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9日 星期三

[觀影筆記09-60]阿基里斯與龜-アキレスと亀

描寫藝術家真知壽用盡一生追求自己的畫受人賞識的故事。雖然我欣賞主人翁的創作,但實在看不出他到底有沒有才華,只是一味地被寵壞以及盲從,甚至道德淪喪,但也看出他為了家人對藝術的執著。雖然平鋪直述,但我卻為電影中的作畫方式驚奇著;同時也對妻子的不離不棄感動著。『人一生中有這一個知己,足矣。』真知壽最後應該是這麼想著的吧!?這是阿基里斯與龜。

總覺得最近電影預告很愛誤導人,這一部也是一樣。看完預告後,原以為主軸放在妻子對丈夫相知相惜的故事,但其實這個部份大概只佔三分之一強而已。說穿了,其實是描述真知壽這個畫家從小到年老,幾乎是用一生的時間,來追尋他的藝術之夢。雖然不是預期的既動人又深刻的感情,但其以誇張的手法來表現藝術的追求,仍有其看頭。

一開始我會覺得所有情節都好誇張唷!我是不太清楚劇情的內容和真實環境中對藝術抱有如此大熱情的人,是否也有同樣誇張的舉動。但就我而言,這些熱情已接近一種瘋狂,瘋狂到我難以置信,感覺上不是為了藝術而藝術。幸虧,導演並沒有像前作『導演萬歲』一樣,一發不可收拾,反而適時地安插一些橋段,將故事收回來。

導演收線的感覺就好像電影一開始關於阿基里斯和烏龜賽跑的故事一樣。根據理論來說,阿基里斯似乎是永遠趕不上烏龜的腳步,但實際上卻真是如此嗎?

小時候的真知壽就對繪畫有莫名地堅持,到了無處不畫的境界,過去的他在富裕家庭的庇護下,一切都是可以原諒的,但失去庇護之後的他,卻顯得和現實嚴重脫節,感覺可歸罪於過去嬌生慣養,予取予求之上,所以有些行為,真讓人有想一棒把他打醒的念頭。但要不是如此,他也沒辦法受到他應得的教育;要不是如此,他也不會有『意識到外面還有世界』的成長。

此時的烏龜就是現實,阿基里斯就是真知壽。在讓他意識到還有周圍世界的事件一一發生後,阿基里斯終於追上了烏龜。

青年真知壽,雖然意識到現實的殘酷,但仍不放棄他作畫的夢想,從這邊確實可以看到他對藝術的堅持。這時期雖然是他盡情揮灑的時間,但為了要能以作畫為生,他必須得到賣畫經紀人的賞識,但不管他怎麼迎合經紀人的要求,就是無法獲得重視。幸虧接連受挫的同時,得到了佐知子的認同。自己的東西能得到認同,我想是全天下最棒的事了!

此時的烏龜就是認同,阿基里斯就是真知壽。在他的畫有人認可後,阿基里斯終於追上了烏龜。

成家立業之後,為了維持家中生計,真知壽這個阿基里斯必須日日夜夜想盡辦法討好走在前面的烏龜,也就是經紀人的認同。但從青年開始的如此行為,卻讓我覺得已經演變成了盲從的瘋狂,甚至是冒著生命的危險,或已失去家人的生命。表面上是追求藝術更高的境界,但實際上還是有點被迫於對現實的屈服。

看到這邊,腦袋瓜兒裡不禁想著真知壽到底有沒有才能?怎麼如此對自己的能力沒有自信?但導演似乎打從這部電影一開始就是要創造出這樣的諷刺氛圍出來:藝術家不管再怎麼有能力,只要沒人願意仲介,只要沒人願意買,就只是廢紙一張。似乎,藝術天分只是買家賣家之間人為操縱的產物罷了。

藝術家就像阿基里斯一樣,不停地追趕在前面如同烏龜緩緩地爬著的認同,總是無法確定什麼時候做得到,卻又似乎永遠也追趕不上,只好不斷地迎合,卻在不自覺中付出了相對的代價。

不管是不是藝術家,人的一生也好像阿基里斯一般,不停地追求個什麼,夢想也好,認同也罷,就這樣不停地想要繼續往前走,往上爬,好像永遠無法滿足一樣,但站在前方上方的就真的一定是我們想要的嗎?稍稍停下腳步一下,看看周圍美麗的風光吧!說不定,在你追尋的途中,才有你畢生的渴望?!

當真知壽變得一無所有,還身受重傷之後,才發現原來他已經有一個最親愛的妻子認同他,且已和他相扶相持走了這麼遠的一段路了。人的一生不就是在尋找可以瞭解自己的那一個知己嗎?他已經找到了,但他卻讓她從手中溜走。甚至已經有人開始認可他的作品了,但他還是不滿足。

知足常樂。在佐知子回來找他那一刻,阿基里斯終於追上了烏龜。

雖然說整部電影的拍攝手法未讓人有眼睛一亮之處,故事也很平鋪直述,但我很喜歡劇中那天馬行空,甚至讓人瞠目結舌的作畫方式,雖然有些部份實在太不懂節制了些,但這些創意讓我相當振奮;同時也喜歡為這部電影帶來豐富色彩的那一禎禎畫作,且這一幅幅全是由北野武親自下海繪製的。儘管有看到報導稱它為三流作品,
但不管有沒有人賞識,至少我很喜歡這些畫作。如此我或許可以對北野老師說:『你在繪畫方面的成果,也追上烏龜了唷!』

帶點誇張的手法,有些地方讓人難以置信,但仍存在這創意十足之處,而這創意十足的地方,絕對是這部從小到大,平鋪直述的故事中,最大的亮點。同時從中提取關於人生的道理:人畢生的追尋,或許就在你身旁的微不足道。可以做夢,但也得正視現實,知足常樂。還不錯的一部電影。


2009年7月28日 星期二

[觀影筆記09-59]頭號公敵-Public Enemies

一個可以促使FBI成立的銀行大盜John Dillinger的故事,可惜的是立意不夠明確。要闡述Johnny的俠義行為,但只搆到邊緣;要描繪當時的警察和John的激烈槍戰,但我怎麼覺得好像是在看『搶救雷恩大兵』;要描寫John和超級探員Melvin的鬥智狀況,又只直接跳到最後結果,不夠刺激;不過John Dillinger的重情義倒是描寫得相當深刻,且對當時的警察辦案時況,也有一定的完成度,看出了Melvin就算再優秀,但獨木難撐大局的無奈。這是頭號公敵。



描寫人物的電影,困難的地方在於如何選擇其一生中的片段,堆積出這個人的特性,或其吸引人的地方,讓觀影者就算未必身處那個年代,但也能對這個人物引起共鳴,不論是好的,還是壞的。



而這部電影雖然選出銀行大盜John Dillinger一生中最具代表性的時期,理當可以為我們描繪出一代大盜的形像,但可惜的是,執行不佳,想放的東西很多,卻在某些部份如同蜻蜓點水一般,不夠深入。若不事先做功課或事後補強,可能無法完整側寫出John Dillinger的特色。



就拿John Dillinger在當時被津津樂道的俠義精神來說,導演試圖把Dillinger這樣的特性放進電影之中,比如把錢還給正在被搶銀行辦事的顧客的畫面。但似乎也僅只有那一幕而已,頂多之後警方討論Dillinger案子時的台詞上再補個一兩句而已。以致於後面一幕John被抓時,大家夾道對他揮手打招呼那一段,實在是難以理解大家為什麼這麼熱情。要不是觀影之後的確認,不然還真得無法體會。



當然可是能因為重點擺在那最具代表性的時期所發生的一件件銀行搶案,以及John Dillinger和Super Agent Melvin的諜對諜吧!?不過即使這是整部電影的血肉,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或許是考慮到節奏的問題:幾個搶案發生實況、警察方面的狀況,還有John的私生活的轉場,其實頗行雲流水。



只是若你想看John如何運籌帷幄,包括逃獄的片段,那真的就大失所望。我想就是因為這個部分的缺失,所以雖然John Dillinger是個狠角色,但針對這部電影來說,卻無法感受到Dillinger的呼風喚雨,就真的只有秀計畫秀結果,反倒是中間頗為重要的細節被忽略了。Melvin的部分雖然比較好一點,但有些部分還是無中生有,而好奇著Melvin是怎麼做到的。



看完這部電影之後,不禁讓我想到刺殺傑西這部電影,同樣是有著類似風範的人物的故事。顯然刺殺傑西比較要對焦於所想要塑造傑西的特性的其中幾個部份,而讓傑西的個性與智慧在這部電影中呼之欲出,沒有其他的支微末節干擾。雖然刺殺傑西不比這部電影來得緊湊刺激,但卻較為洗湅。



的確這一部電影在剪接上的表現,還有氣氛營造上,的確讓人有緊張以及有壓力的感覺,剛好和影片中警方與大盜雙方的壓力情況互相輝映。但稍微仔細探究,便發現還是隱藏著一些過長的片段,個人認為,特別是槍擊片段。或許想要多加些動作飛車的刺激元素進入電影中,但其實在這些特技也沒有出現很多的狀況下,徒留下「噠噠噠噠」的槍砲聲,稍一晃神,還以為自己在看『搶救雷恩大兵』。



理所當然地,電影可能想要表現出敵方的難纏,才會將槍戰時間拉長,但我只能說難纏和拖戲僅僅只有一線之隔而已。後來才知道這也可能是要表現出Dilinger那一夥人的改造槍枝之先進,但對於不了解那一夥人的觀影者如我而言,實在無法體會電影想要傳達的東西。



想看Dillinger有多厲害,感受不到;想看警匪追擊,又處理得不太好,讓我以為在看戰爭片;莫名奇妙的夾道歡呼,事後才知道是因為是當時他幫被銀行剝削的民眾搶銀行,我一度搞不太清楚拍這部電影的立意是什麼。幸虧Johnny Depp的演技讓這部電影部份起死回生:至少在Dillinger有情有義的部份,包括對朋友、對情人的刻劃還算深刻。



其實從第一場的逃獄戲開始,就展現他對夥伴的信任與原諒,尤其是他可以認同的人,比如說在逃獄當中死亡的華特,三不五時地便把他的名字、名言掛在嘴邊,顯示出他對這個前輩的敬重;另外每每槍戰中,也會對一一失去的盟友們表達出他的悲傷,或是奮力挽救垂死的好友,儘管終究無力可回天。



後來他答應和他不協調的人搭檔時,我便覺得他似乎被逼到最後極限的牆腳邊了,已經失去過去和警察斡旋時的冷靜了,但後來發現其實不是。原來他是為了所愛之人,他不會因為自己已經走投無路了,而棄自己心愛的女人不顧,
甚至執意返回風聲鶴唳的芝加哥,想盡辦法和她的愛人Billie遠走高飛,可見他用情之深



而Billie對Dillinger的一往情深,也表現在一舉手投足之間,甚至是為了對方,不管自己被施暴的痛苦,仍羞辱了問訊的警官,表現出她的愛與決心,以及堅強。但在夥伴一個個死去、入獄或背叛之下,Dillinger說實話已經走投無路,有所行動也只是困獸之鬥。最終,正如同他生前最後一場電影中的一句台詞『活得漂亮,也要死得漂亮』,他決定不再反抗。



但他知道他始終對他最愛的人感到歉意,他只能以傳達的方式好好地跟對方說再見,以他們兩人相遇的那一首歌。我想這是整部電影最為成功的地方:Dillingerm與Bille兩人的忠貞不渝,而且兩人都對彼此有信心,相信著,不管外面起了再大的風浪,雖然最後不得不被迫天人永隔,但那個最後遺言,絕對是他們這段愛情最美的見證。



這部電影另外一個我覺得不錯的地方在於Dillinger事件所引發的效應的陳述,若姑且不論這部電影在人物刻劃上是否成功的話,其實還蠻激動人心的,也讓我們知道FBI成立的動機與之前的狀況,而這些全部都是透過了Melvin的眼睛。



對於無法集結精英來追擊而一直犧牲同事的狀態;沒有精準的技術追尋犯人,只能土法鍊鋼。能攔截電話已是所能做到的最大限度了,但準確度卻是另一回事;以及非得要將超難追補的犯人射殺掉,否則束手無策的莫可奈何......



