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諸山直之的日記及其所記錄的家庭收支簿等紀錄,編撰而成的傳記式電影。既將其算盤瘋子的個性展露無疑,讓故事詼諧生動又具有幽默感,同時也是這份執著,讓主人翁不顧所謂的武士顏面,堅持施行令人側目,但其實也創造出不少笑料的節約生活,更從中反映了幕府末期武士家庭的真實情況,對照以前的輝煌及如今死要面子所造成的問題。雖按照時序鋪陳,不過情節選擇精準,前後呼應有對照,讓看似鬆散的結構,其實相當緊密。這是武士的家計簿。
要將橫跨一生的傳記電影拍好,不太容易,往往容易變得過於流水帳,結構也容易鬆散;若能將角色個性及特色透過精選的場景累積堆疊出來的話,並伴隨著足以讓電影工作者願意替他做傳的大事件描述,其實就算是表現不錯的傳記電影了。不過這部電影不僅僅是讓觀影者認識諸山直之這個人而已,同時也透過他為這個家所做的努力,窺探到幕府日落西山的狀況,見微知著當時社會情形,進而突顯諸山直之如此作為所蘊含的遠見。
或許對諸山直之來說,他只是做自己能力可及的事來解救這個家吧!?且以一種不能有異議的姿態,一如他對錢的錙銖必較,還有做什麼事就老老實實的,不投機取巧,畢竟他也不是那種有小聰明的人。這樣的個性,電影打從一開始在介紹諸山一家概況的時候,便一點一滴慢慢地攙透進來,直至諸山直之當家之後,就全都是他的故事了。以一種傳承意味的方式去處理角色在故事段落當中,家庭地位的消長,頗為工整,也揭露了其處事態度。
之餘,其實也是為了將諸山直之家人的個性一一讓觀影者了解,進而對於後來的劇情轉折有一番認知基礎,同時也能對他們和諸山直之的互動間能會心一笑。要不是配角們對於諸山的作為有比較驚詫反應的話,或許諸山直之那種一股勁兒地直直往前衝,但又不是那麼厲害的特色,就不那麼有趣了吧!?也因此可看到諸山一家人可愛之處,不確定和真實相比是否有誇張化,無論如何這一家子的個性頗為鮮明,在場景中,往往激盪出讓人不禁噗嗤一笑的火花。
只是直之這樣的行為,卻也帶來大家的困擾,不管是在調查救濟米事件,或者是家道中落的節約計畫。這兩樁事件恰好互為對照,反映出幕府末期武士家境的困境。不過可能延續全盛時期的優渥生活過慣了,由奢入儉的難處,在這些人身上一覽無遺,因此才發生了貪污的事件及無法適應的狀況。或許這也是無謂的階級驕傲,於此導演巧妙地在時間軸上串連兩次便當盒以及目送丈夫出門上班的橋段,實施節約前與實施節約後,讓觀影者不難臆測武士階級對於富貴的嚮往及為何無法紆尊降貴的原因。
兒子武士儀式中,以圖畫代替真鯛魚事件也是其中一例。雖然以上種種事情充滿著幽默,但也不禁對諸山直之能有創意地做到這樣的地步感到佩服,不過讓直之的處境困難也是事實,如被調職之事;幸虧家人對他幾乎沒有微詞,唯日漸成長的兒子和他的關係,因為無法理解父親始終理性的背影以及無法理解在面對時代變遷的情況,為何能始終固守著自己的職責,而慢慢地決裂。
原來這部電影,在某種層面上,也是一個父子親情的故事,雖然兒子的戲份從後面才開始,但以兒子訴說對於父親的回憶作為開場,帶點感恩的口吻,便可見整個故事是有思考到邏輯地前後呼應。兒子和父親之間的關係似乎總是無法避免地歷經衝突這樣的時期,不外乎無法理解父親教悔的意義,但總是很奇妙地在未來莫名都印證了父親的苦口婆心,彷彿父親是先知般,而開始或對父親心生尊敬,或懺悔過往的嗤之以鼻。不過這些可能都是父親之於兒子血濃於水的了解及與自己經驗交織的結果吧!?這部電影的劇情也回應了這樣的狀態,只是在龐雜的一生故事裡,部分被犧牲掉而未更深入,有點可惜。
而諸山直之能順利地在工作之餘,還能處理家務事,也得歸因在背後一直支持著他的妻子。其實兩人的個性在一場第一天在婆家就早起下廚的戲便見其中相似之處,除了該場景之後,婆婆對妻子所說的話也透露著身為武士理當擁有的高姿態的過時觀念。但從妻子總愛和丈夫開開小玩笑的狀況來看,似乎比起諸山更能輕鬆處事,或許因此在自始至終都稱職地盡媳婦之責、夫唱婦隨之外,對丈夫的計畫應該也有助上一臂之力,就像她所繪製的一隻隻鯛魚般,讓丈夫不至於過度嚴謹,然後進階成溫柔的堅定,讓大家最後都能心甘情願地實行。
兩人之間的愛意,雖然未曾訴諸明顯的話語表白,但在這些微小細節當中便可窺知ㄧ二。令人最印象深刻的便是在節約計劃中,大家都得把奢侈物品拿出來典當的大原則之下,之前替太太所買的髮飾仍讓太太保存下來的心意,便可以感受到諸山直之對妻子的感情之深切。這樣看來,這部電影當中,有很多小舉動的刻劃,雖然詼諧有趣,不過卻充滿著讓一家人得以緊密的深切愛意,及充分表達出角色個性,使得在面對時代變革之際,雖難免有所衝突,但因為愛,因為恪守本分,這個家才能在亂世中成長茁壯下去,更因從兒子懷抱著感恩之心的視角來述說父親的一生,所以電影充滿著濃濃的感謝之情,頗為溫馨。
2011年7月17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136]武士の家計簿:諸山直之一家與時代變遷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路過灌個水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