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27日 星期一

[觀影筆記1707]Moonlight-月光下的藍色男孩:成長是自己決定想要當什麼樣的人

三個名字,三個時期,直指同個男孩,藉由他的雙眼凝視自己生長的環境,並描繪在此不幸裡鬱鬱成長的歷程。幸虧幾位在悽慘中伸出援手的好人們,宛如太陽從烏雲滿布的黑暗中露臉,照亮人生也指引方向,既承繼著人生導師的精神,也信仰著一生愛戀的鍾情,男孩的故事因此得以浪漫待續,而非孤獨完結。這是月光下的藍色男孩。
編導按照主角Chiron的成長軌跡及時間的順序,將故事分成少年、青年及壯年三個段落陳述他的前半生。既有條不紊地帶著觀者從主角的生活環境走入他的人生,甚至內心,且從不同的角度切入,包含第三者的敘事觀點,也有鏡頭出自Chiron的視角或特寫他的臉龐,將他眼裡所及和觀者所見交織映照出他寂寞的心情,更多是面對生活的徬徨無助。

試想在面對家庭沒有照護他的功能,校內又成為霸凌標的,彷彿世上毫無安身之處的景況,該怎麼繼續走完人生道路呢!?導演漂亮地運用月亮的光影意象,一如中文片名,將情緒和影象巧妙結合,加深主角憂鬱的心情。雖然,電影或許(或也理所當然)試圖透過Chiron的人生來凸顯出邊緣又邊緣(黑人X同性戀X家庭功能不彰)這麼弱勢的族群議題,但當三個段落分別選用了Chiron不同時期最常被叫的稱呼做為章節標題時,個人覺得電影要講的是再單純不過的『成長』了。

要這麼純粹實不易,但編導決定以綽號、代號這些等同名字功能的專有名詞來劃分段落時,便展現出他的企圖與野心。畢竟稱號往往有識別他人的作用,拿來區隔每個時期的差異,大抵能呈現主角的成長之路。故事只是從最明顯的方向,性向探索與家庭問題,切入核心議題:長大不簡單,當懂得越多,面臨不知所措的頻率就越高。就算我們沒有像Chiron這麼悲慘的遭遇,也必定有類似Chiron如此對生命的茫然,且不同的階段所面對的問題還不一樣哩!

在搭配前述鏡頭的選用及演員的表演,導演確實做到了讓背景不一定與主角相似的觀者感同身受的程度,頗為了得,並延伸出電影另一個方向,關於愛的命題。生命裡若遇到可信賴、可依靠的對象,並成為支持自己的力量,什麼驚滔駭浪大概都能克服吧?!一般來說家庭是基礎,但對於Chiron來說,幸虧還有Juan與他妻子成為他於蒼茫大海裡,慰藉心靈與精神指引的救命稻草,否則他早就溺死了。一場Juan指導Chiron怎麼游泳的戲碼便為一『幕』雙關。

而Juan在海灘上對他所說的「到了人生某個時間點,你必須決定自己想當什麼樣的人」可謂整部電影的中心思想,因為我們總是會經歷,在面對令人困惑的未知時,先模仿,或趨炎附勢,或聽從別人......等這些大都先壓抑自己的行為,以換取在這個社會生存下去的機會。編導藉著Chiron與其暗戀對象Kevin的行為互文出如此人生樣貌。一場被毆與毆人之間的戲碼,Kevin高談自己性經驗的對話,一幕兩人壓抑又低調、曖昧的試探...皆是這趟旅途的沿途風景。無關對錯,有時候確實可以搭築起自己的生存之道,但有時候我們終會在此迷失。