其實我反而喜歡Melvin在這個部份的表現,更勝於他和Dillinger鬥智的部份,最主要的原因也是這一個部份有較為完整的描述,讓觀影者,至少我是如此,對Melvin所感受到的無奈感同深受,也終於促成FBI的成立。也幸虧有這樣的用意在,不然Christine Bale在這一部電影當中,險些變成花瓶角色。不過這個促成FBI成立的部份,還是有其細節未詳實交代之處,部份的跳接顯然有點突兀,但還算可以理解。



我想或許導演的重點是擺在Melvin和Dillinger兩人的心情對照吧!?兩人都有種壓抑的情緒,想要成就大事,卻顯得綁手綁腳,即使雙方的志業是完全相反的。Melvin受限於偵察技術以及人才的缺乏,面對這麼強力的罪犯,又得承擔來自長官的壓力;Dillinger雖然是無惡不做的壞蛋,但當他遇到Billie之後,我覺得他的心態改變了,他搶銀行是為了和Billie遠走高飛。



當然Diilinger有其他賺錢的方法,但在那個經濟被壓榨的年代,似乎搶銀行是一條唯一可行的捷徑,但卻得冒著天人永隔的風險。兩人在這個事件上都表現出無奈的情緒,雖然含意上有所不同,但卻是發生這樁事件的那個時代的特有產物。或許這就是導演正是想表現出那個時代的風雲人物的幽微心情,所以才特別在Dillinger的犯罪生涯中,選出這個事件來作陳述吧!?



雖然劇情流暢,剪接表現不錯,
但可惜的是,整體細節不夠完整。若你對Dillinger不夠瞭解的話,在某些地方就會覺得摸不著頭緒;除此之外,精彩的鬥智過程以及槍淋彈雨也只達到一半的完成度,總覺得還可以更精彩。幸虧關於Dillinger和Billie之間至死不渝的愛,還有Melvin辦案時遇到的困擾和難處,連接如今FBI成立的原因,以及這兩人的心情對照所反映出來的社會狀況,稍稍有把可看度扳回來。整體來說,還可以。

2009年7月22日 星期三

[劇戲不靡遺11]Boss/Mr.Brain

09春季日劇當中,不約而同地,富士電視台和TBS分別推出了講究大卡司和華麗排場的兩部警匪偵探劇:Boss和Mr.Brain。雖然若以偵探劇來看的話,兩方顯然都並未能達到偵探迷的標準,在劇情安排上略有瑕疵。不過這兩部日劇還是有其可看之處,若不去追究邏輯性的話。



這兩部都是警匪偵察辦案劇,又以堅強的演員陣容為宣傳、號召力,且幾乎都是一集一個案件的手法,即使上檔時間差了一個月左右,即使公開時間不同,但不免還是會讓人比較(至少我發了比較文)。尤其到後半段,總會覺得怎麼Boss剛出現的罪犯類型,Mr. Brain緊接著出現。雖然還是有不一樣的地方,但總有種明顯較勁的感覺。



姑且不論是否有競技的味道,除了華麗的排場之外,我想會被吸引去看這兩部日劇的觀眾群,也有那些警匪動作偵察的粉絲吧!?至少我是一半因為卡司,一半是因為偵探戲碼才去追這兩部日劇的。可是在構成主要劇情的偵探故事上,這兩部顯然比起同樣類型並在同季或跨季播出的日劇或單元劇,遜色許多。比如說沒有大卡司的『臨場』,聽說很好看,比較像是一部偵探推理劇,不過我也沒實際驗證過就是了。



若單純就兩部來比較,Mr. Brain顯然比Boss好一點。Boss整體來說,有很多證據感覺都是無中生有,雖然是警察的直覺,雖然可能未把細節秀出來。不過比起一些插科打渾的情節,我更想看到的是犯罪的動機,還有如何揪出犯人的情節。但總是拖到整集結束前的10分鐘才開始一筆帶過,雖然給了我們答案,甚至還給我們意外的轉折,但這個轉折只是因為我們缺少資訊所構成的,而不是我們掌握了證據卻被證據擺了一道的意外。



相較之下,Mr. Brain顯然較重視推理過程,把其間的形成結論又推翻的反覆有表達出來,而且從中又學習到了許多大腦知識。雖然之前大學有讀過關於大腦的奧秘,但不才地幾乎都還給老師或當時根本不夠認真,所以Mr. Brain還是讓我長到知識,儘管只是腦部研究的其中一小部份而已。



只不過以第二話為首,有些集最後決定犯人的行為實在有點讓人嗤之以鼻,雖然是主角本身個性的關係,可是感覺就是很隨便:如仲間由紀惠那一集的轉折便讓我難以置信,就學過相關課程的我來說,也壞了仲間將近一集又2/3的好演技。



又如最終話的手機通訊的前半段也讓我大感意外。可能是看過Bloody Monday的關係,所以早就知道可以追蹤即使處於待機狀態的手機,可是身為科警研的一員,竟就這樣貿然打電話,實在無法理解,雖然一切可歸因於女主角角色設定是傻妹的關係。



不過說實話,看這兩部時,若沒去探究這些細節,在分秒必爭的找尋犯人或拯救人質的過程之中,其實還蠻緊張刺激、驚心動魄的,有達到戲劇效果。甚至還有些讓人放鬆的歡樂時刻,特別是Boss,有趣的程度高過於Mr. Brain。值得玩味的是,兩劇演員一字排開來,Mr. Brain本職是諧星的人還比Boss多,但總覺得他們的戲份比Boss中稀少的諧星的戲份只多一點點而已。



這就牽扯到演員的戲份上,個人覺得Boss中固定班底每個人的戲份比起Mr. Brain來說平均許多,Mr.Brain固定班底中雖然有較多的諧星,但戲份主要都集中在木村、綾瀬、水嶋、香川以及guest犯人身上,甚至有一集就出場那麼一兩次就可以領便當的Shiho和日本火紅的傻妹三人組Pabo中的木下優樹菜,如此看來根本沒有搞笑的著力點與時間。



反觀Boss擅用了每個角色的角色特性,並從中發展,展現出令人興味盎然之處。特別是溫水洋一和竹野內豐這兩個都和女人有關的個性的角色,一個是癡癡追趕著女人的糟老頭;一個是風度翩翩又愛耍帥的女人殺手。再加上劇本加持,將搞笑融入辦案情節當中,讓一切都發生得很自然,因此比較容易讓人哈哈大笑。缺點是有時會有三條線的感覺。



即使Boss也有正規情節之外另闢疆土的笑點,但比起Mr. Brain較多另外獨立出來的笑料來說,Boss顯然在笑料融入劇情上面,佔了上風。況且還有一點很重要的是,我個人認為,領軍這兩部日劇的資深男星搞笑的方式也有影響。竹野內豐的搞笑是耍帥型;木村拓哉則稍嫌不夠帥,而且有點娘。相較起來,竹野內豐的部份就比較賞心悅目。



不過也不是說,Mr. Brain未從角色個性上發揮。所以在其中,木村拓哉的角色設定本就是如此,只是我不是那麼喜歡,我反而比較喜歡水嶋ヒロ和綾瀬遥的表現。水嶋ヒロ讓我想到他在「花ざかりの君たちへ〜イケメン♂パラダイス〜」中的笨拙,我還蠻喜歡他這樣的表現的,相較於同部日劇中的認真樣。而在這部日劇當中,又有香川照之的嚴肅貌及上司下屬的關係的對比,更加強其菜鳥的菜味所營造出的好笑氛圍。



綾瀬遥則是一整個大心的可愛。不管是認真貌,還是被九十九捉弄的時候,都有一股傻妞的感覺。更絕的是最後一集當中,大家拼貼送給九十九的心意,更是發噱。不過這些部份相較於Boss來說,比例還是佔得比較少,追根究柢之下,其實還是劇本選擇編寫的方向所致。



當然這兩部戲劇也有其有意義之處。看Boss看到前幾集,在發現偵探情節出包很大之餘,也感覺到這部戲劇的重點其實應該放在「特別犯罪対策室」中的所有成員在Boss大澤絵里子的帶領之下,每個人的轉變,或展現出他們的長處,或學到身為一個警察該有的態度……等。而確實隨著一集集的推演之下,每個人都有所轉變,也有所成長。



但是反而幾乎每一集最後都會鋪梗的Boss和她戀人的片段,就只是一筆帶過,未交代很清楚,且感覺只是在最後一集展現其功能性而已,有點可惜。我總覺得若這一段好好處理,搞不好會成為一個有力的結局。還是因為會有SP而留梗呢?!不過SP通常也不會把我的疑惑解決開來。



而Mr. Brain在主角的故事上面也是沒有完結,比如說九十九和武井(市川海老蔵飾)的恩怨情仇。不過我更不喜歡的是宛如前後呼應地,第一集和第八集才出現武井的戲份。其實第一集武井出來時,我還期待這部日劇和Boss稍有區別地是有整體性的,就算是一集一集單元劇,不過武井是三不五時會出現的魔頭。不過事與願違。



另外還有宛如前言的牛郎工作,也只是功能性地意思意思的為這個故事揭開序幕,之後就沒有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更何況撇開劇情完整性不談,落後在其他同季日劇播出的Mr. Brain本身的全八集就有讓人意猶未盡的感覺。雖然有壓軸推出的氣勢,但卻沒有強力收尾的凌駕,即使最終話的收視率被稱為強勢掃尾。



而Mr. Brain也有所謂人影響人的勵志情節存在其中,我想這是日劇當中最重要的公式之ㄧ,也就是九十九的搜查精神影響了全科搜研的人員。在這個部份,我反而比較喜歡Mr. Brain的處理方式更勝於Boss,因為Mr. Brain把此更融入劇情之中,有種潛移默化的感覺,反觀Boss的融入則顯得較為刻意。



我不得不說我很喜歡Mr. Brain最終話的感情處理,正是因為如此不著痕跡地影響,所以別離才特別令人依依不捨,尤其又帶點遺憾的感傷,更讓情緒加到最滿。當然最後還是讓觀眾破涕為笑,而且下個接檔劇的男主角還在最後現身哩!真有創意。



這兩部其他部份的表現:就guest的演技來說,雖然幾乎都是大牌壓陣,但演技水準比較起來,還是以Mr. Brain的素質比較整齊。就特效方面來說,其實雙方都展現出相當的成果,但應用在犯罪辦案上的Mr. Brain來說,顯然比較適得其所。就剪接而言,我比較喜歡Boss的手法,我最推崇的是從辦公室透過現場照片而轉換到現場的手法,讓轉場不再是只有上一場結束後再轉換到下一場那樣平凡。



