可以享有這樣待遇等的表情上,絕對足夠勝任一名搞笑藝人的,而這也是全劇笑點來源之ㄧ。沒錯,電影中的動作,表情等表演方式也是走極盡誇張之能事的漫畫路線。



也因此包括正職是搞笑藝人在內的所有演員,都表演得相當稱職,甚至只是客串的眾演員們,除了出場令人驚喜之外,也意外地令人會心一笑,就算只是配音的角色。最後バナナマン的日村勇紀不懼長相被拿來做文章地來個回馬槍,更讓我驚奇!



倒是飾演本江的搞笑藝人,森三中的大島美幸,收起搞笑,展現出她纖細的一面。僅在幾個地方,藉由她身材、長相的部分來被動搞笑而已。倒是這樣的角色設定,展現出她可愛的一面,梳妝造型也很搭配,讓她演技有所發揮。可惜的是北川景子所飾演寬子的角色設定,存在感似乎薄弱了些,光芒被其他演員蓋過,而讓我覺得北川雖貴為女主角,但卻有名無實,未有所發揮。



不過寬子這個角色的確為了讓男主角琢郎看到自己的內在而用心良苦。整部戲在這邊的佈局上,也在開頭留下伏筆,相當成功地吸引人想繼續觀賞下去。中途出現的名模來香,也有如是寬子的對照:兩個人其實都是喜歡琢郎的,琢郎沒有察覺的是,他們兩人都是喜歡自己的個性,而不是因為外貌。但琢郎卻因為杏仁的外貌而迷失了!



其實這樣的對照,在這部電影當中是一個很有力的論點,只不過未能好好將他發揮,反而選用了另外的轉折方式。這樣的處理略顯矯情,讓我覺得有點可惜,讓整部戲劇感覺好像就差那麼一點。不過這部份矯情歸矯情,倒是加強了另外一個重點:平凡的幸福,也強調出琢郎個人本身的本質。



雖然不了解他的人,避之唯恐不及,視如鄙屣,不過他身邊的朋友一直是很重視他,很稱讚他的,儘管這只是個小部份,但至少不是所有人都那麼討厭他,至少這是他這樣一個人所獲得的真實寶物,至少他們都是很挺琢郎的,儘管他們愛開琢郎玩笑,但是是真的!同時他也放不下這些朋友,若他不在的話。他也想念著他們因為自己,不管是做的菜,還是成為取笑對象,所綻放出的笑顏,這才是真實的自己所該得到的!



『Il faut de tout pour fair un monde.』這是句法文俗語,意思是世界上需要各式各樣的人。原意本是有點安慰自己說就是有這種人,當遇到一些讓自己不是那麼開心的人;或純粹怪人一個。不過換個角度解讀,不也可以說是每個人都有他存在的價值嗎?人往往忽略他自身的價值,自身所獲得的幸福,好高鶩遠地羨慕著其他人的生活,希望自己也可以像所羨慕的人一樣。外貌姣好所獲得的好處往往也是其中之ㄧ。



但我們往往看到的都是其他人的光明面,而未注意到悲傷的一面。名模來香就是一個例子,杏仁問著她:為什麼不笑呢?相反地,我們卻總是看到自己悲傷的一面,而忽略了自己的歡樂。我還蠻喜歡本江為了替琢郎加油打氣而玩的遊戲,讓我們發現原來自己其實也很幸福、快樂。這不禁讓我想到最近看到的Pay Easy『這樣最好』的廣告。這支廣告拍得相當有意義,讓我們在欣羨別人的同時,也可以看到自己生活中小小的幸福。





當然不是禁止我們對更美好生活的憧憬,往更美好的路上邁進,就像貫穿整部電影的這首歌,渡邊美里所演唱的『My Revolution』一樣,我們一樣可以改變自己,自我革命,追求自己的夢想,往更令自己滿意的生活前進。但只是自己也不要對自己的缺陷,自己的失敗妄自菲薄,反而要充滿自信,其實我們身邊俯拾即是小小的幸福哩!





劇情有點漫畫式的誇張,極盡搞笑之能事,但這都只是附加上去的花樣。其實劇情線四平八穩,既有吸引人看下去的動力,也相當具有深刻的意義。不過轉折處的處理我不是那麼喜歡,總覺得還差那麼一點,故事就說得更完滿了!但整體來說,還蠻不錯的。













2009年8月19日 星期三

09讀書心得(2)

更多有關 給冥王星 的事情More about 五個幸運兒?More about 最後家族More about 第十層地獄More about 最愛

More about 黃昏老爸的煩惱習題More about 1982More about 蚱蜢More about 租來的人生More about 異人們的館



更多有關 給冥王星 的事情[給冥王星]以一種緩慢的步調讀著這本書,為了體會作者所體會到的,總是在看完一則小故事或可以說是生活的分享後,回頭反芻著字裡行間對生命的想法。這非得要平靜下心情來的,才能對應作者在經歷各種生活後,沉澱下來,所發現關於人生廣大無茅的遼闊。在某些程度上,我和作者是共通的,所以特別有共鳴;但更甚者,作者將抽象化作為具體文字,是我需要學習之處











More about 五個幸運兒?[五個幸運兒]雖名為幸運兒,但或許比起書中的死者來說,更不幸運吧!?從死裡逃生、目睹一切、萍水相逢等不同類型的角度,切入事件對他們造成的影響,讓他們試圖想逃避一切恐懼,但最後又不得不正視生命的無常。只是我很難進入本書的情緒當中。











More about 最後家族[最後家族]並列許多社會現象:繭居族、中年失業、親密伴侶暴力以及家庭功能失衡,一開始無法理解選擇這些題材的原因,以為會像很多這類型日文小說一樣,結構鬆散。但直到『救』與『被救』的關係被質疑後,才終於可以將整個主題串連起來。在這樣的關係中,很多時候其實只是為了自己,或只從自己方向去思考,或只是照著別人的腳步走而無自己的想法。而書中也安排不同的角度來看同一件事情,
去發現原來不協調、有問題都是從每個人想法不同開始產生。唯有自己瞭解對方心態,或不只是從自己出發,或真正是為了自己,或許事情就會不一樣,當然這並不是一蹴可幾的事。不過最後家裡每個成員的坦然以對是最棒的一件事了。





More about 第十層地獄[第十層地獄]用強暴事件來處理親子議題,來重新審視夫妻關係,來重新面對自我。不過我還是比較喜歡Jodi Picoult一向擅長處理的部份:不得已的隱瞞、善意的謊言以及如此所招致的後果。比起書裡的其他部分,我更喜歡這部份的描寫。結尾顯得有點草率;另外,由於有加入漫畫的部份,中譯本的編排順序似乎不太恰當,影響閱讀樂趣,甚為可惜。









More about 最愛[最愛]隨著主人翁的追察,事件抽絲剝繭般地慢慢地真相大白,還蠻本格推理的,寫來也蠻吸引住我的目光,不禁想要一契呵成。不過雖然享受到調查之後明朗化的快意,但總覺得有點隔岸觀火的感覺。我想作者也想傳達出角色情感的羈絆,但是僅在後半段全部說出來,未能深刻打入我心,有點可惜。











More about 黃昏老爸的煩惱習題[黃昏老爸的煩惱習題]雖然有些地方可能是文化的關係,無法理解其比喻。但把家族四人各自對生活的煩惱、對生死的恐慌描繪得相當精準。原來問題不是只有一個人承擔,家庭羈絆會不自覺將彼此繫在一起,即使不是直接影響。書中不僅有有趣之處,幾段感情的描寫,寫來特別動人,不自覺眼眶泛紅。其中對親子關係的見解相當有見地,直接打中我的心。







More about 1982[1982]是個賦予當今媒體生態或社會現象想像力再做延伸的故事,極具創意,對於這些狀況做了有趣的反轉。且對於書中三不五時神來一筆跳出敘事線外的手法,我還蠻喜歡的。只可惜有點over,讓整個故事不夠嚴謹,角色(雖然主要就是那幾個角色,但......)故事線龐雜錯亂。









More about 蚱蜢[蚱蜢]『劇團』讓我想到『紀子の食卓』這部電影。是一本探討『存在與死亡』的殺手故事。巧妙地利用昆蟲的特性做比喻,也有作者一貫常借來反應人生的音樂或電影片段貫串其中。結構嚴謹,但關於『劇團』和『虎頭蜂』的動機有點好奇。











More about 租來的人生[租來的人生]將人生比喻成租車公司,的確是個有趣的比喻,不過劇情略顯老套,可能是看了書皮封底介紹,期待很高的緣故吧!?倒是書中提到關於公司老闆如何圖利的手法,確實讓我大開眼界;另外,劇中角色李雲僧的婚姻也讓人覺得悲哀。









More about 異人們的館[異人們的館]不愧是敘述性詭計的宗師!並善用其一向使用的將許多文體摻雜於其中,但沒有違和感,反而更能反映出故事主人翁的職業。看到最後面的解說才知道原來這是作者一向關心的職業。本書的主題:影子作家之外還有影子作家。我只能說真是複雜的文壇,但也是他們在過如江鯽的作家群中生存下去的渴望!

