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說是因為什麼?」建豪這樣問著建和,或許其實也在問著自己,更可能是藉此反詰電影裡所有主要角色,在明明大家都稱為避風港的家裡,為什麼無法放心地說出自己內心深處的聲音呢?編導透過這樣的命題,帶著鏡頭緩緩刻畫來自各種家庭組成人物的群像及交會,爬梳探究背後的原因,並利用這樣的特性,將故事有所留白,迎來最揪心的結局。這是陽光普照。
有些事情的說不出口,背後有著許多原因,但應幾乎歸因於害怕關係出現裂痕,嚴重者崩毀不可逆,或不想讓人操心。如此情況常見於各種親密的關係裡,尤其是家庭。旁觀者及正能量極強的文字、影像作品都正向地認為試著將事情攤在陽光下,所有癥結都將迎刃而解,但這部電影卻反其道而行地昭告觀影者有陽光照耀之處,必有陰影共生,此為個人頗為欣賞之處,畢竟祕密是因考量到其他人而存在的,總有難言之隱,這部電影試圖說著這樣的家庭光景,更顯接地。
於是導演帶著我們從建和所犯下的案件切入這一家子搖搖欲墜地走在高空鋼索上,惟禍不單行,建和沒有說的事還有其他,導演環繞這樣的核心,讓我們看到表面,如同太陽照得到的地方,卻也有看不到的幽暗之處,在別處漫生著,只有旁觀者的我們看到了,該發現的家人只能隱約感覺而已。「你不說是因為什麼?」在這個劇本內幾乎都可以不想讓他人擔心以一貫之吧!?但殊不知一旦東窗事發,所造成他人的陰影面積是無法復返的擴大,然後內心真正的想望就被吞噬了。
因此儘管某些時後,文青式感想台詞多餘了,不過天外飛來一筆的司馬光兒時故事改編版倒也對這故事梳理出「家人無法選擇」的潛台詞,我們因此得違背自我或失去自我,但這都是我們的選擇,而這樣的選擇也就伴隨著另一個為了家人的選擇。如果結果好也罷,家人還是試圖地想要好好地挽回,但無奈是很多時候就像這個故事相同,越來越萬劫不復,特別是意想不到更叫人難以置信地痛心,一如編導利用「不說」,又透過其他段落障眼,製造出此電影最後的戲劇效果。誠然如此,這都是維持一個家的手段,換來結尾的愜意共騎於綠樹如茵,陽光普照。
dammi的映後座談
2019年11月17日 星期日
2019年10月13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913]江湖無難事:我們都有一個夢
一對沒資源拍電影的製片-導演組合,情非得已在黑道組織下工作以利他們的電影夢春風吹又生,孰料就讓他們盼著了機會,惟不知背後隱藏著各懷鬼胎的陰謀,這也是後來隨著劇情推進才逐漸發現的,不過導演穩死和製片豪洨早就因一場意外,便忽略其他訊息,忙著將自己的秘密粉飾太平......