而人得花多久時間才能真正做自己或知道自己想要成為甚麼樣的人而不受他人影響呢?可能需要一次徹底的斷捨離,徹底的鼓起勇氣,才會有所改變;不過針對故事而言,當Juan離開之後,又有誰給予Chiron支持,而致使他未能做出較好的選擇呢?我想Kevin在後來與Chiron久別重逢後,知道他近況的反應,也一併替觀者嘆息出了對過去的遺憾,其中部分應該是自己對他的懺悔,如果真的愛Chiron,當時就該勇敢做自己。無論如何,故事的最後一個段落,總感覺Chiron篤定了些,對於自己在做的事,自己想成為的人,並深深地被Juan影響,從穿著到所擁有的東西,似乎已有所成長,姑且不論他的遭遇何如。

但我想最後一個時期,編導大抵是想要為『愛』下結語,特別是回到Kevin家的最後那幾場戲。Chiron原來是個浪漫的人,他用盡前半生的時間痴戀,卻因為不了解自己及環境影響還有Kevin的行為,在自己的心頭上留下深刻的傷痕。不過,多少受到自己母子關係的啟發,當然還有Juan在自己說著自己仇恨母親時的引導,讓他褪去對Kevin的無奈,赤裸自己強烈的愛意,於百轉千迴之際,仍然無法抹滅他對Kevin的思念,同時讓他了解『愛』應是坦然地彼此支持,而非單向付出,如此才不會有過去的錯誤。而如今蒼海桑田,兩人都已深深知曉愛的真諦,不再壓抑,旁觀者如我們就獻上無限祝福吧!期盼他們的幸福可以攜手直到永遠。

2017年2月25日 星期六

[觀影筆記1706]Ma Vie de Courgette-酷瓜人生:即使......也不會拋棄我們吧?

這是一個,無論任何不堪理由失去父母,而被育幼院收容的孩童群像,惟每個人的背景只是輕描淡寫,著眼於彼此皆為天涯淪落人的相處情形,與一般孩童無異,只是多了些創傷的痕跡,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在,並從童言童語的表層之下透出了落寞孤寂的況味,在破碎的心之外漫天搭建了一夜長大的堅韌,實忍不住心疼,反襯出教養的責任。這是酷瓜人生。
我以為故事只會專注於圍繞著酷瓜的生活,儘管整個故事也的確多從他的主觀意識出發,但他的遭遇不過是個通往故事的引子,帶我們進入有著同樣現狀但卻有不同不幸遭遇孩子們的生活。編導不選擇深入探究大家的身世,僅刻劃育幼院生活,讓觀者見著他們好像普通孩子一樣,從團體接納新成員走到彼此羈絆的過程,惟當孩子的背景閃逝而過腦海時,觀者便不由得心酸,畢竟他們只是一群無辜,不知道大人發生甚麼不幸的孩子!

在上述手法之下,尚點綴著加深觀者情感的細節。那些人物臉上難以查覺的傷疤,因創傷遺留下來的焦慮,被迫長大的堅強…,表面上他們無憂無慮,快樂的過著童年生活,實際上卻各自展現不同的行為,表露類似孤單得要死的心情,有主動出擊,有被動退縮,有強裝無事,有迫切渴求,有焦慮敏感……,個別表述,卻又相互映照,觀者實直面著他們的傷口。

他們不過想要一個家罷了!或展現或隱藏地癡癡等待。一場滑雪跌倒,有家人立即去照顧的景況讓他們目瞪口呆是一例。酷瓜珍愛的風箏則是個象徵,貫串故事,它高高飛起,猶如指引並等待返航船隻的燈塔,也好似育幼院的孩子們,盼望家人能接自己回去團圓,不過電影第二大段的主軸Camille,則使故事多了不同的思維,自此氛圍略改弦易轍,多了點動畫片最愛的冒險元素,藉旁觀後參與Camille與親戚間的角力來回,彷彿告訴我們家的意象不單是人的存在,還包含了愛,最簡單純粹的愛。

