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7日 星期六
[觀影筆記1213]瘋狗綁票令-Seven Psychopaths:真性情瘋子的救贖
開宗明義是一群關於瘋子的故事,但導演不甘願只是白描地走過各面貌瘋子的背後辛酸導致精神上出問題後經歷的浮光掠影,反而巧妙地藉由主角劇作家的身分,因為了寫一齣關於七個瘋子的劇本,所以在友人幫忙之下,取得一個個饒富興味的故事,不自覺地就將角色人物所經歷的點滴一字排開,猶如一位熟能生巧的說故事高手,雖然只是說一個故事,卻包含了許多子故事,或彷彿為一部結構嚴謹的小說,拆開可自成格局,卻透過其他形式,毫不突兀地串聯成大本,並邊讀邊讚嘆其手法高明。
隨著劇情進展,便發現部分所蒐集到的劇本材料,事實上為周圍人所發生,儘管真相揭曉的時機,稍嫌太快,論及戲劇效果,有些差池,不過原本覺得不可思議,的確只會出現在戲劇裡的情節,竟再真實不過,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對劇本內容的期待或該說布局、場面調度,也發生於生活脈絡中,無心抑或是刻意,各有立場,不過劇作家友人確實創造一個個精采的情節、場景提供給劇作家參考,何以如此熱心,背後理由很多,但我相信其中必有一大部分只是單純地想幫助朋友,讓對方工作上能一切順利,進而友人陷入危機的愛情也能夠稍微止跌。
惟這樣一個幫助朋友的方式,似乎並未那麼容易讓一般人,或許乃至普羅大眾,能立即接受,總感是瘋子不成,畢竟恣意妄為,不顧別人,甚至將朋友推入生命危險的境地,然後自成一格的內心小劇場,是怎樣也無法介入修改,該怎麼招架?只是當面對另一個瘋子,叫朋友快逃跑時所顯露出對朋友的在意,卻又不得不讓觀影者如我感動。瘋子雖然不顧外在世界的喧囂或寧靜,不搭理別人的外在狀態或內在感受,但至少顯露的是最真的感情,直接反應,決不會拐彎抹角,以自己可以做得到的方式。
另外,此場景所讓我感受到『以死明志』的意圖,似乎也是對這些人來說的一種救贖也說不定。在娓娓道來那些瘋子的故事,虛實交錯,真假之間,導演似乎給了這樣一群獨特的分子數個溫柔又同理的解讀,儘管劇作家朋友的背景是架空的,但在其他人物完整過去,背後原因小至個人大至國族的描述下,作為表徵,彷彿成為如今的樣貌乃迫於為了彌補情感上被環境、他人影響所形成的破洞,卻又在同時可能因為內心良善的一面等等諸多因素現身阻止往下淪落,而天人交戰,登時不令人寄予同情也難。這也回頭呼應了劇作家自身酒鬼的狀態,一前一後,僅僅程度上的不同。
或說在非得平復內心怨恨而產生的舉動後,竭盡全力讓自己得以在人群裡不突兀,平平凡凡的努力,卻仍徒勞,得不到感謝、體諒,尤甚失去或傷害所親愛的人的部分,真是令人心痛、鼻酸,當然也產生「壞事做多了,報應就來了吧!」的心態。這讓我想到一開始劇作家對於這七個瘋子劇本的期待,是否能不寫下槍戰、群毆等等類似暴力見血場景,卻又能讓觀者看到精彩。既帶點嘲諷商業電影工業因市場需求所致的千篇一律,卻也是個絞盡腦汁仍難以成功,相當不可能的任務,呼應著這群可稱為悲哀的人物們,在不同因素之下,實難以克制自己用粗暴的方式,撫平內心的傷疤及夢魘。
同時環境已然形塑成如今的面貌,『再也回不去』過往單純面貌的那種哀傷淒涼氣氛,也是這部電影後來所緩緩烘托出來的無奈及傷感,一如最後劇作家在接連遭受失去的重創後的萎靡不振,拿不準地需以更激烈的方式獲得救贖,脫離苦痛,這也就是為什麼提供故事者在得知劇作家的狀況後,心知肚明地不再追究未在影片後放上他名字的原因。只是這樣的犧牲,有著程度上的差別,或許在這部電影裡一些瘋子的結局有同工之妙,僅異曲於格局大小,拖累大家一起走進墳墓,或只是獨『弒』其身,後者可能是導演以為在暴力裡最和平的方式吧!?
