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以死亡入題,岳慧英遵照母親臨終前最後遺願,想將父親的墳墓遷進城裡與母親葬在一起,奈何走入父親生命裡的不只一個女人,在重婚罪的條件之下,究竟誰才是父親真正的妻子,這大哉問及為此奔走的情節,是這部電影的主要故事線,且建構於過去龐雜人口資料的紊亂,即使到現在也未將檔案整理好的基礎之上,總感帶點諷刺的意味,但或許也多虧此弊病,讓角色們有時間重新看待『愛』與『生活一輩子』的關係。
上述查找過去記錄的舉動,和故事主軸則有著若隱若現的呼應。從聳立在慧英故鄉,來自歷史的貞節牌坊為根據,年邁的姥姥為首,關於現在大眾對於守貞的看法,經由電視節目”扒糞”的安排,呈現以前存在,如今理應瀕臨絕跡的獵奇,互文了中生代的慧英和年輕一代的薇薇的角度去看待女性守貞是堅定不移的浪漫還是社會賦予好老婆的期待,特別是夫妻兩人已不在一起了,無論是死亡還是離去。
畢竟遠距離的戀愛總是無法長久,無怪看在慧英的眼裡,與父親廝守終生的母親比起剛與爸爸結婚就分隔兩地不曾見過的姥姥來說,更有資格值得元配這個位置。唯永遠在一起真能證明彼此相愛嗎?導演讓此省思自然地流進慧英的生活裡,意即順著日常來去這個家的人們與家庭成員的互動,讓彼此心裡起了化學變化;反之,流逝的時光也像是一塊磨刀石,未起漣漪的婚姻於不自覺間被其他生活所磨平,一如慧英對盧曉光這位學生的態度,從原本不太關心到請求盧爸爸協助。
本覺得這樣的安排有點多餘及突兀,但反倒彰顯慧英在奉獻教職多年,屆齡退休之際,已失去看到孩子的獨特,而和其他老師一樣替孩子貼上既定的標籤,不由分說,一如多年婚姻該是如何的光景,已成公式,驚喜反而彆扭云云,一輩子論長不長地尚能讓當年熾熱的愛意,幾近熄滅,即便是彼此依偎在身旁生活著,但在這個事件的時間線內,曉光一家的貼心和丈夫疑似外遇卻讓故事有了轉圜餘地。
另外,僅一句帶過的曉光母親在曉光生活裡缺席的因素,也對應了年輕一代,慧英的女兒薇薇和她男友在當下所面臨到的愛情問題,我們都不知道這一別是否就是永遠,而誰又知道當年慧英父親離鄉背井之前,和姥姥的情感關係又是怎樣的一個狀態呢?是否也和第三代遇到的問題如出一轍呢?編導有意無意地藉著薇薇的愛情去揣測抑模擬當時情景,將貞節牌坊的禁錮拋諸腦後,如此姥姥的等待似乎就變得浪漫無比,說短不短地一眨眼倒也一輩子了。
或許那些和孫女互動的吉光片羽便是印證,對愛人死心塌地,拋下一切私奔也行,姥姥總算在孫女的戀愛上找到吶喊自己感覺的機會;就算不是,這是姥姥走入岳家自己所做的選擇,有誰可以對此置喙呢?連後來看到認不出丈夫的照片,宛若局外人後所下的決定,都是姥姥選擇的愛,就像薇薇和慧英自己也選擇了面對愛情的方式一樣。而姥姥的存在無非在在提醒著慧英、薇薇,甚至是觀影的諸君,勿忘當初的愛才是兩人親近一起的契機,所以我好愛好愛,慧英的老公始終記得當年許下的退休約定,情比金堅,夫復何求。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