結論是雙方各有勝場,當然也一樣有讓我三條線的地方。於我而言,要選出哪一部比較好看,的確是有點難度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若想要看到緊張懸疑的偵探劇的話,這兩部可能都不會是你的首選,處處都是可以挑剔之處。不過若不是那麼在意,又想放輕鬆一下,養養自己的眼睛或娛樂自己一下之類的,那這兩部我覺得都是不錯的選擇。

2009年7月17日 星期五

[觀影筆記09-58]心靈鐵窗-Boy A

過去的罪衍如影隨行,即使自己認為自己已經改過向善,儘管本質良善,但人終究只是個表面動物;不過因為處在人心險惡的現在社會中,又顯得情有可原,但卻可能會傷害到已經準備重生的罪犯。新生的前罪犯在這個社會的立足點是什麼?男主角Andrew Garfield演得很棒,表現出重生的掙扎到最後被發現的慌亂。這是心靈鐵窗。



本部電影主軸是以出獄後少年的新生生活為主軸,中間穿插著過去的畫面以及被審判的畫面,來讓觀影者瞭解化名為Jack的主人翁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以及他到底做了什麼傷天害理的事,而讓輔導員一直希望他保密過去的事實,不要被拆穿。



在這部電影中,飾演男主角Jack的Andrew Garfield表現搶眼,將過去的罪孽影響到現在生活的感覺,處理得相當好,且對於人際互動上,也表演出帶點神秘色彩的小心翼翼,及保有秘密的謹慎。可是他自己也知道對於交往的對象,包括知心好朋友、包括女朋友,有時候這就會成為一個殺風景的舉動。



儘管同伴了解真相半套地體諒他,但Jack內心卻有一個隨時會將真相爆炸開來的定時炸彈,讓他不住地猶豫,把如此『自己真的可以重生嗎?』的掙扎表情做得相當好;同時我們也透過電影中了解到過去不僅是個要保守的秘密,其實也是造成他今天放不太開的原因,而讓觀影者如我,不免為他心疼。更有甚者,透過一個救人事件,讓我們了解到他本質其實是良善的!



而在情緒堆疊到一個高點,讓大家覺得這個人可以原諒後,最後秘密被揭穿,他好不容易穩定的生活卻有如風暴一般被搗亂,我們才終於瞭解那些劇中人物是看不到坐在螢幕前的我們所看到的這些良善的,看不到他原本的個性的,他們只知道表面是一件傷天害理的事件而已,假釋出來的罪犯會不會再度犯罪才是最讓人人心惶惶的重點阿!



如果我們是電影中那些不知情的人,我們可以如此寬容嗎?若不行,誰又來給這些想要振作的罪犯第二次機會呢?縱使少數人支持著他,但畢竟他是要面對整個大社會下的眼光,且如同電影所呈現一般,到了最後,儘管周遭的人都知道他本身的心地好,但那些人,也會因為外在的眼光而紛紛離去,所留下的就僅是那些朋友牙一咬,轉身,嘆息。



『所有的過錯都要讓他承擔,顯得很不公平』,編導顯然在這方面做得相當成功。不論是學校霸凌問題、家庭問題、還是同夥的先行離去,而讓我思考:人是不是都只看事情表面就下評論,會不會人一直都在搞錯重點,會不會其實我們都有可能是加害者的一方,而自己不自知,卻強打著可能是受害者的旗號,壓榨著假釋出獄的罪犯呢!?



我特別喜歡輔導員和Jack家庭問題的對照。因為父母的不關心,才會導致如今這般田地。不過我會更希望看到輔導員和他兒子之間矛盾情感的糾結,不然其實劇情好像過於簡單,過於理所當然了些,兒子角色的安排就顯得有一點斧鑿痕跡。



其實看到最後讓他進入牢獄的那件事件經過後,我很想問Jack,後悔嗎?這樣做值得嗎?儘管很多事情,其實有很多人要負起責任;看到他的故事,也會讓一些人反省些什麼,
但其實都僅存乎一念之心。他其實很多事情都可以不需去加入的,包括最後讓他進入牢獄的那件事。其實在那當下,我看到他的遲疑,當然他的決定是多年來不滿的累積,有很多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但他換得什麼?



或許他真的後悔了,必須將自己的過去掩埋起來,必須過得小心翼翼,很多令人享受的事情,他總是只能保持距離。雖然一度漸漸甩開於腦後,但當全世界都與他為敵,才知道這件事情會像影子一般跟隨著自己一輩子,一生就得過著這樣的生活,怎麼不後悔?最後一幕,往下看著海,那種無助的樣貌,或許已經解答了我的所有疑惑。



這是一部很糾結人心的電影,從一開始想替他加油的心情,到後來知道他做了什麼事情而入獄的情緒。雖然男主角處境艱辛,令人同情,但一念之差,讓自己的生活從區區一場大雨變成一場一輩子的暴風雪,值得嗎?也讓人無法諒解,不過相對地也覺得很可惜。但在可惜之餘,我們又是否可以在自己的位置上替這些人做些什麼?或許也是這部電影想要給我們的思考吧!?不錯看。











最後我要推薦這部電影的男主角Andrew Garfield。我覺得這部電影不只編排得宜,選角也選得很棒。當然主角本身演技不在話下,但長相又惹人愛憐時,最會激發觀影者對這部電影的情緒。後來才發現他曾經在『權力風暴(Lions For Lambs)』演出過,難怪覺得他很眼熟,原來當時已留下印象了。我還蠻喜歡他也蠻看好他的。















2009年7月16日 星期四

[觀影筆記09-57]爸,你好嗎?

2009台北電影節觀影紀錄(8)

『父子親情』系列第二彈,不,應該說是第三彈。戴立忍執導的『不能沒有你』算是第一彈。從『不能沒有你』中為了孩子權益,不惜奔走求情,以致鋌而走險的父親形象;經過『白い春』中,生父與養父對女兒的愛還有血肉相連的不言則明;到最後一部也是最後才看的『爸,你好嗎?』的集大成,剛好為這個緣份畫下了完美的句點。



十段父親的故事。十個不同的職業,不同個性的父親,跳脫刻板觀念中『嚴父』的形象,用各自的方式去表達他們的愛與關懷,既有歡笑也有淚水。雖在某些設定上,有點重覆,未能更多元化,且少了點嚴格之中帶點慈祥溫柔的反差,而少了點力度。但無論如何,每一段溫情的攻勢,的確讓人感動。最後演職員表的街訪更是突出的巧思,可能是淚水奪眶而出的最後一根稻草。這是爸,你好嗎?



這是張作驥導演關於『父愛』的電影拍攝計畫中的第一個作品,之後還會有母愛的電影拍攝計畫。這次這部影片算是個試金石,也是一個起頭,希望未來每年都能有這樣關於親子之情的電影。而在這部開始的電影中,則有點集大成的意味,意圖透過十段短片將父親各式各樣不同的形象傳達出來。



整體來說,安排穿插得宜,雖然大部份的片段是以讓人感動為目標。但不僅僅只有淚水而已,也有歡笑的部份,恰當地點綴在段落之間,而不致讓整部電影都是沉重的。不過佔了少數的歡樂片段,反倒是整部片最讓人有記憶點的地方。



我尤其喜歡范植偉三代同堂的那一段。雖然是一年內兒子才帶孫子回來看爸爸幾次,但爸爸的自立以及妙語,再加上孫子的童言童語的加持,著實讓氣氛活絡起來;黑道大哥的前半段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部份,甚至導演還自嘲了電影工業一番,雖然這都是為了襯托出令人悲傷的後半段的鋪陳,不過卻讓人無法忘懷。



不過也不全然盡是又大笑,又大哭的極端。部份片段的父愛,雖未有過大的情緒表現,但導演說故事的技巧或故事本身或演員演技或以上皆是,將這些平淡的片段,處理得相當雋永,甚至讓人心有戚戚焉,鋒頭一點都沒有被那些情緒較為飽滿的片段搶過鋒頭,顯示導演在段落與段落之間取得良好的平衡。甚至這些段落在我心中留下的感覺是比其他一些段落還要滿的。



比如說那一個熱鬧團聚之後的孤寂身影的畫面。即使在當下有著看到孩孫都成家立業的欣喜心情,但卻有種置身於喧囂之外的孤獨;再比如說『背影』的重新詮釋,雖然導演自己說這一段的表現讓自己備感壓力,但整部電影當中,
其實我最喜歡這一段。



這不得不歸功於陳慕義這個演員的好演技。這個演員已經讓我為他演出爸爸這個角色演得之好而連續驚嘆兩次。前一次是李啟源執導的台北異想之煙(p.s.),第二次就是這一部電影了。儘管在兩個短劇中都沒有什麼台詞,但舉手投足之間,充滿父親韻味之餘,也不經意地傳遞出父親的關懷。而這樣的愛是會持續在內心中發酵的,是會讓人低吟品味的。





而不管片段當中是什麼樣的情緒,導演在段落中最後的處理,都試圖以一些long景,或景物,東西的鏡頭等如此對演員保有一定距離或抽掉演員的運鏡中,讓觀影者的情緒得以沉澱,進而發酵,讓我們去體會段落中父子的感情。有些部份甚至在結尾時將影像抽掉,只剩聲音的部份,有種雖結束,卻綿延了段落中的情緒,顯出其幽遠的感覺。



仔細一看,更會發現這部電影當中不只是強調父親單方面的愛而已,甚至還有孩子對父親的關懷與體諒,也因為有這樣的回饋,才更讓父親的付出更顯偉大及感動。特別是小演員說出的那簡單幾句台詞。如第一段,忠實呈現高雄縣長楊秋興兒時記憶片段中的縣長小時候;又如和妻子離婚而肩負起養兒養母又要持家的爸爸的故事中的兒子。



不過其實不只是小演員純真不造作的表演,不管是扮演中生代的范植偉,還是青少年的紀培慧和張捷等演員,也在電影中做了最相稱的綠葉,烘托出父親的關愛。其中張捷在『背影』中於月台上,凝視父親的背影的片段,令人回味無窮;紀培慧演技大突破地扮演半身不遂的病患及變性人,也相當搶眼。只可惜變性人的配音過於突兀,稍嫌可惜。



還有一點遺憾的是整部電影的演員素質並不是那麼整齊,有些新演員的演技過於生澀而無法撐起當個片段的情緒。幸虧導演的運鏡彌補了這一切,而不致讓這些段落顯得突兀。段落所想要傳遞的感覺還是有做足。



這樣看來,導演確實在十段當中表現出父愛帶給我們各式各樣的感覺,只是總覺得好像少了些什麼,好像片段和片段之間並沒有達到全然的多元化,有部份雷同之處。如社經地位低,或面臨破產的父親的設定;如因爸爸工作太忙碌而無法及時趕到發生意外的孩子身邊的設定。



因為如此,太保獨挑大樑的最後一段顯得有點可惜,雖然太保可以稱作獨角戲的部份演得很好,但因為和前面故事角色設定有點雷同之下,少了點力道;而且不清場地讓民眾入鏡,雖然成功地補抓到大家好奇的眼光,但某些民眾明顯地刻意搶鏡頭或躲鏡頭,
卻讓我分心了。不管有心或無意,都過於搶戲地讓我無法體會整段故事的感覺。



除此之外,在幾乎全部都是爸爸柔情的片段中(只有破產老闆那一段有展現出爸爸的威嚴,但最後還是被媽媽壓下來。),似乎少了點『嚴父』的成份在電影裡頭。我總覺得若能穿插幾個這樣的情境,或許後面的關懷之情會更令人感動;或許也才不會缺少這父親在世人心目中最根本的形象。正因為缺漏,而好似少了點魄力,雖然整體還是很感人,但總顯得有點軟弱。



不過不得不稱讚最後演職員表旁的街頭訪問。因為真實,貼近人心,反而,我覺得,是整部電影當中最令人動容之處,同時也呼應著這整部戲當中同時也想表達的孩子對父愛的回應,讓電影更臻圓滿,將這各自獨立成格的十段故事中串連了起來。



儘管有時候會誤解,有時候無法體會,但血濃於水的親情,是如何也化不開的,而我們只能在短暫的緣份中,用我們自己的方式好好地傳達出對對方的愛,或者是好好地回應對對方的愛才是。



有開心的情緒,也有悲傷的感覺,更有讓人一生無法忘懷的父親的貼心,導演鏡頭下的父親形象的確很令人感動。但若能再更多元化,若能再添父親威嚴形象的描寫,或許這部電影就會更臻完美。不過這部電影還是大大地打動我心。很好看!