於是「穩死」和「豪洨」這兩個角色的小名,取得妙不可言,明明就是場『穩死』的電影拍攝,但天馬行空地『豪洨』讓一切還能瞞天過海,趣味就在第三者已知,當事者被蒙在鼓裡的落差間隙裡迸裂,底蘊則藏匿著拍電影不為人道的持續妥協,只是以種生命受到威脅的誇張包裝起來,而更不得不去完成這項任務,帶點諷刺的挖苦自嘲,但這是每個電影人朝思暮想的大夢阿!且看穩死拍出自己滿意的畫面而閃閃發光的眼神。
仔細思量,其實電影中的每個主要角色都有個夢,這也是推動故事進行的齒輪,要不是這樣的前提(當然生命受到威脅也是關鍵),故事可能就會有不同的走向了吧!?也不會有最後大場面的活屍逆襲。這一場戲讓我有種豁然開朗的心情,因為鏡頭拉遠了,場面浩大了,對比前面的屋漏偏逢連夜雨,讓拍片計畫不斷地下修,難以施展身手的窘迫與侷促;同時也太錯愕,太莫名其妙了,怎麼瞬間有真活屍,而且還照著穩死心中的藍圖大大地活躍!是種美好卻難以下嚥的矛盾心情。
收尾讓前段劇情的部分突兀成了端倪,觀影者不過也加入了當局者迷的劇本之中而已,互文整部電影裡角色始終存在的感覺:總覺哪裡怪怪的,但因為說不上來,也就不疑有他,將錯就錯。這是個人認為劇本最厲害的地方。在某些層面上,劇中角色的確圓了夢,但我想這和他們夢想的模樣仍相差甚遠吧!?於是我們繼續努力,然後再度失敗,循環往復,不停等待機會,一如穩死和豪洨從頭到尾都不停失手的狀態,命運之神彷彿永遠只眷顧他們到一半。
原來這是部給予魯蛇慰藉的電影,他告訴我們就算我們以為做好了萬全準備,內心也已重複步驟無數,但一陣風也能將原本要美美地撒在海裡的骨灰,反撲在自己身上,這樣最白爛、無厘頭等等的程咬金也能阻擋在康莊大道上的去路。然而。我們看到機會還是伸手緊抓,因為我們都有個夢,挫折嘛,一笑置之就好,留條小命才重要。
於是「穩死」和「豪洨」這兩個角色的小名,取得妙不可言,明明就是場『穩死』的電影拍攝,但天馬行空地『豪洨』讓一切還能瞞天過海,趣味就在第三者已知,當事者被蒙在鼓裡的落差間隙裡迸裂,底蘊則藏匿著拍電影不為人道的持續妥協,只是以種生命受到威脅的誇張包裝起來,而更不得不去完成這項任務,帶點諷刺的挖苦自嘲,但這是每個電影人朝思暮想的大夢阿!且看穩死拍出自己滿意的畫面而閃閃發光的眼神。
仔細思量,其實電影中的每個主要角色都有個夢,這也是推動故事進行的齒輪,要不是這樣的前提(當然生命受到威脅也是關鍵),故事可能就會有不同的走向了吧!?也不會有最後大場面的活屍逆襲。這一場戲讓我有種豁然開朗的心情,因為鏡頭拉遠了,場面浩大了,對比前面的屋漏偏逢連夜雨,讓拍片計畫不斷地下修,難以施展身手的窘迫與侷促;同時也太錯愕,太莫名其妙了,怎麼瞬間有真活屍,而且還照著穩死心中的藍圖大大地活躍!是種美好卻難以下嚥的矛盾心情。
收尾讓前段劇情的部分突兀成了端倪,觀影者不過也加入了當局者迷的劇本之中而已,互文整部電影裡角色始終存在的感覺:總覺哪裡怪怪的,但因為說不上來,也就不疑有他,將錯就錯。這是個人認為劇本最厲害的地方。在某些層面上,劇中角色的確圓了夢,但我想這和他們夢想的模樣仍相差甚遠吧!?於是我們繼續努力,然後再度失敗,循環往復,不停等待機會,一如穩死和豪洨從頭到尾都不停失手的狀態,命運之神彷彿永遠只眷顧他們到一半。
原來這是部給予魯蛇慰藉的電影,他告訴我們就算我們以為做好了萬全準備,內心也已重複步驟無數,但一陣風也能將原本要美美地撒在海裡的骨灰,反撲在自己身上,這樣最白爛、無厘頭等等的程咬金也能阻擋在康莊大道上的去路。然而。我們看到機會還是伸手緊抓,因為我們都有個夢,挫折嘛,一笑置之就好,留條小命才重要。
2019年9月30日 星期一
[觀影筆記1912]光:身障手足的辛苦
刻劃身障者故事的電影,絕大多數會採取安排多個事件來堆疊,烘托出主要事件的脈絡,藉此引導觀者認識身障者在社會上生存的問題與困境,觸動觀者內心最脆弱的軟肋;這部電影的目的也相同,不過劇本了得地以單一事件貫串全篇,藉由弟弟,身為身障者手足,所面對的掙扎,延伸觸角般地囊括本篇主角自閉症的不見容社會的特質暨求職的不順遂,同時併陳映襯自閉症閃閃發光的優勢,以致歡笑與淚水交織出這一部《光》。
說在前頭,個人認為莊仲維把自閉症哥哥文光在行為舉止上演得過弱了些,孩子氣多了些,從片尾的真實人物對照,便可略知一二,不過在絕大部分的執行層面上,仍有可觀之處,比如說自閉症關注的焦點,透過導演鏡頭的運用而略知一二,因而更能夠體會到這群位在症狀光譜內的大大小小所固著堅持,所纖細敏感,所難以承受......