2009年8月18日 星期二

[觀影筆記09-66]孤兒怨-Orphan

超級兇殘,超級怨懟的一部電影,看得讓人不禁冷汗直流、寒毛直豎,也挑戰著養育孩子的價值觀。只可惜有些地方實在有夠愛裝神弄鬼,關於過去的陰霾也描繪得不夠深刻,不然這部電影將會更為精采。這是孤兒怨。



我一直被這部電影的預告吸引著,雖然預告片把這部電影包裝成有點像恐怖片,讓我有點卻步,因為其實我幾乎不看恐怖片。不過那名叫Esther的小女孩,卻緊緊攫住我目光。她的目的,她的身世到底是什麼,還有那句讓我感覺帶點怨恨感的『要把領養的孩子視如己出的確不容易』的話,實在令人不得不在意,因此讓我步入電影院。



其實整部電影看下來,並非恐怖片,是一部徹底的驚悚電影。不過前半段事件還沒開始時,就像預告片給我的感覺一樣,有點過於裝神弄鬼了!既然並非是部恐怖電影,何苦故弄玄虛呢?或許一開始就想營造驚悚的氣氛,有點延續片頭的感覺,也為之後的氣氛營造設計鋪梗,不過我不是那麼喜歡。



其實若把這個部份改成好好闡述Kate失去的痛苦而造成過去的陰霾,以及她為何決定要領養孩子的心境轉折過程,或許會將使故事更完整。光是一個夢魘和陰影只是不斷地被提出抨擊,讓這個部份情節的力度似乎稍嫌粗淺了些。



倒是Esther加入劇情之後,電影就開始極具架勢起來,特別是飾演Esther的Isabelle Fuhrman替這部戲加很多分!內心想著這個年僅12歲的孩子也太會演戲了吧!!一方面是溫柔可愛,惹人愛憐;以為有什麼過去的陰影讓她變得有點奇怪,還有同學的訕笑,讓我對她產生同情;但另一方面,卻可以迅速變臉,為了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幾近殘酷,辣手摧花,讓人不忍足睹。



甚至利用純真童心達到她欺騙的態度,看著飾演小妹妹Max的Aryana Engineer那單純無辜的眼神,以及為了愛而受到威脅,整個人的心糾結在一起,Esther怎麼可以那麼壞!即便是哥哥Daniel如此令人髮指的排斥外來者的行為,最後也是出自對家庭最真摯的愛,而讓我不禁都為他捏把冷汗。但驀然回首,Esther不過也是一個小孩,這才最讓人不寒而慄。對她過去的秘密,也就更為好奇。



在這一段劇情描述中,導演把人愛疑神疑鬼的特性轉移到營造電影氣氛上,再加上配音的幫忙,讓觀影者不自覺也產生這樣的感覺,使得整部電影相對更為驚悚:懷疑某個地方有什麼,發現其實沒有,只是自己嚇自己地鬆了口氣,但卻在毫無預警地下一刻中出現了!原來前面的裝神弄鬼,是為這邊做準備,不過還是覺得主軸劇情尚未開始的前半段,有點over了! 



另一方面,導演也將弱勢的一方處理得更為弱勢,助長邪惡一方的氣焰,而讓人更覺Esther實在魔高一丈。不禁在心中為Kate加油吶喊,妳要趕快找到證據呀!在周圍的人被迷惑,或被壓迫,或早已被殺害,全世界的人似乎都不相信她的當下。也不禁想要敲醒那個還在沉睡,執迷不醒的人,你已深陷危險了,你不知道嗎?整部電影深深地抓住觀影者的情緒。



『一味地相信自己的孩子』這樣的劇情設計似乎也挑戰著『相信孩子』如此養育孩子的態度。而如此的設定也傳出美國的收容機構因這部電影的影響而害怕願意認養孤兒的人減少,所以大加撻伐此部作品。不過我倒覺得這是一個提醒,在『相信孩子』的基礎上,能否保有成人該有的判斷及檢驗能力,不要被孩子牽著走,不然就流於寵幸孩子,誇張點便發生如同本劇劇末的悲劇。



換個角度想,對於愛,你又相信多少,即使過去對方有過不良的紀錄。Kate和John的關係到最後便因為John的不信任,而讓Esther趁虛而入。很奇妙的是,總是有人死到臨頭才發現真愛所在,問題所在,但一切卻也為時已晚。看到這裡,有沒有覺得很像婚姻關係中,第三者發威破壞男人家庭,卻在男人面前極盡嬌嗔,讓男人不相信自己的元配,最後男人才發現第三者恐怖的感覺呢?



只是更糟的是Esther的設定,以及養育孩子態度的扞格,讓這個故事無可避免地走向悲劇。原來其實這一部電影是關於『相信愛』的拿捏呀!?愛自己的孩子,但也不要盲目地相信;愛自己的妻子,即使過去她有過錯,也要打從內心努力包容,不是嘴上說說而已,輕重之間,掌握於自己的判斷之中。



話說回來,Esther也是個缺乏愛的人,只不過她是走玉石俱焚路線。但我還期待更多關於Esther的過去。雖然劇情完整地交代了她的狀況,不過總覺得好像還需要點什麼才更臻完整,在觀影完之後,腦袋中浮現的感覺是這樣。不過她的狀況,她的遭遇,事後仔細想想,或許如此保持點距離的處理是適當的,資訊也是足夠的,稍微思考一下,Esther的動機不就已昭然若現。不過在同時也不禁產生一絲憐憫。



最後的對抗當中,導演仍不放棄最後一秒地極盡驚悚,再度巧妙利用觀影者鬆了一口氣的心態,最後來一記回馬槍。只是個人以為稍微有點誇張了些,即使發現敵人已經死了,應該還是要飛也似地逃離現場吧!?況且是未做確認的狀況下,怎麼可以放輕鬆呢?當然這是為製造最後的高潮,不過內心還是不由得想對Kate說:你趕快跑,要親女兒,可以確認安全了再親啦!



整體而言,氣氛掌握得很好,極度驚悚,極度兇殘,也緊抓住觀影者的情緒起伏。小演員,特別是兩個女孩兒,表現特別傑出,為這部戲狂加好幾分。只是媽媽過去的陰霾,我還想要再多一點資訊,這部電影或許將更棒。不錯看。









[戲劇不靡遺7]ブラッディ.マンデイ(Bloody Monday)

全世界的人類誰都不是為了自己呢?當A因利益犧牲了B,最愛B的C為了向A復仇,也犧牲了A的親人......如此冤冤相報,何時得以結束,人類最大的課題就是學習怎樣放手吧!?不管是對立關係的哪一方,況且有時候是最困難的道德兩難問題阿!?這是ブッラディ.マンデイ(Bloody Monday)



2008TBS秋季日劇,改編自同名漫畫,是一部有關電腦駭客拯救世界的故事,不過當中關於使用病毒武器,希望自己變成主宰世界的神的部份,讓我想起"20世紀少年"這部漫畫,壞人行徑幾乎一模一樣,不過這一部日劇比較先進的使用科技競賽的方式,以及人人都有可能是叛徒的部份,讓整部日劇更添緊張刺激



老實說,這也是找尋犯人阻止他犯行的一個冒險犯罪故事,第一集一開始就讓我們感受到緊張懸疑的氣氛,並讓我們抱持著這整個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的想要看下去,動機可能是坐在電視機前觀眾的共同疑問,當然主角有什麼能耐也不能不在首集讓大家知道,透過第一個事件的發生,其緊張刺激的調性馬上就被強調出來,而會讓人愛不釋手,不過身為第一集,雖然負擔起他擔任前導的責任,但總覺得首集就把一個事件交代完,反而讓我覺得有點不耐,甚至個人覺得有點冗長,畢竟可能大家都可以猜得到這是假的事件,因為誰都知道還有後續,若主角首集就死,豈不是沒戲唱了,反而有點削弱了觀戲的興致



不過第二集以後,其集與集的段落之間,就表現得很好,整部戲好看的地方便在於把段落截得夠吊人胃口,而讓人想繼續觀賞下去,而且重點是劇本設定的張力相當足夠:首先是有叛徒的設定,一開始以為是正義一方的主角父親,還以為他被陷害,但結果不是(?)時,替"每個劇中角色都有可能是叛徒"鋪了梗,再加上台詞的精密,還有導演特別捕抓了劇本角色的個性,讓大家容易融入戲裡面緊張的情緒,但厲害的地方在於當我們以常理來推定那個角色是背叛者時,往往顛覆常理或顛覆我們已所認定的出乎意料,除讓人措手不及之餘更添緊張氣氛



其二就是壞人是智慧型罪犯,其心機重重,以及集團行動,再加上有內奸,把警方耍得團團轉,也是精彩的地方之一;第三當然就是敵我雙方的電腦駭客競賽:在時間內必須完成,或必須超越對方那種腎上腺素會激升的壓力,讓觀眾不敢將眼睛從電視螢幕上移開,深怕錯過了結果般;第四個則為運用了"故意不說"的方式,這有個專有名詞,但我一時想不起來,也就是發現了證據,但不馬上告訴我們答案,而是跳到下一幕的方式處理,這在偵探小說界很常使用這種方式,這個劇本也用上了,硬是把觀眾緊緊定在電視前



最後則是我覺得最巧妙,整個戲最讓人的心揪在一起的大概是人的脆弱的部份,我想也是整個故事的重點,就正義的一方而言,到底是個人利益優先,還是國家所有人民的利益為優先呢?如此道德兩難的問題,其實這不也算是挑戰了人類最原始的欲望之一,自私嗎?不過難就難在於當你是為了自己所珍視的人,為了保護自己最愛的人的時候,在道德裡頭,這也稱作自私嗎?相對於全國人民的性命安全來說;或者是難道你就坐視你最心愛的人不管嗎?



