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月30日 星期五

[觀影筆記1503]Force Majeure-婚姻風暴:婚姻是需要共同面對脆弱

難得又愉快的全家滑雪假期,遇上不可抗力的狀況之後,一切便像結冰的湖泊,裂縫越裂越大,終至崩解。導演按照時間軸拍攝,透過占多數的長鏡頭,猶如電影中那位飯店清潔工,冷眼看著夫妻之間關係的轉變,並不斷拋出家庭、男女關係及自我間如何維持平衡的價值辯證。最為巧妙之處在於後來設計的主客易位,以更宏觀的角度反思關係中的對錯。這是婚姻風暴。
引自維基百科,Force Majeure是法律術語,一項免責條款,解作一種人們當不能預見,不可避免,不能克服的自然及社會現象客觀情形。在合約中常見此用語,當履約人因不可抗力的關係,而無法履約,則可部分或者全部免除違約責任。只是這個條款也適用於同為合約關係的婚姻上嗎?

瑩雪皚皚,一望無際的白,乾淨清爽,美不勝收,是個適合滑雪的時節。遙相呼應地,導演也去蕪存菁無謂的花俏表現手法,在每個場景裡,鏡頭幾乎就這樣擺在某處,安靜地凝視著在這裡度假的一家四口。惟看似安靜祥和的風景,也是需要晚上的整地和一些設備的維持以對抗大自然的力量,才能有如此環境。

導演在順著時間進行故事的前提之下,不著痕跡地穿插著前段所述的過場,總暗喻著這對夫妻,表面看似平和,其實卻逐漸暗潮洶湧的狀況。尤其越到後面,天氣狀況越來越不穩定,彷彿老天也替這個家庭憂心;鏡頭的使用上,也因為角色對立的關係,變得不再純粹,以一顆鏡頭擺在多方觀點間,來回照應。

明顯地關係裡男方犯錯在先,這個錯誤猶如芒刺般不斷地扎著女方的心房,於是想要再三確認地,與無論是否熟識的朋友,聊聊這樣的情形,給自己討個公道。被當作免費心理諮商的各組人馬也頗具代表性,從初邂逅的一對,到熱戀中如膠似漆,從失婚找到第二春的吃嫩草中年男,到不受婚姻契約所束縛,悠哉遊走在各男人懷裡的熟女。

關於婚姻的信任及懷疑,真實與假設,家庭對於個人的意義,就在情節裡的對談細節中,不斷地被挖掘出來,雞蛋裡挑骨頭的審視。不自覺的矛盾,越描越黑的立場,通通被迫曝光在雪白的光亮中,映照出人性為了自身利益而犧牲他人的困窘,以一種理直氣壯的當然姿態。

無庸置疑地,男女兩方各有心思,在這部電影中為男人好面子,女人習慣被保護。當然,雙方立場不必一概而論,只是兩者不小心互相衝突時,在婚姻關係上,又該如何應對進退呢?女方不斷咄咄逼人,男方持續避而不談,不過掩飾的是自己的脆弱、不勇敢,卻發現從頭到尾談的都是對方不應該如何,應該如何,卻皆未觸及事情真正的本質及核心,而非得經過一次令觀影者懷疑是作戲的解救過程,好補丁住已殘缺的關係。

至少是逢場作戲,以稍稍化解兒女對夫妻倆離婚的憂心,不過最後度假結束場景的回馬槍,卻還是給了關係得過且過的情形一記當頭棒喝,除此之外,以更客觀的角度,撇開主軸劇情裡,性別刻板的起點,回到最純粹的事實裡,竟不禁油然升起荒誕的淒涼感。或許雙方需要確認的不是在婚姻中,男女該各司何職的理論,而是面對自身脆弱時,能夠拋開不需要的矜持,坦言不諱,一起面對。

2015年1月25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502]Whiplash-進擊的鼓手:當信念被質疑時...

