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3月22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510]St. Vincent-歐吉桑鄰好:需要的是陪伴與善待

這是個小品,平舖直述,自然而然地將互為鄰居的兩家子生活,從原本應該是兩條永遠不會交會的平行線,緊密連結在一塊兒,縱使一開始只是無心插柳,但對人的用心及善待,終將開花結果,同時這故事也嘗試著告訴我們,孩子的成長需要陪伴,並在陪伴過程當中,發自內心的真正關心,孩子絕對感受的到真情,並從中學習到正向態度。這是歐吉桑鄰好。
故事先稍微建立起主人翁Vincent的形象,是位愛講冷笑話,破產,爛醉如泥,粗魯無禮,疑似搞大舞女肚子的老頭子,緊接著一場描述新鄰居,媽媽Maggie和兒子Oliver搬入的場景,兩造對人態度的差異,立見分明,特別是在後面的情節中,再帶入些Vincent和媽媽的社經狀態,差異更是明顯。

可預期的是這對鄰居應該會打死不相往來吧!?只要Vincent所在意的賠償、修復都處理好以後。只是有時候世界就像這劇本一樣安排得天時地利人和,使雙方皆能各取所需,讓原本只是短暫停留的過客,沒想到卻成為持續長久的連結,尚擦迸出璀璨的火花。

兒子Oliver就這樣走入Vincent的生活當中,於是我們看到Vincent更多人生的不堪及失意,儘管在觀影過程裡,一度對Vincent欠錢的原因感到疑惑,不過編導似乎僅意圖呈現Vincent處境的窘迫,影響所及現在的生活,營造了讓人對此角色先入為主的前提,藉此帶出最後的高潮:『無名聖人』的學生發表會。

因為在這狀態中,尚包含對其一生所摯愛的傷感,點滴寂寞匯聚至Vincent所獨居的房子以及儘管如此,仍相當用心地採取自己的方式照顧她,並透過Oliver的眼睛,對照Oliver雙親早已破裂的關係,同時也回應到Vincent對舞女Daka的負責任。

也就是說,Vincent其實是個好人,只是人生不如意,不圓滿形塑出的外在形象掩蓋住了真性情,讓人對他有所歧見,不過因為Daka(因懷孕)和Oliver(因霸凌)這兩位受惠於Vincent的角色相互輝映,還有他對一生摯愛永恆的責任,因此知道我們不能全以眼前所及衡量他人,也感受到當善及真心以待人,總有一天對方終將善待於我們,以任何的形式。

特別對小孩子Oliver而言。其一在困頓時得到伸出的援手,並了解到凡是反求諸己,提升自己的能力,才是真正解決問題之道,Vincent也因此贏得了Oliver的心。其二是陪伴,部分Vincent帶Olliver所為他這年紀禁止做的事情的確可議,且小孩本身應該要有一定判斷力或被指導,才不會因此誤入歧途,但當父母親皆無暇去陪伴他的時候,Vincent的陪伴片刻對Oliver來說,都是吉光片羽。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很多時候,連Vincent也不知情的狀況下,默默給予Oliver指導,帶他看見了世界。

這樣的故事在這個爾虞我詐的世界裡,算是一道清流,喚起內心美好的單純,當然這部電影有其所不足之處,填補完這些架空,或許會更完整,特別是Vincent挪用Oliver贏得的賭金再去賭馬以清償債務的這一橋段,不過導演將觀影的情緒拿捏得恰到好處,也抓穩了角色的特色,並用一個日常生活常見的陋習:過分主觀認定套入,讓這樣的基本盤之外,還凝聚些正向積極的力量。

如果我也被交付了找一個生活周遭你覺得是聖人的人來報告的話,那那個人的形象應該是,儘管他的命運並非順風順水,但在面對乖舛及他人時能分割開來,雖然生活辛苦,但仍持續不斷地付出己力。行筆至此,腦海中便浮現那些在媒體上被報導或被寫出故事流傳網路上,那些犧牲自己,幫助(或成就)他人的人物群像,其實和這部電影有異曲同工之妙。


2015年3月15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509]Foxcatcher-暗黑冠軍路:渴望著『家』給予認同

雖然沒有說出口,但如果家庭,乃至於國家,能肯定個人所做為,且提供適時的保護及協助,並以此歸屬,無後顧之憂地盡情發展,人生夫復何求。無奈並非所有人事物都能那麼幸運,而這部改編自真實故事的『Foxcatcher(暗黑冠軍路)』便是因為忌妒他人擁有的,出於真情的愛,導致後來釀成一樁無法逆轉的悲劇。
角色人物依序出現,從Channing Tatum所飾演Mark的獨角戲開始,以此為核心,將哥哥Dave和支持Mark摔角事業的John拉進故事場景裡,宛如出場人物介紹般,導演不疾不徐地帶大家跌入Mark與此兩人曖昧難明的關係中,以摔角運動為背景,並以John口中娓娓道來這項運動不被國家所重視,作為暗示的楔子。