而就背叛的一方而言,雖然也是因為所愛的人事物,不過情況有點不一樣的是,背叛者多因別人的自私,而讓自己失去重要的人事物而絕望,在為了伸張正義而失去理智之下,才走錯了路,但仔細想想這樣為了報復,而去傷及無辜,是正義嗎?說穿了,他們還不一樣是自私的動物,追根究柢之下,又跟之前的加害人又有什麼兩樣呢?像我有時邊看邊會有點生氣說,怎麼做這樣的抉擇,可是有時候想想,不管他是感性的一方,還是理性的一方,換作是我是當事人,我也會做出同樣的選擇吧?!真的是感情和理性的天人交戰阿!!



我覺得這就是本部戲劇裡面最有趣的論點,也是我個人認為本部戲劇的主軸,一開始我的情緒是比較偏向又是一部影射政府多腐敗的故事,不過越看到最後,越覺得全體或個人的道德兩難,或者,是否從此淪為報復者,但同時也在害人的兇手輪迴中,類似如此"到底哪邊才是正義"的選擇該怎麼取捨,似乎才是重點



這個故事和一般大部份故事一樣,當然很正向地給我們該做的答案,只是感情真的不是那麼容易解決的一回事,我只能說我們該學著用其他方式處理掉,該試著對某些事情學會放手,該試著不被人控制自己已經無法控制的理性......以德報怨,還有在傷痛之時仍持有大我精神,真的是最高境界阿!!



因為設定上每個角色都有每個角色的故事,所以雖然不太看得出來,這部日劇還是大抵遵循著日劇常常使用的方式:一集一個事件,或一個人物的原則來進行著,而它採用的是出場人物的分段方法,在事件越來越接近核心之處:關鍵人物也一個一個被揭發,有種這樣的編排方式的味道,且其實每一集後面都有預告的話語,以下就是各集預告的第一句話:最初の犧牲者(zeseisya);裏切り者(叛徒);復讐する者(復仇);神を語る者;使命を果たす者;正義を下す(kudasu)者;名なく死ぬ者;命を賭ける者;信じる者;勝たざる者



不過和"魔王"一樣,有些人物還沒有好好交代,特別是這一部戲劇的大魔頭的背後動機沒交代清楚,就宣告結束了,感覺好像缺少什麼的未完結,大概我比較屬於動機取向,所以我比較注重這一個吧!?要不然就說他瘋了嘛!!不過這個故事最後的大魔頭完全不是這樣的處理,只淡淡帶出了全劇所要談論的議題,讓我好生失望,重點是他也太容易就被殺害了吧!?反倒是屬於次要的J以及折原マヤ,還比較厲害



九条家也交代不清,光是音弥的出場方式就讓我覺得處理的不太好,因為它處理得讓我一直以為他也是敵方的人,但竟然是主角藤丸的朋友,那一開始何必感覺和主角很生疏,雖說要呼應之後他被懷疑,但我想可以不必這樣的處理,且最後他爺爺和折原マヤ的關係也令人匪夷所思,該不會是又要在DVD鋪梗吧!?另外敷島也是個不清楚,草草幾句話,雖然可以認同他的想法,但我比較想知道他,主角爸爸和恐怖份子之間的消長關係,但劇情並未交代得很清楚,也是一個敗筆



最不滿的一點是,官網的人際關係圖,已經洩露了背叛者是誰,而我又在第一集看過後,覺得還ok之下就點進官網看關係圖,這樣就知道壞人是誰,其實有點掃興,所以建議在觀賞此劇之前,絕對不要點關係圖那一個網頁,才能保有這個劇的刺激以及出乎意料的感覺,要看關係圖,就看這個吧!



不過整體來說,還是有掌握到扣人心弦的部份,追兇過程也相當緊湊刺激,值得一看^^





最後的PS,還是要來放送一下這部日劇的主題曲,由Flumpool所演唱的"Over the rain~ひかりの橋~",雖然沒有特別獨立出來製作片頭或片尾曲影像,但其歌聲以及預告的影像卻相當契合,悲傷卻隱含著雨過天青的希望的曲調,還蠻與本劇的調性符合的!








2009年8月15日 星期六

[觀影筆記09-65]野球孩子

精準掌握所有材料,去蕪存菁地剪輯出孩子對夢想的執著,以及父母不自覺中對孩子所流露出雖不捨但又有期望的複雜心情。比賽實況的描繪手法更讓人不自覺連自己也掉進比賽會場當中,令人稱讚。相當生動的一部電影,也如同這群孩子們活力四射過著自己的童年,夢想也依舊持續著。這是野球孩子。



這是一部記錄花蓮縣富源國小棒球隊的孩子,生活、練球以及進軍全國少棒的紀錄片。不只是畫面地呈現而已,精選遊玩、談話、比賽實況、孩子在學校狀況的畫面,並穿插字卡,流暢地拼湊出這群孩子,孩子家長,以及教練在事情當下的情緒,我的心情也不禁隨著當下的事件起伏轉動著,而深受感動。



開頭並非以熱血比賽,或辛苦的練習開始,而是描述著孩子在學校,在家中的生活。如此稀鬆平常的片段,卻是把情緒帶出來的一個重點。能做到這樣,是因為導演採用了對照手法以及鏡頭特別去捕捉小球員們遇到狀況下的面部表情特寫的緣故。看著他們在校在家的這些片段,對照後來才順勢帶入的集訓生活,簡直有天壤之別。



努力認真練習的表情,犯錯被教練責怪的自責神情,以及比賽前認真討論球員去留的煩惱模樣,還有比賽時的緊張模樣,以及努力讓自己不要過於緊張的緊繃樣,要不是前面有著天真無邪的玩樂神情,還差點忘了他們個個都還是小學生呢!但導演善盡提醒之責,把練習時、比賽前的休息時光以及比賽期間的小球員的口角爭吵拍攝下來,除了真實性以及盡可能地保留所有記錄之外,我想無非是要再次強調出這樣的反差:他們只是一介小學生而已。



其實不僅有對比的效果,前面隊員們生活與在校學習的吉光片羽,和後來練習及比賽的認真神情,也有加乘突顯的感覺,都在在證明了他們的勇敢追夢。看著電視上的棒球比賽,幻想著自己未來將會是其中的一員,並討論著球員的表現;雖只是玩玩,但仍然幻想假裝著自己很強大地努力揮棒,努力練習。



搭配著對功課莫可奈何的感覺,搭配著就算學習態度上偷懶被教練退隊,但仍希望教練給自己再一次機會的畫面。即使在那應該是故意安排讓孩子寫下未來願望的寫作課當中,大家對於未來有著各式各樣美好的大夢想,但仍強烈地感受到現階段的大家就只有棒球而已阿!雖只是小學生小毛頭一個,卻努力追尋著大大的棒球夢!



另外,節錄工作人員與球員父母談話的內容,也再度驗證了孩子們這樣的信念。雖然有父母對身型瘦小的孩子這麼早就去練棒球,流露出了關愛之情,但卻有種抵擋不了孩子追求棒球夢只好兩手一攤的無奈並放手讓孩子們一搏的神情,從此也看出小隊員對於棒球的執著。但在其中,嘴巴雖說著:『沒法度!沒法度』,實則語氣蘊含著對孩子無限的驕傲。這樣的親情表現,完全出乎我意料之外地灼燒了我的淚腺。



其實從前頭要進行合宿集訓時,家長們紛紛風塵僕僕地載著提著大包小包的自己的孩子到學校集訓,或就算不能載孩子到學校,但也替孩子在睡前禱告與祈福的畫面開始,家長的支持已經就是這部電影很重要的一個元素了。之後的談話,以及家長親臨現場看球賽,隨著戰況,糾結的數顆心,還有臉上神情的特寫,緊張之情溢於言表......這些都是實實在在對孩子們的支持,如此
孩子們才能放心去飛。看在眼裡,讓我大受感動,不自覺地眼淚就淌出了眼矇。



教練也是一個重要的環節,雖然有人可能會覺得他很兇,但早在一開始的嚴厲中,就看到了教練的堅持,或許是同是身為老師的感同身受吧!?雖嚴肅,雖不苟言笑,雖義正嚴詞,但所流露地都是對孩子們的關心,以及對他們要完成本分的期待。同時後半段對教練的訪談中,也讓人看到了教練對棒球的熱愛,並擁抱著美麗的棒球夢,和孩子們的夢想,如同星空上熠熠發光的星辰,遙相呼應,並齊心一同地讓黑暗的夜空璀璨,就像他們齊心一同地在球場上努力著。



