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介紹文說:樂團的熱血青春,以及"太陽浩劫"幾乎一面倒的壞評價,所以我選擇了看琳達!琳達!
這部片實在會勾起你大學時代或高中時代的種種回憶
玩社團,一起熬夜趕工,為了明天要進行的活動;因為一些事情,而彼此意見不合;或者是情竇初開的青澀模樣;因為很簡單的一些小事就很開心......等等
好像要經歷過這些事,才叫做我們年輕過,才不枉我們的青春,
照前面描述的感覺,這劇本會很容易走向超級熱血的激昂,呼應介紹文的熱血,也呼應日劇一貫地高潮迭起
但觀賞完後,覺得這部片很貼近我們一般人的生活,
再同意不過但唐謨所說的:但是《琳達!琳達!》卻非常意外,一點也不故做濫情或者故意製造高潮。這四個嬌滴滴的美少女,掛著大大重重的吉他,但是並沒有穿過誇張的「搖滾裝」,連頭髮也沒染過。從頭到尾幾乎都穿著素色的校服;整部片也沒有看到什麼大人,只是很隨性地描寫她們在學校的走廊、屋頂、教室說話、或者等公車,過生日,淋雨…但是在這輕描淡寫的生活敘述中,一種熟悉的感覺,漸漸地越來越擴大,然後一發不可收拾,好像你在聽一首你很久很久以前很喜歡,卻好久好久沒有聽的歌…
我想導演厲害就在這,很容易地引發一般人的共鳴,就好像這樂團是由我們同學所組成,我們看著他們成長的感覺,甚至我們就好像他們的其中一員似的,同時兼帶有青春的清麗俊逸感
再輔以好聽的音樂,就好像我們總會記得某一年度的某一首歌一般,因為這是那年發生重大事件時,自己常聽的一首歌,因而就記下來了他的模樣,片中的音樂也有同樣的魔力
另外,也加入了近來頗流行的外國留學生的話題,文化,語言的隔闔所造成的趣味性,更豐富了17歲這一年的多元性
雖然跟預想的超熱血不同,但看完,總免不了讓你回想起當年的二三事,慨嘆著青春萬歲
而縱慾則被他文案中的爭議性與話題性所深深吸引著,想看看到底為什麼首映當天,觀眾驚嘩
雖然開場的強暴戲就十足令人瞠目結舌,但其實整部片反而比較偏向內心的掙扎,偶爾才有一些較受爭議的場景,是一部相當考驗演員們演技的片子
李奧在克制性慾治療後,回歸正常生活,把自己封鎖在一個"禁慾"的世界裡,卻矯枉過正地無法敞開心胸愛一個女人,當他遇見一個不錯的女孩,娜蒂時
而娜蒂自己也有一些情感上的問題,極慾想擺脫她與父親間的曖昧關係而自立,並擁有一段"正常"的戀情,直到遇到李奧
李奧的封閉讓他不確定到底喜不喜歡娜蒂,也不確定娜蒂是不是喜歡自己,尤其是他還隱藏著過去的一個大秘密,這實在讓他痛苦,好不容易要真正去愛了,卻以為娜蒂不喜歡他了,背叛,不安全感排山倒海向他襲來,結果又犯下罪行,並悔恨地對娜蒂自白
當然娜蒂也不好受,他沒想到好不容易遇到的人竟是強暴犯,但卻仍是愛著他的,這樣矛盾的感受讓她想去看看之前的被害者,除了救贖自己,也希望赦免或減輕李奧的罪
空氣中流動著沉悶的氣氛,畫面的處理也散發著寂寞的荒涼,色調則略顯昏暗,近距離的人物特寫,讓我們深刻感受到靈魂人物的心情寫照
最後則帶點淡淡的哀傷,主角雖不說,卻可以看出他仍無法克治好自己生理的無力,而覺得自己不值得被愛及愛人
結尾的真槍實彈自殺戲,讓這種無力感更放大並壓迫著觀影者,實在不忍足睹
除了主角的親身上陣令人咋舌之外,被強暴的女演員也相當敬業,讓這部片更顯真實,也讓人會去思考"自由意志"與"社會規範"之間的平衡
或許我們並未有這樣驚世駭俗的慾望,但仍有一些想跟著感覺走的時候,常常會聽到在某個場合說著,這不行,那不行,若我覺得該是如此,那還ok,可是當我質疑著這無形的規定時,我總會覺得為什麼不可以?或許會說這無形的規定就像無形的默契一般,讓整個社會走在軌道上,但這就意味著要犧牲自己的意志嗎?這也就是為什麼現代人類總是找不到真實的自我,因為必須得用虛偽的臉孔來面對週遭,但複雜如人類是個需要群居的動物,或是已經習慣這樣子的相處模式,有時候我們就愛顧忌這,顧忌那,才不會變的孤寂一人,所以又該如何保有真實的自我呢?這是一個很大的課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