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5日 星期五

[觀影筆記08-64]金穗30紀念短片

2008金穗30觀影記錄(2)

金穗30系列短片,係由主辦單位特別邀請六位曾經獲得金穗獎的導演,因適逢金穗獎30週年,以這30年來的台灣電影或社會發展為主題,各自選定主題,拍攝短片,姑且不論內容如何,光是主辦單位在片子順序的安排上,就極具巧思,每部電影皆能夠環環相扣,不僅如此,還有相互呼應的地方,由此可見主辦單位的用心阿!



在播紀念短片之前,先播放第一屆16mm最佳劇情長片的得主:王菊金導演的風車,除了在這滿30歲的金穗獎開幕上播放這樣的影片別具意義之外,同時也是為了引出紀念短片中,由柯一正所執導的爆米花



爆米花

已經遠離電影導演圈,轉戰舞台劇的柯一正,從金穗獎對每個導演的意義切入,訪談了許多導演對於電影拍攝的看法,以及金穗獎對他們的意義,透露出金穗獎是個既甜蜜又沉重的負荷,也順勢帶到國內電影拍攝環境的越來坎坷,同時以爆米花來比喻這部電影好不好看的概念,透露出一般大眾看電影的習慣:絕對不會想要看一部導演很高興地隨自己心意完成,卻沒人看得懂的電影作品,從這邊也可以看到現在導演不只是想拍出自己心目中的作品之外,更要兼顧票房



就這樣剪接了許多片段,看似雜亂無章,但是卻可以看出柯一正的企圖,從金穗獎開始的電影路,從早期的實驗到近期慢慢變的平易進人,從拍電影的大環境越來越不好這方面切入到到底怎樣才算是一部會吸引人進去戲院觀影的好電影,馬上道盡了這幾年來電影圈的變化,最後也不免對自己嘲諷一番:金穗獎對已經遠離電影圈的他的意義到底是什麼?既感同深受,卻也深表同情,最後結尾,好笑之餘,也有點無奈之感



從爆米花當中有某位導演提到拍電影就好像吸毒一般的片段,順勢地引出鄭文堂的兒子



兒子

其實一開始會全然地以為,這是一齣家庭悲劇,同時震懾於莫子儀的演技,把一名想要戒毒但卻深感痛苦的戒毒者表現得相當出色,令人深刻,但到最後的30歲生日蛋糕出來時,我才恍然地瞭解導演的用意



導演把導戲這件事情比喻成吸毒,是會上癮的,但一旦想要抽離,卻感到痛苦萬分,偏偏自己已經無法負荷龐大的電影製作開銷......等等,母親這個角色就好像在旁協助電影拍攝的人,不管是新聞局或贊助商,但除了表現出幫助著實有限之外,也從母子兩人互動當中,發現不管母親也就是幫助的人,如何要干預拍攝,兒子也就是導演很任性想要繼續;而妹妹這個角色有如那些對電影有興趣的人,當莫子儀語重心長的跟妹妹說不要淌進這渾水來,就可看出拍攝電影者對於想要走上這條路的人沉重的警告



片中也以蟲把果肉吃掉,但外表卻完整的意象,表現出吸毒者雖然外表完好,但其實內心是非常空虛的,毒品是蟲,也是代表對電影蠢蠢欲動的執念,若把果肉中心吃掉而補上位置的蟲離開了,身體內就真的空空如也了!



這部短片單單看莫子儀的演技,就會讓人直呼過癮阿!



而這段以水果的比喻,也帶出王耿瑜的女.性



女.性

其實在每一部紀念短片中,在我看來或多或少都和電影電視圈或金穗獎扯上關係之下,女.性這一部關於女生談論對性的想法的電影,在當時觀影時,就覺得這部短片在這系列中感覺有點突兀,唯一我覺得有帶到的就是在年紀的數字上,提到30歲的女性,好像不結婚,就拉警報的這件事情上,但似乎也僅只於30這個數字上罷了



但事後回想,其實本部短片透過不同世代女性說著她們以為對性該有的想法時,其不同點不也說出了,過去,現在,未來是會不一樣的,就像電影上,不論是生態,或內容都會隨著時間改變,當年長的一輩來看現在為主力的一輩,多少都會提到過去的他們是怎麼樣,而如今又是怎樣;年少的一輩或許對主力的一輩心生嚮往,但他們也都有自己的想法,或許未來會有不同的意見出現,但誰有說不個準,還是活在當下,才是最重要的!!