與此呼應的是彷彿遺世獨立,John的豪宅深院及有著說不出來怪異的John本人。直到後來,隨著故事的推展,才了解到John與母親之間又愛又恨的關係,間接導致這幢與世界格格不入的宅邸,也才慢慢看出關係線的端倪,尚對照了由於小時候相依為命,理應關係緊密的Mark和Dave,為何起手時哥哥逕自加入摔角聯盟,未念及弟弟所產生的疏遠。

或許導演拍起來有點影射Mark有戀父(兄)情節,尤其是那場深夜在畫廊裡的摔角練習,不過若互文John本人對摔角的期待及自身不被母親大人待定的情節,大抵可思及『家』這個概念對他們兩人來說來說,實未臻圓滿,而透過其他方式尋找或重新建立一個『家』。Mark是在哥哥成家之後,試圖尋找其他歸屬感,以填補孤寂,回應影片剛開始的孑然一身;後者則想建立起摔角王國,除了贏得母親大人的認同,摔角隊勢必也可成為內心的寄託。

建立在如此基礎上,無怪乎Mark和John似乎有著凌駕於亦師亦友之上的關係,畢竟本是天涯淪落人,同病相憐,想藉由討好獲得認同,但當想討好的人不認同,進而專注力不在自己身上時,那種落寞的情緒是可以無限展延的,特別是被認定的人否定時,所謂的越在意,越失落,只好相互舔舐彼此的痛楚。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John刻意在母親大人面前表現出領導摔角隊的一面,卻被掉頭而離的甩尾,狠狠地撞碎了脆弱如玻璃之心,灑落一地尷尬的碎片。

除此之外,根據上述,尚推測Mark因Dave到來之地位被取代,而鬧著小孩子彆扭。說穿了,John和Mark尚且存在雇傭非血緣的關係,另外John還是希望能有為母親大人所稱許的成就,因此對於成績的渴求是貪心又急切,甚至不顧一切,效率效率還是效率,導致那場因讓隊員小憩一會兒,責備Mark的戲,破壞了與Mark之間相互取暖的連結,只是這和因視摔角為一個下流的運動而不以兒子為傲的母親,又有甚麼兩樣呢?

恰成對比的是Dave的存在,展現家人間彼此回應及認同的真正關係,絕非是一味的討好,也非肉包子打狗的付出,而是互相鼓勵,彼此為對方著想,即便衝突,仍能自然而然地化干戈為玉帛,只需一句慰問,不開心便隨風而逝。Dave和Mark在旅館廊道上邊走邊討論之後比賽策略的場景一直留在我心中,好像剛剛並未因John和嫂嫂的關係發生了不愉快一樣。也因此John對Mark,對比於Dave對Mark的巴掌及差錯的對應,便為截然不同的兩件事,有著層次上的差異,也回應前段類似家人是難以取代的存在的想法。

同時John與母親之間,及Dave與Mark之間的這兩條狀態線,也相互朝著不同的方向前進著。後者越走越緊密,無論多少風雨,前者卻天人永隔,力有未逮。那場John將馬放走的戲,雖說是個解放的儀式,卻充滿著不捨,證明John對其母親的愛,卻永遠等不到對方的回應了,就像那群頭也不回的馬匹們。這就是最後一根稻草了,關於劃破皚皚白雪的幾聲槍響,惡意滿盈。Mark之於Dave的到來而情緒失衡的狀況,一度感覺不過是個幼稚的錯誤罷了,豈知是個濫觴,尤其是John怎麼也料想不到後來竟被忌妒的黑暗吞噬。

導演冷靜地推移著事件前的軌跡,掌握相關因素,相互輝映,彼此對照,進而讓觀影者如我對殺人者與被害者皆感到無比同情,而突然有感那些作為宣傳用途的紀錄短片,包含John原本的家族企業及其所建立起的摔角隊伍,說的如此冠冕堂皇,卻都是形式上的理所當然,該怎樣就怎樣,反之亦然,沒有彈性,沒有容納其他可能性的空間,一如母親始終苛刻地對待John深愛的摔角,不管John再怎麼努力,仍是徒勞,既諷刺也互文著最後一幕,昔日的金牌摔角手悻悻然地站到自由搏擊舞台上的眼神茫然的姿態,彷彿昭告著未被認可的無奈,被(國)家,被Foxcatcher這個隊伍。


2015年3月1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508]The Imitation Game-模仿遊戲:特別但非獨自一人

