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商務衝擊著實體貿易是目前整個大環境下,無論是銷售端與顧客都要面對及學習的議題。本部電影搭乘著此議題的順風車,討論著電子書/社群網站對傳統出版業的影響,但不光是如此,從事這些相關職業的紅男綠女,其關係的更迭起落,竟也互文主議題,關於新舊轉換可否取代的關鍵,不停歇地辯證。話說回來,那些討論,看似找不著標準答案的不知所措,但正是不斷尋求不同於慣常的刺激,來替自己的生命長河找尋定位也說不定,無論是別人認為或自己希望別人看待的形象。這是非.虛構情事。
故事從出版業入題,藉著主編和作家們一場一場的對談中,探討網路文化及其所帶來的便利性對文字出版的影響及變革,在這個適逢新舊交接的過渡時期。電影中,議題的辯證確有其深度,因而容易於觀影時「昏迷」,但精彩的是這些角色們工作之餘的關係線,在導演不疾不徐的說故事技巧中,如剝洋蔥般,層層剝開,目不暇給地攫住了觀者的關注,公私之間,明暗兩邊,平行時空般同時推進。以主編與其身為知名演員的老婆為舊的代表,作家和推動電子商務的負責人為新,恰恰疊合了主軸的時事討論。
於是表面上商討著出版業未來的方向,實際上藉此互文情感關係裡的忠貞與出軌的幽微變化。觀者可在各自對議題的觀點,找到與他們感情觀相仿的痕跡,故事裡演員妻子是否續演火紅長壽電視劇的討論,或許亦是個暗示。新的事物可能為舊的世界帶來新的刺激,如同活水一般新鮮,讓人深深著迷,願意敞開雙臂歡迎,於是喜新厭舊成為人性的一部份,然舊的事物卻有讓人無法割捨的存在,放棄可惜地難以鬆手,在新的世界徜徉久了,便容易懷念過去,也因而我們也甚喜擁抱復古。
這樣感覺的流動對應了情感,可以有很多討論,絕非單一教條即可囊括一切,應該也永遠得不到讓自己信服的完全正確答案,最終僅是多往哪邊靠攏的比重問題而已,包含故事裡佔據少少篇幅的政治立場亦同,除非今天政治有了絕對性或許才有停止模稜兩可狀態的可能,於是作家妻子的職業選得相當有意思,而當女方掏心肺地認真傳遞愛意的那一幕更讓人物設定發酵。回過頭來看,作家的取材內容,來自真實人生,雖經稍加改編,但多也真情流露,儘管引發對號入座的爭議,但抒發己身情感的狀態,不就是種立場確認,從自身去控制現實裡自己無法掌握的世界嗎?
因此不僅僅是作家書裡的人物發展與現實人生的真相相互輝映,及出軌和婚姻間的轉換彷彿有兩個人生,正如同原文片名,更是自己希望在現實中被理解成的樣貌,對應這個故事裡,網路行文也可以集結成書的討論,虛擬期望值的詮釋才容易引發這世代的共鳴嗎?就連飾演知名女星的Juliette Binoche在片尾也藉著有聲書邀請知名演員朗讀來幽自己一默。在這網路盛行所引發新舊、虛實間青黃不接的資本主義時代,人的確在探詢各種可能性,往更好的生活前進,但編導最後透過角色各自回到原本的位置,似乎表明著便利之餘,也別忘原始的美好,一如導演回歸16釐米的膠捲來拍這部電影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