從古到今的變化,不僅呼應了"爆米花",更和"女性"這個概念,引出了周美玲的麥子不死



麥子不死

周美玲以幾個代表性的電影人物(特別是女性),黑道介入,及電影院的實況,表現出台灣電影的演進,興衰,以阿龐這個黑道小囉嘍的回憶帶出過去,比較現在,展望未來,在此剛好幫前三部短片(尤其是兒子,爆米花這兩部短片)收了個尾,做了個小結



同樣地有資金贊助的問題(黑道),同樣地有干預拍攝的事務(黑道),而阿龐對於電影院的感情與自身的回憶,雖然帶點詼諧,卻也令人感慨萬千,不過導演似乎對於台灣電影新浪潮的出現,是相當樂見的,當然就會吸引資金進來浥注,雖然過去的電影一度蕭條,但還是有對影像拍攝有興趣的接班人,奮不顧身地投入了,就好像金穗獎,走過台灣電影的蕭條,也走到第30屆了,正是因為仍有些抱持著夢想的瘋子前仆後繼,就如同片名:麥子不死!



有時歡笑,有時感傷,導演將表演與感慨融合得很好,驚鴻一瞥趙逸嵐,也太有笑果了她!



不輕易地死去,剛好與楊力州的"活著"的其中一個對立點不謀而合



活著

楊力州的活著從外婆的自殺身亡開始,到他到北極進行一項紀錄片的拍攝,以似書信體的口白,對著外婆說著在外婆死後,他所看到的一切,他所產生的心情,雖然片中未隻字提到他質疑外婆為何這樣輕易死去,但在念白與影像的互相搭配下,卻充滿了對外婆的遺憾,不著痕跡地表現出對立的兩個觀念:輕易的死去,及拼命地活著



而外婆自殺的事,剛好也牽出之前拍攝"水蜜桃阿嬤"這部紀錄片,我是沒有看過"水蜜桃阿嬤",不知導演把他拍得如何,但從他口白中了解到他原本拍攝的用意被曲解了,讓他很傷心,讓他一度不拍記錄片......



自殺是一種輕易地死去,因別人的誤會曲解原意,而不拍記錄片,也是一種輕易地萬念俱灰,但導演最後還是回頭投入了拍攝,剛好和他所接拍的內容在"拼命地活著"這個概念上是不謀而合的,不僅展現他記錄片底下的主角們對生命的熱情,也表現出他對拍攝記錄片的熱情,我想導演因緣發現這樣的巧合,而藉題發揮,同時遙想外婆,也恰好表現出他對拍電影的熱愛,呼應了"兒子",相當動人又具又意義



"熱情"則也順勢帶出吳米森的"宇宙歌女"



宇宙歌女

這一部片特地與開頭的風車相呼應,是部黑白電影,甚至不知是不是故意安排的,事後配音未與影像的嘴型對上,表現出更古早之前的電影型態,當然在服裝造型上,也是走比較鄉土俗的路線,但卻巧妙地帶出近一兩年來,電視圈最夯的話題



愛唱歌的美容院小姐,代表著喜歡唱歌的庶民,而她不停地表現,則展現出這個世代,每個人都想紅的欲望,而如今電視台提供你成名的機會,就是只要你有熱情,你有實力在唱歌這方面上,你就會紅,這個想法對於吳米森來說,就有如外星人入侵一般,並很有意思地將政治議題UN For Taiwan,改成UN For KTV,其實也是道出這個想法就和要大家支持台灣加入聯合國這件事情上,有一樣程度的洗腦效果



而最後一幕中,里長一家人有先見之明地先逃出外太空成功後,電視收不到訊號,雖然是理所當然的道理,但也不正意味著娛樂圈總是一窩峰地去做會讓票房進來的東西,讓現在的觀眾選擇性越變越少,幾近沒有,雖然是有點誇飾法,不過這樣的一直對這項主題的一直消費,殊不知觀眾已經幾近彈性疲乏,但正就是因為扣掉這些東西,已經別無選擇了,而只好繼續被迫疲勞轟炸,其實導演就好比劇中的里長早已洞悉一切般地藉由這部電影暗暗批鬥著這樣的文化,想要擺脫他,但民眾們和本部電影中的鄉民們卻早已麻木不仁了!



只可惜搞笑之餘,劇情顯得有點混亂,雖然暗喻立意很清楚,或許嘴型與事後配音搭不上,好像也是其中擾亂我的原因之一



而選用晚安曲的片尾,剛好為這金穗30紀念段片畫下完美句點



這幾部短片不僅彼此環環相扣,更彼此互相呼應,我想這是因為受邀拍紀念短片的導演,對於金穗獎,對於電影圈有同樣的默契吧!?只在於選擇拍攝材料以及其影像風格有所不同罷了,這金穗30的紀念短片,於我而言,為第30屆金穗獎做了個很好的開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