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色就這樣一字散列開來,同時還並陳年輕及成年之後,還有第三代,且除了自我種族質疑的主軸議題之外,還加進這紛紛擾擾的一家所潛在的問題。一開始有種駕馭不住的感覺,有如散沙般,又以現代和過去交錯的方式敘事,因而顯得凌亂。不過看到後來才發現這樣的手法,表現出年長一輩看似有甚麼計畫地來去兩國之間,但其實也是不斷在調整自己的定位,呼應著孫子的疑問;另一方面,這趟歸鄉之旅也將前頭看似分崩離析的家庭做了重整,釐清了內心的騷動,將「家」的意涵帶入主軸命題裡。這是歡迎來到德國。
由現代這個時間點,回過頭審視過往,娓娓道出一個移民家族的故事,不只是從土耳其到德國的過程轉折,更並陳著第三代出現的如今,家庭的紛紛擾擾。只是古今交錯的方式,人物目不暇給地出現,還分為童年和成年代表,以及各式各樣的家庭問題一股腦兒地丟出來,在部分沒有先備了解的狀況下,處理手法似乎有點粗糙地讓觀影者一下子無法進入狀況,其實有點可惜,即便如此,觀感於後來的情節展開來之後,便改變了。
只是因為會將過往家族歷史娓娓道來的起源來自於孫子『我們來自哪裡?』的大哉問,所以總期待著有個非黑即白的答案,不過在回溯的過程當中,卻有違預期,反而窺見當初反反覆覆,無所適從的窘態。一方面,經口耳相傳,對德國有著不切實際的憧憬,但實際在那裡生活之後,卻有著落差。儘管透過天真浪漫的孩子,天馬行空想像的加油添醋,倒也充滿趣味。
另一方面,縱使懷念著故鄉單純的美好而回到祖國,但在現代化的環境待久了之後,似乎要返回較為接近原始的生活,也難上加難,最有趣的呼應便在於二兒子從德國帶回可樂送給去德國前跟他描繪可樂世界的孩子,沒想到卻因為他已收過遙控汽車,反倒嫌棄起可樂來。除此之外,導演也以幽默的方式去處理了從那時候開始,甚至直到現在,關於身份的問題,不管是這個家族的大家長或是如今已長大成人的兒女們,對於要完全被同化,也心生抗拒著,無論是耶穌妖魔化,或大啖豬肉的惡夢。
自身根源的認定便出現很大狀況,孫女竟還戀上英國人,這下可真是萬國聯軍了!問題是這是所呈現出來的家族問題當中,少數有呼應到種族情結的。屆此,光是這樣的內容,似乎只有詼諧感十足,感覺劇本架構好像不夠聚焦,零散不緊密。但經過支柱倒塌,以及最終來到大家長口中的目的地,這個沒有牆壁的別墅之後,才見編導的野心完整性,原來導演意圖瞄準的核心並非簡單的種族認同而已,至於對孫子的提問,應該是意欲以不同方式回答。
然後便發現其他的呈現也並非多餘。在這個故事裡,於回到家鄉的公路旅程的起頭及過程,觀影者得以比較了這個家族,過去和現在的差別。之前或因微小、成員簡單而有著深刻的羈絆,如今家族越來越擴張,過去曾有的緊密似乎轉淡了,甚至因著個人生活,尚有無法言喻,一觸即發的衝突。不互相攀談便相敬如「冰」,倒也相安無事,一旦挑起痛處,有人就動輒冒肝火等等。此外,每個成員身分的兼具,如成為丈夫或父母親等等,也讓所擔憂的家務事一氣增加。
但庸碌的生活,搞得讓自己和家族成員有嫌隙,似乎忘記了彼此本是同根生,都來自同一個家。就算未必相煎,不過應該也不需將,對方存乎的或許只是身為家人的關心,阻擋其外,甚至家族的羈絆其實已默默地於彼此之間產生了默契,只是從未留心。因此來自德國,來自土耳其,似乎都比不上家族情感聯繫重要,畢竟家在就絕非是無根的蘭花,即使最後那棟無牆的房子,雖然不具有形式上「家」的意義,不過一旦一家人都好好地在一起,那就是個實質意義的「家」了,不是嗎?我想,「家」便是要給貫穿整部電影的提問的解答吧!
2012年1月26日 星期四
[觀影筆記1156]歡迎來到德國-Almanya Willkommen in Deutschland:何處是我家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Dammi,
回覆刪除您好!
我是開眼電影網的Paul,
拜讀完這篇文章後覺得您分析得很好,
請問是否同意讓我們轉載至開眼電影e週報達人影評單元,
與更多的影迷分享呢?
屆時將會註明作者與出處連結,
若有任何問題都可透過e-mail與我們聯繫,
謝謝!
開眼電影網Paul
e-mail: acidman@atmovi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