以『有時候,正是那些被世人遺棄的人,才能成就意想不到的大事。(Sometimes it is the people who no one imagines anything of , who do the things that no one can imagine.)』貫串這個Alan Turing的傳記電影,只不過類似Turing的這些人總是相對辛苦,畢竟『特別』到不受人待定,甚至讓人生厭,但這世界是由許多不同的人所組成,要想好好做自己,乃至大事,就必須在這樣的前提之下游刃有餘,無論如何需要他人的一臂之力,於是理性的思考邏輯之中,參透人情世故的幽微,取得平衡,才是一道大大難解的習題。所以我們是機器,還是人呢?這是模仿遊戲。
雖然是Turing傳,不過主要故事落於他在二次大戰期間幫英軍破解德軍有史以來最強編碼器Enigma的過程描述,穿插戰後因同性戀身分遇到迫害及小時候被欺負的陰霾,生離死別的痛楚,僅共計三個時期片段,但具代表性地成功塑造了Turing的形象。同時也在故事中默默藉由映襯法的表現,昭然若揭弱勢族群的立場,及理性與人性之間的拔河。

手法是慢慢抽絲剝繭的,未以角色背景簡介作為起手式,而是一樁謎一般的搶案,搭配著那個年代初始,風聲鶴唳的冷戰背景,讓觀影者嗅聞到背後所隱藏的龐大秘密,恰好回應至接下來所要繼續的故事,關於一個機密的行動,還有Turing不願曝光的性向問題。

於是秘密為幾乎從頭到尾皆存在的關鍵字。觀影者表面上看到Turing和團隊成員不一樣的思考模式所導致的衝突,無庸置疑帶出Turing的怪咖程度,不過底蘊卻娓娓道出整個社會對『特別』的觀感。這在主軸故事間鑲嵌過去足以構成創傷的回憶再度提及,也讓觀影者建構了Turing社會技巧不佳的背景,單單只是因為他未能站在與大家同一條思考線上,又孑然一身,難以打入社交圈,才不斷被質疑,甚至被懷疑。

總是這樣,跟別人較為不同,無論哪一方面,便一直會站在聚光燈下被人注意,以放大鏡檢視,但到後來(恰好諜報行動的背景,替這個故事提供了對應的效果),誰又沒有祕密呢?有小有大,即便臻至嚴重,危害他人生命,只要隱身人群之中,只要大張旗鼓,顧全大局,便會相對安全,不會被攻訐。

情節遞嬗間,透過Joan這個腳色的加入,強化了少數力量被邊緣化的想法,反襯著該時代關於大男人、國家為核心的主義。同時,藉由Turing和Joan的互文將弱勢族群的處境寫得令人澎湃但又節制得不至於搶了主戲核心。此二人的狀況也讓彼此相知相惜,倒也凝聚起一股力量,同時也是一個開始,賦予Turing對於俗世的新體悟。

先跳到劇末,時光拉回到戰後,Turing因為猥褻被偵訊時所說的,每個人皆不同,為什麼有人就硬是想要讓大家的想法、思考脈絡都一樣呢?!其中暗藏著反諷,即便非納粹專制獨裁,但社會這個巨大的機器裡,仍潛意識裡希望大家都相同,而一如Turing反覆提及,暴力既讓人感到很爽,因為優越感的關係,同時也是消弭異類最有效的途徑。但Joan指導著Turing,正是因為這個世界的樣貌如此,因此人際關係的複雜至少也需略知一二。

大抵現今很多類似如此藉由一個腳色的媒介,讓格格不入的人物能夠瞭解這個社會,促成自己轉變的故事。但這個故事透過成功破解機器的關鍵,讓觀點臻至圓滿。縱使是冷冰冰的機器,不過因為是人為操作,所以還是留下了人的味道,回應到Turing最後給警探留下的一道,稱為模仿遊戲的謎題。在這個祕密團體裡工作,為了達到成功,不惜罔顧義理人情,還要保持秘密,結果完成關鍵竟然還是邏輯難以衡量的人心,這樣的狀態,到底屬於人,還是屬於機器呢?

Turing和Joan的相處大概是影片中唯二有私密書寫Turing感情世界的地方,另一段是初戀的酸甜印象,並寄情於龐大的解碼機上。由於導演將這兩段雖不同時空,卻別具意義的情感,同步在電影裡,而讓兩段之間明白地互文,從中提取Turing在理性的表面後,仍感性地試圖解開自己也難摸透的人心密碼。其實,觀影者直到中後段,Turing知道MI6首腦所策劃一切後,力勸Joan盡早離開這事非之地的場景,才字面上挑明Turing是同性戀的事實。此時已看出Turing越來越被同化,越洞悉人情,不過Joan的反應卻也道盡做自己想要做的事竟是如此不容易的辛苦,呼應Turing遇到Joan前的狀態。

「我」跟其他人都不一樣,但「我」也跟其他人沒甚麼兩樣。『相同』是為了隱身於人海中,低調默默,『不同』是自己最特別的地方或是想吸引別人的目光。無論如何,該一樣時,就保持相同,才能獲得協助;要展現自己時,就大鳴大放。方寸拿捏之間,自有一套技巧及哲學,我想這絕對是老天出的最難的人生問題。Turing最後也無法撐過這一個難題,儘管女皇後來追認,儘管後世記得他的成就,但總免仍有一個哀傷的氛圍,對照著最後團隊成員佇立望著所有燒掉的,努力數把個月的機密文件的場景,好似真實的自己都被抹滅,徒留空殼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