所以工商服務時間又到了:本部電影即將於7/31全省上映,請務必進戲院支持。







p.s.:台北異想之前曾在公視公開播映過,是諸位參與的導演藉由台北24個小時的某個時段發想,而拍成的短片集結。『煙』為其中一部。是一部相當好看的電視電影,各短片各有其意義與深度,可期待公視再播。(應該會是人生劇展的時段)



2009年7月14日 星期二

[戲劇不靡遺10]白い春

不知是偶然還是巧合,有時候會在同一段時間內,連續看到類似主題的電影或戲劇。也不算是這個主題正當紅,而一窩蜂地在這段時間內同時推出;甚至是不同時間推出,更何況他們又是屬於不同類型的出版品,出版公司也不同。就這樣無巧不成書地都讓我看到了,算是個緣份吧!?最近又遇到了如此的經驗,履履出現的主題則是『父子親情』。而作為和這個主題結緣開始的便是這一部日劇:『白い春』。不免俗地先來聽聽本齣日劇的主題曲阪井あゆみ『横顔』





白い春』(點劇名看官方網站)為富士電視台09年春季日劇。描述一個曾經是黑道,為了籌措女友的醫藥費殺人入獄的男人,出獄後發現人事全非,而在邊瞭解九年前發生的事實的同時,也發現到自己的女兒的故事。



是個透過配角們本身的事件或者是配角和主角的交談,還有主角本身的內省,慢慢表現出主角的心境轉變的故事。即便是過於專注於父女親情的發展,而忽略了旁支的交代讓某些部份劇情顯得有點為交代而交代的突兀之外,不過整部戲劇還是讓人眼淚不禁撲簌簌直掉。



有趣的是這部戲第一集給我的感覺,反而並沒有全然專注於父女感情身上,我反倒比較在意的是九年前男主角佐倉春男(阿部寛飾)入獄之後,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反倒是這個引起我繼續觀看的動機。除此之外還有西田栞(吉高由里子飾)的部份,既然是部要表現父女親情的戲劇,那為什麼要設定這個角色也是頗讓我好奇的。至於父女之情,在這一集比較像是在鋪梗,不夠吸引我。但整體來說,還是有扮演好第一集的角色,適時引起我的興趣。



不過最讓我感興趣的部份,卻是讓整部戲劇品質有點出槌的地方,感覺上編劇是有點突然想到還有這個部份要交代,所以才處理一下而已。不過也不能說這樣的設定,這樣的角色是可以剔除出這部戲劇的。他們還是扮演了劇情發展的重要角色,只是稍嫌處理得不好罷了。



如西田栞,她扮演著推動男主角向前,默默支持他的角色;也因為他們日漸產生友誼,所以也是個讓佐倉春男再度陷入危機可能的角色之一,製造出緊張的張力;同時西田栞的角色身世背景也是讓佐倉春男作出最後決定的對照。但後者的安排就顯露出鑿痕,不夠精緻,有點突兀,要到之後才可以顯示出這一段的意義。



又如九年前的事件,雖然隨著和村上康史的辨證以及證據的一一浮現中,在前幾集中慢慢有了解釋,然後在發現さち的身份後,便轉變成情不自禁地父愛流露的劇情,九年前事件似乎就這樣落幕了,但在最後一集來個回馬槍才突然想到還有這個疑點尚未解決阿!即便是這個疑點的犯人已經在前幾集呼之欲出了!



若是峰迴路轉,出乎意料也就算了,偏偏又是這麼好猜的結局。突然出現似乎在安排上不夠仔細,也顯得過於簡單。幸虧最後的原諒讓我心領神會。畢竟要讓剛出獄,又還在氣頭上的春男原諒是不太可能的事。安排在最後一集既可交代劇情,又可以顯示春男的轉變,實為兩全其美,只是或許可以處理得更圓融一點吧!?但這都還好,我覺得最糟的是在更之後的復仇,這就有點過於天外飛來一筆,總覺得要觀眾哭死也不是這樣。



扣除這些缺點,整部日劇在父女親情的刻畫上,還是相當成功的。我最喜歡的是劇情中不著痕跡地展現出女兒和親生父親的共同點以及親近性。即使是女兒不知道真相的狀況下,無意中所透露出的血脈相連,卻是怎麼樣也無法扭曲的證據。和養父比較起來,養父便顯得得花上一番工夫才能和女兒溝通。有種剛起跑就見勝負的感覺。



而因為對於如此的牽絆過於深刻地植入觀眾的腦海,導致當養父要保有女兒的想法說出來時,我們總會不自覺地替生父加油著,覺得養父這樣的想法實在有點不近人情。不過其所傳達的:要養一個女孩的不易,也的確刺痛了當時還無所事事,仍一副屌兒郎噹樣的生父的心。同時也傳達出他對女兒母親的愛,絲毫不遜色於生父。這對生父之後的轉變是相當重要的契機。



這樣說來,生父和養父之間的對照,便是本部戲劇最讓人玩味的地方,特別是對於女兒身上。不只是劇情上面而已,在畫面上也時常表現出這樣的對立。比如說玩Wii時的對抗,削蘋果的對抗。對我來說,雖然顯得有點幼稚,兩個男人,年紀都一大把了,還玩這樣的遊戲。不過卻更可以突顯出他們對於女兒的愛是誰也不讓誰的,一種身為人父的自尊,不言而明。說實話,我還蠻喜歡這樣的表現的,讓原本看似沒什麼新意的劇情,在拍攝上創造出他的趣味性,以及角色的對位感。



除了這樣的對比之外,前面提到的佐倉春男和栞對照,也是其中之一,顯然本部戲劇還蠻常用對照手法的,而且在我看來,都用得相當傑出,甚至也安排了父親與女兒的對應。這樣的呼應也讓本部戲劇不只有父親對女兒的愛而已,甚至還有親子之間各擁有彼此牽制的影響力,而更傳神地表達出親情的深遠。



這個部份印象最深刻的是在第六集當中的劇情。女兒為吊單槓的事情苦惱著,但又不得不表現給養父看,所以請父親來協助;父親則為新工作以及寄人籬下的不舒服感努力適應著,為了可以不讓女兒丟臉,可以成為讓女兒可以信賴、依賴的爸爸。最後女兒成功了,開心的分享喜悅,也不經意地讚美了爸爸,雖然那時彼此的身份都還沒說明,但那個畫面好美,我又不禁掉淚了。



而飾演佐倉春男的阿部寛,在這部戲劇中演技大炸裂,展現出他過人的演技工夫,讓我不得不折服於他,我還蠻看好他奪下日劇學院賞最佳男主角的。他表演好到短短的十一集戲劇中,可以從見誰都充滿殺戮之氣的街頭小混混的神態轉變為一個為女兒著想的好爸爸的氣質。而且由裡到外,一集隨著一集的真相浮現,道德勸說,還有對自我的反省,漸漸地,完全蛻變,就好比慢慢脫蛹而出的蝴蝶一般。且絕不是帶著面具的偽裝,而是發自內心的改變,令人嘆為觀止。



最後要提一下關於男主角姓名的命名美學,不管這是刻意或無心,但我覺得可以這樣安排很棒!佐倉春男的佐倉日文音同櫻花的日文發音;而春男的日文發音也同於春生,所以佐倉春男,也可以看做是櫻花春生。既呼應本部戲劇的劇名『白い春』,更讓我覺得父親對女兒的愛,就像冬天過後,隨之到來的春天的櫻花,無所不在地綻放,讓九年間已槁木死灰又得知深愛的女人去世的佐倉春男,終於破繭而出,成為一個值得信賴的男人,全身上下散發著偉大感人美麗的光采。只可惜就如同前面所說的,編劇總愛像個小說家一樣,最後一定要來個悲劇性的結局,才能讓人記住嗎?



雖然整部戲有令我不滿的地方,劇情也不是多具新意。但在角色設定上,還有拍攝上,無處不對照,不對比較勁的感覺,讓整部戲劇其實相對地精彩;而那種血濃於水、心電感應的親情,也是全劇當中最讓我感動的地方;當然一定要推崇阿部寛的演技,讓整部戲劇更具有層次。最最最最最後一幕,完全就是全劇最好的註解,很好看。











PS1:毎一集結束後,阿部寛強裝鎮定的贈品介紹,都會讓我不禁噗嗤ㄧ笑。或許是從前面的深情或前面的混混的感覺,介紹有點KUSO的商品,的確有種衝突的有趣。有一集後面,感覺阿部寛也不禁笑場了!



PS2:最近,認識日劇B咖,是我的興趣,當我看到熟悉面孔時,總忍不住想要記起他曾經在哪裡出現過。劇中飾演惠一的演員村上剛基也在某個MV中被我發現了,一開始我只覺得眼熟,卻一時想不起來在哪裡有看過,在『白い春』又播了幾集之後的某天,再度邂逅了這支MV,也讓我終於想起。這首歌是東方神起所演唱的「どうして君を好きになってしまったんだろう?」













隨文章附上我的噗浪上,得盡量不爆雷但還是會不小心爆到的每集看完之後的立即想法:



ep1:阿部寛と海里ちゃんために見た。九年前なにを起こったんの?春男と村上さち(大橋のぞみ飾)の関係はなに?春男と西田はどんな関係を続く?面白そう!愛のためについてドラマと思う



ep2:阿部寛戲路寬廣得這部日劇都可看得到!不論是親情、變態還是愛情。それで、パンはおいしそう。お腹が空いた!



ep3:壞人呼之欲出,答案呼之欲出。只是我不懂為什麼村上怕河合老師。這一集催淚點幾乎沒有。



ep4:這一集也很好哭;村上的愛也很偉大,但可惜太自私,不懂得放手,但又可以理解他的心情。



ep5:佐倉想像孩子的畫面,為了孩子想要振作的畫面好美,會讓人會心一笑;無奈本週主題:過去的罪衍是會如影隨行的!!



ep6:父女分別為自己的生命努力著!最後的交叉畫面,處理得很不錯!我特別對さち真心為佐倉可以在麵包店工作高興的那一幕有感覺,可以理解佐倉內心是多麼開心,因為他讓自己的女兒高興了,雖然女兒還不知道自己的出身。



ep7:佐倉春夫にとって、それはささやかな幸せだ。 但好ㄍ一ㄥ阿!!Wii網球那一幕處理得很好,顯示出佐倉と村上之間對彼らの娘-さち的角力。(偷偷發現惠一NG了!)



