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21日 星期四

[影視專題]《兩天一夜》的漠視工作權外,描述職場好艱苦的電影及戲劇

小時候,我們都期待著能夠快快長大,擺脫所有限制,盡情揮灑能力,做著自己想要,也喜歡做的事,但怎料到,原來成人的世界竟是如此殘酷,反而還更沒有自己,甚至令人失望,但無論如何,我們仍舊得在險峻的社會環境中努力地存活下來。底下幾部電影描述在工作上所遇到的遭遇,無論選擇的是金錢還是夢想,我們都知道大部分的職場都好艱苦,沒想像中容易!
《Whiplash(進擊的鼓手)》(電影)
雖然我們有勇氣跨出去自我實現了,不過千萬別以為從此順風順水,因為前方尚有更多的困難等著你克服,而你是否能夠繼續堅持下去!?

安德魯意欲在爵士樂團的鼓手位置上,臻於至境,他不斷地努力練習,直到皮開肉綻,血流如柱仍不停歇;他獲得名師的賞識,但這位名師是出了名的脾氣暴躁,疑似精神問題,不斷地在心理層面上折磨安德魯,你絕對無法相信他是為了安德魯好,直到最後安德魯出神入化的鼓技,才真正撬開老師嘴角的枷鎖......

或許這樣超乎常理的嚴師,其行為在現今教育現場上應無法見容,且必定會像故事裡某些學生一樣,向他提出訴訟,或就這樣被摧毀,而從高高的天際殞落。撇開這個不談,我們是否能有安德魯堅持的精神呢,即便遇到了像安德魯那樣最煎熬的場合,還是輕易言棄!?

電影裡也提及,追求夢想的道路上,也莫可奈何地得選擇放棄掉一些東西,其中掙扎,端看個人,但千千萬萬別輕易地將『健康』放棄掉阿!

《Morning Glory(麻辣女強人)》(電影)
人類世界的運作系統裡,很難一個人自己生存下去,在追求夢想的道路上,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如果遇到神一般的對手,互相砥礪,彼此切磋,尚能激起火花,為自己築夢之途增添光彩,但就是害怕遇到豬一般的隊友,特別是需要人事協調的部分,尤其是食古不化,過度堅持,那可得費一番手腳才行。

遺憾的是對新聞節目製作特別有興趣的Becky卻得面臨這樣的狀況,更何況還是個收視低迷不振,大家都覺得已然窮途末路的《破曉新聞》。效率、收益至上的資本主義社會裡,夾在操控生殺大權的主管及難以控制的主要團隊成員,即兩位節目主持人,壓力可見一般。

在這部電影裡,Becky著實給了我們相信一切都會有機會的正向力量,但前提必須是得跨出去那一步,嘗試不斷地與人事衝撞。當然人事的困難就像一座高山一樣,需要一些技巧,必定會遇到失敗,不過坦然面對,吸取教訓的養分,希望下次若"有幸"遇到這樣的人才能更成長茁壯。

《10분(實習男的生存法則)》
無可奈何地,有些人,有些時候,現實條件裡,只允許你為五斗米折腰,而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夢想,但事實上,當你已經捨棄一些東西時,夢想也成泡影,現實卻又給你來個大逆轉,那可真讓人哭笑不得!

這部電影裡的主角便是如此,因為家境清貧的關係,選擇了一般上班族的生活。因為不是自己喜歡做的事,因此職場裡的日夜爆肝、言聽計從、時刻應酬,賣笑討好、感情拚搏......便顯得難以忍受,但為了前途也是錢途,牙一咬,沒甚麼過不去的,況且說不定會往上爬升。只是一切努力只能付諸流水,又不被當成人來尊重,那才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獻給單純的你們我們,世界並不單純,良好關係、個人價值就跟臉書發文一樣,不夠多讚就會失去存在感,稍一不當發言便千夫所指。成長不一定是好事,成長只是會看到更多人性的醜陋面,我們除了得在這樣的世界裡存活下來之餘,也要不斷地提醒自己千萬別成為這樣的大人,因為真的真的一不小心我們也成為這樣的大人了!

《Deux Jours, Une Nuit(兩天一夜)》(電影)
如果是你,你會選擇留人還是賺錢呢?

