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2日 星期一

[舞蹈焦點2]雲門舞集-聽河

可以確定的是,這絕非是雲門最好的作品,不管佈景,還有轉場的連接,總覺得可以再設計精準,乾淨俐落,美麗,具有整體性一些。但說實話,還是能夠感受到林懷民在這齣舞作當中,可能所想要提出來,對河流的發想。其實仍有其感動所在。這是聽河。



毫不遮掩我對她的欣賞,一開始就要盛讚周章佞這位舞者。開場就氣勢萬千,震懾、征服整個場面,讓人不敢喘息,有種回到古時候,巫人向河川施法祈禱,祝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鎮魂儀式,帶點魔幻的感覺。



不過在之後,失落卻浮上案頭,有種應該還可以做的更好的感覺。其中最讓我感到可惜的是進退場的動作,怎麼那麼普通,就這樣走進來,走出去,沒有像之前的舞作,感覺幕與幕之間是精心設計,連結的很好的,即便我未看過所有的作品,但至少我也幾乎從1999年底,年年都看。所看過的,轉場設計都比這一部好。但幸虧後來中場有幾幕是以全體舞者橫越舞台當背景的段落,突然讓我體會到或許如此轉場設計的理由。





從遠古時代開始,大河流域一直都是孕育文化誕生的重要地區,時至今日,河川也常用來比喻做為生命的歷程。而這個舞作,給我的感覺,便讓我想到這個:盡量按照時間順序性地,從古至今,從生到老;再加上此次服裝的設計,應該算是雲門,不管1還是2的舞作之中,庶人服裝的代表。因而好似在觀看一條關於歷史長河,或一條生命長河的故事。



並從各種流水的狀態發想,比擬出各式各樣的人生事件,由不同的舞者,輪番上陣,在某幾幕都中,或獨舞,或複數個人共舞,獨挑大樑,擔綱演出。那種氛圍,好比在來來去去的人群之中,每個人都是路人甲乙丙式的配角,也都是盡情揮灑熱情的主角,然後,進場、退場、再進場、再退場。走路這樣的方式,似乎稍稍有被平反。



生命的故事便如此不斷地走下去,慢慢地即將抵達終點,幾個翹首眺望的姿態,讓我感到好似是驀地突然停下回首過往的來時路一般,蕭瑟愴然,有點不捨,但卻不得不被時間洪流推動,繼續前進著。印象最深刻的便是一場獨舞舞者,自己與影像之間的對話,一方在現場,一方則事先錄製,如照鏡子一般,看見了相反的自己,但有時候卻是同樣的自己。





都是自己,只是自己並不單純,而是具有多種面向存在。如此看來,這部舞作,不僅是縱切面地看待人生,也以橫切面地看待自己。
最後,抵達毀滅之盡頭,死亡。火燒的意象,孱弱蠕動著,不過蒙死神寵召,並不是終點;生之女神,總有一天會將自己喚醒,復甦,生命又再度重來,重新步上另一個不同的人生旅程。如此生生不息。



只是若背景的多媒體素材,能再多點變化,能再氣勢磅礡些,或許會替這部舞作更為加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