ep8:兩個爸爸真幼稚!那邊很有趣^^這是一個親子間相互影響的故事。



ep9:さちは幸せね、二人パパ関心を寄せてあげている。我最喜歡這部日劇後半段,兩個爸爸為了女兒的互動^^這一集最後又差點......



ep10:原以為栞找爸爸那一段安排得太突然,後來才知道是鋪梗用的,但我還是覺得有點突兀>"<



ep11(finale):雖然劇情安排得有點刻意,突然。不過關於親情部份還有一點點友情部份,我ㄧ整個哭成淚人兒。







2009年7月10日 星期五

[觀影筆記09-56]不能沒有你

2009台北電影節觀影記錄(7)

沒有譁眾取寵的手法,反而更能提鍊出真情;簡單幾幕地拍攝,卻能傳達出父女的羈絆;沒有刻意的責怪,只有只為女兒好的父親坐困愁城的情狀,反倒讓人不禁檢討著是否哪裡出了問題?而不知不覺來到最後一幕,不知不覺地為他們的感情,為他們終於得到公道,鼻酸,甚至流下淚水。演員們的表現突出,令人印象深刻。這是不能沒有你。



本部電影改編自真人真事,取材於六年前一場驚天動地的新聞事件:一名男子試圖帶著一名女孩跳天橋自殺,在那時未了解來龍去脈,又若只聽信媒體渲染的片面之辭的話,可能大家都會覺得那不過是一場鬧劇罷了!不過監製戴立忍與陳文彬(也是劇中飾演父親角色的演員)卻深入事件背後,蒐集這個事件的事發原因,拍出了這樣一部還原事情真相的電影。



所以開頭一幕圍觀電視的景象,便栩栩如生地傳達出當時在電視機前觀看這則新聞的大家,在未瞭解事件背後真相時,所妄下的斷言及玩笑之辭,甚至仔細一聽,你還會聽到媒體竟然是不由分說地以和事件毫無關連的緣由來報導。事件發生的六年前,那些聽到報導的人們,就像是在觀影前未看過劇情簡介而看了第一幕一樣,可能會覺得『擺明就是個社會亂象』!但當隨著電影一步一步剖析之後,竟會發現其實內有隱情。



我覺得這部電影厲害的地方在於平鋪直述,不外加任何情緒影響的描述功力。今天會造成這樣的一則新聞出現,其實有很多因素所影響:包括政府機關的踢皮球,還有媒體聞嗅新聞事件價值的能力以及判斷,甚至是警察的純粹盤查也可以仗勢欺人。在這部電影過程當中,我們都可以看到這些情景的描述。而在這些場景當中,你可能當下會感到氣憤或者是奇怪,
可是當你仔細想一想,這的確是一般人會做的事實阿。



導演的鏡頭下並未刻意要放大這些狀況中處在優勢一方的張牙舞爪,而是這個社會可憎的真實樣貌。看電影的我們或許會站在父女的情景這一方面想,而可能會對劇中自己所體會到,可命名為欺壓的狀態而打抱不平。但當我們回到現實生活中時,在抽離掉所有事件真相後,當我們接收到這樣的案例時,我們是否可以適時伸出援手,多為他們做些額外的事情呢?



或許自己真的想要幫忙,但當你身處於不管哪裡都有判斷準則及處理程序規定的社會;但當你身處於有上面官員運籌帷幄,施加壓力,我們無法做些什麼的時候。即使你很好心,一直釋放出『我們會想辦法』『我們會幫你』......的善意,但這些善意就好像電影裡面所給當事人的感覺,甚至是給觀影者如我的感覺一樣,聽起來就像是不著邊際、空洞的另類拒絕。因為實際上也真得做不了什麼,僅僅徒增令人無奈的情緒罷了!!



到了這般田地,雖未擺出一副晚娘嘴臉,但卻也讓人感到傷心難過,而被以偏概全掉了!或許他們本來就不帶什麼意思,只是就事論事而已。但在這樣一而再,再而三沒有彈性的折磨之後,要當不成晚娘也難呀!突然讓我為部分被誤解的人感到同情起來,因為感受到這些工作人員的身不由己導致當我們站在弱勢一方時,只會看到他們的面目猙獰而已。



所以當我們觀影時站在父女一方替他們著想,忿忿不平時,是否我們也能反過來檢討自己呢?我們是否也在日常生活上,打著優勢一方的旗幟,堂而皇之的行讓對方感到受欺侮的事實,自己卻不自知呢?更有甚者,我們是否發現了這個社會的機制,這個世界的運轉,總存在著荒繆,不合人之常情的規定或現象呢?



導演在不知不覺中讓觀影者和劇中角色做了個對照。除此之外,電影中的角色也有許多對照的部份,如
父親以及好友、好友及那些行政人員。從父親的言語當中,可以看出父親極欲融入主流文化,但總有點意志不夠堅定的狀況;反觀朋友對自己的身份驕傲,並清楚自己的立場,及所該受的權利。兩相對照之下,顯得朋友比較有想法;父親則有如無頭蒼蠅一般。



朋友能為自己朋友蒙受不白之冤(觀看新聞報導那一段)的事挺身而出,父親則茫然無措不知下一步該往哪兒走,讓人感到心酸。後來即使朋友擺明拒絕父親的請求協助,但最後還是替他赴湯蹈火,在所不惜,比起那些說要幫忙,卻沒有實質助益而言的社工們,更表現出情深義重的友情。原來在這個無情,對父親來說誰已經都不能信任的世界當中,還是存在著讓人感動的溫暖!



不過這部電影中最重要的溫暖戲還是父女之情。一如整部電影的手法,父女之情之上也未有灑狗血的手法處理,只是平實記載父女相處的狀況。但簡單幾幕卻足以表達出父女的感情及羈絆。印象最深刻的便是父親氧氣幫浦故障那一段,從中便可窺見父女的血脈相承。父親:妹仔,我在海裡的時候妳看得到我嗎?女兒:看得到阿!父親:海那麼深,妳怎麼看得到?女兒:我一直看一直看一直看,就看得到。另一幕父親說要送女兒到媽媽家住,女兒手肘撞父親的動作,不言則明女兒的意願。



不過我還是最喜歡最後一幕港口的迎接:父親昂然挺立,有別於之前受到打壓委屈的佝僂,也像是在向岸上陪同在旁的社工展現出理所當然的宣告,眼神也是有別於過去的堅定;當然還有參雜著鬧劇過後,為了女兒所做的努力及改變所帶給我的感動。最後在靠岸的那一刻,我不禁滑下感動的眼淚,釋放了前面劇情中那種未找到解決出口而被壓抑下的情緒。



只是觀影的同時也理性讓我想到媽媽的部份。抽掉媽媽的存在,不知是真實事件本來就是這樣,還是刻意的處理?觀影到一半,總覺得媽媽才是整個事件最需要出來解決問題的人,如果戶政單位都可以查到媽媽現在的戶籍的話。而不禁讓我覺得整件事也太沒有找到事情的根源了,險些覺得一些劇情很無理取鬧。不過隨著劇情發展,突然對於這件事反倒不是那麼在意,也可以理解了。或許不提到媽媽的下落,有著角色們各自的理由,太過失禮或是爸爸不願失去女兒;甚至牽扯到爸爸的態度、公務員的處理事情的心態。



更有甚者,讓我感覺到:就像整部戲是用黑白色調拍成,更可以注意到劇中人物情緒一般,雖然這不治本的事件,造成本可避免的新聞話題,不過這樣的安排卻更突顯出爸爸的愛及小小的渴望:他只想讓女兒念書罷了,有這麼困難嗎?觀影完畢後,為前大半劇情所描寫的一直無法走出困境地兜圈子,感到心痛,同時也感到無力,這就是我們存在的社會阿!



黑白色調,更能專注於事件真相,以及演員們所傳達出的感情。父女親情戲當然是本部電影的一大賣點,但在平實不花俏的手法之下,所表現出更能貼近真實的劇情,讓人在為父女同仇敵愾之餘,也可以檢討到自己在社會上是否曾為那高高在上的一群,進而更發現這個社會的問題。這部電影厲害地讓人關心的不只是父女的狀況,更是讓人意識到整個社會的荒繆。相當發人省思,又好看感人的一部電影。









所以又要來個ps:本部電影即將8/14全省上映,請大家屆時務必進戲院支持國片。





2009年7月9日 星期四

[觀影筆記09-55]一席之地

2009台北電影節觀影記錄(6)

片名取得好,與電影相得益彰。電影中的每個演員也都表演得很棒地,恰如其分地完整表達他們的心情:每個人都想要讓自己有可以存在的一席之地,不論是實質上的家、社會上的地位、別人心中的份量;不管是死人還是活人。看似妙趣橫生,看似有身不由己的無奈悲傷,但這卻都是我們身旁俯拾及是的現實,或許我們存在的世界並不如想像中的美好,甚至荒謬地令人可憎,只是處在其中的我們竟毫無所覺吧!?這是一席之地。



整部電影是有幾個小故事所組合而成的,硬要說他是多線敘事,其實主軸也不過是兩條線,第三條線則是這兩條線串連在一起的關鍵,其他只是主線之外發展的小插曲。另外也是因為這部電影不像其他多線敘事的電影一樣,故事與故事之間,5分鐘一小轉換,10分鐘一大轉換,這樣肆無忌憚地剪接,反而是有條不紊地一段一段地把故事,把情緒說完之後,再接下去。



最後就如同前面所說的,幾個故事就這樣合流在一起了。影片後半段就像大多數電影一樣,描寫著這些人的互動而已。雖在轉折上以及幾段故事的交集上沒有迸出太多的驚喜火花或恍然大悟,有些關係甚至只是輕描淡寫,但還算中規中矩。不過這樣的表現,卻可以讓人專注於電影的情緒上面,不慍不火地把導演所想要表達的東西,在這不到兩小時內的電影,讓我接收到了,心中並充斥著強烈的共鳴。



當然這部分要歸功於本部電影演員的表現。我覺得這部電影主要演員的素質相當整齊,資淺的表現一點也不輸資深硬底子的演員。特別提出唐振剛所飾演的小剛,他那一聲聲的『喔』,雖然簡單,卻蘊含了轉呀轉的思緒在裡頭;看似天然呆,腦子裡反倒是骨碌碌地一堆想法。唐振剛將如此的姿態傳神地表達出來,且是全劇歡樂的來源。而不只小剛,小剛一家子雖遇困境,但仍能樂觀積極地找尋正路往前走,三不五時地就有一些奇妙可愛的舉動,讓人會心一笑;相對於另一條線,莫子與凱西的衝突悲觀以及消極。



導演用對照的手法表現出兩個故事對於生命困境的態度,傳達出各式各樣的人生哲學,但更重要的是在產生想法之前的事件本身,即是『尋找生命的一席之地』之上。我覺得很有趣也很切題的是編劇將這些故事都設定在和『房子』有關連的故事上,不過導演並未在一開頭就開門見山地將這樣的共同點點出來,而是隱而不宣地從落魄搖滾歌手莫子的屋子要法拍開始,一一慢慢地浮上抬面的:劇中角色都有『房事』問題要解決,不論是活人或死人;具體的或抽象的。



而從這裡出發,漸漸地體會到劇中角色其實也試圖在其他人的心中,不管是親近的人,或者是整個社會,甚至是死人,留下存在的重量,或為他們付出點什麼,做點什麼,只是出自於關懷,或也可以說是他們試圖在保護些什麼。抽象的狀態輔助現實問題,或者是現實問題導致的抽像情境,虛虛實實之間,導演做了很棒的轉換,
循序漸進地道出他想說的,對這個世界的看法。



在我們以為可以自我掌控的追尋或捍衛的過程之中,幸或不幸似乎都不是自己所能控制的,有時候就只是陰錯陽差,甚至莫名地躺著也可以中槍的衰尾也是可能遇到的狀況,命運總是伸出無法抵抗的大手,把我們推向無法預知的方向去,最後所看到的或許就如同電影所看到的,徒留令人覺得諷刺無奈的場面罷了。突然覺得原來生命雖美,但也可以如此荒誕不經阿!



