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16日 星期四

[觀影筆記09-57]爸,你好嗎?

2009台北電影節觀影紀錄(8)

『父子親情』系列第二彈,不,應該說是第三彈。戴立忍執導的『不能沒有你』算是第一彈。從『不能沒有你』中為了孩子權益,不惜奔走求情,以致鋌而走險的父親形象;經過『白い春』中,生父與養父對女兒的愛還有血肉相連的不言則明;到最後一部也是最後才看的『爸,你好嗎?』的集大成,剛好為這個緣份畫下了完美的句點。



十段父親的故事。十個不同的職業,不同個性的父親,跳脫刻板觀念中『嚴父』的形象,用各自的方式去表達他們的愛與關懷,既有歡笑也有淚水。雖在某些設定上,有點重覆,未能更多元化,且少了點嚴格之中帶點慈祥溫柔的反差,而少了點力度。但無論如何,每一段溫情的攻勢,的確讓人感動。最後演職員表的街訪更是突出的巧思,可能是淚水奪眶而出的最後一根稻草。這是爸,你好嗎?



這是張作驥導演關於『父愛』的電影拍攝計畫中的第一個作品,之後還會有母愛的電影拍攝計畫。這次這部影片算是個試金石,也是一個起頭,希望未來每年都能有這樣關於親子之情的電影。而在這部開始的電影中,則有點集大成的意味,意圖透過十段短片將父親各式各樣不同的形象傳達出來。



整體來說,安排穿插得宜,雖然大部份的片段是以讓人感動為目標。但不僅僅只有淚水而已,也有歡笑的部份,恰當地點綴在段落之間,而不致讓整部電影都是沉重的。不過佔了少數的歡樂片段,反倒是整部片最讓人有記憶點的地方。



我尤其喜歡范植偉三代同堂的那一段。雖然是一年內兒子才帶孫子回來看爸爸幾次,但爸爸的自立以及妙語,再加上孫子的童言童語的加持,著實讓氣氛活絡起來;黑道大哥的前半段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部份,甚至導演還自嘲了電影工業一番,雖然這都是為了襯托出令人悲傷的後半段的鋪陳,不過卻讓人無法忘懷。



不過也不全然盡是又大笑,又大哭的極端。部份片段的父愛,雖未有過大的情緒表現,但導演說故事的技巧或故事本身或演員演技或以上皆是,將這些平淡的片段,處理得相當雋永,甚至讓人心有戚戚焉,鋒頭一點都沒有被那些情緒較為飽滿的片段搶過鋒頭,顯示導演在段落與段落之間取得良好的平衡。甚至這些段落在我心中留下的感覺是比其他一些段落還要滿的。



比如說那一個熱鬧團聚之後的孤寂身影的畫面。即使在當下有著看到孩孫都成家立業的欣喜心情,但卻有種置身於喧囂之外的孤獨;再比如說『背影』的重新詮釋,雖然導演自己說這一段的表現讓自己備感壓力,但整部電影當中,
其實我最喜歡這一段。



這不得不歸功於陳慕義這個演員的好演技。這個演員已經讓我為他演出爸爸這個角色演得之好而連續驚嘆兩次。前一次是李啟源執導的台北異想之煙(p.s.),第二次就是這一部電影了。儘管在兩個短劇中都沒有什麼台詞,但舉手投足之間,充滿父親韻味之餘,也不經意地傳遞出父親的關懷。而這樣的愛是會持續在內心中發酵的,是會讓人低吟品味的。





而不管片段當中是什麼樣的情緒,導演在段落中最後的處理,都試圖以一些long景,或景物,東西的鏡頭等如此對演員保有一定距離或抽掉演員的運鏡中,讓觀影者的情緒得以沉澱,進而發酵,讓我們去體會段落中父子的感情。有些部份甚至在結尾時將影像抽掉,只剩聲音的部份,有種雖結束,卻綿延了段落中的情緒,顯出其幽遠的感覺。



仔細一看,更會發現這部電影當中不只是強調父親單方面的愛而已,甚至還有孩子對父親的關懷與體諒,也因為有這樣的回饋,才更讓父親的付出更顯偉大及感動。特別是小演員說出的那簡單幾句台詞。如第一段,忠實呈現高雄縣長楊秋興兒時記憶片段中的縣長小時候;又如和妻子離婚而肩負起養兒養母又要持家的爸爸的故事中的兒子。



不過其實不只是小演員純真不造作的表演,不管是扮演中生代的范植偉,還是青少年的紀培慧和張捷等演員,也在電影中做了最相稱的綠葉,烘托出父親的關愛。其中張捷在『背影』中於月台上,凝視父親的背影的片段,令人回味無窮;紀培慧演技大突破地扮演半身不遂的病患及變性人,也相當搶眼。只可惜變性人的配音過於突兀,稍嫌可惜。



還有一點遺憾的是整部電影的演員素質並不是那麼整齊,有些新演員的演技過於生澀而無法撐起當個片段的情緒。幸虧導演的運鏡彌補了這一切,而不致讓這些段落顯得突兀。段落所想要傳遞的感覺還是有做足。



這樣看來,導演確實在十段當中表現出父愛帶給我們各式各樣的感覺,只是總覺得好像少了些什麼,好像片段和片段之間並沒有達到全然的多元化,有部份雷同之處。如社經地位低,或面臨破產的父親的設定;如因爸爸工作太忙碌而無法及時趕到發生意外的孩子身邊的設定。



因為如此,太保獨挑大樑的最後一段顯得有點可惜,雖然太保可以稱作獨角戲的部份演得很好,但因為和前面故事角色設定有點雷同之下,少了點力道;而且不清場地讓民眾入鏡,雖然成功地補抓到大家好奇的眼光,但某些民眾明顯地刻意搶鏡頭或躲鏡頭,
卻讓我分心了。不管有心或無意,都過於搶戲地讓我無法體會整段故事的感覺。



除此之外,在幾乎全部都是爸爸柔情的片段中(只有破產老闆那一段有展現出爸爸的威嚴,但最後還是被媽媽壓下來。),似乎少了點『嚴父』的成份在電影裡頭。我總覺得若能穿插幾個這樣的情境,或許後面的關懷之情會更令人感動;或許也才不會缺少這父親在世人心目中最根本的形象。正因為缺漏,而好似少了點魄力,雖然整體還是很感人,但總顯得有點軟弱。



不過不得不稱讚最後演職員表旁的街頭訪問。因為真實,貼近人心,反而,我覺得,是整部電影當中最令人動容之處,同時也呼應著這整部戲當中同時也想表達的孩子對父愛的回應,讓電影更臻圓滿,將這各自獨立成格的十段故事中串連了起來。



儘管有時候會誤解,有時候無法體會,但血濃於水的親情,是如何也化不開的,而我們只能在短暫的緣份中,用我們自己的方式好好地傳達出對對方的愛,或者是好好地回應對對方的愛才是。



有開心的情緒,也有悲傷的感覺,更有讓人一生無法忘懷的父親的貼心,導演鏡頭下的父親形象的確很令人感動。但若能再更多元化,若能再添父親威嚴形象的描寫,或許這部電影就會更臻完美。不過這部電影還是大大地打動我心。很好看!









所以工商服務時間又到了:本部電影即將於7/31全省上映,請務必進戲院支持。







p.s.:台北異想之前曾在公視公開播映過,是諸位參與的導演藉由台北24個小時的某個時段發想,而拍成的短片集結。『煙』為其中一部。是一部相當好看的電視電影,各短片各有其意義與深度,可期待公視再播。(應該會是人生劇展的時段)



1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