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觀影筆記1212]壁花男孩-The Perks of Being a Wallflower:何謂愛,如何愛
如果能不畏流俗,如果不受過去影響,當下的心情、感覺最重要,那該有多美好。友誼萬歲的YA電影,不過難得地不以主流視角為主軸,未落入窠臼,雖然仍有描繪著怪咖受到欺侮的景象,不過因比重不重且是劇情轉折需要而讓整部電影顯得溫柔得不可思議,但正是因為這樣,才有如同微風般的舒服,主角們那些難以說出口或被硬塞入潛意識深處的秘密才得以化解,特別對Charlie來說,更是種療癒的過程,那條關於愛與傷害的細微界線,懵懂至成長的徬徨無措。這是壁花男孩。
雖片名為壁花男孩,不過私認為這部電影無論自己是否曾經為群體中落單的,或者是別人眼中的怪咖,即非處於主流位置的角色,或許都能在這部電影裡面聞嗅到一絲絲自己也曾經擁有過,懵懂痴狂的青春氣息,只是複製程度的多寡,只是共鳴的大小,僅因為這個故事替較為特別的人發聲,比起位居團體核心的順風順水,顯然青澀歲月這一遭,所經歷維特煩惱的強度應較為沉重,畢竟青春期這個階段,朋友締結的渴望及其所影響的力量,無與倫比。
導演雖有呈現弱勢族群的孱弱,幾近不堪一擊地連上課良好表現的嘗試都直接放棄,卻在後來心境一轉,幾乎不再提及那些霸凌的二三事,除了無非讓主題更為單一,帶出編導真正想說的及故事主角的遭遇之外,其實也有如棉被裡喧囂般,隱蔽著即使是怪咖,大家也有著類似的年少輕狂時光,而所謂的分類,不過就是一種感覺,所謂的臭味相投,直感未來必能相處的舒服,不自覺地一群人便聚集一起,只是勢力的掌控,同儕價值觀裡所謂的當紅炸子雞等等諸多因素主導決定了中間抑或是邊緣的位置罷了!
因此在第一堂工藝課時,Charlie在茫茫人海裡,相中了Patrick,且並未畏縮於自己和信紙間的聊天關係,勇於跨出一步接觸Charlie,然後與其同父異母的妹妹Sam邂逅,對方竟也自然而然地就接納了Charlie,不具防備。如此無條件地接受確實溫馨,稍嫌浪漫得不切實際,不過做不做得起朋友,確實端看緣分及氣場,強摘的水果或許初始充滿著期待的新鮮感,但畢竟不甜,久而久之或許便被冷落!該有多幸運他們擁有彼此,既享受著高中生活,分享著共同喜歡的事物,且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光是信任朋友的陪伴,勝過千言萬語在心中。
愛苗同時也在Charlie心中滋長,電影於是乎進入第二階段,關於故事破題時便雖有提及但從不道破的過去,帶出個人覺得本部電影除了友情萬歲之外的第二個核心,愛情。接著也察覺到導演其實巧妙地利用了圓形敘事,先從Charlie眼中出發,看到了世界,再從其所見聞,徐徐地更挖掘出埋葬在Charlie心底相當深處,甚至是遺忘的秘密,致結構更臻完整:Sam和Charlie回憶的不堪回首遙相輝映;在人前始終輕盈詼諧,大家開心果的Patrick,卻在愛情面前,謹慎呵護,不知所措於崩壞之後,呼應著Sam和Charlie的感情世界也不惶多讓地無可奈何得緊。
『為什麼人總會愛上跟自己不對襯的人?』Sam幽幽地說著。畢竟大家都是一股腦兒地為愛橫衝直撞,關於愛,總想得膚淺,或對其他情感的錯認,或可能只是為了顯得可笑的道德標準等等,而在事後回想才頓時感慨萬千,尤其是情竇初開的那個當下,更別提如何去愛了,不知不覺裡揮霍了對方的情感,消耗了對方的耐性,更糟糕的是粉碎了對方的心意。只是這部電影利用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淡忘,加重了此焦點的力道,以過去的傷害,扭曲了愛的面貌,讓角色群更愛不/無能,反倒更讓自己,也讓無辜者受傷。