如原住民部落的無奈。我覺得巧妙地嵌入這個現仍存在的三鶯迫遷問題,實在令人激賞。最諷刺的莫過於連鬼都比相關當局還關心居民住的問題哩;再如小剛一家的被迫遷移:要不是那個家族病史,不然也不會實際的住家,甚至是往生後的住家都被迫搬走。



又如最後莫子的演唱會。這個部份讓我想到當年張雨生的狀況,還有許許多多藝術家的狀況。我總是覺得若是你是真心喜歡一個人的作品的話,就不會在被炒作之後才形成一股遺憾的風潮,換個角度想,這宛如鞭屍的嘲弄,更何況有時候於世界蒸發這件事,本人都未必真有意願,只是一時陰錯陽差,包括莫子也是。這一點,導演的想法完全正中我紅心。



最後要推薦一下徐千秀在這部電影裡所作的歌曲或配樂,不只是陰暗迷幻搖滾系,或者是清新脫俗民謠系,他都可以駕馭的很好,我甚至是看到最後演職員表時,才驚呼他一手包辦所有作曲工作。令人開心的是路嘉欣的再度演唱,話說我還蠻喜歡他唯一一張的專輯的,只可惜目前只能聽她在大螢幕裡或電影原聲帶中展現歌喉。最讓人驚喜的是莫子儀的首次大螢幕演唱,我覺得他實在好適合唱這些灰暗的歌,只不過開頭第一首有點不忍足睹就是了。



其實我覺得這一部電影蠻適合Rocker來看的,有一些故事,或許會心有戚戚焉,甚至讓我懷疑導演應該也曾當過或夢想當過Rocker;不過不是Rocker的更要看。雖然故事沒有很多元地囊括各種可能性,但我總覺得這些角色的描寫,或許在某些部份是可以讓你感同深受的,或甚至單純地只是讓你看到了電影中所呈現的現象。



導演不急不徐,有條不紊地將劇本的完整度,縝密度如實地詮釋出來,雖然在線與線交會之間,沒有太多的驚喜,但卻讓我感受到導演在這部電影所想要傳達的態度、情感。有歡笑有淚人,值得推薦。











所以要來個ps工商服務時間:本部電影將於10/2全省聯映,請大家進戲院支持國片!



2009年7月7日 星期二

[觀影筆記09-54]不灯港-不灯港

2009台北電影節觀影記錄(5)

節奏緩慢,但卻給我一股奇妙的氛圍,一種會讓人不禁噗嗤一笑的感覺,讓我忍不住想看看到底最後主人翁萬造的最後境遇。說到底這其實是一個愛情故事,結局雖讓人留下無限的想像空間未能滿足我看下去的動力;不過幾個到位的鏡頭,故事雖未完整交代,卻已意在言外。這是不灯港。



雖然與我想像的『絕無冷場,從頭好笑到尾』的妙趣橫生境界,有點距離,不過這部電影仍可以把他歸類到喜劇的類別之中。雖然這些笑點讓人不禁聯想到「烏龜游泳意外迅速」這類脫力系電影的笑料,不過這一部電影的梗,還是讓我有耳目一新的感覺。它營造出一種無以名狀的氛圍,讓我對於這部電影,雖然節奏過於緩慢,但卻在我心中漾起了『這部電影真是創意式地有趣』的感覺。



說創意,或許有點過度讚譽,只因為我沒有見過如此型式的笑點。說穿了,其實這部電影採用的方法,卻是簡單到不行,可能是因為有別於表演上、台詞上的琢磨所產生的笑果,才顯得很特別的關係吧!?它完全是利用主人翁萬造的俗氣,以及不擅與人交際的笨拙,但又過度認真,過於想要討個老婆的樣貌,所導致的衝突違和感,自然而然地讓趣味性浮現出來。



整段影片我覺得最有趣的地方莫過於萬造置裝到參加相親派對的那一段,而其他地方則散落在他看似認真,其實內心蹦蹦亂跳的說話上面。而就是那個說話方式,
讓我覺得本部電影風格獨具,但又可以很有趣的地方。若拿掉這個部份的話,或許這部電影就不再那麼吸引我了。且就故事設定來看,隨便拍一個御宅族愛情故事,也可以製造出前一段所提及的笑梗來源吧!?



話雖說如此,又儘管導演說他未受到太多漫畫的影響,不過在仔細審視,以及自我思考過後,或許這部電影可以說是漁村阿宅的求愛故事。整座漁村就好比網路動漫世界之於御宅族一般,是保護萬造,甚至是所有漁民的羽翼,因為只有在這個環境當中,才可以盡情發揮他們所擅長的領域,對於棘手不擅長的事情根本不需要去接觸,如找婚嫁對象之上。而其對女人的方式以及對女人渴望的感覺,彼此也有點類似。尤其是一幕三個漁民誤把三個老太太認做年輕女孩的片段上。女人對於他們就好像一盞照亮內心黑暗的明燈似的。



回到這部電影的片名之上,『不灯港』,意指一個沒有燈光的港口,或許也可以說是這些沒有愛情滋潤的漁民,內心是黑暗的。而當城裡女孩的到來,他們內心才露出一絲曙光,而唯有像萬造得到他小小的幸福時,心中才能綻放無比光輝,灰暗已久的心才得已被點亮。連整部電影的色調也都跟著改變了哩!從原本的沉重暗澹的鐵灰,到後面運用頭巾,運用出遊的場景的顏色等,讓畫面整個明亮起來。但當幸福離去,心中的燈火也像入夜休眠的漁村燈光一樣,一盞一盞地熄滅,進入黑暗。



在這些鏡頭安排,會隨著劇情變化而改變的這一點上面,也是這部電影令我極為欣賞的一個部份。除此之外,有些劇本未說盡,未說透的故事,也透過一些聚焦鏡頭的處理,讓鏡頭把這些故事說完。比如那一場打工中的女人看著衝浪板男孩會心一笑的那一個場景。雖然故事未說完,但卻可以理解之後劇情的發展。同時從這邊開始,也讓我體會到這部電影的意含。



好不容易得到的小小幸福,即使我們再怎麼努力付出,小心翼翼維持,就算這些努力是多麼地感人肺腑,但當我們自己本身沒有做些微的調整的話,幸福也會眼睜睜地從你面前離開。唯獨留下就只有過去的回憶,或隨身的物品,憑此遙想佳人,睹物思情罷了!或許最後那突然出現的髮飾便是如此遺憾的傳達吧!?



甚至是女人留下的小孩。雖然電影中未說清楚他們兩人之間的關係,不過我倒覺得這不是多值得討論的議題,反倒是孩子的設定在功能性上面比較強一點。若沒有這個孩子的話,有些部份就失去其趣味性;最後的留下,也讓我覺得有點是男人想在孩子身上尋找女人身影的意味,而花了許多時間與他相處;同時性別上,也更徹底地呼應原有曇花一現光明的漁村,又再陷入無止盡的黑暗之中。



雖然說能夠留給觀影者無限想像及深思的空間,是一部好電影該具備的東西。不過說實話,這部電影所留下的想像空間,卻讓我不太喜歡,有太多可能的解釋方式,卻抓不出主要的重點,而讓我有種失落空虛的感覺,著實讓這部電影在我心目中扣了一些分數。當然這完全是個人主觀的意見罷了。



不然其實這部電影還蠻有意思的,且導演在鏡頭的掌握與處理上,也看不出他是第一次拍攝長片的成熟;節奏雖然慢了些,但卻有帶給我不一樣感覺的笑點。整體來說,這部電影還不錯,且是部奪下日本PIA影展首獎的作品呢!









2009年7月6日 星期一

[觀影筆記09-53]非誠勿擾

不佔人便宜,也不被人佔便宜;看似傻愣,仍確確實實表明立場;真愛自己送上門,也不輕易放手;雖自嘲,還是保有一定的自信;特有的幽默喜感......透過幾場徵婚啟示及最後的陪伴,繪成了秦奮這個人的形象,也寫出了他人生用開朗隱藏的孤寂。在這條獨行的人生路上,我們不就是再追尋著另一個真正的他(她),長相左右嗎?妙語如珠,感情豐沛,可惜的是有些情節過於突兀。這是非誠勿擾。



靈感源自於1998年陳國富所拍攝的電影『徵婚啟事』。藉由一則徵婚啟事讓主人翁秦奮遇到的各式各樣的人所發生的五花八門的有趣狀況中,傳達出人的一生無非就是尋尋覓覓,找到與自己契合,並可以相伴一生的人罷了。電影中不管是誰,都有這樣的意圖。



當然每個人的需求不盡相同,甚至是各懷鬼胎。當然這是因為本部電影發揮其無邊想像力,將所有可能在相親上所能遇到的奇妙的事,都設計讓秦奮給遇上。雖然是有點誇張,不過不正傳達了,命中註定那一人的難尋嗎?不過更有趣的是,這些與徵婚對象的面對面,也將秦奮這個人的個性給突顯出來,而這也是本部電影最具看頭之處。



在這些段落裡,每一句台詞都極具創意,也極具幽默感。而這些台詞看得出秦奮是個圓滑的人,但圓滑之餘,卻也發現他的堅定:喜歡就是喜歡,不行就是不行,絕對沒有試試看這回事,就連逢場作戲也宛如要他的命一般。另外,雖然以他的年齡,以他的長相,難免會被調侃,但是他也很能夠自我解嘲。只不過自嘲之下,倒也看出他對自己的幾分自信。總覺得秦奮是個灑脫樂觀,但又不會讓自己吃到虧的人。



而在幾場戲上又特別看出他的這些真性情。比如說笑笑要他假扮成男友的片段,比如說在教堂告解自己罪惡的那一段,又比如說他不讓笑笑以為自己是可以任由她宰割的。那些不偽裝下的直接,讓我對這個角色無法不喜愛,同時也巧妙地對照著笑笑必須在人前偽裝自己真感情的事情上。特別是那一場假扮男友的戲,當最後秦奮再也受不了地宣告這一切的假象,並吐露笑笑的現況時,其實鼻頭突如其來的一酸,因為笑笑武裝多時的委屈,終在這一瞬,不得不面臨崩解的危機,同時也讓對方知道自己如此亂開支票的面目可憎。



而那一場在燒烤店對笑笑保持著自己的尊嚴的戲,也是另一個和笑笑的對照。要說在前頭的是,秦奮無庸置疑地是喜歡笑笑的。笑笑或許有點想要利用這一點,意圖打造出她在和秦奮關係的優勢地位,想要藉著折磨秦奮來替自己無疾而終的前段戀情找到慰藉。不過秦奮的反擊卻也讓她瞭解到這樣的如法炮製,並不會讓她心理上帶來平靜,更有甚者讓她看到過去自己愛得死去活來的可憐樣貌是多麼可憎。



秦奮就是這樣一個不讓自己吃到虧的人。他在愛情上,尋求的是對等關係,他絕對不會在還沒塵埃落定之前,就打出他手上的王牌,畢竟一出手就無法反悔。就好像前後兩段的分歧終端機的發明動機一樣,原本以為是個無厘頭,毫無意義的搞怪橋段,但或許這一項發明,其實便是秦奮為人如何的暗示!?