在劇本上也恰到好處地擷取了文光的求職歷程,未廣納百川試圖將各種面貌攤擺於觀者跟前,便能涵蓋一些相關議題,且聚焦核心,不僅僅有自閉症的特性,成人在求職過程中的處處碰壁,更重要的是導演拍出了身障手足的心情--一種為了哥哥賠上幸福,賠上青春,卻仍難以割捨的糾結,當然背後的潛在疑問是馬來西亞對身心障礙者工作保障的措施何如,但無論如何,很多時候,身障者的父母與手足需要獨自承擔他人無法理解的身心靈負荷。
文光與弟弟的友人及素恩的角色起了一定作用的潤滑與劇情推動的功能,一方面是好人歸人好,有事盡量幫,但你總還是會在弟弟的身影看到被蒙上一層的晦暗,畢竟責任最終還是落在家庭肩頭上;另一方面則以外人的角度去舒緩弟弟的怨懟與不滿,縱然兄弟倆之間總有些可愛幼稚的吉光片羽,調劑著生活,不過正因不穩定的起落,才更讓親人無所適從--我們都以為很了解,實際卻不然地給予當頭棒喝,持續不斷地間歇性,片刻不得閒,一如故事裡的現在情況與過去閃現。
故事結尾光明正向,發現哥哥所擅長,並能發揮在職場上,受人賞識,其實是激動的,一如哥哥的名字文光與片名「光」,似乎隱含著上帝把一道門關上,必定會開啟另一扇門,同時也鼓勵著身障者的手足與家長抱持著希望。但回望後期的窮途末路,不難體會面對身障家人的寬容與耐心,多少會在陪伴的歷程裡被揮霍,特別是在一條看不到盡頭的道路上。他們其實也需要陪伴及忠言,若有機會的話,或許可以自然而然地成為他們的「幸虧」,就像友人與素恩般,給予他們些許力量的支持,將有多萬幸。
說在前頭,個人認為莊仲維把自閉症哥哥文光在行為舉止上演得過弱了些,孩子氣多了些,從片尾的真實人物對照,便可略知一二,不過在絕大部分的執行層面上,仍有可觀之處,比如說自閉症關注的焦點,透過導演鏡頭的運用而略知一二,因而更能夠體會到這群位在症狀光譜內的大大小小所固著堅持,所纖細敏感,所難以承受......