在編排上,導演亦逐漸加重力道,迎向故事的轉折,神秘的往事也終於揭開面紗,原來是我們一直都相當在意對方,因此在面對愛,或是分別時,才會搞得自己遍體鱗傷,把所有問題一逕兒地往自己身上攬,殊不知每個人都有各自一輩子得去面對的課題,戮力成為對方人生路上的風景,絕非是完整的愛,而是同時能體諒對方,體諒自己,也需看清一切,能相逢就要相信有緣分,而緣分一直都在,惟人皆須亦步亦趨地學習著如何用適當的愛去呵護,讓一切都能成為所值得的。
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
2012讀書心得(3)
[疑心]這是一部既神奇又奇妙的作品,由一個女人遙想過去豐富情史的主軸故事與不知名神秘人物所撰寫下一篇篇饒富哲理的短篇故事或隨想交織而成。在某些程度上,順著女主角的心思,有時的確會覺得那些故事確實恰好和她的往昔相呼應,有時卻感受不到太多關聯性;有些短篇故事則稍長,往往不經意地陷入這才是核心的錯覺......在尚未閱讀至最後結尾之前,總感結構的鬆散,豈焉知第二部的內容將所有的一切系統化起來,然後便不禁再回頭去翻翻前頭的那些故事,在之前自以為意有所指於與當時情節較有關聯之處(這的確也是作者的目的,去勾起女主角對於過往的回憶),卻其實還有其他的暗示,同時也會發現這些故事的安排也頗具巧思地按照所指涉的程度多寡幾乎做了規則排列,而情不自禁地讚嘆這部作品,並也驚異於一個人的愛可以如此地深切到全面掌握著另一個人的行動而策劃了其人生。
[關於少女的殺人告白]可以從兩個層次來觀看這部作品。其一從訪談紀錄所形成的報告來看,以單一案件為主,幾個其他案件為輔,對於被害人與加害人及介入輔導機構等等這幾方的訪談紀錄,見微知著地審視日本對於保護兒童遠離家庭暴力的不足及深入剖析家庭暴力形成的歷程;除此之外,若從事件本身來看,訪談者便宛如偵探般,在和當年所有相關人員聊過之後,建構出該事件的全貌,挖掘出真相,而令人不寒而慄的是,暴力因子似乎仍持續透過心理障礙,無形地流竄傳承下去。或許有些訪談間的插科打諢似乎顯得不夠乾淨俐落,不過結構的嚴謹,讓這本小說既是個故事,也是個對現況抨擊的客觀報告。
[C]說實話,這部作品不好入口,充斥著專業知識以及歷史解釋,還有為了迎合原著的文字遊戲,在翻譯上不得不多加註解,不得不說,能將這本書翻譯出來,真是值得掌聲鼓勵,不過也因此有時候,看一看就難以融入故事的情境當中,是抽離的;但又無法不承認故事的力道往往突然反饋在讀者身上,然後仔細思索,原來他就和整個故事一直用文字來做暗示般,很多情感的表達絕非直接,而是透過具象化感官的描述,間接傳達出其中之感情,才得以在每次感覺突然出現的當兒,同時蘊含深度又具有豐富層次,全然不膚淺,當然也因而不隨流俗。儘管是發生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期的故事,不過很多概念,諸多情感,即便是至今,仍不斷地被討論,始終存在著。它一點也不會因為時代背景而顯舊,反倒新潮的很,關於人類處理、對待或說逃避無以名狀悲傷的狀態。