Sandra因為罹患精神疾病而請長假,但老闆卻在此時發現少一個人仍可有效地執行工作進度,甚至可以提早,只要稍微加班一下就可以,因此提供其他人獎金的機會,要將Sandra辭退。此消息就像龍捲風般倏忽乍現,措手不及地讓Sandra只有一個周末(兩天一夜)的時間進行遊說。

關鍵字為利益。多數老闆為了利益,為了效率,為了方便......等等,往往罔顧員工的心情,以迅雷不及掩耳的姿態逼迫員工做一些困難的事情,故事裡便如此,而其他員工則在家裡需要這筆錢的天秤一端及同事一場的義理人情之天秤另一端之間掙扎。

他們也知道Sandra是因為疾病,家裏面也有經濟壓力,不過別人的傷口最容易忍受,無法設身體會別人的鞋子是多麼不合腳而做出殘酷的抉擇。大病才初癒又遇到這樣的狀況,是多麼大的精神折難,三不五時無法想要放棄是可以理解的。Marion Cotillardg收放自如的演技,演活了心境百轉千迴的Sandra。

電影裡最有意思,也深刻反應現場的地方是,當Sandra請求大家協助之時,大家都會問其他人的決定是甚麼?!儘管這樣的重複有點惱人,不過卻是實實在在團體中無形產生的力量,深怕一不小心只有自己有了不同的決定而顯得跟大家不一樣,形成容易的目標。這樣看來,為求生存,默默地還是得犧牲掉些自己及自由,除非你特別的有勇氣。偏偏改變職場生態所需要的便是這樣有勇氣的人!

《Horrible Bosses & Horrible Bosses 2(老闆不是人1&2)》(電影)
好的老闆帶你上天堂,壞的老闆讓你遊地獄。要細數老闆的不好,怎可錯過讓人紓壓的這兩部電影呢?!

以較為誇張、戲謔的方式處理職場上的權力霸凌,不過說不定這些情節確實在現實世界存在著,唯後來三個臭皮匠反撲報復的行徑或許比較多皆是現實裡,一般員工平素腦補的狀況吧!?各類職場圈子這麼小,怎由得自己挺身而出地反抗呢?這個想法大概是很多人結束幻想的簾幕吧?!

《미생(未生)》(韓劇)
改編自漫畫家的同名網路作品,以職場新鮮人的角度描繪上班族日常面貌,在韓國被稱為『工薪階層教科書』。

雖然背景在韓國,與台灣的工作環境並非能完全複製,但卻還是能在大多數的情節中得到共鳴,如果你已經出來職場工作的話,肯定心有戚戚焉,甚至並非和劇中一樣坐在辦公室裡面處理行政業務的男男女女,一樣能投射至自己工作的心情。因此可以知曉儘管我們總希望能快快長大,出來工作,自己的生活自己贏得,定會自在快活些,殊不知往往必須付出成長的代價,面對成人世界的爾虞我詐,反而還有許多身不由己的限制,同樣地被囚禁在日常生活的牢籠裡。

值得一提的是戲中的主角僅有高中的學歷,且不具任何特殊專長,僅有圍棋的實力,卻能在其他人都有大學學歷以上,且擁有和工作內容相襯才藝的應徵實習者中,如此高度競爭的條件下存活下來,憑藉著便是一份虛心肯學習,努力肯吃苦的決心和毅力,當然尚有其他特質就由看倌兒們自己發覺嚕!但無論如何,在後續的故事中,你也會發現,不管在哪個職場,即便是得到了工作,仍要抱持如履薄冰,努力不懈的態度,因為故事裡看似不太可能發生的事情,都確確實實地發生在工作職場裡!

劇名『未生』是韓文的圍棋用語,意指死局前的最後一步棋,下錯了就會全盤皆輸,但下對了便能起死回生,後者稱之為『完生』,就是完全地活下來了!原著作者認為在工作場合裡,我們都是未生,唯有繼續堅持下去,才能走出自己的路。因此即便你走在夢想的道路上,但路途中仍須披荊斬棘,不厭其煩地,才能亦步亦趨地往前邁進。與大家共勉之。


2015年5月12日 星期二

[觀影筆記1517]Frank-法蘭克:為了自己還是別人?!