令人驚喜的是對於棒球比賽的描繪,我想連體育頻道的今日精采賽況,也沒有處理得比這個精彩。導演在整部電影所展現的精挑細選功力,在這個小地方中,更是突顯出來。挑選最關鍵的時刻去做特別處理,搭配字卡及孩子緊張表情的特寫,以及場外父母加油團的臉部特寫,還有奮力地口號呼喊、加油的身影,雖不是比賽全部,但我彷彿看到我這一生最精采的兩場球賽,連我這個旁觀者,都好似親臨現場,不自覺地緊張、熱血起來!導演確實將本該停留在螢幕框架中的現場氣氛,躍然於身體周圍,讓觀影者感受到臨場感,可說是比立體環繞音效還威,不需3D動畫,也可以很生動的處理。



但總有那麼不是盡善盡美之處,我想畢業的孩子不僅是為了別離而感傷,而也為了不能為母校留下一座獎盃而遺憾吧!?幸而他們沒有放棄,沒有停止,

畢業孩子們的追夢之旅依舊持續著,國小奪冠的希望也仍繼續傳承下去,有更多新血的加入,如此的生生不息,如同最後一幕,新一季的練習又將開始時,鏡頭拉長,瑞穗鄉的好山好水,競相生長,蓊鬱盎然,欣欣向榮著。



每一段畫面的選用都極具意義,並善於穿插著人物面部表情的特寫,將一部紀錄片處理得相當動人,拍得有血有淚,但它仍是客觀的,只是導演讓所選取的畫面說服觀影者如我去主觀地對這些努力奮鬥的球隊產生了一定的感情。很感人,很有趣,很生動,很熱血的一部紀錄片。



2009年8月14日 星期五

[觀影筆記09-64]紐約浮世繪-Synecdoche, New York

這部電影前半段讓我想到『黃昏老爸的煩惱習題』這本書,後半段則讓我想到『口白人生』這部電影。雖是部電影,卻讓我感受到舞台劇的影子。雖有些令人發噱不可思議的情節及場景,但都直指編導對荒謬人生的體會。人生如戲,每個人都在自己的人生是主角,沒有人可以輕易控制任何一個人來滿足自己的。這是紐約浮世繪。



此為編過『Being John Malkovich(變腦)』、『Adaptation(蘭花賊)』、『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王牌冤家)』等知名作品的Charlie Kaufman首度自編自導的作品。



雖是部電影,但在看完後,深深覺得這一部也可以改編成舞台劇。因為就像舞台劇一樣,有許多比喻的手法充斥在整部影片之中,也呼應著片名Synecdoche,這個字的意思-提喻法,有點類似中文的借代法:將抽象的東西,用生活中類似相關的元素表現出來,既言明也不言明,讓觀賞者去感受體會。或許在某些程度上,確實有點荒誕不經,甚至令人覺得好笑,但卻直指對人生的體會,同時也象徵著人生中的荒謬,這不就是舞台劇中的精髓之ㄧ嗎?



就像Hazel所住的那間火燒屋一樣,那間屋子一出場時,我還懷疑自己的眼睛有沒有看錯,甚至想說那間屋子會不會恢復正常,結果沒有,且最後Hazel還被嗆死。這讓我聯想到人生常常就會做出一些奇怪的決定,可是可能連自己都不自覺這是一個錯誤,就像片中後面所說的,帶點反宿命論,且有點蝴蝶效應感覺的宣言:人生至此,決不是因為神明冥冥之中的安排,而都是人類自己的決定,只是回想起來,可能連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時候做了這樣的決定?



或許Caden想要利用獎金創造出來的作品,就是自己的一個追尋吧?!或者應該說,劇作家在創作作品時,其中一條路就是具體而微地呈現出自己的經歷,藉此來反窺視自身在人生這條路上的表現。Caden之前的作品就有如此意味,總覺得新作品之前的作品,暗渡陳倉地展現出他和老婆Adele之間的關係。而最新作品甚至完全就是自己的人生!Caden潛意識地以為,如此在死之前便可以認清自己:為甚麼自己始終孤單,始終得不到別人的愛......



關於孤獨,關於愛情的人生習題,我想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會思考過箇中奧祕,總是百思不得其解其中的解答,或總覺得這個人生好像在霧裡看花一般,原以為的痴心絕對,到頭來卻是轉眼成空,到底什麼事情才是對的,竟然也拿不個準兒。突然又覺得那座火燒屋的煙霧瀰漫,也好似在嘲笑看不清這世界的真相,自己內心的真相。Caden也是,非得化作戲劇,一層一層抽絲剝繭。



不過那一層一層的劇中劇,雖是把自己這個角色交付出去讓別人扮演,自以為有達到客觀的目的,但其實掌控的人還是Caden自身,且看他如何操縱著飾演自己的角色,甚至是戲劇中自己的世界,然後飾演自己的角色再控制著屬於劇中創造出來的另一個世界......無限延伸循環,但全都還是以Caden自己為中心。甚至說不定,那些關於女兒Olive和前妻Adele的消息,都是自己強加在她們身上的幻想罷了,就他所見所聞所做出來的聯想,而女兒、老婆、老婆朋友只是配合其想像中的幾支棋子而已。因為Caden孤單寂寥,必須找些藉口搪塞。



直到最後,杜撰的和現實的全部攪和於一起,感覺好像又重新歸零,感覺好像又回到自己現實中一團混亂的人生,已經分不清楚什麼是真的,什麼是假的了!?或該說我們整個人生分明就是個戲劇,分明好像有人在我們背後操縱著,指使我們做這做那的,就如同最後一段,打掃婦後來爭取到Caden角色的那位女人用聲音控制著Caden本人一樣,這個部分讓我聯想到『口白人生』這部電影,似乎有這樣一個人在決定我們的人生。



換個較為心理學的角度想,這個聲音或許就是我們潛意識的聲音。人都被潛意識所掌控著,做出對自身有利的事情。只不過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都存在著潛意識,都會做有益於自身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麼在每個人遇到同樣的狀況時,卻會有不同的念頭或處理方式的原因。如此看來,很多事情其實都是一連串的影響所造成的,就像前文所說的,就算想破頭,自己到底做了什麼決定,但或許事情的發生根本追不到源頭,也或許從一開始我們根本就不能單就自己的角度想。



就像劇中所說的,人生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自己,自以為這個世界的所有事情都要在自己掌控之中,當所有事情都不在自己掌握之中時,自己便顯得驚慌失措。但不是所有人都是為了你自己而出生的,沒有人一出生就是配角的,每一個人都是自己人生路上的主角,所以世界才那麼容易讓人捉摸不定!就連死亡也是一個無法掌控的事情,所以我們心懷恐懼,所見所聞似乎都預視了自己的死亡,而陷入恐慌,即使我們明知死是人生最終的終點。或許是因為在有很多事都存在著遺憾的狀況下意識到死亡,時間上似乎早了,而且對於死後的虛無縹緲無法掌握而心焦。



More about 黃昏老爸的煩惱習題

這讓我想到之前看到的一本書『黃昏老爸的煩惱習題(點書名看小小讀書心得),似乎有著類似的命題。同樣地以奇怪的病症為起頭,同樣地生活突然陷入危機與恐慌,但和本部電影描述的方法大相逕庭:書中全是現實層面地從家族中每個人的觀點去處理事情,最後事情算是圓滿落幕,繼續平靜的生活。本部電影則透過劇中劇,以及現實中或許是Caden自己的想像,還有人生如戲的比喻,全由Caden自己的觀點去處理所有人的狀態來描述Caden的後半生。



其實對書一開始的印象,還是存在於家人親子關係的一番見解上,但看到了這部電影之後,卻覺得這部電影似乎也在為『黃昏老爸的煩惱習題』下註腳:關於生命的二三事。總覺得這部電影把在書中我應該體會到,但卻沒有的部分都說出來了:生命就是這麼回事,即使認清問題所在,重新來過,也終將一死。況且按下迴轉鍵,事情就會變得不一樣嗎?



世界是由很多不同份子組成,所以關於世界,我們無法像電動一樣,按了某個按鈕,世界就會照自己意思轉變的;關於人,在某些事情上面,就算我們再怎麼努力,再怎麼去做,或許根本就改變不了什麼。但也不要覺得受到挫折,覺得很沮喪!對於人生,豁達處之,起起落落,其來有自,但絕不是全部自己承擔,自然也無所謂放不下放得下,而死亡也就可以不帶遺憾及恐懼地迎接了!



一部運用大量比喻的電影,就好像一齣舞台劇一般,用幽默來處理人生議題。雖然某些情節節奏過快,甚至天外飛來一筆,也有些現實生活中不可能發生,甚至是詭異的事情產生。但假假真真,真真假假,人生或許就像一場戲一般,不同的演員上台走一遭,合力共演出人間悲喜。誰都是主角,也都不是主角,自然誰也無須承擔所謂的遺憾,盡力就好,而在面對下台一鞠躬:死亡之時,也自然可以落落大方地笑臉迎接。人生就是這麼回事,這是看完這部電影後的啟發,也是對這部電影的讚嘆,竟能在兩個小時內帶給我如此強大後座力,對於人生。



2009年8月11日 星期二

[戲劇不靡遺13]だいすき!!