只是在這樣不讓自己有所虧損的情況下,是不是也意味著過於理性,而喪失了一時衝動所可能造就的驚喜呢?甚至就錯過了一生的摯愛呢?最後和他好友鄔桑的一段話當中,我們看到秦奮內心的孤寂,或許他並非全然沒有偽裝:人前總是一副無所謂的歡樂樣貌,原來背後所隱瞞的卻是曲終人散的無奈、寂寥。但該要了解的是,就像鄔桑的車獨自在北海道鄉間緩緩而行一樣,我們人生來就是孤獨,這條漫漫人生路,也只能自己慢慢走完。



而人所期待的無非就是能有一個對的人和自己來分享生命的歷程。若有幸找到了陪同,或許我們應該好好抓緊機會不放。秦奮曾經因為要的是對等的關係,而一度放手,但卻也差點擦肩而過。他對朋友的告解,不僅透露出他的寂寞,也傳達出他的後悔,更表達出他不願再放手的決心。或許他在這時了解到:愛情關係,在某些時候,其實是不對等的;必要時,就是需要放手一搏。人都說博感情搏感情,不放手一搏,又怎能得到真感情呢?



所以最後再度回到那個講求公平的終端機身上,這次不再是公不公平的問題了。而是對於未來的預想圖。呼應前面劇情地,秦奮本來是個跌破股價的賠錢貨,如今因不再去堅持所謂的公平,而抱得美人歸,進而成為情勢看漲的資優股哩!



只不過我還是覺得這前後兩段的處理實在有點突兀,和其他段落顯得格格不入;另外,鄔桑突然地痛哭失聲也讓人摸不著頭緒。這些片段若能夠在做更好的處理,或許這部電影會邁入更高一層的境界。



字字珠璣,對話很有趣,也從中表現出男主角的個性,並和女主角遙相對照。有些片段讓人感動,有些片段讓人捧腹大笑,只可惜有些片段卻過於突兀。葛優,舒淇演得太好,幫這部電影錦上添花地大大加分。意義悠遠,但也能讓人輕鬆笑笑,同時也極具感動元素,是一部不錯看的電影。



2009年7月5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09-52]變形金剛:復仇之戰-Transformers:Revenge Of The Fallen

延續前一集眼花撩亂的特效,還有更甚者:更多機器人對尬的場面,更有機器人合體的設計,還有真人版機器人現身;場面更為遼闊,更為浩大,劇情更扣人心弦,看得直叫人大呼過癮。可惜接續第一集的橋段太做作;最後槍淋彈雨場面雖讓人看得揪在心頭,但總讓人覺得有點冗長,對於不是機械迷的人來說,看得有點疲倦。不過整體來說,還是精彩到不行。這是變形金剛第二集。



雖然已經有很多人這樣評論過變形金剛,而我也找不到其他更有創意的形容詞,所以即使被讚譽到爛掉,還是不厭其煩地再說一次:這一部電影真的是今年到目前為止,我所看過最好看的娛樂大片(謎之音:娛樂大片好像看得不多就是了),雖然私心要推薦金剛狼,但我只能說金剛狼整個大輸。比起特效,金剛狼雖然只有小輸,但在不論劇情還是情節安排上面,變形金剛顯然編的比較好一些。



在某些部份,這一部電影延續了前一集的傳統:包括該有的特效、飛車追逐、槍淋彈雨、爆破場景......一樣都沒少,甚至在這一集當中更有進化,場面更為浩大,外加新的招式來滿足視覺饗宴:包括變形機器人群毆;機器人大合體;甚至還有人形機器人。不過那個人形機器人實在太具有震撼力了,太噁心了,我猜可能會有人因為這樣而不敢亂偷吃吧!?



而不只還有在軍事重地、廢墟,或者是沙漠中的對戰再進化,更考慮到色澤地把場景拉到樹林裡去。其實我蠻喜歡這一幕變形金剛的群毆,為了保護Sam的犧牲,而讓人感受到機器人對人的重感情是其次,我欣賞的是這一幕的配色,相當搶眼,搭配上激烈的武打,『華麗的對決』這樣的形容詞浮現在我的腦海中。或許這樣的形容詞也可以形容整部電影,只是私心覺得這一幕更為其最佳註腳。



在角色、劇情設定上,一樣也有延續前一集中的內容:如有些癟三,用來發揮笑點的角色在裡頭,其實我一直對於前一集Sam這樣的角色設定感到相當不喜歡,且那時接連幾部作品,Shia Labeouf都是這樣的角色,而讓我感到有些疲累。不過這一集Sam變得比較成熟,而不是那個不經世事的毛頭小子。主角的成熟穩重連帶地也讓我對這部電影加分,不愧是見過大風大浪的角色。



而那些無厘頭又沒有擔當的言詞,便轉移到媽媽以及同學身上去。不過也因為如此,讓我突然可以理解第一集Sam的角色設定:有其母必有其子,以及第一次遇上這樣的危險狀況,誰都會害怕阿!!在某些程度上,這一集舒緩了我對前一集在這個部份的不喜歡。



另外一樣延續前一集戲份的便是,政府官員對變形金剛的不信任,讓人持有對政府高官昏庸的感覺,進而更支持變形金剛的心情。不過很可惜的是,這個份在這兩集的劇情都是保持著蜻蜓點水的姿態,不痛不癢,總覺得在這個部份,劇情上是可以再做心理補償的,或許
將會更有完成的感覺吧!?同樣讓我覺得可惜的地方是關於親情的使用,總覺得雙親在巴黎的那一幕以後,觀影者的想像,或者說心機空間已經無限延伸,結果使用的地方竟然簡單到難以置信,而讓我覺得與其如此,那乾脆不要安排還比較不會讓人失望。



但這些都是愛之深,責之切,希望電影更好的發言。這部電影在劇情上還是有做出突破之處:比如說加入解謎的部份,當然這個謎題在設計上,並非如同達文西密碼這樣峰迴路轉,心機重重,畢竟這是一部讓人可以不經大腦思考,全然交給導演,交給畫面的電影。但加入這個,連帶地也融合了類似考古冒險的尋根之旅,又把中古世紀的文化和如此現代化科技的產物做結合,的確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受。



同時也因為這個謎題而需要尋求協助的部份,順勢地把博派機器人重感情、正派的形象,卓然於狂派機器人的背叛、不屑一顧的形象之上。這樣巧妙地將兩派機器人畫分於無形,並把命題突顯出來的手法,實在令人激賞。而這個部份就是所謂的友情。顯然在草原的打鬥戲上,已經將這樣的意義表達出來,不過後面元老級機器人的出現,更突顯了博派與狂派的區分以及影片中友情的元素。



而對照於更前面一場的柯博文請求Sam幫忙,但Sam卻斷然拒絕的情景。或許也是一種反省:機器人都這麼重情重意,更何況是有血有淚的人呢?當然Sam的確有權回去單純的生活,不過當自己已經和這些事情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時,要脫離,難上登天阿!不過也因為之前的拒絕,後面的回心轉意更顯其珍貴,更能令人感動。



同樣感人的還有愛情的部份,即使這種愛說不出口,直到死別之後才懂得珍惜的橋段,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但後面的遺憾的表情,仍能讓人感到椎心的痛處。我想這得歸功於能把不可或缺的愛情,安排得恰如其份,而沒有突兀的感覺的編劇。比起前一集而言,實在大有進步,且比起其他同類型的電影來說,實在好看太多了!



而相較於前面為了要讓這一集的劇情有所進展,所作的安排之突兀之做作,如口袋突然出現的碎片等。這一集顯然已做好續集的準備,看來是第一集的大賣替電影公司打了一劑強心針,拍攝第二集的同時,已順勢安排為可以推出第三集的梗。看來第三集的確指日可待。不過換個角度想,怎麼他們沒有注意到這個漏網之魚,而自溺於戰爭過後的美麗呢?



最後要特別提出本部電影的配樂以及歌曲,邀請了現正當紅的樂團作嫁,除了速度感的搖滾快意之外,更有深情的情歌穿插於其中,搭配在電影當中,相當適合;而把這些歌曲獨立成一張專輯,也非常搶耳。是一張蠻值得推薦的電影原聲帶唷!!



融合了好萊塢娛樂電影所該具有的元素,雖然難免還是會有一些缺點存在,或者是我自認為可以更好的地方。但劇情上添加更多的元素,還有極具心思的編排,都讓這些元素沒有突兀的感覺。當然絕對是賣點,且比前一集更華麗,更盛大的爆破、特效場景,還是讓人看得津津有味。最後的沙漠之戰,雖有點冗長,但整體而言還是具有讓人一氣呵成的快感,真是很嗨的一部電影阿!







2009年7月3日 星期五

[觀影筆記09-51]窒息暴戾-똥파리

2009台北電影節觀影記錄(4)

整部電影充滿著髒話、暴力行為,當發現造成這樣行為的原因時,不禁嘆息,那是多麼悲傷的事阿!而劇中角色卻得承載著這樣的影響,繼續生活,無法擺脫,同時在某一天,暴力效應終會加諸在自己身上。不過幸虧有些靈魂互相慰藉的片段,還有真正的愛與關心,稍微緩和如此高壓的劇情,並讓主角轉變。只是往往如此的改變,卻是之前暴力後遺症有機可乘之際,而讓人不勝欷歔。這是窒息暴戾。



有研究指出:如果雙親有暴力傾向,那孩子有暴力傾向的比例也相對地高。雖然這部電影是根據導演的親身經驗所拍攝而成,不過卻是有這樣的味道存在裡頭。導演巧妙地運用蒙太奇的鑲嵌手法,將過去的陰霾有如寄生蟲般揮之不去,當靜下心來,或看到某個場景時,那些影像便幢幢地跟著自己,怎麼樣也無法擺脫,反而讓自己產生對家中的施暴者有著無比的仇恨,男主角金相勳便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而不只是家庭暴力因子的傳承而已,對於整個韓國社會所賦予男人應負起的責任,往往也讓男人們不勝負荷。當家裡的人越逼越緊,自己卻還是無法有所作為時,最容易感到不滿,最容易崩潰了。女主角韓妍希家便是這樣一個例子。導演同樣地也是運用鑲嵌的手法,再加上現況的描述,表現出下述的情況:男人的無用,女人就必須自立自強,並傳達出她們對這樣男人的不屑,也因此,更讓男人陷入瘋狂的惡性循環之中。



如此看來,整部電影真的無一處沒有暴力的:不只是過去的陰影,男主角現在從事的工作,以及妍希家中的狀況。憤怒總是一觸即發,往往並非幾句髒話發洩掉就結束的,有時候甚至喪失了理智,因而也讓這部電影營造出相當成功的高壓情緒,及實在不忍卒睹的場景。導演雖口頭上說著這是一部發洩自己壓抑已久的不滿情緒及怒氣,感覺好像是會很自溺的電影,但在我看來,這部電影也有一定程度的反省。



這樣的反省實透過幾個溫情的劇情表現出來。其一為金相勳和韓妍希這兩個受傷又寂寞的靈魂的相遇。雖沒有一時天雷勾動地火的轟轟烈烈,卻也讓人感受到彼此慰藉的交融。兩場兩個人逛街,把對白抽掉用配樂代替的場景;還有拌嘴的光景,是我覺得這部電影中,最為緩和的片段之一,也是我最為喜歡的部份,總有一種溫暖陪伴,融化冰山的幸福感覺。只是或許覺得吊詭的是,妍希因家中的關係不也是受不了暴力相向的對待嗎?怎麼會和金相勳這樣在他面前表現出暴力的人有好感呢?