《法蘭克》這部電影藉由一個住在偏僻小鎮,懷有音樂夢的男孩Jon和既神秘且另類的樂團相遇的情節呈現人生常見的兩難選擇,是要默默無聞地孤芳自賞抑或失去原味地迎合他人,其中尚且混雜著認清事實的成長及利益澄清的思辨。或許真正的愛,是好好了解,進而發現有時候適時放手是需要的,而非遵循一般常態。
雖然電影名為Frank,不過電影主軸其實落在Jon身上,從Jon的視角看待以Frank為首的樂團。但可千萬別以為這又是個毅然決然追求夢想,經過謀合、努力,最終得以開花結果的勵志故事,反而反其道而行,戳破Jon朝思暮想的幻夢,讓他面對自己相較之下無能又自以為是的窘迫,接受且認清真實又平凡的自己。

成長環境的侷限,讓Jon覺得自己的才能未被激發,而總感帶點懷才不遇的傷感,好像只能困在小鎮裡做著枯燥乏味的工作,但應該是天註定地讓他遇見了連團名都不知怎麼讀的另類樂團,即便一開始他們怪奇地讓人卻步,不過以Frank為首的追隨似乎也讓Jon看到了些許將自己才華淋漓盡致的舞台,於是Jon不管三七二十一地豁出去了!

但Jon可能還不知道自己正經歷一個認清自我的過程。他知曉Frank才是統一此團體的中心,因此努力將想法傳達給Frank,儘管Frank溫柔敦厚地採納,卻毫不留情地被其他團員拒絕。爾後,他以為提高樂團知名度就連帶地提升自己的地位,進而讓自己的創作獲得認同,但殊不知在這樣的過程裡默默地希望自己是團體裡的Frank。

這和後來帶著Frank頭套自刎的Don相互呼應著,也無怪乎最先開始同Jon搭話,且後來感情較好的便是Don,畢竟物以類聚,想要成為獨一無二卻只能屈就平凡,更以Jon後來去拜訪Frank一家人,試圖了解Frank這個人的場景補強概念。Frank的背景與大家無二致,純粹天生特別,而這點是其他人所無法企及的。這部分堪稱電影的第一個核心:覺察。

核心二:偽裝。Jon在社群網站裡優游自在,好似世界裡還有這麼一個地方願意聽他的傾吐,撫慰其孤單又沒人讚賞的心情,強顏歡笑地證明自己仍然存在。此對照了Don與充氣娃娃之戀,對應了Frank的大頭套,皆透過實物或虛擬隔絕了內心最脆弱的地方,不願他人碰觸。但Jon卻偏偏不斷地嘗試要探究要挖掘,特別是Frank的真面目。這部分尚回應了前述Jon亟欲知道自己和Frank的差異在哪裡的核心。

我們各自有各自的生存之道,井水不犯河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不須強加自己的想法在其他人身上,給個建議便足,但往往人卻會因某些理由或莫名地這樣做了,特別是當摻雜了不夠純粹的利益時,一切就會變調,關於後來Jon強硬地想將樂團推向觀眾的時候。這裡Jon彷彿父母親般將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看似是為了孩子(樂團),但實際上應該有一半以上只是自己也與有榮焉地獲得滿足吧!?

尤其奇妙的是,明明知道樂團天賦異稟吸引人的地方是另類的音樂表現方式,特別的練團光景,但卻在推上舞台的前一刻被強迫去試圖迎合觀眾,這對許多各路創作者來說,是再熟悉不過的感覺了,這其實也如同旅遊景點一旦過度觀光走向地開發後,一切皆在不自覺中扭曲變形,初始那種純粹的美感已不復存在。

Jon前後轉變的差異互為因果,恰成對照,諷刺著當今速食的網路虛擬文化,讓大家渴望被人看到,卻當機會出現時,又感覺像是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地過於用力拉扯唯一的救命繩索,然後跌個粉身碎骨或單純都不單純了。以此出發引申出互動關係的想法:當冠冕堂皇地說著為了對方好的同時,是否能覺察到其中有幾分其實是為了自己,而真正的愛並非從愛自己為起點(當然愛自己是必要的,惟是兩碼子得分開來看的事),而是能設身處地地同理了解對方,或許放手不做任何突破,反而是當下較好的選擇也說不定。Frank用盡內心情緒對除了Jon以外的團員唱出《I Love You All》的動人情節便是最好的反饋。