其實我一直覺得飾演柚子的香理奈會不會把輕度智障演得太誇張些,在行為動作上,甚至我會覺得家人有點放縱她,但本劇的確把智能障礙者的特性,還有所可能遭受到的待遇,儘可能描繪出來了!而在家人的陪伴,還有Work Center工作人員的幫忙,以及這一路走來所結交的朋友的協助之下,柚子慢慢地成為一個可以獨當一面的媽媽了!儘管部份有點灑狗血,但毎一次的轉變與進步,毎一次的愛,都是那麼地真實,讓人大受感動。這是だいすき!!先來聽聽好聽主題曲:melody.『遥花~はるか~』





這是2008年TBS冬季日劇。改編自漫畫,描述一個輕度智能障礙的女生,養兒育女過程中所遭遇到的困難,以及慢慢克服一切,漸漸成長的故事。



有人說,這是一部每一集都會哭的戲劇,內心想著:有這麼誇張嗎?但不知道是我真得變的脆弱而淚點很低,還是淚腺發達,真的是集集都至少會有一個點讓我熱淚盈眶。不提其他人的哭點為何,看到柚子與其家人的狀況,還有柚子的努力向上,還有智能障礙者特有的體貼和關懷,不禁就會聯想到自己的學生,也難怪會大受感動。



不過第一集的時候,其實我對香里奈所飾演的柚子的方式,有點質疑。總覺得以輕度智能障礙來說,在行為舉止上面,有點太重了,香理奈的演技可以再收一點,或許會更傳神地表達出一個輕度智障青年的感覺吧?!況且做愛而有孩子的男女朋友,基本上行為舉止應該更為穩重一點才是!?但也有可能是不同類型的輕度智障吧!?畢竟雖概括稱為智能障礙,但每個人之間還是有明顯的個體差異的。



但隨著後面劇情的轉變,突然就可以接受香理奈的演法了。就一個特教老師的觀點而言,媽媽和弟弟都有點過於保護柚子了,倒也不是到達寵愛的程度,不過在一些事情上,的確是要讓柚子去學習面對才是,不然柚子怎麼樣也沒辦法適應這個大環境,更何況是撫養女兒呢?也無怪乎柚子的行為,在輕度智障者族群來說,是比較誇張的!



反倒是草ちゃん的妹妹琴音,一開始就對這樣的情況,提出了質疑,就我看來,這是一個好的當頭棒喝,不過也引出了柚子家人的心境,再加上最後某幾集的劇情當中,順便帶出來的家人心情,讓我覺得我是不是對他們太苛責了!畢竟智障者的家人也必須承受外在的眼光,更甚者,家族自身的眼光。



或許曾經逃避,但認清不管怎樣她還是自己的家人,且漸漸發現她的好之後,內心產生的虧欠感、愧疚感、罪惡感,有時候真的就會不忍心去苛責她或竭盡所能地保護她,理所當然地,有時候就會忍不住插手她的事務,在某些程度上,就像特教老師有時候也會忍不住想要幫學生們完成任務。不過,該等待,該放手,其實才是對這些孩子最大的幫助才是。



隨著劇情一集一集的演進,從第一集開始,媽媽同意讓柚子當母親開始,也看到了家人對柚子的逐步放手,讓柚子去盡自己該盡的社會、家庭的義務責任。或許這部戲要呈現的不只是如同表面上,柚子的成長而已,相對來說,這一部戲也在不過於張揚的姿態下,帶入了家人的成長。當然顯而易見地也有影響到周圍的人,漸漸地更了解到輕度智障樣貌的情節在裡頭。



我想到第八集當中,柚子媽說了這樣一句話:『我有一對引以為傲的子女。』聽到這句話時,我整個眼淚狂流。不只是對柚子的稱讚,還有對弟弟蓮可以勇敢追求自己的幸福的稱讚,最重要的是媽媽終於放得下心。讓孩子獨闖人生難關。這是他們一家族都有所成長的証明。



不得不提讓這個故事開始,也是貫串全劇的一句由柚子所說的話「お母さんみたいなお母さんになりたいのに。。。」,這句話或許只是單純地表達出柚子想要成為母親的渴望,但我卻可以感受到這句話包含了柚子對家人的感謝,特別是媽媽。



感謝家人還有到目前為止協助過她的人,讓她平安成長,甚至懷了所愛的人的孩子。就是因為愛,呼應劇名的『だいすき!!』,所以她堅決要撫養孩子,就像媽媽因為出自對她的愛,而將他撫養長大一般,同時也包含著其他幫助過柚子的人的愛也一樣。



這樣懂得感謝的態度,便是其中一個智能障礙者的特性,甚至儘管曾經欺負過她或擺明討厭她等對柚子不利的事,但只要曾經對她釋放出善意,她絕對會永遠記住,並感謝。不只是感謝,甚至是對人的關懷,這樣單純的付出,往往是這部戲最讓我感動之處。不單單是柚子的努力而已,週遭的人也要能懂得體諒,若能挺身而出那就更好了!



所以我對野村太太和笹岡老師特別印象深刻,他們都為了柚子挺身而出。在柚子被別人鄙視之下,只有他們(還有包括同意讓ひまわり入學的園長)願意出面力挺,我都一直幫她們狂加分;當他們戲份結束時,我一聲哀號,甚至最後的大團圓結局,沒有笹岡老師,我都覺得美中不足,
即使柚子最後有記得向笹岡老師說聲謝謝。我不得不說那一幕也很催淚。



隨著劇情的安排,輕度智能障礙者的優點以及所遭受到不了解的人的待遇的狀況,確實一個一個地被呈現出來。只不過在某些方面,為了達到這樣目的所安排的劇情,感覺有點斧鑿過深,或說有些地方是多餘的,劇情似乎是為了刻意引出這些改變,才這麼做的。



比如說最後一集前半段柚子消沉的安排,竟整整持續快半個小時,感覺前幾集的努力以及進步有點白費,甚至禍不單行地連琴音這時也有點狀況!當然這也是因為柚子過度擔心媽媽可能會離開人世的緣故,另外智能障礙者確實隨時會因為外在環境不同而有退化的狀況。不過媽媽都這樣訓斥指導她了,她還無法清醒,讓我覺得有點拖戲,且接到後面的大團圓,讓我覺得有點灑狗血。



另外有些地方則覺得『麻煩』會不會太早結束了?比如說ひまわり的任性以及不懂事才持續個兩集就結束了。就這兩集ひまわり的如此可憎,照常理來說,應該不會那麼快就一夜長大,可是第七集竟已經變得相當懂事地讓人大感意外。儘管個人很不喜歡ひまわり這麼不懂事而不希望這樣的劇情持續下去,儘管個人也了解ひまわり如此,媽媽柚子必須負大部分的責任,因此也都是柚子必須去學習面對的。



或許是為了掌控劇情不要過於複雜,畢竟接下來兩集是要處理蓮的幸福問題,還有之後母親如果不在人世的問題,若再加上ひまわり的任性,可能會失焦。若從這個角度看,這不也代表著這部戲劇很井然有序地一一呈現出柚子家可能會遭受到的狀況,並一一兵來將擋,水來土淹嗎?總比將劇情搞得難以收尾,或虎頭蛇尾地好。同時也呼應著輕度智障者無法一次處理太多複雜的事務。另外也是因為劇長的關係,自然無法在面面俱到之餘,還要顧到細節。



除此之外,琴音的角色其實頗為微妙,不知是演員角色詮釋上的問題,還是劇本本身的設定,總讓我誤以為蓮和琴音週遭充斥著粉紅色的泡泡,然後變成喜上加喜的劇情。結果,沒有,果然如官網中的人物關係圖的問號一樣。那也給觀眾太多幻想了吧!?



只怪自己想太多,其實對蓮的態度,或許只是琴音對哥哥草ちゃん的一種代償作用吧!?可能她自己都沒發覺,直到蓮的心意表明,追求到自己的幸福,她才察覺到這種感覺。其實在不知不覺中,她已認定自己是他們家中的一份子,而對這個家的毎個成員默默付出心力吧!?所以柚子媽媽稱她為女兒時,她內心想必激動。



另外一直從旁默默幫忙的Work Center的老師安西老師和岡本老師,還有戲份少到不行的勝川保健師。雖然一直是個不起眼的角色,但一直都默默地陪伴在柚子身旁,以及盡量協助柚子一家人,反倒是本劇一個安定的力量,感覺有他們在,就一定有希望的感覺。這也是身為一個特教老師最應該做到的,不是嗎?感覺好像從他們身上獲得一些力量呢!



即使在本劇當中,這些角色並不是重點,但編劇仍不忘在最後一集當中,提出這些老師的重要性,並向這些老師致上最高的敬意。那一句安西老師充滿自信說的:『我可以抬頭挺胸地說,這是我要做的事。』莫名地給我好大的啟發!或許自己總有一天也可以抬頭挺胸地說:『這是我要做的事。』吧!?



