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21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607]Room-不存在的房間:生命因你而有意義

前後段所謂的『家』大不相同,從虛幻童話感到現實具體感,從以為工具間是全世界到天地無限遼闊,可謂風格丕變,剛轉換時稍不適應,不過導演異中求同,從環境及鏡頭的變化探討親子教養問題,及故事背景的因素帶入血緣所提出的兩難。未過份親近地旁觀著,但愛卻於不伎求之處滿溢,揪緊觀影者的心,甚而婆娑你我的雙眼。這是不存在的房間。
改編自奧地利囚禁人質事件,沒看過原著小說,一開始以為所有場景都會在Joy和Jack口中的『房間』內,因而期待他可能是一景到底的逸品,卻又不禁擔憂劇情重複顯單薄,幸虧僅透過Jack五歲生日前後兩人的相處,重點式地帶領觀影者遊覽房間樣貌:狹窄,勉強五臟俱全,至少維持基本生活機能,惟Jack的學習素材似乎偶爾才會從外面送進來,資源有限。

全片打從第一句話由Jack童言童語的描述開始,便已奠定透過孩子的眼光來拍攝此事件。承前段加上此執行手法,感受到兒子對於這個房間充滿想像力及好奇心,鏡頭之外無非為母親對孩子的用心及無微不至的照顧,同時也擁有深厚的感情。另外,若沒有事先了解故事背景的話,此敘事角度或許讓觀影者可以更體會Jack的心情,尤其是被告知一切都是虛假的錯愕,甚而得做超過自己所能負荷的行動來協助媽媽逃離壞人的手掌心,明明在這房間內相當愉快,母親也都待在身旁,除了有時會有奇怪的叔叔拜訪之外。因此,那一聲聲的責怪,刺進的是螢幕裡外所有人的心阿!

雖說後來順利脫逃成功後,拍攝的距離很多時候拉得較遠,稍不適應,或該說內心其實擔心著出『獄』後的情節會處理不好,不過這部電影卻因為後半段的加入,提出了對血緣與教養,深刻但無絕對對錯的提問。編導巧妙地利用這對母子生活環境的差異,將後段距離較近的鏡頭抽掉不少,象徵著兩人之間多出空間,因而更有餘裕思索孩子的狀況。在被囚禁之時,雙方之於彼此,皆為全世界,『為母則強』的奇蹟在此應證,在已經萬念俱灰之際,兒子是Joy得以生存下去的力量!

不過離開房間,面對遼闊無盡的世界後,以前沒有想過的問題接踵而至。包含父親對Jack無法接受的心情,媒體為了滿足人們好奇心的訪問等,或許攪亂了Joy內心一池春水,過去所為自己築起一道認為這樣做沒錯的牆,紛紛倒塌,觸及到的議題:孩子擁有一半加害者的血緣,孩子的教育問題,利用孩子逃脫的適當性......等等彙集成『對孩子是否有幫助?或有不好影響?』的質問,最終則是『孩子會不會恨我?』的擔憂。上述透過一幕Joy指責母親當年希望自己對人友善,結果卻導致自己如今悲慘狀況的場景互文,當然也歸功於飾演Joy的Brie Larson在多層次內心轉折的出色演技。

雖然是個犯罪案件,不過由於聚焦在母子的關係,因此整個過程拍起來讓我感覺就像一般親子關係變化的歷程,不停地於全心全意為孩子好,與質疑自己教養方式裡重複矛盾著。然而孩子在學習,母親其實也在學習,不管是第幾個孩子,故事裡甚至還得面對釋放前後的劇烈轉變,其情感之複雜,編導未採追根究柢之姿,而從孩子的角度以及生活的描述中,慢慢傳遞,緩緩拋出議題,以致後來Jack對母親的深情告白,莫名地內心湧起一股暖流,而這是所有家長,甚至從事照顧、指導等相關職業者,包含教師、保育員......等,尤其能深刻體會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