2015年5月9日 星期六

[觀影筆記1516]さいはてにて-やさしい香りと待ちながら-寧靜咖啡館之歌:等著你回來

就像岬所賣的咖啡串起並澄清故事裡人物的感情,電影也彷彿瀰漫著如同城山老師在喝了這杯咖啡後被療癒而放鬆的心情。家家有本難念的經,不容置喙的諸類情形總是剪不斷,理還亂,但影響著天真的孩童,總是在一旁默默自責,只能盡力過好人生,等待著所愛能再回來。這是寧靜咖啡館之歌,兩個倔強女性的家庭故事。
得知父親因船難失蹤的消息,岬決定回到故鄉,整理父親所遺留的船屋,協助償還父親的債務,等著父親回來,在這時,遇到她的鄰居,是有點狀況的家庭。之後,鄰居的孩子們只是好奇著店內的一切,岬只是敞開心胸接納,自然而然地結下不解之緣,深入彼此的家庭,互相潛移默化著......

故事透過兩個家庭,三條故事線合奏出一首溫暖動人的奏鳴曲,看似各自懷抱著相異的心思,但卻彼此互相呼應,熔鑄出共有的核心。故事也非齊頭並進地同步,而是以二個小孩的眼光及處境起手,咖啡的香味及製作的用心為催化的畫筆,一筆筆深化又多彩地連結起自主女人們的友情關係。

這是一個等待的故事,等待著深愛的人回來,在這之前,就默默守護著這個家吧!孩子們擔心著母親為了養活他們而永遠離開,只能堅守所遇到的經濟困難為秘密,幸虧還有岬和老師的協助,不然孩子們就會像火源燒紙一樣,逐步擴散開來成灰燼。如此,孩子們與母親的關係,互文著之後漸漸觸及到的岬與父親的關係,孩子們的媽和外婆,和男人間的關係。

邀請船難成員的家庭來緬懷的場景,不只是個過場,更是至為關鍵的承先啟後。這場戲讓岬對於三十多年未見的父親有所想法,當然那種思念、等待的情緒其實也回應,並連同小時候回憶的蒙太奇補足了岬對父親的感覺,甚至呼應鄰居家庭成員的各自心情。彷彿就像是一個大範圍的心理互助團體,彼此取暖療傷著,藉此能鼓起最大的勇氣走出來。

上述該場景中,換人表演吉他的橋段,看似單純為表演節目要換人,不過家人對岬訴說著表演者過去受到他爸爸很多照顧的小故事,極具巧思,為後面的情節留下伏筆。過去該表演者的狀況對照現代就像孩子們的媽,一開始是將自己封閉起來,不願意接受任何協助,直到一個契機。因此岬承繼了父親血脈相傳,她之於鄰居耐心的協助,正如同多年前父親對表演者的協助一般。

看來,行雲流水娓娓道來的這篇故事,其實結構相當扎實。惟觀影者不甚了解岬與母親當初為什麼要離開父親,進而不知道為什麼那麼自責,但看到鄰居孩子們對母親的表現,或許觀影者便可以心領神會。只是潛意識幽微,內心創傷又不是那麼容易癒合,於是似曾相識的情節,當年她離開父親在這個地方再度上演,只是對象變成了鄰居,不過岬最後做了感性動人的決定,讓電影裡要角們每個彷彿缺的一角的心,再次完整,或說不再破碎。