整體把輕度智能障礙者的特性與該給予什麼樣的協助,在這部戲當中,幾乎完整地呈現出來,雖然有些部分有點刻意,有點拖戲。而儘管這齣劇其實還是個比較理想的狀態,不過至少這個戲劇給了觀賞者很大的勇氣,來面對現實中可能更為慘烈的環境,永不放棄。很感人的一部戲。











附上毎集觀賞完畢後的立即小心得,收錄於我的噗浪

ep1:柚子好認真!要加油捏!不過我覺得這部日劇把輕度智能障礙演得太重了些...可以再收斂一點。不然就是日本的輕度智障就像台灣的中度智障的行為差不多!?「お母さんみたいなお母さんになりたいのに。。。」這句話包含了好多。草ちゃんにの愛、ハハにの感謝。って、涙出てくる。勝田の理解を感動する。



ep2:我比較認同琴音的作法,外婆弟弟雖然辛苦,但我覺得有點寵柚子!不過本集有一個很棒的地方,將智障者的神態傳達得很好:智障者就算被所愛的人指責,但他們一點都不計仇,一樣愛著這些人。原來オパピ(小島よしお)的招牌2008冬就爆紅了。在幼稚園小朋友間這麼流行阿!連這一集也用上了!



ep3:野村さんが知的障害の友達を庇うために戦うのはちとも感動!蓮が姉さんのため、ピアノを弾くのも感動!母親が言った柚子の成長に関する言葉を感動!



ep4:野村太太加分。男老師加分。園長加分。就算做錯千百件事,但只要做對就要大大讚美,這也是特教老師的教學要點之ㄧ。



ep5:最初は、ひまわりも悪いと思ってた!わがままじゃん!でも、ゆずもその状況を慣れて習わなきゃ。それて、ちゃんとひまわりを教える。



ep6:感謝讓我淚潸潸>"<喔喔!!這樣的話,笹(ささ)岡先生と野村さん不就收工了!!NO~~~~他們真的是好人!!粉紅色光芒持續中,下一集面對。



ep7:イケメンこそ、このような悩みとか、迷惑とかあるね! だれかを好きだから、彼らのために、よく頑張るのは大感動。涙また出てきた。って、なんかひまわりは大人しくなりましたね!



ep8:媽媽抬頭挺胸地說:『我有一對引以為傲的子女。』然後我眼淚就掉下來!



ep9:咳又!我有落淚了啦!タイトルは母がいなくなったとき、どうするの?



ep10(finale):個人問題,其實不喜歡柚子前面在那邊一蹶不振還有琴音的事,為了鋪梗給ひまわり那句同劇名的台詞,但大團圓真好,只是少了笹岡先生、ちょっと残念けど。安西さん對琴音說的話好有啟發:我可以抬頭挺胸地說,這是我要做的事。



2009年8月8日 星期六

[觀影筆記09-63]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崛起-G.I.Joe:The Rise Of Cobra

雖然不是像X戰警的特異功能,但未來科技的包裝就好像讓人有如此能力般,讓我很喜歡。且最新科技讓場面有不一樣的層次感,再加上近身肉搏戰,的確讓我看得大呼過癮,目眩神迷。有趣的是,即使在這全是機械、科技、數據分析制霸的世界裡,最終還是回歸於人性的內容。但也因為刻意在此點上著墨,讓事件本身稍嫌遜色。這是特種部隊:眼鏡蛇的崛起。



從劇名『崛起』,擺明了還會有續集,而結尾的處理方式也昭告這是一部有續集的電影,當然並不代表整體有未完結的感覺,事件還是有結束,只是為下一集鋪了明顯的梗。而作為開路先鋒的首集,或許少了點特別之處,不過倒是為即將展開的這一系列電影,做了完善的預備,為這個系列的特色下了一個註解。



當然這樣善惡對立又加上特效類型的電影,最基本的便是要讓人看得過癮為首要目的。這部電影至少有做到一些基本盤,算是有滿足到我,至少科技武器讓每個人都好像有著特異功能這件事上,已經在我心中大大加分。雖然不是像X戰警那樣屬於肉體上的變異,但高科技上身,讓毎個人都擁有戰無不克的能力,的確帶給我不平凡的想像。



但還是有些高科技所辦不到的事。所以高科技的武器之外,本部電影還有近身肉搏戰的安排,略沾上一點武術的氣息,呈現出不只有科技的對決,一對一的肉身對決在必要狀況之下,還是被需要派上場的!另外還有那些在背後製作、操縱這些武器的人,是如何去使用,使用在什麼用途?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即使有如此高的技術,有能力開發出更棒的東西,但要怎麼使用,存乎一心而已,就好像頭一幕17世紀法國的雙面軍火商直接為這部電影破題一般。我想這是本部電影另一個執著的重點,關於復仇。所以反派之所以為反派,不是他們本來就如此,都是有原因的,而在如今讓這份怨恨帶他們走上另一個世界。



電影用蒙太奇的方式,將過往嵌在每一次的回想之中,可惜的是白幽靈和蛇眼的片段鑲嵌地有點斧鑿過深,為交代而交代,幸虧過往本身極具遺憾的感覺,其實是個好故事,但另一個可惜的地方在於回到現在,卻未能將感覺延續下去,總覺得飾演白幽靈的李秉憲的角色深度被犧牲了!



倒是個人認為Duke、Rex和Ana那一段處理得比較好,較為自然,且成為劇情轉折的關鍵,儘管有點過於理所當然了點。我只能說,所有的事情,雙方面都一樣,成在人心,敗也敗在人心。反派可以利用復仇的心,相反地,這顆心也會跟著情況而改變,就像Ana最後不禁地回想過往遺失的美好,而轉變一樣。



Ripcord讓Scarlett轉變則是另一個例子。人生難免會有失敗,有挫折,就算你總是常勝軍,但難保有一天輸了,你該怎麼調適?轉念一想,或許就是另一番海闊天空,失敗挫折突然也會輕得有如鴻毛吧!?這可能也是Duke仍繼續留在軍方的最重要因素:他未將失誤轉化成仇恨,而是成為前進的動力,就如同在接受G.I.Joe訓練時的不放棄一般。差就差在當時未能好好向Ana說清楚講明白。



因此,在這部電影當中,雖然感覺上,整體是一個事件,再帶出角色的個性以鋪陳最後的轉折,不過我倒覺得,應該是以角色個性,以及人心為主軸,藉由一個事件的過程,一一地呈現出來。其實也可以說是有點像簡介式地交代著每個主要角色的個性及加入正反派的過程。所以總覺得在事件本身的刺激感,少了那麼一點力度,即使高科技的武器或許在視覺上帶給我們新鮮感。



或許該期待地應該是續集會帶給我們多少可能性,多少精采吧!?但若是以簡介的部份來看待這部電影,的確已做了不錯的交代,我覺得最難能可貴的是這樣的觀點:在一片強調高科技之中,倒也從未放棄過人性的珍貴,有時甚至最需要提防的,或許是人心吧!?儘管有些部分還可以處理得更好。 

 

雖然未來科技的處理讓整部電影具有層次感,讓我心生嚮往,不過可惜的是事件本身卻少了點力度,總覺得差那麼一點。或許是因為先鋒電影,必須有些簡介的部份,因此整部電影其實重心在入門之上,順便帶出角色的特色以及個性、過往,並從中提煉出關於決定權永遠是在個人身上,人怎麼想才是最重要的,同時也把這一系列的特色和其他類似類型的系列區隔開來。對於首部曲而言,還算稱職。



2009年8月7日 星期五

[戲劇不靡遺12]キイナ-不可能犯罪捜査官-

偵探或警察探案故事一直是日本人喜歡的戲劇類型,不只一季一季的日劇幾乎至少會有一部這樣的題材,就連只有一兩集的單元劇,也多是推理劇的江山,且這些戲劇幾乎都是收視保證,特別是沒有大咖演員助陣的單元劇,卻往往能異軍突起地創造出收視佳績。在這麼多類似的戲劇中,特別是季日劇(單元劇都改編自文本),如何做出和別人不一樣的感覺,也的確是一個困難的地方,即使是從文本中改編。雖然我的涉獵沒有到每一部都看的境界,但我覺得這一部是很特別很突出的不錯例子,此為『キイナ-不可能犯罪捜査官-』。先來聽聽好聽的主題曲吧:Michi『Change The World』。





這是NTV2009年冬季日劇。也是一部刑警偵察劇,簡稱『刑偵劇』。要說他是相當典型的偵探辦案劇,很注重呈現出來的東西是否和結尾有關,那倒也不是;說它是像Boss、Mr. Brain那種樣式的刑偵劇,有些地方是不太一樣的;有人拿他和『ガリレオ』做比較,因為都是一男一女的搭檔,因為同是怪奇現象的解釋,但我卻覺得有點部大一致地實在無法相比。



先說的是,這部戲碼的確不是那種首先盡力找到根據,再將犯人定罪如此順序的走向,反而擴大了刑警或偵探自身的直覺:直覺誰就是犯罪者,甚至那種直覺是比Boss和Mr. Brain的直覺還要誇張的。至少Boss和Mr. Brain還有點根據可言,儘管不一定有拍攝出來。但這一部卻是完全走半路殺出程咬金的路線,更加天馬行空。但最終還是都有求諸證據,沒有亂搞。



若說『ガリレオ』是實驗求出怪奇現象的證據,那這一部就是翻書翻出證據出來,完全印證『書中自有黃金屋』這一句話,也充分利用劇中主角的特異功能(其實應該說特殊能力比較適當)設定。當然這齣戲的編劇要不是本身就具有這樣的知識,不然就是,本身也做了很多功課,不禁想為他的用心鼓掌。



而正因為藉由歷史事件如此故事化的說法,和為了讓其他人好懂的簡單說明,所以這一部會比『ガリレオ』更好理解。毎次看キイナ都覺得學到知識,儘管大部分知識,若你有再看一些相關解謎的綜藝節目,都會知道。因此或許絕大部份的劇情是老套的,沒有新鮮感的。若再加上集集結尾都有翻書畫面的話,可能更讓人無法忍受吧!?