什麼是愛,大人都難以名狀了,更何況是小孩,但孩子們的單純卻可以真真切切地感受得到,騙不了人。於是無親無故的Raymond和Camille的親戚形成有趣的對照,儘管總感與Raymond的情誼可以再刻劃深刻些,或許可以更突顯對比,但不得不說,大人是否真心,幾個動作小孩便能了然於心!而這份關係,透過一禎禎圖畫書信的往來,除了加速情感升溫之外,藉此描述育幼院生活的點點滴滴,讓情節顯得洗練,同時也呼應了前述對家的等待,編導更再透過Raymond教人不勝唏噓的家庭景況,互文孩童的狀態,加強意象。

結局不盡圓滿,因為不是所有人都有好歸宿,畢竟日子還是會繼續過下去,不過孩子的頭頭Simon放手讓酷瓜與Camille走,其實留下了可以成為某家庭成員的希望信號;新生的孩子與酷瓜的新家庭亦同,不單有新生活展開的悸動,倒也伴隨著些許改變的不安。其他孩子於劇末『即使…也不會拋棄我們』的照樣造句是個提示,對於未來雖然充滿許多令人焦躁的未知,多少尚回溯至孩子們不幸的從前所致,讓人不免鼻酸,卻又天真地令人莞爾,但無論如何,至少從今以後可以看見明亮。

2017年2月12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705]Paterson-派特森:平凡中的不平凡

不諱言,沒有甚麼高潮起伏,就是派特森與他妻子一周的生活,日復一日的規律,對某些人來說,這樣的生活或許平淡無味,但導演將之串聯成篇後,那日日些微的差異卻讓電影產生了化學變化,他又再添加點暗喻的符碼於派特森的日常中,讓電影越陳越香,看似無二致的每天生活,其實還是有些火花;或許能安然度日,可嘟噥幾句,尚隨心所欲,便是一種平凡的幸福。這是派特森。
雖仍是個故事,但其實只是公車司機日常的組合,以主角派特森為核心,從周一再到下一個周一,可說每天一陳不變,倒也天天相異成趣,接送的乘客不同,遇到的人事物不同,之中你更清楚看見了時間的進展所造成的不同,這是其中觀影趣味,沒有耐性實在難以發現。導演刻意將規律攤開來,似乎告訴我們固定不一定無聊,有時規律之間總會有天外飛來一筆的新鮮,就算沒有意外,時間與人總是平凡生活裡的魔術師,就待你細細品嘗。

老婆與公車站的同事便是個有意思的存在,也是個對照,和派特森洽為『動』與『不動』。『動』指的是彷彿被時間推著走:老婆大人追求他人生的願望,也鼓勵派特森懷抱著夢想;同事隨著時間遞嬗,每天都有更切身的抱怨;還有周圍的人紛紛使用日漸高端的科技產品。這些不僅反映出對於人生這個命題的態度各形各色不出這般汲營之範圍,似乎也指涉派特森周圍的時間流轉,和他在公車上駕駛所聽聞的多種聊天內容遙相呼應,光陰就這麼消逝,而主角卻安靜地,專注地過著自己穩定的生活。

之於我,是帶點禪意地,彷彿獨自一人觀看著世間的千山萬水,然後寫下篇篇詩詞,回應了電影的結構,看似一貫節奏卻有些微差異,宛如一首對仗或排比結構工整的詩,這也互文了裡頭不斷出現的雙胞胎符碼的象徵意義。有意思的是派特森說他不喜歡押韻,是否也多少折射出他內心因覺得自己不特別而不願將自己詩篇分享的原因呢!?就連那個與自己書寫習慣幾乎相同,並寫下《落水》詩篇的女孩兒,似乎比自己更出色,而羞赧披露自己的作品。

不過我還蠻喜歡派特森寫詩不伎求什麼的單純。當然如同妻子將自己的興趣轉化成賺錢工具沒什麼不好,但有時候人會不禁過於好高鶩遠而失去沈浸在興趣的專注,進而因疲憊揮霍了初衷,因此故事裡夫妻倆一個以靜制動,一個一派樂觀的態度,讓我心馳神往。不喜歡鎮日追著甚麼目標跑的諸君,或許看完這部片,心靈會因而沉靜下來也說不定。