[真夏方程式]布局精彩,重重疑雲不到最後一刻難以煙消雲散,並略帶嘲諷地書寫警察圈某些人的辦案態度,順理成章地讓草薙、內海和湯川鐵三角再度出擊,這部分算是處理得不錯,除此之外,跨越時空的事件對照,試圖想要烘托出核心情感,不過花較多篇幅於湯川和小孩的互動上,雖想要給予(或說開創)讀者對湯川有新的感受,但主軸便被犧牲,好像對於過去事件(跟主要事件有所關連)都只是猜測而已,情感不夠強烈,真是有點可惜。
[只來了一半的末日]這是一個尷尬的狀態,末日所遺留的反倒像是上天對人類所開的玩笑,滿身傷痕累累,不一定絕望透頂卻也不抱任何希望,一切就回歸到最蠻荒的時期,就和書中角色緬懷著末日前的便利一樣,腦海總不禁浮現要是沒有了一些東西,自己是否還能繼續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倒過來想,某些事物失去了,或許比之前好也說不定!?重要的是活著,失去才懂得更加珍惜,也唯有失去才能重新開始。故事裡的闖入者在最後安排了個隱晦的魔幻退場,總有呼應著過往每個悲慘年代轉折的況味,並放諸各人人生起伏皆準,這個世界沒有永久的低潮,就像故事的最後一句話,『我們遇到許多麻煩,但也受到很多眷顧』,然後『能在我們胼手胝足建立的世界裡生活下去』。
[聚會]作者相當深入主人翁內心的作品,不過由於盡是些由自我嫌棄轉嫁至對家人情感關係上的厭惡,因此說不定,看著看著自己也會自我厭惡起來;另後設的去看待童年印象的感情軌跡,因而盈滿了抽離,冷調的書寫,且穿插著上上一代的故事,在與主軸內容似乎不太相關之下,其實不是那麼容易閱讀。但這不過是『看似』,禁得起如此方式的鋪陳之後,迎面而來的結局終究會讓讀者豁然開朗如此敘事結構的主因,並無形中隱藏了創傷後壓力症候群的徵象,或許記憶從未百分之百的牢靠,記憶的選擇性這樣最寫實的描述,顯然是較為普遍的說法。而在如此薄霧當中,能坦然無懼地撥雲見日,面對最難以接受而藏匿起來的深處,在盤旋逡巡周而復始之後,最後又能正視自己的人生,重回生活的軌道,我想是整本書大半所成功創造出渾渾噩噩,自我責備如此晦澀氛圍之後,最正向陽光的救贖。
[十六歲]就像在導演是同一人的前提之下,續集電影很少超越前作一樣,小說的續集似乎經常不如前作,特別是前作還是文學獎的受賞作品,況且本書作者尚有池袋西口公園系列這樣形式一樣,角色年紀差不多,聚焦核心也極為類似的成名代表作在,除了題材已幾乎耗損殆盡之外,看了將近十本以上類似東西的讀者如我,應該也可說是彈性疲乏了吧!?若今天仍舊篇篇讓人眼睛為之一亮也就算了,就像這一系列中的前幾本,但在偶爾如同中頭彩般難得的驚艷之外,其他只有普通或甚至中下程度,且那普通度及中下等級的篇幅逐本遞增並應該在這本集大成的狀態之下,是否還要繼續這些已變不出戲法的東西,便是作者該去思考的問題吧!?就看系列還會不會持續下去,一旦新作問世再來欣賞一下,只是屆時會不會有勇氣掏出錢包,這或許是個比較大的問題。
[失蹤HOLIDAY]收錄了兩篇中篇。書名取其後篇。後篇是關於一樁可說是賭氣的綁架事件,儘管一介國中女生無所謂地策劃了一場失蹤及綁架的行動,很多地方想法不夠縝密地而讓人有點絕望,不過不斷後設提醒著自己他的年紀,這些相當隨便、恣意妄為的任性,不過就是中二病為了放大自己之於家的歸屬感與存在感罷了,換個角度想也間接凸顯了主角的慌亂不知所措,充分表現出對家庭的渴望,只是主要角色背景的設定稍微薄弱些,有點可惜了最後算是頗為精彩的反轉;首篇創造了一個人鬼共存的和諧世界,原本以為是個默默陪伴進而改變主人翁的溫馨故事,卻急轉直下地變成了偵探類型的小說,而其實線索已以一種順其自然的沉靜姿態置入故事脈絡裡,只是讀者都被主角的個性改變所吸引走了,手法頗為高明!
