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故事的底蘊是抨擊社會的不公不義,不過我更喜歡整個故事的氛圍。不自覺地迎接著人生的轉折,儘管身邊的人一直在變,但內心頑固的靈魂卻始終不曾離開體內,只是因為傷感而部分暫時塵封,又因看不下去而再度完全燃燒,惟呈現出來的外在行為或內在想法,多少會因和世界的相遇交會而有所不同,堪稱人生之巧妙。是虛構人物的傳記,也是一段小社區的互助情誼。這是明天別再來敲門。
一如原文片名的直白,這部電影就是Ove傳。從他被職場勸退便一心求死,卻屢被打斷的情節展開,穿插著Ove的過去,慢慢揭開如今為何整天擺臉色的面紗。不過他不是甚麼偉人,也非有甚麼豐功偉業的知名人士,他只是一個平凡,努力維持家園秩序到有點偏執的市井小民而已(從尚在跑演職員字卡的序幕便可窺見一二),為他做傳反而彰顯了人生的無法預期及意料之外的美麗。
或該說除了家庭教育對自己的影響之外,你所遇見的人事物也會因著你的背景、個性而帶給你改變,只是程度多寡而已。當然由小說改編的電影,細節多半會有所刪減,不過這部電影卻刪減得宜,尚將主人翁得以成為如今Ove的過程,處理扎實,未有架空的空虛。如Ove父親較冷淡的個性,讓Ove冷處理自己的人際關係,而父親對於約定成俗的堅持,形塑了Ove的頑固個性。
巧妙的是,現在這個時間點Ove的心態轉折,恰好與他一路走來,對人生的體悟,相互輝映。導演不單是在按照兩條時間軸,現在與過去的順序,娓娓道來,更在適合的時機點,讓過去與現在並列,循序漸進地說著故事。從失去的傷感,慨嘆著『此生無論我們做了什麼,都逃不開人生』,途經『命運是愚蠢的後果』,抱怨著其他人的無知影響到自己維持得井然有序的生活,到『總會有這麼一刻,讓人決定成為什麼樣的人。』
從社會公義的角度來看,Ove這一生為了誰而持續地與政府,體制的戰鬥,其實隱藏了瑞典社會一路走來的變化,儘管有所改善,有違正義的狗屁倒灶仍層出不窮,當你身受其害,自會改變,形成一套應對機制。帶點藉由平凡的生平來凝視社會現象的味道;從人與人的相處來看,與愛情、友情、親情等的各式交會及分離,總會喚出內心中從不存在或不曾消失的其他面貌,一如Ove遇見此生摯愛,及雖然因小事決裂卻是畢生的好友,還有那些對他來說,其實有點惱人的鄰居。
這帶出了本部電影的另一個核心,也就是由鄰居口中說出口的『人無法靠自己一個人而活』。儘管有點老生常談,不過故事的安排卻給我一些新意,畢竟Ove並非總是一個人,且承上段,外在的人事物形塑出如今的自己。另外,Ove的確很厲害,幾乎樣樣全能,而總散發著自視甚高,從不示弱的老頑固氛圍,睥睨著那些需要幫助的人,電影有著頗深刻的描繪。但若能在脆弱時,表現出點無助,不一定真的要幫些甚麼忙,解決些什麼,只是讓大家一起分憂,那該有多好。
可能是母親早逝,一手扛起家務及生計的老爸形象太根深蒂固,潛移默化到他在妻子前,管理社區時所扮演的角色,但就像父親為了救他而第一次緊緊地抱住他,而他直到睡前都緊抱著不鬆手般,Ove的內心其實相當柔軟,回應他和鄰居小孩的互動,這也是為何鄰居有前段所提及的發言的原因。除此之外,或該說帶點呼應父母給予Ove的影響的意味,妻子無私的奉獻己力,也讓情誼繼續綿亙至Ove的身上。
人生就是如此妙不可言,或許Ove遇到了不同的人事物,抑就算是相同的人事物,但有不同的樣貌與型態的話,可能就會呈現不同的面貌也說不定。這個故事的安排,不僅讓我看到一個特定人物的色彩,從中窺視社會狀況,還有傳遞些普世正向價值觀,但更讓我著迷的是,其將Ove人生就攤在眼前的手法,讓我感到一輩子轉折的燦爛,及脈絡可循的巧妙,即便我們最終仍逃不過它所給予的框架,但它很有可能以無形的模式流傳在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