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國際劇場藝術節觀戲記錄(1)
導演:王嘉明
劇作家:Bernerd-Marie Koltes(戈爾德思)
演員:Fa,吳維緯,梁菲倚,蔡雅婷
R.Z.原名Roberto Zucco,是Koltes被視為最登峰造極的作品,同時也是劇中男主角的名字,也是整個文本當中所有出場人物裡,唯一有名字的,我沒有看過在台灣演出的任何版本,只是稍稍翻了劇情簡介,就去觀賞了,在看過節目手冊之後,我原本以為這是個相當沉重,但又莫可奈何的故事,因為充斥著現代社會上嚴重的家庭問題以及都會問題,不過觀賞結束後,卻未太多有深刻的感受
一開場隨即吸引我注意的便是那不成任何一國語言的語言,對於我正在學語言的人來說,試著去分辨我所認識過的語言是一件有趣的事,但這次卻不得其門而入,心想著大概是另一個我所不認識的語言吧!?但是卻又斷簡殘篇的聽到德文,法文或甚至日文,(我記得最清楚的是"但是"是用德文的aber),之後又加入了國語,廣東話和台語,整體來說就是這四種語言再交插使用,只有在"就在臨死之前"那一場中,Roberto背出的不知是誰寫的詩詞,才是完整的法文,其他都是不知名的語言,
後來王導演在演後座談中才說明這是他和演員們自創的R.Z.語,融合了許多語言,同時也編制出一套文法規則,聽到這句話,不免很興奮,畢竟我也是對語言學有興趣的人,但也僅止於他們在造字的發想,或許當初導演的出發點在於法文改編成中文文本,在字詞上的表達,會無法深刻地傳達出原本的意義,這點我是再同意不過的,我也以為他創造的語言是要彌補中間的鴻溝,但改編成外星語,反而有畫虎不成反類犬的感覺,畢竟對翻的語文都擁有好幾年的演進歷史,而R.Z.語卻也只是季節限定的語言,怎麼能夠取代呢?你就想像電影中(就拿最近的長江7號來說)外星人說著外星語時,我們全然沒辦法得知他的情緒是如何,這部戲當中的外星語就擁有這樣的感覺,反而削弱了文本本身的力量,且導演有自打嘴巴的嫌疑,不過王導演也自我承認這是他還在實驗的東西,我想下一步便是該怎樣把這樣實驗性的東西變得不只是流於形式的空洞而已
雖然我樂於當一個語言學習者,但我卻很害怕一部著重在語言的戲劇,因為這樣的東西很容易抽象,文謅謅,甚至進化成絮絮叨叨,本部戲就是這樣的狀況,況且還有外星語出現,耳朵完全發揮不了作用,只能不停依賴著字幕,而用外星語的壞處是感覺演員好像是在背台詞,話語中的溫度是冰涼的,只靠摔東西,大聲吼......等等突然地絕對大音量,表達出情緒,再加上外星語就好像牙牙學語的小嬰孩一樣,用詞簡單,使得情感表現上也相當困難,種種演出效果,直指著缺乏感情,反而我倒覺得,與其花時間創造語言,倒不如全法文文本不就解決了嗎?或許不同的語言是要區隔不同的支線,我反倒寧願外星語都改成原文本的法文,或許會比較好而其他國台粵語的部份,顯然就較具情感的成份,且會讓我有種似曾相識,平易近人的感覺,或許在於語言選對了支線配合發展,不過這一切我把當成是個美麗的錯誤,同時也是導演大膽實驗的結果,但未臻成熟
雖然如此,舞台上三個櫥窗式的表演空間,個人覺得還蠻有創意的,且在調度配置上,個人覺得頗為適切,且讓我覺得像是施了魔法的七巧板一般,可以拼湊出無限的可能,而幾乎每場出現的塑膠袋,似乎也象徵著什麼,或許是象徵著Roberto Zucco的人生吧!?媽媽收疊好:細心照料;盛裝物品:負擔與壓力;用完即丟: 人生棄之如鄙屣;殺人武器:本身就是個兇器......導演說著Robert Zucco是真有其形像類似的人,他殺死爸爸用塑膠袋,他自己上吊也用塑膠袋,因此才運用了許多塑膠袋,且是個劇中人物都可以運用的媒介,但總會讓我忍不住聯想到些什麼!
實驗風格很強的電影,或許改天該看他原版戲劇,或許對原文本所要傳達的感情,或許就較為深刻,就比較有感覺一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