看來編導知道若都做同樣的畫面,觀眾勢必疲累,所以在翻書之外,特異功能還是有些變化地展現在其他方面,以找尋犯人。這是一個我喜歡的地方。另外キイナ本身的個性也是讓我喜愛之處,雖然這樣的個性讓他常會受到同業的嗤之以鼻,但我反倒覺得那樣未完全找到答案,就急忙說出來的衝動很可愛。我想看這部日劇,應該學會甚至熟練了『かも』(かもしれない的口語用法,可能)、『とか』(之類的)的用法吧?!



而正是因為這一點衝勁,再加上拍攝手法的幫助,總覺得週遭的男人(指的是主要角色)好像對キイナ有意思,三不五時似乎散發出粉紅色的光芒,所以平時都祈求不要出現愛情戲在這類戲劇的我,竟然反常地期待這一部裡面會有愛情戲碼出現,甚至會在那兒想『係長か、新人か、元彼か、どち?』不過似乎事與願違。



不過這也是讓這部戲和其他刑偵劇區別開來的重點之ㄧ。雖然可能一度會覺得キイナ的精神感染了大家是主要的意念,就像Boss和Mr. Brain的設定一樣,但這只是附加的而已,更重要的是強調關於情感層面上信任這件事情。相信奇蹟,相信愛情,相信親情,相信朋友,長官下屬的互信,相信這世界人與人的接觸必會擦出情感火花的奇蹟。關鍵只在於你怎麼看待罷了,或許平凡也是一種奇蹟!



因此當有人離開時,必有人會為此難過,人絕非是只有一個人而已。所以幾乎每一集解開謎題之後,都會有一小段感情的戲碼,而那些感情戲碼便是讓這部戲劇獨樹一幟,讓我喜愛的地方,讓人看到感情的真諦。可是阿!有故事會太過講究感情戲碼,而不小心忽略了現在還在逮捕嫌犯現場,嫌犯隨時會反擊。如第三集,我都會擔心キイナ站這麼近,隨時會被犯人抓去威脅哩。



但還是要說,這部戲劇就內容深度、劇情複雜程度來說,都比不上Boss和Mr. Brain,不過若就整體性而言,是強過於Boss和Mr. Brain的。當然若Boss和Mr. Brain之後有sp倒是另當別論,且Mr. Brain的篇幅太短連主演的木村拓哉也很意猶未盡。



這部戲劇的另一個優勢便是不節外生出太多枝幹出來,好好地將衍生出來的次劇情交代清楚,或是將它停在一個適當的位置。而誠如上面提到讓本戲劇自成一格的情感戲上,即使毎一集毎一集,都是不同形式、不同原因的犯罪或詭異現象,最後也引出不同層次的感情出來,但仔細窺探,發現到其實背後的意義竟是互通聲氣地一致哩,只是換個說法而已。



最後一集中,キイナ對犯人所說的話,正好為整部戲的意義做結,再度傳達出人類情感層面的聯繫。後來仔細想想感覺上那句話其實是帶點說教意味地叫人不要犯罪,不過卻用另一種讓人容易接受的迂迴方式,這也呼應キイナ在解釋怪奇現象時,使用深入淺出的方法。而キイナ本身也在這個案件當中,能力上被認可,為這部戲劇畫下完美的句點。



整部戲劇也有搞笑的部份,雖然不像Boss這樣精湛,不過工藤技官和キイナ已逝去的戀情(?),以及キイナ實在天真的表情,還有山崎表面一副理性、不相信怪力亂神的正經,其實卻還是被靈異現象嚇到的模樣,實在令人莞爾。



或許題材不是那麼新鮮,卡司不是那麼強大,解謎實驗不是那麼精細,不過關於每一集中所衍生出來的感情部份,是這一部戲突出之處,令我喜愛,甚至有幾集會不免掬一把淚。且整體性十足。就算不懂,也要好好把答案翻書找出來;就算天馬行空,但憑著直覺,憑著一股信念,該相信的就是要信任到底。或許不知不覺中,キイナ精神不僅影響了劇中人物,也影響了看戲的我們......かも。












後來發現到這一篇文章,由錢德勒撰文的
東野圭吾的日式刑偵劇。原來最近的刑偵劇,氣氛都較不懸疑緊湊,或推理過程不是那麼是重點,都被分出時間描寫其他部分,是深受東野圭吾的影響呀!看來東野圭吾已經在日劇日影界,站上一席之地,接下來會換誰呼風喚雨呢?



我期待伊坂幸太郎,話說今天五六月間,改編自他原著的兩部電影,『重力ピエロ』和『ラッシュライフ』不到一個月之間相繼推出耶!『Golden Slumber』也即將在明年上映。真是指日可待的一個作家呀!希望他可以成功,然後一舉拿下直木賞更好。藉這篇文章,再推一次他的作品,都不錯唷!









最後附上每一集觀後即時心得,原出處於http://www.plurk.com/Dammi

ep1:有特異功能的人真是深得我心阿!編劇應該很用心地參考很多書籍吧!?



ep2:翻書女王!?這集和ガリレオ中的鬧鬼現象原理一樣。後面的漫畫真可愛。って、あのさ~係長、実に心で熱情いっぱいいっぱいでしょう!?



ep3:目前為止吸引我的是加入情感的東西在裡頭。相對於山崎的過於理性。不過呀!這一集有點誇張!在講情感之前,可不可以先把犯人抓回去呀!我都很擔心キイナ站這麼近,隨時會被犯人抓去威脅。もし俺は雅さんなら、「いい加減しないでください」って責め付けようと思います。



ep4:わかりやすい。關於算命的知識大概都已經了解!沒什麼意外中的展開。不過須藤さん真的是一個剋妻的男人!



ep5:看キイナ長『醫院為啥會鬧鬼』知識。然後怎麼辦?我期待有感情戲。係長か、新人か、元彼か、どち?



ep6:キイナと工藤の別れた謎をもう解けた!でも、工藤さん、あんたは反撃できないの?這一集是組詛咒的破解,不過這個小知識之前就知道嚕!



ep7:答案一直很好猜哩!!不過取決於你相不相信罷了!?



ep8:重要的是怎麼看待!



ep9(finale):原來牛仔褲有褲紋,勉強しました!關於潛意識影片,一度見てみたいほしい。我覺得這個東西很神妙,明明在正常的播放速度看不到。雖沒有像Mr. Brain和Boss一樣最後一兩集有大場面,但最後的逮捕宣言好似最後的總結,為這部戲好好地畫下句點。仔細想想,所有的劇情都是圍繞著同樣的事情打轉,只是換個說法而已。



2009年8月4日 星期二

[觀影筆記09-62]天外奇蹟-Up

不單單只是一部冒險故事,背後反而隱藏了深厚的感情以及其他情感的元素。回想起來,或許那些最無聊的時光反而是一生中最有趣的時刻,因為有你陪在身旁。雖然有些小瑕疵,但瑕不掩瑜,是一部讓人又笑又淚的電影。這是天外奇蹟。



早早就被這部電影吸引住,但不是劇情,而是海報上那湛藍天空下的五彩汽球,好漂亮的一幅海報唷!而且汽球之下,竟然是一棟房子。這個造型讓我想到熱汽球:乘著熱汽球去冒險,於我有種說不出的夢幻感覺,也因此便一整個不管劇情地就決定台灣上映後,要來看這部電影。





只是對海報的美麗有點消退之後,不禁擔心起劇情內容會不會過於直接地冒險,我對這樣的劇情實在會提不起勁而怕毀了我對海報背後故事的美好勾勒。不過觀賞完畢之後,我不得不說,雖然基底是一個冒險故事,但其實也可以說是為了愛而去冒險的一個故事。而其中主角Carl Fredricksen對愛的堅持,更讓我數度掬淚。



一開始的部份就吸引我的目光,並大受感動。雖然只有開頭相遇的幾句台詞,後面的幾十年的時光以浮光掠影,不帶台詞的方式走過,但已完整呈現出兩人相扶相持一起走過的風風雨雨,還有彼此為了雙方一起許下的誓言的努力。雖精簡,但已確實見證了他們深厚的感情。



所以在兩人沒有一起達成夢想的遺憾之際,Carl就只能睹物思人。這種來不及完成給對方承諾的遺憾,馬上就讓我濕紅了眼眶。電影後半段,就是憑著這樣的情感信念展開的。雖然單純的遷移生活,陰錯陽差之下,成了一場大冒險,但冒險當中的所見所聞,或者是執著,或者是體悟,都將這場冒險變得更有意義,且更為美麗。



原本Carl覺得很麻煩的可愛童子軍Russell,反而成為了他的啟發。Russell不過是希冀別獎章時獲得他和忙碌爸爸的相處時光;Russell不過是愛護著動物,或可以擬人化地說是憑著一股完成諾言的衝勁,幫助Kevin帶食物回家,以和在家中迎接Kevin回來的孩子重逢罷了!但這樣的單純,這樣的衝勁卻默默地刺激了他。



Russell說著:『最無聊的時光反而是最有趣的』還有妻子的『My Adventure Book』倒是讓Carl有一番體悟。他對妻子的愛已讓妻子在這一生中完成他的冒險,況且幫一個不在的人完成夢想,意義何在?兩個人去完成些什麼目的才是最重要最美好的一件事吧?!



