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0日 星期五

[觀影筆記1421]Gone Girl-控制:失去自我的婚姻墳墓!?

看過原著小說的人如我,可能了解真相而對於劇情並未有特別驚喜的感覺,但還是震懾於劇中角色的工於心計,且原著作者更為電影改寫了結局;更何況是沒有看過原著小說的觀影者,隨著編導帶領著大家一步步抽絲剝繭,發現真相,同時也拼湊出Amy和Nick這對夫妻五年的婚姻全貌,只能感嘆曾經滄海難為水,如今歹戲拖棚難停歇。這是控制。
Amy在第五個結婚紀念日當天尋常的早上離奇地失蹤了,她的丈夫Nick雖向警察報了案,但卻在種種跡象顯示出似乎在這段婚姻的經營上不夠用心,儘管警方在諸多疑點中試圖保持著無罪推定,但一個接著一個極具殺傷力的事實,媒體的加油添醋,卻讓Nick被懷疑為妻子失蹤的幕後黑手,到底真相又是如何呢?
 
編導漸進式地帶著觀影者走入這個離奇的故事裡,彷彿進到瀰漫著五里霧的森林中,越往深處越顯撲朔迷離,不過倒也越接近真相出口,而柳暗花明又一村,撥雲見日。基本上按照著原著小說的模式成影,Nick如今的遭遇和Amy從遇見Nick的過去所開始撰寫的日記,兩邊視角交叉進行著。正因為從最甜蜜的一開始入題,才映襯出如今Nick的一問三不知還有一些小細節的可疑及莫名。
 
導演在礙於未有像小說如此可以鉅細靡遺的篇幅之下,透過鏡頭的窺視及推移,讓角色隱藏起來的七情六慾、舉動全都在鏡頭底下曝光,因而更讓劇情牽動著觀影者的情緒,整個起伏猶如搭乘著雲霄飛車般,高低紛陳。
 
原來這是一部裹著推理外衣,實則闡述婚姻角力,男女雙方相互揮霍愛情力量的故事。提到後者,較短的篇幅成為這部電影稍嫌可惜的缺憾,不像小說一樣,能夠細膩地將男女主角漸行漸遠的原因娓娓道來,畢竟如此親密的兩人竟走到故事時間點所發生種種的地步,這絕非是電影僅透過幾幕就可以交代清楚的,理應是更複雜深沉的心理狀態。至於母親的創作The Amazing Amy對Amy的影響也是個不容小覷的潛在危機,只是電影好像著眼於另一個角度。
 
那就是一如中文書(片)名『控制』。從頭到尾,不管是有意識無意識,誰幾乎都在控制著誰。那是從Nick和Amy的婚姻問題裡衍伸出來的核心,或該說打從Amy的母親以她為藍本編繪The Amazing Amy開始,就漸漸制約。
 
小至你必須迎合自己所喜愛的人的喜好,大至一旦曝光在鎂光燈下,成為了公眾人物,你將不能暢所欲言,為所欲為。人生裡,似乎總是需要不斷地迎合,稍一失言,稍一做錯事,甚至稍微沒達成些甚麼,放大鏡就直接湊上來瞄準你的一切,然後你可能就擔心著必須失去。
 
因此Amy失蹤後,與過去遙相呼應地媒體如扒糞般的挖掘,見縫插針式地發下毫不負責任的評論,群眾群起效尤,網路世代的效應排山倒海,絡繹不絕於耳,無怪乎擅打殺妻官司的律師策略性地要讓Nick說些或做些言不由衷卻必要的謊言,儘管交織著實情,但那也只是為了讓人看起來信服的舉動。這也是控制,控制事態不再擦槍走火。
 
這不就是Amy所利用來設計整個事件的基底嗎?且她高明到連每一位出場女性對男人的控制,不管是情人關係,還是親屬關係,也早就算計到計畫中,實在令人不寒而慄。只是再怎麼掌握,遇到不熟悉的人,自己也未小心謹慎的狀況,讓計畫生變,讓自己從掌控者淪為被控制者......
 
這樣看來,或許我們受到控制或控制別人是建立在愛的關係之上,但Amy的突發案件似乎也可以以更粗野及廣義的方式來說,是一種求生本能。如果只是暫時的也就算了,但長期的以愛為名,視為理所當然,受苦難的絕對是被控制者,
 
而這些受控制者自然地便想要找機會成為控制者,於是關係可能就變質了,不論是這一段關係,甚至可能影響到下一段關係。君不見Amy和Nick這對怨偶便是一個活生生血淋淋的例子。說起來Rosamund Pike在這部電影裡因為飾演Amy,而在演技上著實有著相當大的突破!
 
但編導似乎不願意如此輕易地放過Nick。就如同整部電影對於『控制』這樣的情節不斷互文生義一樣,導演前後呼應著Nick輕拍Amy頭髮的鏡頭,提問著你在想甚麼來破題及結尾。縱然正如Nick所說自己不過是個鄉下長大的普通孩子,和在城市成長,從小便受矚目的Amy不一樣,但既然兩個不盡相同的人步入婚姻,且要繼續走下去,絕非不是在電影裡所看到,在低潮時,抱怨著彼此各自為政的方式來維持。
 
只不過在這段婚姻裡,多上了Amy或許有點異常的心理素質,讓問題更雪上加霜而已。於是,故事就停在那裏,雖然總覺得留下了驚悚的餘韻,但或許也正讓(或說逼迫)觀影者反思著控制及被控制的關係(除了婚姻,或許還延伸到其他關係上)該如何降到最低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