這只是我的感覺:或許是妍希看到相勳柔情的一部份:在第一次相遇時,相勳雖揍了她,卻留下來看著她,雖然嘴巴還是碎一些難聽的話語;之後則是看到他對姪子亨仁的好。而這樣對亨仁的愛,則是本部電影第二個溫情因素。儘管他還是個連警察都敢揍的流氓,但她眼中所看到的,並不是像他哥哥那樣只會對家人暴力相向的人。或許是種拯救的姿態,她心甘情願地幫助相勳,如果相勳要他幫忙處理姪子的事情的話。也或許妍希本身也在尋找著一個完整的家庭溫暖形象吧!?



我覺得正是因為妍希和亨仁還有亨仁媽媽,也就是相勳姐姐,他們三人真誠付出的愛與關懷的關係,讓相勳漸漸起了惻隱之心,心生退休之意。不過關鍵還是一場相勳爸爸的自殺戲,讓他發現到自己對父親還是存在著家人羈絆的深刻感情,或許也發現到自己竟成為了當年他爸爸的身影,自己最不想成為的人,而更悲痛得無法自己吧!?



恨意就如同一把雙面刃,傷了別人的同時,也傷了自己。只是很有可能不是發生在同時,幾個小時、幾天、幾年,最後必會用不同的型式加諸在自己身上的。仇恨也像是一面鏡子,映照出自己與仇恨對象相同猙獰的身影。



照前面段落的感覺,其實導演似乎在人物關係的處理上,都帶點因果報應的感覺在裡頭。不只自身家族的影響,妍希家與相勳萬植兩人也存在這因果論之中。早就在很久之前他們就種下不解之緣,因為相勳和萬植就是當年上妍希媽媽的小吃攤找碴的人,甚至萬植鬧出了人命;最後用相勳與妍希哥哥英載的最後一幕對手戲,以及妍希最後看到哥哥英載正在搶路邊攤的畫面,互為因果。



可能會質疑這並非百分百的因果報應關係,且可能會覺得過去妍希媽媽那一條支線沒有交代完結。甚至更諷刺的是,妍希和相勳如今竟是互相吸引,相勳甚至想要和妍希安定下來;另一個諷刺的場景是殺母兇手萬植竟和妍希因為相勳的關係,成為可以同桌邊吃飯邊有說有笑的要好朋友。不過我卻覺得導演已讓兩方人馬的關係做了一個種什麼因,得什麼果的結束了。



一來因果論本就不是導演本意,甚至或許導演從未思考過這樣的問題;二來也讓我覺得這樣的安排好像是個要將恨意終結的善意。若相勳真的和妍希結為連理的話,多年前的事實遲早會被發現,如此莫名地讓我有種仇恨將會繼續延伸下去的感覺。而這樣的善意是這部電影所有的角色都需要的,唯有能夠體諒寬容,唯有能夠停止去仇恨,暴力傷害的行為才不會一直輪迴傳承下去。不過絕對不是要控制自己的仇恨的,而是是否不要總是以牙還牙呢?這樣的思考。最後一幕的凝視看似之後還有故事,但眼神之下的千言萬語,以及妍希對哥哥似乎流露出的體諒之情,讓這部電影確實畫下完美的句點。



暴力、髒話、高壓的情緒充斥,保證讓你不忍卒睹,但溫情的部分卻是一個對這個社會,對這樣的事件的省思:不論產生或停止仇恨都不能改變什麼事實,不能停止悲傷,但唯有停止仇恨憤怒,才能真正擁抱快樂,世界才得以更加美麗。還不錯的一部電影。





2009年7月2日 星期四

[觀影筆記09-50]幸福的彼端-ぐるりのこと

2009台北電影節觀影記錄(3)

一對平凡夫妻的故事,沒有轟轟烈烈的乾柴烈火,但卻有著細長涓流、難以察覺的情感。透過這對夫妻所面對的,幾乎是你我身邊可能會遭遇的事,以及他們對這些事情的態度,讓我們發現如此的感情,看似平淡,卻意味地有著打動人心的溫暖。而在外界不斷劇烈地變動之下,這樣密不可分的感情更是難能可貴。只可惜整部電影不夠一氣呵成,斷斷續續的十年情感,讓人看來疲累。這是幸福的彼端。在進入正文之前,請先聽聽由Akeboshi所演唱的好聽主題歌。



電影原文片名『ぐるりのこと』的意思即是『周圍的所有事』。在這部電影當中,雖然故事是想要講說一對夫妻的感情的維持,不過多半的劇情並非都是圍繞在兩人之間的對手戲。並不是這方面的故事少的可憐,還是佔有一定的比例,不過反而較多是透過兩人各自單獨地去面對外在世界的所見所聞,以及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來烘托出夫妻相處之道以及彼此感情的連結,然後歸結到夫妻對手戲的劇情。



我想這不僅是夫妻之間的感情故事,更將導演橋口亮輔或許想要傳達的東西:『在變動的社會下,家人關係乃至於夫妻這樣本來是毫不相干的兩人,最後竟因一紙證書成為意義非凡特殊且緊密的如此關係上,雖然還是存在著衝突,但最後都能昇華,仍是緊緊地維繫彼此感情,有著永不分開的羈絆情感』,表達出來。不過十年間的感情,實在是太久太長了,再加上影片的分段手法,或許會有『怎麼還有』的感覺出現,讓人疲累。幸虧導演使用很多特寫鏡頭的手法上,尤其是後半段的部份,不僅是劇中丈夫的省思,更讓我不禁想為生命喝采,相較於中段的無奈心情,更讓人振奮。



如此看來,這部電影不只是按照時間序,順敘拍下來。另外夫妻兩人間的感情的轉變也是從蜜月期、衝突期最後變成穩定期這樣的設定,搭建起整部電影的架構。其實說穿了,或許我們也可以分成如此三個階段:為後面劇情開展的準備期-隱藏著後面事件的引子;呼應期-外面社會變動和家人關係的呼應;心領神會期-看透外面社會的過盡千帆,回過頭來對家人關係的反省。



一開始既是準備期,也是就劇情來說的蜜月期。但正如前面所提到的,在兩人之間的感情似乎沒有著墨很多地察覺不太到,甚至還有拌嘴的畫面,以及有著規定的拘謹夫妻關係。不過這些看似不甜蜜的小細節中,便是他們甜蜜的處分箋。其實雖是吵架。但卻讓我覺得有著撒嬌的感覺,以及捉弄如此撒嬌感情的故意的成份在裡頭,而讓吵架變得不辛辣,反而是甜膩的佐料。儘管家中的人是不太贊成這段婚姻的。



但一場意外卻讓兩人的心漸行漸遠。不過要說明的是這場意外的原因不是重點,觀影者也別想從這部電影中窺探其全貌,反而這場事件只是個引子罷了。而這邊,關於這一對夫妻周圍的事,包括工作、朋友、同事相處,成為和夫妻倆感情互相呼應的的開始,也就是呼應期,或所謂的衝突期。



那幾年剛好是泡沫經濟的巔峰期,一些公司行號的接連倒閉,連帶地影響到整個社會的大變動;對於經濟的不穩定,人心顯的惶惶不安;又再加上層出不窮的社會事件,對於整個大環境的改變所產生的無奈心情,人心開始漸漸疏離、封閉。而這些事件,因為角色設定,也就是丈夫的工作:法庭畫家,巧妙地傳達出來;同時妻子哥哥一家的狀態,也反映出如此的社會現象。如此和夫妻關係的呼應:就如上一段所說的,因為一個事件,夫妻的心慢慢地漸行漸遠。



而在這一部份,導演特別著墨於丈夫在家庭之外的場合的人際關係,對比出丈夫在家和妻子相出的狀況,更表現出這樣的情緒,也因而窺見丈夫的無奈:在外面只要稍微做一些貼心的事情,就能如魚得水,大受歡迎;可是在家卻是怎麼做都無法挽回妻子破碎的心。一方面,丈夫無奈到了極限,屢屢釋放出放棄的訊息,甚至讓妻子感受到了;另一方面,妻子也很無奈,始終無法讓自己的心平靜下來,一直籠罩著陰影之中,即便丈夫有特別照顧她,但卻始終將之排拒在外頭。



大概就是這樣一個狀況:需要的時候得不到;不需要的時候卻一直給。要是我是那個丈夫,我一定早就放棄了,但丈夫卻一直不離不棄,而在最後,終於被認同。我覺得那些社會事件對丈夫影響很大。雖然是代表著社會急速變動,人心漸漸疏離的象徵,但丈夫在擔任這份工作時,所看盡死亡的猙獰面貌讓生存受到威脅,卻讓他對於妻子對孩子之死的傷痛欲絕,突然可以能夠體會起來。我個人覺得如此。



一些特寫鏡頭從這時開始便使用的很漂亮,呼應著生命與死亡的一線之隔,我尤其喜歡後面對於花卉取鏡的感覺,特別有種生生不息的活力,對照著妻子的振作,對照著丈夫工作場合上的前輩又重新回到工作崗位上,對照著一幕斑馬線上來來去去的忙碌上班族。而對那些所見所聞的犯罪事件死亡者而言,自己能夠活著,實在是一件美好的事!儘管曾經悲傷,很多事情都會事過境遷的,或許只有盡情地體會生命的活力和意義,才能了解到生命,甚至是死亡的價值吧!?當電影進行到快結束時,腦海中突然浮現:未知生,焉知死。這樣的一句話。



我覺得這部電影找りりー.フランキー來演實在是太合適,太自然了!完全符合劇中角色的特性,且讓我觀影從頭到尾只有一個想法:真是個和藹可親、溫暖可愛的大叔阿!特別電影中所有的畫作幾乎都是他畫的,又著名小說東京鐵塔也是他寫的,及作家、畫家於一身,未免也太多彩多藝了!木村多江則把失去孩子的禁錮心情,到之後的解脫的心情轉變,刻畫地很棒!而在這部電影中,也發現好多常出現在日劇的主要B咖:寺島進、柄本明等等。甚至A咖也來客串一角,如加瀬亮。讓我覺得導演真是具有號召力。



循序漸進地描寫出夫妻間的感情,儘管曾經遇到過衝突阻礙,但在社會不斷地變動,人心漸漸疏離的狀態之下,還能夠彼此為繫,實在是相當不容易;而那些社會事件,以及其他家人所發生的事情,不只呼應著兩人的關係轉變,更讓夫妻產生內省的力量,能夠繼續牽手走下去。只可惜過於冗長,且中間的無奈感的描述,更讓人感到疲累,所幸後來對生命的描寫,讓我感到振奮。個人覺得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