2015年5月1日 星期五

[觀影筆記1515]Fehér Isten-忠犬追殺令:真愛他就不要拋棄他

調度能力驚人,絕對難以想像274隻狗狗佔領街頭,不需要一丁點特效協助,然後主角狗:Hagen及流落街頭的盟(狗)友好會演,真有靈性,抑或是訓練得宜,導演捕抓巧妙,皆能適時地跟上劇情的脈絡,表現出適當的表情,再加上主人及狗間兩條劇情線的互文,共鳴一曲前半段哀傷無奈,後半段驚悚恐懼的警世寓言。忠犬追殺令告訴我們愛它就不要拋棄它,畢竟它和人一樣有所感情,也會感到心痛的!
小女孩Lili平常都跟母親和她的愛犬Hagen同住,某天由於母親要到海外去工作三個月,不得已Lili和Hagen只好搬去感情早已生疏的父親的家。不過似乎養狗這件事在匈牙利有很多繁文縟節,父親住的公寓好像也不能養寵物,或者是鄰居太太找碴,無論如何,加上父親一副所有事情都與他無關,因此Lili和Hagen稍微捅個簍子就讓父親心煩不已的狀態下,父親只好使出殺手鐧地將他們強制分離,自此展開了兩條故事線,恰為對照的成長過程。

大概是選用小孩及狗為主要角色,從他們的視角去面對殘酷無情的大人世界,或許兩條線面對的狀況拿來做動畫亦無違和,特別是Hagen所遭遇的一切,不只Hagen,連觀影者如我恍若劉姥姥進大觀園般,幾乎看遍對狗狗不友善的一百種方式,兼以光影的運用,以及開頭與結尾多隻狗在大街上狂奔的場景,對了!Lili吹奏樂器就能讓Hagen平靜下來的巧思亦是,好像在看一個童話故事,只不過發生在真實世界,而且殘酷得緊。

開頭引用德語詩人的字卡『每樣可怕的東西都需要你的愛』開門見山地說明這是一個關於愛的故事,甚至可以拯救世界,給Lili,也給Hagen。當你站在整個故事鷹架上,以時間軸去分析段落時,會發現到一旦失去了愛,Lili和Hagen便不斷地在外面未知,充滿不確定的花花世界中尋求慰藉,怎料到絕大部分時間真心只能換絕情呢?若明明釋出了誠心善意,卻只是被利用來虛晃一招,負面影響將會有多大,人是,忠心耿耿如狗更是。

這讓我想到Lili帶Hagen離家出走時,看到其他主人訓練狗,Lili說著絕對不會對你如此的場景,其實回應了對父親限制的反動,又編導使用Lili及管樂團成員的曖昧到鋌而走險至遊走法律邊緣卻終至幻滅的心情,更是互文補強了Hagen面對一連串虐待的心情。Hagen和捕狗大隊交手的場合為濫觴,成員說著:它好像一點也不怕我們,未料仍是為達成任務張牙舞爪地追捕的狀況,讓Hagen埋下仇恨的種子。因此讓Lili和Hagen從原本單純的,互相取暖的小圈圈中,被迫拉出來,孤單地面對冷冰冰的現實,提前長大。

所以兩條線雖各自為政,但編導緊密著他們的關聯性,傳遞出故事的內涵,關於成長二三事。惟分歧點就在警察局內,父親總算發自內心與Lili交心的場景:他總算同理了女兒的心情,Hagen的心情。『失去所愛的人是不容易的』,一句話也道盡自身與Lili母親間的狀況及生活得過且過的萎靡;Lili被父親的愛拯救了(或說父親自己也被Lili拯救),反之Hagen則遇人不淑,每況愈下,終至一場腥風血雨,讓我想到那些大自然所引發的災難電影,人類不好好珍惜、善待,結果被反撲反而傷害到自己。
一切都是人類,當越長大後,陰暗面不得不被這個爾虞我詐、利益至上、恐懼無邊導致人心險惡的世界激發,同流合汙,失去純真,這個故事幾乎涵蓋到各角度了!更有甚者,從狗狗若不是純種狗便要登記的政策,以及英文片名《White God》,讓人不禁聯想這個世界上尚存在著白人高高在上,睥睨其他種族的優越感的情形,對照故事中人與狗的關係,或許也暗暗嘲諷著仍在很多人內心殘存著等級或階級之分的想法。

最後一幕大概可以成為影史經典之一吧?!前幾分鐘尚在爆走的狗狗竟然與Lili和Lili父親寧靜祥和地躺在父親工作地點的廣場上,這個場景好美,人類甚麼時候才可以和這個美麗的結尾一樣,總算花時間試著和狗(或指其他種族、自然環境、經濟能力等)站在同一個高度上看世界,進而了解對方呢?若有這麼一天,或許就不會在故事結束後,尚擔心著這些殺人狗會遭到人類世界怎樣的制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