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多線進行的作品很有緣份,不管是小說還是電影,這類所謂的"群像劇",是許多電影導演所喜歡使用的拍攝方式之一,如"火線交錯(Babel)",以及"衝擊效應(Crash)"......等等,是易獲得好評的拍攝方式,但也易於淪為突顯導演編導功力不佳,近期也有兩部多線進行的電影
天堂邊緣是在德國漢堡長大,土耳其裔的導演法提阿金的作品,描寫兩段親情在遇上一個外來者的介入後,所產生的微妙化學變化,或許可以簡單地這麼說:這是兩個民族的碰撞,德國人與土耳其人,更有介於兩者其中的土耳其裔德國人,兩端三方的交會,雖然這兩個民族在文化上,信仰上以及政治上有許多不同的地方,以及劇中角色各個出生在不同的背景之下,但"愛"是不分國界,種族,年齡及成長環境的,是世界共通的語言,我在這部片看到了每個人都為"愛"而犧牲些什麼,背負些什麼,更因為愛,成為他們跨越過些什麼的力量
其中著墨最多的便在於親情之愛,身為大學教授的奈賈,歧視著父親阿里情欲的出口,更對父親懷疑他和父親的情人葉塔有染嗤之以鼻,但卻在此時發生悲劇,奈賈因而回到祖國尋人替父親贖罪,這是潛意識裡出於對父親的愛,雖然表面上他對於父親這樣的行為無法茍同,做這些事好像是在替父親收拾爛攤子般;而一個母親就算再怎麼開明,看到自己的女兒跟一個來歷不明的人卿卿我我,怎麼會不擔心,當女兒為愛走天涯卻遇害後,母親悲慟地遠走他鄉要替女兒完成她的志願,這也是出於愛;當然生活艱辛的葉塔對無法見到面的女兒而難過,以及女兒艾妲因政治迫害而來到異鄉只為尋找母親,也是動人的親情表現
但事情總是無奈地錯過,人生就是這樣充滿著許許多多錯過的事,有時我們也莫可奈何,但最令人扼腕的便是死亡,因為即使錯過,只要你活著,總有一天會相遇,還是可以觸碰到你最深愛的人,就算你一時說錯話做錯事或做錯了決定,造成分離,但還是有機會,最可怕的便是死亡後,連一點機會都沒有了:葉塔再也無法資助她女兒了,而艾妲則無法和洛特長相廝守,洛特的母親則再也見不到洛特了,雖然說這些死亡也都是為了愛,不論是為愛犧牲或為愛失手
但這些死亡與本來便潛在的愛的意識,卻不知不覺地讓周圍的人的心中,產生了新的力量,他們不知不覺地選擇寬恕,反而讓他們在生命中激盪出新的火花:或重逢或接納或改變,死亡的悲傷只是過度,重點是之後展開來的生活,長期活在仇恨不解當中,只會在原地裡踏步罷了,唯有愛才是解開一切的鎖匙!畢竟人是有著愛與被愛需求的動物
最後引用了關於"亞伯拉罕獻祭"的故事,並以洛特媽接納艾妲的鏡頭,以及用長鏡頭帶出奈賈等待著父親歸航的情景,讓前面的兩段故事,歸結起來,回歸到整部戲欲表達的重點:愛,沒有強烈的宗教訴求或政治立場,只是藉由不同背景下生長的不同血統國籍的人,樸實地記載著為愛犧牲,但也為愛重獲救贖的故事
--------------------------電--------影--------分-------隔--------線-------------------------------------
刺殺據點描寫一個暗殺總統的犯罪案,以及尋找犯人的經過,以多線進行的方式表達出肉眼所看到的事件,所產生自身的想法,往往和事實的真相有十萬八千里的差距的概念,因而這樣從不同人的觀點去看待這場事件的描述,雖成為要拼湊還原出這起犯罪案的重要依據,但就像幾乎所有犯罪中都存在的目擊證人一樣,所描述的通常只有部份是事實,就好像這部片當中我們藉由每條線人物的眼睛所看到的事件,也只有少數是足以當作呈堂供證的證據,如何去蕪存菁,抽絲撥繭便是警察們的工作
