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不須理由,可謂「書中自有顏如玉」,只是藉這樣的方式表現出對感情寄託的無窮盡貪妄,即一旦擁有卻想要更多,益發面目可憎,搭配適宜的燈光,驚悚氣氛烘托;藉與前女友的對談,同家人相處狀況,原來始終為控制狂,或該說懶得處理和人之間的關係,於是符合自己所想要的最簡單,無奈人都是截然不同的個體而難以如願,直到失去才恍然發現,惟因人性蒙蔽雙眼,人人皆需學習,因此編導既寬容又陽光正向地相信還有第二次機會。這是客製化女神。
應該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個完美情人,不會踩到自己的地雷,彼此興趣又相符,相處起來才舒適,邪惡點便是對自己言聽計從,控制著對方。我想不管是情人,幾乎你所交際的對象都能為自己所掌控,人生內的全部事情大概就會簡單許多,惟隨著親疏關係,要求的清單也由近到遠遞減罷了。未能盡人如意的,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即便血濃於水的兄弟,親子,想法也不見得百分之百契合,由這部電影便可略窺一二,且在如今自由的大前提之下,又有誰喜歡被人操縱呢?
於是在這部電影裡,導演選擇了最親近的角色:戀人作為主色,主角的身分:作家為配色,畫出圍繞著作家與其筆下人物一禎禎相處場景,其實也就是人們對心目中想像的完美,竟幻化為真地來到這現實世界裡,在現在正值腸思枯竭的乾旱期,陷入社交困境的自我封閉期,這一劑良方宛如沙漠綠洲裡的甘霖,必定是上帝所給予的恩惠不成,夫復何求,懂得把握珍惜,別再要求更多,絕對是上策,特別是對主角這樣社交圈甚狹窄,沒有朋友的人。
惟對著自己哥哥信誓旦旦地允諾不會用那天降奇蹟的魔法改變對方的話語猶言在耳,卻僅因關係裡部分不順利的情形而點燃了慾望之火,又一腳踩進深淵裡後,忌妒之情,佔有慾也如浪潮般席捲主角,沖昏了頭,就一路往下沉淪,萬劫不復了。導演運用光影、配樂營造場景詭譎、陰森氣氛,並讓像個大男孩般的主角籠罩著鬼魅幢幢般的陰影,呈現出驚悚感,以致那場在書房揭露真相,就此決裂的戲碼,更顯淒厲、恐怖。
拜訪母親與繼父,及參加宴會這兩則記事是整部戲劇的關鍵,即使看似單純包裹在整個故事之中,表面上描繪著完美女神與主角之間的個體差異逐漸浮現,卻也在同時凸顯出角色內斂,不希望變動,凡變化就難以適應的情況,回應作者看心理醫生的情節,發現不只是簡單的人際處理困難而已,對照著其他家人及"女朋友"所展現出來的彈性及隨遇而安,甚至無入而不自得,主角則對脫離他所習以為常的軌道便輕易感到焦慮;另一方面,派對上與前女友的對談,除了道盡上一段關係的過度佔有之外,其實也投射出作者在關係上的不安,巧妙地對應了同個場景裡派對主人和"女朋友"間曖昧的互動惹惱了自己。
說難聽一點,主角或許只是懶惰於社交上,連試都不願意於處理人與人互動時遭逢到的問題,若能夠一切都能符合自己對戀人、朋友、家人、同事等應對對象的預想形象,狀況一就有狀況一的處理方式,以此類推的話,那該是生活在一個多麼輕鬆又幸福快樂的人生裡阿!但人之所以和作家筆下的人物,和電腦的差別,在於人並非一個指令一個動作,情節也非自己想要甚麼就會是如何光景的個體,控制過多反而顯得專制獨裁讓人難受,非得有些謀合的過程,適度收放是原則,而不管最後因為什麼因素保持著關係或決裂,其實都無所謂了,緣分已盡罷了。
唯一重要的是若真的有愛,真的珍惜,真的關心,無論如何便會想盡辦法努力將關係贏回來,而非自怨自艾地坐困愁城。人的幸福絕非一蹴可幾,坐享其成,就如同作家一直以為哥哥不費吹灰之力地便擁有個美滿的家庭,殊不知哥哥竟在自己經歷過風雨後侃侃分享那些不順利的經驗,原來關係裡還是要兩人(以上)共同好好經營,即便如今看來無風也無雨,就算初始兩人多有默契,多麼契合,一旦不好好處理差異,覆水難收,在所難免。幸虧這是編導給作家主角的愛情練習,某天陽光燦燦下再度相逢,或許作家已然知道關係如何持續,而至於我們,是不一定如此幸運地有資產揮霍和自己交際對象的耐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