[時間裡的癡人]今年和看似不相關的多線敘事,其實卻互相串聯在一起的西方小說特別有緣,本書也是其中之一,這樣的結構,同時納入豐富文體的形式似乎是近年來西方文學界相當看重的類型小說。不確定賦予類型小說這樣的名詞是否恰當,畢竟其所涵蓋的內容相當廣泛,卻又能在龐雜的情節裡,梳理出共同的核心,是這類型小說中,應可稱為最高境界。這讓我想到日本小說家伊坂幸太郎也熱衷於這樣的形式,來對待人生如此看似漫長,其實意外的不過是滄海一粟的課題。而就如同本書書名,時間貫串全文,無論是有形地破題探討,或者隱含於無形之中,有別於一般小說(除了史詩鉅作,歷史小說)橫跨的年代沒有很長,在多個故事融合下,時間軸一下增長許多,看透歲月之於人所留下的痕跡,所強行塑造出的改變,更有甚者,直接跳躍式地談起了多年後故事內角色的改變,有種當頭棒喝感地驚呼年華的無情,頓時覺得將時間比喻成洪流堪稱一絕,在底下的我們,就像河川下或旁邊的河床河岸,能忠於自我,保持本色,始終如一,似乎不太可能,畢竟在所難免地受到侵蝕啃噬,然後變形,而在數年後,不勝唏噓。然而作者仍正面看待人生,低谷、絕望不等於結束,或許是另一個開始,形式上的蓄勢待發,如同一首有很棒停頓的搖滾曲,卡帶A面與B面之間的轉換,跌宕有致,豐富多姿,在坦然面對命運之際,世事難料,把握每個轉折的選擇機會,fight for it,或許另一條康莊大道在眼前展開也未可知。
[雲圖]有些部分不是那麼容易入口,比如說地名、種族名,還包括了一些象徵著故事年代背景及狀況的用詞,顯示作者在文字上的用心,或許那種無法適應感正是因為自己並非是那個時代的人所致。本書由多段故事組合而成,以應用文的各種類型書寫,一個故事一種風格,橫跨數個時代,從過去、現在乃至未來,甚至是世界末日來臨之後的地球;每段故事又拆成兩塊,除了身為中流砥柱的故事之外,因而可任由讀者選擇閱讀模式,是要逐頁照順序讀,或者是各個故事完整看完,其中樂趣互異,而這樣子的編排予我總有種風水輪流轉的感覺,世界的樣貌不過就是曾經所熟悉的不斷循環,或許只是其中的細節些微不同罷了,這樣的特色也符合了每個故事背後所想要共同訴說的核心。可能會覺得每一篇的內容之豐富,包羅萬象卻又大相逕庭,獨立成書都不是問題,且所謂故事與故事的連結,不像之前所閱讀過類似類型的書那樣緊密,不過就是前個時代成為後個時代的一個故事,一份紀錄或一篇報導等等,真的非得將所有故事皆閱讀完畢後,才會感受到作者意圖用這些不同時代的故事構築出一座較大的鷹架,帶出人類社會的本質,自古以來並無太大的不同,駕馭著世界轉變的便是人性,甚至轉瞬間的決定,世界就會變得不一樣,儘管附帶價值不一,最後卻殊途同歸,因此讀著讀著,內心總不禁浮現『真是一部氣勢磅礡,格局恢弘的作品阿!』的想法。
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
[觀影筆記1211]麵包情人:從台菲的社會問題到個人的選擇
這個真實故事,一步一腳印地從十幾年前開始記錄起。每個人因為各式各樣的『錢』事,離鄉背井到人生地不熟的台灣工作,對抗語言不通所造成的不便之餘,為了能在補上仲介費之後,還能拿得出一筆錢回家的信念,讓即使是超乎想像的辛勤,甚至是過勞的工作,也必須吞忍下去。旁觀者如我們,總有些於心不忍,特別是看著這些那些瘦小的身軀,纏抱著養老院的阿公阿嬤們,費力上床的景象,及還得擔心所照顧人們的安危、有些住院者又並不那麼乖乖配合,還有超過八小時以上的工時......