在劇本上也恰到好處地擷取了文光的求職歷程,未廣納百川試圖將各種面貌攤擺於觀者跟前,便能涵蓋一些相關議題,且聚焦核心,不僅僅有自閉症的特性,成人在求職過程中的處處碰壁,更重要的是導演拍出了身障手足的心情--一種為了哥哥賠上幸福,賠上青春,卻仍難以割捨的糾結,當然背後的潛在疑問是馬來西亞對身心障礙者工作保障的措施何如,但無論如何,很多時候,身障者的父母與手足需要獨自承擔他人無法理解的身心靈負荷。
文光與弟弟的友人及素恩的角色起了一定作用的潤滑與劇情推動的功能,一方面是好人歸人好,有事盡量幫,但你總還是會在弟弟的身影看到被蒙上一層的晦暗,畢竟責任最終還是落在家庭肩頭上;另一方面則以外人的角度去舒緩弟弟的怨懟與不滿,縱然兄弟倆之間總有些可愛幼稚的吉光片羽,調劑著生活,不過正因不穩定的起落,才更讓親人無所適從--我們都以為很了解,實際卻不然地給予當頭棒喝,持續不斷地間歇性,片刻不得閒,一如故事裡的現在情況與過去閃現。
故事結尾光明正向,發現哥哥所擅長,並能發揮在職場上,受人賞識,其實是激動的,一如哥哥的名字文光與片名「光」,似乎隱含著上帝把一道門關上,必定會開啟另一扇門,同時也鼓勵著身障者的手足與家長抱持著希望。但回望後期的窮途末路,不難體會面對身障家人的寬容與耐心,多少會在陪伴的歷程裡被揮霍,特別是在一條看不到盡頭的道路上。他們其實也需要陪伴及忠言,若有機會的話,或許可以自然而然地成為他們的「幸虧」,就像友人與素恩般,給予他們些許力量的支持,將有多萬幸。
2019年9月22日 星期日
[觀影筆記1911]返校:自由而平凡地活著
《返校》絕對不是單純恐怖片而已。以惡夢起手,引出白色恐怖時期不能說的秘密--被發現幾乎死刑的罪孽,不過劇本更厚實地並蓄了人性的惡根與脆弱,讓夢魘宛若暴雨般狂亂地拳拳到心坎肉裡,於是夢境不只是轉化具體的象徵,而是紮紮實實的對自己的壓魄,因此遺忘總是輕而易舉,但我們需要的是面對過去的醜陋。此不能忘記的命題再回扣至電影主旋律--勿忘單純讀個詩就會死的莫名其妙的年代,人都只想自由而平凡地活著。
改編自電玩,不過我沒玩過電玩,因此無法和電影劇情的差異做比較,但仍能感受到導演在劇情推進上維持遊戲解謎的設計,即在楔子僅是魏仲廷注視對象的方芮欣,何以成為第一章:惡夢的主述,而這也是讓故事頭尾呼應最重要的安排。此外,惡夢的主題承接電玩原有的設定,讓這部電影雖定調為恐怖片,但年代背景的破題後進入,當時環境風聲鶴唳的氣氛,藉著魑魅魍魎的幻覺夢境表徵,冉冉蒸騰,令人身歷其境,意象式地體會當時即便活著,也讓人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不過電影不甘只是片面地用類型去象徵戒嚴時期的恐怖,關鍵就是以方芮欣的視角作為起始篇章的選用,作為劇情核心的讀書會成員--魏仲廷則後來才加入的手法。於是觀者隨著導演多觀點的敘述手法,完整了故事全貌,並發現導演藉由虛實與古今的交錯,讓故事更複雜立體起來。原來這是大時代底下的情愛糾葛,但因為白色恐怖,主角身處風暴中心,所以不僅是隨時有被誤認為匪諜的危機讓人人心惶惶,尚有人性脆弱引起的劣根所伴隨而來的罪孽。