是否曾經想過,一場精彩到『耳』不暇給的音樂演出,是需要付出多少心力準備。可能窮極一生,都得追尋極致的技術及情感,況且這都還是練習再練習,將自己推至能力限制以外而已,很多時候尚在摸索的過程中,又有多少不被待定,被質疑而心灰意冷的情形呢?《進擊的鼓手》便娓娓道來這樣的故事。
無庸置疑地,這是一場唯美的音樂饗宴,畢竟這是一個關於爵士樂鼓手成長之路裡,師徒過招的故事,即便多半場景裡,因為練習成效未如預期而被打斷,無法形成樂章,不過仍有幾段完整的美麗樂聲,如精靈般百樣玲瓏地穿梭在時間的流理,繞樑不絕。

在樂曲的完整與斷續之間,纏繞著師徒之間的角力,甚麼是完美,甚麼是不完美,各有歧見,不得不提的是不專業如我,其實也不了解到底學生哪裡出了問題,或許專業人士應能聽出箇中奧妙而更能體會演員演出及電影團隊製作的用心雕琢,抑或這一切都是老師的故意刁難,為成就下一個傳世樂手呢?

典型三幕劇:學生的崛起,過程中受挫,然後繼續堅持,是個貫徹信念,實現夢想的故事,不過對照老師以幾乎是虐待方式的指導,強度之強更能凸顯出學生如果沒有足夠的毅力及執著是無法持之以恆的,甚至可能跟電影裡所提及的其他學生一樣,受到創傷而抑鬱自殺,更何況還為了夢想起飛,選擇放棄愛情。

除了聽覺的滿足之外,視覺也在鏡頭的遠近縱橫裡,將樂聲生動影像化,多數更強調了學生的努力不懈。那不停歇的鼓點,揮灑的汗水,噴濺的血滴以及破損的鼓皮......或許是在這條音樂路上,篳路藍縷,又不受家人的待定,而轉向老師尋求認同,才會那麼不輕易言棄吧!?且看那一場簡單的家庭餐桌戲,便一語點破學生在自家的地位,家人嘴巴上雖關心著,但彷彿是附庸,不受重視。

對我而言,更心酸的是,好不容易,努力有了成效,卻曇花一現。是可比擬為遇到瓶頸,不過這部電影較多成分在於自己覺得莫名其妙,不覺得別人有比自己好,卻被取代,所有自己認為的表演方式付諸闕如,自信受到打擊,之餘,基本該做到的事,如準時到達表演會場,也禍不單行地沒有完成,怎不容易陷入氣餒的情緒之中呢?

其實劇中短暫的女朋友和老師的幾幕情節也互文了主角上述的狀況。主角之於女朋友,如同家人之於主角,何德何能質疑別人的決定或說信仰,甚至背後的動機呢?而老師的教法,確實惹議,不被見容於現在這個時代裡,但當他被音樂學院開除之後,某天和主角在一間酒吧裡不期而遇,戴著落魄神情的侃侃而談中,也發現了支持他這樣指導的信念。

這讓我想起最近另外一部電影《聽我 看我 告訴我》裡那位毅然決然接下教導全盲全聾孩子重責大任的修女老師,縱使大家都不覺得會成功,她的方式單純土法鍊鋼,孩子的行為仍屢屢讓她受挫,命在旦夕的病情更使她力有未逮,不過就是一股強大無法逼視的信念,推著她繼續前行。

因為在乎,所以堅持,儘管沒人能認同,大家都認為自己是瘋子,但沒關係,走到最後,便會是自己的。這電影的最後,或許學生看到老師即便被針對,仍持續一貫的風格,也或許是自己在意這個成就之信念強大,想著若屈服這等羞辱,就什麼也不剩了!爭著一口氣,卻趨近極致,老師的微笑證明了彼此的信念總算有回報,也如願成就了你我都渴求的傳奇。






2015年1月18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501]Birdman-鳥人:布幕之後所渴望的掌聲

作品上演的背後,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爾虞我詐,競爭角力,如火如荼地消長著,且看導演以幾乎一鏡到底的炫技,帶著觀影者走訪布幕之後的眾生相,一針見血地刺穿為彰顯存在價值而群魔亂舞的浮世繪,真實與想像之間,期待與失落交臂,莫可奈何地,人似乎得接受並非一切完美、順利,卻仍無法克制地想要被愛。這是鳥人。
話說《Clouds of Sils Maria(星光雲寂)》、《Maps to the Stars(寂寞星圖)》以及本電影皆以演藝圈現象為故事發展背景,從演員的事業興衰,到在商言商的操作,挖掘出演藝事業、傳播媒體的扭曲,而忽略了表演藝術追求的本質,不過所著重的核心卻不太相同。我以為《星光雲寂》在意的是作品及演員隨著時間演進的變化而不勝唏噓;《寂寞星圖》則偏重於好萊塢娛樂圈的怪力亂神,已形成病態的狀況。

