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是慢慢將故事說大的,所謂的惡也漸漸轉為無形。故事以微型的農村農忙生活起手,當觀者不以為意地(或說稀鬆平常地)看待大宅院的權力關係時,竟有更大的一隻手伸進來攪和、干預這裡的自足,又在後來,更有權勢的侯爵夫人發表著食物鏈的宣言,清楚澄澈地描繪出佃農與雇主關係的風景,而善良的拉札洛被持續壓榨,顯然是食物鏈最底層。當揭開前述事實時,一方面難以想像都甚麼時代了,還停留在過去的舊思維中,一方面以為故事的時空背景在更久遠之前,縱使後來的劇情推翻了這樣的想法,但此設定倒也讓解放佃農後的劇情開展沒有一點違和。
可說是巧妙地將時空維度梳理至幾近無形,魔幻與寫實兼容並蓄,讓數千年來所發生的種種於近世並存,使觀者得以驚呼社會再怎麼變動,進步,歷史本質裡的惡仍殊途同歸。先不論較接近現代的後半段,光是雇主兒子伸張的自由,中二的任性而策動的假綁架案,其實也不過是建構在剝削的本質之上,更遑論後來,農村村民真的獲得自由後的生活,回過頭來與過去比較,平心看待,有比較改善嗎?顯然人性始終如一,我們追求自由,平等的同時,或許也可能正執行著往下的霸凌。小奸小惡尚屬輕微,更可怕的是有時候我們在不自覺中處於打著大旗幟號召的共犯結構裡。
我頗欣賞導演在故事的大方向中鑲嵌些許意欲關懷的議題,而仍契合敘事不走偏,如宗教議題(神父與教堂的出現),如資本主義下的貧富(佃農自由的生活和銀行討錢的場景),讓主旨醞釀發酵,甚至就連Lazzaro告知周圍植物皆可食,聽者欣喜得讓觀者我發噱的場景,不也暗渡陳倉人類破壞大自然的後果。於是為了自身利益、方便而利用無知與破壞手無縛雞之力或許也是真實存在的無形之惡。這個故事除了抨擊社會狀況之外,或許也是給正在被利用而不自知的觀者寓言,正像那群佃農即便脫離了掌控,但仍會為奉獻而精心準備的心態雷同。
電影的發想應該與聖經的這個故事有關係~以聖經人物為主角發想的電影還真不少 :)
回覆刪除""有一個富家人,身穿紫紅袍及細麻衣,天天奢華地宴樂。另有一個乞丐,名叫拉匝祿,滿身瘡痍,躺臥在他的大門前。他指望藉富家人桌上掉下的碎屑充饑,但只有狗來舔他的瘡痍。那乞丐死了,天使把他送到亞巴郎的懷抱裡。那個富人也死了,被人埋葬了。他在陰間,在痛苦中舉目一望,遠遠看見亞巴郎及他懷抱中的拉匝祿,便喊叫說:父親亞巴郎!可憐我罷!請打發拉匝祿用他的指頭尖,蘸點水來涼潤我的舌頭,因為我在這火燄中極其慘苦。亞巴郎說:孩子,你應記得你活著的時候,已享盡了你的福,而拉匝祿同樣也受盡了苦。現在,他在這裡受安慰,而你應受苦了。除此之外,在我們與你們之間,隔著一個巨大的深淵,致使人即便願意,從這邊到你們那邊去也不能,從那邊到我們這裡來也不能。那人說:父親!那麼就請你打發拉匝祿到我父家去,因為我有五個兄弟,叫他警告他們,免得他們也來到這痛苦的地方。亞巴郎說:他們自有梅瑟及先知,聽從他們好了。他說:不,父親亞巴郎!倘若有人從死者中到了他們那裡,他們必會悔改。亞巴郎給他說:如果他們不聽從梅瑟及先知,縱使有人從死者中復活了,他們也必不信服。"" 路加福音16章19-3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