緬懷過去,無盡地追悔未完之夢,雖然是把已離去的人永遠留在心上的方式,但也該適度地放手迎接眼前最重要的人事物,也該遵守他眼前應允的承諾吧!?有時候人事物也會隨著時代遷移,週遭環境所帶給他的影響而改變,就像那小時候的偶像,竟為了一個生物而失去Carl所以為並崇敬的他該具有的風範。



『逝者已矣,來者猶可追』。只有現在眼前的事情才是最該把握的,只有現在眼前的一切才能開創出無限可能,況且老婆也覺得Carl完成了的誓言了,所以Carl決定要完成他對Russell的約定。後來,Carl為Russell別徽章時,我又再度地留下眼淚,既是他完成和Russell之間的約定,也是為他人生重新再起的歡呼。『你得在胸口畫十字架真心發誓。』搭配著Carl和Russel的關愛,搭配著Carl和老婆的愛情,多麼美麗的盟誓阿!



Pixar按照慣例正片前的小動畫,也讓我大感驚豔。『Partly Cloudy』據原創者表示,是從『小飛象』中的送子鳥為發想而創造出來的動畫短片。沒有半句台詞,只有短短幾分鐘,卻有趣地呈現出送子鳥和主人之間的從屬關係,甚至加入自然現象的聯想橋段,極富創意。



且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和正片的Up都不約而同地使用了忠誠、約定這樣的命題。因為忠誠,所以遵守約定,而為確切完成約定的任務,所以他必須讓自己更好。和Carl一樣,短暫離去,是為了需要時間來覺悟並解決自己的問題。而正因為有愛,所以兩方最後還是信守了承諾。



不過相較之下,短片其實較有創意些,雖然正片Up的確充滿著濃厚的感情,但後面的大冒險,有些部份總覺得似曾相識,特別是狗狗發動攻擊的那幾段。另外關於Russell家的狀況,我也期待多了解一些,說不定會激起更多的情感,即便我已經淚潸潸了!我也驚嘆於Carl怎麼如此老當益壯:還可以拖著房子走,儘管是被汽球拖著,有浮力可以減輕重量;還可以出生入死,有幾個高難度危險的動作。



但這不就是卡通化腐朽為神奇之處嗎?為了愛,為了誓言,整個人都豁出去了才有這樣的驚奇出現,不過不免還是想要幫他加上跑馬燈:『爺爺有練過,不要輕易模倣唷!』



意外地難得有一部讓我哭點比笑點還多的一部動畫,整個為劇中的感情,深受感動。不過笑點也是不容忽視,特別是Russell的可愛純真樣,還有狗狗的搞笑,總在讓我落下眼淚之際,又不禁讓我會心一笑。儘管有些瑕疵,但瑕不掩瑜,這的確是一部歡笑與淚水交織的溫情片。很好看!



2009年8月1日 星期六

[觀影筆記09-61]家鴨與野鴨的置物櫃-アヒルと鴨のコインロッカー

以歧視外國人、虐殺動物的事件為基底,並以一曲Bob Dylan的Blowin' In The Wind從頭到尾串連起兩個時空、五個人的友情。故事性很強地讓人第一次看會忍不住想知道結局而無法把視線轉移;若不小心已看過原著如我,卻也會因為導演的詮釋,以及演員的好演技,最後不得不為他們的情誼掉下眼淚。這是家鴨與野鴨的置物櫃。

改編自伊坂幸太郎的同名小說(不過中文譯名上,書名比電影名硬是多了『投幣式』三個字,不過書的中文譯名比較照著原名翻),如果有看過伊坂作品的人便知道,他擅長多線敘事的手法,且每一條線又能巧妙地連結在一起,令人嘖嘖稱奇,並從中提煉出他對社會的觀察及關懷。

這一部電影的原著,並非伊坂老師作品當中,最多條敘事線的,但在故事的豐富性,完成度上,還是有讓人眼睛為之ㄧ亮的感覺。尤其開頭就先發制人地來個搶書店的邀約,然後一些令人摸不著頭緒的發言,還有怎麼如此謹慎的計畫,竟然最後是這樣的結果!?而讓人無法把眼睛從故事中移開。到底所有的一切是發生了什麼事?

若沒有看過原著,你絕對會驚嘆於故事結構的嚴謹,而且每一個細節都是最後結局的線索,讓你不得不佩服原著的縝密思慮。而看過原著的我,其實有點擔心本來可能是一個很棒的作品,但因為知道結局,且書翻拍成電影難免會大量刪減情節,所以精彩度應該會至少減少70%,但電影成果卻意外地和書不相上下。

要先說的是書中的故事編排方式和電影的劇情編排其實是有點不一樣的。共同點是以古今穿插交代出完整的故事。不同的是書中是直到快結束的時候,才揭曉整個謎底;但電影則是在中段的時候,就把謎底揭開。當看到電影謎底揭開時,我以為快要結束了,但赫然發現電影才演一半。

雖然都是以兩個時空的故事跳躍呈現的編排方式,不過書中把過去的事情,已完整詳細地說明,不像是電影當中以帶著保留的方式輕描淡寫地帶過。我當時以為這些已夠交代原委,因此嘆口氣地斷定:可惜,沒有一氣呵成的暢快感,但後面的情節邊看才發現到還是有些細節是需要說明的。或許是我看過原著的關係,所以潛意識已經擅自把情節補齊了吧!?

電影便把過去尚未描述完全的情節全部放到後半段,導演這樣與書中不同的的處理,竟然更帶出原著當中所想要表達的情感。關於不丹人對河崎先生的友情,對琴美的愛情,在沒有被現在的故事打斷之下娓娓陳述,因而情感更能堆積,更能感受到不丹人的悔恨,當不丹人最後那一聲悽慘的叫聲,不甘心地仰天長嘯時。這是書裡面所未給我的深刻感動。

這是一則熱心幫助的故事。一個外來的個體,要打入群體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尤其又操著不同的語言,但卻得到琴美和河崎不吝嗇的幫忙;這也是一則信念背叛的故事。按照不丹人堅信不移地輪迴觀念,因為神明在看著,就算是鋌而走險做好事,正因為是好事,所以自己是絕對安全的,但偏偏在不丹人眼前的盡是違反自己信仰發生的事情。

當自身的信仰與自己的心情相衝突時,怎麼辦?『就把神明關起來,不要讓祂看見吧!!』雖然天真,但卻充滿著希望,就好像不丹人在陷入絕望時,竟聽見了代表他們三人友情的歌曲:Bob Dylan的Blowin' In The Wind時,出現的一道曙光般。我不得不說這邊也是讓我深受感動的場景之ㄧ。

當他感到再度陷入無助的情況之下,神明並未拋棄他。而因緣際會學會哼唱這首歌的椎名,或許在那時的不丹人心中就像是一個神明一般,是他的希望,同時卻也不希望他看到他的罪狀,所以讓他守著後門,當然這也和過去的陰霾有關聯。

不過錯誤就是錯誤,即使怎麼賦予他美好的理由也是一樣的,有些事情就只能讓他如Bob Dylan的那首歌一樣,隨風而逝。儘管那時留下的悲痛,是一個怎麼也無法抹去的傷感,但經過這些事的人們,所做的有形或無形的轉變,都將是過去那段悲傷回憶的見證。只能期待的,就是下一個或下一次美麗的邂逅。

唯一可惜的是寵物店老闆娘麗子的戲份被大量刪減。雖然把書搬上電影的舞台,難免在內容上會大量刪減,但是其實寵物店老闆娘是一個很關鍵的角色,不僅僅是串起椎名和河崎、不丹人還有琴美之間關係的關鍵人物,其實書中還有很大的篇幅在描寫過去她和琴美他們三人有著革命的情感。寵物虐殺案就是他們的連結。

但刪剪掉了,卻也沒什麼太大奇怪的感覺。這都歸功於導演的妙手生花地處理,將我們的注意力轉移到琴美三人的深厚感情上,才不覺得麗子角色有點抽離,只是可惜了飾演麗子的大塚寧寧成為了花瓶。非得仔細探究之下才會發現電影中未把麗子和他們三人的關係好好交代,而顯得麗子的那一滴眼淚與最後的勸自首有點唐突。若再補強一下,這部電影將更臻完美。

劇情結構嚴謹,毎一個細節都直指故事的真相,雖然可惜刪掉了寵物店老闆娘大部分的情節,雖然和書中的編排方式不太一樣,但就是這樣的安排,巧妙地把主要劇情的情感擴大,即使未有讓人在恍然大悟之後,隨即結束,留下餘韻,但卻更提煉出故事本身動人的情節。很不錯的一部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