這部電影則探討演員,甚至可以擴大到身而為人的存在價值是一個如何虛無縹緲的概念,但人莫名地總期待自己的行為、表現能獲得他人的認同,甚至讚美,被愛,但絕大多數時候,未有量化標準,也不像學校考試的選擇題、是非題有標準答案,況且人人喜好不一,有時候或許我們覺得自己已經很努力了,卻還是得不到自己所期待的結果。

這個情形便發生在男主角Riggan身上。過氣、家庭崩解讓Riggan想要透過自編自演的一齣百老匯舞台劇,重拾自我,重溫受寵的感覺,不管哪一方面。不過戲未上演,卻狀況連連,甚至還先被評論家畫了個大叉叉。導演恍如以一窺後台秘辛的角度,仿一鏡到底地揭開Riggan誠心誠意的徒勞,無心插柳的成效,讓人感覺這世界是多麼地浮華卻空泛。(這是否也影射著絕大多數商業電影的金玉其外,空虛其中呢?!)

導演尚且安排Riggan的女兒、參與這場演出的眾演員以及製作,還有觀眾、評論家等腳色,看似稀鬆平常地說著娛樂圈爭風吃醋而無所不用其極的殘酷,不過卻仍能提煉出一致的核心,甚至劇中劇本身也在探索『愛與被愛』,與當下Riggan四面楚歌的境遇互文。例如新舊世代的交替,一如Riggan之於Mike,Mike之於Riggan女兒的互動;一如眾演員想要獲得讚美的渴求,不管是戲劇上或私生活中。

最有趣的莫過於Riggan諷刺著評論家只會貼標籤的發言。姑且不論評論家存在的各場景皆暗中極盡能事地嘲諷評論家,但以另一個角度切入,倒也弦外之音地傳達之所以成為評論家的動機,其實和獲得存在價值並無二致;除外,評論的主動被動雙方皆不看而殺的先入為主姿態,往往張牙舞爪地抹殺了一切,對應著民眾之於Riggan的認識多停留在當初演鳥人時的大紅大紫,雖然因而捧場了Riggan的百老匯表演,但會不會不習慣,甚至不喜歡Riggan這轉變之後的路線呢!?純屬推測卻總感意有所指。

有時候卻沒來由地,未在預期中便獲得了成效,一如Mike在舞台上"治癒"了長年不舉的遺憾,一如Riggan只不過在外面抽根菸,卻因為事故,博得各社群軟體、媒體的版面......等等。正因為努力和成果,因著其他因素而不一定成正比,所以總讓人無所適從。如果我們可以像鳥人嘴巴說的那麼容易(無形的聲音想像),或一樣有超能力(有形的鳥人現身),把一切無法控制的因素毀滅掉就好了,異曲同工地,Riggan的女兒亦象徵其他逃避現實之眾,無怪乎直接遁入毒品的迷幻樂園裡,反落了個輕鬆。

我還蠻喜歡Riggan女兒在後台與Riggan討論他是否已經準備好首演的場景,再度加強電影裡所呈現的概念。其一似乎反嘲飾演Riggan的Michael Keaton自身載浮載沈的星途,形成電影角色及其劇中劇角色的三重投射的趣味;其二藉由不經意拿自己女兒戒毒的功課來擦嘴的舉動,顯示出儘管知曉人生如滄海一粟,但還是無法克制自己仍需要被肯定的潛意識;或說多想將命運的擺弄棄如鄙屣,這樣或許人生便能照著自己所規劃的藍圖前進。

似乎導演從開場字卡開始,便不斷地戳弄著人類為了成為摯愛,為世人所愛而跌跌撞撞的傷口,直到最後,命運卻絲毫不留情面,期待過高,失落太深,進而不擇手段,換來甜美果實,但也捨棄本質,付出代價,就像電影裡的最後一個場景一般。只是大半電影的想像與真實重疊,替最後一幕留下餘韻繞樑,或許Riggan女兒的目光所及就是導演對人性的註腳吧!?