片尾喜歡詩集的日本人的提示延續通篇同中有異的精髓,呼應雙胞胎也有個性差異,同樣一隻狗卻有不同的描繪筆法,派特森可以是城市名也可以是人名,威廉可以是名也可以是姓一樣,彷彿訴說著即便你我皆凡人,但世界很大,人又渺小,感知到的東西多麼的不同,我們也就不用過於和與自己相似的人比較而自慚形穢,雖然平凡,倒也不凡,留意週遭,着眼當下,或許幸福早已在諸君心中,剩下的就交給時間與他人引領開創吧!

2017年2月2日 星期四

[觀影筆記1704]Under Sandet-拆彈少年:傷痛與憫人的拔河

戰爭時,被侵略的傷口太痛,於戰爭後轉嫁到被俘虜的戰犯上,此因人禍所積攢的人性黑暗,遮蔽住道德良知,而難以意識不過是立場顛倒罷了。在這部電影裡,觀者的思維會因此無時無刻被挑起,然後重重放下,畢竟我們都有各自的人生,但卻在戰爭裡無可避免地被操縱介入進其他人的生命之中,行無能為力之惡,或無法阻擋的犧牲。這是拆彈少年。
若注定要死,一槍斃命最為痛快,最難度過的是折磨至死,尤其是精神層面,或是死期可能是任何時刻但卻未可確定。故事中的拆彈練習及拆彈過程便是前述後者如此讓人心理崩潰的狀態,因為永遠不會知道甚麼時候會爆裂,然後粉身碎骨,往往才剛因為拆彈成功而喘一口氣,卻在下一刻立即轟然巨響地震撼人心,緊繃氣氛營造成功,似乎也逼人思考戰爭的後患。

但還有更多。本部電影着眼戰後,奠基我們所熟知的歷史-納粹德國的惡形惡狀,搭配第一個場景丹麥軍官對德國撤退之兵的憤怒貌,為接下來,軍官逼迫德青年戰俘拆除沿海沙灘帶的地雷鋪路。不僅從事危險工作,更消耗俘虜的意志,餓其體膚,此絕非天降大任於斯人也,而是感覺在宣洩戰爭所遭受到的苦痛,同時以軍官妻子極力防止女兒與拆彈大隊接近互文呼應。

只是旁觀者如我們這些讀故事的人應多少有感如此光景又和戰爭時加害與被害者的關係有何不同呢?選擇青年為拆彈隊的組合,似乎更能帶出故事意旨,畢竟觀影者會忍不住為這些雖然被俘而做著折騰人的拆彈作業,但卻仍神采奕奕討論著未來的青年心疼,他們以為痛苦終會有盡頭,實際上後來的故事也告訴我們癡心妄想。幸虧就近監視他們的軍官尚有一絲人性,給予寬容及尊重。

而軍官的情緒轉折替這部電影下了最好的註腳,他告訴我們人心定有良善,奈何外力引起的黑暗卻能點點蠶食,且看他逐漸和宛如他孩子般的青年們敞開心胸,稱兄道弟,卻可以在發生狀況時,立刻翻臉,彷彿迅即被撒旦附身般;相反來說,青年們被利用也不怨懟,讓後來拯救軍官女兒的情節中所散發出來的人性光明熠熠生輝,與前述互通聲氣。

他們不過都是戰爭底下的受害者,他們無力改變上面人的想法,也被有限訊息蒙蔽了眼睛易被搧動,就像電影裡的軍官與拆彈少年們背景架空一樣,僅從已知概全,但事實上又是如何,路遙必定知馬力。因此在如此黑暗的時代,無論戰爭期間,還是戰爭後的重建復原,從中綻放出來尊重生命的花朵,將是多麼耀眼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