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23日 星期四

[觀影筆記1204]大藝術家-The Artist:緬懷舊時代的精采

故事本身其實很通俗,以不可一世的默片演員,因時代變遷而從頂端衰退下來的殘酷為主軸。不過黑白默片形式可能會讓人稍不習慣,但演員表現相當精采,情緒是足以累積至後來令人不禁掬一把淚的;同時女主角彷若編導自身後設的化身,雖處在新時代,卻仍銘記男主角的提攜,這和本電影選用一些與經典致敬的部分相互呼應;戲中戲的場景選擇也經過深思熟慮地投射這劇情本身;狗的演出也替這部電影錦上添花。這是大藝術家。



時代變遷,為了給人們更好的生活或其他理由,科技日新月異著,很多事物不時改變著,往往產品剛上市,搶購的盛況空前恍如昨日,轉瞬卻失去眾人注目的眼光,漸褪掉光彩,進而消失。這個故事有著類似的核心,以『電影』這項產業(也可說是產品)其中一段轉變史為背景,描述著這項產業底下,為自身表演驕傲的演員被時代巨流及後浪沖上沙灘,沒有表演舞台而逐漸凋零的頹喪。



於是編導乘勢以此故事背景,那時的主流電影形式替本部電影定調,即以黑白默劇表現這位演員的生涯高峰至跌入谷底的過程。在完全無法用台詞表現的情況下,男主角成功地以肢體動作及表情表現出意氣風發和灰心喪志兩個時期的對比,頗有當年默片演員的風采;不僅如此,既然是在講電影圈的故事,編導便就巧妙地並陳男主角電影作品的其中片段和戲外人生,戲中有戲地彼此相互呼應,加深了情緒,且藉由這樣前後映襯,流露著對自己表演能力的自負,如今在時代的衝擊下,卻無法自我實現的無力感,並囚禁自身於時間的牢籠裡。那場就著擺有西裝的商店展示窗外,端詳自己再度穿上筆挺西裝的假象,別有悲哀、不勝唏噓的況味。



不只是故事縱向的對照,人與人之間關係的橫向比較也是另一讓情感層次跌宕有致之因。男女主角曖昧的情愫以一場於片場拍戲的實況作為象徵,透過這樣的反覆,漸次感受感情的累積,就像其他通俗愛情喜劇一般,導演也創造了許多巧合,還有睹物思人等等拉近兩人內心的片段;反觀男主角及其老婆分坐在餐桌兩端的疏離,以及殞落後,不給予相當的支持力量;或即便女主角身旁總不缺乏男伴,但和男主角之間的交流,儘管兩人的距離遠超過女主角與男伴,但身體姿態、臉部表情卻散發著愛慕的心意,讓當三人以上同時並陳於畫面之時,有著無形的線劃出男女主角兩人世界的小圈圈。



編導也試圖將男女主角作為電影生態改變前後的象徵,若男演員是舊時代代表的話,女演員便是新世代的概念。兩人的關係隨著時間推移消長,然後在電影中段交叉而過,正如同那場在片場的久別巧遇,樓梯間的交錯而過,位置高低的互換,無意地表徵兩人於電影圈地位的今非昔比;除此之外,原本憧憬著男主角而在後面追隨的女主角,自一場餐廳的戲,兩人鄰桌背對背坐著著場景開始,方向就有所轉變,表意著兩人對電影圈的想法背道而馳。看來導演實擅用走位的安排,兼以畫面的經營,解構劇本所意欲帶出的情感。



道雖不同,情意未變,女主角始終在遠方默默地支持著及守護著男主角,以任何形式,除了是對偶像的喜歡與崇敬之外,應該也有著毋忘當年的提攜之情,心中滿滿的謝意,並由衷地嘗試著各種可能性讓男主角可以回到舞台。不禁聯想起近幾年(其實應該斷斷續續地都有發表)一連串復古風潮,將復古元素再度帶入現代生活中;而在電影圈,數位修復技術的出現讓老電影、經典電影得以再度和影迷們見面。



或許女主角是編導自己後設的化身,也是影癡的,既呼應著此電影裡所存在著一些向經典致意的橋段,也代表著對舊電影的喜愛及對自己的影響,儘管好幾年這樣下來,不乏好電影的出現,形式也隨著時間遞嬗推陳出新,但第一次的經驗,純樸無暇,不過度用力的感覺總是令人難忘,況且這是歷史上難以抹滅的紀錄,具有劃時代意義。



默片時代的巨星如何地盛況不再,背後其實有很多因素,也牽扯了當時社會脈動,包括經濟大蕭條等等因素,這部電影其實未涵蓋全部,只是輕描淡寫,僅著眼於演員不屑與潮流並進,但就當時實際狀況來說,有些演員確實也因為聲音被認為難登大雅之堂而被迫退休,諸如此類的原因不一而足。不過若電影史上沒有那一段默片時期,如今電影會發展成甚麼模樣,實在很難想像,那是個重要的時代印記,這項娛樂相當接近起點之處,為橫跨著電影編年史上重要世代轉折的人們回憶。



再回首,是懷念,是參與,也是莫忘初衷,雖然時間仍不斷地向前,因而帶走了些什麼,改變了些甚麼,但內在的靈魂、熱情自始至終長存於身體裡,難以轉移,如何在時代動盪下回應自己內心的渴望,最後的無聲變有聲,以及故事主角的種種努力及重新站起,應該是最好的答案。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