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人總是不知道哪一天,就會突然離開這個世界,可能毫無預警地,正是因為不知道什麼時候會離開,我們更應該好好珍惜在這世界上的每一刻,特別是自己所愛的人,這是死亡預告
死亡預告是這個國家的制度,國家為了讓國民體認生命的價值,施行一種讓年輕人死去的法律"國家繁榮維持法",簡稱國繁法,以激勵人民,遏止犯罪率,增加社會生產力;每個人入小學時就要接種疫苗,植入膠囊,亂數選出為國家犧牲之人,在18~24歲之間,膠囊就會在肺部爆裂死亡;在去世前一天,政府會有人派送一張俗稱"逝紙"的死亡預告症給將死者,讓將死者向世界做最後的告別,而凡是質疑這個法律的人,則將會被以思想犯的罪名嚴格處置
整部電影便是以這樣的前提展開,訴說著生命的可貴以及珍惜最愛的人的重要性,不論是夢想正要起飛的年輕人,或是因為媽媽的嚴格管教而受不了的繭居族,還是努力照顧自己妹妹的哥哥,都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體認到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大抵上這些劇情的立意還是可以感動到人,包括了友情,親情,或者是變調的親情,都替本部電影從我這兒獲得一些分數,但還是有美中不足的地方,就是繭居族的那個部份情感堆積不夠,讓我覺得有點誇張,怎麼可能過去所承受的傷痛,就可以因為最早的一個記憶就一筆勾銷,實在無法說服我
除此之外,這三則故事和死亡預告症這個東西,好像也沒有太大的關聯性,死亡預告症好像就只是附加上去的東西而已,若把死亡預告症抽掉,反而比較能夠感動到我,但這個預告反而成為濫情的藉口,我個人是這麼認為,特別是電影一些手法又太過刻意,而讓整部電影是有點煽情的!!或許也可能是想要抨擊死亡預告這樣的規定是多麼的違反人道,政府怎麼有權利決定別人的生死呢?但也僅只搔到不痛不癢之處罷了!!
通篇的概念是想要用那些生離死別的事件來堆砌出這個規定的不合乎常理,大自然法則,雖然可以顯示出死亡預告的不合理,但今天若是老天給我們一個意外致死,從天而降的橫禍,或生理上的病痛回天乏術,這樣也可以說是老天的不合理嗎?況且死亡預告也是亂數選取,不也是命運的安排嗎?這樣會有什麼不合理?或許這樣講有點偏激,畢竟死亡預告是強制性的接受,是人為的決定,但總覺得要足以證明這樣制度的不合理,似乎還需要其他故事加強立場,我個人以為在思想犯的處置上再多些描述,或許就會引起我共鳴吧!?
另外派送逝紙的藤本賢吾,個人覺得他的故事好像還沒說完,雖然看到了不合理,但卻好像沒有大破大立的舉動,來製造出全片的高潮,感覺原本是主角的他,反而淪為花瓶配角,反倒是三段故事的主人翁們,相對於他還比較有表現,尤其是曾為兒子反抗過這項制度而遭受思想整肅的瀧澤和子,還比他更有魄力,不過也許是藤本賢吾沒有什麼值得讓他豁出去的事吧!?
而本部電影也在最後藤本賢吾的上司跟他說著:等待時機,以及藤本賢吾看到之前研習上反抗制度而被抓去肅清的夥伴,竟然成為接種疫苗的人的時候嘎然而止,感覺上還有故事未說完,就結束了,後來才知道原來原著漫畫還沒完結篇,難怪整個故事未讓人有完整的感覺,然後總覺得在還沒連載完就拍成電影,似乎是個不明智的舉動,未把整個故事好好消化,就去改拍,也難怪觀賞完後,總覺得缺少什麼
而因為是漫畫改編,再加上漫畫是以一個事件一個事件陳述,所以原本預期導演將會用怎樣的手法將三個故事融合,不過開頭開宗明義地只有一個故事,雖然讓我有點小失望,但還算中規中矩,也就無所謂,而且劇情也足夠吸引人,情緒也有到位,唯剪接技巧不佳,但第二個故事即第三個故事竟融合在一起,若結合一起,有所關連,互相影響也就算了,但竟然純粹就是故事B與故事C剪成片段,穿插產生,同樣地因為剪接技巧不佳,而讓整個情緒反而變得有點破碎,特別是前面提到繭居族的故事又無法說服我,更讓這個故事顯得有點失敗,尤其是這個故事還是加深國繁法不合理的有力證據,但卻變得有點累贅,軟弱無力,真是可惜,與其如此,還不如分開來描述,至少還會有兄妹的感情可以挽救一點分數
結論是三篇故事都有感動人的因子在,立意也很好,但在死亡預告症的前提下,反而變得有點煽情,且在電影手法上,做得不是那麼漂亮,故事也不夠完整,無法說服我,難於感動到我,成為一部空有立意,執行內容欠佳的電影,甚為可惜
值得一提因為這部片讓我認識了一個日本音樂團體:フィルハーモユニーク(PhilHarmoUniQue),他們為這部電影唱的みちしるべ相當好聽,相當令然感動,也和這部電影的意義不謀而合
フィルハーモユニーク「みちしるべ」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