2015年1月10日 星期六

[觀影筆記1428]Le Meraviglie-蜂蜜之夏:家人關係投射出農村式微

這不只是一個幾乎與世隔絕的鄉下人家一家人的生活型態而已,而是從大女兒的視線望出去,藉由與鄰居及少數人的互動,還有從頭到尾都緘默的神祕小男孩,帶出了新舊價值的對立,從此更擴大為農村經濟型態即將轉變所帶來的衝擊,渺小如我們,卻又不得不適應生存於其中以大聲宣告自己的存在。唯變動似乎總伴隨著逝去的代價。這是蜂蜜之夏。
鏡頭跟拍著這一家子的生活與工作,觀影者了解了這是個發生在鄉下農村的故事,村裡頭兒相關產品、製品自製外銷為主要收入來源,也受到保守氛圍的制約。絕大部分的視角則從大女兒Gelsomina出發,於是看到了離開的渴望,情感的慾望,長大了有自己的想法而與父親對立,卻難以割捨對這個家濃烈的情感。

父親多年固守的傳統價值觀,面對了資本主義入侵,全球化的間接影響, 農村存在的意義逐漸要被其他行業種類所取代,拔山倒樹之勢,讓父親淪為毫無招架之力的困獸鬥,相對於Gelsomina仍以天真好奇的眼光看待這世界、新事物,後者反倒更能虛心吸納這樣的趨勢,而形成父親的舊與女兒的新之對照。

導演精巧地利用些場景,透過鏡頭帶著觀影者觸及大女兒目光所到之處,盡是令人心生嚮往的酷炫,相對於農村生活的樸實。花花世界總是讓人趨之若鶩,所以當女兒在意特色產業比賽的訊息時,總會有大概是想以此為墊腳石,乘勢飛上枝頭當鳳凰的念頭。這似乎是這樣題材的劇本會選擇的路數。

不過這部電影不一樣,存在於父親與女兒除了前述對新事物想法相左之外,其雖未言明,但細節卻隱藏於場景之間的幽微親子關係。電影中不絕於耳的重男輕女,加上父親特地找來因為過去問題行為需要管束的男孩Martin來幫忙,如此背景之下,Gelsomina或許需要的是,證明自己不輸男生的機會,自己也可以幫忙改善家裡的狀況,於是參加比賽便是一個途徑,唯一旦出了差錯後的驚慌失措,就像溢了一地的蜂蜜般,雖然清理了但仍然黏膩不堪,揮之不去。

又儘管父親堂而皇之地將原本都是Gelsomina的前座交給了Martin,帶點取代的意味,但在該場景裡,會不會是出自於對女兒保護的心態呢!?且看那隻個人覺得突兀的駱駝,便可窺見父親對女兒無盡的寵愛,於是這樣義無反顧的反差倒有畫龍點睛之妙。傳統的想法:女兒就該做女生該做的事,要談戀愛也要找個愛自己,沒有任何問題的對象......意在言外,只能僅就父親在這部電影所塑造的形象做揣度。

話說回來,Martin這個角色寫得有趣至極,Gelsomina一家之於外來者一如女兒之於Martin,兩段關係互文,補足前者主軸事件內的關係:對於不熟悉的不確定感,被取代的危險性充滿著敵意及惴惴不安,也存在著可能因新鮮導致情不自禁的嚮往。我們人彷彿都嘗試著在這樣衝突的狀態下生存。只是期待往往卻不如預期,電影裡透過了講求每分每秒,效果都要精準到位的殘酷實境秀,還有Martin的消失呈現,措手不及地讓Gelsomina以及觀影者,對悉數的努力,有來去夢一場的感受,呼應Gelsomina和實境秀女主持人對談的場景。

適應的過程必然有所變化,只是變化的背後,總有什麼消失了,如同農村的轉型,蜜蜂因農藥的死亡,可能還有一去不回的青春。拿不個準的是,這一切究竟是好或是壞,於是導演在最後的場景,留下了延長記號。前一秒仍然是家人相互依偎的場景,下一秒卻已然人去樓空,荒涼蕭瑟,有股哀傷的氣息瀰漫,恍如仍然看到小女孩兒們在前院與屋裡,嬉鬧著奔來走去,父母親、姑姑在一旁辛勤工作,Gelsomin和Martin從旁協助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