這樣的罪孽來自愧對自咎,人人都難以低頭承認,害怕想起,恨不得轉身逃避,刻意遺忘或說像壓力症候群一樣地遺忘最輕鬆,就好像某一場教官彷彿心裡的魔鬼般持續命令方芮欣放下,但我相信有一絲良心的人,即使忘記了,夢魘仍如影隨形,回應至惡夢的破題。唯有面對,才能輕輕放下,一如方芮欣堅持地說著要記得自己的過錯,這也延伸到我們皆應記得威權統治下無故濫殺的景況,更甚,自己是否為直接或間接讓齒輪轉動的潤滑劑?儘管情節裡的背叛者以及他們的動機總讓人失望憎惡,可是別忘了大環境才是造就天人永隔的歸因。
《返校》這部電影的出現,是台灣電影長片跨出的一大步,它讓題材更加多元,讓類型更有所指涉,讓觀者不僅著眼現在與未來,還正視過去......最後者尤其重要,畢竟其他進步國家的電影在此題材上已涵蓋多年且多作,台灣仍屈指可數,何況黑歷史讓更多人知道並評論,是件需要勇氣的事,而唯有面對,傷痛才會癒合,年輕一輩則得以認識,才能體會自由的可貴。致自由。
改編自電玩,不過我沒玩過電玩,因此無法和電影劇情的差異做比較,但仍能感受到導演在劇情推進上維持遊戲解謎的設計,即在楔子僅是魏仲廷注視對象的方芮欣,何以成為第一章:惡夢的主述,而這也是讓故事頭尾呼應最重要的安排。此外,惡夢的主題承接電玩原有的設定,讓這部電影雖定調為恐怖片,但年代背景的破題後進入,當時環境風聲鶴唳的氣氛,藉著魑魅魍魎的幻覺夢境表徵,冉冉蒸騰,令人身歷其境,意象式地體會當時即便活著,也讓人喘不過氣來的感覺。
不過電影不甘只是片面地用類型去象徵戒嚴時期的恐怖,關鍵就是以方芮欣的視角作為起始篇章的選用,作為劇情核心的讀書會成員--魏仲廷則後來才加入的手法。於是觀者隨著導演多觀點的敘述手法,完整了故事全貌,並發現導演藉由虛實與古今的交錯,讓故事更複雜立體起來。原來這是大時代底下的情愛糾葛,但因為白色恐怖,主角身處風暴中心,所以不僅是隨時有被誤認為匪諜的危機讓人人心惶惶,尚有人性脆弱引起的劣根所伴隨而來的罪孽。
這樣的罪孽來自愧對自咎,人人都難以低頭承認,害怕想起,恨不得轉身逃避,刻意遺忘或說像壓力症候群一樣地遺忘最輕鬆,就好像某一場教官彷彿心裡的魔鬼般持續命令方芮欣放下,但我相信有一絲良心的人,即使忘記了,夢魘仍如影隨形,回應至惡夢的破題。唯有面對,才能輕輕放下,一如方芮欣堅持地說著要記得自己的過錯,這也延伸到我們皆應記得威權統治下無故濫殺的景況,更甚,自己是否為直接或間接讓齒輪轉動的潤滑劑?儘管情節裡的背叛者以及他們的動機總讓人失望憎惡,可是別忘了大環境才是造就天人永隔的歸因。
《返校》這部電影的出現,是台灣電影長片跨出的一大步,它讓題材更加多元,讓類型更有所指涉,讓觀者不僅著眼現在與未來,還正視過去......最後者尤其重要,畢竟其他進步國家的電影在此題材上已涵蓋多年且多作,台灣仍屈指可數,何況黑歷史讓更多人知道並評論,是件需要勇氣的事,而唯有面對,傷痛才會癒合,年輕一輩則得以認識,才能體會自由的可貴。致自由。
2019年8月26日 星期一
[觀影筆記1910]下半場:上半場落後沒關係,靠下半場追回來
2019年的夏季甲子園有一場激烈熱血的纏鬥:星稜vs智弁和歌山,雙方對戰14局,才由星稜擊退智弁和歌山晉級八強,其中星稜主力投手奧川恭伸投了14局,一度抽筋又中暑,智弁和歌山主將黑川史陽送上紓緩的藥丸,成為佳話。但另一個受到媒體矚目的焦點是這場比賽也是場兄弟對決,因為史陽的弟弟黑川怜遠隸屬星稜,儘管因為後者還是高一的板凳選手,兄弟對決僅為形式上的噱頭,但由於這對兄弟的大哥,還有他們的父親也都曾進軍甲子園,因此被媒體賜予甲子園家族的稱號,並採訪了父親的教育方針做成專題報導。