雖然說這樣的拍攝手法,對照於偵辦一個犯罪事件的真實情形,有相當程度的呼應,且也是一個屏息以待犯人出現的過程,同時在第一段之後的倒數計時,開啟第二段情節的部份,是相當令人期待,期待著同個時段發生了什麼與暗殺總統有關的事,期待著他會和之前所看過的多線進行的電影,一樣精彩,但隨著幾乎每段都是差不多的場景的狀況之下,我的耐心也幾乎快被消磨怠盡,雖說每個段落都可以蒐集到新的線索,讓犯人與手法呼之欲出,但只有在小部份的變化,是不足以滿足觀賞者的脾胃的,或者也可以說是看到最後有種"怎麼又來了"的疲乏感
同樣類似的電影,我倒比較推薦大家去觀賞韓片"遇人不熟",他也是多段進行描述著黑道大哥兩千萬元失竊案,但每段情節可以各自獨立成篇,但卻不可思議地有著互相連結,拼湊出真相的本事,我覺得是這類型(多線敘事描述一起事件真相為何)的最高境界
不過這一部片還是娛樂價值性頗高,撇開那些揮霍觀影耐性的雷同情節來說的話,每一次都在關鍵時刻重新倒數計時,吊盡觀影者的胃口,也幸虧這一部片是部找尋犯人的偵探懸疑片,所以對部份的人來說,這樣多段的情節,層層撥繭,找到犯人的過程,的確是相當精彩的,再搭配上犯罪片必備的警匪飛車抓人的情節,還是會讓人,至少有我,暫時停止呼吸地等待結果的到來
另外去除掉那些重覆的部份,整個故事,即犯罪者犯罪的布局與過程亦是挽救多段重覆及不足的幫手,顯然這部電影仍有其可看性
2008年3月9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08-21]天堂邊緣-Yasamin Kiyisinda;刺殺據點-Vantage Point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Dear Dammi~
回覆刪除在你這邊潛水一陣子了
想說也該浮出水面留個言好了(笑)....
我覺得您很厲害呢
看了這麼多電影
還願意花時間
花腦力記錄下自己的感覺
然後完成一篇篇長篇的文章
不像我只懶惰寫寫短的
偶爾突發奇想才寫長的
呵呵....
一起加油啦!!!!
所以您"天堂邊緣"也是看特映的嗎????
刺殺我有去看
回覆刪除手法是不錯
但在大家追來追去撞來撞去殺來殺去之後
竟然是
沒長眼的小女孩救了美國總統!
所以終場時我噗嗤笑出來了!
啊啊~~看電影看很少的我
零八年心中的佳片還是舞妓!!!
Dear Dammi
回覆刪除我今天去看過了
感覺其實還好
聽說小說很煽情
但我看電影倒是覺得很平淡
似乎有點刻意平淡的感覺
相關文字可能過幾天才會寫吧
這幾天太忙了(汗)....
然後關於那位小女生啊
我倒覺得是這部電影的妙筆耶(笑)....
大壞蛋誰人都敢殺
卻刻意避開小女生而!@#&*(保密劇情)
除了刻畫人物多樣面向之外
也透露出"因為小事而改變大局"
有種蝴蝶效應的感覺....
但小哈山演得真是好
回覆刪除自然不造作
楚楚可憐惹人疼(笑)....
真的!!!!
小女孩不懂事
不僅把冰淇淋弄到別人身上
還大哭大叫
又造成交通混亂
所以責怪一下是必要的(笑)....
敢問職業是????
哇喔~
回覆刪除這職業超屌的
但感覺應該會很辛苦呢!!!!
雖然我真的不喜歡小朋友
但我想這工作應該極須愛心熱心耐心才行(笑)....
我覺得你寫的真的很好^^
回覆刪除因為我一看完這部就跟朋友聚餐了
一時之間有點難產生什麼體會
謝謝你的文章
引導了我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