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描述一對中年夫妻和一對青年情侶因共同的興趣:拍片而相知相惜。比較可惜的是導演在節奏掌握上不夠得宜,忽快忽慢,且個人認為段落比重失衡,特別是神祕團體體驗的那一個場景,有拖棚之嫌,讓人不耐。但整體而言,透過對比的方式,看見兩造之間世代的差異及生活態度的不同,除了幽默地諷刺了一些社會現象之外,也讓觀影者應皆能有所感觸。
畢竟人隨著年紀增長,每個階段都有應該要做的不同之事。差異的背後有許多不同的因素,通常健康問題是核心,大家絕對常聽到『趁年輕就應該...』為開頭的造句,又比如說影片裡提及的生育。若只是因為生理機能尚可理解,但其實尚摻雜了『破關』的概念,「完成了A階段,接下來就趕快完成B階段吧!」每每都被周圍的人催促著。就如同插畫家人2所言,我們都處在一款名字叫『人生』的遊戲。
況且人從小就被一直教育上來,一到了甚麼樣的年紀,就應該表現出甚麼樣的行為,並在這樣的形塑過程中,付出或獲得代價,學習到被普羅大眾所認可的舉止,雖然具有正向意義,不過有時候見多識廣反倒像數條無形的繩索箝制住自己的手腳般,動彈不得。這大概是為什麼曾經拍出好電影的Josh,新的電影卻一拍拍了數十個寒暑仍沒有完成的主要原因吧!?從他擔任講師授課的內容中,便可以發現。
又或許很多場合是我們不希望自己被孤立起來,然後漸漸地被淡出朋友圈,所以竭盡所能地迎合大家,以不會遭到淘汰。不過若可用錢處理的狀況,誠然簡單,就如同觀影者諸君或許也和故事裡Josh夫妻一樣,被時代潮流淹沒著往前走,科技產品分秒不離手,但生小孩等等的某些情事,絕非一蹴可幾,因此當年紀相仿的同一輩人都走到那個人生崁站了,自己卻還沒有,必定顯得格格不入,而著急、心慌起來,如果你真的很在意的話。
誰不喜歡輕鬆無壓力,又受到吹捧注意的環境,既然現有的朋友圈不留我,那就往外尋求其他的朋友關係,Josh夫妻也是,彷彿只要做了甚麼和現在完全天差地遠的事情,就能從一直無法呼吸的水下探出頭來大口大口呼吸;另外Jamie情侶檔不隨流俗的生活也深深吸引著Josh夫妻檔。到這裡或許查覺了,雖本片以「青春」之名,但由於Jamie情侶檔並不完全是現在年輕人的形象,因此解讀上更多為身上所背負包袱的多寡罷了!由外在人事時地物所賦予的。
不過說真的,自己是可以有選擇權要不要將這些那些背在身上的。透過這個故事裡,導演兩造的對比,其實不難發現無形壓力多是自己的選擇,導致自己在行為上也做出另一個決定,這些決定換個角度想,就形成莫名的堅持。原來Jamie情侶檔搭訕Josh有其目的性在,更於之後帶出了紀錄片的拍攝理論,縱使嚴肅地讓人覺得離題,但卻凸顯了Josh的過於堅持於某些層面上,而讓一些情況陷入僵局。
包含他與岳父的關係,妻子的關係,受到岳父盛名之累的影響,以及因為自己的身分需要以身作則的狀況…有時候沒有這樣的衝撞一下,或許我們都沒有發現自己默默地在逃避著某些事情,但人生有多少能像這個劇本的設定呢?這似乎也回應前段將負荷自己加諸在身上的結果,因為不自覺地試圖證明長成大人(意味著成熟)的自己,絕對會妥善地處理接下來的人生,不需要字字叮嚀,彷若自己還像長不大的小孩般,後來發現自己真的沒有做得很好,而產生只好不去面對尷尬,才能繼續走下去的困窘。神秘團體的橋段即使冗長,但多少還是象徵了現代人急尋逃避的出口。
正是因為如此,Jamie不慚不愧地利用了Josh夫妻檔才讓Josh如此惱羞成怒,或許可將這樣的情緒命名為忌妒也說不一定,但在當下Josh帶有情緒的眼光應該只容得下『小屁孩』這三個字,不過Josh自身不也經歷過這樣的時期嗎?『年輕是惡魔』或許是『前浪死在沙灘上』的同義詞,同時也是羨慕及緬懷過去的少憂少慮,但事實上,徹底社會化的中年男女子們一樣能有自在的生活,激發創意無限,或許只要好好地呵護那些包袱,保持身心平衡,就好像年老了就要好好呵護自己的身體,與之共存,也如同Josh得好好呵護連自己都大感意外,很重要還要念三次的關節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