《下半場》這部電影的兄弟鬩牆,不禁讓我想起這場棒球賽。只是故事裡的姜氏兄弟可就沒有像黑川兄弟那麼幸運。黑川兄弟是在有父親的指導之下,慢慢累積棒球的實力;姜氏兄弟反而是因為父親幾乎缺席,讓他們必須在籃球路上披荊斬棘。導演透過幾場戲的描寫,將真相娓娓道出,並藉此讓哥哥和弟弟之間有了些微的差別,但仍透過手錶的鬧鈴來傳遞兄弟間深厚的感情,只是在事件發生的當下,人往往拉不下臉率先承認自己也有問題,而出現意料之外的鴻溝,
可惜的是部分製造兄弟分歧的轉折,有點便宜行事及刻意安排的斧鑿,要增加戲劇性,卻讓人覺得多餘或者是滿心疑惑,讓好不容易堆疊起來的張力些微垮台。不過導演有將那些我認為是觀影時的凹凸,在最後一場冠軍賽中試著鋪平,至少在兄弟情深的部分有打動我,即使乍看之下,雙方都是為了自己而做出決定,但在導演安排之下,觀者如我仍能感受到雙方魚幫水,水幫魚的助力。身邊角色的安排亦有劇情推進的功能,只是對我來說,部分角色沒有重要到非他不可或沒有將他的角色功能最大化的遺憾,尤其是父親的角色,顯得略為草率。
不過這部電影一個成功的地方在於比賽實況的拍攝相當扣人心弦,藉著啟用有籃球背景的演員以及實際的籃球員增加比賽的真實性,並在動態攝影的捕抓下,有加分的效果;運動電影的基本門檻也都有做足,包含小蝦米大翻身的熱血,尚有運動員內心心魔的處理,還有除了主線之外,支線的隊友羈絆,家人支持等等的力量,都能適時地,但不濫用地丟給觀眾幾個哭點,簡言之,這部電影在氣氛與情感上都有抓到表達的出口,且是讓觀者有共鳴的那種。於是兄弟倆在籃球場上的光芒熠熠生輝,掩蓋不住。即使在籃球路上一開始走得並不順暢,不過還是要相信自己,堅持下去,畢竟能跨過自己的就只有自己而已。
可惜的是部分製造兄弟分歧的轉折,有點便宜行事及刻意安排的斧鑿,要增加戲劇性,卻讓人覺得多餘或者是滿心疑惑,讓好不容易堆疊起來的張力些微垮台。不過導演有將那些我認為是觀影時的凹凸,在最後一場冠軍賽中試著鋪平,至少在兄弟情深的部分有打動我,即使乍看之下,雙方都是為了自己而做出決定,但在導演安排之下,觀者如我仍能感受到雙方魚幫水,水幫魚的助力。身邊角色的安排亦有劇情推進的功能,只是對我來說,部分角色沒有重要到非他不可或沒有將他的角色功能最大化的遺憾,尤其是父親的角色,顯得略為草率。
不過這部電影一個成功的地方在於比賽實況的拍攝相當扣人心弦,藉著啟用有籃球背景的演員以及實際的籃球員增加比賽的真實性,並在動態攝影的捕抓下,有加分的效果;運動電影的基本門檻也都有做足,包含小蝦米大翻身的熱血,尚有運動員內心心魔的處理,還有除了主線之外,支線的隊友羈絆,家人支持等等的力量,都能適時地,但不濫用地丟給觀眾幾個哭點,簡言之,這部電影在氣氛與情感上都有抓到表達的出口,且是讓觀者有共鳴的那種。於是兄弟倆在籃球場上的光芒熠熠生輝,掩蓋不住。即使在籃球路上一開始走得並不順暢,不過還是要相信自己,堅持下去,畢竟能跨過自己的就只有自己而已。
訂閱:
文章 (Atom)