紀錄片要好,總覺得其中一點是:看似毫不費力地透過鏡頭讓觀影者旁觀著,卻在這樣單純的呈現裡,讓問題、隱憂自動脫出,反而更充滿力道。撇開那些穿插在其間的詩詞,或許確實代替抒發了外勞的心聲及強化,不過在另一方面,個人卻有點由衷期望單純地讓影像去說話就好,畢竟和其他部分的平實紀錄相比,顯得有點突兀做作,最重要的是單純影像的力量可能會更具有感情,會更有後勁吧!?不過基本上,這部紀錄片其他的絕大部分大致還是做到了!
以紀錄著外勞的工作狀況及平時插科打諢為主軸,無論是同事之間,國籍異同之間,員工與住院者之間......儘管未特別放上字卡,為場景註腳,但這樣環境之下背後所隱藏的問題,卻緩緩浮現;並於紀錄的脈絡裡,透過時間軸的前後呼應,將體制下的毛病,一一彙整成形。如人力問題:同事只要有人請假,另外一人就要超時加班;家屬開玩笑地說著打死她女兒也不願意做這樣的工作;外勞離開台灣之前有感而發出我不來照顧,誰來照顧的慨歎。當然還有其他暴露的危機。
然後這部紀錄片的主要角色於幾年間的陸續往返台菲兩地或全然回菲律賓之後,切合片名的主要命題才逐漸聚焦。其實在一開始,導演以友人的身分回去找這些外勞的影像,總感是多餘的,彷彿和前面的內容不大相關,不過當大量側錄著這些外勞的家庭狀況,以及和這些主角們談談他們自己的心路歷程和現在的感受後,又在不自覺間回到正軌。我不得不說這個部分也頗為了得,以身為友人的身分去關心這些外勞的生活,卻帶給我們看到勞動輸出量在世界數一數二的菲律賓,各家庭背後的大問題。
不提所附帶呈現出菲律賓的工作機會,經濟狀況,當這些堅毅的女人們為了自己家庭在外面打拼,家人歡聚的場景只能出現在夢裡,容貌只能浮現於思念中的狀態下,合約到期回國後,對於是否還要再出國工作,想必相當掙扎,結果丈夫所給予的對待又是甚麼呢?甚至驚訝的是大部分家人們的反應。價值觀似乎默默地被嚴重扭曲了,因而,導演在拍攝紀錄片之餘,也透過他的這些紀錄帶回去給這些外勞的家人們觀賞,讓他們知道母親在外面工作之辛苦,反之當然也一解身處異鄉的工作者之相思之情阿!
並列著這些外籍工作者的諸種家庭現況以及主角們面對如此情景的心聲,或多或少也刺激了觀影者的思考,至少我是如此:這條漫漫人生道路上,自己想要的到底是甚麼呢?選擇其中之一,就會失去另一個選擇是否為絕對必然呢?歸溯至那些老人們之所以在養老院中,不就是每個家庭為了生活所做出的選擇?當然其中尚存在探望與否的差別。於是外籍工作者之於家人思念的情緒或多或少應有轉嫁到這些阿公阿嬤身上,讓自己內心的虧欠取得救贖吧!?同樣地,或許阿公阿媽也在他們身上尋找依靠,甚至是從未來探望過自己的兒女身影,盡情撒嬌,盡情任性......因而所有片子中的趣味,雖確實帶給觀影著歡笑,但對照其他絕大部分的種種,反倒有點苦中作樂的淒涼感。
電影從台灣和菲律賓大體制下的社會問題,縮小到個人選擇,又延展出家庭生存的考量,見導演以一貫之的意圖奏效。原本的念頭想著為何中文片名的兩個名詞之間不加個標點符號,英文片名是or不是and,但在人生旅途裡,這終究不是純粹的二分法就可直接定奪的,人畢竟貪心地兩者都要,只是在環境等等諸多因素考量之下,身不由己地做出了選擇,是否和自己當被問到麵包還是情人的問題所做的回答一樣,顯然不能一概而論,似乎只能亦步亦趨地因時地制宜,並盼望自己未完全鬆開捉住另一邊的手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