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犯罪電影來看,節奏可能稍嫌慢了點,推理部份雖然和原著一樣沒什麼意外,但電影在結構佈局上處理得比小說差。扣掉這些不太討喜的部份,電影確實地把小說中作者擅長且慣用的故事氛圍,對人性醜陋的觀察,透過對比,象徵等潛藏於影像的技巧,淋漓盡致地表達,進而確實讓人思考誰到底才是真正的惡人。這是惡人。
吉田修一的原著中,我以為最高明的地方在於透過對人物的陳述,讓讀者對真正犯人的確信,到故事的2/3處仍處於模糊地帶。因而即使這個犯罪小說(從劇情簡介所判斷的分類),儘管非本格派推理,甚至難以覺察到有推理的部份,但藉由分別將真相及人物描寫分段且相互穿插,讓案子雖不複雜,卻不自覺陷入五里霧的撲朔迷離裡,並從中提煉出核心命題:壞人的定義是絕對的嗎?但這部改編自同名原著的電影,卻將書裡所營造的曖昧,在中段真相一次性地說出來後被破壞,而讓電影本身比起原著稍微失色。
其實仔細觀察會發現,不只關於案件本身直到真相揭曉的內容一次全盤托出而已,導演也將原本書裡面散落於各章的各個角色故事,大致重新整合起來,並幾乎刪除了案件發生前的過去部份,隨著案件時序,輪番地以某(些)人為主要被敘述者,不像小說切得那麼零碎地,以一個人頂多帶出一兩段的方式編排剪接,接力式地拼出整部電影。因此在有些情節不得不犧牲之下,讓電影裡某些小角色的情感有些莫名,同時一次就把真相全部描繪,總少了點懸疑況味,導致整部電影在前半段的節奏似乎有點問題。
撇開這個不提,增尾和石橋的對某些人棄之如鄙屣的言行舉止,還真讓人受不了!導演雖然犧牲了小角色,但在主要角色的描述上,還是有讓觀影者感受到今天這樣一起犯罪,並非單純只有凶手自己的問題,就像很多事情總會如同滾雪球一般,越滾越大,而到了一發不可收拾的地步,或有時也可說是一條自尊心的食物鏈,A傷了B,B則是為了尋求抒發地傷了C,不斷延伸,最終釀成無法挽回的蝴蝶效應。這個故事就是這樣一條此恨綿延無絕期的關係圖釀成的。
根基於孤單,也根基於不甘寂寞,所以迫切地想要找人愛、被人愛或迫切地想要和別人有同一陣線的感覺,同時也可能因為這樣的脆弱反遭到利用,被毫不留情地傷害著,或說有些人與生俱來就有藉著人的不幸,來映襯自己其實很幸運的假象的破壞力,甚至是事不關己者!?主軸的愛情部份就不用說了,岔出去的支線雖然就如同前述因細節多被刪減的關係,有其不足之處,但至少仍留下最具代表性的幾個情節下來。如祐一的奶奶被詐騙,因祐一的事被媒體包圍、許久不見的祐一媽媽一回來就大放厥詞,還有石橋父親失心瘋地想要報仇等等。
由這樣的安排及選擇看來,導演似乎存在著將推理再更簡化的意圖,而專心地處理原著當中想要傳達的現代社會所存在的疏離感及人性陰暗的氛圍。不得不說除了所選擇的情節有圍繞著中心轉之外,在攝影的取景上也有所呼應地扳回一成,替這部電影加了不少分數,再加上能夠和故事內容緊緊相連,頗為高明:導演使用最常出現的車內外景,不管從車內往外拍或從車外往內拍,順勢地將車內外的世界一分為二,車內仿若自己的心情,車外則有他人及外在世界的概念。
每個人都好像駕駛著自己的一部車,在偌大的車內,總期盼著副駕駛座旁有著填補空虛的那個人,或自己也能成為別人副駕駛座上那個人,這不過是個基本的需求,卻有人妄加利用,總在被傷害後,為了保護自己,而藉由傷害別人來獲得自己的價值;另一方面,有時人冷淡得令人驚訝,就像是開著車從車禍現場經過一般,冷眼旁觀,感覺事不關己一般,這也就算了,存著看好戲的心態,不了解實情地妄加臆測,殊不知很多事情並非如此單純,更叫人難以招架。不管電影還是書的說故事方法,兩者的方式都讓人頗有感覺,甚至一直不斷地思考質疑著,誰才是真正的惡人?說不定,真正最邪惡的,其實是我們這些愛亂起鬨,還一副事不關己的旁觀者吧!?
大大借問一下
回覆刪除請問看那麼多電影
又不想瘦荷包
有秘訣ㄇㄟ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